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后记

2020-03-03 22:15:06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山中访友》教学后记

读《山中访友》,我被作者如诗般的文字深深吸引,那一句句精炼的语言,那一句句触动人心的述说,那一个个美妙的想象,都让我融入文中,我被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深深的感动,在作者的眼里,山中的一切都是他的朋友,正因为作者用心去感受,用心去体味广阔的大自然,才会产生那样的感情吧!

这样的文章,学生学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因为觉得我们的学生缺乏想象,很难感受到作者所感。为了让学生能很快走进课文,在教学时,我放慢速度,读、悟、感、想相结合。在讲到老桥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时,先让理解德高望重的意思,然后让学生说怎什么样的人才被称为“德高望重”的人,学生自然能说出是道德高声望重的人,并说说生活中有哪些人是德高望重。接下来继续提问“作者为什么说老桥德高望重呢?”,并且找出“从哪里可以看出老人的德高望重”,学生自然会读到后面“你把多少人马渡过对岸,滚滚水送向远方。你弓着腰,俯身凝望着水中的那人影、鱼影、月影。岁月悠悠,波光明灭,泡沫聚散,唯有你依然如就。”在教学时,我重点让学生抓住“弓,俯”来体会老桥的形象外表,并想象老桥曾经把什么人渡过对岸?这样在理解“岁月悠悠,波光明灭,泡沫聚散,唯有你依然如就”就容易了:时光流逝,很多行人来了走了,走了又来了,唯有老桥默默无闻的为人们奉献着,任劳任怨,无怨无悔。从中体会到作者对老桥的敬佩和赞美之情。学生在学习这段时表现的不错。 当讲到第五自然段时,在让学生对读,指名读。朗读了课文后,我设计了一个这样的环节,作者在和山中的朋友打招呼——“我热切的跟他们打招呼:你好,清凉的山泉!你捧出一面明镜,是要我重新梳妆吗?”让学生想象假如自己是山中的一物,朋友和自己打招呼后,自己怎么回答呢?在这环节上,我班只有两三个学生举手,说出自己的想象,很多同学也在想,可就是想不到该怎么说,最后我只好出示自己预先准备好的例句。

我觉得我们的很多学生思维很浅,不会展开想象。讲完课文,我布置了一篇写景的文章,让仿照课文的写作方法展开想象写出自己的感受,并鼓励学生说“相信你们一定行”。不知道学生会写的怎么样,总之我期待有写的好的,但我想大部分学生一定词语匮乏。这就想起了我自己写一些写景的文章,写起来真的会感觉吃力,只有让自己感性化,全身心的投入才能有词语流淌出来,这和写作功底和词汇量有着很大的关系吧!每次看别人的文章都会有自愧不如的感觉,毕竟我们不是作家。但我想,只要自己敢于写,勤于写,用心写,一定会有所进步的,学生也一样,在以后的教学中会和学生一同练习写作,走进学生发现学生的写作层次,更好的引导学生。

《山雨》教学后记

在教学本课时,特别是在整体感知时,文本中如诗一般的文字跃动在学生的眼前,等待着学生去品味、欣赏。阅读中,一切都以文本的原生态在对学生产生阅读期待,尊重学生个性化的解读。文本中美的文字描写了美的意境,美的意境惟有靠阅读者自己去感悟方能领略,原汁原味的整体感知就是引导学生自己读懂文本中,领略文字背后那美的意境。先教给学生赏读的方法,引导学生反复读,多想象,多感悟,不需要逐字逐句斟酌含义,但要在读中体会作者的情感,有自己独特的体验。力求通过品读、积累成诵等多种方式的阅读实践进行不同层次的读,完成全程的阅读。我觉得在课堂中完成一篇课文的学习,不应是阅读的结束,而应是阅读的开始。带着课文的学习兴趣去阅读新的作品,对课堂内容进行延续发展,才是真正意义的语文学习。那我的这节课就引着学生从课文中的文本延伸到了生活中、文学里,不仅是朗读、感悟能力的培养,也是其他能力的训练。

