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隧科工作思路及重点工作

2020-03-02 09:25:47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桥隧科2012年工作思路及重点工作

孙四海 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

下面,我就2011年桥涵维修及防灾工作做一简要汇报,对2012年工作做重点安排:

一、2011年桥隧维修及防洪工作简要总结

2011年在公司及段领导的正确指导下,桥梁的各项工作进行了精细的安排、严密的控制,在桥隧科及桥梁车间全体的努力及其他科室车间的鼎力配合下,桥涵设备质量得到改善,灾害预防方面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1.桥涵维修任务按计划完成。全年综合维修桥梁11座817m,涵渠136座2033m。重点调整油刷栏杆1634米围栏2004米,清理梁缝59处,护坡护锥勾缝911平方米,增设台阶38立方米,更换步行板123块,更换调直挡砟块1580米,制作防水层63平方米,修复限高架7处。桥隧维修合格率达到100%。

2.桥涵劣化病害得到部分解决。2011年部分桥涵大维修后,桥梁劣化率较2010年减少24.8%涵洞劣化率减少1%。重点完成了k262+114浩勒包郭勒大桥更换支座13孔、k22+177桥和k6+729桥单孔梁体更换、k120+438涵和k109+384涵套改框构。

3.桥梁结构性问题得到大力整治。2011年是桥梁专项整治投入最多的一年。在段领导精心组织和桥梁科的努力及车间配合下,如期完成了万吨通道上部分桥涵主要病害整治。重点整治石砌桥墩台48个、混凝土梁体横向加固28孔、桥梁增设支座2座、加固补强填土厚度不足的盖板涵12座。

(二)未雨绸缪、超前布控,全力构筑机制完善、设施完善、保障有力的防灾抗灾体系

1、防洪工作

严格落实“主动防洪、科学防洪、全员防洪”的工作思路,建立了“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的防洪体系,实现了防洪工作由被动应急向主动防范的转变,确保了汛期行车安全。

(1).防洪工作早部署、早安排、早落实。面对复线建设改变原有地形地貌现状,超前部署防洪工作,提前对防洪隐患部位和度汛薄弱处所进行整治。汛前,确定Ⅰ、Ⅱ、Ⅲ级防洪地点37处,安排防洪预抢工程12项,在商都、白旗、好鲁库三个站储备防洪石碴、片石备料车25车;排查线路446km、桥涵677座,清理天沟、侧沟315处117.1km,清理桥涵淤积18座土方约1250m。与地方单位、二十一局等12家签订防洪抢险协议。重新修订了防洪抢险应急预案,完善了汛期行车安全管理办法,制定了三级雨量警戒标准。

2.严格落实防洪各项制度。汛期各车间班组能够严格执行防洪各项制度。段调度多方收集气象资料,将三天内气候变化通过短信平台发至工长及以上人员的手机,值班人员以雨为令,严格执行冒雨、雨后巡查、添乘制度。白旗车间朝格工区严格执行雨量警戒制度,冒雨检查发现k210-k211水漫道床,避免了水害事故的发生。

33.加强既有线和临近既有线施工防洪安全管理。对复线85处影响既有线防洪安全隐患及时与复线指挥部及施工单位对接,责令施工单位限期整改。针对复线施工改变原有地形地貌,部分桥涵路基防洪设施未建全,积极协调组织施工单位做好补强加固工作,完成清理河道堵塞、增设导流堤、河底接长等应急工程57项。

2、防雪方面

针对新线建设以及既有线改造改变地形地貌的情况,认真总结往年防止雪害的经验做法,按照“主动防御、科学决策、全员参与”的工作思路,不断拓展新的应对办法,超前开展应对雪灾工作,增强防控能力,将雪害对运输生产的影响降到最低。

一是建立健全完善的应急防控机制。细化了段级抢险人员、交通工具、通讯方式、工具材料、机具设备、走行路线、责任区段和后勤保障固定的应急处置“八固定”管理办法,配齐配全了各类应急抢险机具机械及备品,保证灾害发生后能够及时处置。

二是以先进的除雪设备为依托,构筑完备的技保平台,积极发挥集团公司购置的首辆乌尼莫克U400公铁两用除雪车的作用,均匀设置了管内曹不罕站等14处上道平台、确定了k58等5处有人看守道口上道处所;修订完善了《公铁两用除雪车管理办法》;安排专职司机值班,遇恶劣天气24小时待命。同时,组织除雪平车操作人员进行了实作演练,配齐各类除雪平车使用的备品。极大提高了应急处置和实战能力。 三是补强既有防雪基础设施,提高防雪抗灾能力。根据实际情况深入现场认真排查既有防雪抗灾设施现状,顺应地理气候实际,积极组织人力物力修复破损挡雪墙591m,对既有和新建挡雪墙前后9500m积土、弃土进行了集中清理;增补移设竹片防护网23.2公里;修补防雪荆芭25.01公里;砍伐路肩柠条40公里,通过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提高了设备抗灾防灾的能力。

