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教学设计

2020-03-02 19:45:53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1、在山的那边

教学目的:

知识与能力目标:

1、积累掌握“痴想、隐秘、铁青??”等词语;

2、逐步掌握阅读诗歌的技巧,不断提高阅读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3、通过阅读和思考,领悟“海”与“山”的含义;

4、通过讨论,明白关键句及优美句的含义与运用;

情感与价值目标:

5、培养学生战胜困难,勇于追寻理想的精神。

教学重点:

阅读,从读中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提高阅读能力。

教学难点:

讨论,讨论的方法与过程都是作为第一节课的重点难点。

教学方法:阅读法、讨论法。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梦想是什么?梦想就是隔着山的景象。那么,在山的那边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就一同走近王家新的《在山的那边》这首诗,去感悟梦想与追梦。

二、新授

(一)夯实基础

1、字词过关

默读课文,给“读一读,写一写”注音,并选一个词造句。

痴(chī)想 隐(yǐn)秘 铁(tiě)青 凝(níng)成 诱惑(hu?) 喧(xuān)腾 一瞬(shun)间

2、知人论世

每读一篇文章,每学一篇课文,我们都应该了解这篇文章的作者以及写作背景,这既是学习的需要,也是对作者的尊重。那我们来了解一下作者:

王家新,1957年生于湖北均县。1978年入武汉大学中文系读书。1982年毕业,分配到湖北郧阳师专任教。1985年借调到北京《诗刊》社从事编辑工作,1990年离开。1992年去英国。1994年归国,在北京教育学院中文系从事教学工作。出版的诗集有《纪念》(1985年)、《游动悬崖》(1997)等。

作者又是怎样看他的这一首诗的呢?请同学们翻到书第5页,我们一齐读一读。

(二)研读文本

1、范读课文(可以是听录音)

2、自行练读(可个人斟酌朗读,也可小组内相互听读)

3、抽生阅读

4、研讨问题(小组讨论,并根据情况各小组分摊小题,提高效率,不必面面俱到)

①为什么说是“隐秘的想望”? ②为什么说“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 ③“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这一句是什么意思? ④“一颗从小飘来的种子”比喻什么?为什么说是“飘来的”? ⑤“因为我听到海依然在远方为我喧腾/──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来/一次次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这些诗句是什么意思呢? ⑥“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蕴含着怎样的意味和感情?

5、回顾课文,齐读。

(三)巩固练习

1、同学们,通过刚才的阅读和讨论,现在我想大家都知道“山”不只是那座山了,“海”也不只是那片海了吧!那么,诗中的“海”与“山”,蕴含着什么意思? 明确:海,是理想境界;山,是重重艰难险阻。全诗表达了这样的思想感情:要达到理想境界,是要历尽千辛万苦的。惟有不怕困难,百折不挠,才能实现人生理想。(由老师引申完成本文的中心思想)

2、作业,练习习题二。

三、小结

同学们,相信你们心目中也有一片海,但却也隔着一座座山,只要我们鼓起勇气,翻过那一座座山,一定会见到那一片海的。相信自己,勇往直前!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2、《走一步,再走一步》

教学目的:

知识与能力目标:

1、要求学生借助工具书和注释,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准确复述课文内

容;

过程与方法目标:

2、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出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认识, 提升自己的思想认识,正确把握本文的思想内涵;

情感与价值目标:

3、激发学生勇于克服困难,敢于战胜困难的决心与勇气。 教学重点:

复述故事情节。 整体感知课文,学习解决困难的方法。

教学难点:

多角度理解故事所蕴含的生活哲理。 掌握文章如何借事论理,使学生感受到正确对待困难,在面对困难时要有不馁不躁,沉着应付的信心和决心。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讲述故事 导入新课 1945年1月,在英格兰的沃顿空军基地。一个上尉飞行员接受了一项任务,驾驶没有任何武器装备和防护设施的飞机深入到德军执行侦察任务。他觉得几乎无法完成任务。

