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再就业工作总结

2020-03-02 08:00:28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二七劳动保障中心

2010年就业再就业工作总结

2010年来,二七新村街道劳动保障服务中心在上级部门的大力指导下,在办事处领导的支持与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创建充分就业和谐社区”的中心工作,坚持把人民政府对人民群众的关心和爱护通过具体行动加以实践,急群众之所急,做群众之所需,解放思想、开拓创新、锐意进取、有力推进各项工作的开展,在帮扶就业困难群体、开发社区就业岗位、推进就业再就业政策落实方面发挥了较大作用,各项目标均提前超额完成。2010年实现就业再就业1179人。审验《再就业优惠证》2000余本。完成创业培训班两期,培训120名人。技能培训463人,为164名灵活就业人员申领了社会保险补贴,进行职业指导500余人次。帮助申请小额贷款170万元。

一、成立组织,制定方案

就业是民生之本,和谐之基。二七新村街道办事处非常重视就业再就业工作,把该项工作纳入了办事处工作日程。为此二七新村街道劳动保障服务中心成立了以办事处副主任储波同志为组长的就业再就业工作领导小组,确定专人,专抓此项工作。在各社区也相应的建立了工作站,制定了方案,明确了责任,实行专项工作推进。另外,为了做好就业再就业这项工作,劳动保障服务中心采取了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指导相结合的方式,常抓不懈。通过检查,查遗补漏,相互提高,相互促进;针对具体情况,领导工作小组同志每月都深入社区,进行业务指导,使就业再就业工作扎实有效开展。从而在二七辖区内形成了,党委重视、人人关心就业再就业工作的局面。

二、夯实基础,完善制度

在制度建设上,根据省、市的要求,辖区内八个居委会都建立了跟踪走访制度、岗位工作制度、目标管理制制度、服务承诺制度。

在平台硬件建设上,

(一)是将各项工作制度制成图版,全部上墙张挂;

(二)是将工作内容、服务流程制成图版进行公示;

(三)是所有社区全部制作政策宣传栏和信息发布栏,及时、快捷的发布最新就业再就业政策和求职用工信息;

(四)是劳动保障服务中心和各社

1 区劳动服务保障工作站全部配臵微机上网,实现信息共享,进行实时信息互动交流、发布。

在软件建设上,重点抓了社区劳动保障站的台帐管理。在建帐过程中,中心及各社区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组织社区工作人员、社区从事公益性岗位就业的“4050”人员开展了大规模的调查登记,全面掌握了社区的基本情况.建立健全了社区从业人员台帐,失业人员台帐,失业人员就业台帐等十余种台帐,并将这些基础数据全部录入了微机,实现了微机化、动态化管理。

三、依托平台,促进就业 实现就业再就业,就是依托社区劳动保障服务中心,以就业服务为手段,以促进就业和再就业为目的,实现就业和再就业。

(一)依托平台,搞好调查摸底。充分利用中心工作的基层优势,深入到居委会,采取逐楼住户调查方式,进行了详细摸底调查,掌握职业职工情况,建立空港报告制度,掌握社区岗位资源情况。中心结合以上各种调查,将资料输入微机,实行动态管理,同时架起了用工单位和求职者意见的桥梁。

(二)依托平台,搞好就业再就业优惠政策的宣传和落实。我们充分发挥劳动保障中心平台上传和综合组织的作用,不断深化就业服务,加强就业再就业的宣传,使全社会充分了解就业再就业优惠政策;同时,认真做好《再就业优惠证》的年审及管理工作,确保每名符合条件的同志都能分享优惠政策。

(三)依托平台,以积极的就业政策为导向,实现持续的、稳定的就业措施:

1、灵活性就业。中心利用自己的区位优势,发挥职业介绍功能,以介绍临时工、季节工、承包工、派遣工等多种形式,安排人员从事家政、月嫂、保洁、维修等工作。

2、提升就业能力。通过举办职业培训,经验交流等形式,提高劳动者素质,树立了正确的择业观,提高了劳动者的就业能力。

3、落实优惠政策,安排公益性岗位工作。为解决辖区内就业困难,家庭贫困家庭的实际问题,今年在上级部门的支持下,共安排了12名“4050”人员从事公益性岗位工作,使得这些同志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温暖。

4、创品牌,促就业。今年,中心充分发挥了二七地区就业促进协会的功能,与辖区工商联、工会加强密切联系,与辖区数十家企事业单位建立了良好的协作关系,从而保证该协会在求职和用工过程中发挥出积极作用。

