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塞诗

2020-03-02 11:01:42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玉门关”在唐代边塞诗中的意象应用

“玉门关”是河西走廊上的一个重要边塞。始建于汉武帝开通西域、设置河西四郡时。元鼎或元封中修至酒泉至玉门关的长城,玉门关当随之设立。通过翻检唐代边塞诗, 对这些独特的意象进行初步的统计, 在唐代边塞诗中写及“ 玉门关”的 有56 首。边塞诗的创作有着割不断的传统, 唐人经常借古言今,借汉言唐, 采用历史上的一些相关事件、人物和一些边地物事, 在历史与现实的撞击中表现唐人内心的感受, 赋予诗作深刻的意蕴。几百年的历史、文化、心理、情感诸因素的不断积淀,就使这些事件、人物和边地物事升华为具有丰富内涵的意象。唐代边塞诗中,诗人借玉门关这个意象来表达一种特定的情感。下面以“ 玉门关” 这个意象为例, 分析玉门关这个意象对于深化边塞诗的情感价值。

一、汉唐玉门关关址考证

玉门关始置于汉武帝开通西域道路、设置河西四郡之时。元鼎或元封中(公元前116—前105年)修筑酒泉至玉门关的长城,玉门关当随之设立。据《汉书·地理志》,玉门关与另一重要关隘阳关,均位于敦煌郡龙勒县境,皆为都尉治所,为重要的屯兵之地。当时中原与西域交通莫不取道两关。

对于玉门关的关址,历来说法不尽一。《通鉴》胡注认为玉门关在敦煌郡西北,《新唐书·地理志》认为在敦煌郡寿昌县西北,《括地志》、《旧唐书·地理志》、《元和郡县图志》、《太平寰宇记》、《舆地广记》更具体记为在唐寿昌县(治今甘肃敦煌市南湖破城[1])西北118里。《沙洲图经》又曰在寿昌县东(西)北160里,本世纪以来,依据敦煌西北80公里许的小方盘城所出“玉门都尉”等汉简,学界一度倾向于此城即汉玉门关。

唐代玉门关是古代我国西北疆域内的著名重镇,历史上一直是兵家必争之地和交通要塞。根据历史文献记载,唐军与北匈奴曾多次在“玉门关”大战,唐代诗人王昌龄也在《从军行》中特别描写过“玉门关”。而《西游记》中的玄奘法师也是路过“玉门关”西行取经去的。因此,唐代“玉门关”一直是我国史学界和考古界的研究热点。

根据多年从事河西走廊历史地理研究的西北师范大学敦煌学研究所专家李并成的研究成果,判断出判定唐代玉门关地理位置的多项具体条件: [2]位于于今疏勒河南岸;应置于遍设烽燧的山间;西北处应有沿线烽燧;应在汉长城“昆仑塞”址上;唐玉门关应为伊吾路的起点;唐玉门关应距隋唐晋昌城不远;唐玉门关应在敦煌以东三四天行程处;

并据此确认,唐代“玉门关”的地理位置就在甘肃省安西县双塔堡附近。此外,李并成还指出:此玉门关早自东汉即已设立,一直延续到唐末,历时约830多年。目前,考古工作者还没有找到唐“玉门关”遗址,这可能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千余年来的风雨侵蚀,唐玉门关可能早已被毁;二是清代在这里修筑双塔堡时可能利用了唐玉门关的残址。

在唐代边塞诗中,诗人借“玉门关”意象来表达一种情感,而玉门关与唐代边塞诗有着紧密地联系,玉门关在唐代边塞诗中意义丰富,歌颂了诗人对西北边塞—玉门关的热爱和向往。唐代边塞诗中就有许多歌颂玉门关的优秀诗篇,至今被我们歌颂。

二、“玉门关”在唐代边塞诗中的意象应用

在唐代,玉门关已成为文人的“边塞情结”的象征,引发着无数文人对这座古老而神奇的关城的向往。[3]庚先生说得好,边塞诗的引人入胜之处,“主要的是一种悲壮的豪情,异域的情调,辽阔的视野,边防的信心”,“没有生活中的无往不在的蓬勃朝气,所谓边塞风光也就被那荒凉单调的风沙所淹没”边塞诗之盛极一时,乃是一种时代精神,一个特定时代社会文化心理的生动表现。[4]玉门关在唐代边塞诗中被赋予不同的意象

