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安全教育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

2020-03-04 00:43:59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中小学安全教育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

摘要:

近年来我国校园安全事故频发,党和政府对此高度重视,颁布了一系列政策法规,促进中小学安全教育工作的发展。从当前学校安全教育教学现状出发,深入研究安全教育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增强师生安全意识,提升安全自护、自救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安全教育;教学模式;中小学教育

近年来,党和政府十分重视中小学的安全教育,颁发了一系列关于安全教育的政策法规,如《学生伤害处理办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这些政策法规有力地维护了学校的安全,促进了中小学安全教育工作的发展。然而,我国校园安全问题依然严重存在,校园安全事件频频发生。分析近年来学校发生的各类安全事故,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一些学校缺乏必要的安全意识,学校安全教育没有统一的课程体系和完整可行的教学模式,安全教育教学的形势不容乐观。

学校安全教育教学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学生安全成长的需要,是中小学课程改革的需要,是提高安全教育教学质量的需要,更是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定基础的需要。

一、学校安全教育现状

(一)缺乏专职安全教育师资队伍

校长是安全教育的第一负责人,一般由学校副校长分管安全教育工作,德育处主任对学校安全教育工作进行具体负责管理,并依托班主任和科任教师负责实施。此外,还会邀请交警、消防等相关部门人员到学校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宣传交通、消防等有关知识和技能,并对老师开展安全教育予以一定的指导。其中班主任是学生开展安全教育的主要人员,在学校安全教育教学中发挥着主力军作用。但目前中小学几乎没有专职的安全教育教师。

(二)缺少统一的安全教育教材

教育部《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要求,在学科教学中涉及到的安全教育内容,进行学科渗透,选择挖掘相关内容讲解,讲授内容各不相同,不同学科,不同学段,不同的学校,各不相同。而安全教育课的教材,几乎没有统一的国家教材。

(三)安全教育的途径与方式有待创新

中小学校开展安全教育的主要途径为主题班队会,此外还有专题教育、学科渗透及以活动和实践的形式安全教育实践课,可见,中小学安全教育的形式具有多样化的特点。比较而言,小学进行安全教育的形式和途径是最多的,初高中侧重于学科渗透和班会。中小学安全教育既有自身的特点,又与其他学科在内容上有交叉之处,可以采取在其他课程中进行渗透的形式。专题活动是当前学校安全教育的又一主要方式,代替了学校安全教育课程的实施。常见的有法制讲座、交通安全讲座、心理健康教育讲座、消防安全讲座、饮食卫生讲座等,配 有图片展示、黑板报、主题班会等,以提高专题教育活动的效果。

(四)安全教育教学模式需要完善 大多数安全教育教师在讲授安全教育内容时,都是照本宣科,比较枯燥乏味。其次是放任自流式地发自学资料,教学效果自然相当差。少数学校以安全演练、观看影视录像片来代替安全教育教学。能把知识性、实践性和趣味性相结合的很少。

二、安全教育教学策略

(一)建构科学合理的安全教育课程体系

安全教育指通过各种方式,帮助和引导学生了解基本的保护个体生命安全和维护社会公共安全的知识和法律法规,树立和强化安全意识,掌握基本的自护技能,提高在各种危急情况下自救、互救和自我保护的能力,提高生命质量。

应根据学校和学生特点,规划和构建科学合理、循序渐进的安全教育课程体系,使得学生有序接受科学的安全教育,形成珍惜生命、灿烂生命、享受生命的意识。使其具有“生活性”、“综合性”、“体验性”、“实践性”等特点。遵循“针对性、层次性、递进性”的基本原则,以不同学段的需求和时令季节变化为纵坐标,以模块化的系列内容为横坐标,螺旋上升,建构科学的内容结构体系。

每个学段的总目标都由“情感态度培养”、“行为技能训练”以及“知识经验积累”三维目标构成。“情感态度培养”,重在促进“生命安全”意识的形成; “行为技能训练”,重在培养学生“识险”“避险”“救护”的行为能力;“知识经验积累”则是安全意识和行为技能赖以发展的基础。人的行为总会受到意识的影响和支配,因此,帮助学生树立生命安全意识的教育应贯穿本课程的始终。

