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经信发81号

2020-03-03 07:22:21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通经信发[2011]81号

通江县经济和信息化局

二0一一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要点

一、2011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上半年,经济信息化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政协的监督指导和上级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我局按照省委“高位求进、加快发展”和市委“追赶跨越、加快发展”的决策部署以及建设“两地两区一中心”的目标定位,深入实施县委“四大产业富民、开发资源强县”的发展思路,大抓工业发展,力促商贸流通,推进“两化”融合,有效地推动了经济和信息化工作的健康发展,取得了较好成绩。

(一)经济运行健康发展。全县29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4.49亿元,占目标任务9.2亿元的48.8%,同比增长22.1%;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7.02亿元,占目标任务27亿元的64%;利润总额1735万元,占目标任务1200万元的144.6%;完成工业技改投资6.9亿元,占市目标任务10.04亿元的65%;新

增规模企业3家,占目标任务的100%。完成招商引资1.6亿元,占目标任务3亿元的53.3%。外贸出口完成45万美元,占年度目标任务1000万美元的4.5%;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21亿元,占目标任务26.3亿元的50.3%,同比增长20.3%。预计完成服务业增加值11.5亿元,同比增长12.4%。

(二)工业经济强力推进。我们按照市委提出的“由传统农业经济主导发展成为由现代工业主导”的要求和县委确定的“围绕农业办工业、围绕资源办工业、围绕市场办工业”的发展思路以及“增量求发展、存量挖潜力、管理增效益”的工作要求,突出重点、狠抓落实,推动了工业经济稳步发展。一是工业发展措施有力。起草并请求县政府出台了《关于切实抓好2011年工业发展的意见》,完善了工业发展的激励机制;制定了工业经济发展目标,并将任务分解到各规模工业企业,责任落实到各工业企业主管部门。同时,县委、县政府领导多次深入重点企业和工业园区调研工业经济发展情况,协调解决了企业融资、用地、新产品研发等困难和问题,使企业激发了活力,推动了发展。二是园区建设有序推进。按照市委“一县一园区、一园区一主业”的要求,我县工业园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目前,基本完成了控详性规划,正在制定园区建设招商方案。三是在建项目进度加快。正强水泥公司100万吨旋窑水泥技改项目已完成货币工程量的2亿元,占投资计划总额的71%,正在进行设备提运及安装,预计12月底投产;洪口电站建设已于4月下旬复工;石洞口电站和碧溪电站建设已开始启动。三是招商引资成效明显。清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与日本嘉吉公司合作研发的食用菌项目,计划投资2.2亿元,目前已到位资金7000万元,产品主要

出口日本、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健森林化公司年产5000吨松香加工项目,已到位资金4000万元;陕西鹏翔茶业集团实施的罗村茶业精深加工基地建设项目,计划投资2.2亿元,目前正在进行厂房建设;四川凌翔矿业有限公司年产30万吨洗煤厂建设项目,正在按相关程序报批;武汉凯迪公司投资3亿元的生物能源发电项目正在完善相关手续报批。

(三)信息化建设起步良好。着力探索信息化带工业化,推进信息技术支撑,加强无线电管理和信息安全保障,大力推进了信息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应用、渗透以及生产环节的综合集成,推动了“两化”的融合。一是责任落实。年初召开了信息化工作会议,部署了全年信息化工作重点,完善了部门信息化工作体系和信息网络建设,落实了管理责任,确保了信息化工作组织有力、体系健全、职责明确。二是重点突出。加大了对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初步建成了规上企业信息化平台,制定了通江县工程建设领域项目信息公开和诚信体系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实施了高考、中考等国家级考试的无线电监测,实现了所有非涉密计算机的内部共享,满足了办公自动化对电脑的需求。三是资源共享。经济商务网是我局的对外窗口,单位指定了专人负责单位网站的维护更新工作,做到了每周更新,及时对党务、政务在网站首页显著位臵进行公开。开通网上下载功能,加强了与外部的交流和合作,为全县信息化工作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四)商贸流通城乡活跃。一是市场体系建设稳步推进。上半年新建和改造农家店82个,占目标任务90个的91%;新建商品配送中心1个。有效缓解了农民“买难、卖难”问题,真 3

