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策略方法思路

2020-03-03 20:07:32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策略、方法和思路

刘秀丹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与广大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重视,新的时期,在广阔的农村教育阵地中,对农村教师队伍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农村教师相对较低的专业素质、教育管理制度的不完善,师德修养不高等问题严重制约着农村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发展,因此,只有结合我区的实际,采取提高师德修养,构建幸福教学;改善教学环境,提高待遇;加强专业知识的培训与学习交流;优化队伍结构,形成激励机制等策略,提高我区农村教师的理论与实践水平,才能有效地逐步推进农村教师队伍专业化的发展,保障农村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关键词:农村教师 队伍建设 策略 方法 思路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教师的待遇、地位得到很大的提高,广大教育工作者扎根农村,无私奉献,为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贡献了青春与热血,农村教师队伍得到逐步优化,师资力量、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农村教育得到空前发展。但是,由于外部措施的不尽完善以及农村教师个体的自身因素,农村的师资队伍建设也存在很多突出问题,束缚了农村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也制约了农村教育的发展。主要有:一是农村教师待遇偏低。近年来,全区教师的增资并办理了医疗保险,农村教师的待遇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极大程度的提高了教师队伍的积极性。但以目前市、区两级的财力,要大幅度提高农村教师的工资待遇,形势极不乐观。尤其是偏远地区、贫困山区的教师工资与城区以及汕头市区的教师工资差距太大,最大的还达到1000多元。二是部分农村教师所处工作环境较差。农村地区,特别在偏远地区、贫困山区任教,有的连电脑、互联网以及其它必要的实验设备都不充足,有的手机通讯没有信号,有的路途遥远,有的道路崎岖不平,有的闭塞落后,有的校舍破旧甚至危房危楼。办公环境差、生活条件差、交通通讯差是目前部分农村教师的现实状况。三是现阶段农村中学教师严重缺乏,特别是一些科目严重缺乏专业教师,如物理、化学、体育。在农村的中小学校中,专业是文科居多,理科、术科较少。教师有编缺人,农村教育缺少合格教师的补充,有时一位教师需要兼多科教学,教学任务繁重,使得教师空余时间少,疲于应对各种教学任务,无暇顾及专业成长,制约了农村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四是当前农村教师的整体素质不高。在广大农村地区,尤其是经济欠发达的村镇,由民办转为公办的老师比例较大。这些老师大多是初高中学历,没有受过专业培训,不少本身教学方法落后,观念陈旧,难以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部分经过进修,学历层次明显提高,但由于培训质量差,理论与实践脱节等问题,不少教师的实际专业水平与整体专业素质并没有得到同步提高。

为有效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与专业化水平,应当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策略、方法与思路。

一、提高师德修养,构建幸福教学是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内在动力

教师良好的师德不是与生俱来,而是后天在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在教师教学过程中,要切实加强师德建设,克服教师厌烦、不安心乐教等问题,促进教师对教学过程的内心

1 满足感、自豪感、优越感、幸福感,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师德修养,培养爱岗敬业的精神。

一是加强对教师的信念教育。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职业观,经常性开展师德教育,发扬优良教育传统,培养教师敬业爱岗、无私奉献的精神,着重解决把教育当事业还是当饭碗的问题,被动工作与主动工作的问题。爱岗敬业既是职业道德问题,也是人生态度和个人修养问题。目前,人生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呈现多元化,对教师的思想冲击很大,必须引导教师保持精神家园的高尚,要“忠诚履职,爱生乐教”,建立科学的人生价值观。提倡教师淡泊名利,修身砺志,抵制各种不良社会现象的侵蚀。教师必须牢记教书育人的使命,把要我教好转变为我要教好。学校必须保持育人环境的圣洁,在校内保持正气与竞争的公平性,抵制各种不良文化、风气侵袭到校园。

