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与军事

2020-03-03 04:39:26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英文标题】sports and military affairs

hu xiao-ming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guangzhou 510631) 【 作 者】胡小明 【作者简介】胡小明(1952-),男,土家族,湖北武汉人,华南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副院长,教授。华南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广东 广州 510631 【内容提要】体育与军事,既有密切的联系,又有明显的区别。它们相互影响和促进,在人类历史进程中保持着特殊的亲缘关系。在现代已经形成了一个既是体育组成部分,又可纳入军事领域的相对独立的军事体育系统,并在体育及军事活动中,发挥独特的、双重的作用。 【摘 要 题】体育研究

【关 键 词】体育/军事/历史及现实作用

sports/military affairs/history and reality function 【 正 文】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300(2002)02-0001-04

人类的蒙昧时期,由于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人们为温饱而耗去全部精力,不能产生脱离谋生活动的行为。形形色色的身体活动,都紧密围绕着以生存为目标。

这时,人类奋发向上、努力拼搏、勇于征服的攻击性本能,通过自己所创造的竞技游戏表现出来。综合性体力劳动对体育的需求,使竞技的萌芽表现于战斗、游戏、择偶等活动以宣泄人类的原始欲求,也使一些貌似体育的东西时隐时现。但最早出现的各种各样的竞技游戏,特别是人与人的身体对抗性竞技,几乎同时显现出体育与军事的萌芽状态。

1 军事对体育的历史性促进

按照某些体育史学家(如德国的费特)的观点,体育的起源可以上溯至原始公社时期部落间的战斗。原始的军事训练早已与体育的萌芽融为一体。中外体育发展道路上,都曾留下军事的强大推力所刻下的印记。古代各国在为应付战争而进行的军事训练中,创造出若干流传至今的丰富的体育内容。

在公元前两千多年的埃及,出现了培养军官的专门学校,未来的军官在这里接受严格的训练,练习器械对打、赛跑、划船、游泳和摔跤;古文明的另一发源地两河流域,因无天然屏障常遭入侵,所以极为重视军事训练。人们练习使用弓箭、短棍、斧、矛、飞镖、剑、匕首等武器,学习掌握驾车、骑马等技能。亚述时期,国王常率众手持弓箭和利斧在专门的场地中与猛兽格斗。赫梯遗址的一段铭文说明,人们常分为两队进行战斗游戏,获胜者向神祭献战俘。古希伯莱人也重视发展体力和军事技术,具体的内容有练习弓箭、刀剑、投枪、掷石和游泳。《旧约》提到,拜尼米部落的一个人从阿菲克跑到希洛赫去通报菲立斯丁人战胜以色列人的消息,其距离不亚于马拉松跑,表现了极强的奔跑能力。古代印度的军事贵族刹帝利阶层,不仅要学习徒步和骑术、指挥战车和象队作战,还保留着练习射箭、击剑、抱腰式摔跤和马上游戏的特权。

中世纪政教合一的阿拉伯国家,强盛时期全体男丁都是战士,采用全民皆兵的体制广泛开展军事训练。欧洲中世纪的骑士制度,为开展军事体育活动奠定了深厚的基础。骑士们既要保卫自己的小庄园,又要替领主征战,因此必须有强健的体魄和较全面的格斗技能。骑士教育重点学习“骑士七技”,即骑马、游泳、投枪、击剑、打猎、游戏(奕棋及球戏等)和吟诗,用许多时间练习技艺。中世纪后期出现了骑士学校,许多军事体育的内容后来改造成为18世纪学校体育课的内容。

在中国,早在商周时期就已经有了田猎等军事训练制度,还有为适应阵战而练习队列阵形的武舞。学校的课程内容中,射、御等基本的作战技能是必修的。两晋南北朝,由于战乱的影响,军事训练倍受重视,兵械技术训练程式化,并产生了配以图谱的《马射谱》、《马槊谱》以及《骑马都格》等专著。唐代创立了武举制,按长垛、骑射、马枪、步射、材貌、言语、举重七项进行考察,把对军官的选拔纳入科举的轨道。宋代创立了武学,学生须经严格的身体考核和技术考核方能入校;武选制度由中央选派武艺高强者到各路军中充任教头,在募兵与训练上做出了详细规定。为抵御北方的民族入侵,宋王朝还支持民间的“弓箭社”、“踏弩社”、“英略社”等习武自卫的乡社,从而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官民结合军事体育系统。明清时期,一部分武艺从军事活动中分化出来,在民间发展为风格各异而种类繁多的拳械套路,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武术体系;一些练兵的手段,如射戏、角抵、冰嬉、水戏等也成为娱乐性运动项目,极大地丰富了传统的古代体育文化。

军事对体育发展的促进作用,最明显的莫过于西方体育传入中国了。近代体育最早进来的是军事体育,是为提高军队的战斗力服务的。一百多年前,清朝的洋务派筹建近代军事工业,依照西方的办法编练新军,开办军事学堂,近代西方体育的某些内容也以兵操的形式引进了中国。洋务派从增强军事力量的目的出发,在新军中聘外国军人传授队列、刺杀、单杠、双杠、木马等训练内容,称为“兵操”。在北洋水师学堂等新式学堂中开设有击剑、拳击、哑铃、跳高、跳远、足球、游泳等项目的军事体育课程,这在客观上对推动我国近代体育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1903年,清朝颁发《奏定学堂章程》之后,大批军人涌入各级各类学校任体操教习;与此同时军中也广泛推行新式陆军制度,西方近代体操和其他近代体育项目得以大规模地在军队和学校中推广开来。当时,军国主义思想的风行,也对近代体育在中国的确立奠定了理论基础,影响了中国人的体育观念长达百年之久。

