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智慧小节习题答案

2020-03-03 05:33:58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国学期末智慧考试

一、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

1《礼》起源于()。1.0 分 A、生活 B、社会 C、家族 D、禁乱 我的答案:D 2《周易》讲的德行就是一种对人的()。1.0 分 A、关怀 B、习惯 C、激励 D、勉励 我的答案:D 3国学是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文明史中所积累的有关政治 经济 文化,行之有效的管理经验。1.0 分 A、正确 B、错误 我的答案:A 4《法经》的内容不包括()。1.0 分 A、《宪法》 B、《捕法》 C、《杂法》 D、《盗法》 我的答案:A 5不属于《中庸》所说人做事的三个层面的是()。1.0 分 A、安而行之 B、利而行之 C、懒惰而行之 D、勉而行之 我的答案:C 6《礼》在中国文化中起的是()的作用。1.0 分 A、法律 B、道德 C、宪章 D、规矩 我的答案:C 7不属于范宁在《谷梁传集解序》对三传的评说的是()。1.0 分 A、左氏艳而富,其失也巫 B、谷梁辩而裁 C、公羊辩而裁,其失也俗 D、谷梁其失也短 我的答案:B 8《中庸》中“率性而谓道”的“率”的意思是()。1.0 分 A、遵循 B、领先占领 C、随心随欲 D、心想事成 我的答案:A 9在早期的时候关于“礼乐关系”的表述上是几种?1.0 分 A、1.0 B、2.0 C、3.0 D、4.0 我的答案:B 10法家的“因性说”的“因”是()的意思。1.0 分 A、因为 B、顺着 C、遵循 D、按照 我的答案:B 1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1.0 分 A、仁体现在社会交往中 B、孔子生活在春秋末期 C、孟子生活在战国时期 D、仁指的是责任 我的答案:D 12孔子讲“仁”,孟子讲“义”,荀子讲()。1.0 分 A、法 B、术 C、势 D、礼 我的答案:D 13要想成为君子,下列做法错误的是()。1.0 分 A、修己 B、务本 C、乐他 D、自弃 我的答案:D 14论语中有句“父母唯其疾之忧”是对()的解释。1.0 分 A、忠 B、仁 C、孝 D、义 我的答案:C 15不属于韩非的变法主张的是()。0.0 分 A、弃古法新 B、重变革而反法古 C、舍道德而论行赏 D、论行赏而舍道德 我的答案:A 16中国最早的县叫做什么?1.0 分 A、甘谷县 B、蓝田县 C、嘉裕县 D、雁门县 我的答案:A 17法家的“势”指的是()。1.0 分 A、权势 B、合情理 C、顺势 D、权威 我的答案:D 18礼制是对礼的()进行概括。1.0 分 A、精神 B、程序 C、规范 D、空间 我的答案:C 19“气度”是()的问题。1.0 分 A、高度 B、广度 C、宽度 D、管理 我的答案:D 20“德不孤必有邻”是谁说的?1.0 分 A、老子 B、孟子 C、孔子 D、荀子 我的答案:C 21做商人的最高境界是什么?1.0 分 A、法商 B、儒商 C、佛商 D、道商 我的答案:C 22“广博易良”的“易良”的意思是()。1.0 分 A、能够进行改良 B、能够把道理讲清楚 C、能够从复杂中把握简易 D、通俗易懂 我的答案:B 23“天命之谓性”出自?1.0 分 A、《大学》 B、《论语》 C、《周易》 D、《中庸》 我的答案:D 24德经相对于道经来说更多地体现在什么方面?1.0 分 A、不同属性 B、不同礼 C、不同哲学 D、不同政治 我的答案:A 2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1.0 分 A、孔子是生于老子之后的 B、孔子出生在公元前551年 C、孔子死于公元前479年 D、孔子把商朝最重要的典籍做了整理 我的答案:D 26诸子之说形成一方面来源王官之学的下行,另一个方面是什么?1.0 分 A、政府的政策 B、人们思想觉悟的提高 C、读书的普及 D、礼制的发展 我的答案:C 27《庄子》不是在说理,而是用大量的物象、形象、故事、()等作为说理的凭据。