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卫生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草案

2020-03-03 07:39:11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县卫生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草案)

2011-2015年,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时期,是全面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向基本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县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攻坚时期。为更好地加快我县卫生事业的发展,合理地配置和利用卫生资源,改善和提高卫生服务能力,保护和促进我县居民身体健康。根据《××县区域卫生规划》,结合我县卫生工作的情况和特点,制定本规划。

一、卫生现状

1、卫生机构。2009年底,全县共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451个。其中,政府举办的非营利性机构24个(综合医院1个,中医医院1个,妇幼保健院1个,专科医院2个,乡镇卫生院16个,疾病控制与卫生监督机构各1个,卫生学校1个);村卫生室410个,私立医院1个。

2、卫生人力。现有在编职工1310人,乡村医生423人,具有高级职称43人(其中正高1人);具有中级职称163人;具有初级职称951人。平均每千人口拥有卫技人员数2.19人。共开放住院床位831张,其中,平均每千人口拥有病床1.4张。

3、基础设施。固定资产总值17716万元,其中,专业

1

设备总值15758万元;房屋面积17万平方米;拥有螺旋CT、三维动态彩色B超、CR、DR透析机、C臂X光机等大型医疗设备。

4、医疗服务。2009年,全县县级医疗机构门诊诊疗382566人次,乡镇卫生院门诊诊疗559380人次,全年出院总人数48901人,其中县级医院出院25986人,乡镇卫生院出院22915人。开放总床日数484720天,实际占用总床日数415568天,病床使用率86%,其中,县直医疗机构病床使用率104%,乡镇卫生院65%。

5、公共卫生。2009年,规划免疫11种疫苗接种率99.5%,新生儿乙肝疫苗第一针及时接种率98.7%,住院分娩率89.25%,新法接生率100%,婴儿死亡率4.06‰,孕产妇死亡率0/10万,无新生儿破伤风发生,人均期望寿命72岁。

6、卫生监督。紧紧围绕构建社主义和谐社会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按照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原则,加强食品行业的量化分级管理工作,加强学校食堂及其周边食品安全的专项整治,加强对保健食品、中老年食品和婴幼儿食品的专项整治,加大行政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各种危害食品安全,影响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违法行为。2009年共检查餐饮单位1046家,新发“餐饮服务许可证”1004家,抽查食品样品656份,进行相关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的检测。查处非法行医医疗机构27家,其中无证行医23家,超范围执

2

业4家,变更执业地取缔非法行医23家。

7、医疗保障。2010年度全县农民参合率达98.2%,全县累计有住院报销人数22648人,报销金额6556.7万元;门诊统筹补偿44万人次,补偿金额465.5万元;住院分娩2127人,补偿金额85.1万元。

二、存在的问题

1、卫生投入不足,影响卫生事业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我县经济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卫生事业费投入并没有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同步增长。由于长期投入不足,造成部分医疗卫生机构工作用房不足、设备配置欠缺、设备落后和人员培训经费短缺等,制约了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和医疗保健效果与质量的有效提高。

2、预防保健工作任务繁重。重大传染性疾病的流行与蔓延仍威胁人民群众的健康。人口流动及外来人口的不断增加,加大了疾病预防控制的难度,健康教育、行为干预及综合防治的负担将变得越来越重。通过加强孕产妇和儿童的系统管理与保健,可有效降低婴儿死亡率、儿童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但此项工作量大、涉及面广、任务相当艰巨。

3、卫生行政执法力量不足,执法能力有待加强。卫生执法人员偏少,快速监测手段缺乏,交通工具不足,造成执法力度不够,个别医疗卫生机构存在超范围行医、医疗操作规范执行不严等问题,医疗事故和传染病传播的隐患未能完全消除。

3

4、农村卫生事业发展相对滞后。农村基层卫生院人才缺乏、技术水平低、服务设施落后的矛盾十分突出,未能充分发挥其基本医疗、预防保健的整体功能,城乡医疗卫生保障水平差距较大。我县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后,农村卫生服务需求量扩大,各乡镇卫生院的业务范围必然增加,由于投入不足、条件落后,导致人员待遇低,不安心工作,吸引不了人才。

5、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未全面铺开。社区卫生服务是在区域卫生规划指导下,以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为基础,为社区居民提供以个人(健康)为中心、家庭为单位、社区为范围的、全程的、连续的、集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及计划生育咨询与技术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服务,是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重要保障。但目前,我县社区卫生服务体系还未建立,不能有效提供医疗服务、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等服务。

6、现有人才流失严重,卫生系统已经进入到龄退休的高峰期,严重影响了我县医疗卫生业务的正常开展和持续发展;后备人才难以引进,特别是乡镇卫生院,对医学本专科毕业生缺乏吸引力,人才引进机制不够完善。

