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鼓特色汇报材料

2020-03-03 15:34:34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传承腰鼓文化,敲响激情鼓点

——上栗县金山镇中心小学腰鼓活动汇报材料

腰鼓作为流传于民间的传统群体艺术,是我国民间艺术中独特而又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形式之一。它在长期流传过程中形成豪放洒脱、坚毅威猛、张弛有序、群而不乱、变化多端的表现形式,雄壮有力、扣人心弦的鼓点节奏,令人精神振奋,热血沸腾,它所体现的形象美、造型美、色彩美、鼓点美在给孩子美的感染、美的认识、美的教育、美的追求的同时,还能为他们今后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打下良好的基础。

腰鼓活动,它不仅能大力弘扬民族艺术文化,而且还能启迪孩子的智慧和心灵,发展孩子手、脚动作的协调能力,这又能为培养孩子专注、吃苦耐劳精神、团结合作、竞争进取提供了更多、更好的机会和条件。因此,以腰鼓特色为契机,弘扬传统的腰鼓艺术,将其作为对孩子进行审美能力、动手能力、合作能力、创造能力培养,激发孩子积极向上,对民俗文化热爱的情感,是一种非常有益的探究和尝试。

我校在2015年起开展了弘扬民族文化,把传承腰鼓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一部分,建立了小小腰鼓队,并参加演出表演活动。我们认为童年期是人的一生成长的关键期,应该从小在学生的心中建立一种不畏艰难、积极向上的精神。腰鼓文化具备这种促人奋进、激人向上的内涵,鼓本身所特有的韵律、美感和激励人心的教育作用,对学生一生影响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形成办校特色,现将我校的一些做法汇报如下:

一、创设环境,让学生在一日活动中感受打腰鼓的乐趣。

创设良好的环境,营造浓厚的氛围是让学生热爱腰鼓活动的第一步。学生只有喜欢上打腰鼓,才会主动地、积极地去学习,才会提高学习效果,因此,在学生的一日活动中,我们利用一切机会让学生感受打腰鼓的热闹场面和快乐声音。如在教室里投放腰鼓的图片供学生欣赏;每周一次带学生到大活动室去亲身体验,感受腰鼓的乐趣;在音乐角中将收集来的各种铁罐拿来供孩子们敲敲打打,感受各种声音的魅力;结合各种节日邀请老师们表演腰鼓舞,体验打腰鼓时的激情等。

1、从熟悉的内容入手,引导学生感受学习的乐趣

腰鼓练习是一项很辛苦的活动,枯燥艰苦的训练并不是孩子们的兴趣所在,复杂的节奏变化、队形变化更不是孩子们能接受的,也不是老师们在现有水平的情况下能教的,那怎样才能让孩子们对腰鼓保持兴趣,怎样让孩子们在已有的水平上更好地感受学习的乐趣呢? 我们从孩子们熟悉的内容入手,如除了让孩子们学习一些简单的“欢迎,欢迎,热烈欢迎”迎宾队列外,我们还在日常生活中,进行一些简单的节奏练习,并在腰鼓学习中,尝试用腰鼓来演奏;熟悉的音乐,熟悉的舞蹈动作,用不同的道具来表演,孩子们一下子信心百倍,似乎觉得打腰鼓是一项非常简单的活动,腰鼓也自然变得更加有趣,更加深得孩子们的喜爱了。

2、参加表演活动,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快乐

孩子的成功感来自他人对自己的认可和表扬。于是我们尽量为孩子提供各种表演机会,如在表演室的小舞台上给孩子们创设表演的舞台,鼓励孩子大胆表现自己;学校有活动了,让他们参加腰鼓迎宾欢迎活动等,当听到老师鼓励的言语,听到同伴们热烈的掌声,看见同伴们羡慕的眼神时,他们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为自己感到骄傲,更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和欲望。

二、腰鼓教学提高了学生的音乐素养

1、腰鼓学习增进了学生对音乐活动的兴趣

腰鼓教学,让学生在学习中,充分体验了音乐活动的乐趣,它丰富了学生的学习形式,在原来的唱唱跳跳中增加了敲敲打打,敲敲打打是每个学生都喜欢的,它符合孩子的天性,学生在敲敲打打中得到了满足,建立了自信,这更加增强了学生对音乐活动的喜爱。

2、腰鼓活动促进了学生音乐能力的发展

腰鼓学习中,孩子们大胆练习、大胆游戏的同时,孩子们的表演能力正在不断地发展;用腰鼓来演奏各种节奏,表演熟悉的律动,孩子们对节奏的感受力与表现力也将得到很好的提高;孩子们在自娱自乐的敲敲打打中,感受着不同的节奏,不同的音乐,轻的、重的、快的、慢的等等,他们用自己的双手把自己头脑中丰富的想象表达出来,腰鼓活动更好地促进了学生创造力的发展。

