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岁和其他 导学案

2020-03-02 22:14:21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安吉振名高级中学高一新课导学案适用班级:101---115主编:王海审核:王雄英

《十八岁和其他》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懂得珍惜青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2、总结概括能力的培养、体会父母对儿女的理解。

【学习重难点】

通过活动体验,学会用对话的方式与父母、师长及同辈人进行心灵沟通。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文导入

游子吟(孟郊)

慈 母 手 中 线,游 子 身 上 衣。临 行 密 密 缝,意 恐 迟 迟 归。

谁 言 寸 草 心,报 得 三 春 晖。

现在,我想问问同学们几个问题:

你记得父母的生日、年龄吗?你有给父母写过信吗?你有给父母买过礼物吗?

你有耐心地听父母讲过话吗?你有给父母洗过衣服吗?……

二、走进作者

杨子,本名杨选堂,1921年生,广东省梅县人。暨南大学商学院毕业。历任《前线日

报》《中国时报》《新生报》《民族晚报》主笔,并任教职,兼涉政界。曾任台湾大学讲师、中兴大学副教授、台湾省政府编译室主任、中央银行行务委员等职。后任《联合报》副社

长、社长、中国论坛发行人、《联合晚报》发行人。现任联合报系副董事长。

研究经济兼长文学,以笔名杨子在报刊开设“杨子专栏”“杨子漫谈经济”“杨子论衡”等

专栏,颇受欢迎。著有散文《精神的裸体》《回首拥抱那人》《被宠爱的感觉》《男人的诞

生》《春孕》《水柳的诱惑》《感情的花季》《昼夜记》《香囊》《相亲》《杂花生树》《惊喜》《描梦记》;小说《变色的太阳》(曾拍成电影)《欲神》《魔象》《浸酒的花朵》;

三、课前预习

1、字音 迷惘()炫()耀晨曦()乍()回身枝桠()沉湎()眷()恋懊()悔引吭()溺()爱毋宁()()挚()友 抹煞()怪癖()摭()拾撇()下

2、字形

迷罔胗治绸怅慈详决择

侯咙遨翔义犹未足至高无尚

3、词语解释

摭拾:沉湎:

毋宁:迷惘:

似水流年:抹煞:

自以为是:涉猎:

一文不值:翱翔:

四、速读课文,结合小标题的有关提示,概括每部分的内容

十八岁:

两代人的矛盾:

读书的苦与乐:

青春:

五、课堂练习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炫耀(xuàn)涉猎(shè)怪癖(pǐ)初露(lòu) ....

B.枝桠(yā)溺爱(nì)晨曦(xī)蓬莱(péng) ....

C.蛮横(hèng)感触(chǔ)茁壮(zhuó)宠爱(chǒng) ....

D.说教(shuō)桉树(ān)甫健(fǔ)纯真(cún) ....

2.下列词语中有错字的一项是()

A.鞭策沉湎急燥意犹未足B.惆怅诧异抹煞引吭试啼

C.琐碎迷惘遨游容销金镜D.眷恋懊悔翱翔壮志消残

3.填入下面句中横线上的关联词正确的一项是()

(1)我像其他的父母一样,力去争取这一场残酷竞争的胜利。

(2)我从小丧父,没有享受过父爱,也没有机会服从或反抗父亲。,温柔慈祥的母爱,我曾犯过盲目反抗的错误。

A.虽然 也 甚至因此 即使 也B.虽然却甚至但是即使也

C.虽然却甚至因此所以也D.尽管也甚至所以即使也

4.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现在你正为准备大专联考而深感读书之苦,我像其他的父母一样,虽然极端同情你却不能不鼓励你,甚至鞭策你尽全力去争取这一场残酷竞争的胜利。

B.孩子,现在你是十八岁了,你告诉我把自己比作什么?

C.想起一手托着你的身体,一手为你洗澡的去日;想起你吵闹不睡,我抱着你在走廊上行走半夜的情景。

D.我读过一个父亲因对孩子无端发脾气,伤了孩子的心,而事后深表懊悔的文章。

《十八岁和其他》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懂得珍惜青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2、能够说出本文对两代人的矛盾、读书、青春等问题的基本看法,并能结合自我体验,对这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学习重难点】

1、认识理解两代人的矛盾。

2、能用自己的语言阐述一些富有哲理的句子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具体分析文章四个部分内容

十八岁

1、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父亲有哪些人生难忘的体验?

2、句子的理解

(1)第一段第一句中“欣慰”和“似水流年的迷惘”的原因是什么:

(2)“在东方似是晨曦初露,乍回身,已是大地明亮。”

(3)第四段中“这样的心情”指:

两代人的矛盾

1、作者在文中提及的两代人之间产生矛盾的原因是什么?

