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国家有关部门的感谢信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2020-03-02 06:25:25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河池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河池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河百高速公路平坎隧道施工“11•19”

较大事故调查处理结案的通知

市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

2016年11月19日13时许,河百高速公路第三合同段平坎隧道后段左洞掌子面发生突发性突石突泥,造成5人死亡。市人民政府成立的河百高速公路平坎隧道施工“11•19”较大事故调查组依法依规对该事故进行了深入调查,查明了事故原因,认定了事故性质,提出了防范措施,形成了事故调查报告,并按规定报经自治区安委办审核同意(桂安委办函„2017‟27号)。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的规定,现将该起事故结案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事故调查处理工作符合国家有关生产安全事故调查程序的规定,同意结案

二、同意《事故调查报告》对事故原因、事故性质的分析认定

(一)事故原因。

调查组通过调查取证和对各类笔录、资料等证据的分析论证,并根据专家组出具的《事故原因技术分析报告》和意见,认为此次事故是一起主要因岩溶地区地质复杂,灾害源为隧道上方充满泥夹巨石的隐伏溶腔(呈现强隐蔽性),并超出常规(操作规范)物探及地质钻探

可有效探测到的范围,突石突泥瞬间坠落产生巨大的冲击破坏能量(呈现强破坏性),属于自然地质原因引发的突发性突石突泥事故。

(二)事故性质。

根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关于生产安全事故认定若干意见问题的函》(政法函„2007‟39号) 第五点“由不能预见或者不能抗拒的自然灾害直接造成的事故,属于自然灾害”的精神,结合事故原因分析,调查组认定本次事故不属于生产安全事故。

三、要认真按照事故调查组提出的防范措施抓好落实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深刻吸取事故教训,落实好各项防范措施,确保高速公路建设特别是隧道施工安全。

(一)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二)严格安全教育培训。

(三)严格隧道开挖支护管理。

(四)严格现场安全防范工作。

(五)严格地质超前预报工作。

(六)严格落实安全监管责任。

附件:《河百高速公路平坎隧道施工“11•19”较大事故调查报告》

河池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7年6月27日

抄送:自治区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中共河池市委员会办公室、河池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河池市政协办公室。

- 2 -

附件

河百高速公路平坎隧道施工“11•19”

较大事故调查报告

2016年11月19日13时许,河百高速公路第三合同段平坎隧道后段左洞掌子面发生突发性突泥,造成5人死亡。

为尽快查明事故发生原因,认定事故性质和事故责任,防范类似事故再次发生,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第493号令)的有关规定,2016年11月24日,河池市人民政府成立了河百高速公路平坎隧道施工“11•19”较大事故调查组(以下简称事故调查组)。事故调查组由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市公安局长罗棋权任组长,市安全监管局、市纪委监察局、市公安局、市总工会、市交通运输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国资委、市国土资源局、金城江区人民政府、金城江区安全监管局等部门领导及有关业务人员组成,邀请了市人民检察院、市住建局、市水利局、河池公路局有关人员参加事故调查工作。根据调查工作的需要,调查组还专门聘请了三名专家为事故调查技术专家,对事故原因进行技术分析。

调查组坚持“科学严谨、依法依规、实事求是、注重实效”的原则,紧紧围绕“人、隧道、地质、管理”等关键要素,深入细致开展谈话问询和取证工作,科学分析论证。调查期间,先后调阅了有关单位大量的原始资料,对事发现场逃离脱脸人员、各参建方现场管理和技术人员进行逐一调查取证,结合技术专家意见,对调查情况进行反复研究论证、综合分析,形成了调查报告。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 3 -

一、基本情况

(一)事故相关单位基本情况。

1.建设单位:广西河百高速公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河百公司),成立于2014年7月23日,是广西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住所为南宁市青秀区金浦路22号名都苑1号楼1212-2号房,公司类型为有限责任公司(非自然人投资或控股的法人独资),法定代表人为黎水昌。公司的经营范围是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和经营;公路工程试验和检测;工程技术咨询;工程项目管理。目前公司的主要业务是建设河池至百色高速公路。