四是加快新增防雪抗灾设施建设步伐。对新线建成后易积雪处进行全面排查,积极协调复线建设单位,新增挡雪墙10.92延长公里,满足了新线开通后雪害预防基本需求,有效提高了新建线路的防雪害能力。

二、2012年桥隧、灾害预防工作面临的形势

1.桥涵设备在长期重载运输条件下,劣化速率不断加快,耐久性问题日渐突出。保障运输安全的压力逐年加大。2011年全段桥梁经过大力整治,劣化率较2010年才减少24.8%,但涵渠的劣化率才减少1%。

2.桥梁车间作为直接面对现场设备和作业的基层管理单位,由于人员业务层次不齐,安全技术力量薄弱,引发生产技术管理能力滞后,技术管理和生产实际脱节,生产技术管理得不到快速提升。对于工区作业来说,沿线桥梁点多线长,加上限高架被撞抢修,安检设备缺失补充等临时性工作繁多及路途消耗、交通工具不足,给生产安排带来诸多不便,对桥涵设备养护维修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3.桥梁人员业务知识匮乏,技术工人技艺不精现象突出。

33梁现有人员大部分是由线路调入或大学生分配,桥梁工从事的圬工作业、木工作业、电气焊作业等专业技能所知极少,所以提高桥梁生产、技术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加强学习培训也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4.防灾工作依然严峻。极端气候天气偏多,铁路沿线周边环境变化加快,突发性灾害无法准确预测。临近既有线施工防洪设施不完善。新建线和既有线改造地段的顶进桥涵仍是防洪的薄弱地段。

三、2012年桥隧、防洪工作安排

截止2011年底,全段运营线桥梁53座,涵渠624座,桥涵总长1.19万米;在设备维修量增加,而人员未增的前提下,我们积极调整优化生产布局,加强桥涵及附属设备管理力量,我们一定有信心、有能力做好今年的桥隧维修和防灾工作。

(一)大力改善桥涵设备质量,提升设备修理水平1.强化施工管理,改善设备质量。2012年更改、大修整治桥梁24座、涵渠4座;主要解决梁体横向连接、梁端无横向限位体和防落梁装置、石砌桥墩台加固、更换桥梁支座、病害桥涵加固补强、旧桥改造、铁跨公桥涵无防抛网等病害及防洪预抢工程。

⑴、认真切实铺排计划,按期完成任务。根据大修计划,结合实际对桥梁大修更改工程进行铺排,力争在9月30日前,完成集通线k4+863等12座桥梁体横向加固;8月26日前完成集通线k5+586等15座桥增设梁端横向限位;5月16日前完成集通线k48+789等2座桥增设梁端防落梁装置;8月31日前完成集通线k5+586等12座桥石砌墩台加固工程;9月30日前完成集通线k42+499等4座病害涵洞加固补强工程;6月30日前完成集通线k3+395等12座桥涵限高架安设;9月15日前完成集通线k45+480等10座铁跨公桥涵增设防抛网;6月1日前完成集通线k31+996等9座桥防洪预抢工程。

⑵、加强施工安全卡控,确保施工质量。

①鉴于2012年桥梁加固工程、防洪工程项目繁多,现场施工安全质量的监管实际需求,成立由外聘人员组成专职专业监管队伍,桥隧科负责垂直管理。②指派专人,负责将2011年的桥涵大修施工项目的工艺、流程全过程影像资料进行汇编,结合施工过程的关键项点和卡控重点,编制PPT课件。在3月份有针对性的对技术科、桥梁车间管理人员、监管人员进行培训。③建立施工三级卡控体系和问责制度。建立由现场监管人员-桥涵检查小组-段技术科(分区段专人负责)的施工三级卡控体系;指定专人负责制定工程管理办法,明确检查项目、检查标准、界定职责、检查频次、信息反馈、问题梳理、落实整改、问题销号、奖惩办法等,使得每一地点施工安全质量全方位受控。避免施工监管检查不到位造成施工安全隐患,质量返工等问题。④制定施工例会制度。形成周和月例会制度。每周召开由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监管人员、桥隧科管理人员参加的周施工例会。每月召开由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监管人员、桥隧科管理人员参加的月施工例会。将每周、月施工进度,存在的安全和质量问题,整改措施、整改期限、整改时效果、考核情况、阶段注意事项,设计变更等事项进行总结和讨论。⑤把好工程验收关。在每项工程即将完工前,段在接到施工单位验收申请后,组织人员进行初验,对不合格处所下发整改通知单责令施工单位进行限期整改,待全部结束后,进行复验。完工后弃料余料的清理情况同样作为检查重点,确保桥涵河道畅通。