新课标提出阅读教学要加强朗读、默读的指导。因此我在教学中十分重视对学生的朗读指导。从以上教例可以看出同样的课文,同样的段落,先前虽然对学生强调要读出你喜欢的语气来,当琅琅的读书声充溢着教室的每一个角落时,但其神色、声调,却不尽人意。后来通过我的引导让学生在“读、思、议、想”的过程中理解了课文内容,感悟到„„在有了初步情感体验的基础上,自读自悟、美读品悟,学生的情感被激发,这时读起来就抑扬顿挫,情感流露于表情之中,达到“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要求,给人美的享受。由此可见,认知是情感的基础,情感是认知的手段,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朗读,真情能够流露其中。”所以,我认为在阅读教学中如果能充分利用情感因素使学生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那么就会大大提高教学质量。

《草虫的村落》教后记

初读《草虫的村落》一文,我就觉得十分有趣。这是一篇极富联想和想像的课文,作者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拟人来描写:草丛是村落、甲虫是村民,还有游侠、远方的亲戚、音乐家、工程师„„多么奇妙的想象,多么有意思的故事啊。作者以优美的笔调,把平常人们忽视了的草虫世界描写得情趣盎然,使人读后,很容易产生身临其境、乐而忘返的感觉。

我想这篇文章学生也一定会喜欢。果然,大概学生天生对小虫感兴趣的缘故,阅读课文的时候,学生充满了热情,也追随着作者的目光进行一次奇异的游历,从中感受草虫的生活以及作者丰富的想象和独特的感受。

在解读第一自然段的时候,有的学生抓住“又”字说作者肯定经常这样来观察草虫;有的学生抓住“躺”字说作者看似悠闲,其实在动脑筋;有的说在静谧中观察作者也不害怕,反而很惬意。于是我让学生想象作者可能怎样地躺着,姿势会有哪些。学生就展开了想象,有的说躺成一个“大”字;有的说手托着头,翘着二郎腿;有的说嘴里叼着一根狗尾巴草;有的说趴在地上,托着下巴,翘着小腿„„在学生的叙说中,发现他们仿佛真的就是作者,仿佛也就在草丛中,看喜欢的小草虫。

学生通过学习课文,加上自己练笔,知道了动物、小虫也有家庭,也有父母,也有兄弟姐妹,也有爱人,也有可爱的一面,也有自己丰富多彩的生活,从而增强了阅读的兴趣,感受到了语言的魅力,对学习文章的表达也更感兴趣了。 《詹天佑》教学后记

课文以人物姓名为题,重点写了詹天佑一生中最主要的事迹——主持修筑了第一条完全由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京张铁路,说明詹天佑是一位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表现了中国人的智慧和力量,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科学、勇于创新、立志为祖国作贡献的思想感情。并且让学生知道课文是怎样一层一层把詹天佑修筑铁路的经过写出来的。

在课上,我围绕文章的中心词“杰出”、“爱国”引导学生自读自悟,主动探索,并充分运用直观的教学手段,让学生体会詹天佑的杰出和爱国。这样在学生的主动探索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学习探究的能力,有利于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并在学生互相讨论、合作、欣赏中增强学习自信心。

在学习活动中,我与学生之间形成了积极的互动效应,我力求做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与参与者。比如在与学生探讨两种开凿法时,既注意认真倾听学生的意见,又注重适时的点拨,学生在读读、说说、干干中明白了两个隧道的掘进方法,体会到了詹天佑工作的细致和工作中遇到的困难以及他深入实践、新的思维。通过画图、演示再现了火车在“人“字型线路行驶的情形。就这样,学生的疑难全在读书和动手实践中水到渠成地解决了,课文的重点也得到了突出。

在指导朗读时,我采用了自读、默读、指名读、齐读等多种方法,加深了对詹天佑的敬佩之情。在第四自然段教学中,我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边读边做标记,并提出问题,在读中理解,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了质疑、解疑的能力,从而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我在引导学生感悟詹天佑勇于在实践中大胆的创新精神这一环节时做得较好。学生通过读书、动手、动脑等实践活动,有了较深感悟,从而体会到了在生活中、学习中处处都需要这种精神,使学生得到了启发,对学生起到了导行的作用。

不过,这一节课也有几个环节处理得不是很好。如:

1、在教学中过多强调去挖掘詹天佑的爱国精神和卓越才能,没有延伸到对中国人民智慧和力量的崇敬之情。

2、上课时,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忽视了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给他们回答问题和动手的机会太少。今后在教学中要更好地关注全体学生的发展,让学生共同进步。

《穷人》教学后记

《穷人》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课文讲的是渔夫和桑娜在邻居西蒙死后,主动收养她的两个孩子的故事,表现了桑娜和渔夫勤劳、善良,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品质。课文用朴实准确的语言,恰如其分你地表达了真情实感,读来使人深受感动。