2.施工单位:广东省长大公路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大公司),是广东省交通集团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成立于1986年12月5日,注册地址为广州市天河区广州大道中942号,企业法定代表人为刘刚亮,公司类型为其他有限责任公司。公司持有《建筑业企业资质证书》,证书编号为D144065767,有效期至2021年4月5日,资质等级为公路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桥梁工程专业承包壹级、隧道工程专业承包壹级、公路路面工程专业承包壹级、公路路基工程专业承包壹级、公路交通工程(公路安全设施)专业承包壹级。公司《安全生产许可证》(证书编号为(粤)JZ安许证字[2014]000075延)有效期至2017年1月23日。2015年7月31日,河百公司向长大公司发出了广西河池至百色高速公路土建工程第三标段施工《中标通知书》,2015年11月12日双方签订了施工承包《合同协议书》。2015年9月1日,长大公司中标后由其第四分公司组建了广西河池至百色高速公路第三合同段项目经理部,项目经理为孙江涛(取得交通运输部颁发的项目负责人证书,证书编号为交安B(10)G6909),项目部安全管理工作由项目书记文来胜负责,施工技术工作由总工程师谢兼量负责。

- 4 -

3.劳务分包单位:福建省富安建设工程劳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富安劳务公司),2006年5月22日成立,注册地址为福建省福州市平潭县岚城乡上楼村委会(东面楼305),企业法定代表人为翁祖丽,公司类型为有限责任公司。公司持有《建筑业企业资质证书》,证书编号为D435058194,有效期至2021年7月10日,资质类别和等级为模板脚手架专业承包不分等级。公司《安全生产许可证》证书编号为(闽)JZ安许证字[2008]000089-2/2,有效期至2017年7月7日。2016年1月6日,富安劳务公司与广东省长大公路工程有限公司第四分公司签订了《隧道工程劳务分包合同》,富安劳务公司任命冯敦金为河百高速公路第三合同段平坎隧道后段进口隧道劳务队负责人。

4.监理单位:育才一布朗交通咨询监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育才监理公司),公司类型为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1995年3月24日,住所为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赤岭路45号长沙理工大学南苑十栋三楼西及一楼,法定代表人为李亭。公司持《企业资质证书》,证书编号为交监公甲第180-2006号,有效期至2018年11月14日,资质等级为公路工程甲级。2015年11月12日,育才监理公司与广西河百高速公路有限公司签订了《监理合同协议书》。2015年11月30日,育才监理公司成立了广西河池至百色高速公路工程建设第二总监理工程师办公室,任命王中明为该项目总监理工程师(取得公路工程行业道路与桥梁专业监理工程师资格,证书编号为JGJ0721706)。

5.勘察设计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以下简称勘察设计院),公司类型为全民所有制,成立于1993年11月15日,住所为南宁市兴宁区人民路北一里1号,法定代表人为周峥。公司持有《工程勘察资质证书》,证书编号为B145002876,有效期至2020年6月17日,资质等级为工程勘察综合类甲级;持有《工程设

- 5 -

计资质证书》,证书编号为A145002876,有效期至2019年10月11日,资质等级为公路行业甲级、水运行业甲级、市政行业专业甲级。2010年12月16日,勘察设计院与广西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签订了《汕头至昆明高速公路广西境河池至百色段公路工程勘察设计合同书》。2016年4月5日,勘察设计院成立了河池至百色高速公路项目后续服务设计代表组,任命邓胜强为设代组长。

6.施工监测单位:湖南致力工程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致力公司),公司类型为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成立于2011年4月18日,住所为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梅溪湖街道联络村大洞组20号,法定代表人为朱宜飞。公司拥有《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机构等级证书》,其中公路工程桥梁隧道专项资质,证书编号为交GJC桥078,有效期至2018年10月21日。2016年3月10日,致力公司成立了广西河百高速技术服务项目部,任命黄世明为该项目负责人。2016年10月20日,广东省长大公路工程有限公司第四分公司与致力公司签订了《河百三标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施工监控量测及质量检测费用洽谈纪要》,并签订了合同(合同编号HBLJ10-ZX-2016-027),委托致力公司开展河百三标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施工监控量测及质量检测工作。

(二)工程情况。 1.工程总概况。

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至百色高速公路是国家高速公路网汕头至昆明公路(G78)广西境重要路段,起于河池金城江区北香圩,接六寨至河池高速公路,途经河池市金城江区、南丹县、东兰县、巴马县、凤山县,百色市田阳县、右江区,止于百色市右江区那务村,接百色至隆林高速公路。项目主线全长179.179公里,按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设计速度80公里/小时,路基宽度24.5米,沥青砼路面,批 - 6 -