三、发展目标

(一) 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

4

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指针,以五项重点工作为主线,以基层、基础、基本为重点,建立和完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健全与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强化行业管理,加强行风建设,逐步实现人人公平享有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目标。

(二) 总体目标

以增进人民健康为中心,满足居民卫生需求为导向,建立健全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适应人民群众健康需求和承受能力的比较完善的卫生服务体系,不断提高卫生服务水平和质量,保障医疗安全,缩小城乡间、不同人群间享有卫生服务水平的差距,提高卫生服务的公平性,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的健康水平。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改革、发展和完善医疗服务体系和预防保健以及卫生执法监督体制。统筹规划,合理配置卫生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改善和提高卫生整体综合服务能力。逐步建立起 “医疗保障、预防保健、卫生监督执法”三大体系。

(三) 主要指标

1、居民主要健康指标

人均期望寿命≥75岁;

婴儿死亡率≤2.5‰; 孕产妇死亡率≤10/10万;

2、医疗服务

5

(1)三级医院拟设置1所,县人民医院;二级医院设置2所,县二人民医院、县中医院。县人民医院要进一步巩固创建“医改试点医院”的成果,重点加强专科建设,培养学科带头人,进一步提高全县医疗、教学、科研的中心地位,同时为创建三级医院做好医疗设备设施建设、医疗服务质量建设、医疗管理体系建设;县中医医院要坚持中医为主,以市场为导向,中西医结合办院的前提下,向二级现代化医院发展,重点加强中医中药特色建设,进一步发挥全县中医药工作医疗、教学、科研的龙头作用,向示范中医院建设方向发展。专科医院设置2所,县慢性病防治院、县麻风病医院,一级私立医院一所,××县××医院。乡镇卫生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置16所。16所乡镇卫生院全部达到标准化卫生院创建标准。

(2)、急救网络

充分利用现有医疗资源,构建起院前和院内有机衔接的紧急医疗救援网络。完善县120急救中心的各项措施,更新救护车辆和急救设备,尽快提高急救人员素质。以县120为急救中心,辖区内医疗机构作为急救点,共同承担院前急救任务,负责开展伤病员现场抢救、转运和重症病人的途中监护工作。同时,加强医疗机构院内急救绿色通道建设,进一步更新完善各项抢救工作的流程与制度,确保“急、危、重”症抢救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6

(3)、村卫生室建设

继续在全县村级卫生组织开展创建规范化卫生室建设活动,到2015年,全县规范化卫生室达到85%,并实行乡村卫生机构一体化管理。

(4)、社区卫生服务

进一步完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与建设。2012年,以汤坑镇卫生院为基础,将其改建成标准化社区卫生服务站。全县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80%以上,并在全县建立起机构设置合理、服务功能健全、人员素质较高、运行机制科学、监督管理规范的新型社区卫生服务网络。

治愈好转率≥98%;

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85%;

入出院诊诊符合率≥95%;

农村规范化村卫生室覆盖率达到85%。

为贫困白内障患者免费开展复明手术。

3、卫生防病

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启动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教育、免疫规划、传染病防治、儿童保健、孕产妇保健、老年人保健、慢性病管理、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等9类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建立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健康档案。

全面实施国家扩大规划免疫规划,11种免费接种疫苗以

7

乡镇为单位有效接种率达90%以上,完成对15岁以下的人群乙肝疫苗补种任务。

4、妇幼保健

住院分娩率≥98%;

儿童系统管理率≥80%;

儿童保健覆盖率≥65%;

孕产妇系统管理率≥85%;

孕产妇保健覆盖率≥75%;

母乳喂养比例≥95%;

大力开展妇女病普查普治工作,逐步提高受检率。 对准备怀孕的农村妇女免费增补叶酸,目标人群增补叶酸知识率达60%,服用率达60%,服从依从率达30%。实施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每个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金额不少于300元。

5、卫生监督

加强卫生执法监督,进一步建立健全医疗机构、从业人员、医疗技术应用、大型医疗设备等准入制度和加大打击非法行医的力度,净化医疗市场。加强以食品卫生为主的公共卫生监督执法,促进公共卫生秩序的改善,保证食品、生活饮用水、生物制品、化妆品等健康相关产品的安全卫生。进一步整顿规范医疗市场秩序,打击非法行医。

6、医疗保障

8

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乡医疗救助共同组成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分别覆盖城镇就业人口、城镇外就业人口、农村人口和城乡困难人群。“十二五”期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稳定在98%以上,并逐步提高筹资标准和保障水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最高支付限额调整到上年度农民年人均纯收入的6倍以上。进一步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落实城乡低保和农村“五保”对象以及精神病患者等特殊人群的医疗救助政策。

认真落实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执行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11年起将对16间卫生院的药物目录范围内药物,集中招标采购,严格执行国家核定公布的基本药物零售指导价格。实行国家用药目录药品零差价率,设立药事服务费。

