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练习题

2020-03-03 03:06:35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练习题

第一章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性质、研究对象、基本任务和发展演变

选择题:

(1)提出“教学是教师教和学生学”观点的是:__________ A、陶行知 B、凯洛夫 C、赫尔巴特 D、杜威

(2)哲学取向的教学理论来自于:__________

A、华生 B、苏格拉底和柏拉图 C、布鲁纳 D、罗杰斯

(3)当代课程论和教学论的关系是:__________

A、教学论包含课程论 B、课程论包含教学论 C、既独立又依存的辨证统一关系

(4)国文教授法时期是:__________ A、.1920-1918 B、.1918-1924 C、.1924-1939

(5)在西方教育文献中,最早使用“教学论”一词的是:__________ A、拉特克 B、拉特克、C、夸美纽斯 D、夸美纽斯 E、昆体良

(6)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学科内容和结构体系要做到“四个基本”__________

A、基本事实、基本方法、基本原理、基本原则 B、基本事实、基本概念、基本导向、基本原则 C、基本事实、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原则 D、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原则

(7)“语文教育学”学科名称产生的逻辑是:__________

A、教育学——教学论——语文教育学 B、教学论——学科教育学——语文教育学 C、教育学——学科教育学——语文教育学

(8)“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学科名称产生的逻辑是:__________

A、教育学——语文教学论——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B、教育学——学科课程与教学论——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C、课程与教学论——教育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D、教育学——课程与教学论——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9)语文课程与教学实践是人们有目的地开展语文课程与教学活动的教育实践,可以区分为三种类型:__________

A、实践、研制和应用 B、管理、研制和应用 C、管理、研制和开发

(10)教育史上曾出现过三大课程流派:__________

A、学科课程、融合课程、关联课程、广域课程 B、关联课程、广域课程、问题课程、融合课程 C、学科中心课程论、人本主义课程论、社会再造主义课程论 D、基础文化课程、劳动技术课程、职业课程

第二章 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发展

选择题:

(11)《三字经》的编写者是__________ A、.周兴嗣 B、王应麟 C、刘英庄 D、叶圣陶

(12)我国现存最早的诗文总集是:__________ A、《唐诗三百首》 B、《昭明文选》 C、《文章正宗》 D、《古文观止》

(13)语文单独设科是在:__________

A、1916年 B、1912年 C、1902年 D、1903年

(14)语文名称的确立,国家是接受哪位教育家的建议:__________ A、徐特立 B、叶圣陶 C、张志公 D、吕叔湘

(15)《千字文》是谁编写的:__________ A、. 刘英庄 B、.王应麟 C、.周兴嗣 D、.昆体良

(16)“五经”是指:__________ A、.《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战国策》 B、.史记》、《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C、.《诗经》、《尚书》、《国语》、《易经》、《春秋》 D、.《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17)古代语文课程与教学的三大问题:__________

A、.语文教学的性质和目的问题、教学内容问题、教学技术问题 B、.语文教学的性质和目的问题、教学原则问题、教学方法问题 C、.语文教学的性质和目的问题、教学内容问题、教学方法问题

(18)古代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四大弊端:__________

A、.脱离语言实际、脱离应用实际、忽视作文教育、忽视知识教育 B、.脱离语言实际、脱离应用实际、忽视文学教育、忽视知识教育 C、.脱离语言实际、脱离应用实际、忽视文学教育、忽视审美教育 D、.脱离生活实际、脱离应用实际、忽视文学教育、忽视知识教育

(19)关于《红领巾》教学的讨论对语文教学改革的推动作用主要有两方面:__________ A、.推动了评价制度改革、建立了现代文教学模式 B、.推动了教学方法改革、建立了现代文教学模式 C、.推动了教学方法改革、建立了素质教育模式

(20)在语文课程与教学中,更新教育观念具体地体现在课程标准中的语文课程理念上。它主要包括四个方面:__________ A、.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研究性学习、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B、.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C、.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D、.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理解素质教育的内涵、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第三章 语文课程的性质和目标

选择题:

(1)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__________

A、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B、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C、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2)语文课程三维目标:__________

A、价值观、方法、过程 B、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C、知识、能力、方法 D、情感态度、过程、方法

(3)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__________ A、语文技能 B、语文素养 C、学习方法

(4)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__________ A、语文素养 B、语文技能 C、学习方法

(5)关于“语文”这个学科名称的确定,是由谁确定的:__________ A、徐特立 B、张志公 C、叶圣陶 D、夏丏尊

(6)新课程的价值转型必然导致目标重建,主要表现在哪三个方面:__________ A、确立新的知识观、确立新的学生观、确立新的教学观

B、确立新的知识观、确立新的学生观、确立课程与社会生活的联系 C、确立新的知识观、确立新的教师观、确立课程与社会生活的联系 D、确立新的学习观、确立新的学生观、确立课程与社会生活的联系