正达到了“政府得民心、企业得市场、农民得实惠”的目的。二是业态发展不断拓展。全县连锁经营、超市、专业店、专卖店、便民店、加盟店、特许经营、物流配送等新的商业组织形式和新兴业态发展迅速,已涉及大众化餐饮、住宿、美容美发、洗染、家政服务、沐浴等生活服务业。三是民生工程惠及民众。家电下乡、汽车下乡、摩托车下乡、农超对接、双百市场等商务民生工程不断惠及民众,现代流通市场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消费不断扩大、商贸日益活跃。上半年,全县备案销售网点189个,累计销售12.8万台,销售总额2.9亿元;累计补贴12.2万台,补贴金额2900多万元,补贴兑现率95%。四是市场监管有力有序。市场监管公共服务体系陆续建设,商贸流通领域的监管不断加强,企业诚信经营逐步规范。监测样本单位认真履行职责,及时准确报送数据,在重大节日和敏感时期启动了日报。强化了以肉类、酒类为重点的食品安全监管,加速了“放心肉”、“放心酒”示范工程建设。参与县政府组织开展的“瘦肉精”、食品“非法添加剂”专项整治活动,与各屠宰企业签订了食品安全工作目标责任书。上半年,出动执法人员63人次,查处检疫检验章不全生猪产品350斤,无害化处理病害猪404头;查处违规经营酒类商品6家,下发整改通知书16份。

(五)国资监管日趋完善。一是完善了河口溪煤矿、铁溪农修厂、罗村煤矿等企业51名工伤人员伤残待遇和27名工伤人员的医疗保险,兑现了郭绍奎等三名七级工伤人员的一次性伤残津贴。二是指导了县房地产开发公司、建筑集团总公司、县旅游公 4

司三家国有企业改制工作。三是协助春长丝绸公司化解了职工大规模集访,及时处理了铁溪农机修造厂房屋被撞倒塌事故,避免了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四是国企改制档案整理工作已基本完成。五是完成了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工程项目的选址、立项工作。六是启动了国有企业“小金库”治理复查工作。七是进一步深入开展了国有企业“创先争优”活动,粮食储备库的公开承诺受到中央“创先争优”活动办公室的肯定,并向全国转发。

(六)安全信访大局稳定。上半年全局共接待来访人员947人次,同比减少259件,下降21.5%;已化解945人次,化解率为99.8%。受理信访案件41件(其中网上信访案件2件),同比减少23件,下降35.9%;办结37件,办结率为90.2%。县级交办的2件重点积案正在办理之中。化解越访件案2件,化解集访件案3件。案件办理取得了明显成效,为县委、县政府分了忧、解了愁,为维护一方平安与稳定付出了艰辛的努力。

(七)行业管理不断加强。一是行政审批规范有序。上半年共受理行政审批事项15起,办结15起,办结率100%,满意率100%。二是电力管理成效明显。清理纠正了非法占用电力廊道和毁损电力设施设备6起,强制拆除3起。三是煤炭专项治理稳步推进。在搞好煤矿企业节后复产工作的同时,大力推进煤炭资源技改,积极开展煤矿安全专项治理,对全县各煤矿开展了瓦斯等级鉴定和通风能力核定,加强了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发出停产整改指令3起,一般隐患整改10起,重大隐患限期整改5起,整改合格率100%。通过集中整顿,市场发育健康,经济秩序良好。

(八)中心工作有效开展。根据县委、县政府的统一安排,我局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重点抓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联系帮扶扶贫重点村和新村建设工作。一是按照县政府统一划定的公共区域清扫保洁义务劳动地段,实行了“人员分组、轮流参与、领导带头、报告登记”制度,自始至终坚持了按时打扫、随时保洁,维护了城市新形象。二是服务中心,认真开展了群众工作。按照县委统一安排,我局群众工作队入驻联系村陈河乡河坝场村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群众工作,主要做了四件事:大宣传。先后召开干部会5次、村民会议12次、院户会36场,村民座谈对话会128人次。编印下发《通江县经济和信息化局开展群众工作宣讲资料汇编》250本,春玉米育苗技术资料450份,让群众全面了解了党对农村的各项优惠政策、法律法规和农业生产技术。大对话。先后走访了老干部、老党员28人;留守老人、留守儿童、贫困户见面对话率达到100%;入户或田间地头对话摆谈381户,入户率达87.5%。所到之处深受群众欢迎。大化解。摸排各类矛盾纠纷14件,逐一化解,化解率达100%。大发展。陈河乡是中国银耳发祥地,河坝场村产业发展的重点是种养业。通过典型引路、大户示范、种养结合,广辟了致富门路。三是继续实行了领导帮户、干部驻村制度,局领导班子8人,每人联系一户贫困户;驻村干部、河坝场村党支部副书记胡健同志每月至少有一周时间在联系村与村社干部和群众研究工作抓发展。

