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摄影师说课稿

2020-03-03 01:26:45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小摄影师》 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小摄影师》, 下面我就将从教材、学情、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四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1、教材内容:

《小摄影师》是一篇讲读课文。它写的是高尔基工作繁忙,不接受任何记者来访,却特许一名少先队员进入他的办公室,为他照相的事,反映了革命前辈对少年一代的关怀与爱护。也表现了小摄影师所代表的少先队员所具有的诚信,聪明,有礼貌的品格。 本文在表达上的主要特点是,通过对话和细节描写,展示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根据课文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本课教学我安排两课时来完成。今天我要说课的内容是第二课时。

2、教材地位作用

《小摄影师》是冀教版语文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最后一篇课文,本单元以“世间真情”为主题 ,从不同角度选取了五篇文章,并安排了一个阅读链接和—次综合学习。其中,课文部分有抒写乡情和友情的两首古诗;有体现亲情的《走月亮》;有表达师生关爱之情的《难忘的八个字》;有表现生命间舍生相救之情的童话《泥姑娘》;还有表达大作家与小男孩儿间平等尊重之情的《小摄影师》。阅读链接从更广的视角,以及更具冲击力的视点,将“世间真情”展现得更加浓郁,从而更几感动人心的力量。《小摄影师》在本单元中占有重要地位,它反映了革命前辈对少年一代的关怀与爱护。选编这篇课文,一是让学生体会引用人物说话的不同表达方式,学习试着提出问题、讨论问题的读书方法;二是感受高尔基对少年儿童的关心和爱护。

3、教学目标:

根据课标要求、学生年龄特点及本组课文的训练重点,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与技能:

1.会写本课9个生字,正确认读本课11个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 认识多音字“相”“卷”“量”。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3.了解课文内容,感受高尔基对少年儿童的关怀爱护和小男孩儿对高尔基的崇敬和热爱。

4.认识三种对话的形式及标点符号的用法。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分角色朗读,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2.培养学生大胆质疑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进行查阅资料,了解高尔基生平故事。 4.复述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懂得老一辈革命家对青少年一代的关怀、爱护,学习小摄影师热爱和尊敬革命前辈的优良品德,不辜负老一辈的殷切希望,努力学习,天天向上。

4、教学重点、难点:

根据本单元教学要求,我把高尔基接受少先队员照相的经过行为本课学习的重点,把通过对话和细节描写来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定为本课教学的难点。

二、说学情

《小摄影师》这篇课文共15个自然段,以对话为主。对于刚升上三年级的孩子来说,文章篇幅较长,把握重点、体会文章内涵的思想情感都有一定的困难。

三、说教法、学法。

基于对教材这样的理解,本课我遵循\"以学定教,以人为本,以读带讲\"的基本思路,主要采用品词析句,朗读感悟,读写结合,整体把握等方法。

四、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首先,我说一说我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我在\"以人为本,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指导下,预设了以下环节:

一、介绍人物,导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随文识字。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四、教师小结。

五、布置作业。

一、介绍人物,导入新课

1、课前我布置学生查找高尔基的资料,课上让学生交流的有关高尔基的资料。

让学生通过收集资料的方法,了解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从而对故事有更深入的了解,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

2、这么有名的人物,怪不得有许多摄影师要为他照相,今天就有这么一位小摄影师来到了高尔基的窗前。

3、板书课题:10小摄影师,点明:摄影又叫照相。学生齐读。指导认读“摄”。并且指导学生书写“摄”。

4、引导学生质疑。 学生有可能提出的问题是: (1)为什么说是小摄影师呢? (2)学习的课文讲的是一件怎样的事呢?

引导学生质疑的方法能培养学生大胆质疑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初读课文,随文识字。

1.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可以默读、放声读或者找同伴一起读,力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明白的词语或句子做上记号。

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给学生自读自学的空间。

2.检查课文朗读情况,开火车读课文。

3.交流生字词语。(采用齐读、轮读、开火车读等多种方式。) (1)检查生词掌握情况。并交流不懂的词语。 (2)检查生字掌握情况,并交流识字方法。

让孩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可以提高识字的效率,培养自主识字能力,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再读课文,回答问题: (1)为什么说是小摄影师呢? (2)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学生能较顺利回答出第一个问题。对于第二个问题学生可能回答不够全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答小男孩给谁照相,结果怎样?然后再引导学生总结。

2、引导学生理清文章顺序:教师提问:这篇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课文围绕照相 ,写了哪写内容?

教师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小男孩请求高尔基允许为他照相——准备照相,没带胶卷,小男孩哭着离开——高尔基等小男孩再次来照相。

3、高尔基和小男孩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学生自由回答,初步体会高尔基对孩子的爱。 引导学生提问: (1)小男孩是怎样给高尔基照相的? (2)高尔基是如何对待小男孩儿给他照相的?