(7)新课程标准提出的五个领域是:__________

A、课外活动、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

B、识字与写字、阅读、作文教学、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C、研究性学习、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D、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

(8)语文课程目标的作用:__________

A、导向作用、促进作用、控制作用、评价作用、管理作用 B、导向作用、推进作用、控制作用、应用作用、管理作用 C、导向作用、推进作用、控制作用、评价作用、管理作用 D、指导作用、推进作用、控制作用、评价作用、管理作用

(9)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中突出的新的教育思想:__________

A、突出了教师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地位、突出了现代社会对语文能力的新要求、突出了语文课程的实践性本质

B、突出了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地位、突出了现代社会对语文能力的新要求、突出了语文课程的实践性本质 C、

突出了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地位、突出了现代社会对学生能力的新要求、突出了语文课程的实践性本质

D、突出了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地位、突出了现代社会对语文能力的新要求、突出了语文课程的工具性本质

(10)口语交际有两个突出的特点:__________

A、实践性、情感性 B、综合性、实践性 C、综合性、情感性 D、综合性、随机性

第四章 语文课程设计

选择题:

(1)1903年清政府颁布的哪个文件决定实行分科教学:__________ A、《普通教育暂行课程标准》 B、《中小学课程标准纲要》 C、《学务纲要》

(2)20世纪后半期第一套语文教学大纲,是一套较为规范、完备的分科式语文教学大纲:__________ A、《中学国文课程标准》 B、《初级中学汉语教学大纲(草案)》、初中、高中《文学教学大纲(草案)》 C、《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 D、《中学国文课程标准》

(3)正确阐述了语文教学中的“道”和“文”不可分割的科学辩证关系的文件是:__________ A、《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 B、《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 C、《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

(4)1923年北洋军阀政府颁布了哪个文件是我国具有体现各学科教育思想的指导性文件的开始。:__________ A、《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 B、《中小学课程标准纲要》 C、《学务纲要》 D、《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

(5) 1956年《初级中学汉语教学大纲》和初、高中《文学教学大纲》具有开创意义的特点是:__________

A、突出了文学教学、教学内容易于抽取线索,形成序列、教学目标明确,头绪清楚、知识系统性强,覆盖面广、提出了教学的具体方法和过程

B、突出了文学教学和语文知识教学、教学内容易于抽取线索,形成序列、教学目标明确,头绪清楚、知识系统性强,覆盖面广、提出了教学的具体方法和过程

black; font-size: 12pt">C、突出了文学教学和语文知识教学、教学内容易于抽取线索,形成序列、教学目标明确,头绪清楚、知识系统性较弱,覆盖面广、提出了教学的具体方法和过程

D、突出了文学教学和语文知识教学、教学内容易于抽取线索,形成序列、教学目标不明确、知识系统性强,覆盖面广、提出了教学的具体方法和过程》

(6)首次把课程分为学科类课程和活动类课程两类,打破了单一课程的格局的大纲是:

A、《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 《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 C、《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初审稿)》 D、《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

(7)用“课程标准”代替“教学大纲”从哪三方面来理解:__________

A、课程功能从主要关注怎么教转向主要关注教什么、课程价值着眼于学生能力的培养、课程目的从主要关注学生的智力发展转向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B、课程功能从主要关注怎么教转向主要关注教什么、课程价值着眼于学生素质的提高、课程目的从主要关注学生的智力发展转向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C、课程功能着重提高学生能力、课程价值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课程目的从主要关注学生的智力发展转向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D、课程功能从主要关注怎么教转向主要关注教什么、课程价值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课程目的从主要关注学生的智力发展转向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8)现代语文教材的内容有四种要素构成:__________

A、范文系统,文学常识系统,实践活动系统,助读系统 B、《范文系统,知识系统,实践活动系统,助读系统 C、范文系统,知识系统,能力培养系统,助读系统 D、范文系统,知识系统,实践活动系统,导读系统

(9)教师灵活运用,适当调整教材的方法有:__________

A、在历史性的教材中注入新的观点、自主选择新鲜的时文、适当抽换教材 B、在历史性的教材中注入新的观点、自组单元,显示新意、适当抽换教材 C、在历史性的教材中注入新的观点、自组单元,显示新意、对一些课文不加讲解

(10)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方向:__________

A、学生学习问题 B、教学问题 C、语文课程与教学问题

第五章 语文教学设计

选择题:

