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书包式移动学习模式应用趋势研究 开题报告

2020-03-03 15:18:57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电子书包式移动学习模式应用趋势研究

一、选题的意义和价值

电子书包式移动学习模式是一种教育信息化改革的必然趋势。它的意义与价值分为以下几点:

1.移动学习的当前技术趋势是集成化、普及化、便携化以及网络化,在未来五到十年间,强大计算和通信功能将融合到一个可随身携带的手持式网络化媒体设备中。手持式设备将通过记录你周围的地点、天气、人物、知识甚至思维等集成的情境感知功能来改变日常生活。移动技术正在对学习产生重要的影响,学习将在更大程度上迁移到教室之外,进入学习者的真实和虚拟环境。移动技术将使学习环境、学习资源和学习者建立起多层次多主题的贯通网络联系。而随着移动学习技术的发展,数字化的学习环境逐渐成熟地应用在传统课堂教学中。电子书、电子书包、课堂交互系统作为新型的教学或学习方式,突破了传统课堂教学的局限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代表了未来移动学习的发展方向。

2.从早期 Vannevar Bush 在其著名文章“如果我们可以想象”中提到的“一个可以保存个人的写作以及个人的图书馆收藏的桌面大小的机器”到 Alan Kay 于 1967 年对Dynabook的设想开始,我们就可以从中窥视到未来移动学习发展趋势。经过近几十年的发展,人们对电子书、电子书包以及课堂移动学习环境构建的认识逐渐清晰。根据不同范畴,当前对电子书的定义主要有以下三类:第一类定义认为电子书是通过网络传播、专用阅读器或阅读软件浏览的数字化图书或传统纸质图书的数字化版本;第二类根据我国新闻出版总署的定义,电子书是指将文字、图片、声音、影像等等讯息内容数字化的出版物以植入或下载数字化文字、图片、声音、影像等讯息内容的集存储介质和显示终端于一体的手持阅读器;第三类定义认为电子书不仅是数字化的内容,还包括承载设备,接口以及浏览和整合信息的系统

二、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1.电子书包的定义 关于电子书包的定义,国内和国外对于电子书包的概念界定有其相似性,也有其区别之处。

1.1 国外电子书包定义

2010 年 11 月,美国教育部发表教育技术计划《改变美国教育:技术支持的学习》,其中提出“技术支持的学习模型”,这个模型所描绘出来的信息正是我们所说的“电子书包”。支持学生学习的不再是教师一种角色,还包括家长、有着共同兴趣与爱好的同伴、具有专业知识的专家;学生可以通过学习社区、学习网络等途径获取他所需要的信息、资源以及学习工具等(如图1)。

图1

1.2 国内电子书包定义

2010 年 12 月,中国教育技术协会组建“电子书包教育教学应用标准(规范)体系专家组”。2011 年 4 月,祝智庭教授在《电子书包系统及其功能建模》一文中指出:“从硬件设备角度上讲,电子书包就是一种个人便携式学习终端,可以体现为多种装备形态,PDA、WebPA-D、Tablet、Notebook 都是可能的选择”;“从电子书包教育教学的系统功能架构视角而言,电子书包就好比学生的个人学习环境,除了能支持每一个学生随时随地学习连接外,还能提供满足每一个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所以,从教育服务视角出发,“电子书包”为每一个学习者提供了帐号和密码,无论学习者何时何地以何种方式上网,“教育云”都能为每个学习者提供适合的学习环境,为学习者提供所需的学习资源。电子书包系统模型必须包括移动终端、教育内容、服务平台三个核心要素,其中教育内容与服务平台是现阶段需要重点研究与发展的关键。

2.国内外电子书包应用

2.1 国外对电子书包的应用

新加坡是“第一个走进电子书包时代的国家”。1999 年,据《文摘报》报道“新加坡德明中学一年级的 163 名学生实现了手提‘电子书包’上学的愿望,这个重量不足 800 克的教育电子簿,实际上是一个便携式的电子阅览器,学生们可以同时插入课本卡、作业卡及字典卡,这样就可以通过电子簿的彩色荧幕翻看课本并完成作业了”。2011 年,新加坡在中小学校园大规模推广使用电子书包,这是一款由新加坡教育部、国家计算机局和两家科技公司耗资 200 万元新币使用开发的手提电脑,与九十年代的电子书包有着本质的区别。该电子书包中,储存中小学所有的课本、笔记本和作业等数据资料,学生只需打开电子书包,就能掌握一切与课堂学习有关的信息。2011 年,韩国教育技术部表示,为切实减轻学生书包的重量,除向学生发放纸质的教科书外,还向学生发放装有电子教科书的光盘。如此,学生可以把课本放在学校里,在家学习时就可以在电脑上使用电子教科书。现阶段只运用于语文、数学、英语三门科目,至 2014 年将推广至中小学的所有科目。教育技术部门还表示,将向低收入家庭免费提供电子书和电脑。

