砼施工质量通病专项治理总结

2020-03-02 17:00:51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专项治理总结

为适应交通运输事业大发展的新形势,积极响应省质监局、省、市高指及业主的相关要求,全面提高混凝土结构物的耐久性、安全性和可靠性,保证其在设计使用年限内的有效使用,我PA1驻地办开展了预防和消除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治理的活动。现将相关活动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二、具体做法

1、我驻地办积极按照省、市高指、总监办的要求严格规范各项试验抽检工作。目前我驻地办具有试验监理工程师资质的1人;材料试验检测员资质的监理员2人;桥梁试验检测员资质的监理员1人。我驻地办监理人员认真学习和熟悉试验规范及现场控制指标,以保证做到严格监理的目标。

2、我驻地办试验监理人员加大对混凝土原材料(如水泥、砂、碎石、外加剂等)的抽检频率,对一些不合格的原材料采取清场或降低等级的方式进行处理,使原材料的质量得到严格的控制,以保证混凝土的质量。

3、我驻地办试验监理人员严格控制施工配合比。采取对施工配合比进行抽检,对混凝土拌合及操作过程进行全过程旁站,以确保严格按施工配合比进行配料,有利的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质量。

4、我驻地办建立明确的分工及岗位质量责任制,确保浇筑中指挥严格、有效。同时现场监理人员在混凝土浇筑时,严格做到全过程旁站监理,如发现现场混凝土浇筑如不按顺序浇筑,造成混凝

土振捣效果不好,或是跑模,使结构开裂,甚至断裂、倒塌等现象时,现场监理立即要求现场施工人员或技术员调整合理的浇筑顺序或是停止施工采取有效的补救、补强措施,保证混凝土结构完整性和安全。

5、我驻地办制定了混凝土浇筑完毕后监理巡视重点。其内容为:在巡视过程中,应该密切注意混凝土的养护及裂缝的控制,对养护不及时、不彻底的现象给予口头通知或是书面通知的形式督促项目部施工人员整改;对混凝土产生干缩裂缝、温度裂缝、荷载变形裂缝和施工缝等现象,我驻地办监理人员分析产生裂缝的原因,针对原因有效的采取口头通知整改,情况严重的采取书面通知整改或返工,坚决杜绝混凝土裂缝产生,保证混凝土结构物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6、在混凝土浇筑完毕拆模后,严格按照设计及规范要求控制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杜绝出现漏筋现象。如发现有漏筋立即要求项目部施工人员采取相应的补强等措施进行整改,严重的以书面形式责令返工。

7、我驻地办要求现场监理人员加强混凝土外观控制,发现混凝土蜂窝、麻面、水纹等现象时,首先分析产生的原因,针对原因要求项目部施工人员采取相应的整改或补救措施立即整改,并以书面形式通知或建议项目部针对经常出现的外观缺陷现象采取的预防措施。一般的预防措施有:浇灌混凝土前认真检查模板的牢固性及缝隙是否堵好,模板应清洗干净并用清水湿润,不留积水,并使

模板缝隙膨胀严密。严格控制混凝土搅拌时间,一般为1-2分钟。当混凝土浇筑高度超过2米时,要采取措施,如用串筒、溜管或振动溜管进行下料。混凝土入模后,控制振捣时间,一般每点振捣时间约20-30秒。合适的振捣时间可由下列现象来判断:混凝土不再显著下沉,不再出现气泡,混凝土表面出浆且呈水平状态,混凝土将模板边角部分填满充实。

8、我驻地办为了提高现场监理人员的质量认识,开拓视野,适应施工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和施工领域不断拓展的需要,满足业主对工程质量要求不断提高的新形势,多次组织驻地监理人员、项目部现场施工人员、技术员等人员到相邻标段参观学习,并向邻标监理单位学习或借鉴相关的现场监理的管理经验,从而提高我驻地办监理人员施工监理水平。

9、我驻地办为积累经验和控制混凝土结构物的耐久性、安全性和可靠性,硬性要求项目部和现场监理对首个结构物全面推行首列分析制度。

三、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相关措施及成效

通过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活动的开展,我驻地办采取了有效的措施,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其具体为:

1、采取加强对试验监理人员的考核与培训,学习和熟悉各种试验规范的措施。取得增强了现场试验监理人员的整体试验能力,规范了项目部的试验检测和审核程序的效果。

2、采取针对性的对混凝土原材料(如水泥、砂、碎石、外加

剂等)进行抽检,项目部所进的混凝土原材料必须抽检合格才能允许使用的措施。取得了规范项目部试验报检程序,保证混凝土的普遍质量良好的效果。

3、我驻地办采取严格控制混凝土施工配合比,加强操作过程旁站的措施。取得规范混凝土按标准的施工配合比进行拌合施工,保证了混凝土强度、质量及数量合格的效果。

4、采取在混凝土浇筑工程实行现场监理全过程旁站的措施。取得规范混凝土浇筑顺序,保证混凝土结构物的尺寸及质量的效果。

5、采取加强对刚拆模的混凝土结构物养护及裂缝等缺陷的巡查力度,发现问题及时要求项目部施工队进行整改的措施。取得了保证养护及时、到位;杜绝裂缝的产生影响混凝土结构物的质量的效果。

6、采取对刚拆模的混凝土结构物保护层厚度和漏筋现象的检测的措施。取得了保证混凝土结构物保护层厚度和质量的效果。

7、采取对混凝土结构物的外观控制,现场监理对存在的混凝土蜂窝、麻面、水纹等现象,立即要求项目部施工队进行整改的措施。取得了减少或杜绝了混凝土结构物的蜂窝、麻面、水纹等现象的出现,规范了混凝土外观标准的效果。

四、总结

通过本次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活动的实施,规范了施工工艺,加强了施工过程控制,混泥土施工的一些质量通病得到了有效的控

制,保证了工程质量。但由于施工环节多,工艺复杂,混凝土质量有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干扰和制约,所以混凝土质量通病控制是一个长久的工程,需要在以后的施工中全过程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和检测,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予以补救。只有我们坚持不懈,坚持进行治理活动,这样才能保证混凝土质量通病得到彻底治理。

砼 质量通病治理专项实施方案

砼质量通病治理措施

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通病专项治理总结

施工质量通病专项

砼质量通病防治

质量通病治理总结

1月份砼通病治理措施

厅航务局砼质量通病治理实施方案

砼质量通病整改方案

施工质量通病

《砼施工质量通病专项治理总结.doc》
砼施工质量通病专项治理总结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