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吆喝》教学设计

2020-03-02 15:34:22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吆喝》教学设计

八年级语文下册

黄堤镇二中 蒋志涛

●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词语,掌握“囿”“钹”“招徕”“铁铉”“饽饽”“秫秸秆”“随机应变”“合辙押韵”“油嘴滑舌”等词的读音、词义。 2.了解作者及其对吆喝的品味分析。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资料及赏析语言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本土民俗文化的情感。 ● 教学重、难点

1、分析把握文章结构。

2、体会语言方面的特点。

3、体验作者在写吆喝时的内在情感。 ● 课前准备

1、学生按要求预习课文。

2、每人模仿一两句旧时的吆喝声如:卖豆腐的,收破烂的等。 ●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1.教师先模仿一句旧时本地的卖豆腐的吆喝。 2.学生吆喝自己课下模仿的吆喝声。(出示课题)

3.教师小结:那或长或短,或生动或沙哑的吆喝声,在有生活情趣的人听来,却是优美动听的音乐。这不,在萧乾的笔下,街头吆喝就有了动人的意蕴。(出示作者简介)

二、走进《吆喝》,把握文章内容。

1、听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播放读音)。

2、出示词语,指名读并纠正字音,理解词语意思。

三、研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连接语:现在的吆喝声越来越少了,旧时的吆喝声已成为了民间的艺术,让我们听一听老北京的吆喝,感受一下京腔京韵的魅力。(播放相声《卖布头》片段)

(二)、默读课文,自我思索以下问题:

1、课文主要写了哪些吆喝声?这些吆喝声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

2、作者围绕北京的吆喝声介绍了什么?他对北京的吆喝声怀有怎样的感情?

(三)、学生思考,小组交流后,全班交流,教师补充归纳、板书并出示课件。

(四)、学习作者在对纷繁复杂的事物进行介绍时,如何才能做到有条有理、秩序井然。

四、揣摩语言,体味作者的写作风格。

出示问题:

1、为什么作者要大量运用“京白”口语?罗列了这么多的吆喝声,是不是繁杂了些?

2、北京街头卖东西的有很多,为什么作者只介绍了其中的几种吆喝声,其余的只简单说他们卖什么? 学生质疑,研讨,教师归纳。

五、课堂随笔

为一种小商品设计一则吆喝小广告。

六、总结

“生活中从来都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这用来评价《吆喝》一文再恰当不过。街头巷尾经常回荡着的商贩的吆喝声,在无心人听来,或许顿生厌烦。但在有生活情趣的人听来,却是优美动人的音律,是一种应当被记载在史册中的文化遗产。随着岁月的流逝,这一切都将深深地烙进心灵深处成为一种美好的回忆。

希望同学们都能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做生活中的有心人!

板书:器乐(引入)从早到晚(5——9)声乐(叙述)吆喝早上(5—7)晚上(8—9)春天一年四季(10)到夏天口头广告(评说)吆喝的内容吆喝的声调秋天到冬天吆喝的音韵节奏

《吆喝》教学设计

吆喝 教学设计

《吆喝》教学设计

《吆喝》教学设计

吆喝教学设计

吆喝教学设计

《吆喝》教学设计

《吆喝》教学设计

《吆喝》教学设计

吆喝教学设计

《《吆喝》教学设计.doc》
《吆喝》教学设计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