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在心中——激励梦想

2020-03-04 00:16:03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爱在心中——激励梦想

成都七中数学教研组滕召波

泰戈尔在诗中写道:“花的事业是甜蜜的,果的事业是珍贵的,让我做叶的事业吧,因为它总是谦逊地低垂着它的绿荫。”带着对叶的事业执着地追求和向往,十五年前,我无怨无悔地选择了教师这一神圣的职业,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默默做着教书育人的崇高事业,我始终把“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一切,为了一切孩子。”作为我从教的最高准则,为了他们我甘愿奉献出自己的青春与热血。还记得刚站在三尺讲台上时,面对无数双渴求知识的眼睛,我心里充满了莫名的激动和兴奋。望着许多比我还高的孩子们,心里有些许的担心和忐忑,在我终于实现儿时梦想时,我能胜任吗?我自问?

在我教书生涯开始后,有一段时间,发怒成了我生活中出现得比较多的状态。课堂上有人不专心,有同学没完成作业,时不时会引起我的发怒。我会在课堂上大声呵斥犯错的学生,只因为觉得这样做会在全班起到威慑作用,却没有去想这个学生会有怎样的感受,也忽略了同样坐在教室中其他的那些满怀期待等老师讲授新内容的学生。经过一段时间,我虽然能控制住课堂上的纪律,可总觉得课堂上哪里不对劲。感受着每个学生看我时畏缩的目光,回想着课堂上死一般的沉寂,我开始思索。我们的老师大多是严肃的,让人敬畏。用心回味过去我自己的求学生涯,最让我难忘的老师是我高中的班主任老师。他说话幽默风趣,不爱发怒,爱学生,因此我很喜欢他。曾几何时,我那样梦想成为一名教师,一曲《长大后我就成了你》让人潸然泪下。他不就是我奋斗的目标吗?为何我现在要背道而驰?

作为一名老师,必须要有爱心和耐心。有了爱心,就有了耐心。并且在我们七中有”老带新,熟带生”的传统,经常能得到老教师的指导,特别是指导教师(也就是师傅)的及时跟踪听课,让我较快的掌握了授课的一些技巧和方法.,感悟到课堂应是向在场的每一颗心灵都敞开温情的怀抱,明白了是我严厉的目光切断了学生的思维,是我冰冷的面孔熄灭了学生心中的热情。如何激活我的课堂,让学生们能在愉悦的气氛中学习呢?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曾总结:“如果孩子生活在批评中,他便学会谴责。如果孩子生活在敌视中,他便学会好斗。如果孩子生活在恐惧中,他便会忧心忡忡。如果孩子生活在鼓励中,他便学会自信。如果孩子生活在受欢迎的环境中,他便学会钟爱别人。如果孩子生活在安全中,他便学会相信自已和周围的人们。如果孩子生活在友谊中,他便会觉得他生活在一个多么美好的世界。”只有良好的学习氛围与融洽的师生关系,才能促使学生们更喜欢上课,期待上课,于是我总是精心设计上好每一节课,使同学们在无意中喜欢上我。

同时,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我也从不吝啬对学生的表扬,因为我明白希望得到别人的表扬是每个孩子的天性,孩子的内心世界是清澈明亮的。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得到别人的肯定。得到了肯定后,良好的情绪会给你带来下一次成功得到肯定的可能。大人如此,小孩亦如此。来自老师和家长的表扬与肯定,会令孩子们更加的自信和可爱,从而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做出回应。就像魏书生所说的:我们教育子女、教育学生还停留在忠言逆耳的观念上,就落伍了,就不受欢迎了。我们应适当地用上糖衣良药,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一句表扬乃至一个微笑就是鼓舞孩子奋发向上的强大动力,孩子建立了自信心,对待各种事物的态度就会变得更加积极。教育的根本就是要呵护孩子们的梦想,给他们希望。于是,在高三学年,当学生们感到学的厌倦的时候,我会在课堂中给他们讲

兔子和猎狗的故事:

一年冬天,猎人带着猎狗去打猎。猎人击中了一只兔子的后腿,受伤的兔子拼命地逃生,猎狗在其后穷追不舍。可是追了一阵子,兔子跑得越来越远了。猎狗知道实在是追不上了,只好悻悻地回到猎人身边。猎人气急败坏地说:“你真没用,连一只受伤的兔子都追不到!”

