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导学案

2020-03-03 19:42:53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第四单元导学案 16 范仲淹的故事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了解范仲淹刻苦读书的故事;

2、体会其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品质,领悟作者是怎样通过人物的言行来表现人物特点的。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感悟人物的精神品质。 教学难点:

领悟文章是怎样通过人物的言行来表现人物特点的。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播放《岳阳楼记》朗诵欣赏,谈话导课:

二、精读品味,体验感悟:

1、让我们通过范仲淹感人至深言行,借助文中含义深刻的词句,去领悟课文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2、教师出示学习提示:

快速默读课文2——7自然段,想想范仲淹是怎样刻苦读书的?他为什么要刻苦读书?画出文中使自己最受感动的语句读一读,细细品味后与同桌讨论交流。

3、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同桌交流。

4、汇报交流:

(一) 范仲淹是怎样刻苦读书的?他的哪些言行使你深受感动? 引导学生感悟范仲淹的生活的艰苦程度。

(二)范仲淹发愤苦读的学子形象感人至深,那么范仲淹为什么要刻苦读书呢?

指名学生汇报:

我的志向,要么当个好大夫,要么当个好宰相。好大夫为人治病,好宰相治国为民。

(1)谈一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2)练习有感情地读这句话。

(3)从这句话中,我们又能看出仲淹是怎样的人? (4)包含着对祖国的热爱,再读这句话。 三、体会写法:

四、课后小练笔:

写自己熟悉的一个人,选取典型的事例,通过人物的言行举止来表现人物的特点。

17、体育课

教学目标:

1.认识2个生字,学会11个生字,掌握“伤病、膝盖、碍手碍脚、小菜一碟、双臂、胳膊肘、握手、嘲笑、旁若无人”等词语。

2.帮助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了解体育课上涅利在同学、老师、妈妈的关心和鼓励下,是怎样爬上横木顶上的,体会涅利自强、自立、自信的精神品质,领悟作者是怎样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来表现人物特点的。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了解体育课上涅利在同学、老师、妈妈的关心和鼓励下,爬上横木顶上的故事,体会涅利自强、自立、自信的精神品质。

教学难点:

领悟作者是怎样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来表现人物特点的。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爱的教育》这本书的封面

看到这个书名,你会想到什么?

二、自主预习

1.出示ppt(预习提示):

第一步:读课文,画出生字自学,争取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第二步: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第三步:画出自己不懂的内容。

2.学生自主预习

三、检查预习

1.课文主要讲了谁?(涅利)

写了涅利的一件什么事?

2、默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

3.讨论、交流

四、深入学习、感悟理解

(一)默读课文,找出写上体育课的段落,多读几遍,用笔画出描写涅利的语句,反复读几遍,把读的感受批注在文章边上。

(二)组织交流

1、可怜的小家伙,他使出了全身的力气,脸都憋紫了,豆大的汗珠从他额头上滚落下来。

(1)仔细读读这句话,你读懂了什么?

(2)还从哪些句子感受到涅利的坚持不懈,找出来读读。

2.换位体验

(1)看着涅利那样的吃力,如果你是他的同学,你想怎么做?

(2)我们一起来鼓励涅利,用鼓励的语气来读读同学的话。

(3)假如你是涅利,在同学、老师的鼓励下,终于站在最高处时,你的心理一定有许多话要说,你想对谁说些什么?

1.对自己说„„

2.对老师说„„

3.对妈妈说„„

4.对同学说„„

3.提炼中心

文章读到这儿,评价一下文中人物。

五、深入探究,引发讨论

1.文章的题目是体育课,整个第二大段把体育课上的故事写得很清楚了,为什么要写第一和第三部分,那不是画蛇添足吗?