引导学生提问题培养学生大胆质疑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师小结

这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了解了文章内容,并提出了自己不懂的问题,下节课,我们将带着这些问题继续走进课文。

五、布置作业 1.抄写生词。

2、摘抄自己喜欢的词句。

3.找出能体现高尔基喜爱小男孩的话,多读几遍。

作业布置引导学生复习巩固所学知识,为下一节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第二课时

第二课时我预设了以下几个环节:

一、复习导入、

二、精读课文,品读感悟

三、升华情感。

四、拓展延伸

五、布置作业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一起走进了《小摄影师》,认识了高尔基和一位小男孩。谁来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我运用了复习导入法,这样设计是为了引导学生在复习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体会课文内容。

二、精读课文,品读感悟。

首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这些问题是第一课时,大家一起总结的问题:小男孩是如何请求为高尔基照相的?又是如何给高尔基照相的?高尔基是如何对待小男孩儿给他照相的?

引导学生提问题培养学生大胆质疑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默读课文,思考问题:小男孩是如何请求为高尔基照相的?又是如何给高尔基照相的?高尔基是如何对待小男孩儿给他照相的?课件出示学习提示

(二)自主学习:边读边画出相关的句子,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可以记在书的空白处。

合作交流:小组内交流自己的看法。(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三)出示课件,全班交流。一边交流,一边朗读。 (1)小男孩是怎样请求高尔基允许为他照相的?

学生能比较容易回答出小男孩通过扔纸团的方式,请求高尔基允许为他照相的。

教师引导:

小男孩为什么要通过这种方式,请求为高尔基照相?(引导学生体会因为高尔基工作很忙,他一般不接受记者的采访)

然后问学生:纸团上写着什么?你体会到了什么?引导学生通过纸团的内容体会小男孩胆子大,聪明。

接着教师问:高尔基答应了孩子的请求了吗?谁来读一读他们是怎么说的? 出示对话:

“是你扔的纸团吗?”高尔基问。

“是的。”小男孩儿站起来,鞠了个躬,“请让我进去吧!” “来吧,我让他们放你进来。”高尔基说。

引导学生读一读,体会。通过“鞠了个躬”体会孩子有礼貌。并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对话。然后引导观察“”的使用位置及特点,认识三种对话的形式及标点符号。的用法。并引导学生对“来吧,我让他们放你进来。”高尔基说。这句话进行练习。

在反复读的基础上,让学生体会人物品质。并适时进行句子训练。体现了读与悟相结合的理念。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运用语文的能力。

(2)小男孩是怎样为高尔基照相的?

这个问题,学生能较顺利找出相关段落。教师出示七段,引导学生从“小摄影师”“吩咐”高尔基,让高尔基多次调整坐态,占用他很多时间,来体会孩子的照相技术并不熟练,而高尔基却任其摆布,听从吩咐,说明他对下一代的宽厚慈爱和关怀。

(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会通过体会文章关键词句揣摩人物内心,从而深入体会人物品质的读书方法。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老一辈革命家对青少年一代的关怀、爱护。)

然后教师引导提问:小男孩因为没有带胶卷,哭着离开了。高尔基是怎样做的?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学生通过高尔基的话“孩子,回来!我给你胶卷,我这儿有很多胶卷。”体会高尔基对想留住小男孩,帮助孩子拍成这张照片,实现他美好的愿望。孩子的关心。然而“小男却孩哭着,跑上电车”请学生说一说小男孩为什么没有用高尔基的胶卷?学生可能会说:小摄影师出于礼貌不能用高尔基胶卷,想马上回家取胶卷;“上车走了”是小摄影师因为自己耗费了高尔基许多宝贵时间而悔恨,对自己一时疏忽而懊悔。

(3)直到晚上,高尔基还在惦记这个孩子。 出示:12——15段。

引导学生朗读并体会:高尔基不见记者,却希望来的是小男孩。高尔基此时是多么希望并等待着小男孩能再次出现,体会高尔基对孩子的关心爱护。引导学生抓住高尔基对“记者”与“小摄影师”截然不同的态度,体会高尔基对孩子的关心爱护。

(四)探讨:高尔基为什么不愿意见记者,却想见小男孩儿?

(此环节的设计意图是:在整个交流过程中,尊重学生个性化的理解、感悟,鼓励学生放开去想,充分去说,带着感情去读,抓住重点字词,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从而加深对文章、对人物的理解、感悟。)

三、升华情感。

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全文。体会人物的品质。

四、拓展延伸。

小男孩儿会再来吗,为什么?

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要求联系全文,在课文中找出自己看法的依据。两种可能都会有的,只要能找出依据、说出理由即可。

(对留有悬念的情节进行创造性的想像,加以延伸补充,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五、课后作业。

(一)复述课文。

(二)续写故事。小男孩会回来吗?小男孩匆匆赶往高尔基的办公室,再次见面时他们会说写什么?做些什么呢?请你展开想想,接着往下编写这个故事,同学间相互交流。

(设计意图:续写课文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好方法,可以激发学生习作的欲望。)

五、设计特色 在新课标指导下,我本着\"以人为本,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以学生的真实基础为教学起点,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为目标,力求为学生创设愉悦,轻松,自主,开放的学习空间和语文实践环境,引导学生立足文本语言,凸现语文本体,在浓浓的语文味中弘扬人文,积淀精神;努力实现\"简简单单教语文,完完全全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的教学理想。

小摄影师说课稿

《小摄影师》说课稿

小摄影师说课稿

《小摄影师》说课稿[定稿]

6小摄影师说课稿

三年级语文《小摄影师》说课稿

小摄影师

小摄影师

小摄影师

小摄影师

《小摄影师说课稿.doc》
小摄影师说课稿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