猎狗听了不服气地辩解道:“我已经尽力而为了呀!”

再说兔子带着枪伤成功地逃生回家了,兄弟们都围过来惊讶地问它:“那只猎狗很凶呀,你又带了伤,是怎么甩掉它的呢?”

兔子说:”它是尽力而为,我是竭尽全力呀,它没追上我,最多挨一顿骂,我若不竭尽全力地跑,可就没命了!”

只有在遇到生存危机的时候,我们才会竭尽全力,有时候我们会尽力而为,而更多的时候是不作为。无论我们是兔子还是猎狗,如果我们对待每件事、每一天都能竭尽全力,至少尽力而为,那么我们就更容易接近成功。我希望我的学生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竭尽全力,做了才不会后悔.对我们现在高中的学习,不更应该如此吗?

只要有了目标和信心就努力去做,遇到再多困难,我们也能获得成功.教育是一门艺术,只有走进学生心灵的教育才是真教育。爱是教育的原动力,教师关爱的目光就是学生心灵的阳光。教师的激励唤醒了学生拼搏向上的激情,教师讲的一个故事就是学生在高三繁重学业中的一壶心灵鸡汤.

实践使我懂得,教师一句激励的话语,一个赞美的眼神,一个鼓励的手势„„往往能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教师对学生小小的成功,点滴的优点给予赞美,可以强化其获得成功的情绪体验,满足其成就感,进而激发学习动力,培养自信心,促进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和发展,有助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一个奋发向上的班集体氛围。请多给学生一点赞美吧,因为他明天的成功就蕴藏在

你的赞美之中。

还记得2004年高三复习时一次作业后的一道思考题:

在某次围棋比赛中,最终甲、乙两队各有7名队员按事先安排好的顺序出场参加决赛,采用擂台赛制,双方先由1号队员比赛,负者被淘汰,胜者再与负方2号队员比赛,„„,直到有一方队员全被淘汰为止,另一方获得胜利,问所有可能出现的比赛过程的种数。

这是一个比较难的组合数问题,我鼓励同学们课后思考。几天之后,班上的李封同学写出了比较详细的解法,在我仔细修改之后,把这个问题的解答发表在《中学生学习报》高二数学广角版,李封同学也收获了人生中的第一笔稿费,虽然不多,但足以给学生本人,甚至全班同学一个小小的惊喜。它激发了全班同学学习数学的热情,老师给予李封同学的赞扬更加迸发了全班所有同学对自己心中梦想的不断追求。

这就是教师对学生的爱啊!对全班所有同学的关爱啊! “爱是教育的基础”。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关系学生性格的形成。一个学生如果生活在鼓 励 和 认可之中,他 就 会自 信 和 自 强。有学者认为,“疼 爱 自 己 的 孩 子 是本 能,而 热 爱 别人的孩子是神圣”。因 此,教 师 对 学 生 的 爱“在 性 质 上 是 一 种 只 讲 付 出 不 记 回 报 的、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在原则上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这种爱是神圣的。这种 爱是 教 师 教育学生的 感 情 基 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也 正 是 在这 个过 程 中,教 育 实现 了其 根 本 的 功 能。因此,师 爱 就 是 师 魂”。 凭着这番感悟,在我的教学实践中,我努力做到尽量用鼓励和微笑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尽量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让爱永驻我们心中,呵护和激励孩子们的梦想吧!

参考文献:

[1] (美)里奇考伯Rich Korb 好老师---激励后进生的21个课堂技巧中国青年出版社,2013.

[2] 祖平师爱是教育的灵魂基础教育参考2012(4)

爱在心中

爱在心中

爱在心中——呵护梦想 刘海霞(推荐)

爱在保育员心中

爱在心中永驻

爱在心中 演讲稿

爱在心中 演讲稿

心中梦想

让爱在心中荡漾

爱在心中活动总结

《爱在心中——激励梦想.doc》
爱在心中——激励梦想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