2.学生讨论

3.组织交流

第18课 《虎口藏宝 》导学案

学习目标

1.引导学生认识“瞥、瓷、栩、眶、忡、谍”6个生字,会写“瞥、瓷、栩、寄、琢、眶、遮、胶、陌、堪、晕、歹、徒”13个字,掌握“瞥见、陶瓷、栩栩如生、琢磨、眼眶、遮掩、胶卷、陌生、疲惫不堪、歹徒”等词语。

2.指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把握课文内容,了解威廉叔叔为什么夸奖纳塔莉是个聪明的孩子,学习纳塔莉聪明、机智和勇敢的精神品质。

3.领悟作者是怎样通过对人物的心理活动和动作的刻画,来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学习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了解纳塔莉在十分危急的情况下,能够机敏地将陶瓷虎口里藏的宝物——胶卷进行调包,躯过了歹徒的搜查,保护了胶卷的故事,体会纳塔莉的聪明、机智和勇敢,是教学的重点。

2.领悟作者是怎样通过对人物的心理活动和动作的刻画,来表现人物特点是教学的难点。 学习指导:

1.小组讨论法;2.活动探究法;3.诵读法

学习过程

一、质疑导入

教师出示课题后,可引导学生进行质疑,从而导入新课:同学们,看到《虎口藏宝》这个题目,你有什么疑问要提出吗?面对这个题目,你又想知道什么呢?

二、自主学习与交流

1.自读课文,边读边画出本课要求认识的生字和不懂的问题,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指名读课文,读后进行简单评议。 3.组织交流。 (1)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三、合作研究,感知内容

1.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2.默读课文,想一想:威廉叔叔为什么夸奖纳塔莉是个聪明的孩子?读后组织交流。

3.找出描写纳塔莉心理活动和动作的语句,读一读,说说自己的感受。 4.组织分角色朗读课文。

四、拓展延伸

在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可组织他们演一演这个故事。

五、巩固练习。

1.读本课生字,说一说自己是怎么记住它们的。 2.读句子,回答括号里的问题。(课后练习第3题) 3.读读写写。(课后练习第4题)

还可让学生从课文中找出自己喜欢的词语,读一读,写一写。如:“若明若暗、价值连城、喜出望外、迷惑不解、翻箱倒柜、洋洋得意、大功告成、无能为力”等。

19.顶碗少年

课型:自读课 学习目标:

1.会认、会写下列生字:疚 胛 颓 2.理解下列词语:座无虚席 优雅 惊羡 愧疚 惊心动魄 迷惘 山穷水尽

柳暗花明

3.通过自主探究与合作,体会顶碗少年成功背后的意义。 4.能结合自身实际谈一下自己受到的启迪。 预习准备

1.找出自己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试用工具书独立解决。

2.初读课文,找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准备课堂上小组交流解决。 课堂合作、探究

一、导入新课

由如何成功的话题引入本课

二、学习生字词

1.小组交流生字词预习情况,解决遗漏问题。 2.挑一个小组出生字词检测题,其他小组作答。 3.教师依作答情况小结。

三、深读课文

1.教师出示自读提示:

(1)作者为什么说顶碗少年是一个强者? (2)读了课文,你受到什么启迪?

(3)那位白发老者对顶碗少年低声说了些什么?顶碗少年听了之后又是怎样想的? (4)找出描写顶碗少年动作神态的语句,认真体会他是怎样拼搏的。 2.以小组为单位,自主探究后,与小组其他成员交流合作,解决问题。 3.依自读提示,汇报交流,教师小结。

4.小组合作,自由提出新问题,大家共同解决。 5.自由谈学习本课的收获。 6.总结全文 课后小测试

1.听写部分生字词

2.回答问题:学习本课后你受到什么启迪?.

20.失去的一天

课型:自读课 学习目标:

1.会认、会写下列生字:茬 砖 涎

2.理解下列词语:绿荫如盖 羞愧 垂涎欲滴 游手好闲 3.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理解“失去的一天”的含义。 4.学习本文后能受到珍惜时光的教育。 预习准备

1.试查找作者苏霍莫林斯基有关情况。

2.初读课文,找出自己不认识、不理解的生字、词语,试利用工具书独立解决。 3.试理解课文,记下自己不懂的问题,准备在课堂上合作探究解决。 课堂合作、探究

一、导入新课

由珍惜时间的话题导入

二、学习生字词

1.小组内交流生字词预习情况。解决自己遗漏问题。 2.挑一个小组出生字词测试题,其他小组作答。 3.教师依作答情况小结。

三、深读课文

1.教师出示自读提示:

(1)佩佳在这一天里都做了些什么? (2)妈妈为什么说佩佳“失去了一天”? (3)妈妈领佩佳都看了些什么?

(4)你对“失去的一天”是怎样理解的?

