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

2020-03-03 13:29:42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大力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

锐意提高经济发展质量

曾有人说,假如可口可乐在全世界的公司一夜之间被大火全部烧光的话,第二天早晨,世界各大银行争相做的事就是给可口可乐公司贷款。这就是品牌的魅力。品牌是一种无形资产,它主要包括产品(服务、区域)的知名度、美誉度和消费者忠诚度等。农产品品牌,是农产品生产经营者整合当地经济因素、社会因素和文化因素等要素给自己产品确定的具有个性特色和竞争优势,并能与社会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相适应的名称和标志的组合。品牌具有独占性,是品牌拥有者和受用者的无形资产,是产品走向市场的通行证。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有利于提高我市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有利于进一步开拓国内外农产品市场,有利于提高农产品生产利润和附加值,有助于推动我市高效、特色、优质农业的全面发展,有利于服务和普惠“三农”。

一、中国农产品品牌现状分析

1、国内农产品市场销售方式的变化正逐步排斥无品牌农产品 我国的农产品零售交易主要发生在城市交易市场,而城市农产品零售贸易方式正在由集市销售向超市销售方式过渡。在大中城市,业态形式递进转变后,超市销售的农产品数量已达总销售量的1/3以上,并且正在以较快的速度发展,将有可能成为城市居民的购买农产品的主要方式。超市销售方式的迅速发展为有品牌的农产品提供了扩大市场份额的机会,同时也排斥了无品牌农产品的市场进入。1

2、品牌是消费者识别农产品品质的最重要的标志

随着农业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不同农产品的品质差异相距甚远,即使有两种品牌的农产品都能达到国家相关的质量标准,甚至符合绿色食品标准,仍可能存在很大的品质差异,如风味、质地、口感等。这些差异是消费者无法用肉眼识别的,消费者也不可能在购买之前都亲口尝一尝。所以,消费者需要有容易识别的标志,这一标志只能是品牌,而不能是哪一个国家的质量标准文件号或绿色食品标记。后者只能反映产品的基本质量、卫生性和无毒害性,不能反映市场中千差万别的农产品品质的差异。

3、品牌可以持续保护生产商的市场份额,有利于农业生产的稳定

我国农产品生产一直是非市场引导型生产,常发生大量农产品销售困难,价格大涨大落,农民的经济利益无法保障,表现为丰产不丰收。生产商有自己固定的消费人群,有稳定的销售市场,将有利于农业生产者有计划的安排生产,避免市场销售风险。我国在加入世贸组织后,面临的是世界范围内的市场竞争,如果不发展自己的农产品品牌,将来我国农产品的市场风险将会进一步加大,农民收入的稳定和增长将会出现更大困难。

二、我市农产品品牌现状分析

多年来特别是近几年,我市将农产品品牌建设作为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经营和拓展农产品市场的战略举措,积极引导,大力扶持,甚至还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直接参与到品牌建设中去,使农产品品

牌从无到有,从少到多,进而发展到今天的品牌群起,形成一种“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在这一发展过程中,不乏一些农产品品牌从中脱颖而出,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为当地的农村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我市作为农业大市,其资源优势是显而易见的。我市现有耕地1500多万亩,粮食总产量在450万吨左右,牲畜存栏1400多万头只。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有“内蒙古粮仓”之称,是全国三大杂粮主产区。我市现有注册商标和申请注册商标2577件,其中农产品方面的有近800件,现有驰名商标(国家级)3件,著名商标(自治区级)18件,知名商标63件。有原产地证明商标3个(分别是通辽黄玉米、通辽肥牛、库伦荞麦)。截止今年,我市有中国名牌产品1个,内蒙古名牌产品22个(18家企业),有中国名牌农产品2个,内蒙古名牌农畜产品18个,通辽市农业名牌产品23个。我市现有通过国家认证的绿色食品141个,有机食品72个,位居全区前列。2006年我市被评定为“全国绿色农业示范区”。自2004年实施农牧业产业化战略以来,我市共有70家企业被评为农牧业产业重点龙头企业,其中国家级1个,自治区级19个,市级50个。此外,我市还有“中国优秀旅游城市”、“黄牛之乡”、“中国马王之乡”、“荞麦之乡”、“中国北方红干椒之都 ”等全国性概念,这也是形成品牌力的重要因素。

尽管我们在农产品品牌建设方面有了长足发展,但是结合当前大农业产业现状对品牌建设进行仔细审视与分析,就不难发现,这项工作的进展距离我市“坚持以经济结构调整为主线,着力做大经济规模,

