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故障案例通报(第十四期)

2020-03-04 00:57:14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典型故障案例通报(第十四期)

一、2015年7月28日汉丹线襄阳东站至汉丹线路所间3107G、3117G轨道电路红光带故障通报

(一)故障概况

7月28日20时10分,汉丹线襄阳东站至汉丹线路所间3107G、3117G轨道电路红光带。经电务部门处理,22时07分设备恢复正常,影响货车1列。

(二)故障原因

因地方人员擅自在电缆径路附近进行取土作业,挖断信号电缆,造成3107G、3117G红光带故障。

(三)故障定性定责 公安机关侦破后认定追责。

(四)教训及措施

1.襄阳电务段对工程开通后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预想不足。此次电缆中断地点在铁路防护网外,襄阳电务段仅在电缆径路上按要求设臵电缆标桩,未充分考虑地方上可能存在取土、挖沟等危及信号电缆安全的作业,未在防护网外的电缆径路上设臵信号电缆安全警示牌。

2.电缆故障应急处臵预案还需优化。部分司机对电缆中断处所的道路交通线路不熟悉,工区职工对电缆应急接续操作不熟练。

3.要求襄阳电务段在全段范围内排查防护网外电缆敷设情况,对网外电缆径路加设电缆安全防护警示牌。同时利用徒步检查、添乘检查等方式,加大电缆径路的巡查力度,发现危及信号设备安全的情况及时果断处臵。

4.优化应急预案。特别是城乡结合部道路交通图的绘制要更加 1 精确,尽量减少故障处理的在途时间。同时要经常性的组织开展电缆中断应急演练,提高干部职工应急处臵水平。

二、2015年7月28日京广高铁 郑武中继18列控中心设备故障通报

(一)事故概况

7月28日,G70次运行至信阳电务段管内孝感北至信阳东站间(中继18)上行线K1039+068处,因ATP行车许可突降为零,触发紧急制动停车,后自动恢复正常,17时43分发生,17时46分自动恢复,延时3分钟,影响动车3列。

(二)事故原因

列控中心设备TM-425板通信故障造成。

(三)事故定性定责

设备器材不良,定北京和利时公司责任。

(四)教训及措施

1.要求北京和利时公司进一步分析设备故障原因,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同类问题再发生。

2.信阳电务段加强对列控中心设备等新技术的业务培训,熟练判断处理设备故障。

三、2015年7月28日汉丹线陈家湖站11号道岔故障通报

(一)故障概况

7月28日18时17分,汉丹线陈家湖站11#道岔反位无表示,未影响正线行车,经电务部门处理,21时53分设备恢复正常,影响货车1列。

(二)故障原因

2 11#-X1(ZYJ7型液压转辙机)柱塞密封圈破损,导致道岔不能转换。

(三)故障定性定责

设备器材不良,定北京铁路局太原电务器材厂责任。

(四)教训及措施

1.襄阳电务段风险研判不足。因柱塞密封圈材质不良的故障在外局发生过,但襄阳电务段未吸取故障教训,对此项安全风险的危害性认识不足,仅安排了部分道岔柱塞密封圈的抽查,未进行全面排查整治。

2.襄阳电务段组织对全部ZYJ7液压转辙机柱塞密封圈进行检查、更换,联系生产厂家对ZYJ7液压转辙机柱塞密封圈进行产品召回处理,杜绝此类故障的再次发生。

四、2015年7月28日焦柳线郜营站17/19号道岔故障

及机车信号显示突变故障通报

(一)故障概况

7月28日19时32分,焦柳线郜营站17/19号道岔在列车通过时定位断表示,造成通过列车机车信号由绿灯突变为双黄灯,列车停车后于19时37分正常发车,经电务部门处理,于20时05分恢复正常,影响客车1列。

(二)故障原因

1.19号道岔B动压力大,列车经过时变形,顶起移位接触器接点,切断道岔表示电路。

2.列车压入19DG(19号道岔所在区段)后,由于19号道岔断表示,17/19DBJ落下,切断SIIF-ZFS绿码编码电路,接通双黄码编码电路,导致机车信号由绿灯突变为双黄灯,而司机看到前方地面

3 4768通过信号机显示绿灯,故采取停车措施。列车进入4768G(S1LQG)后,正常接收到4768G发送的绿码,停车后开车。

(三)故障定性定责

维修不良,定襄阳电务段责任故障。

(四)教训及措施

1.道岔适应性调整工作落实存在差距,车间、工区对道岔特性掌握不足,导致适应性调整工作缺乏针对性。

2.车间干部对工区指导不够。工区在道岔整治方面经验积累不足,反映出段、车间相关干部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和指导。

五、2015年7月28日沪蓉线枝江北站10/12号道岔故障通报

(一)故障概况

7月28日19时53分,枝江北站10/12#道岔定反位无表示,经电务人员抢修于20时50分恢复,影响客车10列。

(二)故障原因

故障原因为10#-J1电机内油泵组故障,造成转辙机不动作。

(三)故障定性定责

设备器材不良,定北京铁路局太原电务器材厂责任。

(四)教训及措施

1.电务段7月30日会同太原电务器材厂分解电机进行原因分析。 2.电务段举一反三,加强对电机内部的检查,避免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六、2015年7月29日沪蓉线利川站10号道岔故障通报

(一)故障概况

7月29日11时39分,利川站10#道岔定反位无表示,经电务人 4 员抢修于12时23分恢复,影响客车3列。

(二)故障原因

故障原因为10#道岔J1与J2液压转辙机连接油管的冷压接头处漏油,导致道岔失去转换动力。

(三)故障定性定责

设备器材不良,定北京铁路局太原电务器材厂责任。

(四)教训及措施

1.襄阳电务段会同太原电务器材厂对冷压接头质量进行认真分析,提出整改措施。

2.襄阳电务段举一反三,根据季节变化加强对液压转辙机油管路检查,油管保护管包扎时开口朝外,便于日常巡视时检查,避免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七、2015年8月1日丹水池联络线丹水池站

电码化故障通报

(一)故障概况

8月1日17时48分,丹水池联络线D296/7次运行至丹水池站XS进站信号机内方后,司机反映收不到码,17时54分,列车调度员发布命令改按LKJ行车,后续D3256/7次仍然反映收不到码,发布命令改按LKJ行车,经电务部门处理,于19时40分恢复,影响客车9列。

(二)故障原因

丹水池站机械室7排2架8层组合架侧面04-17#万可端子配线松脱,造成电码化发送通道断开。

(三)故障定性定责

维修不良,定武汉电务段责任。

(四)教训及措施

5 1.滠口车间机械室设备巡视检查不到位,未能及时发现配线松动的隐患并加以处臵,导致发生设备故障。

2.滠口车间应急处臵不到位,造成延时过长。现场应急人员对站内电码化电路不熟悉,故障发生后一直以为故障点在3DG,未能及时判明故障范围和原因。

3.滠口车间组织人员利用天窗点对丹水池站机械室组合架配线进行全面排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防止类似故障再次发生。

4.滠口车间由干部带队,对站内电码化电压、电流等数据进行统一测试,制作成参考数据在分线盘等主要位臵进行标识,便于日常维护和故障处理。

电务处

二〇一五年八月三日

典型故障案例通报(第十二期)

典型案例通报

典型事故案例通报

中纪委通报典型案例

第十四期简报

武汉电务段典型故障案例

电力机车典型故障案例4

洛宁联社第十四期

第十四期培训简报

光缆线路故障典型案例山西

《典型故障案例通报(第十四期).doc》
典型故障案例通报(第十四期)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