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课堂游戏教学研究李建东

2020-03-02 02:17:55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小学英语课堂游戏教学研究

姓名:李建东

地址:苏州工业园区唯亭镇立交桥北 邮编:215121 联系电话:13915564252 学校:苏州工业园区唯亭实验小学

获奖:本文获苏州工业园区2006年《我与教育科研》论文评比一等奖

【摘要】为了激发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为了活跃课堂气氛,为了给学生架起实践和交际的桥梁,笔者特针对小学英语课堂游戏教学开展研究。本文通过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进行探讨,初步探索了游戏教学的理论依据、游戏的设计、游戏教学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最后得出的结论表明:游戏教学是教学理论及方法领域的一次深刻变革,是学习者从教学的客体到主体地位的转变,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关键词】活动教育

课程标准

游戏教学

基本原则

心理特征

一、引言

1、目前,小学英语教学存在着这样的问题:几乎所有的孩子在刚开始接触英语的时候,都是兴致昂然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学习内容的加深,学习要求的提高,学习上的困难和挫折的不断出现,不少孩子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积极性日趋减退,课堂上教师感觉寸步难行。

2、小学开设英语课程时间不长,由于一些教师对小学英语教学目的认识不清,对小学生的心理了解不够,在教学中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有的教师甚至用中学的教学方法教小学,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普遍存在着死记硬背、依赖性强和自信心差等不良的学习心理问题。

3、当前,在全国范围内已经充分肯定了中小学外语教学要“听说领先、读写跟上”的原则,然而,由于缺少语言环境以及“应试”等原因,很多教师往往本末倒置,轻听说重读写,结果培养出大批的只学会“聋哑英语”的学生。

综上所说,为了提高小学生的英语素质,培养他们的英语学习兴趣,笔者感到必须探索一套符合小学生生理和心理的教学方法,以促进小学英语教学的健康发展。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和研究,结合教学实际,笔者开展了小学英语课堂游戏教学研究。

二、小学英语课堂游戏教学的涵义

“小学英语课堂游戏教学”就是教师在课堂上充分利用各种游戏形式,尽可能将枯燥的语言现象转变为学生乐于接受的、生动有趣的游戏内容,激起学生的学习情绪,从而引导学生从整体上理解和运用语言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是教学目的、内容的贯彻和落实的有效形式,是集中学生注意力、发展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是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表演力和创造力的有效途径,是增强后进生自信的有效措施,是深受学生喜爱的活动,是整个语言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是语言训练的行之有效的一种形式。

三、小学英语课堂游戏教学研究的理论依据

1、在英语课堂中开展游戏教学符合活动教育的理论。“游戏”属于“活动”的范畴,游戏教学法自然是活动教学的方法之一。在我国,活动教育思想的萌芽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先秦的诸子百家,较为明确提出这一理论主张的是荀子。他所倡导的“知行统一观”为我国的活动教育理论与实践提供了哲学基础。在英语课堂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游戏”确实是“行”的一种较为理想的方式,它不仅能有效地吸引学生主动参与英语学习,而且能将语言学习和语言实践有机地统一起来,达到了荀子所倡导的“知行统一”的境界。有效的游戏教学能使学生集中注意,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弱化学生的认知负载、心理负载,使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体验,进入学习的最佳状态。

2、近年来,国外外语教学理论界都特别强调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放在重要位置,强调要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外语。如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最好的学习动力是对所学材料有内在兴趣。兴趣是一种良好的情绪或情感的表现。达尔文说过:“就我记得在学校时期的性格来说,其中对我后来发生影响的,就是我有强烈而多样的兴趣,沉溺于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深入了解任何复杂的问题和事物。”可见,兴趣作用之大,而兴趣又是需要一定的载体,课堂游戏就是最好的载体,尤其是一些对抗性,竞争性的游戏,学生特别喜爱。

