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批发市场食品安全可追溯初探

2020-03-01 19:30:48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农产品批发市场食品安全可追溯初探

可追溯体系目前已经成为欧美一些发达国家保障食品安全的核心内容。我国也在2000年后开始建立可追溯管理体系,并且把保障食品安全作为追溯体系实施监管的重点。2002年,农业部发布“动物免疫标识管理办法”,规定猪、牛、羊必须佩带免疫耳标,建立免疫档案管理制度;2003年,国家质检总局实施“中国条码推进工程”;2006年,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其后商务部颁布《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管理办法》,规定农产品批发市场与农产品供应基地通过建立场地(厂)挂钩制度、索证索票验收制度,以及购销台账制度等,开始初步建立食品安全可追溯体系,为及时从源头上查处食品安全问题,提供了制度保证;2007年,我国正式实施《食品召回管理规定》,并在全国范围内开始对食品、家用电器、化妆品等九类69种重点产品实施强制性加贴产品质量电子监管码。

本文从农产品批发市场的角度,对食品安全可追溯的基本概念和实施作一简单介绍。可追溯的几个基本问题

定义

食品安全可追溯体系是一种旨在加强食品安全信息传递、控制食源性疾病危害、保障消费者利益的食品安全信息管理体系。在欧盟从2005年1月1日起开始生效的178/2002号条例中,食品的可追溯性被定义为:“对一种食品在生产、加工、销售等各阶段的踪迹均可追溯查寻”,即食品的整个生产过程都可以找到踪迹。在信息管理方面,可追溯性可以将信息流与物流系统地联系起来。

可追溯体系中,批发商的责任

①能够追溯其供应商和采购商客户;

②拥有能将这些信息上报主管部门的体系和程序;

③对上市的食品或动物饲料,能以适当方式贴标或辨别;

④如果将某个不合标准的食品上市,批发商应实施撤柜或召回程序,并将所采取的措施上报主管部门。

可追溯体系中,农批市场的责任

①建立信息管理系统;

②建立监督、管理和核查程序;

③拥有能将这些信息上报主管部门的体系和程序;

④如果发现某个不合标准的食品在市场销售,市场应实施撤柜或召回程序,并将所采取的措施上报主管部门。

农批市场可追溯的两种形式

①不完全可追溯

不完全可追溯有两层含义,一是主要追溯到交易双方,即留下交易的记录;二是如果市场对某个产品进行了抽检,抽检不合格,应记录来源,上报政府部门追溯源头并对源头进行整改。

一般来讲,农批市场的可追溯主要是不完全可追溯。

②完全可追溯

完全可追溯是指从农场到餐桌的全程记录,一般需要在政府部门强制下进行。目前供港蔬菜和水果已经基本实现完全可追溯。

实现可追溯给批发商带来的切实利益

①树立诚信经营的形象。建立可追溯系统,是切断假冒伪劣商品流通链条的最好方式,也是擦亮诚信经营招牌最好的方式。

②建立和维护品牌。可追溯是现代农产品品牌的一个基本特征,给农产品提供了基本的食品安全保证。

③避免经营风险。食品安全问题的产生主要发生在生产领域,建立可追溯体系,可以避免大部分经营风险。

④方便不合格产品快速召回。

实现可追溯对农批市场的功能作用

①维护公平的交易环境。公平的交易环境是经销商做大做强的最好土壤,也是买家购货的放心平台。

②避免某个品种集体下架,保证持续供应。如果一批货或某个基地出现了食品安全问题,只需切断一条供应链,无需对整个品种进行整改。

③保障集中人群的食品安全。农批市场辐射的消费人群通常比较集中,只有保障了基本的食品安全,才能避免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

不同交易品种的不同追溯方式

农产品批发市场的交易品种纷繁复杂,在采用可追溯的方式时可以分类处理。一般来讲,对散装生鲜农产品,最佳的可追溯方式是电子化结算,而对于保质期较长的、QS认证的农产品,可追溯的最佳方式是建立购销台账,特别是电子台帐。