复概算173.5亿元。全线路基土石方5171万方,主线设臵桥梁20466米/92座、隧道37306米/31座、涵洞287道、通道99道,主线下穿分离式立交及天桥624米/9处,互通式立交10处,匝道收费站9处,服务区3对、停车区3对,主线桥隧比例32%。

2.№3标工程概况。

河池至百色高速公路№3标起讫桩号K30+580~K43+720.42,路线全长13.135km,路基挖土石方325万方,填方276万方,弃方228万方(包括隧道洞渣);涵洞通道共11道。大桥总共有六座,总长2114.69米,其中桩基343根,薄壁墩8个,最大墩高53m,预制梁板总共699片,其中40mT梁311片,20m小箱梁388片。隧道共设三座,分别为平坎隧道3145m、下色一号隧道217.3m和下色二号隧道1714.2m,总长5076.5米。

3.平坎隧道勘察设计情况。

平坎隧道进口位于东兰县墨米酒厂附近,出口位于东兰县隘洞镇板麦村东南侧约230米处,为分离式长隧道,隧道总体走向236~266°,左线起 止桩号Z4K32+035~Z4K34+320,设计长度为2285米,进、出口路基设计标高分别为573.5m、583.6m,最大埋深约337米(于Z4K33+080处);右线起止桩号K31+985~K34+280,设计长度为2295米,进、出口路基设计高程分别为573.4m、583.7m,最大埋深约332米(于K33+060处)。单洞隧道宽10.25m,高5m。隧道以Ⅲ级围岩为主,约占总长的45%,Ⅱ级围岩次之,约占总长的28%,Ⅳ级围岩约占总长的16%,Ⅴ级围岩占少数,约占总长的10%。

勘察设计工程地质调绘1:10000 共22平方公里,其中事故路段范围调绘面积为10平方公里,岩溶观测点27个,水文调查6平方公里。事故段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共开展了10条高密度电法工作测线,采

- 7 -

用了WDJD-3多功能数字直流激电仪;4次浅层地震;钻孔声波速测试2孔,以及使用V8进行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进行勘察。初步设计阶段布设钻孔6个共216.5m,取岩样33件;施工图勘察钻孔3个共170.6m,取岩样11件,最大钻孔取样深度为73m。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关于河池至百色高速公路两阶段施工图的批复》(桂交行审„2017‟88号),对项目勘察及设计文件进行了批复:施工图设计阶段工程地质勘察工作符合交通运输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公路勘察设计工作的若干意见》(交公路发„2011‟504号)要求,勘察方法手段合理,勘察内容及深度基本满足相关规范要求。

隧道区属岩溶峰丛洼地地貌,山体连绵起伏,地形呈锯齿状,地形地貌主要受地层岩性构造控制,山脉走向多呈西北-东南向,与地质构造走向基本一致。隧址区总体走势西南高,东北低,地面高程在554~926m之间,相对高差372m。隧道区自然斜坡上陡下缓,局部为陡崖,山涧溶蚀洼地平面上多呈圆形、椭圆形或长条状,高程在575.0~617.0m之间,洼地内常发育有落水洞或地下河天窗,多起消水作用,洼地多为旱地,主要种植玉米、甘蔗等,山体地表植被发育,以灌木为主,局部混以杂草、杂木。隧道突泥段地表植被丰富,具备一定的储水能力,石芽林立,可见落水洞、溶槽或地下河天窗,为地下水提供了丰富的水源补给。事故段左洞进口端掌子面桩号Z4K32+793的埋深约195米。

平坎隧道左洞Z4K32+160~Z4K32+420、Z4K32+470~Z4K32+580、Z4K32+680~Z4K32+880、Z4K33+140~Z4K33+280、Z4K33+500~Z4K33+680、Z4K33+820~Z4K33+940、Z4K34+080~Z4K34+160段(总长度1000m)设计为Ⅲ级围岩,中风化灰岩,厚层状构造,溶蚀裂隙稍发育,岩体较破碎~较完整,山体多被植被遮盖, - 8 -

