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病房消毒隔离措施

2020-03-03 04:21:35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新生儿病房消毒隔离措施

新生儿院内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

1 患儿本身因素:患儿尤其是早产儿及低体重儿,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抵抗力低,易于感染。①新生儿皮肤角质层较薄,容易擦伤而致皮肤细菌感染。②,由于新生儿皮肤的屏障功能脆弱,且皮肤中含水量较多,pH值较高,利于病原菌的生长。③由于侵袭性操作(如气管插管、吸痰等) 可使呼吸道黏膜功能降低,且易损伤呼吸道、消化道黏膜而增加感染机会。

2 医务人员因素:医务人员的手是造成院内感染的直接途径 因此手的消毒就显得格外重要。接触患儿及患儿用品前后都要注意手的清洁与消毒。洗手严格按照“六步洗手法”的步骤洗手。 3 环境因素:监护室内的空气流通及一些医疗仪器及固定装置,如辐射台、暖箱、蓝光箱、监护仪等的消毒不严格,也是造成医院内感染的原因之一。 2 预防院内感染的管理措施

1 进入 病房 应洗手、戴口罩、帽子,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工作人员外出换外出服及鞋,家属探视时执行更衣更鞋戴口罩制度。[1]

2 加强工作人员消毒隔离的培训,包括消毒隔离制度、各项无菌技术操作以及正确的洗手方法等;工作中一旦发现有感染迹象,及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加强隔离,专人专护,防止感染的蔓延。有效减少医院内感染的机会。

3 严格无菌观念,严把医务人员洗手关。进行各种操作前,洗手、戴口罩帽子,尤其是介入性操作,要严格无菌操作。 .4 加强 病房 的消毒管理

1 新生儿病房应阳光充足,空气新鲜,室温控制在24~26 ℃,相对湿度55 %~65 % ,保持病室内空气清新。

2 病室 内内的消毒,室内的地面、家具、医疗器械(各种暖箱、新生儿床、监护仪、呼吸机等)、各种台面、治疗车、门把手、水龙头、洗手液盒、病例夹、门窗等每日用消毒液进行擦拭。生活垃圾和医用垃圾分开放置,并有醒目标志。

3、加强患儿使用物品的管理与基础护理

1、患儿物品管理 每位患儿床单位的所有物品,高压灭菌后使用,保证一人一套一用一消毒,严禁共用及借用;

2、加强患儿的基础护理: ①皮肤护理:每日给患儿 擦洗,保持皮肤的清洁,特别注意皮肤皱折处有无破损、脓点、红疹等。每次排便后及时做臀部护理,及时更换尿布,涂凡士林,预防臀红。每2h 更换体位,防止骨突处受压过久,必要时应用减压垫,避免引起皮肤压伤。②口腔护理:认真观察口腔黏膜有无破溃、霉菌感染,每日常规做口腔护理。长期应用抗生素的患儿应观察有无鹅口疮的发生,如果有,应在两顿奶之间涂抹制霉菌素。③眼部护理,每日予眼部护理1~2 次,并注意观察眼部是否有分泌物,分泌物的颜色、量等。必要时妥布霉素眼药水滴眼。④脐部护理:每日脐部护理,保持脐部的清洁与干燥,脐护时注意消毒脐根部,注意观察脐轮有无红肿、有无异常分泌物、有无出血等,如果发现分泌物及时做培养,有出血及时处理。⑤喂养:提倡母乳喂养,增加抗体含量。鼻饲的患儿,鼻饲用的注射器每次更换,鼻饲管隔日更换。人工喂养时做到一次一瓶一奶嘴,每日做好乳器具的消毒工作。

3 对于有侵袭性操作的患儿,应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操作,动作要轻柔,减少黏膜的损伤,同时加强消毒,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减少感染机会。呼吸机管道每周更换两次进行消毒;气管插管、吸痰管采用一次性物品,随用随弃。[2]

4、定期做好微生物监测:每月定期监测物体表面细菌指数: 做空气培养 ,如发现不合格者,找出原因重新进行消毒处理,再次进行监测,直到合格为止。

5、加强个例院内感染的隔离控制:当发生有个例院内感染时,将患儿放置单独病室或相对隔离区,用物专人专用,护理人员相对固定,隔离区做明显标志,根据不同细菌定植情况采取不同隔离措施。

新生儿病房消毒隔离制度

妇产科病房消毒隔离措施

普通病房HIV消毒隔离措施

新生儿消毒隔离制度

病房消毒隔离管理制度

病房消毒隔离制度

病房消毒隔离制度

病房消毒隔离制度

病房消毒隔离管理制度

病房消毒隔离管理制度

《新生儿病房消毒隔离措施.doc》
新生儿病房消毒隔离措施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