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技能人才情况汇报

2020-03-02 11:08:21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我市近年来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情况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高素质劳动者的需求,日趋强劲,高技能人才工作得到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战略地位得到确立,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不断建立和发展,高技能人才数量快速增长,高技能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初步形成,高技能人才成长环境逐步改善,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三)全方位覆盖的技能人才职业技能鉴定得以推广 完善政府指导、社会化管理的职业技能鉴定制度,大力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加强职业技能鉴定网络建设,全市已建成职业技能鉴定站(所)41家,主要分布在大型企业、行业协会、职业院校等,其中安徽新华学院职业技能鉴定站、合肥市万众技工学校职业技能鉴定站等已成为质量过硬、信誉良好、认可度高、具有行业权威的品牌职业技能鉴定机构。积极拓展职业技能鉴定规模,扩大职业院校毕业生鉴定覆盖面,推动企业职工参加鉴定,将新兴职业(工种)纳入鉴定范围,2005年至2010年底全市累计开展职业技能鉴定51.5万人次,核发职业资格证书46.5万人,2008年至2010年底全市累计开展专项能力鉴定1.7万人次,核发专项能力证书1.5万人,为各层次技能人才提供技能鉴定服务。

(四)科学合理的高技能人才评聘和使用机制得以初步建立

近年来,我们在江汽集团、省建工集团、供水集团、燃气集团等多家骨干企业进行试点,逐步推动我市企业建立起以职业技能为导向,以工作业绩为重点,注重职业道德和职业知识水平的高技能人才评价新体系,创立起统一标准、自主申报、社会考核、企业聘用的高技能人才社会化评聘新机制,建立起就业与培训考核相结合、待遇与业绩贡献相联系、技能人才与技术职称相对应的使用新制度。

建立全市职业技能竞赛制度,从2004年开始,每年举办全市性职业技能竞赛活动,每两年举办一次综合性大赛,由日立、海尔、格力、江汽等大型企业承办,面向全市各行各业的在职职工和社会人员开展,有1千多家用人单位近20万人参赛,对竞赛获奖选手授予“合肥市技术能手”等荣誉称号,颁发奖金和技师职业资格证书,并积极推荐参加国家和省组织的竞赛活动,充分调动职工刻苦学习、钻研业务的积极性。

三、加快推进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大力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精湛技能的人才,是我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需要,也是提升我市经济创新能力的必由之路。因此,要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没有一流的技工,就没有一流的产品”重要讲话精神,从我市经济建设对技能人才资源的需求出发,针对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在十二五期间采取有针对性、实用性的“蓝领人才16条”举措,加强对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统筹规划,推动技能人才工作观念创新、政策创新和机制创新,营造有利于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宏观环境,倾力打造技能人才大市和强市,努力实现技能人才总量与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相适应,技能人才结构与我市产业、行业发展需求相适应。

(一)充分发挥企业主体和院校基础作用,加大高技能人才培养力度。

1、进一步加强企业在职职工培训。指导督促企业积极开展职工培训,将职工培训列入本单位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建立健全职工培训规章制度,努力提升职工队伍整体素质和技能水平。企业开展职工培训的费用从职工教育经费

高技能人才试题

争做高技能人才

高技能人才楷模

高技能人才调查报告

高技能人才激励机制

高技能人才推荐材料

如何培养高技能人才

供电局高技能人才事迹材料

高技能人才推荐材料

高技能人才意见反馈通知

《高技能人才情况汇报.doc》
高技能人才情况汇报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