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网络媒体对青年社会化影响的二重性

2020-03-02 06:57:32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试论网络媒体对青年社会化影响的二重性

摘 要: 网络开辟了青年社会化的崭新时代, 为青年提供了新的广阔空间, 但在看到其消解传统的社会化模式, 带来众多积极效应的同时, 也应认识到网络社会化自身的局限与带来的反弹。对这一问题的重视和探讨, 对进一步促进青年社会化的健康发展,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网络; 网络互动; 青年社会化

一、网络对青年社会化的积极效应

(一)“网络互动” 的群体环境, 有助于青年建立新型的社会关系, 拓展社会化范围

青年要实现自身的社会性, 必须通过社会互动和交往来实现, 因为社会的本质就是人们交往的产物, 对此马克思说“社会——不管其形式如何——是什么:

呢? 是人们交往、互动的产物。 ” 而作为交往主体的人, 其社会化实现也就必然要以互动、交往为基础, 并建立在由其产生的社会关系之上。青年要实现自身社会化必须置身于一定的社会关系和社会交往中, 以满足各种社会需要, 但是, 传统的社会群体构成和社会关系的形成一般制约于青年的社会地位、社会身份和社会角色等因素。因此, 青年人际交往范围也基本限于权力、地位、职业和利益相近的社会阶层, 以会面、书信和电话交流作为常用的交往方式。 而网络技术通过全方位、多层次的信息传输为青年提供了更方便且范围更大的社会交往机会, 使青年的社会性得到空前的延伸和发展。 这主要是因为: 一方面, 网络空间的出现使青年的交往克服了时间障碍。青年交往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广阔空间和自由天地。其次, 网络空间的出现, 促进了交往方式的革命。它克服了以往受时空局限的 “点对点” 的交往的局限性, 实现了 “点对面” , 甚至是立体的全方位的交流。在网络空间中, 青年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就任何内容和自己关心的对象同时进行交流、发表看法。再次, 网络空间实现了交往的平等性。由于网络的虚拟性, 青年们的网上交往无需考虑自己或对方的社会地位、经济收入、宗教信仰等社会现实生活中无法回避的因素, 不必顾虑世俗间的偏见和利益冲突, 避免了现实世界的危机和压力, 缓解了各种矛盾引发的面对面的冲突。因而在网络特殊的交往环境中, 青年会随着网络信息的流动将自己融汇到 “无限” 的网络群体之中,

社会接触范围成倍增大, 有助于青年建立新型的社会关系, 拓展自身社会化。

(二)“信息共享” , 有助于青年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 顺利参与社会生活

青年的社会化过程无论多么复杂, 最后都要体现在其对社会角色的扮演上, 而角色扮演的成功必须以角色学习为前提, 角色学习则又必须以基本生活技能和某些专门技能的掌握为基础。 因而青年要实现自身的社会化, 必须学会相应的科学文化知识, 掌握自我谋生的技能,习得适合现代社会发展的行为规范, 才能适应现代生活, 顺利实现角色扮演。 但是, 传统的教育过程始终围绕着家庭、学校、工作单位及所处的社会圈进行, 青年只能在所处的社会群体或社会组织中通过学习社会文化、积累社会知识、发展和形成自己的个性来完成个人的社会化过程。因此, 其个性倾向、个性心理特征以及行为方式受所处环境及其文化的制约, 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广播、电视等电子媒介的出现虽然拓宽了人们接受社会化教育的范围, 但仍具有深深的本民族和国家的文化烙印。 网络技术整合了传统的大众媒介, 构建出本世纪跨越地域最广的全球信息传媒。 它

突破了地域和时间的限制, 以先进电子技术手段向青年实时传播人类优秀文化遗产、当代最新的科学技术成果及社会所倡导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帮助青年在一个比以往更加广泛的社会环境中学习和积累社会知识, 发展和形成自己的个性, 顺利参与社会生活。