隧道内涌水量较小,多以潮湿或点滴状出水为主。左洞Z4K32+560~Z4K32+680,Z4K32+880~Z4K33+140,Z4K33+680~Z4K33+820和Z4K33+940~Z4K34+080段(总长度660m)设计为Ⅱ级围岩,中风化灰岩、厚层状构造,岩质坚硬,裂隙稍发育或不发育,岩体完整,局部会有溶蚀裂隙存在,贯通性较差。事故段原设计为III级围岩,中风化灰岩,岩质坚硬,岩体较完整,呈中厚~厚层状构造,局部溶蚀裂隙较发育,易发生掉块或小坍方,施工时洞室以点滴状出水为主,涌水量较小。

二、平坎隧道后段进口左洞施工、排险、超前预报情况

(一)施工、排险情况。

平坎隧道由前段、后段及中间遮阳棚组成,左洞起讫桩号Z4K32+035~Z4K34+320,共长2285m。施工从进、出口两端挖进,Ⅴ级围岩采用环向预留核心土开挖,Ⅳ级围岩按上下台阶法开挖,Ⅲ级围岩与Ⅱ级围岩按全断面开挖。进口左洞从2016年2月26日开始施工洞口边仰坡,2016年3月30日正式开始隧道掘进。截止11月19日,左洞掌子面桩号为Z4K32+793,累计进尺758m。调平层(仰拱)与中心排水管已施工到Z4K32+740,二次衬砌已施工到Z4K32+724。此次发生事故的具体位臵为隧道后段左洞Z4K32+793。

2016年9月30日至10月14日,完成Z4K32+675~Z4K32+790开挖及初期支护,该段为Ⅲ级围岩,采用全断面开挖,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10月27日完成Z4K32+699~Z4K32+740调平层及中心排水管施工;11月10日完成Z4K32+698.6~Z4K32+724二次衬砌施工。

2016年10月14日下午,平坎隧道后段进口左洞掌子面(Z4K32+790)在进行开挖打钻时,面向掌子面左侧拱腰处有4股水从钻孔流出,夹杂有黄色泥质物,业主代表立即组织设计、施工、监

- 9 -

理代表进行现场勘察、调查研判,并签署了《工程设计变更意向现场签认单》,立即停止掌子面施工,将人员及机械设备全部撤离掌子面,设臵隔离带,进行卸水减压,同时按照纪要安排进行超前预报,利用视频系统对掌子面情况进行观察。超前预报单位对掌子面前方进行地质雷达探测,预报掌子面前方有断续溶洞。15日掌子面继续卸水减压,16日下午出水量明显减少,17日泄水孔无水流出,从右洞调入洞碴形成由Ⅲ级围岩向Ⅴ级围岩转换段上下台阶。

10月24日,根据超前地质预报结果,在Z4K32+790拱顶及两侧拱腰位臵钻孔5个进行超前水平钻探。其中1号孔位于拱项以下2米,深度7.5米,4.7米时出现溶槽,宽0.6米,有黄色泥水流出;2号孔位于左侧拱腰,深度11.5米,4.3米时出现溶槽,宽0.6米,有黄色泥水流出;3号孔位于左侧边墙,深7.5米,4.1米遇到溶槽,宽0.5米;4号孔位于右侧拱腰,深度11.5米,钻进无变化;5号孔位于右侧拱腰,钻进无变化。此次超前水平钻探符合交通运输部《公路隧道施工技术细则》JTG/T F60-2009条文说明10.2.7“地下水发育的灰岩地区长大隧道必须进行超前综合地质预报,鉴于目前的物探技术发展水平,综合超前地质预报手段必须包含超前水平钻探,并在每循环掌子面打5个以上5~8m加深炮眼,探明掌子面前方地质情况,使掌子面前方总有3~5m以上的岩盘,避免岩溶地区隧道突泥、突水事故的发生”的要求。

10月28日,业主、监理、设计与施工单位四方代表对综合预报结果及掌子面情况进行研判,依据交通运输部《公路隧道施工技术细则》JTG/T F60-2009第15.4.2“……当溶洞出现在隧道一侧,应先开挖该侧……”,决定采用试探性开挖,试探性开挖每环1.5米,按Ⅴ级围岩进行支护。开挖支护方式符合设计及施工技术规范的要求。开挖至 - 10 -

Z4K32+791.5时,掌子面无明显变化,完成Z4K32+790~Z4K32+791.5钢拱架支护;继续在拱顶及拱腰加深5个钻孔,围岩无明显变化后,开挖至Z4K32+793,掌子面左侧从拱腰往下发生突泥,突泥量600立方米,突出口宽度约3米,高度约4米,洞内有泥质填充,局部有掉块。Z4K32+793掌子面掌子面立即暂停施工。