(二)建立多样而有效的安全教育教学模式

针对安全教育教学实际,遵循中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把握学生认识特点,坚持专门课程与学科课程渗透相结合,课堂教学与实践活动相结合,知识教育与强化训练相结合,国家统一要求与学校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创建多种安全教育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运用多种教学模式,创建安全教育课程体系。 1.学科整合式教学模式

“安全教育与学科整合式模式”同其他模式相比实效性强,不受时间地点的约束和限制,教材中的很多内容都是很好的安全教育课例,学生可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各种安全知识,这样便延伸了教材内涵,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

例如,在教授语文课《司马光》时,教师可以将语文教学与安全教育有机整合,在课程导入中就创设情境,列举学生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安全方面问题,然后引出砸缸救人的司马光,总结全文时,将课文内容进行拓展延伸,最后让学生自己举例说明在现实生活中遇到危险时如何自救、互救,化险为夷,这样,一节语文课在完成语文基础知识教学任务的同时,又使学生受到安全教育。其他的如历史、生物、物理等学科都有很好的安全教育课例,在教学中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讨论交流,可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与防范能力,达到安全教育的目的。

2.安全教育体验式教学模式

体验式教育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为了达到安全教育的目的,可为学生精心设置一定的教育情境,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设身处地地想一想”、“身临其境地做一做”,把能调动起来的感官都调动 起来,通过学生自己的亲身体验、主动探究,感悟出道理、概括出结论来,达到相应的教育目的。如:在教学《我是遵守交通法规的好学生》、《身边的危险》、《保护我自己》等一些以体验性为主的课程,按照 “活动教学”的思想,根据每课创设情境,以个体经验为载体,以活动为中介,精心设计活动,通过角色扮演、情境体验、认知澄清、行为训练等丰富多样的活动形式,师生共同参与,引起学生相应的心理体验,从而施加积极影响。

同时,体验是学生提升能力、形成技能的最好方法。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要从细节抓起,在细节中让学生体验自我保护的重要性,了解自我保护的过程,从而形成技能。如:处理学生流鼻血或不小心划破手等事件中,要让学生学会自行简单的处理,并在处理时让同学们感受互相帮助、相互协作的过程。 3.活动式教学模式

有效活动式教学模式由以下几个方面构成: (1)创设情境,引入话题。 (2)活动体验,以情促行。 (3)总结提高,升华主题。

从学生的心理出发,根据学生的兴趣组织活动,以活动为中心,通过有针对性的活动获取安全常识,使学生形成安全意识、提高防范能力,帮助学生保证生命的质量,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如:对骑自行车感兴趣的学生,班主任可通过观看视频,让学生们认识自行车的结构,骑自行车技巧,让学生亲眼目睹不规范骑自行车发生车祸造成的危害,使学生在在活动中受到教育,增强自我保护的能力。 4.家校结合式教学模式

家校结合式教学模式,是以学校为中心,通过挖掘家庭教育资源,建立家校互动合作,以求共同培养和提高学生安全意识,达成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模式安全教育必须要求家庭的积极参与,通过《致家长的公开信》、签订家校安全教育协议书、定期召开家长会、家访和孩子一起看安全教育片等形式,强调安全监管要求。家校结合可帮助学生牢固树立安全意识,自觉将注重安全、遵章守纪变成一种习惯。同时,学校应帮助家长掌握教育孩子的正确方法,以便他们更好地协助学校进行安全教育教学活动。家校结合式教学模式,密切了家校之间的关系,提高了家长对学校与老师的可信度,促进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可以减少学生上网吧,打电子游戏事件的发生,实践证明,家校合作教育对孩子的安全教育非常有帮助,能够及时发现孩子的缺点,并能及时地得到纠正,使孩子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

安全教育无小事,只要学校安全教育教学工作开展得好,就能更好地增强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提高学生感恩意识、生命敬畏意识、生命价值意识,从而让学生们在文明、和谐、友好、乐学氛围中快乐成长。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Z].2006.[2]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Z].2007.[3]王传湘.新课改 新理念 新实践[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2012.[4]党的十七大报告[Z].2007.[5]中共中央.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Z].2001.[6]陈越.建构主义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综述[A].2002.

农村中小学阅读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

我国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

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潍坊市普通中小学教师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食品安全现状及对策研究

当前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学现状及对策

中小学法制教育的现状及对策

中小学安全工作现状及对策

农村中小学教师现状及对策

我国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中小学安全教育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doc》
中小学安全教育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