7、资源配置

(1)、全面完成县医院综合住院大楼、县中医院整体搬迁前期规划项目,全部医疗卫生单位,按照“填平补齐”的原则,进行全面整改,达到卫生部要求的标准化水平。规划期内,增加床位600张,使病床总数达到1430张,平均每千人拥有病床数达到2.1张。85%的村卫生室达到标准化村卫生室;充分利用卫生资源,加快城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卫生服务站的建设,完善卫生服务体系。

(2)改善办医条件,提高诊疗手段。所有医疗卫生单

9

位,特别是乡镇卫生院,要力争配齐全部必要的检查设备,在满足基本医疗服务需要的基础上发展高精尖设备,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8、人力资源

加强医疗卫生队伍建设,建立和完善人才引进、使用、培养、管理机制,制定和实施全县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规划,重点加强基层和社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和护理人员的培养、培训,使卫生人员结构逐步趋向合理。

9、经费配置

(1)、完善政府举办的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对政府举办的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按国家规定核定基本建设、设备购置、人员经费、业务经费给予补偿。

(2)、加大对政府举办的综合性医院、中医院、各类专科医院的投入,在基本建设、设备购置、扶持重点学科发展、政策性亏损、承担的公共卫生服务任务等方面给予补助。

(3)、建立健全城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保障机制,城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按国家规定的分担比例人均20元标准补助,并随当地公共卫生问题、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承受能力等因素逐年增加。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的基本建设、设备购置、人员经费、公用经费和业务经费予以全额保障。

(4)、政府举办的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离退休人员经费,在事业单位养老制度改革前,由政府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核定

10

补助,事业单位养老制度改革后,按相关规定执行。

四、政策措施

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意见》的精神,加强对卫生工作的宏观调控,认真实施区域卫生规划。

1、实施区域卫生规划,优化卫生资源配置,是政府加强对卫生事业宏观调控,促进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措施。要深刻认识卫生工作的重要性,切实加强对卫生工作的领导。要将区域卫生规划纳入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全面落实卫生工作方针,切实解决好卫生战线的各种实际困难和问题。明确政府对卫生事业发展负有重要责任,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意见》的要求,明确政府补助的范围和方式,并解决社会负担过重问题。

2、按照区域卫生规划,建立起较为完善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切实保证辖区内居民都能获得最基本的卫生保健、医疗服务。

3、各政府职能部门积极参与,共同支持 。政府各职能部门必须主动适应我国社会经济体制的转变,适应医疗服务体系和健康需求的变化,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和卫生服务的特殊规律,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保证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

4、增加对卫生的投入,改善医疗设施条件,改善群众

11

就医环境,使群众享受的卫生服务达到全国平均水平。

5、政府各部门要加大对卫生机构实行税、费优惠政策,减免对医疗卫生机构征收税费。

6、控制发展规模,注重存量调整。按照区域卫生规划的要求,继续对现有卫生资源进行统一规划,采取置换、调整等办法,使卫生机构布局逐步趋于合理。严格控制医疗机构的发展规模,要为社区卫生服务提供条件,在新建、改建居民区内配套建设社区卫生服务用房。

7、加强农村卫生工作,提高农民健康水平。加强农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建设,积极推进农村医疗卫生机构“乡(镇)村一体化”规范管理,调整乡村卫生资源配置,提高服务质量。加强农村基层卫生队伍建设,提高农村基层卫生人员素质,逐步实现全县乡村医生达到执业助理医师以上资格。吸引和鼓励医学本、专毕业生到农村卫生机构工作,提高农村卫生技术人员的学历层次,鼓励和支持卫生资源和人才向农村流动,

8、科教兴卫,进一步提高我县医疗卫生总体水平。依靠科学进步,进一步加强我县重点学科建设,依托我县现有的优势学科,建立7个重点专科,并达到全市领先水平。

9、深化医疗卫生机构内部运行机制改革。引入竞争机制,激励机制;找准自己的发展空间,调整自身的运做方式,增效减员,降低物耗成本与劳务耗费,严格实行成本核算。

12

不断深化劳动、人事用工制度,内部分配制度及后勤社会化等项改革,提高卫生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

10、加强人才梯队建设,大力培养高层次的医学人才;继续加强对我县基层医疗单位医务人员的继续教育,提高我县医务人员的整体水平;加强卫生管理干部的培训,以适应卫生改革不断深化的需要。

××县卫生局

二○一○年十二月十五日

卫生事业十二五规划2

0000县卫生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县农机化发展“十二五”规划(

十二五规划建议草案

卫生事业十二五规划1(推荐)

人民日报:解读卫生事业十二五规划

县卫生局关于印发妇幼卫生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漳平市卫生事业发展“十二五”专题规划起草情况汇报

县卫生事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专题

郑州市二七区卫生事业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

《××县卫生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草案.doc》
××县卫生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草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