2、探讨:你同意文中父亲归纳的原因吗?你是如何看待两代人之间的矛盾的?你和父母产生过矛盾吗?有了矛盾后你是如何处理的?你的父母又是如何去做的?你认可他们的做法吗?(让学生明确平等、对话、理解是打通两代人之间隔阂的最好方式。

读书的苦乐

1、理解标题:

2、我的态度:

3、探讨:首先让学生谈谈自己读书生活中的苦与乐,然后思考读书生活中的苦与乐一定是对立的吗?

青春

1、作者对孩子的希望:

2、延展:《金缕曲》(杜秋娘)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二、整体把握,探讨问题

1.作者为什么不直接以“十八岁”为题?为什么要写到“其他”?

2.文章第三节“读书的苦与乐”中“在学问的海洋中,有无数的蓬莱仙岛,涉猎其中,其乐融融。”这句话有什么含义?

3.文章第四节“青春”中有这句话,“人到了中年便时有闲愁,怪不得词人会感叹年华一瞬,容销金镜,壮志消残,我也不免有些感触。”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三、课堂练习

1、阅读下面短文,完成下面3个小题

一个人做事,可能只是顺着他的本能或其社会的风俗习惯。就像小孩和原始人那样,他做他所做的事,然而并无觉解,或不甚觉解。这样,他所做的事,对于他就没有意义,或很少意义。他的人生境界,就是我所说的自然境界。

一个人可能意识到他自己,为自己而做各种事。这并不意味着他必然是不道德的人。他所做的事,其后果可以有利于他人,其动机则是利己的。所以他所做的各种事,对于他,有功利的意义。他的人生境界,就是我所说的功利境界

还有的人,可能了解到社会的存在,他是社会的一员。这个社会是一个整体,他是这个整体的一部分。有这种觉解,他就为社会的利益做各种事,或如儒家所说,他做事是为了“正其义不谋其利”。他真正是有道德的人,他所做的都是符合严格的道德意义的道德行为。他所做的各种事都有道德的意义。所以他的人生境界,是我所说的道德境界。

最后,一个人可能了解到超乎社会整体之上,还有一个更大的整体,即宇宙。他不仅是社会的一员,同时还是宇宙的一员。他是社会组织的公民,同时还是孟子所说的“天民”。有这种觉解,他就为宇宙的利益而做各种事。他了解他所做的事的意义,自觉他正在做他所做的事。这种觉解为他构成了最高的人生境界,就是我所说的天地境界。

这四种人生境界之中,自然境界.功利境界的人,是人现在就是的人;道德境界.天地境界的人,是人应该成为的人。前两者是自然的产物,后两者是精神的创造。自然境界最低,往上是功利境界,再往上是道德境界,最高是天地境界。它们之所以如此,是由于自然境界,几乎不需要觉解;功利境界.道德境界,需要较多的觉解;天地境界则需要最多的觉解。道德境界有道德价值,天地境界有超道德价值。

(1).请用最短的语句,概括这四种人生境界的特点。

①②

③④

(2).文中画线的句子,“是人现在就是的人”与“是人应该成为的人”各指什么?

(3).“超道德价值”怎么理解?

第一课时答案

十八岁:面对孩子心情矛盾

这一部分,作者概写十八年的时光流逝,在孩子十八岁的生日到来的时候表达了自己对孩子健康成长的欣慰,把爱和理解在文字里表达的淋漓尽致。 “我不知道我对你的爱,十八年来是否夹杂有一些不经心的、任性的、以及成人对孩子不够了解的责备”“东东,假如人生能够重来依次,我真会情愿溺爱你的”,这些话是爱与理解的集中体现。

两代人的矛盾:父子冲突理解交流

这一部分,写两代人的矛盾和冲突,主张父子之间以理解和交流增进了解。

读书的苦与乐:读书苦乐友好建议

为孩子谈读书的苦与乐,在理解和尊重的前提下向孩子提出读书的建议。但这样的要求不是一种强制和命令而是一种同情基础上的劝说。作者说,你们处在一个“憎厌的读书环境”里,“我”当年读书的“闲趣”是当前为考试、升学、烦恼紧张的你们所难以想像的。这都是作者对孩子充分理解和尊重的体现。

青春:规劝孩子珍惜青春

这一部分,作者规劝自己的孩子珍惜青春的大好时光,永远保持一颗赤子之心,让自己的人生之路充满快乐,让自己的青春之梦充满阳光。作者在这里仍然以尊重的口吻和商量的语气与孩子展开对话,以自己青春时的梦想与人到中年时的感触劝诫孩子保持一颗赤子之心,并在文章的最后最后一次表达自己面对孩子成长时的快乐,勉励孩子惜时如金。

1.提示:A项,“初露”的“露”读“lù”;C项,“感触”的“触”读“chù”;D项,“纯真”的“纯”读“chún”。答案:B

2.提示:A项,燥—躁。答案:A

3.提示:突破口在第四个空,只能是转折关系,所以选“但是”,答案是B项。

4.提示:B项“你告诉我把自己比作什么”有歧义。答案:B

5.提示:压缩以后的短信应该包含母亲对“我”和“我”对母亲两个方面的内容。

参考答案:妈妈为我操劳无限,恩重如山;我愿妈妈骄傲快乐,一生平安。

第二课时答案

十八岁

1、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父亲有哪些人生难忘的体验?

