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考研真题

2020-03-02 02:59:00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复旦大学考研真题-自己整理版

2009年新闻传播学基础试题

一、名词解释

1、时务体

2、《中国日报》香港

3、每周评论

4、《与大公报论国是》

5、法兰克福学派

二、简答题

1、如何理解新闻选择对新闻工作的意义

2、中华民国在国民党时期的新闻法制原则,简述之

3、邹韬奋主编的7大主要报刊,具体时间地点。

三、论述题

1、用“积极的受众”分析新媒介环境下,受众的媒介使用状况

2、新闻媒介与现代民主的关系

3、1942年整风运动后,延安《解放日报》的重大改革

2009复旦大学传播实务

一、名词解释

1、意见调查员

2、网上信息评估

3、电子政府

4、尼古拉斯.尼葛洛庞帝

二、简答题

1、因特网时代广播的优势和劣势

2、互联网跨文化冲突的起因和对策

3、企业或组织要聘用外部咨询公司的理由

三、论述题

1、在网络时代,人际传播的新趋势

2、新媒体环境下,公司内部雇员的沟通方式和趋势

四、综合:

1、关于网络时代和公共关系的关系为题,自拟题目,1000字以内。

2、基于网络虚假信息和传言的恶劣影响的例子

2010新闻传播学基础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0分)

1、编码•解码

2、《大清报律》

3、《每周评论》

4、《热血日报》

5、汉斯•希伯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为什么说新闻媒介的产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2、新闻生产研究的目的和途径是什么?

3、简述梁启超对新闻事业的贡献。

三、论述题(每题30分,共90分)

1、什么是公民新闻?怎样理解公民新闻对自由主义理论、社会责任理论的修正和延续?

2、1956年新闻工作改革的经过和意义。

3、请阅读下列文字,阐述网络和舆论的关系。

公众最愿意用什么渠道参与反腐?调查中排在首位的是“网络曝光”,75.5%的人选择此项。接下来依次是:“举报”(58.2%)、“媒体曝光”(53.8%)、“信息公开”(48.0%)、“信访”(30.6%)、“审计”(30.1%)。“惩治已经很严厉了,为什么有人不怕?” 中国政法大学宪政研究所所长蔡定剑发现,现在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就是腐败官员中被抓的比例太小,让贪腐分子抱着侥幸心理。要从源头上解决问题,必需公众参与,而且必须要有利害关系人的参与与监督。

2010复旦大学传播实务

一、名词解释

1、网络“客”现象

2、舆情

3、文化产业

4、爱德华·伯内斯

二、简答题

1、简述以机算机为中介形成的社群的特征。

2、简述第三人效果的内涵。

3、简述公共关系和社会关系的异同。

三、论述题

1、结合近期国内的实例,论述传播媒体与危机管理的关系。

2、结合近期中外的实例,阐述公共关系与国际形象传播的关系。

四、综合题

给了一断关于周久耕的材料,要求写一篇文章(

1、题目自拟;

2、不超过2000字)。 请结合网络传播的特点、舆论的形成规律、公民的政治参与谈谈你的看法。

2011年复旦大学新闻传播基础真题

一、名词解释

1、沉默的螺旋

2、知识沟假说

3、新闻专业理念

4、时务体新闻传播学,新闻

5、每周评论国内最

6、中国报学史

7、洋旗报新闻传

二、简答

1、宣传的七种策略新闻传播

2、大众媒介的受众分类

3、1927年国民党新闻统制的主要措施,其核心是什么?

4、简述邹韬奋的六刊一报

三、论述

1、以网络推手为例,论述新闻炒作的表现,成因和危害,并谈谈如何整顿

2、结合中国新闻实例,及拉斯韦尔和赖特的大众媒介功能学说,谈谈大众媒介的功能的理论

3、1942年解放日报的《致读者》和1956年《人民日报》的《致读者》的发表背景,主要内容及异同

2011年复旦大学新闻传播实务

一、名词解释(20)

1、公关的实事求是原则

2、曼纽尔.卡斯特

3、3T原则

4、三网融合

二、简答题(40)

1、移动数字媒体的优点和缺点

2、组织事业型公关的特点

3、防止网络犯罪的主要技术手段有哪些

三、论述题(50)

1、结合近年来新媒体的发展情况,谈谈我国的政府公共关系如何实现发展与创新。(30)

2、SNS网站如Facebook、人人网等(又称社会化网络,social network service)兴起,对于使用者个人和社会的影响。(20)

四、综合题(50)

1、材料:(选自《中国青年报》的很长一段,关于网络删贴、网络打手以及无良公关行为和近期案例的文字。)要求:根据材料,结合网络传播和公共关系的相关原理,对文中材料进行分析,发表自己的看法。题目自拟,2000字以内。

2012年复旦大学新闻传播学基础

一、名词解释

1、郭士立

2、《国闻报》

3、《西行漫记》

4、受众

5、宣传

二、简答

1、简述辛亥革命时期,于右任创办的几份报纸。

2、简述革命战争时期,三份中共中央机关报。

3、简述媒介霸权主义

三、论述

1、论述《新青年》的发展历程

2、论述某某提出的三种报业模式的区别与联系。(是有关传播学的论述题,这个点楼主没有复习到„„所以,很囧)

3、以7·23动车事故、郭美美等热点事件为例,分析报道与舆论,以及中国网络舆论的特点。

2012年复旦大学传播实务

一、名词解释

1、组织形象

2、物联网

3、IPTV

4、维基

二、简答

1、公众人物开展自身活动时,应注意哪些方面?