2.建立和逐步完善检查和养修体系,把控生产流程,严格验收考核,健全内业管理,提高整体的技术管理水平。

(1)成立检查验收小组,确保设备检查到位。检查验收小组由维修工程师为组长,2名返聘人员、1名桥隧科员(大学生)、1名桥梁工(大学生)为组员,每月底对设备进行一次检查,主要负责对管内桥梁设备的日常检查、重点病害桥涵的观测、维修生产任务完成情况进行验收等。检查验收小组每月底对桥涵设备全面检查,对查出的问题进行汇总,对维修任务验收不合格的重新返工,并下达临时生产任务单,对所有检查出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纳入问题库,及时提高消灭一般病害的时效性,同时对设备病害的整治追踪落实,对重点病害观测标记,逐步达到消灭病害的目的。

(2)把控生产流程,保障维修正常运作。2012年保障维修人员数量,一是今年取消桥梁车间负责清理管内排水系统清淤工作,交与线路车间进行;二是成立专职监管队伍进行防洪预抢和加固补强工程的监管;三是最低限度指派桥梁车间人员参与汛期防洪检查。在生产流程实施中,桥梁车间根据技术科年度计划,结合超临修任务,自行编制月度生产任务下达桥梁工区(车间下达计划必须有具体的量化指标),工区在每月整修完成后,将完成情况上报车间进行验收,车间验收合格后向段桥隧技术科提交书面申请请求验收(申请内容为完成具体项目数量,内业资料整理情况等)。按照此类闭合的生产管理流程,既保证维修任务按计划完成、设备病害得到有效的整治,又提高车间的技术管理水平,同时保证桥涵设备质量处于可控状态。

(3)严把验收考核,保证维修临修质量。由检查小组进行验收,对检查出的问题,一是纳入责任制考核,二是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指导处理。在验收考核中突出逐级负责原则,段对车间的考核,重点放在设备检和维修保养计划制定、病害观测、问题库管理及年度计划的完成,对工区的考核,重点放在设备检查、当月任务完成数量和质量、超临修病害整治上。

(4)健全内业台帐,定人定责专业管理。在内业台帐管理中注重管理台帐和生产的结合,减少繁杂重复的台帐项目,技术科分为三个方面:一是维修台帐,包括《桥涵设备台账》、《桥涵病害观测记录》、《桥涵设备检查记录》、《桥涵维修任务月计划及完成表》和《桥涵综合维修验收证》及《桥涵春秋检资料》,整理更新由主管桥梁维修工程师负责;二是大修台帐,包括。。。,整理更新由主管桥梁大修工程师负责;三是防灾害台帐,。。。,整理更新由主管灾害预防技术员负责。同时在局域网分内容建立资源共享邮箱,及时利用信息指导生产和改变资料只有主管人员掌握的现状。

3.规范桥涵安全防护体系专业管理,确保设备安全。对管内桥涵安全防护设备进行专业管理,明确维修工程师对公路与铁路上跨、下穿、防绕护墩安全防护体系“管、检”职责,桥梁车间“检、修”职责,进一步提高铁路线桥安全防护体系的管理,完善上跨、下穿、防绕护墩安全防护设备台帐,保护线桥设备的良好状态,确保行车安全。①针对复线施工中对限高架拆安、存放无管理和既有线桥涵加固中改变原有净高及新增设的限高架等一系列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办法。②桥梁车间加大维修区段既有限高架的检查、整修力度,维修解决存在安全隐患的横梁,油刷不清晰反光标示,更正错误限高标示等,维修工程师做好回检抽查。

4.转变观念,从细从严抓好新线桥涵设备施工监管工作。安排责任心强技术业务丰富的技术员全面介入复线桥涵及附属设施建设的管理,负责监管复线施工,资料方面重点负责施工前新建或接长桥涵及附属设施图纸的收集和上报,并参与审图;施工方面重点检查顶进桥涵施工及涵顶覆土厚度和两侧回填土情况及施工过程中基础开挖和浇注是否影响既有桥涵安全、涵顶是否有钢轨接头等,桥梁防水层、支座及防尘设施、梁体游间是否符合规范,防洪系统、防雪(沙)设施的健全有效。