在唐代边塞诗中,诗人笔下的玉门关,有的是实指意象,用典故表达了一种文化传承,这在唐代边塞诗中频频出现,例如王之涣、岑参。他们把“玉门关”纳入自己的审美意象。下面就以王之涣的凉州词来分析: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凉州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前两句以黄沙飞扬于天地之间,古城坐落于万仞高山之中,极力渲染西北边地、大戈壁上辽阔荒凉、萧索空阔的景色。满地黄山,直上白云,只此一句就将边地风光的典型特征概括出来,上天下地,囊括包举,比例雄浑;万里黄山,千岩叠障中,一座古城,上下连接,写出了凉州荒凉萧索的气象。

在这首诗中,黄河、高山、孤城组成一幅边塞风光图, 渲染出一种旷远苍凉的气氛。在这种氛围中,那一曲如泣如诉的“折杨柳更触动了人们的心弦,仿佛听到了征人那春风难到边塞的怨诉”, 更易让人产生“君门远于万里,恩泽不及边塞”的联想,[5]让人们在审美体验中不知不觉地将边塞景象转为一个悲壮苍凉的情感境界。在这首诗想,这里玉门关”成为西北边塞的代名词,成为情感抒发的媒介。

王之涣(688—742),是盛唐时期的诗人,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其诗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代表作《凉州词》等。

“凉州”一为地名,今甘肃敦煌、酒泉一带,州治在武威;又是乐曲名。盛唐边塞诗人王之涣,在游历甘肃时写下了一首名作《凉州词》,《凉州词》多记边疆生活,由此可见,玉门关在这首诗中是实指。

“春风不度玉门关”这句写出了西北边塞“玉门关”的遥远、荒凉,由于边塞坏境的恶劣,连春风都到达不了这个地方。这是玉门关本身的用法。例如这样的诗还有岑参《玉门盖将军歌》、唐人来济《出玉关》。

敛辔遵龙汉,衔凄渡玉门。 今日流沙外,垂涕念生还。

—来济《出玉关》

这首诗写于作者贬官庭州,西出玉门关时所作,写出了诗人望归的悲凉。“敛辔”即收住缰绳,任马信步慢走,表达了作者对玉门关内故地的无限眷恋。“龙汉”应指汉敦煌郡龙勒县,玉门关在该县内,“流沙”写出了边塞的荒漠、荒寒,作者通过度玉门关来抒发自己的心情,把自己的心境融入了空旷寂寥的边关荒野中,淋漓尽致的写出了作者追昔抚今,百感交集的心里,同时也抒发了诗人对历史与现实的感叹和对人生、对社会的深沉感喟。

“春风不度玉门关”也流露出了由于玉门关的遥远、荒凉,是一种实指意象的运用。我所说的实指意象意思是诗歌中的某个意象具有文化的传承性,在诗歌当中往往体现为具体的历史典故,玉门关被唐代边塞诗所关注,有其自身的文化传承性,可以说是一种文化的惯性思维。这我们可以从汉代的两个典故来理解:

“太初元年,以李广利为贰师将军,发属国兵六千骑及郡国恶少年数万人,以往,期至贰师城取善马„往来二岁,至敦煌,士不过十一二;使使上书言‘曰道远,多乏食,且士卒不患战而患饥。人少,不足以伐宛,愿且罢兵,益发而复往’。天子闻之,使使遮玉门关,曰:军有敢入者。皆斩’。”(汉书《李广利转》123卷)另一个是在西域守护30年的班超,上疏请还,说:“远处绝域,小臣能依风首丘之死思哉„恐后世或名臣为没西域,臣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后汉书《班超传》47卷) 玉门关这个决定人“生与死”的重要关卡,守住它成了人们不变的信,即使冒着生命危险,人们也毫不畏惧。班超、李广利的故事就给玉门关深深地打上了“国门”的象征。李广利、班超虽然战功赫赫,最终没得到重用。