至11月10日,Z4K32+793掌子面及地表无变化。11月11日,完成洞碴回填约1200立方米,形成由III级围岩转换段的上下台阶施工平台;左侧溶洞基本稳定,同时业主代表组织设计、施工、监理代表进行现场勘察,签署了第二份《工程设计变更意向现场签认单》,Z4K32+790~Z4K32+802段由Ⅲ级围岩变更为Ⅴ级围岩(Z4K32+790~Z4K32+793段作为过渡加强段),采用SC-3超前小导管支护,完成Z4K32+790~Z4K32+791.5段支护,11月13日完成Z4K32+791.5~Z4K32+792.5段支护,按S5-A施工。11月14日,局部清理掌子面,准备对Z4K32+792.5~Z4K32+793段按变更后的方案进行钢拱架支护,左侧溶腔再次有540立方米泥质物流出。11月15日,四方代表现场研判,决定Z4K32+793~Z4K32+802段采用加强支护,超前支护调整为SC-1-1超前大管棚,采用洞碴回填形成台阶,设臵止浆墙,对溶洞采用C25混凝土回填。11月17日,通过台阶清晰查看左侧溶洞情况,溶腔无掉块,溶腔围岩稳定性良好。2016年11月19日,清理台阶多余洞碴,对设备进行维修保养,准备下阶段施工。掌子面桩号为Z4K32+793,初期支护施工至Z4K32+792.5,根据《公路隧道施工技术细则》(JTG/TF60-2009)7.4.3钢架安装要求条文说明:“围岩初期支护与开挖面的距离为1~3米”;两阶段施工图设计第四册图号ST-1-136中的V级围岩顺序纵断面图及附注“隧道开挖按架立两环钢架为一循环进尺......”及施工步骤说明“......一般环形开挖进尺为

- 11 -

0.6~1.0m左右......”,Z4K32+790~Z4K32+805段设计钢拱架间距为0.5m,施工符合设计及有关技术规范要求。

施工过程中主要采取超前地质预报、地质调查分析、超前水平钻探、掌子面地质描述和洞内外监控量测等方法,评估与防范风险。Z4K32+790出现涌水后,停工观察,减压排放。Z4K32+793左侧出现突泥后,采取停工观察、回填洞碴等措施,并对该掌子面前方采用物探及超前水平钻探进行反复探测核对。围岩等级由Ⅲ级变更为Ⅴ后,采取回填洞碴形成上下台阶,采用钢拱架进行加强支护。2016年11月18日至19日,事发隧道掌子面停工观察,根据会议纪要的要求,在距Z4K32+793掌子面约63米处修整台阶、清理多余的洞渣,为下一步排险及止浆墙施工做准备。

上述预测研判和防范措施符合《公路隧道施工技术细则》(JTG/TF60-2009)的各项要求。

(二)超前地质预报情况。

施工监测单位致力公司根据合同、地质资料、设计图纸、《公路隧道施工技术细则》(JTG/TF60)和《公路隧道地质超前预报技术指南(试行)》(桂交投发[2011]507号)等,进行超前地质预报。左洞Z4K32+684~Z4K32+815事故段附近共进行了7次超前地质预报,以地质雷达预报为主,每次预报长度25米,同时采用地质分析和水平钻孔法进行长短综合预报与分析,给出预报结果。

2016年10月14日,致力公司预报Z4K32+790~Z4K32+815段岩溶发育为断续溶洞,溶洞内填充泥质物及岩溶水,围岩级别为Ⅴ级,建议利用掌子面炮孔进行超前探测,防止突水突泥事故,建议清除拱顶危石和碎石,防止落石。2016年10月27日,对Z4K32+790~Z4K32+815进行补充预报,A线位于拱顶附近,推测掌子面前方0~5 - 12 -

米和16~25米范围内溶洞发育,溶腔填充物为泥质物及岩溶水;B线位于拱腰,推测5~15米和20~25米范围内岩溶发育,溶腔内填充泥质物及岩溶水;C线位于拱脚附近,6~15米范围内溶洞发育,溶腔内充填泥质物及岩溶水;拱部环向探测深度31m,左侧拱肩环向延伸2~10m范围内岩溶发育;右侧拱肩13米处存在溶腔;拱部环向预测31米,左侧拱肩2~10米范围内存在溶洞,右侧拱肩13米处存在界面,18~31米范围溶蚀裂隙发育,裂隙内充填泥质物和水。