(三)“虚拟现实” 环境, 有助于青年成为胜任多种社会角色的社会成员

青年社会化的最后结果就是要培养出符合社会要求的社会成员, 使其在社会生活中承担起特定的责任、权利和义务。青年的社会化实现必然要以承担一定的社会角色为基础。 而青年所具有的多重的社会属性和社会关系决定了他所扮演的角色也具有多重性,由于青年道德水平、价值观念以及所处环境的差异, 对同一社会角色的理解也千差万别, 青年不可能完全按自己的意愿经历角色实践, 角色实践也不可能一帆风顺, 遭遇障碍和失败是不可避免的。 因此, 角色扮演者需要不断地进行角色学习和角色整合,以减少角色失调现象的发生。而网络的 “虚拟环境” 为青年提供了角色实践的绝好场所。青年可以在 “虚拟环境” 中进行 “角色预演”、“角色换位” , 把自己 “假定成” 不同的角色, 体会不同角色的需求和情感并按照自己理解的角色规范进行角色实践, 通过网络的信息反馈验证自己的角色行为。经过多次的实践和验证, 把握自己在现实社会中扮演各种角色的尺度。虽然 “网络环境” 与 “现实环境” 有所不同,“网络环境” 下扮演角色成功不能表示 “虚拟环境” 下角色同样会成功, 但是 “虚拟环境” 为青年正确理解角色、缓解角色紧张、解决角色冲突提供了反复实践的机会, 有助于青年顺利实现角色扮演。

(四)“自我实现” 的受化方式, 有助于培养青年的自我观念, 发展 “青年文化”

社会化不仅是一个把人模式化的过程, 更是一个使人积极实现其个性化的过程, 青年社会化不仅仅是指社会作为 “教化者” , 运用一定的文化价值观、行为模式、法律和道德等教化、塑造社会的 “受化者” , 更是社会的 “受化者” ——青年积极地参与社会生活、参与社会关系, 能动地内化及发展社会文化、发展自己的社会性的活动过程。即青年不仅是个 “社会学习者” 角色, 而且是一个 “社会参与者”、“社会创造者” 的角色。但传统社会化中青年始终处在 “受动” 状态下, 主体的选择性极其微弱。家庭、学校、社会都是极具权威性的施教者, 青年是 “中弹即倒的靶子” 。 而网络化下青年 “受化” 的触角则能获得多端发展和延伸, 不再受传统教育中标准化、同步化、集中化的限制, 可以充分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另外, 青年不仅接受社会教化、发展自身社会化, 也反作用于社会, 以其特有的文化功能改造和变革社会。 交互式的网络为青年创造了 “文化反哺” 的机遇和条件。在信息社会中青年文化的科技含量最高, 他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 特别是对新科技得心应手的应用, 向人们展示着 “新生代” 的风貌。

二、网络对青年社会化的负面效应

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 有其利, 也有其弊, 马克思早在 100 年前也曾警示我们:“在我

们这个时代, 每一种事物好象都包含有自己的反面, 如我们在看到机器具有减少人类劳动更有效的神奇力量, 然而却引起了饥饿和过度的疲劳„„技术的胜利, 似乎是某种为代价而换来的。网络在带来众多积极效应的同时, 也存在着自身局限。

第一,网络中的不健康内容会对青少年的社会化产生极大危害。网络世界是一个虚拟社会,它有不同于现实社会的特点。现实社会的社会秩序是靠社会控制

机制维持的,社会成员的行为受社会规范的约束和控制,违反社会规范的越轨者要受到相应的制裁。而网络虚拟社会是一个空前的开放系统,它超越国界,没有统一的管理者,因而无法受到来自社会控制机制的监督和制约。网络社会人们的互动是在匿名环境且非明确的网络虚拟关系中进行的,这种匿名性特点使我们无法对网络上精神污染的制造者进行有效的制裁。他们丧心病狂地在网络中传播暴力、淫秽、反动的信息,而且可以肆无忌惮地公然挑战法律而逍遥法外。

第二,网络世界的非现实性会造成青少年对现实社会的认同危机。现实社会结构的诸要素所结成的稳定的体系,调整着人们的相互关系,维系着社会的整体性,社会角色的扮演也是客观和真实存在的。而虚拟社会没有社会构成的基本要素,更不可能按照一定的秩序形成稳定的体系,社会角色的扮演也是虚幻的。它的存在随时会因各种原因而变得支离破碎,这会给网络社会成员造成精神打击和压力,情绪受到压抑。涉世不深的青少年无法对网络成员进行正确的角色判断,当有上当受骗的情况出现时,就会产生不解、愤怒和茫然等情绪,如果不加分析地把这种情绪带到更加复杂的现实社会中来,则会使他们对现实世界产生认同危机,从而不能正常参与社会生活。如有一名男青年发现自己在网上疯狂热恋的人与自己是同性时,陷入了深深的痛苦而不能自拔。

第三,青少年对网络世界的过分迷恋会对他们社会化过程中完美人格的培养产生不利影响。在网络这个匿名的社会空间中,人们虽然可以尽情地宣泄自己的情绪,但它毕竟是一个虚拟的非人性化的社会。过分地迷恋其中会使青少年与现实社会相分离,人的社会性会被剥离。人是社会性的动物,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社会性依赖于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交往和互动,而网络却使人与社会的关系向以符号和机器为中介的方向发展,这会使人与人的亲和性进一步削弱,导致个体行为倾向孤独,回避现实社会,恐惧与真实世界的成员交往。这对青少年健康人格的培养是十分不利的,对自我评价、自我感觉、自尊心、自信心等完美的自我观念的培养更会产生深刻的影响。

