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新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

2020-03-02 09:56:02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第三单元 4.曹冲称象

教学目标:

1.认读本课的13个生字,学写8个生字。 2.了解曹冲称象的办法,并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3.培养学生做事有信心。相信自己的能力。

4.遇事动脑筋想办法的良好习惯,做事时注意采纳别人合理的意见。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曹冲称象的办法,并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2、培养学生做事有信心。相信自己的能力。

3、遇事动脑筋想办法的良好习惯,做事时注意采纳别人合理的意见。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思导学

1、创意导学。

同学们,你们见过大象吗?谁能说一说大象长得什么样?(看课件)有没有见过称象?(板书:称象)如果叫你称象,该怎么办?然而大约早在1800年以前的时候,我们聪明的祖先中有一个才7岁的孩子,就出色地完成了称象的任务。他的名字叫曹冲。他是三国时代魏国国王曹操的儿子。你们想知道曹冲是怎样称象的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称象》。

2、前置性学习检测

(1)看到这个题目,你最想知道什么?

(2)谁能给大家说一说你知道的曹操和曹冲是什么样的人?

二、感知研学

1、自主阅读:

(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轻声读课文。

(2)、再指名读课文。注意给生字正音,出示生字词卡片,指名读、齐读。

(3)、再指名分段读课文,注意给生字正音。找出文中的人物。教师相机板书曹操、官员、曹冲

2、小组合作学习,读读生字记记字形,并给它们找找朋友。

3、小组汇报交流,教师点拨指导,读准字音“柱、秤、沉、止”。 (出示生字词卡片,指名读,齐读。)

4、整体感知: 你从文中读懂了什么?

5、理清脉络:课文课文总共有几个段?你认为哪个段是全文的重点段?为什么?

三、板书设计

四、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一、自学检测

1、学习课文第一段。

(1)指名读,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这段主要讲的是谁?讲了他什么事?(生答)教师简介曹操,理解“官员”一词。

(2)指导朗读。

2、学习第二段

(1)看图说说你看到的这头大象。

(2)指名读,思考:这头大象长得怎么样?找一找文中写大象的句子,理解“身子像堵墙,腿像四根柱子”的意思。图文结合具体认识象高大。

(3)指导再读描写大象的句子,读出象又高又大又重的感觉来?

(4)看到这么一头大象,大家心里会想什么?官员们表现怎样?(语句训练,用“一边„„一边”说句话。)

(5)官员们想出了几种办法称象呢?这些方法行吗?(讨论)曹操听了官员们的议论态度怎么样?(理解“直摇头”)

(6)、朗读第

2、3段,引导读出疑问、反问的语气。

过渡:七岁的曹冲,听了官员们的议论,边听边思考,灵机一动,计上心来,想出一个了办法,引读:他站出来说„„(读第四段曹冲说的话)

3.刚才一上课时,有的同学就想了解曹冲是怎样称象的,现在请大家看第四段,再读这一段,看看曹冲是怎样称象的?

(1).和同桌说说曹冲是怎样称象的。

(2).出示课件,看一看曹冲是怎样称的。

(3).用上“先„„再„„然后„„”这几个词语,在小组内说说曹冲是怎样称的,推荐一名最好的给大家说说。

(4).以小组为单位按曹冲称象的办法设计一张称象流程图,设计好后到台前展示交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同伴交流的能力)

4.按照曹冲的办法称出大象的重量了吗?学习最后一段。

二、拓展延伸:

1.曹冲的好办法是怎样想出来的?

三、课后检测 (1)按课文内容填空。

先把大象赶到( ),看船下沉多少,就沿着水面在船身上( )。再把大象( ),往船上( ),等到下沉到画线的地方为止。然后把船上的石头搬下来( )。( )一共有多重,大象就有多重。 (2)读一读,比一比哪个句子好,好在哪里? (A)曹操听了摇摇头。(B)曹操的儿子曹冲七岁。 曹操听了直摇头。 曹操的儿子曹冲才七岁。 (C)大象有多重呢? 大象到底有多重呢?

四、反思促学

1.通过学习这个小故事,你有什么收获? 2.如果你当时在场,你会有哪些好办法称这头大象?