在美国,2003 年微软就提出“电子书包”项目。2010 年 6月,美国加州开始逐步实行让电子书包替代传统纸质教科书的项目。去年,有 15 所公立小学开始使用电子书包,今年,初中与高中的社会研究课程也进入电子书包。美国很多学校已开始为学生配置手提式电脑,与此同时,很多软件许可也开始通过局域网或互联网,如此,学生不只在学校,在其他任何地方都能使用所需要的教育软件。

法国是欧洲各国中最早推行电子书包的国家。2000 年,网上流传着一张一名法国小学生手捧一个书本大小的电子书包学习的照片。该电子书包由法国哈尔斯公司研发,将传统的键盘由电子触控笔代替,还具有其他在学习中所需的电子工具,受到学生的普遍喜爱,但由于其昂贵的价格,并未在法国有效推广。如今,法国的电子书包技术有了很大的改进,价格也大幅度下降,因此,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使用电子书包。2000 年,法国出版公司 Havas 就为学生生产一款电子书包,内容不仅包括笔记本电脑,还包括学习生活所能用到的基本电子装置,由触控笔取代键盘来操作。这种虽然很受学生青睐,但在当时价格不菲。当然,现在法国在技术上已有了很大的改进,电子书包的价格也大幅度下降,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使用电子书包。

2.2 国内电子书包的应用发展

2000 年 11 月,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在中小学实施“校校能”工程的通知》中指出,为有效提高所有中小学的教育教学质量,5~10 年后,全国 90%以上中小学都必须完成校园网建设,使所有的中小学师生都能共享网上教学资源。通知发出不久,北京伯通科技有限公司即研发成功“绿色电子书包”并通过教育部专家认证,正式投放市场。然而,由于种种因素,十余年过去了,电子书包在中国的推广并不顺利。近期,教育部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明确提出“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由此可见,电子书包的开发与应用将越来越被社会所关注,将越来越成为科研人员研究的重点。新闻出版总署提出“将大力扶植电子书包项目”。2010 年,上海市“十二五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大力发展电子课本与电子书包。2012 年 6 月,上海市教委召开“电子书包”数字化教材研讨会,并表示 2~3 年后,上海市所有的中小学都将使用电子书包。

三、课题研究内容及界定

1.电子书包的终端形式。

移动终端主要有以下四种形式: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电子书和平板电脑,其中智能手机与平板电脑无论从便携性、功能性还是发展趋势上都优于笔记本电脑和电子书包。

作为一个学校,如果单独自己去开发这样的系统是受限制的。无论是人力、物力还是财力都是不可能有这么大的投入。更何况,即便得到各方面 ,其科学性、教育性、普遍性也是值得考虑的。所以以我所在学校为限定区域,选择移动终端形式主要以智能手机为主。如果将电子书包应用于高段课堂的各门学科,是否也能使得学生的兴趣度、课堂效果等有一个大幅度的转变呢?于是逐步形成了本课题的研究。

2.相关概念的界定

(1) 移动学习模式在该研究中限定于智能手机; (2) 该研究中的学生指的是我校3-6年级学生;

(3) 该课题研究是研究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历,解决部分自己问题的研究范围。

四、课题研究目标及研究方法

本课题将利用了电子书包移动、便携、资源丰富等特点,应用于语、数、英、科、音、体、美、信息等学科,让学习回归生活世界,立足学生的直接经验,并关注学生的协作探究过程,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反思、协作探究能力,提高了学生获取、判断、使用信息的能力。

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实验法、个案研究法。研究方法将应用于不同阶段。文献研究主要应用在课题成立初,了解电子书包以及移动设备现状。在研究初,将采用问卷调查法,随机抽取学生采用无记名调查问卷调查学生各种现状。

五、重点、难点分析

研究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1)很多电子书包没有正版配套教材,教师直接无法使用。 (2)网络带宽问题,由于网络限制,实施过程难免出现一些麻烦。 (3)移动设备选用以及维护 (4)网络教学平台的选用

六、预期价值

无论课堂内外,学生都可以获得一个有趣且强有力的个性化学习空间 , 优 质 e -Claroom、e -School、e-Home、e-Museum、e-Library、e-Lab 随手可及;当与伙伴一起时,又转变为一个和谐且高效的协同学习空间,一流教师的虚拟课堂可以自由参加,兴趣相近的研究同伴可以无碍联络。但受现行考试制度与培养目标不协调等方面的制约, 这些变革要实现起来可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通过师生共同的试验和实践,在应用中不断探索、反思、改进与创新,更为重要的是需要产生教学改革与创新的持久内驱力。