三、事故发生经过及应急处置情况

(一)事故发生经过。

2016年11月19日10时许,根据会议纪要的要求,富安劳务公司带班人员冯龙叫车队领导山兵安排车辆对隧道内的泥渣进行清理、修整台阶,为下一步排险及止浆墙施工做准备,山兵便安排了邹申朋、周强、杨帮军、李都、任登坤等五人开着五辆八轮货车由冯龙指挥进入隧道内拉泥渣。13时许,隧道内有一辆挖掘机和两辆铲车进行挖掘作业,冯龙在隧道内进行指挥。周强开车至隧道内约500米处(距Z4K32+793掌子面约250米),杨帮军车子在其前方约30米处(距Z4K32+793掌子面约220米)装车。此时,周强在车上发现前方隧道内有大量泥流涌向其方向,隧道内随即停电。周强车子被后推几米后,其便下车往隧道口逃离。同时,在隧道内等待装车的货车司机邹申朋、李都也成功逃离。因任登坤还未进入隧道便被周强拦下,导致1名带班人员、4名机手(1台挖机、2台装载机与1台运输车)瞬间被掩埋。后经长大公司、富安劳务公司及河池市公安机关调查核实相关工作人员,发现冯龙、杨帮军、关保良、姚桂文、龙群壮等五人被困,事故现场90吨重的二衬台车被推移34米、突石突泥将开挖台车、防水板台车、二衬台车及养生台车推在一起并严重挤压变形、灾害过程中产

- 13 -

生的强大气流将二衬台车附近的运输车推出约50米、距掌子面约80米处发现一块重达126吨的块石。

(二)企业应急处置情况。

长大公司先期组织了现场应急处臵。救援人员发现现场有一部运输车外露痕迹明显,本着“救人为先”的原则开展救援,先后对风水管、二衬台车内廓的防水板台车进行切割,试图切除缠绕在二衬台车上的工字钢,但切割过程中的高温造成台车剩余的防水板材料燃烧,因作业空间狭小,采用灭火器灭火未成功,洞内烟雾浓度越来越大,为防止救援人员一氧化碳中毒,长大公司于2016年11月19日18时余撤出洞内所有救援人员。

(三)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对处置情况。

金城江区安委办(安监局)接到广东省长大公路工程有限公司广西河池至百色高速公路第三合同段项目经理部事故报告后,立即向市安委办(安监局)、金城江区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报告。河池市各级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均按照相关规定报告了事故,并积极开展应急救援工作

1.迅速启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自治区、河池市、金城江区人民政府接到事故报告后高度重视,自治区副主席陈刚作出批示,要求河池市、交通厅、交通投资集团全力抢救,要求自治区安全监管局了解情况并布臵对建设工地进行检查,防止类似事件发生;自治区安监局副局长叶建进、自治区交通运输厅总工王劼耘率队陆续赶到事故现场指导事故处臵工作。事故发生后,河池市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何辛幸、市长唐云舒及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李楚分别作出指示,要求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迅速开展救援工作,并要求各部门全力施救,采取强有力措施,控制事故扩大, - 14 -

不惜一切代价搜救被困人员。

2.成立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

根据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指派,副市长韦祖林立即率市政府秘书长孔建忠和市安监、公安、交通、发改、卫生、气象等有关部门负责同志第一时间赶赴现场组织开展救援工作,并成立了由副市长韦祖林任总指挥的现场指挥部。

金城江区也立即响应,区长曾朝伦立即率领区委常委覃立伟、副区长廖梦哲和区应急办、安监局、公安分局、民政局、人社局、总工会、交通局、信访局、九圩镇政府等部门人员奔赴现场组织救援。

3.开展施救救援情况。

广西矿山救援大队河池中队和河池市公安消防支队接报后,立即赶赴现场,对平坎隧道后段左洞进行有毒气体检验,发现一氧化碳浓度超标并伴有浓烟及明火后铺设水带800米,将明火扑灭,排空有毒烟气。随后现场救援人员采用分段切割,碎石加固,机械挖掘清淤等方式进行救援,先后投入各类救援设备32台(套),救援人员200余名,进行不间断救援。