(1)焦急忧虑(2)激动喜悦(3)辛劳(在“青春”版块中)

2、句子的理解

(1)第一段第一句中“欣慰”和“似水流年的迷惘”的原因是什么:“欣慰”是因为“有了一个可以像朋友般谈谈的孩子”,甚至可能成为自己的挚友、知己。“似水流年的迷惘”是因为时光流逝,十八年里因孩子引起的“焦急忧虑”或“激动喜悦”都已转眼逝去,留给自己的也许只有“无法再把握孩子童年的惆怅”。(见第三段)

(2)“在东方似是晨曦初露,乍回身,已是大地明亮。”作者用诗人的话来形容养育孩子的十八年光阴,自己沉湎于养育孩子的巨大幸福中,猛然间惊讶时光之飞逝。

(3)第四段中“这样的心情”指:“时常把你看作缠绕身边的孩子”(第1段);“会情愿溺

爱你”(第2段);“高兴有了一个可以像朋友般谈谈的孩子”、“自己的孩子长大得能够兼为挚友”“令人满意开怀”(第3段)。

3、交流父母养育自己的片段。

两代人的矛盾

1、作者在文中提及的两代人之间产生矛盾的原因是什么?

(1)流行观念的影响;(2)父母的愚昧与落伍;(3)子女的盲目与急躁;

(4)缺乏沟通、理解、平等。(根本原因)

2、探讨:你同意文中父亲归纳的原因吗?你是如何看待两代人之间的矛盾的?你和父母产生过矛盾吗?有了矛盾后你是如何处理的?你的父母又是如何去做的?你认可他们的做法吗?(让学生明确平等、对话、理解是打通两代人之间隔阂的最好方式。)读书的苦乐

1.理解文意

苦学 乐学

我 “十年寒窗”、“光宗耀祖”的传统压力 曾祖母的“读书最乐”,引我共鸣

涉猎古今中外名篇,废寝忘食,读书“闲趣”

儿子 喘不过气来的考试与升学的逼迫 我希望儿子做一率性的读书人,但现在?

2、我的态度:“同情”却不能不“鼓励”,甚至“鞭策”,希望考取大学。

3、探讨:首先让学生谈谈自己读书生活中的苦与乐,然后思考读书生活中的苦与乐一定是对立的吗?

青春

1、作者对孩子的希望:(1)永远有一颗赤子之心;(2)惜时如金。

2、延展:

三、问题探讨

1.作者为什么不直接以“十八岁”为题?为什么要写到“其他”?

文章是杨子在儿子18岁生日时写的,文章四个部分,并不是正面直接描写18岁,而是写由18岁引起的有关两代人矛盾、读书、青春等内容。可见,18岁只是一个契机。其实可以联想的东西还有很多,而作者独取四部分,与儿子平等对话,可谓取舍有道。

2.作者用诗化的语言,劝勉自己的孩子要乐于学习,并享受学习带来的精神满足。

3.人应该抓住青年时光提升自己,否则老大徒伤悲。

提示:注意“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研制”“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发射升空”“北京时间十月十五日上午九时”“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共4个要点。

参考答案: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研制的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于北京时间十月十五日上午九时,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或将时间状语、地点状语提前。)

9.①自然境界:本能原始,蒙昧状态,做事无意义。②功利境界:利己为己,心胸狭隘,有功利意义。③道德境界:为了社会利益,讲究道德行为。④天地境界:为社会为宇宙,自觉自愿,是天民与圣人。

10.“是人现在就是的人”指没有受过教育就如此的人,是自然人。“是人应该成为的人”指应该成为贤人.圣人。

11.因为天地境界高于道德境界,两者是不同的,“超道德价值”就是高于道德境界的价值,就是“超乎社会价值”,从“宇宙”观的高度去做事.做人。

十八岁和其他导学案

十八岁出门远行导学案

《十八岁和其他》学案

十八岁和其他(wawalala1234配套学案)

十八岁及其他学案

导学案)

导学案

导学案

导学案

导学案

《十八岁和其他 导学案.doc》
十八岁和其他 导学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