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九龄、能温席的故事优秀演讲稿

2020-03-03 17:11:14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尊敬的各位老师、各位评委,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是宁德技师学院的林元振,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个中国历史上流传千古、脍炙人口的佳话,“香九龄,能温席”。那我首先来介绍下这个香。

黄香(公元18-106年),是我国东汉时期的一位文化名人。他为官的品位并不高,最高职务是魏郡太守,大约也就是一个四品官员。但他生命历程中有一个亮点:也就是我们说的香九龄,能温席;而且他才华很高,文章写的好,当时京师里对他有一个称誉,叫“天下无双,江夏黄童”。这个天下无双啊我们倒是经常听说,不过能真正称得上天下无双的,在当时真就没几个!可见这个黄香确实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人物啊。

今天,我就给大家讲讲他最大的亮点,也就是我们说的“香九龄,能温席”。

黄香小时候,家中生活很艰苦。在他9岁时,母亲就去世了。黄香非常悲伤。他本就非常孝敬父母,在母亲生病期间,小黄香一直不离左右,守护在母亲的病床前,母亲去世后,他对父亲更加关心、照顾,尽量让父亲少操心。 冬夜里,天气特别寒冷。那时,农户家里又没有任何取暖的设备,确实很难入睡。一天,黄香晚上读书时,感到特别冷,捧着书卷的手一会就冰凉冰凉的了。他想,这么冷的天气,父亲一定很冷,白天已经干了一天的活了,晚上还不能好好地睡觉。想到这里,小黄香心里十分不安。为让父亲少挨冷受冻,他读完书便悄悄走进父亲的房里,给他铺好被,然后脱了衣服,钻进父亲的被窝里,用自己的体温,温暖了冰冷的被窝之后,才招呼父亲睡下。黄香用自己的孝敬之心,暖了父亲的心。黄香温席的故事,就这样传开了,街坊邻居人人夸奖黄香。

9岁的黄香就是这样孝敬父亲,人称温席的黄香,天下无双。他长大以后,人们说,能孝敬父母的人,也一定懂得爱百姓,爱自己的国家。事情正是这样,黄香后来做了官,官拜四品太守,用现在的官职来说也就是一个市长,果然不负众望,为当地老百姓做了很多好事,他孝敬父母的故事,也千古流传。

这呢,就是“香九龄,能温席”的故事,我刚开始听了这个故事后,就产生了这样的感悟,人家黄香九岁的时候就能关心、体谅父母,为父母分忧,而我们九岁的时候在干什么呢?现如今,我们已经十八岁了,那我们现在问下在座的各位,你们有谁曾经给父亲母亲温过床呢?那有人说了,现在有电热毯,不用温床。那我再问你们,你们有谁给父母洗过脚呢?说实话,反正我是没有~~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这是《弟子规》中的第一句话,他告诉我们:父母的呼唤,要及时应答;父母交代的事情,要立刻动身去做。父母的教诲,我们要认真聆听,父母的责罚,我们要顺应、接受。

我曾经听过这样的话:

当我们遇到困难,能倾注所有一切来帮助我们的人,是父母; 当我们受到委屈,能耐心听我们哭诉的人,是父母;

当我们犯错误时,能毫不犹豫地原谅我们的人,是父母; 当我们取得成功,会衷心为我们庆祝,与我们分享喜悦的,是父母;

而现在我们远在外地学习,依然牵挂着我们的,还是父母。 父母为我们付出的,永远是最多的,而收获的,永远是最少的。 俗话说:儿行千里母担忧。父母为我们,放弃了自由和梦想;父母为我们,愁白了一头乌黑的头发。现在我们已经长大成人,我们从一个不能自理的小娃娃变成了一个风度翩翩的少年,而父亲却从一个风度少年变成了沧桑的大山,母亲从一个青春靓丽的少女变成了鬓角染白的妇人。我们的存在都是父母一滴血、一滴泪换来的,我们应该感激他们。

小黄香九岁帮自己的父亲温席,而我们九岁的时候还在向父母发脾气,我们十八岁的时候还在让父母操心。真的,父母并不欠我们什么,他们只是太爱我们了,所以才一直包容我们 。

今天,虽然我们现在还不能为父母分担一些经济上的问题,但是至少我们可以少花一些钱,可以好好学习,可以不让父母为我们操心。明天,我们要努力工作,尽我们最大的能力,让父母过上优越的生活。

现在,我最想做的事,就是拿起电话,告诉我的父母:爸爸、妈妈,你们辛苦了!爸爸、妈妈,我爱你们!

同学们!你们现在也应该拿起电话,告诉你们的父母,告诉他们:爸爸、妈妈,我爱你们。

三字经香九龄能温席

读“香九龄,能温席”有感(定稿)

礼仪篇 香九龄 能温席教学设计

“黄香温席”的故事

黄香温席

孝敬父母故事之黄香温席

黄香温席读后感

三字经《香九龄》教案

文言文《黄香温席》翻译

孔融让梨 黄香温席教学设计

《香九龄、能温席的故事优秀演讲稿.doc》
香九龄、能温席的故事优秀演讲稿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