第二天,他驾机滑行在跑道上,他告诫自己,现在,只是起飞,飞起来就行。升到两万五千米高空时,他又告诫自己,现在所要做的,是在地面无线电的指导下,保持这个航向20分钟,就可以到达荷兰,这个,不难做到。就这样,他不断告诫自己,下面,只是飞越荷兰,这并不难,然后,是飞临德国,这并不困难。

就这样,一程又一程,这位上尉终于完成了任务,当他接受盟军的奖励时,他说,我之所以成为孤胆英雄,完全是因为我小时侯一段经历的启示。

同学们,知道这位英勇的飞行员是谁吗?(莫顿· 亨特)他小时候到底经历了一件什么事情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走一步,再走一步》,相信我们从中也能获得启发。

二.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

要求:1)默读要注意速度,要求5分钟看完; 2)划出不会读,不会认的字词 3)要注意边读边划出一些关键的信息

2、提问,检查默读效果:

1)提出不懂的字词,其他同学帮忙解决 2)快速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①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 ②文中记述了几个人去攀爬悬崖?其中两个有名字的分别叫什么? ③文中提到,孩子们所攀爬山的悬崖有多高?其中的石架又有多高? 3.复述课文

1)要求:注意四个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 2)复述指导:把故事分成两部分,前一部分可谓“冒险”,后一部分可谓“脱险”,

请一个同学复述“冒险”,一个同学复述“脱险”。

(要注意突出重点:事件可分为冒险和脱险两部分,要着重抓住“脱险”部分) 3)请同学们先小声地复述课文 4)抽生复述 4.分组朗读课文

三、研讨主旨

1.从课文内容看,标题“走一步,再走一步”是什么意思? 2.我们从中悟出怎样的生活哲理? 3.3.我们在生活中,在学习上,也会碰到许许多多的困难。那么,我们该如何把今天学习到的解决困难的方法运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呢?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文的学习,我们学会了解决困难的方法,无论怎样的困难,只要把它分解开来,分解为一个个小困难,困难就变小了。而我们也悟出了生活哲理,在我们的人生道路上,我们会遇到许许多多的困难,但是我们不用畏惧,因为只要吧困难分解开来,最终能赢得最后的胜利。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知识与能力目标:

1、感受文中的心理描写和语言描写,体会“我”的心理变化; 过程与方法目标:

2、引导学生多角度解读课文

情感与价值目标:

3、激发学生勇于克服困难,敢于战胜困难的决心与勇气。

教学重难点:

1.学习文中的描写方法,如心理描写、言语描写等,体会它们的好处 2.多角度地理解课文,形成正确的人生观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

同学们,上课时我们整体感知了课文,今天,我们再深入一步研读这篇课文。 结构复习:

1、按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启示把故事分成四个部分

(一)、起因(1――3)游戏玩厌,去爬悬崖

(二)、经过 (4——15) 中途被弃,进退两难

(三)、结果(16——23)父亲指点 ,摆脱困

(四)、启示( 24 )走一步 , 再走一步 2、请概括解决困难的方法

二、新授

(一)研读文本

文章刻画人物时,运用了多种的描写方法,比如心理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等。请同学们找出相关的句子,体会这些描写方法的作用。 1.找出语言描写的句子并加以体会

2、找出心理活动的句子并加以体会。

板书: 最初:我下不来 毫无信心 继而:走一步 信心萌发

随后:再走一步 信心大增

最后:走下悬崖 产生巨大成就感

(二)拓展阅读

阅读训练:

──假如“我”的父亲没有来,你作为“我”的同学,将怎么办? ──假如你是“我”,孤身一人在悬崖上,将怎么办? ——假如你是文中的父亲,看着自己的孩子困在悬崖,你会怎么做?