2.依自读提示,小组内自主探究、交流合作解决问题。 3.汇报交流。逐一小结。 4.小组合作,自由提出新问题,大家共同解决。 5.学生自由谈谈学习本课的收获。 6.总结全文 课后小测试

1.听写部分生字词

2.收集一些有关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

语文百花园四

教学目标:

1.能读写带关联词语的句子。

2.通过交流,掌握深入理解含义深刻句子的方法。

3.运用已有的阅读文章的方法,自己独立阅读理解现代文。 教学重难点:

运用已有的阅读文章的方法,自己独立阅读理解现代文。 学法: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过程:

一、理解与运用

1.反复练习中的例句,体会这几组关联词语在表达中的作用。 2.交流体会。

3.从上面带点词语中任选一组写一句话。 4.分组交流自己造的句子。

二、拓展与交流

1.激趣:在阅读课文中,大家会遇到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怎样才能深入理解这些句子呢?读读书上介绍的方法。

2.小组交流:自己在平时阅读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时,是怎样去深入理解的。

3.全班交流

4.全班交流在本单元学习或课外阅读中,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三、阅读平台 1.读课文思考:

(1)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 (2)林肯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3)为什么所有的嘲笑声变成了一阵阵热烈的掌声? 2.分组交流。

四、积少成多

1.读读这些名言警句,想想它们都是什么意思? 2.分组交流警句意思。 3.教师引导理解。

(1)“有勇气的人,心中必然充满信念。” 这是古罗马伟大的雄辩家、拉丁散文大师、政治家、哲学家关于勇气的一句名言,讲勇气与信念的必然联系。有勇气的人,心中必然有自己可以确信的看法。

(2)“真金在烈火中炼成,勇气在困难中培养。”这是古罗马塞涅卡的一句名言,以真金是在烈火中炼成的,来讲勇气是在困难中培养起来的道理。

(3)“丧失财富的人损失很大;可是丧失勇气的人,便什么都完了。”这是西班牙作家、诗人、剧作家塞万提斯讲的一句名言,讲树立勇气的重要。一个人失去了财富会带来很大的损失,但这个损失以后还有机会补救,如果丧失了勇气,就一切都完了。

(4).试着背背这些名言警句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口语交际《电话留言》 教学目标:

1.敢于与他人交流,表达自己的独特见解。

2.引导学生学习电话留言的技能或发手机短信的技巧。 3.能向别人学习,倾听他人的发言或表演。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学习电话留言的技能或发手机短信的技巧。 学习过程:

一、谈话导入

在现代社会打电话是人们生活中常用的通讯方式。但有时候电话通了,你想通话的那个人却不在;有时候对方又是录音电话,这就需要你留言,这个时候,我们该怎样说话呢?

1.阅读教材中“活动建议”部分,想想电话留言活动内容和要求。 2.确定打电话的具体内容。 3.设置电话留言的情景。

4.自由组合,模拟进行电话留言活动。

二、进行活动评价

1.阅读教材中“活动评价”部分,明确评价要求。 2.进行评价

第三课时:习作《我和××》 教学目标:

1.能把自己和伙伴之间发生的事情写清楚。

2.能通过对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突出人物特点,将文章内容写具体。 3.语句通顺、表达有一定条理。

4.有自己的真实感受。 教学重难点:

能通过对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突出人物特点,将文章内容写具体。习作过程:

一、谈话导入

在日常生活中,同学经常与自己的伙伴、朋友、亲人、师长等交往,在交往中也一定会发生过这样或那样的一些事情,这些事或让你受到了深刻的教育,鼓舞你不断进步;或不断提醒你注意吸取教训,不要重走错误的老路;或使你„„今天你就选择其中一个,和同学交流交流。

二、小组出代表,全班交流,互相补充

三、学生进行习作,教师注意发现有新意的习作,随时向大家推荐

四、学生习作之后认真自我修改,与同学交换习作,互相修改

五、优秀作品欣赏

文化生活第四单元导学案答案

语文版七下第四单元现代诗歌导学案

九年级第四、五单元复习导学案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导学案[1]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作文导学案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导学案[1].成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复习导学案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 第十四课 导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复习导学案

初四下册第四单元学案

《第四单元导学案.doc》
第四单元导学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