教学时,放手让学生把课文读熟,读透。然后让学生谈自己的理解,并强调一定要讲明白你的这种想法从哪里来.有的孩子从人物心理去分析,有的孩子从人物动作去揣摩,有的孩子从人物语言去感受„„在学生七嘴八舌的交流中,人物心理状态、情感态度昭然于大家面前,所谓的深刻竟然让学生剖析的淋漓尽致,难点不难了。接下来,我在简单小结刻画人物的方法后重点指导学生的朗读。我先由当时的背景跟学生谈起,然后告诉他们:“一定要树立角色意识,你就是桑娜,你就是渔夫,请把人物的一切展现在我们面前吧!”在充分的朗读之后,我启发大家说:“同学们,桑娜和渔夫收养了西蒙的两个孩子,接下来的生活会怎么样呢?你为他们担心吗?”问题一出,班里同学立马分成了两拨,一拨是担心的很,一拨却坚定地说不担心。经过充分地各抒己见之后,我们续写《穷人》的工作就开始了,同学们有感而发,写得不亦乐乎。

《唯一的听众》教后深思

《唯一的听众》主要讲一个缺乏自信的小提琴手躲在树林中练习小提琴时偶遇一个音乐老人,这个小提琴手在老人用心良苦的真诚鼓励下,终于找到了自信,能在成百上千的观众面前熟练地演奏小提琴曲的故事。赞美了音乐老人那颗真诚帮助他人树立自信的美好的心灵。

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我让孩子们先读读课文的

1、

2、4自然段,说说这个孩子是一个有着怎样心理的孩子?你是从哪些词语体会到这点?你还从文中哪些地方体会到这点?再让孩子们读读这些语句。

接着我问孩子们:“这样一个极度自卑的孩子,他后来怎么样呢?大家一起读课文的最后一个段落。”当孩子们刚读完这段时,很多孩子都举起了手,我随便叫了一个孩子,他大声地告诉大家:“他后来成了一个充满自信的人了。”“你从哪些词语体会到的?”我追问到。孩子们振振有词地说:“无法割舍”、“爱好”、“熟练”、“成百上千”、“演奏”等等。他们在列举这些词语的时候都有自己充分的理由。待孩子们充分交流后,我让大家再自己读读这段。

然后,我提出了一个疑问:一个自卑的孩子怎么会变得如自信呢?是什么原因使他发生了那么大的变化?孩子们异口同声地说,是那个自称是聋子的老人,那个唯一的听众。我再追问:“这个老人到底用了什么魔法,让这个孩子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请大家自己认真地去读5—12自然段,勾出写老人的句子,并旁批自己的体会,然后我们再来交流。

最后,我深情地说到:“是这位老人真诚的鼓励才使得这个孩子才得以重树自信,是这位老人真诚的关注才使得这个孩子坚持练琴,是这位老人良苦的用心才使得这个孩子敢在成百上千的观众面前熟练地演奏小提琴曲„„如果是你,你的心里会生出怎样的感慨呢?”孩子们七嘴八舌,纷纷说出了自己的感想。“那文中的这个孩子,他又有些什么感想呢?我们一起读读13自然段吧。”当孩子们读完后,我再让他们说说,自己这时特别想对那位老人说点什么?我看得出来,孩子们已经被文中的老人感动了。

教学完这课后,我想:孩子们对什么是真正的美应该有了自己的认识。而我,也从老人那里受到了触动:我平时在对孩子们的教育中有没有做到有意识地去树立孩子们的自信呢?我今后该怎么做呢?这些虽然跟语文教学有点离题,但确实引起了我的深思。

《索溪峪的“野”》教学后记

这篇课文,通过描写索溪峪的奇丽风光,赞颂了索溪峪天然野性美,表达了作者畅游其间无比愉快的心情。文章紧紧围绕题目展开叙述和描写。首先把走进张家界索溪峪的整体感受概括为一个"野"字;接着,分别描写索溪峪山的野、水的野、动物的野、游人的野;最后,作者说由于索溪峪的天然野性荡涤胸怀,使自己感到从未有过的快慰和清爽。