3、加涅指出:“学习是学习者通过自己对来自环境刺激的信息进行内在的认知加工而获得能力的过程。” 英语学习其实是一个英语知识积累、技能培养和能力发展这样一个复杂的过程,主要是靠有意识学习去完成。但是,小学生注意力不易持久集中,所以我们要创造习得的条件,充分调动学生进行无意识学习,以减轻其学习负担。游戏教学能把较复杂的教学内容寓于轻松愉快的玩乐之中去,让学生不知不觉地主动学习,将所学的知识进行加工,加以内化,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四、小学英语课堂游戏教学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真实语用原则 国家《英语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规定,英语教育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即运用语言结构的能力和运用语言进行得体交际的能力。小学英语游戏教学作为教学活动,其根本目的也应该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小学英语游戏教学中开展那些真正以语言运用能力为目的的游戏,从而培养学生在真实语境下为了真实语用目的而运用真实英语的能力。

2.真实兴趣原则 教育学、教学论和教育心理学理论告诉我们,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外语学科教学而言,学生仅仅产生一般兴趣是远远不够的,我们需要将学生的一般兴趣转化为对外语学科学习的兴趣,这既可能是原生的真实的外语学科兴趣,也可以是从对其他事物的真实兴趣上延伸形成的外语学 3习兴趣。因此,我们在小学英语游戏教学中,必须把握学生的真实兴趣,找到学生真正喜爱的游戏,然后将学生的真实兴趣转化到英语教学游戏中。

3.动态调整原则 小学生具有特殊的心理特征,他们的注意力持续时间不长,而且很容易出现兴趣转移或消退。因此,英语教师在开展小学英语游戏教学中,必须在游戏预设的基础上留有生成的空间,以便在教学中变化使用;掌握游戏的不同特征,以保证同一教学内容中的不同游戏都指向相同的语言运用能力;掌握学生的心理变化机制,按照学生的注意力的节律变化及时调整变化游戏方法或模式,从而使我们的教学丰富多彩,让学生对游戏中的教学内容保持持久的学习兴趣,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

五、小学英语课堂游戏设计应体现不同年龄学生的特点

小学英语教学游戏是为小学生设计与选择的,为此,我们充分考虑小学生的学生主体特性,根据不同年龄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精心选择与设计游戏。

1.低、中年级课堂游戏以直观性、娱乐性为主

从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来看,低、中年级学生思维发展处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阶段,运用直观教具容易吸引学生,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因此,我们充分利用各种漂亮的、别致的、学生们感兴趣的实物、图片、模型或多媒体等直观教具开展游戏活动。如我在《牛津小学英语》(以下均为同教材)1A Unit 6第一课时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牢记“apple,pear,melon,lemon”等水果类单词,她设计了一个“猜一猜”的游戏:请一个学生上台,给他(她)一个水果让他(她)藏在身后,然后其他学生用“Are you Mr/Mi/ Apple / Pear„?”猜,猜中的就可以得到一个帖纸作为奖品。有玩又有奖,学生们自然会更踊跃地参加,很快学生们就能将新授单词熟记于心了。

2.中、高年级课堂游戏以实用性、自主性为主

中、高年级学生通过几年的英语学习,已具有一定的交际能力。小学英语游戏教学的目的是培养、提高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因此,在设计游戏时要充分考虑这一目的,设计一些有现实意义,与生活有关,有一定的实用性的游戏, 4 如购物游戏、打电话游戏、失物招领游戏等,使学生通过游戏真正获得新的语言能力,提高语言水平。如我在6A Unit 3 Asking the way这一单元的教学中,组织学生玩“问路”的游戏:“Can you tell me the way to the Garden?” “Yes,go along this street,Turan right at the first croing.It’s on the left.”把学生桌椅组成方阵,摆成街区的样子,每个方阵写上地名,同时,让学生自主地选择目的地,体现学习的自主性,学习气氛自然“水涨船高”,而且大容量的操练了有关问路的交际用语,增加了操练的广度和深度,提高了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