二是实施“名师工程”建设。发挥骨干教师、党员和各类先进人物的榜样作用,通过开展评选区级、市级、省级名师等活动,并大力宣传、弘扬名师的先进事迹、教学经验,使广大农村教师学有榜样、赶有目标。积极鼓励教师建功立业,从教育教学的工作中体验学生进步的喜悦,本人教学水平提高的成功感,竞赛获得好名次、教学成绩取得进步的成就感,从本职工作中实现自身的价值。

三是学校要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加强对校风、校史的宣传与教育,特别是历史悠久、培养出众多名人校友的学校,更要大力宣传学校的光荣历史,以此凝聚人心,树立教师在校任教的自豪感。

四是加强法制教育、制度建设,以国家有关的各种教育法规为依据,以学校的规章制度为准则,规范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要形成学校管理的规范体系。同时,学校领导班子要起好模范带头作用,加大管理和监督力度,落实目标责任,严格要求,建立有效的约束机制。对违反师德的行为,要进行批评教育、检讨,在绩效考核和评优树先中实施一票否决制,以至停发工资、调离、停职、辞退等处理。

二、改善教学环境,提高教师待遇是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外在动力

当前,人民群众和社会发展对教育提出更高更多的要求,同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不足的矛盾,成为我国教育的主要矛盾。政府应对农村教育继续实行较大的财政倾斜,千方百计提高农村教师的工资福利待遇。

一是要切实贯彻《广东省解决中小学教师工资福利待遇工作方案》规定,实施县域内中小学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相当、农村中小学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与城镇中小学教师平均工资水平大体相当的要求,大幅度提高教师的工资待遇,缩小城乡教师之间的收入差距。

二是要实行优惠政策,提高农村特别是偏远艰苦地区中小学教师的津贴,对到山区、边远地区就教的教师,按照物价增长的幅度,提高原来每月200元的补助标准,最好是区、镇两级的补助达到每月500元以上,达到吸引教师的目的。

三是要提供各种福利待遇,帮助解决单职工教师家属及子女的就业、就读困难,帮助困难老师解决生活难题,不断改善农村教师医疗保障、住房保障,从提高农村教师的职业待遇来提高教师的职业地位。

四是吸引师范院校毕业生到农村从教,实施乡镇中心小学教师与边远学校教师的交流、支教制度,为农村教师提供更多的交流机会和发展机会。

五是政府在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的同时,也要积极发动社会贤达,吸纳社会资金投入到农村教育中,建设校舍、配套教学设备,改善学校及周边环境,改善农村学校的

2 办学条件与教师工作环境。“有了梧桐树,才会引来金凤凰”。条件改善了,农村教师才会安心扎根农村,在农村教育中施展自己的才华并体现其人生的价值。

六是要鼓励社会筹资,设立奖教奖学基金,对教学成绩优秀的教师、骨干教师给予经济上的奖励,组织旅游、学习参观,以及推荐到北京、省会等地方参加专题培训、提高班培训等,形成良好的激励机制。

三、加强专业知识的培训与学习交流,是促进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方法

新课程改革后,教育理念和内容需要教师不断地学习和提高,因此,对教师的再培训就显得尤为重要。中小学教师培训是基础教育师资培训的重要内容,农村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有赖于教师的职后培训。教育主管部门要克服理论与实践脱节及培训功利化的倾向,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经常性地组织农村教师学习有关教育理论、新课程理念,以实践检验理论,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一是加强师资培训工作。“书能香我无须花”。学习是教师成长的重要条件,学习能帮助教师更新观念,促进反思,提高修养,丰富内涵。教师要博览群书,养成网络查询的习惯,从而开阔眼界,丰富内涵,与社会同步。才能面对“那一双双充满好奇、渴求知识的眼睛时,我们不仅是一桶水,还有源源不断的活水。每学期可组织教师进行一次集中培训,平时可运用远程教育,进行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卫星电视和有线广播电视网资源,以及中国教育科研网、广东教师教育网等,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和信息技术等多种媒体的特有优势,扩大受训规模,提高培训质量。

