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晓教案

2020-03-02 05:45:08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春晓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5个生字,理解字词的意思。

2.能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通过朗读课文理解内容,并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3.能背诵课文,默写课文。

4.到郊外或公园去找春天,把看到的大自然的变化,先说说,再用几句话写下来。

教学重点、难点

1.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意。 2.观察大自然的变化,写几句话。 3.把自己观察到的大自然景色写清楚。 教学时间

四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能借助拼音读准字音,通过朗读课文理解内容,并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二)能背诵课文,默写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爱惜春光的思想感情。

(二)理解对诗的意境。

三、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古时候,有许多人写了很多诗,这些诗就是古诗。今天,我们就学习其中的一首,题目是《春晓》。 板书题目:3春晓 齐读课题。

(二)审题。

春是什么意思?(春天)

晓是什么意思?(天刚亮的时候。本课指早晨。) 春晓是什么意思?(春天的早晨)

(三)借助音节读准字音。 1.自由小声读。 2.指名读诗。

(四)学习理解诗句。 1.简介诗的作者。

孟浩然(689~740),湖北襄阳人,大诗人李白的挚友。他一生没有做过官,大半辈子隐居农村,过着淡泊恬静的生活。壮年时曾漫游江浙,徜徉山水之间,历览自然风光。他创作的诗中以五言律诗最负盛名。《春晓》就是其中的一首。

2.逐句学习理解。 全诗共四行。

第一行:春眠不觉晓, 眠:睡觉。觉:发觉。 晓:天亮。

第一行:讲春天的晚上人们睡得很香,不知不觉天就亮了。 第二行:处处闻啼鸟。

处处:到处。

闻:听到。

啼:鸟叫。 讲刚刚醒来,就听到窗外到处都有小鸟清脆的叫声。 第三行:夜来风雨声,

夜:昨夜。

风:刮风。

雨:下雨。

声:声音。 讲昨夜又刮风又下雨。 第四行:花落知多少。

落:打落。

知:知道。(知?不知道) 写不知道花被打落多少。 3.《春晓》这首诗写怎样的景象?仔细看图,展开讨论。

《春晓》写的是百花盛开,小鸟在枝头欢快地鸣叫,风雨过后,地上满是落花的春天清晨的景象。

4.指导朗读。

我们朗读的时候要注意读出节奏和重音。

读到“晓、鸟、少”时,字音要适当延长,略带吟诵的味道,读出音韵美和节奏感。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领读、学生试读、指名读、齐读。 5.表情朗读,背诗。 6.小结。

这首诗的作者孟浩然,诗既写了春天的早晨,雨过天晴,小鸟在枝头鸣叫跳跃的欢乐场面,又抒发了作者对昨夜风雨交加、满地落花的惋惜之情。诗中有声有色,有景有情,意境清新,自然构成一幅情景交融的春晓图。

最后有感情的齐背一遍。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借助汉语拼音读准5个生字的字音,认清字形,并正确地书写。

(二)正确读写本课的词语,理解词语的意思。

二、教学重点

指导“晓、眠、觉、闻、啼”的字形。

三、教学过程

(一)背诵课文,注意停顿。

(二)复习。

1.抽读部首。“日、目、门、口”。 2.抽读熟字。“民、见、耳、浇、学。”

(三)自学生字。

(四)检查自学情况。 1.指2组看拼音读生字。 2.指2组不看拼音读生字。 3.指2组打乱生字次序读。 4.分析字形,老师重点指导。 晓:右上角最后一笔为撇,没有点。 眠:右边第四笔是横,不要写成撇。 觉:头为“ ”注意撇和点的方向。

5.检查掌握词义的情况。 6.组词。

晓(报晓)

(春晓)

(家喻户晓)眠(失眠)

(安眠)

(冬眠)

觉(自觉)

(听觉)

(视觉)

闻(耳闻)

(新闻)

(奇闻)

啼(鸡啼)

(哭啼)

(啼叫)

(五)巩固练习。

1.给下面各字加部首组成新字,再组词语。民(

)________

帝( 耳(

)________

洛(

)________

)________

(初眠)

(觉悟)

(丑闻)

2.把下面六个独体字组成三个合体字。

帝 (

)(

)(

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巩固练习。

(二)指导做练习。

二、教学重点 指导做练习。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背诵课文。 2.抽读词语卡片。 春晓 冬眠 耳闻 啼叫

(二)指导做练习。 1.比一比,组词语。

晓(

觉(

浇(

党(

(1)读准字音。

(2)分析每组字不同地方。 (3)组词语。

2.下面的词在诗句中是什么意思,用线连起来。 晓

睡觉 闻

叫 眠

发觉 啼

天亮 觉听到目的是加深对文言词的理解。

问(

) 闻(

(三)做课堂练习。 第三题答案。

晓: 天亮

眠: 睡觉

觉: 发觉

闻: 听到

啼:

知: 知道

【小资料】

孟浩然(公元689年~740年)湖北襄阳(今湖北襄阳县)人。他曾在襄阳附近的鹿门山隐居,40岁那年,到京城长安游历,考进士不中,失意而归。他擅长写五言诗,善于描写自然风景和田园生活。他是唐代第一个大量写作山水诗的诗人。他的诗歌现存的有230多首。

第四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通过观察春天大自然的变化,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二)鼓励学生说出春天大自然的变化,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三)学生练习写一写,提高书面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

把观察到的景物,按一定的顺序说清楚,写明白。

三、教学过程

(一)组织学生找春天。

(二)指导学生说话。

1.冬天过去了,春天来了,你看到了什么变化?2.花、草、树有什么变化? 3.鸟及自己所见到的动物有何变化?

(三)教给学生说话方法。

1.注意说话次序。回忆上次以往看图说话的次序。 2.要加进想象和形容词,体现出春天万物复苏的情景。

(四)广泛让同学练习说话。 1.单个说。 2.小组说。

3.请同学到前面说。

(五)提出写话要求。 1.格式要正确。 2.注意标点。

3.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替。 说话写话举例:

昨天,我跟妈妈去公园游玩,看到湖边的垂柳开始发芽了,草地上长出了嫩绿的小草。游人们脱去了羽绒服,厚毛衣,换上了漂亮的春装。花坛里的迎春花开了。温暖的春风吹在人们脸上,给人们带来一阵阵花香,好像告诉人们春天到了。

春晓教案

春晓教案

《春晓》教案

春晓教案

《春晓》教案

春晓教案

春晓教案

春晓教案

春晓教案

春晓教案

《春晓教案.doc》
春晓教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