六、小学英语课堂游戏教学中要注意把握的几个要点 1.游戏设计要有目的性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在教学活动过程中,运用哪种游戏,何时开展游戏活动,游戏时间的长短,我们都应根据教学目标而定。游戏只是教学手段,而不是目的,不能为了游戏而游戏。

例如在教学3A 第二单元颜色时,我做了一个彩色的活动转盘,上面有七种颜色,请一个学生上台转动转盘并问:“What colour is it ? Can you gue?”,学生纷纷举手猜测:“Is it yellow/blue/white/green/„?”,猜对的学生给予奖品。虽然游戏简单,但学生乐此不疲,在不知不觉中巩固了教学目标,有效地获得了知识。

2.游戏方法要有创新性和多样性

《课标》强调,小学阶段英语课程的目标首先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安排的教学游戏要新颖、形式多样、富有情趣,使学生产生欢快的情绪,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语言知识和掌握语言技能的各项训练活动中去。如我在教授数字时,组织学生玩“火车开往北京”、“找邻居”;新授单词时,安排学生玩“母鸡生蛋”、“摘苹果”、“单词接龙”、“传口令”;复习重点句型结构时,让学生做“小猫钓鱼”、“小狗熊找家”等充满趣味性的游戏。每每此时,学生喜形于色,跃跃欲试,迫不及待地要求参加,并自觉遵守游戏规 5 则,努力争取正确、迅速完成游戏中的各项任务,这样做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牢固掌握所学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

3.游戏规则要明确,有可操作性和激励性

游戏规则制导着游戏的整个过程,它是完成游戏活动的一个重要保证。因此,教师在设计游戏时,要设计好游戏规则。游戏规则要简要明确。游戏前,要把游戏的规则要求,奖罚细则讲清楚,避免在游戏活动中教师重复讲述游戏规则。一旦如此,不但浪费时间,而且会影响或破坏学生的兴致,致使学生对游戏活动失去乐趣和主动性。另外游戏规则要有可操作性和激励性。如我在3B第一单元,复习学习用品单词(如

bag, pen,book,ruler等),组织学生玩猜测游戏。每组有两次猜测机会,时间在10秒钟内。第一次猜中得两颗星,第二次猜中得一颗星。这样的游戏规则既节省了游戏时间,加快了游戏活动的节奏,也激励了学生参与游戏活动,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教学效果。

4.游戏安排要有层次性

《课标》指出:“小学阶段要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因此,英语教师在贯彻“听说领先,读写跟上”的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围绕某一语言知识的学习与语言技能的训练,开展多个教学游戏时,要注意游戏的渐进性,即体现由易到难的学习顺序。如我在教授4B Unit 4水果类单词时,为了让学生从听、说、读、写几方面进行扎实有序的

apple, pear,watermelon,mango,peach,grape,orange等单词的图片,让学生做“look,listen and point”游戏;然后做“look,listen and number”游戏,即按老师报出的顺序号给图片标号;接着做“look,listen and say”游戏,即让学生看图片,听老师所说的编号,由学生说出相关图片的单词;最后做“look,listen and write”的游戏,即让学生看图片,听老师说出其中一个水果的英文名称,学生写出该单词的编号后,再写出英语单词。通过开展此类循序渐进的游戏,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语言技能可以得到比较扎实、到位的 6 训练,同时,学生在逐步提高要求的游戏中获得成功,因而学习自信心也逐步增强。

5.游戏组织要合理性

学生是游戏的主体,任何组织方式都要有利于完成预期的教学任务。游戏组织有个人、双人、四人小组、六人小组、全班学生等方式。对于人数多的班级,小组形式最有利于调控过程。教师在设计游戏时,要充分考虑空间因素,尽可能利用现有空间条件开展游戏活动。例如,课文、对话教学就适合双人、四人等小组形式的游戏,而单词、句型教学就适合整班学生的游戏。

