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纪的城市》读后感

2020-03-02 18:53:53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从《中世纪的城市》看中世纪城市之起源

亨利•皮雷纳 (1862-1935),比利时历史学家,所著多卷本的《比利时史》是西方史学名著之一。他的《中世纪的城市》(经济和社会史评论)一书,1925年在美国以英文出版。经补充修改于1927年在布鲁塞尔以法文出版。后又收在他1939年出版的论文集《城市和城市制度》第I卷中。此书的译本也在在我国多次出版。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今,主要是作为商务印书馆的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之一多次出版,出版情况如下:1985年,由陈国樑译《中世纪的城市》商务印书馆出版第1版;2006年商务印书馆出版此书第2版;2007年,商务印书馆第3次印刷出版。

全书共分为八章。其中前五章主要论述中世纪城市的兴起的概况和原因,后三章主要讨论城市的发展对于西欧文明的影响和城市制度。本文将主要针对前五章中关于中世纪城市的兴起的原因的部分进行讨论。

研究中世纪城市的起源有着重要的意义,正如詹姆斯•万斯在他的《连绵的城市》一书中曾说过:“要理解当代的西方城市,就必须上溯中世纪黑暗时代的历史,在这段不为人所知的历史中所发生的城市复兴,有着与后来17至19世纪工业革命相似的意义。” 中世纪城市的起源问题在19世纪及20世纪初曾引起西方历史学家的很大注意,提出了很多理论:如“罗马城市论”、“世袭领地论”、“马尔克论”、“城堡论”与“市场论”等。而亨利·皮雷纳则将“城堡论”与“市场论”想结合,认为城市是商人围绕设防地点—城镇和城堡的聚居地,立一家之言,颇具影响。

作者把城市形成的原因大大地归因为商业的作用。他从8世纪开始追根溯源,主张是地中海的航运促进了跨区域的商业的发展,而这种跨区域的商业活动又对于罗马帝国的各个部分起到了联系的作用,因而使得罗马帝国的统治稳定而且持续。皮雷纳把地中海的这种能够促进商业繁荣的特征归纳为“地中海特性”。对于地中海商业繁荣与否的解释,国内学者一般持一种“和平说”,即:“地中海贸易繁荣时期都是在风平浪静的和平时期,而一旦受到强敌阻遏这种贸易立刻缩减甚至绝迹,城市也就随之衰落。马其顿人侵后雅典的衰落和经历蛮族人侵后的罗马城市的衰败都证明了这一点。”而皮雷纳用三个时期的现象来说明“地中海

特性”对于地中海商业发展的作用机制。其一,促进8世纪商业繁荣的原因并不是罗马帝国的统一和强大,根本上的原因是“地中海特性”;其二,罗马帝国灭亡之后,即蛮族入侵之后,罗马帝国不存在,但是罗马文明并没有中断,“地中海特性”依然存在,所以商业依旧保持着繁荣;其三,9世纪穆斯林进入地中海区域的行动使得商业中断是另一个验证了“地中海特性”的情况。“地中海特性”依托于罗马的文明,而不是罗马的政权,穆斯林的进入破坏了这种罗马文明,因而“地中海特性”不存,继而导致了地中海贸易的衰落。以上关于“地中海特性”对于商业的促进作用的分析为其论证商业促进城市兴起的观点奠定了基础。为了进一步说明“地中海特性”学说的合理性,皮雷纳进而将“地中海特性”与政治变迁相联系。他认为,9世纪法兰克王国的崛起不是一个偶然的事件。“穆斯林关闭地中海与加洛林王朝登上舞台这两件事的同时发生,不可能仅仅是一种巧合。如果我们从总体上考虑这个问题,就会清楚地看到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法兰克王国将要为中世纪欧洲奠基。但是它所完成的使命以推翻传统的世界秩序作为基本的条件;如果不是历史的发展改变了进程,也可以说,穆斯林的入侵使历史的发展改变了常规,那么加洛林王朝就不会起到它所起的作用。如果没有伊斯兰教,法兰克王国或许是不会出现;如果没有穆罕默德,查理大帝也是不可想象的。”117法兰克王国崛起,成为西部命运的主宰,其背后的深刻原因是:欧洲的“地中海特性”已经被破坏,所以整个欧洲改变了以前重视海洋的传统,政治中心开始转入内地,在墨洛温时代地中海保持着千年以来它在历史上的重要性,而在加洛林时代这种影响则不复存在就是这样一种变化的体现。而因为“地中海特性”之不存导致的商业的衰落也使得法兰克王国不得不进行货币制度改革,废弃金银币代之以银硬币;交换经济也开始向消费经济进行转变,9世纪成了无销路京经济的黄金时代。这样看来,从经济和政治两个方面来看,“地中海特性”一说对于地中海沿岸的现象是具有解释力的,所以是合理的。

作者认为:11世纪,人口增长似乎鼓舞了一种乐观的情绪,劳动力的增长促进商业的复兴。中世纪生活在乡村之人没有自由随意迁徙,即使迁徙也需要得到领主的批准,并且缴纳费用给领主用以支付因其离开导致的劳动力减少给领主带来的损失。有着技术的人开始涌入城市。皮雷纳认为,这种商业的复兴的实质还要归结到“地中海特性”,即这种复兴不是一种简单的仅仅源于城市内部因素

的内生的复兴,而且是受到外来的因素影响的。“地中海特性”的恢复源于十字军东征使得穆斯林对地中海地区的影响减弱,因而“地中海特性”得以恢复,地中海上的航运于是开始重新兴起。航运兴起为商业贸易提供了基础,因而引发了11世纪的商业复兴。

