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教案

2020-03-02 04:09:16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教案

高一政治 陈丹

一、教学目标

理解四种消费心理(从众心理、求异心理、攀比心理、求实心理)的基本特征及知道如何评价这四种消费心理。理解量入为出,适度消费;避免盲从,理性消费;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等基本消费原则。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坚持正确的消费原则,以科学求实的态度对待消费。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坚持正确的消费原则。

2、教学难点:正确评价四种消费心理。

三、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法;小组合作探究;讲授法等。

四、教学安排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复习旧课:影响人们消费的因素主要有哪些?(学生回答)

教师:这些都是影响消费的客观因素。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收入增加,人们的消费水平提高,但“月光族”、“负翁“现象频现,其中不乏高收入的白领阶层。据有关媒体调查,生活中之所以这些现象,除了与收入有关外,还与他们不合理的消费行为有直接的关系。而消费行为是要受消费心理影响的,可见,影响人们消费的除了客观因素以外,还有消费心理等主观因素。人们的消费还要受主观消费心理的影响。什么是消费心理呢?比如大家平时买衣服都会考虑哪些东西呢?(学生回答)

人们在消费时会考虑消费什么、消费后的感觉如何等等,这一系列的心理过程就是消费心理。主要有哪些消费心理?做一个理智的消费者应坚持哪些正确的消费原则?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来共同学习的内容。

(二)新授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一、消费心理面面观

情境展示:小华他们家刚买了新房子,让我们来看看三口之家的对话。 情景一:

妈妈:老公,同事们都说,现在装修流行“欧洲”样式,很有异国风味。 爸爸:那就听你的吧,反正一切跟着“流行”走。

小华:妈,不对吧,我同学上网看过了,说明年将流行“哥特”样式。 爸爸:那我们家要怎么装修好啊? 情景二:

小华:老爸,我同学家在买了新居之后就马上装了感应式门锁和旋转楼梯。 爸爸:儿子,你放心,我们明天就去买进口的,决不会比他们家差。

妈妈:我看你们俩兴奋过度了吧,咱们装修这房子刚花了好几万呢!现在哪还有那么多钱,买这买那的。等以后再说吧。 小组合作探究1:

(1)小华和父母在房子装修上是一种什么消费心理?你怎么看待这种消费心理?(2)小华的爸爸想要感应式门锁和旋转楼梯又是出于什么样的消费心理?这会给他们家带来什么影响? 学生活动:小组合作讨论,并派代表回答。 教师:点评小结。

1、从众心理

特点:仿效性、盲目性

评价:有这种消费心理的人,消费时往往会不由自主地仿效他人,其消费行为受别人评价的影响,受别人行为的带动,是一种比较普遍的消费心理。 态度: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可盲目从众消费。

2、攀比心理

特点:夸耀性、盲目性

评价:有这种心理的人购买商品的目的不是为了实用和生活需要,而是为了显示自己的富有,以获得一种优越感。购买时往往不考虑自身的经济条件,会给家庭生活带来压力。不实用,对个人生活不利。

态度:不健康心理,不值得提倡。 图片展示:

“如此装束”:犀利哥的混搭最有范儿 小组合作探究2:

犀利哥为什么会风靡网络,红遍大江南北?

因为犀利哥出现的混搭风,你怎样评价这种张扬个性的消费心理? 学生:讨论回答。

3、求异心理

特点:标新立异、与众不同。

评价:有利,展示个性,推动新工艺和新产品的出现和发展。有弊,代价大,社会不一定认可。 态度:适当求异可行,过分标新立异不值得提倡。

教师:一些人购物时会:“货比三家”、“追求实惠”、“只买对的,不选贵的”———这些体现了什么消费心理?谈谈你对这种消费心理的认识。(学生回答,师点评)

4、求实心理

特点:符合实际、讲究实惠

评价:有利的,理智的消费,对个人和社会都有好处 态度:值得提倡,值得发扬 教师:送给大家一首打油诗:

盲目从众不可取;虚荣攀比活受罪;过分标新吓死人;理智求实乐融融。

过渡:做一个理智的消费者应该坚持哪些消费原则呢?让我们共同来探个究竟。

二、做理智的消费者 材料展示:据调查,我国31.8%的房贷一族,每月还贷金额占收入的50%以上,成为名副其实的“房奴”。他们不敢娱乐、旅游,害怕银行加息,担心生病、失业,更没时间享受生活。图片展示:“房奴”。有没有人看过蜗居? 小组讨论:

“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信贷消费应该注意什么呢? 学生活动:结合贷款消费的特点展开讨论。 (学生回答,教师点评,小结。)

1、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教师:贷款消费,需要消费者对自己的消费进行科学预算,也就是不要过度负债。作为一个现代人,不再负债、不再欠债已经不是唯一最佳的生存方式。重要的是消费要适度,要量入而出,要求在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之内进行消费,要克服由:“从众、求异、攀比”等不理智的消费心理而导致的消费行为。同时也不主张过于节俭,这样容易使人们的消费欲望得不到满足,不利于生产的发展。

2、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过渡:你们每月的零花钱都是怎么花的?(学生回答) 材料展示:一项调查结果显示,近40%的青少年认为自己有很多东西是看别人都买了自己也跟着去买的,或仅凭一时冲动而购买的,所以商品买回后,发现并不是自己所需要的,因而闲置一旁,造成浪费。 教师:你们有没有类似的经历呢?当时是出于什么样的心理?以后遇到这种情形你会怎么做? 漫画:“小儿麻痹症”。