经过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和救援工作队的昼夜努力,分别于2016年11月21日3时许、22日19时许、23日9时许、23日12时许和23日18时许发现并抢救出5名被困人员,经医生现场确认均已无生命体征。经河池市公安局刑事科学技术室民警到场勘验,五名死者系被泥石包裹导致死亡。这次预计突泥量约7000方,清理出孤石9块,最大块重达126吨,最大块石冲击距离约80m,突石突泥将防水板台车及二衬台车推挤在一起,均严重变形。

(四)事故善后处置情况。

事故发生后,河池市、金城江区政府和长大公司妥善制定善后处

- 15 -

臵方案,开展死者家属安抚及善后工作。目前5名死者遗体已全部火化,死者家属情绪稳定。

四、事故人员伤亡及直接经济损失情况

(一)事故人员伤亡情况。

据调查核实,事故共造成5人死亡,分别为:

1.冯龙,男,汉族,1989年1月29日出生,户籍所在地:福建省平潭县流水镇潭水村邹厝头53号,居民身份证号码:350128198901093610;

2.关保良,男,汉族,1980年5月3日出生,户籍所在地:河南省泌阳县板桥镇板桥村委张庄北组,居民身份证号码:412822198005037635;

3.姚桂文,男,彝族,1989年4月16日出生,户籍所在地:云南省昭通市巧家县崇溪乡共和村公所官寨社4号,居民身份证号码:53212319890416131X;

4.杨帮军,男,汉族,1972年6月10日出生,户籍所在地:陕西省旬阳县赵湾镇赵湾社区24号,居民身份证号码:612429197206105353;

5.龙群壮,男,壮族,1988年1月12日出生,户籍所在地:广西凤山县长洲镇郎里村坡元屯264号,居民身份证号码:452727198801122519。

(二)直接经济损失情况。

事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约700万元。

五、事故原因及性质

(一)事故原因。

根据调查工作的需要,调查组专门聘请了梁军林(广西大学教授 - 16 -

级高级工程师,二级教授,广西特殊地质公路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陈卫忠(中国科学研究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沈卫国(武汉理工大学结构力学与材料工程博士、教授)为事故调查技术专家,对事故原因进行技术分析。

事故推移物总长度101米,前方呈斜坡状,斜坡段长度约55米,后方充满隧道断面,截面面积约100平方米。斜坡段以泥流为主,总量约1850立方米,前方含少量石块,最大石块尺寸为7.1×3.7×1.8米,重126吨,含石量约15%,280立方米;泥流含水率28.9%~34.5%,液限为30.6%~34.5%,塑限为19.8%~20.3%,塑性指数为10.3~14.7,含水率接近液限,处于软塑状态,局部为流塑状态,颗粒分析表明为低液限黏土,含有少量砂颗粒。充满隧道段长约46米,总量约4600立方米,石块含量占70%以上,约3220立方米,呈嵌挤堆积状态,石块大多数呈椭圆状,无新鲜断裂面,表面溶蚀明显,填充物为低液限黏土,含量30%以内,约1380立方米,含水率20%,接近塑限,处于软塑或硬塑状态,竖直开挖时无明显流出。被埋运输车辆外型尺寸8.0×2.5×3.4米,空车质量约12吨;装载机外形尺寸7.53×3.0×3.4米,重16吨,2台共重32吨;挖掘机外形尺寸2.6×2.6×8.1米,重16吨;开挖台车、防水板台车、养生台车架空体积约100立方米。综合以上分析,突石量3500立方米,约9500吨;突泥量约2950立方米,其中含水约800立方米(吨),泥水重约6600吨。推移物(含机械设备)总质量约1.62万吨。

根据河池市气象科技服务中心提供的河百高速公路平坎隧道所处的金城江区九圩镇三旺社区气象实况记录:2016年10月降雨量为92.1mm,其中19日为49mm、20日为39.2mm、21日为0.2mm;2016年11月降雨量为26.8mm,其中7-9日为7-8mm,其余均为3mm以下

