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只猫说课稿

2020-03-03 17:50:25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我是一只猫》说课稿

各位领导、老师们: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为《我是一只猫》,我对本课内容进行了以下几点分析:

一、教材分析

本堂课教材是我以“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为依据,结合课标的三大领域,既:智能发展领域、社会适应领域、生活实践领域。根据中央一台播出的一部动画片《快乐星猫》的主题曲,而改编的一节培智初中一年级的唱游与律动课。《快乐星猫》是一首生动有趣,活泼动听的2/4拍歌曲。歌曲有三段歌词,每段歌词都简练通俗,生动刻画了一只快乐的小猫的形象。这堂唱游与律动课的设计分为欣赏、演唱、动作创编、律动、游戏等几个部分。通过教师在这堂课的指导使学生学会用身体来表现出猫的形象。

二、学情分析

这节课的教学对象为培智初一年级学生,现将学生情况做以下几点分析。 智力水平分析:初一年级学生智力水平相对往年的初一年级学生来说要高一些,整个班级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较好,思维比较活跃,表现力强,对唱游与律动课兴趣较高。

学习能力分析:初一年级学生基本属于中度智障,对于中度智障的学生而言,记忆、联想、理解能力是他们最弱的一个环节,如果我们按健全学生的认知发展模式来进行教学是不切实际的,且教学效果未必理想,其实年龄介乎六岁至十六岁之中度智障学生,以其智商计算他们的认知能力大概是环绕在二岁至十岁间的正常儿童,初一年级的学生正好属于这个范围,课标中感知能力这项中有一点是能肢体协调地完成活动,本堂课的律动教学是智障学生学习障碍较小的项目范畴,而且可以完成课标中的要求;接受律动教学的学生不一定要有基本的智识基础就可以很好的学习本课。

知识基础分析:本堂课的选材为一部动画片的主题曲,这首主题曲学生们很熟悉,这样学生们就不用再浪费时间去学习歌曲,利用动画片就能为学习本堂课打下很扎实的知识基础。

三、教学目标

我的教学设计中本堂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本堂课学习使学生们能边唱边表演出猫的基本体态和动作,并提高学生们的表演兴趣,培养学生把唱游与律动相结合。根据培智学校课标的三大领域中的智能发展领域,本堂课要涉及到的教学目标为:

1、能维持坐姿平衡,并完成上肢活动;

2、能肢体协调地完成活动;

3、能运用听觉做出正确的反应。在生活实践领域里本堂课涉及的教学目标为:

1、能遵守游戏规则;

2、能参与团体游戏;

3、能在游戏中体验快乐。巧妙的运用课标中的教学目标,就能很好的完成教学设计中的本堂课的教学目标。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会欣赏,了解猫的特点,通过律动表现猫的体态 教学难点:知道什么是2/4拍,以及2/4拍的特点(2/4拍的特点是节奏强弱交替,快速时多表现欢快的场面)。

五、教具、媒体

我在本堂课上选用的教具和是猫头饰、教学课件、电子琴,猫头饰的运用是为了更好的让学生角色转变,能很快的把自己想象成一只猫,让学生表演的更完美。在媒体上我制作了教学课件,这样可以使我的教学更直观,学生学习起来也很方便;电子琴是为了配合学生们学习歌曲和游戏环节的伴奏,这样能带动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不会显得枯燥乏味。

六、教法、学法

1、实物教学法:猫头饰实物作为唱游道具,让学生犹如一只可爱的小猫,增加教学趣味性。

2、多媒体教学法:视频色彩鲜明、生动直观,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促进学生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转化。PPT的运用让学生更直观更快的接受到新知识。

3、游戏教学法:由于智障儿童的思维长期处在直观形象阶段,为了使他们能够对抽象的歌词语词替换和节奏能更加容易地理解,采用游戏教学法不但让课堂气氛活跃,也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参与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4、感知与体验相结合:在教学中让学生先感受再亲身体验。在认识打击乐时,先让学生听辨乐器声音,在学习演奏乐器。这样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达到教学目的。

5、比较法:在相对抽象的音乐教学中运用比较法进行教学,不但有利于教师讲课,而且便于学生接受,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感知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在教授三拍子时本人有效的运用了比较法。

6、集体教学与分组辅导相结合的组织形式:集体教学能让学生愉快的演唱《快乐星猫》,感受歌曲的音乐节奏。分组辅导的方法,按照学生的不同层次进行分组,并进行唱游律动的个别辅导。

7、因材施教法:在教学过程中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提出不同的要求,给予不同的指导,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最佳发展。

七、教学过程 本堂课的教学过程共分为三个环节,分别为:

一、情境导入;

二、师生互动;

三、游戏部分

(一)、导入

导入部分分为图片导入和视频导入,图片导入时出示一组图片,让学生们回答这组图片里都出现了哪些猫,它们的名字都叫什么?视频导入请学生们欣赏视频并回答以下问题:同学们知道视频中出现的猫叫什么名字吗?当同学们能通过图片和视频发现本堂课的教学内容是他们所熟悉的东西,这样在这堂课的开始就很好的带动了学生们的积极性。

(二)、师生互动

1、分别请学生们出来表演一只猫,这个环节能很好体现学生们模仿和想象能力,根据学生们模仿出来的各种各样的猫来总结出猫的特点

2、播放视频,让学生们观察视频里的猫有什么特点,和我们刚才模仿过的猫有什么不同之处,这个环节体现学生们的观察能力

3、把学生们分组,每组学生自己创编一组猫的律动动作,看哪个小组表演的好,这个环节体现学生们的想象力

4、老师表演,学生学习,播放音乐老师分别给学生们做示范,表演出自信、自豪、骄傲、快乐的猫,让学生们跟着老师一起做律动动作。

(三)、游戏

学生们根据老师所弹奏的乐曲来表演一下各种性格的猫,看谁表演的形象,这个环节体现学生们的参与能力与应变能力,并在一个小游戏中找到学习的乐趣。

总结:课前的教学设计只是我精心的预设,在具体的教学实践过程中,一定会有很多不足之处。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我将会随时调整教学行为,让它更适合学生的需要,促进学生的发展。最后我用一句话来结束我的说课,没有人能够知道孩子们的灵慧,只有当他们自由地思考和实践。

《我是猫》说课稿

读《我是一只猫》有感

《我是猫》说课稿1

如果我是老舍先生的一只猫

我变成了一只猫

我有一只猫散文

我是猫

我是猫

我是猫

我是猫

《我是一只猫说课稿.doc》
我是一只猫说课稿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