教师:我们来看看古人对他的诊断。苏东坡:“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俗士不可医。”

小结:尽量避免情绪化购物,保持冷静,不要盲目随大流,选择适合自己需要的。避免只重物质消费,忽视精神消费的倾向,要有合理的消费结构。 过渡:让我们接着看看小华他们家的故事。 展示情境三:

妈妈:老公,咱们家旁边的集贸市场好多摊贩都是免费提供塑料袋的。

爸爸:哦,我们国家不是早就禁止超市等零售场所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了吗? 小华:可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要使用它啊!还有很多人使用一次性塑料餐具呢! 爸爸:那是他们还不清楚塑料制品的危害。 (请同学们说说对限塑令的了解及意义。) 图片展示: “塑料垃圾墙”。

材料:据统计,我国每年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的使用量超过100亿只。这种餐具具有三大危害:一是用它装食品危害人体健康,二是在制作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体危及臭氧层,三是它不易降解,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绿色奥运是北京奥运的三大理念(人文奥运、科技奥运、绿色奥运)之一,该理念全面渗透到各项工作的各个领域。 小组合作探究3:

(1)上述事实告诉我们,应该树立怎样的消费观? (2)请为解决“白色污染”、“资源浪费”出谋划策。 学生活动:结合材料和图片,展开讨论。

教师活动:结合学生的回答,师生共同分析得出结论。

3、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绿色消费:

含义:以保护消费者健康和节约资源为主旨,符合人的健康和环境保护标准的各种消费行为的总称。 核心:是可持续性消费。

内容(5R):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绿色生活,环保选购;重复使用,多次利用;分类回收,循环再生;保护自然,万物共存。

出谋划策:

①作为国家要加大环境保护力度 (出台一些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坚决关、停一些对环境污染严重的企业,加大对企业生产的宏观调控和个人消费行为的引导。②作为企业要从国家和人民生命健康的整体利益出发,杜绝这种一次性产品的生产,积极从事绿色环保型快餐盒等绿色产业的生产。③作为消费者应尽量减少使用一次性产品,增强环保意识,树立绿色消费观念。

4、勤俭节约

艰苦奋斗

材料展示:据《中国消费者报》报道,北京大视野社会经济调查公司曾以“你的餐桌干净吗”为主题,对京沪两市市民在就餐时的浪费现象进行了一次入户调查。

调查结果——北京市一天剩饭1600吨!!!

图片:据报道,有一位富翁在这里请客,共12个人,一顿饭,吃掉了36.6万元的满汉全席,其中一瓶酒的价格是3万2千多元。 合作探究4:

你怎样看待现在社会上流行的“打包”这一现象?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作风是不是过时了?(学生结合材料,分小组讨论,回答。师小结) 讨论路径:

(1)从历史来说,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我国的传统美德。“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午,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2)从国情来说,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面临人口、资源的压力,要提倡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3)从个人成长来说,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成就事业的条件。“勤能兴家,俭能创业。”

(4)从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和合理消费的关系来说,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反对铺张浪费但不抑制消费。 (5)从人类的需求和发展来说——资源总是有限的。

谚语:节俭朴素,人之美德;奢侈华丽,人之大恶;劳动是幸福的左手,节俭是幸福的右手。

课堂练习:

1.有人对“打的”现象作过一个形象的描述:青年人没钱也打的,中年人有钱才打的,老年人有钱也不打的。这主要反映了(

) A.消费观念的变化

B.生活水平的提高

C.消费观念的差异 D.社会经济的发展 2.绿色消费的核心是

(

) A.适度消费

B.可持续性消费

C.多元化消费

D.健康消费

3.有位准备买汽车的消费者说:“汽车只是一种为我服务的工具,什么品牌无所谓,关键是质量要好,价格要实在。”从消费心理角度看,这是一种 (

A.攀比心理 B.求实心理

C.适度消费 D.盲目从众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影响消费的四种心理,从众心理—不可取—要具体分析;攀比心理—不健康—端正出发点;求异心理—不提倡—要考虑代价;求实心理—很理智—要大力提倡 。做一个理智的消费者应该践行量入为出,适度消费;避免盲从,理性消费;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消费原则。

课后作业:

总结前一段时间内自己的消费情况(一周或一个月),然后分析哪些消费是合理的,哪些是不合理的。在此基础上,制定下一步的消费计划。

板书设计: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一、消费心理面面观

二、做理智的消费者 1.从众心理—不可取—要具体分析

1.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2.攀比心理—不健康—端正出发点

2.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3.求异心理—不提倡—要考虑代价

3.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4.求实心理—很理智—要考虑周全

4.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教学反思:

1、本课重点剖析了四种主要的消费心理及理性消费要践行的四个消费原则。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了小组合作探究的情境教学方法,增加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有利于活跃课堂教学气氛;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题地位。

2、课堂各教学环节的比重在时间的安排上应该再适当调节一下,更加突出重难点,以便使教学节奏更趋于合理。教学方法应更加的丰富多样,避免一个形式单调的呈现,防止学生视觉疲惫。教学中应注意预设与生成的问题,注意声调的起伏变化,教学应更富于激情,少些书面语,亲近学生。

树立正确消费观教案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教案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教案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优秀教案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教案_1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教案.doc》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教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