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西县“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试点工作经验

2020-03-02 01:30:01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岳西县“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试点工作经验

实现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以下简称两项制度)有效衔接,是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给扶贫和相关部门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改善民生的一项重大举措。岳西县作为安徽省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试点县,在省市有关部门的有力指导下,经过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取得较为成功的试点经验。总结归纳起来主要有:

一、“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必须广泛教育引导群众和发挥基层作用。

群众是实践的主体,基层组织是我们做好一切群众工作的基础和纽带。岳西县在组织开展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中,始终把相信、依靠及指导基层组织和群众作为工作的基本点,保证基层组织和群众享有充分的知情权、识别权、参与权、监督权。一是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发文件、上电视、进广播、搞培训、贴标语、印发简明问答等形式,广泛宣传两项制度有效衔接的重大意义、相关政策、目标原则及规定要求等,使得每个村“两委”、党员和群众真正成为开展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的明白人,启发村民参与的积极性和基本觉悟。二是认真听取基层“两委”意见和充分尊重群众意愿。低保和扶贫对象的申报、对象的识别、对象的评议、对象的帮扶方式及规模确立等都坚持群众参与,积极引导和组织基层及群众主动化解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过程中的矛盾和问题。三是畅通群众民主监督渠道。把低保和扶贫对象标准、条件等交给群众,接受群众评议和监督。认真关注每一个“微弱”的声音,保证每一个弱势个体都有维护和争取自身权益和利益的话语权。同时,注重发挥以基层为主的行政约束力作用,及时遏制村、组存在宗族干预和“贿票”行为的发生。对在当地“家族势力小”、或人缘关系不好,家庭又确实困难而村民评议不易通过的贫困户,要求村组干部积极说服群众,予以纳入;对与之相对应的农户,村组干部坚持原则,在入户调查后予以排出。低保和扶贫对象评议既不造成让“富人戴帽子”,也不让应保应扶人员漏掉一个,更不能形成评“懒汉”、养“懒汉”,使“懒汉”成为低保对象,确实保证农村低保和扶贫对象确立的公开、公平、公正性。走进岳西的田间地头、百姓家中,处处洋溢着深情谢意,贫困百姓感激党和政府之情个个溢于言表。

二、“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必须定好规模、定准对象。

规模适宜、对象准确是两项制度有效衔接的最基础性工作,也是最棘手的工作。岳西县摸索出的“贫困监测定规模,村民评议定对象”的一整套做法,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首先,从面上依据贫困监测和抽样调查,确立全县贫困人口建档规模。一方面根据统计部门提供的上年度贫困监测;另一方面选取100户进行抽样调查,测算出当年脱贫率以及因灾、因病、因学和因上调扶贫标准返贫率,再按照“上年贫困人口数-当年脱贫人口数+当年返贫人口数=当年贫困人口建档指导数”取得相关数据,将上述两方面结合起来确立全县贫困人口建档指导数。按这一建档指导数,再综合考虑各乡镇农村人口数、各乡镇农民收入水平等,按照“乡镇农村人口总数?全县贫困发生率?乡镇农民人均收入占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率=乡镇贫困人口调查建档指导数”所取得的数据,对贫困人口规模进行修正,然后落实到村到户。其次,从点上通过以群众票决为主的形式,来识别低保和扶贫建档对象。根据建档指导数,采取“报、评、查、审、定”五步法,即:群众(个人)申报、民主(村民组、村民代表大会)评议、入户调查、审核公示、部门(县局)认定,来确认低保和扶贫对象。采取“3343”的办法,即:“三关审核、三榜公示、四类填卡、三级建档”的办法,来保证低保和扶贫对象识别的公正性。“三关审核”。即:扶贫户、低保户、扶贫低保户、五保户认定要经过村民组全体村民评议推荐关、村民代表大会票决关、乡镇党委和政府审核关。“三榜公示”。即:第一榜在全村公示村民组推荐的名单,第二榜在全村公示村民代表大会票决的名单,第三榜在乡镇和村两级公示乡镇审定的名单。公示期间,在乡镇、村设有举报电话和举报箱,安排专人接待群众来信来访,对村民的举报认真进行调查处理,确认

群众无异议后,再确定低保对象和贫困户名单。“四类填卡”。即:按扶贫户、扶贫低保户、低保户、五保户四类填写建档卡。“三级建档”。即:县、乡镇、村三级分别建立三类人口档案,做到户有卡、村有册、乡镇有簿、县有电子档案,一户一档。到目前为止,岳西县没有发生一例反映建档不公、不准的诉求。