文章思路清晰,学生理解起来并不困难。难在让学生通过文字的描写,想象索溪峪的野性风光。好在现在多媒体很发达,我只需要给学生找一些索溪峪的图片让他们欣赏就行了。而不少孩子竟然在家里就找到了很多图片,课堂上小组之间可以互相欣赏。最后的工作就是教给学生语言文字的品味赏析。课堂上,我创设情境,让学生充分地朗读,读山的野。读水的野,读动物的野,读游人的野,喜欢哪部分就读哪部分。读出野性的味道来。一场别开生面的朗读比赛就这样轰轰烈烈地展开了。

你读,他读,同桌读,小组读,然后全班一起读,喜欢这段的就站起来读。孩子们兴趣盎然,读出了韵味,读出了个性,读出了特色。读得感兴趣了,再试着背一背。学生的情感一旦被激发出来,将一发不可收。这节课,我上得很轻松,而孩子们很快乐。

《用心灵去倾听》教学反思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篇幅很长,也很感人,讲述了接线员苏珊用心灵倾听我的困难,用一颗慈母般的爱心帮助我的真情故事。在西班牙,问讯处的接听员苏珊用自己极好的耐性、一次又一次的心灵倾听以及她那富有诗意的语言使一个孤寂、无助、对死亡充满恐惧的男孩变得快乐、自信,她影响了男孩的一生,成就了男孩的一生。

这是西班牙一个真实的故事,我们在引导学生阅读感悟时,紧紧抓住心灵和倾听两个词,体会苏珊是怎样用心的,又是怎样有耐心地倾听?这样做给他人带来了什么好处?由此,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做一个用心的倾听者。除此之外,还可以引导学生注意苏珊对死亡的乐观主义态度,她对待鸟儿和自己的死亡都很从容,“到另一个世界唱歌去了。”多么美好的意境,这种态度是值得我们每个人称道的。在这堂课中,我主要紧扣一点:我把苏珊当作自己的母亲,苏珊具有母亲般的爱心。让学生发散,找到重点句子,进行朗读感悟,感悟到她的乐观、耐心善良、温柔、细心、她就像母亲一样在关心我、爱我。从而提升到,苏珊是在用爱心在倾听,用心在歌唱一首爱的歌曲,回归到课题,点题。学生能够紧跟老师思路进入文本,和文中主人公一起欢笑、伤心,有时会有惊喜。

苏珊在面对一个陌生男孩的倾诉时保持的是一份亲切,一份平和,一份耐心,正是这份亲切、平和、耐心,使小男孩拥有了最善良、最纯真、最澄澈的心灵。是啊,倾听就是一项技巧,是一种修养,甚至是一门艺术;对于我们教师来说,学会倾听更是一种责任,一种追求,一种职业的自觉。可就在这份责任、这种追求之中,我反思自己的工作:当学生触犯纪律时,我是痛心疾首无休止的所谓教导;当学生没有完成作业时,我是恨铁不成钢的所谓的谆谆教诲;当学生之间发生矛盾时,我是不分青红皂白的各打五十大板;当学生羞涩地走近我欲言又止时,我是自作聪明的循循善诱„„我何曾考虑到了学生们当时的感受?我又何曾注视到了他们当时的眼神写满了茫然!失措!厌烦!无畏!心不在焉„„

当学生犯了错误的时候,我为什么不能静下心来听听他的解释呢?没有哪个孩子是存心想犯错误的;当学生气喘吁吁的跑进你的办公室,想对你说点什么的时候,我为什么不能停下手中的活儿,注视着他的眼睛,静静地听他说完呢?当学生在路上兴冲冲地和你打着招呼想和你分享他的快乐的时候,我为什么不能停住自己匆忙的脚步呢„„让我们学会用心灵去倾听!这样,你会听到学生心灵的诉说,你会享受到教育的最大快乐与幸福。

《鹿和狼的故事》教学后记

一上课,先板书“狼”字,让学生说跟狼有关的成语,如“狼子野心”、“狼狈为奸”、“狼心狗肺”等,了解长期以来“狼”在人们心中的恶劣形象,为后面对“狼”的另一番认识埋下伏笔。然后便是照例地读文,认读我课前便写在黑板上的一些生词。在概括课文内容时,我往往会引导他们借助一些关键词结合课文进行联想,如:“提到鹿和狼的故事,有一个名字我们不能不提,他是谁?”这样以来,就把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化了。学生很快归纳出课文大意:罗斯福总统为了保护森林里的鹿不受狼的伤害,便下令消灭狼,最终导致森林里鹿的数量超过了森林所能承受的范围,造成了鹿死林毁的悲剧。状态好的时候,孩子们的概括能力是很令我吃惊的。