(四)依托平台,不断拓展就业渠道。劳动保障服务中心作为就业管理的职能部门,进一步扩大就业促进再就业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职责。为此,中心努力开辟就业门路,积极创造就业岗位。一是积极开发第三产业,特别是社区服务业的就业岗位。社区服务业是一项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新型产业,蕴含着极大的就业容量。中心依托街道家庭服务业协会,重点开发了面向社区居民生活服务、机关企事业单位后勤保障和社区公共管理的就业岗位等公益性岗位。二是加强与驻区单位的联系,实时掌握岗位需求。通过山水大润发等大型连锁超市、东方罗马等单位开发就业岗位。三是搞活市场,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区职业介绍所和街道劳动保障所坚持联动举办大型劳动力现场招聘会。及时掌握辖区内各企事业单位的空岗信息,有力地推动了该地区的就业再就业工作,同时把就业属地化管理与创建充分就业保障街道相结合

(五)实施SYB创业富民工程,不断创新就业服务项目。创业是民富之基,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是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的重要方式。下岗失业人员创业,不仅可以解决自身的就业问题,而且能吸纳、带动一批失业人员就业;不仅可以解决温饱问题,对创业者来说,还可以致富,成为新的社会阶层,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今年以来我们在推进就业再就业工作时,把鼓励创业放在十分重要的位臵。一是对有创业愿望、创业能力和创业要求的下岗失业人员开展创业指导和创业培训,提供创业项目咨询并进行跟踪扶持,鼓励更多的下岗失业人员通过创业实现就业,通过创业脱困致富。邀请专业讲师介绍创业项目,转变就业观念,引导失业人员创业意识。二是加大再就业优惠政策的宣传力度,对持有《再就业优惠证》的下岗失业人员做到审验审核及时,保证其及时享受到有关优惠政策。三是为创业要求的创业人员创业时缺乏启动资金和流动资金的提供“创业小额担保贷款”,帮助下岗失业人员尽快走上创业之路,累计共为多人办理了“小额担保贷款”53万元。通过宣传创业典型人物和典型事迹,在全区范围内倡导“劳动光荣,创业光荣”的理念,营造自主创业的良好氛围。

(六)筹措资金,提供保障。 开发就业岗位,特别是开发社区公益性就业岗位安臵“4050”人员,需要充足的资金予以保障。为此,二七街道采取多种渠道筹措、社会广泛分担等形式,较好地解决了资金来源和支付问题。一是设立街道级再就业资金。对于街道独立开发

3 或购买的社区公益性就业岗位,凡安臵“4050”就业特困人员的,其工资和社会保险等均由街道统一支付。二是积极争取市、区两级再就业资金支持。多年来,二七得到了上级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尤其是资金方面的支持。以上两方面资金的筹措到位,有力地推动了社区公益性就业组织发展。

(七)动态管理,提高效率 为了更好的为失业人员服务,二七街道劳动保障服务中心采取动态管理模式,不断提高服务效率。一是设立失业人员职业指导小组,有针对性地做好职业指导工作。根据不同失业人员的实际情况,开展了“一对一”、“面对面”的个性化职业指导活动。通过这些措施,使他们掌握一定的应聘、面试、试工技巧,提高了求职成功率。 二是指定就业助理员,开展动态服务。采取跟踪服务的方式,每月至少与帮助对象联系两次,在第一时间了解其有关情况,及时分析就业动态,调整援助方案,确保援助效果。同时,劳动保障服务中心对失业人员进行登记造册,建立相应的台帐,并及时向社区居委会提供变化情况。社区居委会经核实后,每月定期向劳动保障中心反馈信息。这样,劳保中心和社区对失业人员做到了底数清、情况明,可以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服务。

总之,就业工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是下岗失业人员的迫切需要;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就业和再就业方针政策的重要举措;是完善劳动保障平台建设的保障。我们将沿着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制度化、专业化、社会化的轨道进一步推动就业再就业工作。

二七新村街道劳动保障服务中心 二O一O年十二月

就业再就业工作总结

就业再就业工作总结

就业再就业工作总结

就业再就业工作总结

就业再就业工作总结

就业再就业工作总结

社区就业再就业工作总结

乡镇就业再就业工作总结

全年就业再就业工作总结

某市就业再就业工作总结

《就业再就业工作总结.doc》
就业再就业工作总结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