三、小结:

我们要学习作者出色的写作技巧,学会从一件小事中去发现深意,同时掌握如何运用各种描写方法去刻画人物的心理变化。古人说:“管中窥豹,时见一斑。”,通过一个竹管去看豹子,只能看到豹子身上的花斑,却能想象出整只豹子。这就是“以小见大”的道理。同学们经历的大多是小事,所以学会掌握这种手法,对于我们的写作有很大的帮助。

四.板书设计

“我”心理的变化过程:

最初:我下不来 毫无信心 继而:走一步 信心萌发

随后:再走一步 信心大增 最后:走下悬崖 产生巨大成就感 3 短文两篇

教学目的:

知识与能力目标:

1、学习由一个具体细小的物引出抽象深刻的哲理的写作手法;

2、了解先抑后扬及由物引发哲理的写作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

3、品读、欣赏课文,感受课文委婉清柔、自然流畅的风格;

4、对比探究阅读;

情感与价值目标:

5、体悟生命的意义,以积极、认真的态度对待生命。

教学重点:感受作品语言柔美、细腻的风格,学习文章先抑后扬的写法。

教学难点: 对比探究阅读;学习由一个具体细小的物引出抽象深刻的哲理的写作手法。

教学方法:朗读;对比探究阅读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冰心老人说:“宇宙是一个大的生命,江流人海,落叶归根,我们是宇宙中的一息,我们是大生命中的一分子。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流人大海,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成熟发芽,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与痛苦是相辅相成的。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因为快乐、兴奋、痛苦又何尝不是美丽呢?”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两篇优美的散文,从中感悟生命的真谛吧。

二、新授

(一)夯实基础

1、知人论世

小思简介

小思,1939年生,本名卢玮銮,另有笔名明川、卢颿。祖籍广东番禺。1964年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新亚学院中文系,翌年到罗富国师范学院学习,获教育文凭。1979年起任教于香港中文大学。已出版的作品有《承教小记》《丰子恺漫画选绎》等。

2、席慕蓉简介

席慕蓉,另有笔名萧瑞、漠蓉、穆伦?席连勃(蒙古语,即大江河)等。祖籍内蒙古察哈尔盟明安旗,1943年生于重庆,后随父母由香港迁至台湾。她从小酷爱绘画,1964年到比利时布鲁塞尔皇家艺术学院学习。后在台湾新竹师专美术科任教。多次举办画展,出版画册并获奖。1981年她“从来没有刻意去做过些什么努力”的诗集《七里香》由台湾大地出版社出版,深得读者喜爱。主要作品有诗集《七里香》《无怨的青春》、散文集《有一首歌》《成长的痕迹》

2、字词过关 shōuliǎn kuānshù zàn cuìru? bēiwēi gǒu篇2:初中语文七年级教学设计与反思 篇3:七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七年级数学教学

课题名称:解方程(移项)

教学年级:七年级

设计者:

联系电话:

设计

解方程(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篇4:七年级英语教学设计

七年级英语第1单元教学设计my names gina 单元整体说明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继续围绕“结交新朋友”使学生学会打招呼和介绍自己、询问他人姓名的基本句型:“whats your/his/her name?my/his/her name is ?”; 通过学习区分first/last name”了解有关姓名的文化知识;通过查询电话号码 “whats your/her/his phone number?”,学习数字1~9,同时也进一步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了解;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学习,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熟识新伙伴。本单元与第二单元衔接紧密:由课堂内的打招呼、自我介绍到课外、校外相互了解。由特殊疑问句的学习到一般疑问句的学习,使学生将书本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单元知识系统(树)

whats your/his/her name?--- my/his/her name is ?. whats your/her/his phone number?--- its 5352375 first /family /last name my/ your/her/his 单元总体目标

运用practicing, listening for specific information的学习策略,引导学生学会打招呼和介绍自己、询问他人姓名、查询电话号码的基本句型;了解有关姓名的文化知识;学习特殊疑示浼癿y/ your/her/his等物主代词的用法。

单元教学重难点一览

重点 难点 1.复习词汇clock ball bag cap key book ruler hello hi name nice meet2.词汇your/her/his first/last zero one two three four five six seven eight nine phone number family3.句型whats your/his/her name?---my/his/her name is? .whats your/her/his phone number? ---its 5352375 语法焦点在于my/your/her/ his等物主代词的用法。

单元学情分析

本单元的主题是熟识新伙伴,同时引导学生采用practicing, listening for specific information和role playing的学习策略,学习一些新词汇,掌握一些重点句型,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进一步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了解。

单元教学建议

采用practicing, listening for specific information和role playing的学习策略,利用教学图片或制作多媒体课件来展开课堂pair work, group work的口语交际活动,询问他人姓名、查询电话号码,了解有关姓名的文化知识。