6.游戏评价要形成性和终结性相结合

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是《课标》的基本理念之一,它提出了建立能激励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评价体系。因此,教师在游戏活动结束时,要重视对学生在游戏活动的表现作出评价,适时鼓励和表扬学生(如Excellent/Well done/You did a good job等),也可以送些小礼物(如小贴纸)给学生作为表扬和鼓励。为使评价能保持长久的激励作用,教师可以采用形成性评价。例如,在黑板的一角设置一个计分表,把小组成员的每一次成绩用分数或符号表现出来,最后累积成绩,让学生自己评出游戏出色的小组。

七、小学英语课堂游戏教学的实践和运用 1.运用游戏教学,加强情感教育

心理学原理告诉我们,没有积极的情感,学生就没有求知的热情。在教学中,教师怀着一颗童心参与游戏,或与同学们一比高低,或为同学们呐喊助威。教师的平易近人消除了学生的心理戒备,拉近了师生距离,融洽了师生情感。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有了融洽的师生关系,学生们就会全身心投入学习,教师上起课来自然得心应手,水到渠成。

2.运用游戏教学,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

纯粹的听说读写训练会让学生觉得枯燥乏味,学起来没劲,如果教师寓游戏于听说读写训练之中,便能化枯燥为兴趣,化被动为主动,化平淡无奇为曲 7 折离奇。如我在5B Unit 3 的课堂教学中,当学生学了“I like„;He/She likes „” 之后,设计了一个“记忆大比拼”的游戏:

T: Now, boys and girls, let’s play a game , I will ask some students to come to the blackboard to say out their hobbies, then you speak out their hobbies,let’s see whose memory is the best.Ss:OK S1:I like swimming.S2:I like running.He likes swimming.S3:I like going shopping.S1 likes swimming.S2 likes running.„

待邀请了5名学生上台讲述了自己的爱好后,组织余下学生写下他们的爱好,并且正确朗读出来。通过这类游戏,学生们轻松地掌握并巩固了所学句型,而且提高了听、说、读、写能力。

3.运用游戏教学,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

通过多年的实践研究,笔者发现在课堂上合理地运用游戏教学,不但可以帮助学生掌握知识,而且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例如我在三年级学生刚学习了“What’s your name?”后,为了避免明知故问式的、毫无语用价值的游戏,我设计了一个“Gueing Game”。让同学们几人一组自编自演一个英语小品,剧中人必须说出“What’s your name?”。表演完后,请其他同学猜出剧中人是在什么情景中说出“What’s your name?”的。有的同学会表演新学期开学,同学们来报名,班主任登记学生姓名;有的会表演与父母外出旅行住宾馆时,工作人员询问姓名;有的会表演生病去医院看病,医生询问姓名;有的会表演去登记户口,工作人员询问姓名等,不一枚举。这个游戏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引导学生将“死”的语言灵活运用,做到活学活用,学以致用。

综上所述,在小学英语课堂中开展游戏教学具有诸多优点,体现了学习者从教学的客体到主体地位的转变。实践也欣喜地告诉我们:小学英语教学有了 8 游戏的注入更显活力与生命力。

参考书目及网址

1、Dunan, D. (Ed) 1991.Language Teaching Methodology.Prentice Hall International (UK) Ltd.

2、章兼中 《外语教育学》,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

3、胡春洞 《英语教学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年

4、《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国家教育部颁,2001年

5、于勤 “寓小学英语教学于游戏中”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3年第10期

6、鲁子问 《小学英语游戏教学理论与实践》,中国电力出版社,2004年

7、刘建清,《小学英语游戏教学研究课题实验报告》,http://www.daodoc.com

8、http://www.daodoc.com

小学英语课堂有效性教学研究

小学英语课堂有效教学研究

小学英语课堂情境教学研究

小学英语课堂游戏

小学英语课堂游戏

小学英语课堂游戏

小学英语课堂游戏

小学英语课堂游戏

小学英语课堂游戏

游戏活动促进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研究阶段性总结

《小学英语课堂游戏教学研究李建东.doc》
小学英语课堂游戏教学研究李建东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