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应用的研究总结

2020-03-03 20:41:03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十堰市联校协作第二片区

《小学信息技术高效课堂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研究中期报告

十堰市张湾区谢家小学

《联校协作体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有效课堂的任务设计》这一课题研究进行了一年,2014年4月召开开题会,组建课题研究小组,修订并形成了课题研究实验方案。一年来由于第二片区领导的高度重视,在第二片区各学校信息技术教师的大力支持下,在课题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小组采取了切实可行的工作措施,同时也做了大量务实的工作,使课题研究能够顺利地推进,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圆满完成了本阶段的研究任务。为了把课题研究工作更有成效地开展下去,特对本阶段的研究工作总结如下:

一、本年度课题研究主要工作

1、确定课题研究方向,制定研究计划

本小组成员针对实际情况,经课题研究小组讨论,我们决定以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为载体,借助课堂记录表,采用行动研究法,开展以“任务驱动教学”为主体的教学实践活动。

2、加强师资培训,提高科研能力

为了使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更加明确实验的目标和任务,本组对教师进行了学习培训。本年度,课题组成员学习了人民教育出版社信息技术教育室郭芳撰写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的“任务”设计》和构建主义理论中提出的《任务驱动教学法》。教师通过相互学习、讨论,提高了对实施网络化教学研究课题的认识,转变更新了教育观念,了解熟悉了课题结题的实施方案、步骤、规范要求,提高了教师科研能力。通过报刊、杂志、网络、媒体等渠道收集资料和网络资源,为进行课题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大力开展教学课例研究

课题研究重点在课堂教学上,教师以课堂教学为切入点,把如何活用、巧用网络资源提高课堂效率作为实验研究的起点,教师对传统的教学方法模式进行反思,与新课标所倡导的教师教学行为进行对比。在课题实施的这一阶段里,我们课题组全体成员对教学进行了分析并根据小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大力开展有效课堂的任务设计的教学研讨课。为了保证开展课题研讨课的质量,我们每次的教研活动都做到集体备课、全员听课、课后反思,确保了课题研究的有效开展。

三、本年度课题研究工作

1、2014年4月15日题开题立项,确定课题研究目标和方向。

2、2014年4月20日,召集课题组老师认真学习、讨论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内容、计划。

3、2014年5月15日,题研究计划和方案进行修正,明确未来一年内的研究目标。

4、2014月6月17日,组织课题第二片区信息技术教师在汉江路中心小学观摩李显琴教师执教的《你还可以制作动画》,本节课教学任务设计合理,有趣味性。既有个别的学习任务,又有合作学习的任务,达到了预期的研究目的。

5、2014年9月22日,信息技术课题组集体研讨信息技术课内比教学竞赛活动的活动方案。

6、2014年9月29日,在汉江路小学举行信息技术课课内比教学的竞赛活动,从参赛的四位教师中推选出汉江路中心小学李显琴参加十堰市课内比教学的竞赛。

7、2015年1月7日,课题组在谢家小学开展教学设计研讨会。

8、2015年3月27日,在谢家小学开展信息技术学科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研讨会。

四、课题研究成果

1、教师教学的方式变了。

现在的课堂改变了传统的教师从头讲到尾的教学方式。变成了教师运用网络创设情境、探究实践,促使学生自主学习。在备课、课堂教学方面都有较大变化。

在备课上,要备学生、备教材,备资源。根据学生不同年龄段不同时期的兴趣爱好和心理进行分析,充分抓住小学生好奇想学又爱玩的心理设计教学情境。收集相关的教学资料,巧用、活用各种资源创设轻松有效的教学情境,精心设计。大家不仅用文本资源备课还利用网络资源探讨教学设计。

课堂教学,从过去的以老师讲学生学,限制学生,到以用教师设计课件音、色、像等各个环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手段和方法为重点,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里自主学习,大胆创新,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实效。

2、学生学习方式变了。

学生由被动的学习变为自主学习,成为积极、活泼、创新的探究者,课堂变成了他们研究讨论问题、获取知识、探究创新、提问质疑、表演操作的乐园。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对网络也有了新的认识,学会运用网络资源获取自己需要的知识。学生已经将网络作为自己的学习工具。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模式的运用不仅从手段、形式上打破了传统教学,更是对教育观念、教学内容、学习方法、师生关系赋予了新的含义,得到了学生、其他老师、家长的一致好评。

五、研究阶段性反思

1、课题小组成员的团结协作配合是搞好课题研究的关键。每个教师只有分工明确,认真负责,完成好自己的任务,并积极参与,才能为课题顺利进行提供保障;而且在课题的实施过程中,各成员之间要经常交流信息,探讨,反思,总结,对于好的方面要加以推广,对于做的不够的方面要及时加以改进,只有这样才能提升课题研究的质量和明确研究、实施课题的意义。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我们感到,在第二片区各学校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在课题组老师们的共同努力下,课题的研究已有了良好的开端,并已取得初步成效。我们将继续加强这方面的研究、探索和实践。在今后的课题研究中我们将继续围绕教学中心,通力合作,勇于实践,积极探索,及时总结经验,制定下一步工作的计划,使课题的实验研究工作卓有成效的开展下去,努力提高我们教育科研水平。

信息技术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一、创设情景,明确目标(5分钟)

二、探究实践,完成任务(25分钟)

(一)合作交流,自主探究。

(二)协作学习,解决问题。

(三)巩固应用,形成技能。

三、评价反馈,拓展延伸。(10分钟)

第二片区信息技术教研组

2015年3月27日

浅谈信息技术在幼儿园中有效应用

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有什么优势呢

信息技术在习作教学中有效应用的思考.

幼儿园课堂教学中有效应答的策略.

教师资格政策解读:推动教师在教学中有效应用信息技术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小学课堂教学中有效应用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阶段总结

信息技术在我国企业管理中应用研究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应用的实践研究》中期阶段总结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应用的实践研究》下半年课题总结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应用的策略研究》课题上半年课题总结

《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应用的研究总结.doc》
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应用的研究总结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