单元课时分配

本单元用3课时教学 section a用1课时

section b部分用1课时

self check及阅读部分用1课时。 section a 教学内容

section a(教材p1~3)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采用practicing, listening for specific information和role playing的学习策略,使学生学会打招呼和介绍自己、询问他人姓名的基本句型whats your/his/her name?my/his/her name is?。”培养学生结交新朋友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采用practicing, listening for specific information和role playing的学习策略,利用教学图片或制作多媒体课件展开课堂pair work; group work的口语交际活动,询问他人姓名、查询电话号码,了解有关姓名的文化知识并制作个性名片。

情感态度价值观

该部分学习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谈论的主题是结交新朋友,进一步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了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熟识新伙伴,增进友谊。

教学重、难点及教学突破

重点

使学生学会打招呼和介绍自己、询问他人姓名的基本句型:whats your/his/her name? my/his/her name is ?.”培养学生结交新朋友的能力。

教学突破 section a通过name game,使学生了解有关姓名的文化知识,进一步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了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熟识新伙伴,增进友谊。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制作la部分的插图和人物对话的课件,人物以动画片的形式呈现,将听力部分的内容插人,使学生学会打招呼和介绍自己、询问他人姓名的基本句型;同时复习单词clock ball bag cap key book ruler hello hi name nice meet. 学生准备

复习在预备篇中所学的单词及介绍自己、打招呼的用语;培养结交新朋友的能力。

教学步骤 (1课时)

一、第一教学环节:情境导入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利用插图或实物卡片让学生找出在预备篇中所学的单词,然后教师引导学习打招呼和介绍自己、询问他人姓名的基本句型“whats your/his/her name? my/his/her name is?2.让学生听对话,练习对话并模仿对话,结识班级的其他同学。 1.找出在预备篇中所学的单词,学习打招呼和介绍自己、询问他人姓名的基本句型---whats your /his /he name? my/his/her name is?”.2.练习对话并模仿对话,结识班级的其他同学。

二、第二教学环节:师生互动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播放2a部分的录音让学生听,引导学生通过听对话熟悉人名tony tom jenny bob bruce jim,完成2a,2b部分的教学任务。2.引导学生重复他们所听到的,模仿对话结识班级的其他同学,完成2c部分的教学任务(whats your/his/her name?my/his/her name is?)。 3.概括语法点 whats your/his/her name?my/his/her name is?.” 1.通过听对话熟悉人名ton》tom jenny bob bruce jim,完成2a, 2b部分的教学任务。2.听并模仿对话, 结识班级的其他同学,完成2c部分的教学任务(whats your/his/her name?my/his/her name is? .)。3.了解语法点

三、第三教学环节:姓名与文化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引导学生阅读3a图中的名和姓,了解有关姓名的文化知识;从3a中给自己选一个姓、名,然后调查其他同学的姓、名,完成3b的任务。 阅读3a图中的名和姓,了解有关姓名的文化知识;从3a中给自己选一个姓、名,然后调查其他同学的姓,名完成3b的任务。

本课小结

本课要求采用practicing, listening for specific information,利用教学图片来展开课堂pair work,group work使学生学会打招呼和介绍自已、询问他人姓名的基本句型:whats your/his/her name? my/his/her name is ? 通过学习区分“”了解有关姓名的文化知识,进一步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了解。

板书设计

unit 1 my names gina. section a drills:whats your/his/her name?my/his/her name is? grammar: whats = what is im=i am names=name is culture:first name last name peter green 练习设计

随堂练习设计

重新排列字母,组成单词

1.kcolc _______ 2.ryuo _______ 3.shi ________ 4.sbyo _______ 5.eyk _______ 6.irgl ________ 7.enplic _______ 8.teem _______ 9.mane ______ 10.hatw ________ keys:1.clock 2.your 3.his 4.boys 5.key 6.girl 7.pencil 8.meet 9.name 10.what 个性练习设计

分组进行比赛,小组成员互相问姓名,包括英文名、汉语名,看哪个小组问得快、答得快而准。

教学探讨与反思 七年级听力目标:

1.能识别不同句式的语调,如:陈述句、疑问句和指令等; 2.能根据语调变化,判定句子意义的变化; 3.能辩认出歌谣中的韵律; 4.能识别语段中句子间联系; 5.能听懂学习活动中连续的指令和问题,并做出适当的反应; 6.能听懂有关熟悉话题的语段; 7.能借助提示听懂教师讲述的故事。

不同的目标应设计不同的听力题型,同时应考虑答题的方式要简单,如:勾、叉圈、写答题

号、排序等。本单元section a lb是排序,2a是勾;section b 2a 3a是圈,3b是排序。由简单到复杂,让学生慢慢体会成功的快乐。 section b 教学内容

section b(教材p4~5)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学习数字1~9,学会获取他人电话号码。进而将姓名和电话号码相统一,形成一个完整的信息;通过制定电话号码簿、制作自己的名片等一系列活动,巩固所学内容,培养学生动脑、动手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运用pair work, group work的活动方式,引导学生进行看读、问答训练,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口语交际的目标,加强听、说能力的培养。

情感态度价值观

该部分学习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极易于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及教学突破

重点

学习词汇your/her/his first/last zero one two three four five six seven eight nine phone number family 教学突破

区别family name,first name,last name及制作个性名片。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利用录音使学生学习数字1~9,并引导学生进行group work学会获取对方电话号码;引导学生制定电话号码簿、制作自己的名片等一系列活动,巩固所学内容,培养学生动脑、动手的能力。

学生准备

学习数字1~9,了解彼此的电话号码、姓名,了解名片的内容和格式。

教学步骤

(1课时)

一、第一教学环节:听说数字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听录音,引导学生学习数字1~9。2.听对话录音,写电话号码,引导学生进行group work,了解彼此的电话号码,完成lb, lc中的学习要求。 1.听录音学习数字1~9。2.听对话录音写电话号码,进行group work,了解彼此的电话号码,完成lb, lc中的学习要求。

二、第二教学环节:听写电话号码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听录音,引导学生将电话号码与姓名相连。2.听录音引导学生写电话号码。3.引导学生了解他人的电话号码。 1.听录音将电话号码与姓名相连。2.听录音写电话号码。3.了解他人的电话号码。

三、第三教学环节:名片知识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引导学生看3a部分的名片,将名与姓相连完成3a的学习要求。2.引导学生看3b部分的名片,了解名片的内容和格式。3.引导学生制作自己的名片。 1.看3a部分的名片,将名与姓相连,完成3a的学习要求。2.看3b部分的名片,了解名片的内容和格式。3.制作自己的名片。

本课小结

通过学习数字1~9,使学生学会获取他人电话号码。通过区别family name, first name, last name及了解名片的内容和格式。通过制作电话号码薄、制作自己的名片等一系列活动,巩固所学内容,培养学生动脑、动手的能力。

板书设计

unit 1 section b words: your/her/his first/last zero one two three four five six seven eight nine phone number family drills:whats your phone number? its 281-9176. whats your/her/his family /first/ last name? id card:first name: ______________ last name: ______________ telephonr number: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练习设计

随堂练习设计

在画线处填上适当数词

1.six+three=_______ .2._______一five=one. 3.three十two= ________.4.ten一ten= __________. 5.two+_______ = nine. 6.whats nine minus(减)zero? its ________. 7._______ minus four is three.8.six and two is __________. 9.seven minus one is _______ .10.one and one is _________. keys:1.nine 2.six 3.five 4.zero 5.seven 6.nine 7.seven 8.eight 9.six 10.two 个性练习设计

制作个人名片在班级相互交流。这个开放性活动的目的在于结合课本上的内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丰富学生表示个人信息的相关词汇,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展示学生的个性,同时复习和巩固所学的教学内容。

教学探讨与反思

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的听力水平始终难以提高,虽然听力测试分数高,但仍是“聋子,;写作水平高,却仍是“哑子”。因此,新课标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应努力做到让每个学生达到每堂课的听力目标、说的目标。教师应充分做好课前准备,熟悉每堂课的听力目标、说的目标;充分估计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障碍,并考虑以何种方式解决;充分考虑评价方式,并做好评价记录(教师评价、学生自评)。篇5:七年级信息教案