作者还认为:“城市既是经济复兴的结果也是经济复兴的工具。”从“城市是经济复兴的结果”的角度来讲,商业复兴使得商业活动更加频繁,城市得益于商业的发展和与之相随的工业的发展,进而变得欣欣向荣。从“城市是经济复兴的工具”的角度来讲,首先城市的复兴对于农村地区的经济有拉动作用。城市的发展保证了商品的稳定销售市场,因而促进了农村地区的人们努力开垦荒地进行更大面积的耕作,因为城市提供的市场是广阔的,农村生产出的产品都能够被贩售出去,所以受到这种物质利益的刺激,农村地区也开始变得繁荣起来。其次,城市的繁荣还引发了城市内部商人群体的变化——即商人群体开始争取自身的权益,主要通过实行特有的城市法律、要求特许状等方式实现自治,商人的案件要用特殊的法律、在单独的法庭中审理,这种方式保证了商人们的利益。关于城市的影响中最重要的一点是自由的观念。在城市中居住满一年零一天的人,不论之前的背景与身份如何,都能够取得自由的身份。这种自由的身份将有利于商业的发展,所以城市对于商业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中世纪城市的起源跟商业复兴是直接相关,这是毋庸置疑的,可中世纪城市的起源就仅仅只是因为商业复兴吗?这显然是不够的,作者在看到商业复兴促进中世纪城市兴起外,同时也观察到很多城市是在之前的堡垒周围发展起来的。但是他更加强调的是堡垒和城堡是作为防御蛮族的军事设施和行政中心而存在的,并非所有的城堡都会演化为城市。而那些最终生发出城市的城堡大多是处在交通要道,这就更好地验证了作者的观点——即商业的发展才是促进城市形成的动因,商人正是因为这些城堡交通便利、处在商路之上才经常来往于此,而这些具备了如上所述的特质的城堡最终才可能随着人口的集聚而增长而成为城市。那些没有处在交通要道上的主教驻节处和城堡,在作者看来,都是属于农业文明的属地,那些地区不可能生发出城市,因为城市是需要工商业作为基础的。但是,城堡的防御功能与其商业的发展是有联系的,是因为城堡提供了安全的环境,商业才能够在安全的环境中发展,所以不能完全否定城堡的作用。人们“尽量靠近这

些堡垒居住,一旦战争来临,他们就可以躲避到堡垒中去,免于催难,因此在城堡周围往往可以形成相对密集的居住区,在和平时间中,城堡内外的居住者之间又可以建立一种互利互惠的贸易关系,通常紧靠粉城墙外居住的是一些手工业者,他们为城内的居住者提供服务,并以此获得生活来源。”我同意皮雷纳的这一“城堡论”。城堡是有利于商业发展的,但并不是所有的城堡都能发展为城市。因为城堡这一类的聚居点并不等同于真正的城市。无论是城内还是城外的居住者其生存主要还是依靠周围乡村的农业生产,聚落本身并没有独立的经济基础,市场交易只是时断时续存在着的,准确来说,这些城堡应该是一种具有吸引力的发展内核,随着商业贸易的复苏,那些位于重要商业线路上的城堡就成为了最早的一批中世纪城市。对于城堡,我觉得:应该看到城堡对于经济发展的庇护作用,但是也不能片面地认为城市是完全起源于城堡的,只有把城堡和商业结合起来最终才能生发出城市,即如皮雷纳所持的将“城堡论”与“市场论”想结合,认为城市是商人围绕设防地点—城镇和城堡的聚居地这一观点。

皮雷纳在此书中详细论证了中世纪城市起源的原因,将“城堡论”与“市场论”想结合,提出城市是商人围绕设防地点—城镇和城堡的聚居地这之观点,立一家之言,颇具影响。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皮雷纳这一观点也是有一定的范围和局限性的。皮雷纳自己在书中就已经写明:“确实没有必要在一篇关于欧洲城市起源的文章中,考虑各个城市表现出的千差万别。城市生活最先仅在意大利北部和尼德兰及其附近地区为数相当有限的地方发展起来。我们只限于研究这些最初的城市就够了,不必去管以后的城市形成情况,无论这些情况多么值得注意,总而言之是重复的现象。”皮雷纳认为对于研究城市的起源,最重要的城市是那些古老的城市。他还认为“力图依据后来较晚形成的城市(如莱茵河那边的德意志城市)来解释城市制度的起源,那是一种错误的方法。”他还类比强调说:“从后来较晚形成的城市寻找城市制度的起源,正如从‘耶路撒冷会议’寻找封建制度的起源一样不可能。”皮雷纳的理论是基于早期城市的研究,所以只能解释早期城市,后期发展起来的城市需要其他的理论来解释和分析。

皮雷纳将“市场论”和“城堡论结合起来解释中世纪城市起源无疑是具有开创性并且是十分经典的,他通过“地中海特性”这一概念引出西欧之繁荣在于贸易和商业的繁荣,进而导向他的结论:中世纪城市兴起在于商业的促进。同时,他

还认为城市的发展反过来也促进了商业的发展。最后他还辅助以”城堡论”,充实了他对于中世纪城市起源的观点。当然,不可否认,皮雷纳的观点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过相对于其局限性而言,皮雷纳的观点给了我们更多的关于中世纪城市兴起的解释,同时他在本书中还阐述了关于中世纪城市发展对于西欧文明的影响,增加了我对于中世纪西欧文明的整体了解。 总之于对中世纪城市起源问题感兴趣的读者,皮雷纳这位大家的这本《中世纪的城市》还是值得一读的。

《中世纪的城市》读后感

中世纪教会史读后感

《欧洲中世纪史》读后感

中世纪 讲稿

外国文学(中世纪)

中世纪文学

探秘中世纪

在中世纪时期

中世纪音乐风格教案

中世纪的绘画

《《中世纪的城市》读后感.doc》
《中世纪的城市》读后感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