三、腰鼓活动有利于学生个性品质的发展

学生在有趣的腰鼓活动中,不断得到锻炼,获得自信;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体验到与同伴共同表演、共同游戏的乐趣,学生的自主性得到发展等等,这将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品质获得更好的发展。

1、在兴趣中,培养学生的坚持性

实践证明,学生在兴趣性高的活动中坚持的时间长于在兴趣弱的活动中坚持的时间。而打腰鼓以其独特的形式和热闹的场面引起了学生的极大兴趣。

我们在开展打腰鼓的活动中,充分利用了各种资源。石涧村文艺队队长叶老师,我们将她请到学校,向老师、孩子们介绍腰鼓的打法,并进行示范;平时我们还结合VCD指导学生学打腰鼓,并组织学生观看VCD腰鼓表演。精彩的表演让孩子们感叹于小小腰鼓的魅力,并纷纷表示要学打腰鼓,连一些平时不太爱音乐的孩子都嚷着要参加。由于这是他们喜欢的事情,因此他们常常一打半个多小时都不觉的累,有时还说:“我才打了一会儿,再让我打一会儿吧。”

2、在挫折中,树立克服困难的信心。

如今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原本在家中都是独生子女的“小太阳”,家长和教师总是尽可能的使他们少遇到困难,最好是不要遇到困难,这样一来,孩子一遇到困难就往往采取逃避、求救以及屈服的态度,常常手足无措,无法完成任务。因此我们应经常让孩子去进行一些较难的活动,以增强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

打腰鼓是一项既苦又累又比较复杂的活动,包括节奏、手势、步法等要求,我们老师也常常会手脚失调。有些孩子试了几次,可连鼓棰都不会拿;还有些学生左手的动作总是掌握不好,以至于不能连贯起来打。何况背着腰鼓打了一段时间后,腰酸背疼,非常吃力。因此一些孩子都嚷嚷不愿再打了。对此情况,我们一面帮助一些学生寻找原因,总结经验,帮助他们逐步解决困难;另外,还以一些能力强的学生做为榜样,让他们介绍经验、示范表演。渐渐的,孩子们遇到困难不再叫老师了,他们会先去想一想,然后找找方法,或是几个孩子一起进行讨论,实在不行,再向老师求教。渐渐地,很多孩子都坚持下来的,在不知不觉中,锻炼了身体,强健了体魄,意志品质也更加坚韧。

3、在成功中,培养学生的成就意识。

实际上,腰鼓的作用远不仅仅停留在健身方面。腰鼓首先是一种集体活动,表演中的各种造型需要所有表演者共同参与、彼此合作,相互协调才能完成。因此,通过打腰鼓可以培养所有参与者的团队合作精神,进而学习正确处理各种人际关系的技能。而经过刻苦排练之后的舞台表演,又可以使一般没有登台表演机会的普通人作为集体的一分子充分的展示自己,分享那份属于自己的欢呼、鲜花与掌声,这可以极大的增强全体表演者自信心。反过来这种自信又会增加他们在前期排练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克服困难的勇气与信心,从而促进心理健康发展。

在学打腰鼓的过程中,由于学生能力的差异,一部分学生已能熟练的掌握了打腰鼓的手势和基本鼓点,而另一部分学生只完成了右手的动作,这时,我们一面让那部分能力强的学生学打花样鼓点,同时让他们承担了教另一部分学生的责任。这样,使他们树立了一份责任感,既完成了任务,也得到了心理满足。

当孩子们学打腰鼓初具成效时,我们在“六一汇演”、“欢送哥哥姐姐、毕业典礼“等全校性的大活动中,为孩子精心编排了迎宾队列及腰鼓表演等节目,让他们为学校的伙伴们表演、为退休奶奶老师表演、为自己的爸爸妈妈们表演,当听到一阵阵掌声时,他们为自己的努力感到了骄傲。

腰鼓学习对学生有着重要的意义,孩子们对音乐的兴趣浓厚了,注意力集中了,做事情也比以前认真了。可见,腰鼓艺术对学生发挥了不小的作用,但腰鼓教学的开展,一切都还在摸索、在探讨之中,我们的孩子们也只处于兴趣阶段,我们要怎样才能不断丰富自身的知识技能,怎样才能引导孩子们得到更好的、更系统的发展呢,这是我们还要继续去探索、去挖掘的。

腰鼓特色创建活动总结

特色汇报

腰鼓

办学特色汇报

特色汇报材料

特色班级汇报

实小特色汇报

特色专业汇报

特色教育汇报

特色汇报材料

《腰鼓特色汇报材料.doc》
腰鼓特色汇报材料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