课文内容有了初步了解,我直奔主题:“罗斯福总统‘护’鹿‘灭’狼,最终却造成了鹿死林毁的悲剧,课文的哪些段落对此进行了描写呢,找出来读一读。”在这篇自读课文中,我把指导朗读的重点放在课文的

五、六自然段,因为,学生对悲剧的感受越深刻,探究原因的愿望就越强烈,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就越深入。学生很快便找到相关段落,但读得十分平淡。于是,我先为他们示范读第五自然段,让他们闭上眼睛想象画面。有的学生说:“我仿佛看到成千上万只鹿像疯了一样冲向一棵棵大树、小树,拼命地撕咬着树皮,平日里的优雅姿态荡然无存。”有的学生说:“我仿佛看到许多鹿因饥饿变得很瘦很瘦,眼睛里也满是血丝。”在描述这些画面时,孩子们的语言是动情的。此时,我再让他们带着感受去读这段话,语调低沉了许多,声音悲壮了许多。这正是这节课应该有的氛围。

在学习第六自然段时,我计划引导他们通过“锐减“、”苟延残喘“两个词语体会鹿群的悲惨处境,在认读生词时也有意没有让他们理解这两个词语的意思。但如何引出这两个词呢?通过第五自然段的学习,我感受到了文字的强大力量。于是,我灵机一动,让全班齐读第六自然段,读完后,我问他们:”在读这段话的时候,你在读到哪个词时,心头一震,或者心中有种异样的感觉。“很快地,一个孩子说“锐减”,另一个孩子说“苟延残喘”,而且,还有理有据地说出了自己对这两个词语在文中重要性的理解。不能不让人佩服。当然,这段话中,只要抓住这两个关键词,读好这一段,是没有问题的。

在解决本节课 “通过探究悲剧产生的原因感受事物之间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关系”这个重点问题时,我先让学生小组讨论,弄懂“鹿”、“狼”和“森林”的关系,然后又创设情景,让他们面对当地反对“引狼入室”计划的居民进行劝说,将课文中的语言转化为自己的语言,将文中对事例的具体分析转化为更具说服力的道理。这种方式,激发了学生表达的欲望,难度较大的问题也变得容易解决了。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教学后记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是由一位印第安酋长写给即将收买他们土地的白人领袖的精彩的演说稿,被誉为是有史以来在环境保护方面最动人的演说,它生动形象地描述了人类与大地上的河水、空气、动植物等的血肉关系,强烈地表达了印第安人对土地无比眷恋的真挚感情。本篇课文的一个教学重点就是让学生感悟土地的神圣,激发保护环境、爱护土地的情感。针对这一教学重点,我让学生熟读第二自然段,明白作者介绍了这片土地上的哪些部分。让学生交流自己平时对土地的印象。有的说土地是平凡的;有的说土地是肮脏的;有的说土地是肥沃的;有的喜爱她的花红柳绿;有的厌恶她的满目疮痍„„

紧接着,我让学生理解什么是“神圣”,并让学生说说什么事物在自己心目中是神圣的。有的说是**广场,有的说是升国旗的时候。 “那为什么土地在印第安人的心目中就像我们心目中的**、国旗一样具有这么崇高而庄严的地位呢?请再认真读一读,体会体会。”同学们一个个畅所欲言,激情飞扬。我情不自禁地小结道:“是啊!多么神圣的土地!她的一草一木,一鸟一石,哪一样我们能离开呢?难道她们不值得我们珍爱吗?”

“值—得—”孩子们异口同声地答道。我想,孩子们是真正感悟到了人类与大自然休戚相关、不可分离的密切关系,体会印第安人对大地的热爱。

《怀念母亲》教学后记

《怀念母亲》这篇课文,让我感触颇深,这篇课文是季羡林先生以回忆的形式,表达了对亲身母亲永久的悔恨,对祖**亲崇高的敬意和不变的爱意。

课文结构分明,层次清晰,借助日记、散文摘抄的语段,充分表达了对两位母亲的怀念,字里行间充分流露了作者的真情实感,让人思潮澎湃,情绪跌宕起伏。

新课开始,我给学生读了季羡林作品《赋得永久的悔》,学生听后,交流感受。让学生体会文章表达的对母亲的怀念之情,为理解本课做好铺垫。紧接着,我先让学生齐读课题,然后我紧紧抓住“母亲”一词质问学生:“这里的母亲指的是谁?”同学们异口同声的回答:“一个是亲身母亲,一个是祖**亲。”“那么作者是在什么情况下怀念自己的两位母亲呢?”这样既交待了作者的写作背景,又让学生抓住了文章的主干,同时也让学生明白了两位母亲在作者生命中同等重要的地位,为全文奠定了情感的基调,为理解奠定了背景基础。为了更好地理解课文,我让学生紧密联系本组课文训练重点——抓关键词句,表情达意。

