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构成

2020-03-01 21:27:54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一、平面构成

1.1.2平面构成的基本元素

在平面构成中,有形态要素和构成要素两个方面。最基本的形态要素是点、线、面;构成要 是大小、方向、明暗、肌理等。以这些基本要纱为条件,加以组合构成,便会创造出无数理想 切我们要,无论动物的抽象造型。世界上的一切物体,无论动物、植物或人工造物等主,这些具体的形态,都有其外轮廓,所有轮廓线都是用点、线、面和色彩等交织而成。它从最原始最基本的设计元素去探讨平面设计的抽象思维。

1.1.4平面设计中层次感和空间感的构成

平面构成中的层次是指形态在二维空间中的前后关系及顺序。层次是在空间不同位置、不同层面安排和处理形态重要部分,层次在平面构成中占有很重要的作用,几个不同的形态在同一平面,就会缺乏层次感,画面显得拥挤和混乱。平面中的空间关系对于层次而言,是具有实际距离和实际深度的三维空间。

1.平面构成中的图与地

平面构成中的图与地的构成关系通俗地讲就是形态与背景之间的关系,也是主要和次要的关系。图的处理在画面中占主要地位,而地的处理应该遵从图的关系的处理,相反的话,就会造成喧宾夺主,主次不分,不知道表现的是什么。从层次关系上来看,图往往是处在第一层的形态,其他的第二层面和形态属于地或背景,比如说我们写生画一堆的静物,那么哪个在画面中所占的面积、形态最为突出,我们可以把它定为主体,其他的以属于背景,也就是说我们说的地。否则就会出现画面混乱,主次不清,没有视觉中心,感觉都在说话,没有主要者。画面主体类似于我们写文章里的中心思想,散文的神。

2.虚实关系的构成

“虚”与“实”是事物相对立的两个面,没有虚也就没有相对的实,两者是相辅相成、相互影响、相互存在的。它指的是一种视觉感受,也就是平面中的局部与局部、局部与整体之间的对比关系。空间层次的虚实感决定着整个画面的效果,决定着形态在空间层次中的前后关系和主次视觉形象 的认知度。

二、色彩构成

1.2.1色彩及视觉的原理

1.光与色

色彩以它神奇的力量时时刻刻、无所不在地存在于我们生活里,夜晚,昏暗漆黑,形色难辨;白天,光芒耀目,色彩斑斓,青山、碧海、绿树、蓝天等,自然界通过色彩向我们展示着物质、生命和运动。色与光是自然存在的有机整体,没有光便没有色彩感觉,光色并存,有光才有色。色依附于光,光又由不同的色来区分,色彩离不开光。因此,我们给色彩的定义是:色彩是由光的刺激而产生的一种视觉效应,光是其发生的原因,色是其感觉的结果。

2.物体色

物体色本身不发光,它是光源色经物体的呼吸、反射,反映到视觉中的光色感觉。例如,平时看到的颜料的色、动植物的色、服装建筑的色和彩色有机玻璃的色、宇宙万物的色等,我们把这些本身不发光的色彩统称为物体色。虽然它们本身不会发光,但都具有选择性的吸收、反射、投射色光的特性。当然,任何物体对色光不可能全部吸收或反射,因此,实际上不存在绝对的黑色或白色。常见的黑、白、灰物体色中,白色的反射率是64%~92.3%,灰色的反射率是10%~64%,黑色的吸收率是90%以上。

平面构成

平面构成

平面构成

平面构成

平面构成

平面构成教案

平面构成课件

平面构成教学计划

平面构成作业

平面构成教学大纲

《平面构成.doc》
平面构成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