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环保

2020-03-02 01:11:07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保护生态环境,是解决当前环境问题、抓住大好机遇期实现战略发展的必然要求。 本世纪头20年是我国必须紧紧抓住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由于目前我国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尚未根本转变,环境法制建设尚未完善,环境管理力量比较薄弱,生态环境状况在一些地区不容乐观,国家环境安全已经受到威胁。在未来若干年内,我国的化工、造纸、冶金等行业在产业结构中仍占有一定地位,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一时也难以改变,因而,结构性污染在短期内难以发生根本性转变。在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仍嫌滞后,城市环境问题依旧突出,污染可能向农村转移与蔓延。我国人口的持续增长和消费转型,也将产生空前的环境压力。因此,要抓住战略机遇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必须认真贯彻落实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战略部署及各种举措,针对现实,对症下药;面对未来,未雨绸缪。 保护生态环境,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内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是任何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石。人类基本生活需要的供养,以及现代化建设所需的一切原材料,无不源自大自然的恩赐。自然资源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自然环境对人类废弃物的吸纳、净化也是有限的,以浪费资源和牺牲环境为代价,发展就不可能长久。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就要高度重视环境对发展的重要性,追求经济与环境的协调、人与自然的和谐。要努力转变以高资源消耗、高耗能、高污染排放为基本特征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改变以生态环境破坏为代价换取经济增长速度的现象。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离开生态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便无从谈起。保护生态环境,是中国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本着对国际环境与资源保护事务积极负责的态度,参加或者缔结了多种环境与资源保护国际公约和条约,并把这些文件的精神引到国家的法律和政策之中。参与就是承诺,承诺意味着责任。我们所采取的保护生态环境的种种对策和措施,就是在落实已经签署和批准的国际环境条约,承担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国际义务,从而为改善全球环境作出努力。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我们在环境保护上不能懈怠疏忽,不能无所作为。中国一定要为人类的和平与发展、对人类社会的环境保护,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三、今后一个时期,既是我国生态环境面临巨大压力的阶段,也是环保工作大有作为的时期。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之后,党中央、国务院将环境保护摆上重要位置。从“八五”开始,国家将环境保护纳入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计划,实施了治理污染企业、保护天然林、退耕还林还草等一系列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的根本性措施。我国发布了《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并以《环境保护法》为基础,先后颁布了8部环境保护法律、30多件环保和核安全行政法规,以及70多件部门规章。近年来,我国环保工作取得重要进展,在一些城市和地区环境污染加剧的趋势得到基本控制,环境质量有所改善,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得到加强。环境保护,任重道远。我们必须认真学习领会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充分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艰巨性和长期性,坚持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加大保护生态环境的力度,逐步改善生态环境,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条件。保护生态环境,必须发展循环经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污染物排放量、提高生活质量和经济效益为目标,合理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工业布局,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和市场机制,加大环保资金的投入力度,促进生态省、生态市、生态县建设,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要科学认识和自觉遵循自然规律,坚持保护优先、开发有序,以控制不合理的资源开发活动为重点,强化对水源、土地、森

林、草原、海洋等自然资源的生态保护。要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强化从源头防治污染和保护生态,坚决改变先污染后治理、边治理边污染的状况。保护生态环境,必须加快环境保护的法治进程。要加快制定和完善环境法律法规和标准,进一步建立健全环境监管体制,提高环境监管能力,加大环保执法力度,加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实施排放总量控制、排放许可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政府部门要制定实行绿色发展政策,建立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将发展过重的环境损失和环境效益纳入GDP核算范围;要完善干部政绩考核机制,将环境绩效纳入其中,发挥其正面的激励效应。保护生态环境,必须鼓励公众积极参与。要广泛进行环保宣传,提高全民环境忧患意识;要实行环境信息公开,加强公众参与环境监督;要积极鼓励、引导和整合各种民间环保组织,发挥其应有作用,维护公众的环保权益,积极发展环保产业。要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积极参与国际环境公约的谈判,积极参与双边、多边和区域合作,承担相应的国际义务,既保障国家环境安全,又增强我国在国际环境事务中的影响。保护生态环境,事关人民安危,事关子孙祸福。新世纪新阶段,保护生态环境,我们重任在肩。我们坚信,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我们一定能够全面贯彻落实好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发展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团结一心,再接再厉,为全面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局面作出新的贡献!