三、“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必须坚持救助式、开发式帮扶等多措并举。

规模有了,对象准了,只是为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奠定了好的基础,最关键的是要有低保和扶贫政策以及帮扶措施作保障。岳西县的做法是“针对低保对象,实行分类施保,应保尽保保生存;针对扶贫对象,实行开发式扶贫,能扶尽扶扶发展。”

对低保对象实行分类施保。将全县年人均收入低于1000元,但因病、因残丧失劳动能力和生存条件恶劣的近2.5万农村贫困人口纳入低保范围,对不同类型的困难家庭在入户调查、按《家庭收入测算标准及范围》来核算家庭收入的基础上,将农村低保对象按收入基数分成五保户、低保户、扶贫低保户三类“就近划档”,实行差额补助,对五保户、低保户、扶贫低保户分别按每人每年补助900元、577元和380元进行救助,救助资金通过“一卡通”直接发放到户。一户一张救助卡、一户一张存折、一户一个代养人或联系人。

对扶贫对象实行开放式扶贫。对5.77万有劳动能力,人均收入低于1196元的扶贫户和扶贫低保户人口实行开发式扶贫。推行“三个到户”,实施“三大工程”,做到“四个有”。推行“三个到户”。即:第一,推行社会事业项目直接到户。贫困户新农合参合金、助学金以及劳动力转移培训补贴等,直接发放到户到人。第二,推行基础设施项目辐射到户。乡村道路、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优先安排实施到重点贫困村。第三,推行主导产业项目覆盖到户。大力扶持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和扶贫龙头企业,着力培育高山蔬菜、茶叶、瓜蒌等主导产业,通过大户、富裕户帮带,增强贫困户的稳定脱贫能力。实施“三大工程”。即:第一,实施生产生活条件改善工程。把财政扶贫资金作为“酵母”,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引导群众做实基础,加快推进民房集中点和“一池三改”建设步伐,推进农村社区的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建设。第二,实施劳动者素质提升工程。统一规范培训管理办法,对扶贫对象实行全免费培训,在全国首推培训对象公示制和补贴资金确认制。并把劳动力转移培训向职业教育和实用技术培训延伸,进一步加大对扶贫对象户的高中生、大学生扶贫助学的力度。第三,实施发展机会创造工程。为民服务全程代理,不断扩展服务领域,提升服务层次,主动为贫困户提供全程代理和科技、信息、法律、矛盾纠纷调解等全面、便捷、有效的综合服务。同时,加强“人”的合作,运用政府扶持和奖励的杠杆作用,促进农民合作组织覆盖到90%以上的扶贫对象。加强“钱”的合作,将村民发展互助资金覆盖到全县所有村,实行村民共管小组、农民协会、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农村社区“四个轮子一起转”,有效的解决贫困户生产发展资金短缺的问题。做到“四个有”。即:有一个发展计划、有一张办事卡、有一名结对帮扶干部、有一张接受到户扶持资金的存折,确保扶贫资金、干部帮扶和扶贫项目等各项措施真正落实到户。比如:在危房改造中,对低保对象每户补助5000元,对扶贫对象每户补助2000元;在产业化扶贫中,对发展茶叶的低保对象每户每亩补助1200元、扶贫对象户每亩补助400元;对发展茭白和瓜蒌产业的,对低保对象每户补助400元,对扶贫对象每户补助200元;在扶贫助学中,对低保对象子女上高中、大学每人救助2000元,对扶贫对象子女救助1000元。

四、“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必须认真整合各类扶贫资源。

整合资源是实现两项制度有效衔接的必然要求。实现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对低保和扶贫对象,分别采取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是完善扶贫政策和提高政府扶贫资源使用效能的基本需要,其目的是充分发挥农村低保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的作用,保障农村贫困人口基本生活,提高收入水平和自我发展能力,从而稳定解决温饱并实现脱贫致富。对此,岳西县委、县政府着力构建“大扶贫”格局,整合各类资源,在促进两项制度有效衔接的同时,把扶贫开发