七年级信息技术教案

白坦雄

二 合 中 学

第一章 信息与信息技术

题 :第一节

信息与信息技术 目的要求 :

1、使学生了解信息和信息技术的含义。

2、使学生掌握信息技术以及信息处理的过程。

3、使学生认识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及与人类社会的关系。 重、难点:

1、信息和信息技术的概念;

2、信息技术的处理过程及发展。 教法与教具: 教学过程:

人类已跨进21世纪,迎来了信息时代。计算机已经进入我们的日常生

活中,掌握计算机是我们迫切的需要。那么谁能描述一下计算机?同学们踊跃回答问题:屏幕 + 机箱。计算机最主要的作用是用来处理一些信息的,这就是要求我们了解的一门课程: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简称it)。it是干什么的呢?它和人类社会有什么关系?以及我们现在计算机课为什么叫“信息技术”?计算机是如何处理信息的?就是我们今天所要解决的内容。

讲授新课:

一、信息的含义

自从有了人类,在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活动,就有了信息交流。信息交流

的方式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今天人们生活在信息的汪洋大海之中。我们每时每刻都不能离开信息,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利用信息。 1991年1月的海湾战争,大家记忆犹新,使人们更清楚地认识到,在高科技战争中,每一个军事行动都离不开信息。在“爱国者”导弹与“飞毛腿”导弹在对抗中,可以看到准确、快速处理信息的重要性。多国部队用两颗“锁眼”式照相卫星,日夜不停地监视远在4300公里外的伊拉克“飞毛腿”导弹的动态,卫星每12秒钟就可以拍摄一张立体图像,只要“飞毛腿”导弹一发射,侦查卫星就能从导弹的尾焰热量释放中得到数据信息,立即通过网络不停地将信息传递到美国科罗拉多州和澳大利亚的空军地面站,两个地面站的计算机快速地对接收到的信息进行处理,极快地确认和计算出“飞毛腿”导弹的飞行轨迹。随着“飞毛腿”导弹的不断飞行,侦查卫星不断发送和网络不断传递信息,及时判断,快速地发射导弹,两导弹碰在一起,在天空形成一个巨大的火球。在同一时间内,卫星监视系统将“飞毛腿”导弹的移动发射架位置,迅速传递并发命令摧毁发射架,这一切都发生在短程的几十分钟之内。这是一场武器的较量,更是一场“信息”的战争。就是说,只有掌握准确的信息,进行高速处理、传递、指挥武器系统,才能克敌制胜。让学生意识到信息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并且体会到只

有经过处理的信息,才能成为有用的信息。

信息简单的解释就是指对人们有用的消息。

二、什么是信息技术 ★(重点) 通过阅读书上的例子:1990年到1999年十年中,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

专科生和硕士研究生的招生情况,分析相应的教育发展情况来讨论回答:什 么是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 it)是指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存

储信息和传输信息的技术。

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很多,计算机是获取信息的极其重要的途径。那么

计算机并不能自动的获取信息,我们要利用它有目的的获取信息,并且对信

息进行必要的加工处理,才能得到有用的新的信息,所以我们必须要学习和

掌握信息技术。

(举例说明计算机的应用领域)

信息只有通过传递流通,才能让人们资源共享,才能发挥信息的作用。

在当今信息时代单靠传统方法传递信息已不能满足人们对信息的需求,只

有依靠计算机网络的传递、存储和处理信息的功能,才能高质量地处理信

息、高效和可靠地传递信息、方便地使用信息。所以社会的需求,促使计

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以及互相渗透结合,促进了计算机网络的诞生

和发展。

向学生介绍因特网发展的概况、功能和信息高速公路的建立,将会改变

人们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可视电话、电视会议、家庭影院、远距教育„„

将变为现实,地球会变“小”,人们在“地球村”上方便地生活和工作。 计算机网络技术不断成熟,是计算机的应用更加广泛,可以说计算机成

为信息技术的核心。

本节总结: 这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信息以及信息技术,明确了信息技术处理信息的

过程,知道了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和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一些情

况。

作业布置:课后思考、讨论:人们获取信息有哪些主要途径?