1.0 分 A、神话 B、寓言 C、比拟 D、排比 我的答案:A 28兵家对将领的基本要求是:仁、智、信、()、严。1.0 分 A、义 B、礼 C、德 D、勇 我的答案:D 29儒墨学说起点(),都是想让国家变得更好,老百姓过上好日子。1.0 分 A、相同 B、相似 C、相合 D、相异 我的答案:A 30不是从性质方面来解释风雅颂的是()。1.0 分 A、风土之音曰风 B、朝廷之音曰雅 C、雅者,正也,言王政之所由废兴也 D、宗庙之音曰颂 我的答案:C 31不属于领导干部要具备的素养的是()。1.0 分 A、奢侈 B、知识 C、能力 D、修养 我的答案:A 32道教有五门学问:山、卜、()、相、医。1.0 分 A、炼丹 B、修炼 C、调养 D、命 我的答案:D 33汉初伏生将《尚书》传给三家,不属于这三家的是()。1.0 分 A、欧阳高 B、夏侯胜 C、东方朔 D、夏侯建 我的答案:C 34《礼》是对先祖的()。1.0 分 A、怀念 B、思念 C、尊重 D、尊崇 我的答案:A 35“道法自然”的“自然”指的是()。1.0 分 A、自然界 B、生物界 C、世界 D、自然而然的状态 我的答案:D 3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1.0 分 A、史官在古代是很多官员的统称 B、老子是出身于史官 C、“天人”不是史官的组成系统 D、古代的“卜官”也属于史官 我的答案:C 37不属于郑玄在《六艺论》中对三传评说的是()。1.0 分 A、左氏善于礼 B、公羊善于谶 C、谷梁善于经 D、公羊善于经 我的答案:D 38信奉鬼神较少的典籍是()。1.0 分 A、《左传》 B、《国语》 C、《楚辞》 D、《论语》 我的答案:D 39“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对()的描述。1.0 分 A、孝 B、仁 C、忠 D、义 我的答案:B 40庄子讲的“坐忘”就是忘掉理、法,忘掉外在的约束,忘掉社会中的自己,回到你的()。1.0 分 A、精神 B、心灵 C、本性 D、本真 我的答案:C 41“治国”就是管理一个(),把他治理好。1.0 分 A、四海 B、大家族 C、国家 D、小诸侯 我的答案:D 42我们说的“依法治国”是指没有人能凌驾于()之上。1.0 分 A、国君 B、贵族 C、法律 D、法礼 我的答案:C 43“无为”就是要放权,“无不为”就是要抓住()。1.0 分 A、重点 B、关键 C、要害 D、方向 我的答案:C 44读《周易》要有阴阳平衡,()的视角。1.0 分 A、对立统一 B、矛盾对立 C、物我平衡 D、和谐相处 我的答案:A 45下列具有概括功能的是()。1.0 分 A、象形字 B、形声字 C、会意字 D、指事字 我的答案:B 46南宋的()把《孟子》、《论语》、《大学》、《中庸》称为四书。1.0 分 A、岳飞 B、沈括 C、朱熹 D、王守仁 我的答案:C 47接受并追随墨家思想的人主要是哪些人?1.0 分 A、侠客和工匠 B、侠客和庶人 C、工匠和商人 D、商人和侠客 我的答案:A 48“正心”指的是每个人要正确地面对自己的()1.0 分 A、心志 B、心情 C、心智 D、心性 我的答案:D 49“明德”指的是像日月一样的德行,给人以()和温暖。1.0 分 A、光明 B、光辉 C、阳光 D、柔美 我的答案:A 50商鞅变法内容分为:正名、职分和()。1.0 分 A、定一 B、统一 C、归一 D、同一 我的答案:A