工作推向新的进程。一是统筹整合新农村建设资源。各涉农部门积极参与扶贫规划和两项制度有效衔接方案的审查以及扶贫项目的筛选,将产业扶贫、农业开发、农业科技等涉农专项资金,在不改变资金使用范围和性质的前提下,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统筹兼顾、集中使用”的原则,切块用于各类扶贫项目和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并实行公开承诺。二是认真整合部门和行业扶贫资源。在大扶贫格局下,引导农业、水利、教育、卫生、住房建设、人口计生、林业等部门的资源向低收入户倾斜,为多方面搭建通用的工作平台。县还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产业开发、雨露计划培训、异地扶贫搬迁、妇女儿童救助、危房改造、扶贫协会救助、新农合医疗、兴办农家乐、兴办文体事业、开通广电、小额信贷、互助资金、残疾人救助、教育免费及补助、党员干部和社会各界帮扶等形式,对低保和扶贫对象涉及到的资金救助、帮扶问题,努力做到能免则免、能代缴的代缴、能补助的补助、能优待的优待,确保扶贫对象受益。三是积极整合社会、人力资源。多方争取相关的企业、学校、科研院所与贫困村开展“扶贫共建”活动,鼓励县内规模企业和社会各界参与扶贫开发工作。积极推动“希望工程”、“光彩事业”、“幸福工程”、“雨露计划”及社会捐助等向低保和扶贫对象倾斜。全力做好干部职工结对帮扶工作。全县122个帮扶单位定点帮扶182个重点贫困村,600多名干部职工结对70000多低保和扶贫对象,对重点村低保和扶贫对象实行全覆盖式的结对帮扶。四是注重整合宣传舆论资源。县积极响应群众要求,对所有社会扶贫项目统一立碑,拍摄照片统一展览,以满足老百姓“饮水思源”之情;把中央、省、市三级媒体刊登的县扶贫开发40多篇相关报道装订成册,以鼓舞贫困乡村干部和群众;把主要帮扶单位的帮扶业绩,制作成大型电视专题片《一路上有你——中石化帮扶岳西纪实》和《丰碑——省直单位帮扶岳西纪实》;把上级领导、机关部门和单位关心、关注之情以及群众战天斗地的扶贫开发场面制作成图片集《扶贫开发在岳西》,以此进一步焕发贫困百姓无限信赖党和政府的感激之情,继而进一步激发贫困百姓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斗志。

五、“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必须建立和运行好良好机制。

两项制度有效衔接是一项复杂和艰巨性的工作,涉及的部门多,后续保障任务繁重,措施要求多样化,必须建立和运行好一整套良好机制。岳西县的做法是:一是建立和运行好领导机制。岳西县委县政府将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列入议事日程,先后出台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工作的实施意见》等多份文件,成立了由县党政“一把手”县委书记和县长牵头、由20多个部门参加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资金筹措、计划安排、组织实施、检查验收等工作。各乡镇也都相应成立领导机构。在试点村还实行“双向联系制度”。即每个试点村安排一个县直单位结对帮扶,县直单位和乡镇各明确一名科干同为试点村贫困户的联络员,并共同帮助和负责该村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联络员实行首问负责制。二是建立和运行好部门协调合作保障机制。县、乡镇政府有关部门和单位积极配合,互相支持,主动沟通,逐步建立了分工明确、定期协商、协同推进的工作机制。扶贫部门主动加强与有关部门特别是民政部门的沟通和协调,县里做出重要决定、出台相关文件、采取具体行动措施都认真征求相关单位的意见。同时,进一步明确相关部门在政策、管理衔接上的职责要求。明确扶贫部门做好两项制度有效衔接中交叉对象的识别工作,研究提高识别扶贫对象的准确率,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扶持措施;民政部门积极配合扶贫部门落实交叉对象的扶持政策;财政部门提供资金支持,负责资金管理和监督;统计(调查)部门及时提供贫困监测数据,参与制定两项制度扶持对象识别的相关指标;残联会同有关部门及时核对残疾人有关情况,对农村低保和扶贫对象中的残疾人提供重点帮扶,等等。三是建立和运行好低保和扶贫对象“进出”识别机制。在对全县五保户、低保户、扶贫低保户和扶贫户建档立卡的基础上,建立每年有进有出的动态检测机制,每年对所有的农户进行一次集中摸底,通过群众票决和实行村民代表票决的形式,确定低保和扶贫对象“出列”和“入列”名单,再会同统计、残联等部门和单位,对两项制度涉及的对象同步进行调整,做到“返贫入列、脱

贫出列”,收入下降到低于低保标准的入列,收入超低保标准的出列。四是建立和运行好督查评价考核机制。领导小组已明确年底前由扶贫办牵头,会同民政局、财政局、统计局和残联等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对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进行检查和考核。对扶贫开发工作,重点考核扶贫对象的收入增加和生产生活条件改善程度;对低保工作,重点考核低保对象的应保尽保和规范管理程度。并明确考核要注重及时解决问题,考核后要注重考核结果的运用,考核成就按照5%的比例纳入乡镇年终综合考核和县直部门绩效考核,对前三名的乡镇和县直部门给予一定的资金奖励。以此鼓励先进、鞭策后进,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试点工作总结

娄烦县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试点工作总结

两项制度有效衔接

两项制度衔接试点工作汇报

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实施方案

有效衔接两项制度工作总结

两项制度有效衔接情况汇报(版)

两项制度有效衔接扶贫工作汇报

两项制度有效衔接扶贫工作汇报

残联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典型材料

《岳西县“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试点工作经验.doc》
岳西县“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试点工作经验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