(二)提前预防,严防死守,消灭隐患,确保防灾工作持续稳定

2012年的防洪工作,重点要抓好三个关键环节,第一个环节是汛前抓好防洪预抢工程,提高设备抗洪能力;第二个环节是汛期抓好隐患排查,严防死守,果断处置;第三个环节是汛后做好隐患整治,确保防洪设施完好无损。 1.深入开展防洪安全隐患排查,大力整治防洪安全隐患。采取分组定责全面排查与重点检查相结合的办法,从三个方面及早安排汛前检查,一是对历年出现水害处所进行排查是否需进行补强;二是对路基尤其是位于山坡坡脚的半堤半堑路基是否受到上游汇集水冲刷,三是对桥涵设备和排水系统,重点检查排水情况和两侧路基及排水系统完好程度和出口是否畅通。对于排查出的问题,技术科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再次排查确认,需补强的列入防洪预抢工程上报公司进行整治。

2.做好汛前各项准备工作,积极开展防洪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一是桥隧科按照“八固定”材料配置,对各防洪备料点机具材料的数量和使用期限进行核对, 3月25日前完成过期备品的更换。二是桥隧科3月25日前完成防洪预抢工作量的统计上报和预算批复。预抢工程在开工前确定施工监管责任人和编写技术交底和安全卡控措施等相关的技术资料,在施工中把好安全关,全程进行盯控,确保工程质量。三是5月25日前桥梁车间完成搭设枕木垛的防洪演练、线路车间完成避险标志的重新涂刷和排水系统的清理工作。四是桥隧科专人负责完成检查和试验雨量计及防灾监控系统,确保设备的正常使用。五是5月25日前桥隧科完成汛期各项防洪制度,制定出《2011年防洪预案》并下发到各车间。

3.汛期做好天气预警工作,严格落实汛期行车安全措施,强化雨中、雨后设备巡查,强化防洪责任包保制度。首先积极改进防洪手段,培训专人观看卫星云图、气象雷达图,提高防洪人员的敏感性。建立观云追雨实时预报制度,结合防洪监控设备动态掌握管内雨情,对降雨巡查和水害抢险工作进行提前布控;其次加强防洪工作的日常管理,确保防洪各项工作的落实。一是桥隧科不定期进行抽查各车间汛期值班情况。二是各车间认真落实汛期看守和巡查制度,确保重点地段、重点时段的检查监控到位,实现防洪出巡检查制度化、程序化、常态化。三是对复线施工地段进行不定期检查,发现桥涵堵塞排水不良等问题及时要求施工单位清理疏通。四是加强和抢险协议签订单位联系做好抢险组织工作。

(二)、防雪工作

首先做好前期准备工作,一是10月15日前桥隧科完成挡雪墙前后积沙土和挡雪墙破损的清理修复工作,二是7月1日前完成调查复线施工移设和破坏的挡雪墙情况,及时和集通复线指挥部进行沟通,督促在离场前恢复。三是10月30日前完成临时防雪设施的安设工作。其次是及时收听、收看天气预报及公司下发的天气预警电报,了解气候变化情况,同时充分发挥雪情监控系统的作用,及时掌握现场情况。第三加强防雪工作的日常管理。一是对积雪较多且易造成雪害的防雪设施及时安排清理。二是对损坏的设施及时安排修复,保证挡雪设施的完好和有效。三是协助安全科做好公铁两用除雪车和除雪平车应急演练及日常管理工作,确保除雪车正常使用。四是加强和抢险协议签订单位联系做好抢险组织工作。 面对桥涵设计标准低,施工质量差,防灾设施不完善,重载运输条件下桥涵病害发展变化快的现状,我们要高度重视,要抓住桥涵重点病害,关键部位,积极整治,使得桥涵设备质量保持均衡稳定,桥梁管理水平有一个整体提升。

谢谢大家!

工作思路及重点工作

县环保局工作思路及重点工作

主要工作思路及重点工作安排

物业科重点工作

工商局工作思路和重点工作

安保科工作总结及工作思路

综合科工作总结及工作思路.

税政科工作总结及工作思路

就业科工作总结及工作思路

教研室科研科工作总结及下学期重点工作

《桥隧科工作思路及重点工作.doc》
桥隧科工作思路及重点工作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