二、判断题(题数:50,共 50.0 分) 1格局决定思路。()1.0 分 我的答案: √ 2“五德始终”指的是万物分为金木水火土,每种物都有自身的德。()1.0 分 我的答案: √ 3老子所说的慈,指的是天地有仁心,对老百姓有恩惠,而老百姓体会不到。()1.0 分 我的答案: √ 4徒歌指唱歌时无伴奏,又称为清唱。()1.0 分 我的答案: √ 5《论语》中,“君子”一词出现107次,“小人”一词出现107次。()1.0 分 我的答案: × 6春秋时期墨家和儒家是广收弟子的。()1.0 分 我的答案: √ 7儒家学说的“化性说”的意思?1.0 分 我的答案: × 8孔子的“礼”与孟子的“礼”都是要恢复周天子的乐礼。()1.0 分 我的答案: × 9《商颂》是宋国专门整理他们流传下来的商朝祭祀先祖的曲子。()1.0 分 我的答案: √ 10在古代,歌本与诗本没有区别,是一样的。()1.0 分 我的答案: × 11儒家学说是一个守天下的学说。()1.0 分 我的答案: √ 12古代将“性”分三品:圣人、贤人、俗人。()1.0 分 我的答案: √ 13经学关注的是人的群体,而子学关注的是个体。1.0 分 我的答案: √ 14法家的文化是管理人的行为,而儒家是从思想上约束人。()1.0 分 我的答案: √ 15礼是从动机上进行约束。()1.0 分 我的答案: √ 16商朝重视民本,周朝重视祭天。()1.0 分 我的答案: × 17《周易》里边只有两个卦讲天和地。1.0 分 我的答案: √ 18中庸认为中规中矩就是“损绳墨而不破”。()1.0 分 我的答案: √ 19《春秋》记录了春秋时期12个国君,242年的历史大事纲要。()1.0 分 我的答案: √ 20儒家思想认为君子的道德底线是“仁”。()1.0 分 我的答案: √ 21在周朝,卜官和巫官地位上升,而主管作用下降。()1.0 分 我的答案: × 22乾卦和坤卦是讲?1.0 分 我的答案: × 23“知止而后有定”的“止”就是止于至善。()1.0 分 我的答案: √ 24道学讲寡色欲以养肾气。()1.0 分 我的答案: √ 25《周易》的八个基本的卦分别是:乾、坤、震、艮、坎、离、兑、巽。()1.0 分 我的答案: √ 26《公羊传》主要强调了帝权对国家的控制,属于齐学。()1.0 分 我的答案: √ 27孔子认为所有人认为是好人的人就是好人。()1.0 分 我的答案: × 28孟子对“仁”的来源做了解释,“仁”来源于人的本性。()1.0 分 我的答案: √ 29“同于大通”的“通”就是对这个社会彻底地明白了。()1.0 分 我的答案: √ 30法制就是“以法来治理国”。()0.0 分 我的答案: × 31道家学说讲人往低处走。()1.0 分 我的答案: √ 32商鞅在建立法规时提出“弃古法新”。()1.0 分 我的答案: √ 33《周易》是周文王那个时代的很多人生活经验,社会经验,包括宇宙认识的一个总结。1.0 分 我的答案: √ 34孟子从不以财产和地位区分君子与小人。()1.0 分 我的答案: × 35礼、乐在社会关系中分别代表社会中建立人际关系的两种方式。()1.0 分 我的答案: √ 36商鞅变法重视的是商业。()1.0 分 我的答案: × 37《大学》里讲端正是方向,忠正是原则。()1.0 分 我的答案: √ 38道家与道教的不同之处在于道家尊重自然,不去改变自然界。()1.0 分 我的答案: √ 39法家的用人术:实能、专任、易制()1.0 分 我的答案: √ 40《周易》就是一本占卜之书。1.0 分 我的答案: √ 41在东汉时期,《古文尚书》得到广泛传播。()1.0 分 我的答案: × 42慎独自省要求人要有戒备之心,要有警惕之心。()1.0 分 我的答案: √ 43化境就是一种在变化中达到的最完美的状态。1.0 分 我的答案: √ 44《春秋》是中国现存的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1.0 分 我的答案: √ 45儒家的道讲的是仁、义、礼、智、信。()1.0 分 我的答案: √ 46化境就是一种变化状态,达到的一种最完美的状态。1.0 分 我的答案: √ 47“心斋”不是心性逍遥的前提。1.0 分 我的答案: × 48 《仪礼》、《周礼》和《礼记》合称三礼。() 1.0 分 我的答案: √ 49《庄子》这本书主要是围绕“道法自然”来展开的。()1.0 分 我的答案: √ 50孙中山革命提出的口号“大同社会”是由儒家思想提升出来的。()1.0 分 我的答案: √

国学智慧,答案

(国学智慧)答案

国学智慧答案

国学智慧答案

《国学智慧》期末考试答案

国学智慧——笔记及课后习题

国学智慧尔雅满分答案

尔雅国学智慧答案题库

国学智慧课堂测验答案

尔雅国学智慧课后答案

《国学智慧小节习题答案.doc》
国学智慧小节习题答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