《凉州词》中的“春风不度玉门关”就暗用了汉代的两个典故,在大唐王朝,由于边塞的遥远和荒凉,皇帝的恩泽到不了边塞,将士难免会产生厌战、盼归的心情,长期的作战造成了将士与家人的分离,那家中的妻子盼夫早归的心情是那么的强烈,由于玉门关如此重要,即使他在偏远、荒寒,许多文人也把立功边塞、积极报国作为追求功名的新出路。

诗人除实写玉门关,有的诗人可能没去过玉门关,但他们通过虚写来抒发自己的一种对边塞的情感,他们把玉门关当作自己情感抒发的媒介。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李白《关山月》

李白 (701—762年),唐浪漫主义诗人,在我国历史上,被称为诗仙。从李白的生平来看,李白没去去玉门关。

尽管李白没到过玉门关,但是因为玉门关在边塞诗中的历史传承性,李白在抒发自己的客思忧愁的时候,习惯地借玉门关来做诗歌的意象,一方面增强了诗歌苍凉的韵味,丰富了诗歌内涵,同时使得整个诗歌具有有边塞的意味,这里的意象和边塞诗发端于玉门关的边塞诗,因受玉门关的历史传承性的影响,后世之人自觉或不自觉的把玉门关放置在各种边塞诗之外的诗体中,比如:翁绶《关山月》中的“影转银河寰海静,光分玉塞古今愁”。从而使玉门关成为诗歌意象选择的惯例,使玉门关的审美内涵包括更为丰富的内容。

因此唐人笔下的玉门关,不再是一个简单的边塞了,使人更多的是诗人借玉门关来抒发一种情感,下面就玉门关在唐代边塞诗中的实指意象和虚指意象归纳如下:

(一) 诗人通过实写玉门关来抒发一种历史的文化传承

1.诗人借“玉门关”意象来写边塞坏境的恶劣、暗示将士作战的艰辛

玉门关处于偏远的西北内陆,气候条件恶劣,在大多数证人眼中边塞诗那么的荒凉苦寒,山谷积雪,春夏寒冬,随时消泮,寻复结冰。路途险阻,寒风惨烈,看到的是大漠、风霜、严寒、瀚海、戍楼、飞雪、枯蓬、热海、火山等遍地现象,诗人有意识地营造一种荒凉的氛围,表现征人作战的艰苦。

岑参的《玉门盖将军歌》中的“玉门关城迥且孤,黄沙万里白草枯。”的凄凉;王之涣的《凉州词》中的“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遥远; 王昌龄的《塞上曲》中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惆怅;李白的《关山月》“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的豪情。诗人通过写边塞坏境的恶劣,来衬托将士作战的艰辛,表达了诗人对将士的同情。

2.诗人“玉门关”意象还表达一种将士久戍盼归的心情

在唐代,大量的征人远离故土,奔赴边塞,路途愈远,人们心中的乡愁愈发浓重,不可排遣。唐代边塞诗在边塞诗在表现征人乡愁的时候,较少浪漫气息而更加关注现实,较少豪情壮志而更多悲壮苍凉,将功名的无望、边地的苦寒、战场的孤魂、征战的艰辛与对家人的怀想与眷恋融为一体,将思乡之情与慷慨从军报国的豪情杂糅在边塞诗中,通过乡愁的抒发来消解征人内心的孤独寂寞、忧愁怨恨,白哦先证人思想上的矛盾和精神上的痛苦,在伤感中给人以崇高的震撼,就像任文京先生指出的“通过证人的凄苦,表现了边塞立功与思想的矛盾以及浓郁不懈的思乡之情,给人带来的精神伤痛”在这荒凉的边塞中,累年的征战磨穿了征人的铁甲,他们仍归还无期:例如(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王昌龄《从军行七首》 其四