二是开展学科的研究。学校要定期开展校本研究,教师如果完全靠自己的力量来解决问题,往往效果较差,因此,专业引领和同事互助是提升教师专业水平不可或缺的因素。新教师要向老教师、专家学习,还要主动向学校的“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请教,同时,每年都安排一些示范课、优质课、观摩课和研讨课,邀请名师或骨干老师讲课,组织尽可能多的教师参加。通过高层次的交流活动,进行读书的心得体会交流,让每个教师在群体中的交流研讨逐步提高和完善自己的专业素养。学校要开展课堂教学指导,集体备课和传、帮、带活动。在课堂教学中,实行推门听课制度,由教导主任、教研组长参加,不打招呼,不定时间,不定范围,随堂听课,课后指导,对成功地方予以肯定,对存在问题给予矫正、跟踪。

三是组织中小学教师到广州、深圳、中山等珠三角教育先进地区学习取经,把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引进来,开阔农村教师的眼界与视野。

四是以规范的管理制度指导教师的业务发展。学校应依据新课程改革的方向,制定学校自己的课堂教学标准和管理制度,从新课标的教育观、教学观和学生观,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把课堂规范到严谨、科学、艺术上来,使管理效能大幅度提高,营造温馨、和谐的育人环境,让教师的专业知识得以充分发挥。

四、优化队伍结构,形成激励机制,是促进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长治之策

针对农村教师队伍中结构的不科学与机制的不完善,各级要树立优先发展教育的理念,采取相应措施以确保农村教师队伍永葆生机活力,形成长效管理机制,推动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促进和谐社会、幸福社会的建设。

一是要改善教师的年龄结构。随着网络社会步伐的加快,中小学生对网络世界充满

3 好奇与产生浓厚的兴趣,而部分老教师则连网络都不会上,QQ是什么等不知晓,与新时代中小学生的代沟更大,沟通更难,但这些老教师要学会电脑现实上却是很难。故而应逐步减少老教师在教学的前沿阵线,鼓励老教师把丰富的教学经验传、帮、带给新教师,让那些与学生更有共同语言、兴趣的新教师上教学前线的比例增大,改善教师的年龄结构。

二是要提高高级职称比重。要对现有教师进行学历达标,全面推进小学教师大专学历的达标,中学教师本科学历的达标。鼓励教师进修更高学历。要创造条件并鼓励教师争评小学高级职称、中学一级职称、中学高级职称,引导教师寻求更好的自我发展,以此推动高级职称结构比例的提高。要重视优秀人才的培养和提拔,采取优惠条件,积极引进高级职称教师、关键学科带头人、薄弱学科带头人充实到农村中小学,在教师中形成竞争的环境,形成学术科研的氛围,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

三是合并“麻雀”学校。要针对部分生源分散、教学点多的学校,在尊重历史渊源的基础上进行合理、大胆的合并。在教师编制上,更多考虑师生的比例,少考虑班数与教师的比例来核定编制。对在编不在岗的老师,要采取辞退或返岗等多种措施,解决财政的“空晌”问题以及师资不足与师资浪费的矛盾,促进教师间工酬的公平。

四是要完善农村教师管理制度,改革学校的内部管理体制。要建立农村教师合理的输入与补充机制,规范教师管理阶层的行为,要对老师施以更多的人文关怀,适当为教师放权、减压,为老师的专业自主发展提供较为民主的氛围。

五是要改革大学、大专院校的师范教育,要针对当前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实际需要(紧缺专业),调整专业设置及招生数量。同时,调整师范教育功能定位,建立职前、职后的培训制度化,促进农村教师教育工作的改善与保证农村教师的来源。

参考文献:

1、古木成琴.新世纪农村科学教师队伍建设策略、方法和思路.2009-12-9

2、中国论文下载中心.农村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困境与策略.2009-01-04

3、十里之外.农村教师专业成长的问题与对策.2010.05.01

4、王辉.在教科研中促进农村老师专业成长.2007.01.26

5、教师队伍建设总结.2008.09.06

4

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策略

农村教师队伍建设

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之我见

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

浅谈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主要问题和基本策略

新时期庆阳市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

如何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推荐]

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

农村教师队伍建设需要补偿政策

《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策略方法思路.doc》
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策略方法思路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