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诚信社会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2020-03-02 07:52:03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论诚信社会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摘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商品化的商品经济,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能够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政府体制改革。另外,市场经济既是法律经济,也是诚信经济,诚信与法律一样是市场经济有序发展的两大支柱之一,市场经济离开诚信机制的支持就象一个人失去了一条腿一样寸步难行。 “诚信”可以说对于一个国家、一个社会而言是立国之本;对于一个社会单位、一项社会事业而言,可以说是立业之本;对于每个社会成员而言,是立身之本,处世之宝。因此,本文章对诚信内涵及其经济特征进行了阐述,以及诚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重要作用。总之,“诚信”是构筑竞争主体持久竞争力的关键。

关键词:社会、诚信、市场经济、竞争力

一、构建\"诚信社会\"要发挥道德示范作用,进行诚信道德教育,培养公民信用观念和意识

第一,要树立诚信观念、规则意识。有了规矩而不遵守,规矩也会失去应有的作用。一是不懂规则,犯了规还不知道症结在哪里;二是不按规则办事,犯了规还强词夺理。所以在我国治理诚信缺失需要法律的支持,要以\"法治\"为主,但法律手段也有自身的局限。道德教育是对心理动机的自律性约束,它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往往能起到\"法治\"不能起的作用,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是相辅相成的。因此,在治理我国诚信缺失的过程中,应该是\"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相结合,在全国范围内进行诚信道德教育。第二,要培育以\"诚信\"为核心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道德规范。首先,要认真贯彻执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在全社会进行诚实守信的道德教育,把诚实守信作为建设现代文明的重要基石,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内容。其次,要以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为契机,营造良好的诚信环境使人们认识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建立在以诚信为核心的道德基础上,使市场经济就是\"信用经济\"的观念深入人心。经过长期系统的宣传教育,用诚实守信将人们的道德行为、经济行为、政治行为有机地统一起来,使诚实守信真正成大多数人所认同与遵循的行为准则。

二、“诚信”的内涵及其基本特征

(一)诚信的内涵

“诚”,是指待人处事诚实、善意的一种人格气质的核心。这是中国传统文化所首推的人格气质。 “信”,是指兑现对未来所作许诺的一种信用。。“诚信”,是诚实与信用的一致,即以诚待人,取信于人。它体现着对事物未来发展变化的洞察和驾驭应变的智慧和能力。而在现代中国社会的时代背景下。诚信的根本精神是真实无妄,它要求人们尊重客观规律,树立求真、求实的精神,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而在现代市场经济体制和法治社会条件下,“诚信”所内涵的人文

精神,要求人们自觉守法,真诚守信,树立适应市场经济和法治社会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二)诚信的基本特征

1、由诚信所产生的功能,具有其自身的大致如下所述的特征:

(1)无形性。人们运用设备、工艺等实体性资源对于物质产生物理、化学性质的改变是可见的,而诚信的功能则是无形的。但他可以通过人们的共识性感受和认知,营造出融洽的人际关系、和谐的工作环境,激发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种宝贵的无形资产会给人以生存发展的力量和持续进取的活力。

(2)整体性。诚信能对竞争主题(指企业,地区等)的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进行整合,把分散状的生产力要素变成整体生产力要素,形成整体优势。特别是在对人力资源上可融合许多专才为一体而形成“全才”。从而会发挥出无比巨大的力量。正如著名日本企业家松下幸之助毕一生经营悟出的宝贵经验:“集合众智,无往不胜”。也即是:对内,可增强凝聚力,这比金钱刺激更持久更可靠。可降低内耗,提高工效;对外,可扩大生产力要素的功能和影响,传播扩散至整个社会,从而提高知名度和美誉度,为其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3) 战略性。诚信作为道德的核心,它的战略性特征表现在二方面:一是在发挥功能作用上,对竞争主体的发展产生着全局性长远性的推动力,即起着战略性作用;而其他资源——技术资金设备等只是在某方面、某个时期内起作用。二是在诚信意识观念的建设上,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长时期的自觉的培育才能形成。而诚信观念的确立和行为的形成必须由管理者在组织中积极倡导并身体力行,坚持贯彻于组织活动全过程的始终,通过长期对组织内成员培育而得以养成。为此,应从长远发展角度来审视和制定市场主体包括诚信在内的道德建设规划,并把他纳入总体战略中去。