这首诗写了西北边塞的风光、歌颂了远征将士奋战疆场、英勇打击敌人的顽强斗志,也反映了将士们因战争频繁、归乡无期的怨恨及生入内地的渴望。诗开头从景物写起,抓住边塞典型的景物,用浩渺的青海湖,浓密的长云,茫茫的雪山,荒寂的孤城,极力渲染西北边疆的空旷凄凉、条件艰苦、坏境险劣,衬托出远征将士艰难困苦的精神。用黄沙百战,金甲穿破,点出征战时间之长久,暗示战争的激烈、频繁、残酷;用不破楼兰、誓死不归,写出了将士们以身许国的决心,而“不破”、“终不”也写出了不破楼兰,终无归还之日的悲愤之情。诗人借写坏境的艰苦、战争的激烈,征人归家无期,抒发了对广大将士的同情,也歌颂了他们为国献身的爱国热情。沈德潜曾指出这首诗:“作豪语看亦可,然作归家无日倍有异味。” [6]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 李颀 《古从军行》)的羁留塞外的征人,他们心向故国,渴望返转内地,“蓬转俱行役,瓜时独未还。魂迷金阙路, 望断玉门关( 骆宾王《在军中赠先还知已》),“敛辔遵龙汉,衔凄度玉关。今日流沙外, 垂涕念生还 ( 来济《出玉关》),“西戎不敢过天山,定远功成自来闲。半夜帐中停烛坐,唯思生入玉门关。( 胡曾《玉门关》“ 玉关”意象已把征人生入中土的强烈愿望传达出来。

3.诗人借“ 玉关 ”意象传达一种献身边疆,报效祖国的愤激情怀

为了祖国,他们把一切置之度外,如“万里奉王事,一身无所求,也知塞垣苦,岂为妻子谋”;为了胜利,他们敢于藐视死亡,如“万里不惜死,一朝得成功,”这些诗不渲染恶劣坏境中行役转战的苦难,也不渲染他们在厮杀格斗中的悲哀,而是致力于歌颂他们坚韧不拔的昂扬气质、豪迈乐观的献身精神和为国卷曲的爱国主义。“在出将为相”的功名诱惑下,征人们怀着“不求生入塞,唯当死报国君”(骆宾王《从军行》)有一些沙场老将士,他们长期在边塞,有些老得不得归,例如: “ 归去朝中如有问,玉门关外老班超。 (武元衡《送张六谏议朝》)“汉家旌旗满阴山,不遣胡儿匹马还。愿得此身常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 戴叔伦《塞上曲二首》 其二)“ 暮雪连青海,阴霞覆百山。可怜班定远,生入玉门关。 ( 令狐楚《从军词五首》)

丹纳说:“作品的产生取决于时代精神和周围风貌。[7]”唐的边塞诗人视野开阔、胸怀激荡,充满了磅礴的浪漫气质和一往无前的英雄主义精神。他们唱出了时代的最强音,是古代诗坛上绝无仅有的奇葩,是后世文人可望而不可及的高峰。从美学品性来说,唐代边塞诗的主导特征是壮美,阴刚之美。境界阔大,气势雄伟,景物奇丽,情调激昂,令人感到一种极为健壮的生命力,体现了当时高昂的民族精神。例如:

汉家旌帜满阴山,不遣胡儿匹马还。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戴叔伦《塞下曲》

这首诗反用了汉代的两个典故,写出了诗人不贪生怕死,积极报国的心情。

(二) 诗人通过虚写“玉门关”来抒发一种心灵化的感悟 1.诗人借“玉门关“这一意象来表达一种征人之妇的叹怨

独守空房,永夜无归,泪湿孤枕,容华徙逝。于是她们怀远私思人,非怨战争,盼望于征夫早日团圆,过上正常的夫妻生活。这类诗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边境战争给人们带来的苦难,成为唐代边塞诗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一般称之为“征妇怨”诗。“因为有怨,所以便有与怨相对的希望。‘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8] 争无情地制造了多少怨女、嫠妇。那留在闺中的年轻妻子, 怎能不眷怀着战场上的丈夫呢?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 总是玉关情。

—李白(《子夜吴歌》·秋歌)