第四,网络中传播的内容会导致青少年社会化过程中的认知偏差。网站的社会背景不同,网民的异质性使他们的政治态度、价值观念和生活态度相差悬殊,这会造成社会价值观的多元化。当这些内容与现实社会中社会教化机构给青少年提供的正面教化内容相左或产生矛盾时,会使青少年产生认知模糊,选择困难,出现认知偏差,而不利于青少年将社会的主导价值观念、社会规范进行个体内化。这种结果的出现对崇尚新知识,思想活跃,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尚未完全成熟的青少年来说将面临严峻的考验。

三、对策分析

(一)开展青少年 “网德” 教育, 模塑青少年的网络行为。形成对网络道德的正确认知, 特别要发展青少年的道德判断能力、道德选择能力和道德自律能力。 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是道德发展的核心, 面对深不可测和多元价值共存的网络社会, 关键是要发展青少年对是非、正误、美丑的道德判断能力, 同时, 必须加强其道德选择能力和自身能力的培养, 正如培养一名合格驾驶员一样, 除了教授车技以外, 还要传授交通法规。 因而, 我们在培养青少年学习运用网络知识和信息技术的同时, 要求依据不同年龄段、不同情况有的放矢地帮助青年提高对负面信息的判断、选择和自律能力。增强正确的网络道德观念, 模塑自身的网络道德行为。

(二)我们应当重视改进技术,“扬善抑恶” , 加强研究能防止政策诽谤和色

情暴力等有害信息的软件监控系统, 加强网上信息监控, 建立发挥正向舆论态势的网络信息平台, 特别是追踪、掌握信息侵害者真实身份, 以及利用防火墙的隔离作用及信道的加密功能中止和预防对个人信息安全的侵害。惩罚网上侵害行为, 同时, 必须加紧制定网络政策和法规, 约束网络行为, 建立具有普遍适应性, 层次高的网络伦理和道德标准。保证网络健康发展, 创造良好的青年社会化 “网上环境” 。

(三)转变传统的青年社会教育模式, 适应网络时代青年社会化的特点。 传统社会的文化形态基本上都是 “前喻文化” , 长辈拥有生活、生产的技能和知识, 在社会中占据主导地位, 青年主要是向长辈学习, 传承文化, 网络时代的青少年社会化则更多地充满 “同喻” 色彩, 他们更多地是在同辈之间相互学习, 老师、家长的社会地位将变为辅导地位。 因而在网络时代, 尽管正确思想理论的 “灌输式” 教育仍不可或缺, 直接向青少年一代提供大量的思想 “信息源” , 依然十分必要。 但思想教育的成效将更多地依赖于 “交互式” 的信息传输方式, 主要通过 “润物细无声” 的春风化雨式的教育方法, 将思想教育渗透在丰富多彩的活动当中。 同时, 父母、老师等作为社会化的教育者也必须努力学习新技术、新知识, 提高自身的能力, 才能更有效地进行社会化教育。

(四)必须深入探讨网络发展、青年发展、社会发展的互动关系, 高度重视现代科技条件下青年社会化的发生机制和社会作用。 网络社会化对传统的社会化理论提出挑战, 要努力探寻高技术情景下有关人的社会化的新理论形态, 构建社会支持系统的框架, 建立动态的 “思想模型”和 “社会化监控模型” , 把青年工作置于更为紧密的现实基础之上, 还要高度重视现代科技条件下青年文化的生成和发展, 研究社会主义文化如何对青年文化整合, 使之成为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形成有助于青年社会化的特有的文化氛围, 促进青年的健康发展。

总之, 网络对青年社会化的影响是双重的。 我们在享受网络带来的便捷、高效的同时, 也应充分认识到它的负面影响。正如爱因斯坦指出:“科学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怎样用它, 究竟是给人类带来幸福还是灾难, 完全取决于人自己, 而不取决于工具。 ”

世博会对青年社会化的影响

网络文化对青年社会化的影响

网络媒体对宣传思想工作的影响

网络媒体对中国人自我表达的影响

大众传媒对学生社会化的影响

网络游戏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

网络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

追星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

大众传媒对学生社会化的影响

网络媒体的发展对议程设置作用的影响

《试论网络媒体对青年社会化影响的二重性.doc》
试论网络媒体对青年社会化影响的二重性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