总之,2011年上半年我们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然存在不少差距。一是目标任务进度不均衡,工业增加值和外贸出口没有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超半;二是园区建设滞后,工业 6

发展承载能力较差,致使工业的集聚、集约、集群效益难以发挥。三是因企业改制遗留问题突出,信访维稳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四是城乡市场体系发育不全、建设滞后,引进外资还未实现零的突破。这些都有待于在今后的工作中加大工作力度,逐步加以解决。

二、2011年下半年工作要点

下半年,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县委、县政府确定的发展思路和安排部署,重点做好五个方面工作。

(一)创新思维抓工业。一是尽快完成全县“一园三区”建设,特别是金堂工业园区控详规化、土地利用和产业发展规划,进一步明晰工业发展区的定位,力争9月前启动园区建设。二是确保100万吨旋窑水泥技改项目10月底点火试产,年底全面竣工投运;帮助大唐集团加快水能资源开发;督促其他在建项目按期完成。三是加大招商引企力度,主动跟踪资本流动和产业重组新趋向,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力争年内再引进2个较大规模的工业项目落户我县。四是认真抓好与省、市有关部门的对接,指导企业积极申报项目,充分发挥项目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增强其放大、带动效应。五是进一步协调银企关系,搭建银企合作平台,积极向金融机构推介优势项目,做大县融资担保机构,努力为企业排解资金困难。六是加强企业治乱减负工作,全面落实治理经济发展软环境的各项规定,严查“三乱”的人和事,严格控制对企业的检查,着力优化企业发展环境。

(二)立足民生抓商务。一是旅游经济拉动。按照“游、购、7

娱、吃、住、行”协调配套的总体思路,整合商业网点设施,为不同层次的旅店、饭店、娱乐场所和不同的消费群体提供服务,形成旅游集中购物的街区、超市。二是会展经济带动。通过举办大型会议、展览活动,推动商贸旅游业的发展,为企业不断创造商机。三是城乡结合互动。继续实施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力争年内乡、村覆盖率达100%;加快实施好家电下乡产品推广工作;着力启动重点乡镇生猪定点屠宰厂、场、点的建设;进一步强化生猪、酒类等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食品监管力度,让广大人民群众吃上“放心肉”、喝上“放心酒”;力争改造或新建5—10个乡镇农贸市场。四是“三外”工作联动。继续抓好四川清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山霸王公司、通江兴达贸易公司等骨干企业出口,确保全年目标的顺利完成;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和两个市场,增强企业发展力;切实加大培训力度,做好人员储备,积极培育县内劳务经营主体,做大做强外派劳务。

(三)推进两化抓融合。一是加大规上企业和局机关信息化平台建设;二是重点抓好全县工程建设领域项目信息公开和诚信体系建设工作;三是加快网站的维护更新,实现资源共享;四是加强无线电监测监管。

(四)认真履责抓监管。一是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企业国有资产法》,努力完成国资监管和国企改革与发展的目标任务。二是加强国有资产经营业绩考核体系建设。三是继续抓好国有企业改革遗留问题的处理。

(五)一岗双责抓稳定。坚持一手抓发展,一手抓稳定。一 8

是尽职尽责抓好矛盾纠纷的化解,切实解决基层群众和企业职工的合理诉求,做到初访处理100%。二是重点案件挂包和重点企业挂联要做到“三到位”:案件排查到位,矛盾化解到位,重点人员稳控到位。三是安全责任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和“一岗双责”的基本原则,严格实行层级管理,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尽快落实各项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和责任人。做到隐患排查、限期整改和规范管理等方面都有章可循、有领导分管、有股室牵头、有监督检查、有专人落实。

二0一一年七月八日

辽工商发81号

青工商企发81号

信发心得体会

建管81号

认真贯彻落实鲁安监发【】81号文

辽信发4号

《京城81号》观后感

京城81号观后感

渝府发 81号

金办发81号

《通经信发81号.doc》
通经信发81号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