第二节 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

教学目的:

1、了解电脑的发展历史及发展趋势,特别是我国计算机的发展历程。

2、了解电脑的分类及其特点。

3、简单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了解计算机的软硬件结构。

4、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计算机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电脑的浓厚兴趣。 教学重点:

计算机的发展历史及其软硬件结构

教学难点:

电脑的软硬件结构 教学方法:

讲解加演示 “双主”教学法

教学过程:

第一节 电脑的发展历史及趋势

一、引入:

电脑是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它的普及和迅速发展对人类传统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社会经济结构及教育模式产生了及其深刻的影响。利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已经成为现代人的素质中必须具备的组成部分,它与阅读、写作等基本技术一起,已经成为衡量一个文化水平高低的标志之一。

电脑,也称为电子计算机或计算机。自从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问世以来,已被广泛地应用于科学计算、工程设计、数据处理等方面。

二、电脑的发展历史:

1、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1946年2月16日,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莫尔电工学校物理学家穆奇里和工程师爱开尔特等一批研究人员,经过四年的艰苦努力终于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大型数字电子计算机,它的名字叫eniac(埃尼阿克)。它用了18000多个电子管,1500多个继电器,每小时消耗电150度,每秒运算5000多次,占地167平方米,重量达30多吨。真是个令人望而生畏的庞然大物。

2、电脑的发展历程:

计算机从20世纪40年代诞生至今,已有50多年了。随着数字科技的革新,计算机差不多每 10年就更新换代一次。

 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

 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积分式计算机——埃尼克(eniac)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莫尔学院诞生。1949年,第一台存储程序计算机——edsac在剑桥大学投入运行,eniac和edsac均属于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 电子管计算机采用磁鼓作存储器。磁鼓是一种高速运转的鼓形圆筒,表面涂有磁性材料,根据每一点的磁化方向来确定该点的信息。第一代计算机由于采用电子管,因而体积大、耗电多、运算速度较低、故障率较高而且价格极贵。本阶段,计算机软件尚处于初始发展期,符号语言已经出现并被使用,主要用于科学计算方面。

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

1947年,肖克利、巴丁、布拉顿三人发明的晶体管,比电子管功耗少、体积小、质量轻、工作电压低、工作可靠性好。1954年,贝尔实验室制成了第一台晶体管计算机——tradic,使计算机体积大大缩小。 1957年,美国研制成功了全部使用晶体管的计算机,第二代计算机诞生了。第二代计算机的运算速度比第一代计算机提高了近百倍。

第二代计算机的主要逻辑部件采用晶体管,内存储器主要采用磁芯,外存储器主要采用磁盘,输入和输出方面有了很大的改进,价格大幅度下降。在程序设计方面,研制出了一些通用的算法和语言,操作系统的雏形开始形成。

第三代:集成电路计算机

60年代初期,美国的基尔比和诺伊斯发明了集成电路,引发了电路设计革命。随后,集成电路的集成度以每3-4年提高一个数量级的速度增长。 1962年1月,ibm公司采用双极型集成电路,生产了ibm360系列计算机。、

第三代计算机用集成电路作为逻辑元件,使用范围更广,尤其是一些小型计算机在程序设计技术方面形成了三个独立的系统:操作系统、编译系统和应用程序,总称为软件。

第四代: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1971年发布的 intel4004,是微处理器(cpu)的开端,也是大规模集成电路发展的一大成果。intel4004用大规模集成电路把运算器和控制器做在一块芯片上,虽然字长只有4位、且功能很弱,但它是第四代计算机在微型机方面的先锋。 1972-1973年,8位微处理器相继问世,最先出现的是intel8008。尽管它的性能还不完善,仅展示了无限的生命力,驱使众多厂家技人竞争,微处理器得到了蓬勃的发展。

七年级教学设计

七年级音乐课教学设计

七年级音乐课教学设计

七年级美术教学设计

《童趣》教学设计(七年级)

七年级体育课教学设计

七年级《散步》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七年级下

七年级写字教学设计

仁爱七年级教学设计

《七年级教学设计.doc》
七年级教学设计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