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

2020-03-02 06:46:32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第一周 2015.09.01——2015.09.06 活动一:认识老师、阿姨和同伴 活动目的:

1.让幼儿知道本班教师和保育员的称呼,初步记住同伴的姓名。 2.激发幼儿热爱幼儿园,喜欢教师和同伴的情感。 活动过程:

一、认识教师、保育员

1.教师和保育员分别向幼儿介绍自已的称呼,然后互相问好。

2.教师表演歌舞、木偶剧给幼儿看,保育员分点心,帮助幼儿擦汗等,增强幼儿对教师及保育员的信任与好感。

二、游戏《他是谁》

教师、保育员和幼儿围坐一圈,带领幼儿学说:“小朋友,他是谁,叫什么?”当幼儿会说后,教师在幼儿围坐成的圆圈外边走边和幼儿一起念,当念到“叫什么?”时,教师停在某幼儿的后面,这幼儿即站起来说出自己的姓名,全体幼儿重复一遍。

三、请家长配合,每天来园、离园时提醒幼儿与教师、保育员、同伴问好、说再见,加深对称呼的记忆。 活动反思:

幼儿第一次上幼儿园,第一次离开家离开爸爸妈妈独自上学,幼儿的幼儿会产生焦虑、哭闹的现象,因此上课时部分幼儿会拒绝与其他小朋友交流沟通,再讲过老师的引导,孩子们慢慢的愿意与其他的交流,活动将会持续进行。

活动二:高高兴兴上幼儿园 活动目的:

1.知道爸爸妈妈去上班,小朋友应该要高高兴兴上幼儿园。 2.学说短句:我高高兴兴上幼儿园。 活动准备:

1.木偶小兔与兔妈妈 2.木偶台一个 活动过程:

一、出示木偶提问:这是谁(引导幼儿向小兔、兔妈妈问好)

二、教师边表演边讲述自编的简短的故事。

三、提问:小兔是怎样上幼儿园的? 小兔对妈妈说了什么? 见了老师,小兔是怎样做的?

今天谁像小兔一样也是高高兴兴上幼儿园的?(引导幼儿学说短句:我高高兴兴上幼儿园)

四、早上有高兴上幼儿园的小朋友与小兔握握手。进一步激发幼儿园爱上幼儿园的情感。

活动三:我上幼儿园(歌曲) 活动目的:

1.引导幼儿初步学习随着歌曲一拍一下的拍出节奏。

2.通过学唱歌曲,激发幼儿上幼儿园的愿望,培养愉快的情绪。 3.初步引导幼儿对音乐活动产生兴趣。 活动准备:

1.歌曲磁带、录音机。 2.粘贴小礼物若干。 活动过程:

一、播放歌曲,鼓励幼儿随着歌曲的旋律,与教师一起拍手。教师以愉快的情绪调动幼儿的积极性。

要求:一拍一下做动作。

二、引导幼儿欣赏歌曲。

1.教师表演,引起幼儿的兴趣。

2.引导幼儿随着歌曲的旋律与教师一起有节奏的朗读歌词。

三、幼儿完整学唱歌曲。

1.教师边唱边表演,让幼儿边听边学,逐步学会唱歌曲并表演与歌词内容相符的动作。

2.教育幼儿要高高兴兴上幼儿园。

3.提问“这首歌好听吗?表演的时候脸上应该怎样?(教师用表情手势提醒幼儿)

4.教育幼儿每天都高高兴兴上幼儿园。

第二周 2015.09.7——2015.09.11 活动一:语言活动《小朋友爱上幼儿园》(儿歌) 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激发幼儿对幼儿园的情感,使他们爱上幼儿园。 2.熟悉儿歌内容,喜欢念儿歌。 活动准备:

小动物图片、背景图、动物头饰 活动过程:

1.通过谈话和讨论了解小鸟、小鱼、小羊、蝴蝶和小朋友爱在什么地方,自然的学习儿歌的句子。

2.出示小动物图片引起幼儿的兴趣。

3.游戏:小朋友带上动物头饰边念儿歌边作动作 4.在各种活动中自然的复习儿歌。

小朋友爱上幼儿园 小鱼爱在水里游, 小鸟爱在天空飞, 小猴爱在树上爬, 小兔爱在草地跳。 小朋友爱上幼儿园, 唱歌跳舞真热闹。

活动反思:通过看ppt提问孩子,发现能够较准确地回答问题。这首儿歌较简单易记,孩子边看图片边念儿歌较容易就掌握了。同时加上动作的同步表演,孩子们在动作中一边记忆,较快就掌握了儿歌。总体来看,大部分孩子能在老师鼓励下跟着朗诵表演,对于小班刚入园来说还是非常不错的。而个别幼儿也有较大进步,如:蒋宇韬、穆昱辰有所进步,开始能集中注意力跟着老师念儿歌,而不再乱走动。

活动二:科学活动:我的号数在这里(数学) 活动目的:

1.引导幼儿辨认自己的号数,能将自己的物品放到相应的地方。 2.初步培养幼儿管理自己物品的习惯。 活动准备:

1.活动前在班级晨检牌、杯架、毛巾架、拖鞋、美工袋等相应地方贴上每个幼儿的号数。 2.事先在新生熟悉环境的时候让爸爸妈妈教孩子认标志。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观察班级里自己物品(杯子、毛巾、拖鞋、晨检栏等)所在的位置,并告诉幼儿这些物品的用途。 2.请幼儿找标记、认标记。

(1)请幼儿看一看,说一说自己牌子上的标记是什么。 (2)让幼儿找一找哪些地方有自己的标记?