2.环境保护是企业的社会责任也是法定的义务

从前面所述环境污染的情况来看,当代环境问题急剧恶化的最重要的原因是企业污染所致。企业是组织生产活动的细胞,企业的发展带来了物质财富的增长,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但环境污染如果不加以严格控制,人们的生命安全将受到严重威胁,可持续发展也无从谈起。

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环境保护要求现代企业在谋求投资者利益最大化的基础上,必须考虑增进投资者利益以外的环境公益。这是企业的社会责任,同时也是法定的义务。为了促使企业在保护环境方面符合国家的要求,各国都立了行式各样的法规政策。中国法律明确规定了企业保护环境的法律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规定:“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并有权对污染和破坏环境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和控告”。

企业承担环保的社会责任,那幺主要关注点是什幺呢?

环境保护最早起源于企业内部的劳动保护,因此很多企业把环境保护仅局限于内部利

益,而对环保的社会责任认识不足。如果环境问题一旦发生,破坏巨大,极易激发企业与社会、企业与普通公民、企业与政府部门之间的矛盾。因此,企业要提高环境保护的认识。环保和企业的社会责任不是一二家企业的问题,而是企业和社会共同面对的。对于目前一些中小型企业以牺牲环保来换取利润的做法,作为大的企业更有义务来帮助这些企业来树立环保的责任。这里面有一个很简单的方法:一是以身作则,二是用大企业的力量去约束中小供货商,一些中小供货商为了符合公司的要求标准,就必须提供符合环保要求的服务。

第二,我们要关注的是如何处理环保与提高经济效益的关系。企业承担环保的法律和社会责任,就是要打破片面经济效益决定论的观点,打破过去掠夺式的生产经营模式,使企业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对于违法经营、污染环境损人利已的企业必然受到社会的谴责与排斥,其经济效益也不会长久。

再次是要自觉地保护环境。保护环境是一种法律责任,更应该成为企业的自觉行动。完全依赖于法律监督、管理、制裁的环境保护是低效率的,而自觉地守法、自觉地保护环境才是可持续发展的坦途。

3.保护环境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和参与国际竞争

为什幺说保护环境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和参与国际竞争呢?简言之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谈。

一方面,企业的发展要有良好的社会关系,要求得到各方的支持与关照,是以企业必须考虑到如何协调与当地政府和社区的关系。因为在当代社会,企业追逐利益的规则发生了变化,当国际立法设计导致了企业环境违法成本远远高于守法成本时,企业只有负起环保的社会责任才更符合企业作为“经济人”所应有的利益,并有利于协调企业与政府、社区的关系,为企业创造良好的社会基础。

从另一角度看,企业保护环境才有利于参与国际竞争。在国际贸易领域,对环境保护有严格的要求,许多产品因受污染而遭到国外商户拒收。中国企业在这方面已经有诸多惨痛

教训。比如,2002年日本进出口检验检疫部门从佛山市顺德出口的白烧烤鳗中检出磺胺类药物残留超标,18吨烤鳗被退回,对我国的养鳗业造成严重打击,仅佛山市鳗农就因此而减少收入1亿多元。产自山东的大葱又因农药残留不合格而被日本拒绝进口。据不完全估算,中国每年出口商品因受“绿色壁垒”的影响,有着几十亿甚至上百亿的损失,而且还有逐步扩大的趋势。而2006年1月欧盟公布的“关于在电子电气设备中限制使用某些有害物质的指令(ROHS指令)”,又使得很多不注重环保的企业失去了欧盟广大的市场!

时移世异,企业只有与时俱进承担起环保的社会责任,才能保证产品畅销,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

4.环境保护是一门新的社会学也是企业新的增长点

企业努力承担起环保的社会责任,重视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当今所有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的共识。为此,关于企业的社会责任网上还成立了各式各样的论坛,一些国家或地区也成立了各式各样的组织来推动企业社会责任的执行。例如香港乐施会,台达环境基金会,SGS等等。由此我们可以讲环保是一门新的社会学,是对企业仅仅为赚钱的一个超越。我们可以把企业的社会责任叫做政治社会经济学,值得广大企业去研究、探讨。随着世界环保意识的增强,企业需要创建新的商业模式,企业如何进行技术革新、降低成本、降低能耗、节约成本,成为企业增加市场份额、竞争力的一个保证。为什幺企业要特别考虑环境保护,因为这是自身需要的,不仅仅是为了政府,为了谁去考虑。发展一个商品里面要考虑新的产品怎幺做,对环保有什幺影响,在发展的时候,一定要考虑环境保护。欧盟在最近执行的所有电子产品不能在生产中含有革、铅、汞等六类产品,这是对所有企业非常有效的的一个约束!因此只有负起环保的社会责任,才符合了国际规范,才能赢得市场跟大众的认同,也才能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找到新的增长点

节能环保

节能环保

节能环保

节能环保

环保节能

环保节能

节能环保

节能环保

节能环保

节能环保

《节能环保.doc》
节能环保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