3.师小结:当我们遇到困难时,在动脑筋想办法的同时,也要注意听取别人的意见,借鉴其中合理的部分。这就是这个小故事意义所在。4.课下大家可以上网或从课外书中了解更多有关三国及曹操、曹冲知识。

五、板书设计

六、教学反思

5玲玲的画

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弄清玲玲情感变化的原因,明白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教学重点:

1、会认8个生字。

2、了解课文内容,弄清玲玲情感变化的原因,明白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教学难点:

了解课文内容,弄清玲玲情感变化的原因,明白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教学方法:

教学生字时运用形近字比较法、体会玲玲心情时运用诵读法、理解课文内容时运用师生互动交流法。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谈话:

1、老师遇到了一个难题,想请同学们帮帮我,你们愿意吗?(学生回答后老师继续说)我想画一张画,可是我不小心把纸弄脏了,上面有一个墨点(教师出示一张带有墨点的白纸),又找不到其它的纸换,我该怎么办呢?

2、生发挥想象自由回答。

3、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说:看来你们很会动脑筋,将一张弄脏的白纸变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帮了我的大忙,为表示感谢,我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课件出示玲玲画像)——玲玲。她带着她的画来了,出示课题,学生齐读“玲玲的画”。

4、一齐板书课题,认识“玲”,学生说出识记这个字的方法。并让学生说说其它的识字方法。师肯定学生的方法都是好方法。大家运用这些方法来学课文中的生字一定会很快。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生自由读课文 课件出示要求: ①、标出自然段。

②、圈出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自主想办法识记生字。

2、检查生字:

①、出示有拼音的生字学生齐读。玲、详、幅、奖、催、叭、脏、筋 ②、出示没有拼音的生字学生开火车读、齐读、组词。

3、出示本课词语,点生读,齐读。

端详 脑筋 收拾 满意 参加 弄脏 评奖 叭的一下 趴下

其中“叭”和“趴”用红字显示,提醒学生区分、识记。

三、朗读课文,品味感悟

过渡:生字生词读得不错,相信课文会读得更好。

1、边听录音边思考,完成投影出示内容。

玲玲明天要去参加评奖的,一不小心。在的帮助下,玲玲在原本脏的地方。在第二天的评奖会上,玲玲的画

2、学习1至3段。出示图画《我家的一角》。

①、刚开始玲玲对自已画的画满意吗?你从哪些词看出来的?(点生读1至3段。其他同学思考回答。) 师板书:画好后、满意

②、引导学习“端详”的意思----仔细地看 扣住“又”字,说明玲玲花了很长时间。

③、此时玲玲的心情如何?(满意、高兴)请你带着这样的心情读一读1段。

3、可是接下来发生了什么事呢?请读4——6段回答。 ①画弄脏了,玲玲着急吗?她的心情又如何? ②生可能答:玲玲着急、伤心 师板书:弄脏了、着急、伤心。 ③请你读出玲玲内心的焦急与伤心。

分角色读,师读“怎么了,孩子?”生读“我的画脏了,另画一张也来不及了。”

4、谁帮了玲玲?他是怎么帮的?请读7——9段。

①爸爸帮了玲玲。爸爸先是“仔细地看了看”,再是安慰,再是提示。 ②请你把“仔细地看了看”换一个前面出现过的词(“端详”)。这说明爸爸在动脑筋想办法。

③玲玲想出了什么办法?这办法好吗?请一起读第8段,读出玲玲满意的心情。

----画了一只小花狗,巧妙地将弄脏的地方遮掩住了,不留一点痕迹。 师板书:画只小花狗

④玲玲看着修改后的画“满意地笑了”,这儿的“满意 ”与第一段的“满意”意思完全一样吗?生思考作答。 ----不一样,第一段的“满意”只是觉得自己的画画得好,第八段的“满意”不仅是觉得自己的画好,更是因为把弄脏的画处理好了而高兴。

师板书:满意。

⑤爸爸说了一段什么话?你觉得这段话对你有帮助吗?(生自由回答)文中的“好事”“坏事”分别指什么?“坏事”如何能变成“好事”? 学生边回答教师边在相应位置板书:坏事、好事、动脑筋。 指导读出爸爸高兴的心情。

5、出示玲玲的两幅画,问:请好好端详端详这两幅画,假如你是评委,你觉得哪幅画更好?为什么?(给学生一点时间思考后回答。) ----第二幅画多了一只懒洋洋的小花狗。

让学生做一个“懒洋洋”趴着的动作,问学生:这样趴着什么感觉? 学生答:很舒服。

师接着问:那这只小狗这么舒服地趴在玲玲的家里,说明玲玲的家是一个什么样的家?