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实现“率先崛起,争做自治区东部经济社会发展排头兵”的战略目标相去甚远。具体地说,尽管我市经济总量不断做大,但经济远行质量一直较差,无疑品牌建设滞后是其重要原因之一。

三、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的主要措施

1、建立农业企业化组织,实施科技创新,生产有个性的异质性农产品。一是以农业产业组织为主体,加强农作物、畜禽和水产品优良品种的培养,优化品种结构,形成各自特有的专用性品种,激励、扶持有条件的大型企业组织,可以独立开发新品种。二是加强农作物的耕作改制,精量播种、配方施肥、节水灌溉等栽培技术,以及畜、禽、鱼集约化饲养配套技术研究和开发工作,确保生产出营养性高、安全性好的优质农产品。三是加强农产品产后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加强农产品产后相关技术、特别是农产品的采收、包装、储藏、运输和加工技术的研究与开发,通过农产品的精加工,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从而增加农业生产的收益。

2、要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必须解决我市农业目前的生产规模小、农产品品质差别小、营销方式落后等问题。这需要建立各种形式的农业产业化组织。在生产方面,可以建立农民生产协会、专业性生产合作组织,内部实行不同程度的企业化管理与经营,如专业性生产某一种类或品种的农产品,统一进行产品的加工并使用同一品牌销售;在市场方面,建立有特点的品牌产品产地市场,集中销售当地的名优农产品,同时建立稳定的销售渠道,开拓新的业务关系,促进农产品

的大流通,甚至积极创造各种促进品牌农产品走向世界市场。

3、要采取有力措施,依法保护名牌农产品。在市场经济中,品牌与市场主体的生存、发展紧密联系。市场对国内品牌农产品的冲击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假冒伪劣农产品的冲击,二是自砸牌子的行为。目前,来自第一种冲击的风险非常大,这就要求政府有关部门积极培育优良的市场竞争环境,积极培训本地企业家和企业协会组织,为品牌农产品保驾护航和政策指导。

4、政府要采取扶持性政策,支持以品牌生产为龙头的农业企业 化组织建设。要以品牌开拓市场,市场引导企业,企业决定生产的模式,组建农民生产专业化团体,进行规模化的生产和经营。如成立专业农业生产协会、建立股份合作制的产地品牌农产品批发市场、建立现代农业企业等等。

四、几点具体建议

1、成立“通辽市名牌战略促进会”等社团法人组织,假政府、民间、企业三方力量和资源,充分发挥其桥梁作用,组织、协调各要素,锐意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和名牌战略,做好中观层面操盘手。

2、“通辽市品牌建设基金”,建立和完善品牌建设工作动力机制。在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基金管理使用办法的基础上,一是充分利用和大力争取上级资金,同时市本级财政亦相应匹配资金,二是鼓励、扶持、重奖当地企业或有关组织单位,旨在推动品牌建设工作大跨度向前发展。

3、在立项上给予实际支持和倾斜。

4、我们应以“品牌即生产力”、“产品品牌化,品牌产业化”的理念来指导今后的农产品品牌建设。但这并非易事,更不可能一蹴而就。品牌建设在时间上表现为一个持久的过程,所面对的是众多不同的利益体,需要有规范的组织形式和机制将它们有秩序地组合一起,实行品牌资源共享。在这一发展过程中,首先要解决的是政府在品牌整合中的角色和定位。是让众多的农产品品牌在市场中大浪淘沙,最后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还是政府通过一定的形式进行组织、指导、协调,先搭建一个品牌的公共平台,然后让企业各显身手,去寻找自己的定位,去开拓自己的市场?在这一问题上笔者认为,我市农牧业产业化还处于初始阶段,农业企业数量多,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低,要想通过企业自身的发展和积累来逐步将品牌做强做大,需要有一个漫长的过程,有可能会错失农产品品牌建设的最佳机遇期,影响农牧业产业化进程。因此,政府对品牌建设的扶持、介入是有必要的,关键是采取什么样的组织形式、通过什么样的途径、掌握什么样的分寸。故建议政府出台一个战略目标前瞻、组织程度较高、政策措施配套的关于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的《规划》和《实施意见》,并着力付诸实施。

大力实施品牌战略

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的对策措施

大力实施品牌战略 构建全产业链模式

跃龙街道大力实施品牌战略攻坚战

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努力促进品牌兴市

实施品牌战略[1]

实施品牌战略发展现代农业

实施品牌战略促进企业发展

实施品牌战略促进企业发展

发挥职能作用实施品牌战略不断加快农产品商标发展步伐

《大力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doc》
大力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