简言之,军事对体育的影响可归结为3个方面:

第一、影响体育的内容和手段,推动体育的发展。从古至今,武器和作战方式的演变不断对士兵的体质及军事技能提出新的需要,影响到体育的内容和手段。如从弓箭、车战、骑战、步兵阵战、散兵野战到现代化的战争,训练的方式也有射、御、战车赛、马球、队形队列、奔跑、格斗、越障碍、投掷、射击等变化。许多为军事所淘汰的训练项目,却在民间保存下来并广泛开展,从而极大地丰富了体育活动的内容与手段。

第二,影响体育的规模,客观上锻炼了人的体魄。从古斯巴达到近代的德国,许多国家面临战争的威胁时,都采取“全民皆兵”体制,对所有能作战的人进行身体及军事技能的训练,实际上是强制性地扩大了体育的规模,虽然其目的不是为了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但客观上起到了增强整个民族体质的作用。此外,大规模军事训练的组织管理方面的某些经验,如设置层层机构、制订锻炼标准、体质调查等,为体育制度化提供了借鉴。

第三,给体育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军事活动与体育活动虽然同属社会活动,但二者的目的绝不相同,军事的需要和体育的要求也有区别的。军事活动往往干扰体育的发展,频繁的战争破坏了体育发展所需要的安定环境。比如,在世界大战中,奥林匹克运动会便无法举行。还有,战争中死伤累累,战后还要遗下大批伤残者,这是与体育为增进人类健康的宗旨是背道而驰的。

2 体育对军事活动的作用

战争,需要身体强健、性格彪悍、勇猛顽强、技艺不凡而又能吃苦耐劳的战士。千百年来,由于身体训练能够增强体质、磨练意志、提高技能,因此体育活动成了满足军事需要的重要手段。

最典型的例子当首推古希腊。居住在伯罗奔尼撒半岛东南部的斯巴达人,一方面要经常对付人数众多的希洛人的反抗,另一方面又要不断掠夺新奴隶,所以频繁发动战争,以维持其生存状态。斯巴达妇女结婚前要和男子——未来的父亲一起接受严格的身体训练,准备做体格健壮的母亲,怀孕后还要加大运动量;生下的孩儿用酒擦洗,只有生命力顽强的婴孩才能免于一死。男孩长到7岁,进入少年团队接受极为严酷的集体军事训练,年满20岁,进入军营,直到60岁方可免于征战。而在经济文化水平较高的雅典,较先进的教育制度使公民们既是战士,又是身心和谐发展的人。男孩经系统的体育训练后,18岁入伍,两年后如无战争,则可离开军队。不少人终身从事锻炼,追求健美而匀称的体形。在每次古奥运会即将来临的时候,各城邦纷纷按约定的协定休战,并让已经集训了十个月的竞技选手们前往宙斯的祭坛前。当奥林匹克的圣火熊熊燃起之时,战争的乌云被驱散,使人们有修身养息的间隙。

近代欧洲,无论德国体操体系、瑞典体操体系的形成,还是体育从少数学校的小圈子向社会大规模扩展,都有深刻的军事背景。鉴于体育活动在加强军队建设中的重要意义,近代体育在军队中大受欢迎。各国还相继成立了一些军事体育学校,如丹麦王家陆军剑术体操学校,德国陆军中央体操学校等等。近代体育的内容渗入军队和军事体育专业教育,反映出近代战争方式的改变对人的军事技能提出的更高需求。

在中国,战争自古以来同样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士卒体质的强弱和武艺的高低,因而很重视依据作战方式来变换体育手段,以选拔和训练士卒。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军队中就规定了各兵种的选材的身体条件,兵书《六韬》主张将“有大勇力者”、能“逾高绝远,轻足善走者”、“能负重致远者”等不同素质特长的士兵分别编队。根据作战的不同需要,士兵要进行负重跑、举重、角力、跳跃、游水、投掷等训练,魏之武卒,齐之勇兵,在当时以善战著称。秦汉以后,蹴鞠成为练兵手段。唐宋时期特别盛行的击鞠,也是练兵的重要方式。明清时期一些民间传统技艺传入军中,如明代嘉靖年间少林寺武僧参加江南抗倭之战;清代军中设有专门延揽摔跤好手的“善扑营”。西方近代体育大量传入中国,对提高当时军队素质起到明显作用。清末著名的大通学堂、中国体操学校、重庆体操学堂等体育学校的建立,极大地推动了军事体育的开展,使体育直接成为推翻封建王朝的利器。

科技与军事

军事与管理

气象与军事

政治与军事

三十六计与现代军事

军事革命与教育改革

化学与军事 教案

物理与军事论文

国防与军事科学论文

大学生与军事教育

《体育与军事.doc》
体育与军事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