生答:是一个温馨(舒服、舒适、温暖、充满爱„„)的家。 第二幅画不仅画出了玲玲的美,更画出了玲玲家的温馨,第二幅画好。

6、评委的想法跟你们一样,他们给玲玲的画评了一等奖,玲玲非常高兴,请你高兴地读一读最后一段。 师板书:一等奖、高兴

7、得了一等奖的玲玲回到家会对爸爸说什么吗?请你帮她说一说。(生自由发言)

四、拓展学习

1、生活中你遇到这样的事爸妈是怎么做的?你又是怎么做的?

2、以后你会怎么做呢?

3、课外收集一些坏事通过动脑筋变好事的小故事。

五、板书设计

六、教学反思

6.一封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

2、理解课文内容,对比露西的前后两封信,想想你更喜欢哪封信呢?学会语言的运用技巧。

3、继续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开展小组讨论,理解、感悟课文。

2、运用已有的识字方法识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懂得在困苦中寻找乐趣,懂得在亲人面前要报喜不报忧,以免亲人担忧的道理。

2、懂得凡事都往好处想,这样生活才能过得更美好。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多种方法识字,规范书写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1、初步体会当说话人在话语后面时的标点符号的使用方法。 2、懂得在亲人面前要报喜不报忧的道理。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导入。

1、师:孩子们写过信吗?在写信的时候,你们一般会告诉朋友或亲人一些什么事情?

2、揭示课题:一封信。

二、初读课文,识写生字。

1、根据自读提示,学生自读课文。

师:这个故事就藏在课本的第35页,读之前看看老师给大家的小提示。

(1)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努力把课文读通顺。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我会认的字画上圆圈。难读的地方多读几次。 (2)再读,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识记生字。 (1)带拼音认读生字。

大家看,这里有这么多信封,只要孩子们能将上面的生字读正确,我们就能顺利地将信封打开。你能叫出它们的名字吗?借助拼音读一读吧!

(2)去掉拼音认读生字。

调皮的生字宝宝丢掉了它的帽子,你们还认识他们吗?给你的同桌读一读吧!

(3)开火车读生字。 (4)交流识字方法。

有什么好办法能记住他们吗?先跟你同桌交流交流! 老师也出几个字谜考考大家! (5)认读词语。

三、再读课文,理解感悟。

1、请孩子们汇报课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

(课文讲了露西要给爸爸写一封信,开始露西给爸爸报告家里的坏消息,后来在妈妈的提醒下,他向爸爸报告了妈妈的好消息。)

2、找一找,看看哪些自然段写的是露西给爸爸写第一封信?哪些自然段写的是露西给爸爸写的第二封信?

3、自由读读露西两封信的内容,体会一下两封信给你带来的感觉。

四、写字指导。

1、观察要求写的生字,说说在写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

2、全班交流,互相提醒。

3、观察“珠、圆、笔”,在写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

4、教师在田字格中范写。

5、学生描红、练写。

6、教师点评。

五、总结全文。

六、板书设计

七、教学反思

7.妈妈睡了

教学目标: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正确认读本课16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8个生字。了解课文中出现的词语的意思,积累部分词句。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母爱,同时懂得关爱父母。 教学重点:

1、识字学词

2、采用多种方法激发读书兴趣,品味语言,感受课文的内涵。 教具准备: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感恩的心》 生字卡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有这么多老师来听我班的课,你们肯定很紧张,为了放松一下,我们来听一首歌。

录音一起唱(放录音《世上只有妈妈好》) 生:随音乐一起边拍手边唱 师:这首歌唱得是谁呀? 生:唱得是妈妈

师:是呀,世上只有妈妈好,你们能把这首歌唱得那么有感情,看来平时你们一定留心观察自己的妈妈,有一位小朋友也观察了自己的妈妈,你们看(课件出示课本插图)他观察了妈妈的什么? 生看图回答问题

揭示课题,板书《妈妈睡了》

我们应该怎样读这个题目呢?生自由回答。(“睡了”应该读得很轻)练读。下面我们一起去认识小作者的妈妈。师范读课文。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看出来了,你们都很喜欢这篇课文,你们想不想自己读一读?在读的时候,要多和生字朋友打招呼,把课文读到你满意为止。