诗人运用白描的笔法,表达了思妇对远方证人揪心的思挂之情,哀婉缠绵,寄托了人们冀求尽快平定西陲,停止战争,过上和平安定的良好愿望。静谧的秋夜皓月当空,长安洒上一片银辉;伴着冷清的月色,千家万户都在忙着捣练,为远方的征人敢制衣被;杵声阵阵,忧心惴惴;萧瑟的秋风刮吹,树叶飘飘,凉气袭人,还没有穿上塞衣的征人远在玉门边陲,这怎能不使人愁肠百结,牵心揪肺;什么时候才能平定“胡虏”,体兵罢战,心上的“良人”得以还回?长安的明月与遥远的玉门关连结成画,四起的捣衣声与万户的情思融汇成诗,在这首诗中,“玉关情” 就暗示出思妇对远戍在外的丈夫的思念之情。在她们的心目中,玉关是那么地浩瀚辽远, 她们西望玉门关, 痛断思肠:“出户望北荒,迢迢玉门关。生人为死别。有去无时还。” ( 戎昱《苦哉行》 其三)“高楼云鬟弄婵娟,古瑟暗断秋风弦。玉关遥望万里道,金刀不剪双泪泉。” ( 王建《秋夜曲 》“江南日暖鸿始来,柳条初碧叶半开。玉关遥遥戍未回, 金闺日夕生绿苔。 ( 崔液《代春闺》)她们心向边塞,相思却不得相见,伤感倍增, 泪水长流,只有在梦中她们的思绪才飞越万里关山到达辽远的边城,“看花无语泪如倾,多少春风怨别情。不识玉门关外路,梦中昨夜到边城( 戴叔伦《闺怨》 ) 。

还可以举出好多的例子,以证实唐代的玉门关确实有实写、虚拟的区别

湘浦波春始北归,玉关摇落又南飞。 数声飘去和秋色,一字横来背晚晖。 紫阁高翻云幂幂,灞川低渡雨微微。 莫从思妇台边过,未得征人万里衣。

—吴融《新雁》

裴回汉月满边州,照尽天涯到陇头。 影转银河寰海静,光分玉塞古今愁。 笳吹远戍孤烽灭,雁下平沙万里秋。 况是故园摇落夜,那堪少妇独登楼。

—翁绶《关山月》

以“ 玉门关 ”为代表的这个意象, 在边塞诗中融入了诗人的情感趣味, 并借助于特定的情感境界, 将历史与现实的意义、“ 国人”的心理情感都积淀在边塞诗中, 从而超越了其自身的涵义, 成为表现特定情境中诗人主体悲壮情感的媒介。这些独特的意象为我们探求边塞诗的美学内蕴提供了情感的切入点, 通过征人崇高的行为和激情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唐代波澜壮阔的边塞生活, 反映出不同的时代精神和社会心理, 折射出不同时期唐人的情感世界; 同时又通过唐人对于异域风情的无畏、新喜、惊奇, 将唐人撼人肺腑的泪水和悲歌都融进了战地生活和边塞环境的描绘中。理解这些意象的内涵, 可以使读者更好地把握边塞诗。

参考文献

[1]纪忠元 纪实元 .玉门关阳关杂考[M] .甘肃:甘肃教育出版社,1994.[2]李并成.新玉门关 [M] 甘肃:甘肃出版社,2006: 45.[3]周建成.同写“玉门关”笔趣各相异—三首唐人边塞诗比较[J].1996 (6):24 [4]林庚.唐诗综纶[M].上海: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 60—61.[5]杨慎.升庵诗话[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89.[6]沈德潜.唐诗别裁[M].湖南:岳麓书社出版社,2003:47.[7]邵文实.敦煌边塞文学研究[M].甘肃:甘肃教育出版社,2006:52.[8]法丹纳著 傅雷译.艺术哲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33.

边塞诗

边塞诗

边塞诗

边塞诗

边塞诗

边塞诗

边塞诗

边塞诗

边塞诗

边塞诗

《边塞诗.doc》
边塞诗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