课堂上,学生们分成四人小组合作学习,找一找课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我对两个母亲怀着同样崇高的敬意和真挚的爱慕?并在小组里交流,学生们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学习积极主动,交流时气氛活跃,他们找到了“食不下咽、寝不安席、抱终天之恨、频来入梦”等词,“我的祖**亲,我是第一次离开她。不知为什么,我这个母亲也频来入梦。”等句子,这样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让我深深地体会到:只要老师引导得当,学生在课堂上就会有精彩的智慧生成。

在理解作者对祖**亲的怀念时,我结合课文内容,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去感受作者的内心体验;创设情景,引导学生展开想象,通过对比读、选择喜欢的部分读、自读等方式,感受作者对祖**亲崇高的敬意和不变的爱意。从这节课的教学中,我明白,在教学中 “解读”课文,更应该引导学生“创读”,以读促讲,以读悟情,以读激情。

《中华少年》教学后记

本课是一篇略读课文,我是这样设计的: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读出内心的自豪,读出对祖国的一片深情;培养学生分角色、表演朗诵的能力;感染教育学生要深深地爱着自己的祖国。教学重点是分角色、表演朗诵课文。教学难点是学生要读出内心的自豪,读出对祖国的一片深情。教学方法:以感情朗读为学习方式,运用多种朗读方法,引导学生突破难点。

在第一课时,我首先让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资料,了解祖国的发展,引出课题;然后进行课文录音朗读,大致了解课文内容;再让学生自由朗诵,在朗读全文之前先快速找出不懂的生字词,把诗读正确,读流畅,以小组为单位初步了解文中一些词句含义,弄懂每一小节的意思,整体把握主要内容,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全班讨论交流在小组内未能解决的问题。最后安排的课后作业:熟读诗歌《中华少年》。

不足之处:

1、在每一小组分角色读一个小节接读整首诗以后的评价与组织学生交流朗诵后的体会方面仓促了些,主要是安排学生两次自读在时间上的预设短了一点,他们读得有滋有味时不忍叫停。只是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了一会,原本还要在全班交流的,交流内心情感的体验,交流朗诵的方法与技巧,交流自己真实的想法等未能落到实处。

2、在举例强调朗诵时重音的处理后未能回到文本中来,忽略了最佳的朗诵技巧指导时机。 总之,在以后的教学中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与策略,不断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和发展,竭尽全力上好每一节课。

《别饿坏了那匹马》教学后记

《别饿坏了那匹马》主要写了酷爱读书的“我”在失去看书机会时,摆书摊的残疾青年谎称家中有马,买下马草,让“我”继续看书的事。赞扬了作为书摊主人的残疾青年不计较个人得失、想方设法让“我”安心读书的良苦用心,表达了“我”得知真相后的深深感激之情。课文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心理描写的句子,语言细腻精美,不可不读,不可不品。这篇课文值得我们驻足鉴赏、细心揣摩的地方在哪里?我认为有三点精妙之处:

1、课文开头部分我看书时的尴尬;

2、我看书时被父亲抽耳光;

3、残疾青年编造的那匹马。抓住了这些精妙之处,引领学生去认真品读残疾青年说过的每一句话,去感受残疾青年不计较自己个人的得失得失、想方设法让“我”读书的良苦用心。学生通过自己的潜心揣摩、反复吟诵,从文中的一句字、一个词、一个句子品读出残疾青年乐于助人的美好心灵。

人间有真情,细节见真心。语言有温度,字词知冷暖,这不是老师教的,而是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的,感受到文章的精妙之处。

最后,通过故事悟出了这样的道理:放弃自己的一点私欲,能够成全一个美好的愿望;每人一点点善意的付出,会给这世界增添许多美好和欢乐。

教学后记

教学后记

教学后记

教学后记

教学后记

教学后记

教学后记

教学后记(推荐)

生态系统教学后记

陶艺教学后记

《教学后记.doc》
教学后记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