2、生自由练读。

(1)选择你喜欢的方式在小组内练读,一会儿进行汇报朗读。 (2)指名朗读。指导长句子的朗读。

A、妈妈明亮的眼睛闭上了,弯弯的眉毛也睡在妈妈红润的脸上。 B、她细软的头发粘在微微渗出汗珠儿的额头上。 这两个句子较长,注意断句指导。师范读。生练读。

三、由扶到放,自主识字

1、同学们的课文读得真认真,老师相信你们对生字朋友也一定很熟悉了,现在我们就来认识一下。出示带汉语拼音的生字词,认识哪个读哪个。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相读生词。

3、去掉拼音,学生认读生词。

4、开火车读。抢读。

5、出示课件“摘苹果识字游戏”这些生字朋友飞出了课本来到生活中你还认识他们吗?

6、生回答苹果树上相应的 “禁止吸烟 先下后上 熟食 吸尘器 眉笔并说说在哪里见过他们。

四、读中感悟,体会深情。

师:生字读得真是不错,老师都忍不住要给你鼓掌呢,课文读得是不是也同样精彩,我可要听听,谁愿意读给老师和同学听听!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妈妈睡着时什么样? 生:分段朗读课文

自由发言:(1)睡着的妈妈真美丽

(2)妈妈睡着时很慈祥

师:(板书)说得真好,看来,你认真去读书就会有收获,刚才同学们说了,睡梦中的妈妈真美丽,你是从哪儿知道的妈妈很美丽呢?

师:那谁来说读读这位美丽的妈妈? 生:从书中找相关的词句

(1)明亮的眼睛

(2)红润的脸

(3)弯弯的眉毛

五、小结

妈妈为了家庭,为了我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操劳,可她却无怨无悔,多么值得我们去爱呀!就让我们带着深沉的爱再来读课文,千万别吵醒妈妈。

六、板书设计

七、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一、再读课文,升华情感

1、同学读得很动情,我想问同学们你的妈妈什么样?

2、生自由发言

3、当你妈妈美美的、甜甜地一觉醒来你会对她说些什么呢?

4、生自由动情发言

生1:妈妈你辛苦了,我给你捶背吧!

生2:妈妈你太累了,以后能做的事我自己做„„

5、小结:同学们说得真好,我也想说说我的妈妈。我的妈妈很平凡,也并不美丽。是妈妈教我学走路学说话,为我洗衣、做饭,辛苦工作挣钱供我读书。20多年如一日无怨无悔的付出,青丝已成白发,如今女儿已长大,又该用什么来回报您呢?让我们用最真挚的语言来读给生养我们的妈妈听。

6、教师激情引读,配乐《感恩的心》师生共同朗读全文。

二、学习生字

1、出示卡片认读生字。

2、指导书写田字格里的8个字。

重点指导:“先”上面的竖要写在竖中线上,第二横略长,下面的竖弯钩要写得圆润。“闭”门字框不能写得太窄。“响”“讲”“汗”都是左右结构,且都左窄右宽。

三、作业设计

1、妈妈辛苦了,为妈妈做一件事,如倒茶,捶背,拿拖鞋„„

2、写一首小诗或画一幅画表达你对妈妈的爱意。

四、板书设计

五、教学反思

口语交际:做手工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认真观察、说完整话及灵活运用各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能将自己所说的、所想的写下来。

2、说的方面,主要是训练学生能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等大致情况说清楚。说的时候,态度自然大方,普通话准确、流利,有一定的感情,达到口语训练和别人交流的目的。

3、听的方面,着重培养学生认真倾听别人说话的习惯,并能对自己想了解的情况,大胆地向说话的人提出问题。

4、鼓励学生\"主动积极地进行口语交际\",\"提高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培养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 重点难点:

培养学生认真观察、说完整话及灵活运用各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能将自己所说的、所想的写下来。 教学用具: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让孩子们说说自己最喜欢的玩具是什么?

2、揭示口语交际的内容:做手工。

二、准备玩具。

1、请准备了材料的孩子拿出自己事先准备好的材料。

2、请孩子们以小组为单位,动手做做自己喜欢的玩具。

3、在做玩具的过程中,请同学们认识所用的材料,记住步骤。并想想做的时候是否遇到了困难,以及遇到了什么有趣的事情。

三、分小组交流。

1、以4人为一个小组进行讨论,讨论的要求有: (1)你喜欢或制作的玩具是什么? (2)它是什么样子的? (3)它好在哪里?