成果去向:预期达到一部分年级实现电子书包式移动学习模式,将学校、教师、家长、社会形成一个紧密的关联圈。这种学习模式的成功将直接影响全校师生的延用以及普及。

七、前期准备

1.本项研究的研究时间从2013.10至2014.10,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

①课题申报:2013年10月;

②组建研究队伍、完成文献资料收集、落实前期研究目标; 第二阶段:

①课题开题:2013年11月; ②实践验证、问卷调查、课堂试行; 第三阶段:

①总结成果:2013年11月-2014年10月; ②问卷调查、反馈成果;

2.已有文献资料:1.崔斌箴.国外电子书包进校园走势强劲;2.叶兰.国内外电子书阅读器研究综述;3.杜恩龙,安 岩,陈 静.电子书包推广面临的十大障碍;4.刘繁华,于会娟,谭 芳.电子书包及其教育应用研究;5.刘红霞; 赵蔚; 多召军;移动技术支持下课堂协作学习的设计与实践研究。

3.主要研究操作措施:

前期采用的问卷调查表,如下:

城郊小学生手机学习现状的问卷调查

学校所在地:

同学: 性别: 年级: 您好! 非常感谢您抽出宝贵的时间填写这份闷卷,本问卷的主耍0的是想了解当前中学生用手机进行学习的情况。

本问卷采用无记名方式作答,您的冋答没有对错之分,将仅供学术研究之用,且所有资料将被保密,请您放心。恳请您依据个人实际感受详实填答,您的回答对本研究具有重要价值,衷心感谢您的热心支持与鼎力帮助。

1、手机来源(单选题) A父母买B自己购买 C亲戚赠送D其他途径获得

2、你的手机是(单选)

A随身携带并开机;B随身携带但关机;C当做时间表;D当做MP

3、MP4使用

3、你认为目前手机功能符合你的要求吗?(单选) A非常符合;B比较符合;C比较不符合;D完全不符合

4、手机主要用途(可多选) A上网、QQ聊天、玩游戏;B打电话、发短信;C炫耀或作弊;D用于查看学习信息

5、你认为把手机用在学习上,可以(单选)

A帮助学习;B手机不能用来学习;C代替其他学习产品;D没有用过,不好说

6、手机提供学习帮助,你会(单选题) A非常乐意;B比较乐意;C愿意尝试;D浪费时间;

1、你在哪种情况下会用手机进行学习(可以多选) A查找英语词汇 B难题时上网寻求答案 C通过QQ找老师或同学帮助 D其他情况

8、你在下列哪方面最经常用手机进行学习(单选题) A在学校课间休息时候或晚自习;B在课堂上;C在上学或放学的路上;D在家里

9、一天之中你会几次使用手机(单选题) A几乎没有或很少;B 1次;C 2—3次; D 4次以上

10、每次使用手机的时间为(单选题) A、10分钟以下 B、10分钟至30分钟

C、30分钟至1小时 D、1小时至2小时

E、2小时以上

11、一天之中你会用手机进行学习的时间为(单选题) A、5分钟以下;B、5分钟至10分钟;C、10分钟至30分钟; D、30分钟至1小时;E、1小时至2小时;F、2小时以上

12、你在使用手机是主要是关于以下哪方面资料的查找(单选) A英语、语文;B物理、化学;C数学;D地理、政治等其他学科;

13、你认为手机用于学习的最大问题是(可多选) A屏幕小,键盘操作不方便;B网速慢;C网上资源不多;D容易迷航,注意力不 集中

14、至从你拥有了手机以后,对你的学习(单选题) A学习成绩提高;B学习成绩不变;C学习成绩降低;D手机是生活的全部

15、手机对你的影响是(可多选) A影响学业;B浪费资金;C无益f学生身心健康;D浪费时间

16、你对利用手机进行学习是(单选题) A非常满意;B比较满意;C不满意;D非常不满意

17、你认为改进手机进行学习的方式是(可多选) A、丰富学习资源

B、资源的下载速度提高,降低费用; C、手机配置和功能增强 D、学习软件幵发

18、你的家长对你使用手机进行学习,表示的态度是(单选)

A、非常支持;B、比较支持但有时间限制;C、不很支持并受监督;D、非常不支持

你觉得在使用手机进行学习,还有哪些方面的问题没有提到?请予以补充,谢谢! 补充内容:

电子书包的应用

电子书包应用方案

计算机电子书包应用

移动办税趋势研究

电子书包应用背景概述

电子书包的应用优势

电子书包的应用体会

移动互联网模式及趋势

应用电子专业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移动终端的教学应用模式研究

《电子书包式移动学习模式应用趋势研究 开题报告.doc》
电子书包式移动学习模式应用趋势研究 开题报告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