2、诚信原则具有补充性、不确定性、衡平性三大特点。而诚实信用为市场经济活动的道德准则,为道德准则的法律化。诚信原则首先是一道德规则,是道德对人的要求。而这一道德以善良和公平为内涵,其希冀人们通过对其的遵守来实现社会个体间,以及社会个体与社会整体间的利益平衡。

三、诚信作为道德规范在市场经济中的重要作用

诚信作为道德规范,能够依靠社会舆论、人们的信念、习惯、传统和教育来调整市场经济行为。在自然经济时期,由于社会经济处于自然经济状态,以自给自足为主要生产方式,市场交往不发达,诚信大多是自省、自律。但今天,我国正在进行经济体制改革。所以,诚信成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必要保证;诚信是市场活动主体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诚信是市场经济发展和完善的重要条件。具体说,诚信道德规范对市场经济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1促进作用。市场经济呼吁诚信,诚信是市场经济的基础,是市场交易的基本规则,是市场经济有序发展的重要支柱。企业是市场经济的细胞,企业若失去诚信便等于慢性自杀。在市场经济行为中,遵守诚信道德规范必定“双赢”利人利己;若不遵守诚信道德规范,可能一时得利,最终必定“双亏”,损人不利己。诚信是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道德规范,是市场经济中最根本的美德之一,它始终是对市场经济起着促进和推动作用。2保障作用。诚信是保障市场经济秩序健康运行的根基,诚信作为道德规则

上的一种操守,表现为对市场经济中的各项规则,包括协议、承诺、意思表示等的自觉遵守,是市场交易中道德规范的起始点,是市场经济秩序得以维护和保障的重要前提,失信败德,不仅会造成市场经济关系的扭曲和市场交易成本的增加,而且败坏社会风气,扰乱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3引导作用。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必须有以诚信为核心的一系列道德规范与其相适应,把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导入一定的市场经济秩序中,以维系其健康与良性的运转。在市场经济中,诚信道德规范的引导作用主要表现在,一方面对违反诚信道德规范行为的抑制和谴责,一方面对符合诚信道德规范行为的示范和鼓励。由于市场经济法律的制定与实施是人们的有意识的实践活动,也是在一定思想观念支配下进行的。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诚信道德规范体系建立之日,就是扭转市场经济秩序混乱局面之时。4自律作用。诚信作为道德规范,主要靠人们内部力量即信念,良心来进行自省、自控和自律。这种自律作用表现在市场主体自觉树立对职业虔诚,对社会诚实,对市场守信,对他人负责的责任感,自觉反对和谴责不诚实,不讲信用的失信败德行为,使以诚信为核心的市场经济道德体系,在潜移默化中,成为大多数人认同的自律规则,这些自律规则又在潜移默化中,对市场经济秩序起着约束,规范作用。这种自律教化作用与法律的他律作用,刚柔相济,内外结合,相互补充,就能有效地维护市场经济的正常秩序。

所以诚信是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道德规范,是市场经济中最根本的美德之一,它始终是对市场经济起着促进和推动作用。

四、建立诚信法律制度,打造可操作的“诚信尺”

诚信作为道德规范在市场经济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还不够。目前,市场上发生的一些信用危机就是例证,如2003年初深圳就发生了商家借“非典型肺炎”的流行而哄抬物价的事件,一瓶醋卖到

二、三百元,一包板兰根卖到五十元,当然,事后有680家经营单位被责令改正或受罚。以及今年日本发生核爆炸在我国所引起的抢盐热事件等等。诚信作为道德规范需要加强已迫在眉睫,而如何将诚信变为具体的,可操作的法律制度,打造一把有量化标准的“诚信尺”,更是迫切需要探讨的问题。据我初步调查后,现就诚信法律制度建设问题谈点不成熟的意见:

1、打造政府诚信。政府诚信就是政府在公众心目中的地位和评价,体现了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度。社会诚信体系可分为政府诚信。企业诚信和个人诚信,其中政府诚信是整个诚信体系的重心和“基石”,是建立真正企业和个人诚信的前提条件,建立诚信法律制度,打造政府诚信是关键。如何打造政府诚信,一要健全和完善选举、监督体制,奠定政府忠诚于民、取信于民的良好基础,二要求政府及政府有关部门将诚信理念化为具体实践,忠实地遵守和执行法律,将政府的权力运行纳入法制轨道,三要转变政府职能,改革政府的行政方式,将政府诚信建设作为加强行政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认真加以研究、解决。

2、建立社会诚信中介机构。充分发挥诚信中介机构在信息传递等方面的作用,市场经济中制假贩假,坑蒙拐骗之所以能成功,主要根源是信息不对称。而诚信中介机构作用的优势就是其独立性、公正性。建立诚信中介机构是构建诚信法律制度的重要方面。最近有的地方成立了诚信联盟协会,它的主要任务是:配合政府有关部门宣传诚信理念,组织制定量化的企业诚信标准,并加以

推广落实;在执法部门的领导下,建立企业诚信名录,向社会推荐符合诚信规范的企业,帮助符合诚信规范的企业获得更多的商机,形成诚信激励机制,对诚信恶劣的企业形成市场层面的惩罚约束;组织专家、专业机构辅导企业健全诚信运营机制,建设企业诚信经营的自我约束体系。协会的成立无疑是诚信制度建设的有益尝试。

3、建立诚信评价体系。为了使诚信不停留在口头上,不局限于企业的自我约束,就必须有一个可操作的“度量衡”,这就是诚信评价体系。建立客观的企业和从业人员诚信评价体系的目的和意义在于:一是向社会提供可借鉴的信息,营造公平交易的市场,减少经济纠纷;二是积极促进树立良好的行业诚信风气及规范行业行为;三是为政府主管部门提供管理、决策依据,为消费者及银行等相关部门提供参考;四是树立品牌企业。

4、建立诚信网上公示系统。建立诚信网站和网上公示系统,是对诚信进行监控,将诚信落到实处的切实可行的办法。对网上公布的诚信企业,给予“守法便利”,即协调有关部门给予一定倾斜的优惠政策,并使其在各类经济交往中得到信誉资源的实惠。对公布的有不诚信行为的企业,对其加强管理和监控,并使其在经济交往中受到“信誉屏蔽”的惩罚。诚信记录一公开就灵,已有一些诚信企业真正尝到了诚信就是金子、诚信就是生产力、诚信就是无形资产的甜头。

5、建立诚信法律制度的架构。如前所述,政府诚信、诚信中诚信量化和诚信公开等,都是建立诚信法律制度的关键内容。诚信机制的不完善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巨大障碍,因此,应当从市场准入、市场交易和市场退出机制三个方面构建诚信法律制度,还应当在包括市场经济主体、市场经济行为和市场经济的诚信实现及信托征信等方面构建诚信法律制度,特别是在诚信信息的征集、评估、披露、使用及涉及的企业秘密、个人隐私等方面建立诚信法律制度。诚信原则,原本就是民商经济法的基本原则,将诚信法律化制度化,是推动我国市场经济法律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打造我国“诚信经济”,推动我国市场经济有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五、总结

建立诚信社会不仅是每个人的所追求的,而且在每个地方都离不开人们的诚信,通过前面的论述更了解了诚信在社会主义市场的无价作用。诚信作为道德规范在市场经济中的重要作用,但还不够成熟。为了使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更加的繁荣,通过打造政府诚信,建立社会诚信中介机构,建立诚信法律制度的架构建立诚信评价体系等方法。为了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更加成熟做出自己的一份力量。让诚信漫游于整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漫游于整个世界。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论低碳社会与材料科学专题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科学内涵

公民社会与公民意识

俄罗斯社会与文化

现代社会与公共关系

社会与法观后感

九年级社会与法治

德国社会与文化

《论诚信社会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doc》
论诚信社会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