3.幼儿分组进行认识自己的物品,教师一个一个督促指导。引导幼儿将自己的物品(杯子、拖鞋等)送到它住的地方(自己的号数处)。

4.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幼儿是否是使用写有自己号数的物品,不对的进行纠正,再次认识号数。

活动三:音乐游戏——小花狗 活动目标:

1.学会简单的表演和玩音乐游戏,让幼儿体验参加集体游戏的乐趣。 2.学习遵守集体游戏的规则。 活动准备: 小狗头饰 活动过程:

1.出示头饰,激发幼儿玩游戏兴趣。 2.引导幼儿模仿小狗的声音和动作。 3.引导幼儿欣赏音乐,学会唱这首歌。

4.教师教幼儿边唱歌边做动作,幼儿学会听音乐模仿。注意 “汪汪”后马上蹲下。

5.引导幼儿之间互相唱歌,并做游戏。

活动四:艺术活动:大家来画画(绘画) 活动目的:

1.在活动中引导幼儿认识蜡笔,尝试用笔在纸上任意涂画。 2.认识红、黄、蓝等颜色。 3.激发幼儿对绘画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为每位幼儿准备一盒蜡笔;每张桌上准备一张大的画画纸,供幼儿共同使用。 2.大班幼儿的色彩鲜艳的示范画。 活动过程:

1.出示范例,引起幼儿的兴趣。

(1)请幼儿观察大班幼儿的作品,说说上面有什么? (2)提问幼儿你知道这些画是用什么画的吗? 2.引导幼儿认识蜡笔。

(1)出示蜡笔,提问:这是什么?蜡笔有什么用?

(2)教师用蜡笔进行示范画,让幼儿了解蜡笔能画出美丽的图案,激发幼儿兴趣。

A 教师拿出红色的蜡笔画红旗、红花,并提问:这面旗是什么颜色的?花是什么颜色的?

B 让幼儿思考:红色的蜡笔还可以画出什么? C 用同样的方法指导幼儿认识黄色和蓝色。 3.幼儿用蜡笔进行意愿画

(1)讲解画画的方法及要求:画画时应坐端正,右手拿蜡笔手腕离开桌面,任意在纸上涂画。

(2)重点指导能力较弱的幼儿,并提醒幼儿选择多种颜色大胆涂画。 4.表扬大胆涂画的幼儿,引导幼儿将作品放在自己的美工袋。 活动反思:

孩子的年龄还小,对于怎样握笔不懂,什么样的握笔姿势都有。以游戏的形式容易吸引孩子参与活动的兴趣。在绘画活动中,孩子虽不能画出很形象的物体,在谈话活动中,孩子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力强的孩子能较好的说出,结合游戏能更好地激发孩子学会按照句式的要求。游戏是孩子喜爱的游戏形式,很适合小班的参与活动的心理。

活动五:综合活动:老师像妈妈

活动准备:教师与全体小朋友的照片若干张。 活动过程:

1.幼儿欣赏照片,相互谈谈老师:认识哪个老师?叫她什么? 2.幼儿讨论:喜欢老师吗?为什么? 3.教师帮助幼儿小结:老师教小朋友学本领、画画、唱歌、跳舞、玩游戏„„老师爱小朋友,小朋友也爱老师。 4.游戏:“打电话”

教师引导幼儿学习短句:“老师好”“我喜欢„„” 5.教师唱歌曲《我的老师像妈妈》给幼儿听,并与幼儿同唱。 6.结合教师节引导幼儿对教师说简单的祝福语。

观察反思:本周是孩子们入园的第二周,孩子们在愿意与不愿意中逐渐适应,慢慢学习!如今已学习儿歌、歌表演。活动中我们引导他们大胆、流利地进行朗诵、唱歌、表演,不断增强孩子们学习的热情和表现的勇气!大部分孩子都能跟随者老师一块表演、朗诵,值得称赞。同时,我们也逐步进行幼儿社交礼仪的学习,主要是早上来园及离园时与老师的问早、说再见,但发现孩子们完整表述还有待加强,将请家长们引导幼儿大声、完整与老师问早、说再见。如:余老师早上好,林老师再见。下周也将继续鼓励孩子高高兴兴上幼儿园,不断丰富幼儿园生活,进一步建立生活常规,让他们更快适应集体生活。

小班教案

小班教案

小班教案

小班教案

小班教案

小班教案

小班教案

小班教案

小班教案

小班教案

《小班教案.doc》
小班教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