电子台帐的管理构架

电子台帐的建立和正常运营主要由市场质量认证、电子台帐、档位标签及市场巡回监管等4个要素构成,除所用技术外,还要建立一套有效的管理体系。

1、市场质量认证:主要是指市场监管进场商品的质量。达到批发市场质量标准的产品,市场发给标牌,批发商必须挂牌经营。

市场质量认证一般由客服中心完成,主要做认证和发放标签工作。

对包装食品、QS认证食品,主要为查询QS标签是否真实有效,若真实有效,发给市场统一悬挂的标签。

对散装食品,特别是高风险食品,送样到实验室检测是否有吊白块等违禁添加剂,若检测合格,发给市场统一悬挂的标签。

2、电子台帐:由中农网提供技术支持和类似进销存的管理软件。

3、档位标签:由市场统一发放用于最终销售包装上的小标签,主要有档位号等信息,作为不同批发商的商品区别标识,方便可追溯,也方便建立统一的品牌。

4、市场巡回监管:由市场管理员进行,主要巡查市场销售的货物是否加挂质量认证标牌、有无过期商品、是否加贴档位标签等。

电子台帐的可追溯方式

1、若终端用户购买到假冒伪劣的食品,可以通过档位标签找到批发商,批发商可通过登记信息找到厂家。

2、若终端用户购买到假冒伪劣的食品,可以通过档位标签找到批发市场,市场可以先行赔付,然后根据《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追偿。

电子化结算实现生鲜农产品的可追溯

快速交易的散装品种(如蔬菜)的可追溯方式

蔬菜的特点是品种多,交易时间短,交易量大。批发市场主要采用不完全可追溯的模式,即追溯到交易的双方。对抽检不合格的批次,批发市场上报到政府部门,由政府部门追溯到源头并对源头进行整改。总体的可追溯方式如下:

如果出现需要追溯的情况,市场根据交易时间和交易品种调出交易数据,便可方便查询到批发商信息,找到源头线索。

大宗品种(如猪肉)的可追溯方式

大宗品种如猪肉,属于国家管控力度比较大的品种,便于建立全程可追溯的体系。

一、市场通过与肉类加工企业签订产销对接协议,实现场厂挂钩。实现场厂挂钩有如下条件:

1、当地政府指定监管的屠宰场;

2、稳定的生猪来源;

3、生猪生产企业必须自行或者委托第三方检测机构对瘦肉精进行检测。

二、对进场交易的批发商实行市场准入,上海农批市场要求供货商必须满足三项条件:

1、一是与屠宰场、上海农批市场签署安全协议书;

2、二是缴纳食用农产品保证金;

3、三是经营主体合法有效。

三、对采购商也实行市场准入,上海农批市场要求采购商必须满足三项条件:

1、本市集贸市场经营的合同书和营业执照、固定摊位号;

2、集贸市场提供担保协议;

3、承诺不销售上海农批市场之外的来路不明猪肉。

现场加工和特殊品种的可追溯方式

农批市场的很多小品种常常涉及现场加工,比如水发食品、加工配送等。该类品种销售规模小,品种繁多,监管非常困难。实现可追溯的最佳方式是建立台帐,特别是加工投入品,比如食品添加剂等的台帐。

总之,可追溯性是农批市场保障食品安全的新利器。农批市场只有针对不同品种,采用不同的技术和管理方式,才能最终解决食品安全的可追溯问题

农产品批发市场食品安全状况调查问卷

农产品批发市场分类

农产品批发市场管理制度

山东省莱芜市农产品批发市场

全国各地批发市场农产品价格行情

某农产品批发市场考察报告.

农产品批发市场的调查报告

农产品批发市场供货协议

某农产品批发市场考察报告

国内外农产品可追溯系统比较研究

《农产品批发市场食品安全可追溯初探.doc》
农产品批发市场食品安全可追溯初探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