(4)如果是自己做的,那么在做的过程中你遇到了哪些困难?或者遇到了哪些有趣的事情? (5)认真倾听同学的发言。

2、各小组的同学进行讨论,老师巡视并相机指导。

四、各小组请部分同学汇报。

1、请部分同学汇报交流。

2、老师和同学注意倾听。特别是老师,必须引导学生有条理、完整、通顺地表达。

3、其他同学倾听。让其养成倾听的好习惯。

五、把你刚才交流的内容试着写下来。

1、学生动手写。

2、老师巡视指导。

六、成果展示。

1、请完成的孩子自己读一读,看看自己写得是否通顺。

2、请部分写得好的孩子到讲台上朗读,老师注意相机引导写得不够通顺和不太好的句子,并让其他同学学着修改修改。

3、请同学们再一次修改自己的作品。

七、总结。

八、教学反思

语文园地三

教学目标:

1、给学生提供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展示自己在课内外积累的字、词、句。

2、让学生具有运用字典独立识字的能力,养成在学习中勤查字典的好习惯。

3、熟读并背诵古诗《小儿垂钓》,培养阅读和积累古诗词的兴趣。

4、继续培养爱阅读,爱积累的好习惯。 重点难点:

1、展示自己在课内外积累的字、词、句。

2、熟读并背诵古诗《小儿垂钓》,培养阅读和积累古诗词的兴趣。 课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准备自己要展示的字、词、句卡片。 教学课时:1课时

第一课时

一、展示引入。

1、请孩子们说说自己在生活中积累认识的字、词、句都有哪些?

2、请同学们依次上台展示自己搜集到的课内外认识的字、词、句。

二、展示台

1、课件展示:

白云 乌云 朝霞 晚霞 雨点 霜冻 雪花 冰雹 小溪 河流 湖泊 海洋

2、请孩子们好好读读,说说这些词语分别描述的是什么地方的景物?

3、你还搜集了同类的其他词语吗?请同学们补充。

4、出示描写春天的景色的词语:

含苞欲放 百花争艳 花红柳绿 春色满园

5、请同学们想想还有哪些描写春天景色的词语,把它补充在书的旁边。

6、出示关于读书的名言锦句。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1)请孩子们读一读,记一记。

(2)找一找我们学过的关于读书的名言锦句。

三、日积月累。

小儿垂钓 唐【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 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 怕得鱼惊不应人。

1、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最有名的一首诗《小儿垂钓》。 1

2、和老师一起来写课题,“垂”字的横画比较多,中间这一横字得稍微长一点,字应站稳了。“钓”字里面有个点。

3、“垂钓”就是钓鱼的意思,那“小儿垂钓”的意思就是小孩子钓鱼。

4、同学们,钓鱼是件非常有趣的事情。你们钓过鱼吗?钓鱼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

5、钓鱼是一门学问,诗人笔下的小儿垂钓可是另有一番情趣呢!

6、你们都被这首小诗吸引了。它呀就写在书上,翻开书p43,自己读读,看谁能把诗歌读流利?

7、在这首诗歌里藏着这样几个汉字朋友呢! (出示生字“稚、侧、纶、莓”。)谁会读?(个别读、开火车读、领读)

8、离开了拼音朋友的帮助,你还能读准这些字吗?开火车认读生字。你们读得真准!

9、“稚”和“侧”这两个字我们不光要会读,还要会写。师范写。

10、请同学们大声地把这首诗读一遍,然后读给你的同桌听听。个别读。

11、这是一首七言律诗,每一行有7个字,共四句。每行停顿都是2/2/3。所以我们朗读时字音要准确,停顿节奏也要准确。

12、大家都陶醉在了童趣之中,其实古诗中写童趣的诗还不少,老师给大家推荐几首诗。

所见

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村居

高鼎

单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

宿新市徐公店

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四、我爱阅读。

1、请同学们借助拼音自由阅读《王二小》。

2、学学讲《王二小》的故事。

3、请孩子们讲讲同类的其他故事。

4、请孩子们多读课外书。

五、孩子们说收获。

六、板书设计

七、教学反思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第三单元教学计划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案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拍手歌教案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单元备课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单元教学计划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曹冲称象

《部编版新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doc》
部编版新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