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村乡民族宗教工作汇报

2020-03-03 02:35:43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东村乡民族宗教工作情况汇报

(2008年5月23日)

一、东村乡基本概况

东村乡位于富民县城东北部,距富民县城70公里,距昆明城区64公里,地理位置处于富民县、禄劝县、寻甸县的三县结合部,东与寻甸县接壤,南与我县的款庄乡为邻,西与禄劝县的崇德、翠华乡以普渡河为界,隔河相望,北与禄劝县翠华乡初途村委会、寻甸县鸡街乡极乐、黑山村委会相连,是一个由汉、彝、苗等多民族杂居的边远乡。东村乡具有光荣的历史和革命传统,历经几届乡党委、政府和全乡人民的共同努力,凭借着独特的气候,昆明近效的区位优势,丰富的自然资源,东村乡现已成为全县乃至全市闻名的“樱桃之乡”“鸡枞之乡”“彩玉石之乡”“板栗之乡”“优质大米之乡”,境内还具有储量巨大的钛资源和丰富的水电资源,奇特秀丽的普渡河峡谷风光、天然温泉浴场和醉人的芭蕉箐苗族文化风情。

全乡国土面积124.6平方公里,辖7个村委会、62个自然村,79个村民小组,有农户3636户,农业人口13590人。全乡有耕地12500亩,其中:水田4500亩,旱地8000亩。2007年全乡农村经济总收入达11833万元;农民人均总收

- 1半山区,海拔高,地势陡峭,土地贫瘠,道路交通状况差,生产生活条件恶劣,抵抗灾害能力较弱。在农业发展主要以种养业为主,少数民族地区接受外界信息渠道单一,信息量少,农业生产与市场经济不相适应,加之小农经济观念强,产业单一,科学知识缺乏,造成产业结构调整困难,增收致富难度大,经济发展缓慢。

四、民族宗教活动情况

全乡少数民族群众多以信仰基督教为主。芭蕉箐教会为东村乡唯一基督教教会,成立于1994年。芭蕉箐教堂位于石桥村委会芭蕉箐村,下辖石桩、菖莆箐、柿花箐、大麻栎树、水平子5个基督教活动点,有7名教职人员,信徒人数386人,其中:芭蕉箐教堂本堂信教人数120人,石桩、柿花箐、水平子活动点为苗族点,信教人数170人;菖莆箐活动点为彝族点,信教人数30人;大麻栎树活动点为苗族彝族点,信教人数66人。到目前为止,各堂、点宗教活动正常,无非法传教和外国势力渗透现象。

五、芭蕉箐、万宝山、菖莆箐三个重点民族村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发展思路

(一)芭蕉箐村 芭蕉箐村位于东村乡西北部,西邻禄劝县,东与寻甸县接壤,全村有农户37户,人口130人,其中党员1人,是东村乡苗族聚居自然村之一,距石桥村委会8公里,东村集镇15公里,全村主要以种植玉米、小麦为主,

- 3136人,其中苗族28户,104人;彝族7户,32人,党员1 人。多年来,万宝山村村民饮用水一直从山箐沟取水,未经任何处理,细菌严重超标,给村民的饮水安全带来隐患,加之管路老化受损严重,饮用水时通时短,已远远不能满足全村的人畜饮水需要。从东鸡公路到万宝山的马车路全长4.5公里,雨季路面塌方严重,坡陡路滑,村民出行极为不便,严重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为了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确保人畜饮水和出徒安全,现计划对长4.5公里的马车路进行铺沙,经测算,预计工程建设资金7万元;对长4000米的人畜饮水管路进行改造,经乡水保站实地勘测,预计工程建设资金为6万元 ,两项工程建设资金共为13万元。

(三)菖莆箐

菖莆箐村位于东村乡中民村委会,东与寻甸县接壤,南邻本县款庄乡,距东村集镇15公里,距村委会5公里,全村有农户31户,其中贫困户25户,人口106人,其中残疾人口5人,党员1人,是东村乡彝族聚居自然村,属我乡典型的山区贫困村之一,全村主要以种植玉米、小麦、脱毒洋芋、烤烟为主,农民人均纯收入350元,人均有粮350千克,基本农田、地面积530 亩,无村集体经济收入。菖莆箐村地处海拔2800米的大黑山偏坡上,地势陡峭,属山体滑坡地段,人居环境恶劣,加之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经济增收缺乏产业支撑,群众增收困难,生产生活

- 56 -

东村乡民族宗教工作汇报

某乡统战、民族宗教工作汇报

民族宗教工作汇报

曹村乡工作汇报

乡民族宗教工作总结

东YZ乡工作汇报总结、

东YZ乡工作汇报总结、

东仵村卫生所工作汇报

东仵村卫生所工作汇报

镇民族宗教工作汇报

《东村乡民族宗教工作汇报.doc》
东村乡民族宗教工作汇报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