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则民:游戏指南培训体会

2020-03-01 21:28:34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指南》培训体会 ——走进游戏 走近孩子

前几天有幸参加参加了由市教委教研室徐则民老师主讲的《指南》的理解和实施——走进游戏、走近幼儿的讲座,感觉受益匪浅。徐老师用她那幽默的语言、生动的实例、清晰的剖析、丰富的学识,吸引着我的注意力,让我从头至尾在开心、温馨的氛围中,随着她一起走入幼儿游戏的世界,聆听她对游戏的精彩见解。

讲座刚开始,徐老师就抛出了一个问题:“没有教师,幼儿怎么玩?”引起了我的思考。回想日常工作中,确实是没有教师参与的游戏,孩子们会玩的特别开心、特别随心所欲。我感到徐老师提出这个问题是在提醒我们怎样处理好“教师介入游戏”这一问题。教师只有适时的把握好介入的时机,适度地介入幼儿的游戏,才能不中断孩子正开展着的游戏进程,不打断孩子参与游戏的积极性。

当然,很多老师在理论意义上也了解教师介入游戏的时机,懂得为保证幼儿的安全和游戏的顺利开展,遇到以下情况时,教师可以介入:

(1)当幼儿在游戏中因遇到困难、挫折,难以实现自己的游戏愿望时。

(2)当幼儿在游戏中有不安全的倾向时。

(3)当幼儿在游戏中主动寻求帮助时。

(4)当幼儿在游戏中出现过激行为时。

(5)当幼儿在游戏中反映不符合社会规范的消极内容时。

但是,真正要做到以上五点,我觉得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这一切的实现要建立在观察与了解的基础之上。教师只有俯下身来、静下心来,才能看到孩子们游戏中的情况,针对他们的状况加以分析,以此来判断出是“袖手旁观”让孩子自由游戏;还是用同伴的身份参与游戏,和孩子一起玩;或者用平行游戏的方式,引导幼儿游戏情节的发展;甚至直接介入游戏,给幼儿一些建议或帮助,让孩子的游戏能安全、顺利的开展下去。

前几天,我看到班上的婷婷抱着一个娃娃,在娃娃家中呆呆的坐在椅子上,不动也不走。于是,我也抱着一个娃娃,走到娃娃家的椅子上坐好,拿起桌上的杯子喝水,拿起桌上的勺子舀“胡萝卜”喂娃娃吃,让自己在婷婷附近,和婷婷玩相同或不同材料的游戏,目的在于引导婷婷模仿,起到暗示指导的作用,我用这种隐性的指导来丰富婷婷的游戏经验。

前一段时间,我新提供了“理发店”的游戏材料,想看看孩子们是否喜欢。但是当我发现很多孩子对这些材料不感兴趣、不喜欢玩,有些孩子不会玩,有的孩子只会拿着梳子梳头发这一种玩法时,我也采用这种方式介入游戏进行指导。结果在“理发店”玩的孩子开心地跟着我一起拿着电吹风吹头发,用镜子照照自己,游戏情节丰富了,他们也喜欢到“理发店”来玩了。

我想正是听完了徐老师的讲座,自己有了进一步的思考,才能使我在孩子的游戏中游刃有余的解决问题,让孩子在游戏中玩的更开心!

北新泾第四幼儿园

王星梅 2014.1.16

徐则民先进事迹

徐则民浅谈幼儿园的角色游戏2

徐则水

《徐则林》观后感

国强则民强

国强则民不受辱

指南体会

游戏体会

培训游戏—团队游戏—6盒冰红茶(徐剑)

《关于活动区活动的再思考》——听徐则民讲座有感

《徐则民:游戏指南培训体会.doc》
徐则民:游戏指南培训体会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