- 17 -

或无雨。根据现场踏勘推测与隧道具有直接水力联系的地表溶蚀洼地汇水面积达45000平方米,估算降雨形成的汇水量达5200立方米。

事故段左上方有一片溶蚀洼地,距离隧道中心线约70米,边缘位于事故隧道正上方,高程约771米,Z4K32+793设计高程581米,高差190米。地表植被茂盛,基岩裸露,溶蚀裂隙发育,大量孤石杂乱堆积,无积水、无覆盖层。在Z4K32+700附近隧道右洞右侧260米,高程701米发现有溶洞,与隧道高差约120米,溶洞走向平缓,向隧道方向发育。

事故段洞内调查,Z4K32+700~Z4K32+760段支护情况良好,围岩稳定,Z4K32+760断面堆积物主要为孤石,表面溶蚀明显,占70%以上,充满整个隧道断面。Z4K32+793掌子面左侧溶洞在11月17日观测结果,环向长度10米,可见高度15米,纵向深度6米, 溶洞内有渗水,局部有掉块。揭示的溶洞与超前地质预报情况基本符合。

综合地质资料、气象资料、超前预报资料及施工资料,根据现场调查及推移物分析,判断事故推移物为隧道拱顶50米以上溶腔内堆积的泥夹块石充填物,在强降雨汇集入渗条件下失去平衡,高速坠落,从Z4K32+793左侧附近的溶洞口突出。事故的主要原因:

一是目前所采取的超前地质预报方法难以准确探明隧道上方溶洞发育规模及充填物的补给来源。地质调查是超前预报的重要补充,由于灾害源位于深部,地质调查无法建立地表岩溶与深部岩溶的联系。灾害源位于隧道拱顶50米以上,超出了所采取的超前预报可探测的范围。

二是地质调查及推移物分析表明,突石突泥体势能巨大,坠落后通过已经揭露的Z4K32+793左侧附近的溶洞口高速排出。灾害发生前采取的回填洞碴和加强支护等相关施工措施是合理与必要的,但仍无 - 18 -

法抵抗突石突泥巨大的冲击破坏能量。

三是在施工准备过程中,受21号台风“莎莉嘉”强降雨影响,溶洞内水土不断汇集,原有的平衡被破坏,充填物失去稳定,瞬间坠落。

总之,调查组通过调查取证和对各类笔录、资料等证据的分析论证,并根据专家组出具的《事故原因技术分析报告》和意见,认为此次事故是一起主要因岩溶地区地质复杂,灾害源为隧道上方充满泥夹巨石的隐伏溶腔(呈现强隐蔽性),并超出常规(操作规范)物探及地质钻探可有效探测到的范围,突石突泥瞬间坠落产生巨大的冲击破坏能量(呈现强破坏性),属于自然地质原因引发的突发性突石突泥事故。

(二)事故性质。

根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关于生产安全事故认定若干意见问题的函》(政法函[2007]39号) 第五点“由不能预见或者不能抗拒的自然灾害直接造成的事故,属于自然灾害”的精神,结合事故原因分析,调查组认定本次事故不属于生产安全事故。

六、防范措施建议

为深刻吸取事故教训,举一反三,进一步强化隧道施工安全生产管理,提出如下措施建议:

(一)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施工单位要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按规定配备项目负责人、配齐安全管理人员,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二)严格安全教育培训。施工单位要根据工程的特点,加强对各类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力度,切实提高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杜绝安全教育培训流于形式。

(三)严格隧道开挖支护管理。施工单位要严格按照工程设计图

- 19 -

纸、图说及设计变更及相关技术规范、标准要求进行施工,隧道开挖方式、循环进尺和支护措施、支护参数必须与设计、规范相符。

(四)严格现场安全防范工作。建设单位要督促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抓好安全生产工作,要针对地质复杂等的施工条件实际,依托现有技术要求,研究和落实各项防范措施,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安全风险评估方案,严格实施各种安全风险应对措施,提高施工现场安全预控有效性。

(五)严格地质超前预报工作。地质预报单位要及时发现、报告开挖作业面前方的地质异常点,并做到施工全程预报。无超前地质预报不得施工。

(六)严格落实安全监管责任。监管部门要加大交通建设工程的监督检查力度,督促项目建设各方认真落实有关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保障工程项目施工安全。

河百高速公路平坎隧道施工“11•19”较大事故调查组

2017年2月27日

- 20 -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文件

致国家助学金的感谢信

部门感谢信

部门感谢信

部门感谢信

部门感谢信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令第11号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2002]84号 文件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第16号令

《致国家有关部门的感谢信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doc》
致国家有关部门的感谢信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