电路分析技术教学大纲

2020-03-03 18:33:54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电路分析基础》教学大纲

一、总学时:72学时

二、适用专业:应用电子技术、通信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电子声像技术等高职专业

三、教学目的及要求:

本课程是应用电子技术、通信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电子声像技术等专业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本课程从电路模型出发,看重讨论集总参数、线性非时变电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分析方法,为后续课程打下理论基础。本课程既要保持与强调理论上的科学性与严密性,培养学生严格的科学态度和分析问题的逻辑性与条理性,又要具有分析工程技术问题的观点和方法,培养学生从实际出发、在理论指导下灵活处理问题的观点和方法。

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

(一)课堂理论教学

1.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8学时)

电路和电路模型,电路的主要物理量(电流、电压、功率),电阻元件(欧姆定律、线性电阻与非线性电阻概念),电容元件和电感元件,电压源,电流源,受控源,基尔霍夫定律(KCL、KVL)。

重点是电流、电压的参考方向与关联方向,电路基本定律(VAR、KCL、KVL)

2.电阻电路的分析方法与等效电路(12学时)

等效变换的概念,电阻的串联和并联(分压和分流原理),电阻的Y形连接与Δ连接的等效变换,两种实际电源的模型及等效变换,电路的分析方法(支路电流法、网孔电流法、节点电压法),叠加定理,戴维南定理,诺顿定理,最大功率传输。

重点是电阻的串联和并联,支路电流法,节点电压法,叠加定理,戴维南定理。

3.正弦电流电路(10学时)

正弦量,正弦量的相量,KCL、KVL、VAR的相量形式,阻抗与导纳,相量分析法。RLC串联谐振电路分析(谐振角频率、品质因素、通频带),正弦稳态电路的功率(平均功率、功率因素、最大功率传输)

重点是正弦量的相量,阻抗与导纳,相量分析法,串联谐振 4.含有耦合电感的电路(6学时)

耦合电感的电压电流关系,同名端,耦合系数,耦合电感的串联和并联,含耦合电感电路的分析、理想变压器。

重点是耦合电感的电压电流关系,同名端,理想变压器 5.三相电路(6学时)

三相电源和三相负载的连接,三相电路的功率。

重点是三相电源与负载连接时的两种电压、电流的关系,三相电路的功率 6.动态电路的时域分析:(8学时)

换路定律及初始值的计算,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全响应,三要素法。 重点是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三要素法。

(二)实验与实训 1.实验:(16学时) 认识实验,直流电路电压、电流的测量,有源二端网络等效参数的测定,示波器与信号发生器的使用,交流元件电压、电流关系的测试与串联谐振,日光灯电路的接线与功率因数的提高,三相负载的连接与三相功率的测量,互感

2.实训:(1周)

焊接及万用表设计、装配

(三)课堂习题课(6学时) 电阻电路分析(2学时)、正弦交流电路(2学时)、一阶电路(2学时)

五、教材及教学参考书

1.《电路分析基础》

朱晓萍主编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4年 2.《电路基础分析》

石生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年

电路分析教学大纲

电路教学大纲

电路分析基础 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6《电路》教学大纲

《电路基础》教学大纲

电路与电子技术教学大纲

模拟电路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电路理论课程教学大纲

《基本电路与电子学》教学大纲

《电路与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电路分析技术教学大纲.doc》
电路分析技术教学大纲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