2、根据传播的基本规律,态度层次的公共关系传播活动应注意哪些方面?

3、简述焦点小组访谈法(Focus Group Interview)的优点于不足。 三论述

1、结合实例,论述新媒体环境下新闻发言人制度的优势、不足及其未来走向。

2、根据东西方国家之间的文化传播现状,论述互联网发展对跨文化交流的影响。

四、综合

给一点谣“盐”**的材料,要求运用传播学理论分析想象,为地方ZF制定一份有效危机处理方案,自拟标题。2000字以内。

714新闻基础

一、名词解释(8\'*3)

1新闻要素 2信息娱乐(infotainment)3《二十世纪之支那》

二、简答(12\'*3)

1《传媒的四种理论》

2群体具有很大的作用,其影响传播过程的手段和方式。

3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新闻法制的特点

三、论述(30\'*3)

1什么是“软实力”和“国家形象”?结合近年我国国际传播的实际,说明„„(才过一天我就忘了麽)

2什么是媒介间议程设置?新媒体环境下,我国媒介议程设置有何特点?

3邹韬奋的生涯

820新闻实务

一、简答(10\'*4)

1新闻价值和新闻政策的关系

2网络媒体对传统媒体新闻的加工有哪些手段

3新闻记者应该如何妥善运用自己的实名微博

4采写批评性报道的注意事项

二、论述(25\'*2)

1我国报纸应该如何报道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2结合实例或实际,论述新闻敏感的内容和培养途径

三、操作(30\'*2)

1将通讯改写成消息,500字以内,制作主体类标题。给出的材料是中央巡视组巡视之后的反馈,一首一尾外加主体是十个组分别的反馈情况。

2根据给出材料写500左右的评论,需要有评论标题。

材料如下:

大学新生到校先交免责协议

东莞理工城市学院:协议是宿舍文明约定

南方日报讯(见习记者/靳延明记者/吴少敏)昨日,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5000多名新生完成报到,他们踏入校园的第一件事,就是与校方签订《学生管理与学生自律协议书》。协议书明确:“学生本人对自杀、自伤引起的后果承担责任”。

进校园先交协议书

一个月前,来自潮州的李军收到录取通知书,发现一同寄来的还有《学生管理与学生自律协议书》。协议书第三章第二十七条共列举了5种由学生承担责任的情况,其中第5项协议规定,学生本人对自杀、自伤引起的后果承担责任。

这位大一新生很反感:“这个就相当于学校给你提供吃、住的场所,但不顾你是否健康成长。我们在学校出事了,学校难道没有一点责任?”在14日和昨日开学报到的两天里,5000多名新生同时把这份由学生与家长签订好的协议书交给校方。

条款引起学生热议

不久前,在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一名男生因求爱不成而在宿舍里刀捅女生。为此,协议书引起了新生的议论。一名新生说,“我觉得怪怪的,觉得学校缺乏人文关怀,只会用冷冰冰的协议来推卸责任。”一名新生家长对这项规定表示不满,他说,自己把孩子送到这里,是希望学校有个安全的环境,让家长放心,放手让孩子成长,“如果孩子在学校出事了,我们第一反应会找学校要说法,毕竟我们信任这个学校,才将孩子送到这里。”

不过,也有学生表示理解,因为大学生自杀和自伤可以由很多因素造成,例如感情问题、家庭问题、人际问题等,这些因素不一定全是学校造成的。大学生过了18周岁就成年了,有对自己负责的义务。大部分学校会提供心理健康咨询,但有些同学有自闭倾向,不愿咨询。这些同学如果有自杀、自伤行为,就应该自己负责。

校方称签协议早存在

记者就此事采访了校方相关负责人。该负责人告诉记者,协议的意义类似“温馨提示”,是对学生的文明约定,目的是告知新生在宿舍需要注意的事项,从而实现要求自律的目的。例如,学生不遵守宿舍纪律,攀爬阳台而掉到楼下受伤,那就要自负责任了。

该负责人表示,这份协议书的条款存在多年了,并非针对不久前发生的“情伤事件”。事实上,没有这样一份协议书,学生违反了纪律,也会受到相应处罚,而学校要负起的责任,也不会因为这份协议书随意地推卸。

此类条款是无效的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告诉记者,这样的条款并非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一家独有,很多高校都存在类似的“自杀免责”条款,而实际上此类条款是无效的。

熊丙奇说,“签订协议书被认为是一种安全教育方式,可见对学生教育的方式多么简单、粗暴,这与家长让孩子签订不犯错误协议书,有何差别呢?”

复旦大学历年考研真题

复旦大学448考研真题

复旦大学801考研真题

复旦大学808考研真题

复旦大学436考研真题

复旦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考研真题

复旦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考研真题

复旦大学考研诉讼法学考研真题

复旦大学翻译硕士考研真题

复旦大学传播实务考研真题

《复旦大学考研真题.doc》
复旦大学考研真题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