(1)语文教学目标设计的要求:__________

A、体现语文特色 B、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体现语文学科性质特点,适应社会需要 C、培养学生能力

(2)我国古代的文章评点法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和发展:__________ A、讲授法 B、评点法 C、谈话法 D、讨论法

(3)语文教学内容设计的基本原则:__________ A、1.语文内容和语文形式统一的原则 2.语文教学中发展美育的原则 3.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全面训练,各种语文能力协调发展的原

1.语文内容和语文形式统一的原则 2.语文教学中发展智力的原则 3.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全面训练,各种语文能力协调发展的原则

C、1.语文内容和语文形式统一的原则 2.语文教学中发展智力的原则 3.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原则

D、1.语文内容简易的原则 2.语文教学中发展智力的原则 3.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全面训练,各种语文能力协调发展的原则

(4)语文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__________

A、注重语文的人文性、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重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正确导向、正确处理基本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关系、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选择教学策略

B、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重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正确导向、正确处理基本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关系、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选择教学策略

C、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努力实现语文工具性的作用、正确处理基本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关系、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选择教学策略

D、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重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正确导向、注重语文与生活的联系、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选择教学策略

(5)教师的指导作用可以分为三种形式:__________

A、点拨、指点和指向 B、引导、指点和答疑 C、引导、帮助和指向 D、引导、指点和指向

(6)确定语文教学目标的依据:__________

A、1.语文目标、阶段目标、单元目标与教学目标2.语文教学的实际水平3.社会的要求 B、1.语文目标、阶段目标、单元目标与教学目标2.语文教学的实际水平3.课程标准的要求 C、1.语文目标、阶段目标、单元目标与教学目标2.语文教学的实际水平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

D、1.语文目标、阶段目标、单元目标与教学目标2.学生的实际水平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

(7)语文教学目标设计的要求:__________ A、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体现语文学科的性质和特点、适应社会需要 B、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体现语文特色、适应社会需要 C、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体现语文学科的性质和特点、适应社会需要 D、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体现语文学科的性质和特点、适应学生的需要

(8)语文教学设计的具体要求:__________

A、1.教学内容要恰当 2.教学内容要简单 3.教学内容要做到重点突出,难点分散,疑点明确。确定教学重点、难点,应从教材实际和学生实际出发

B、1.教学内容要恰当 2.教学内容要充实 3.教学内容要做到重点突出,难点分散,疑点明确。确定教学重点、难点,应从教材实际和学生实际出发

C、1.教学内容要精要 2.教学内容要充实 3.教学内容要做到重点突出,难点分散,疑点明确。确定教学重点、难点,应从教材实际和学生实际出发

D、1.教学内容要恰当 2.教学内容要充实 3.教学内容要符合学生的实际

(9)语文教学行为主体是:__________ A、教师 B、学生 C、学生和教师

(10)教案的特点有:__________ A、可操作性、创造性和实用性 B、科学性、一致性和实用性 C、科学性、创造性和简约性 D、科学性、创造性和实用性

第六章 识字写字与阅读教学

选择题:

识字与写字部分:

(一)斯霞“随课文分散识字”教学法的确优点是:__________

A、1.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和汉字规律;2.强调语言环境,有助于儿童语言和智力的发展;3.有利于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促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B、1.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和汉字规律;2.强调语言环境,有助于儿童语言和智力的发展;3.有利于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促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C、1.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和汉字规律;2.强调语言环境,有助于儿童语言和智力的发展;3.有利于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促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二)开展对外汉字教学与研究的意义是:__________

A、1.增强汉字魅力,促进民族交流。2.可以为我国小学识字教学提供参照系,使二者互相促进。3.通过内外汉字教学差异的对比,拓展视野,帮助我们站在更高的角度重新审视汉字与其它文字,促进文字学理论的研究

B、1.可以直接为对外汉语教学服务,为弘扬民族文化,让汉语走向世界服务。2.可以增强汉语的国际影响力。3.通过内外汉字教学差异的对比,拓展视野,帮助我们站在更高的角度重新审视汉字与其它文字,促进文字学理论的研究

C、1.可以直接为对外汉语教学服务,为弘扬民族文化,让汉语走向世界服务。2.可以为我国小学识字教学提供参照系,使二者互相促进。3.有助于汉字的科学化与艺术化发展

D、1.可以直接为对外汉语教学服务,为弘扬民族文化,让汉语走向世界服务。2.可以为我国小学识字教学提供参照系,使二者互相促进。3.通过内外汉字教学差异的对比,拓展视野,帮助我们站在更高的角度重新审视汉字与其它文字,促进文字学理论的研究

(三)对外汉字教学与我国识字教学的区别是:__________

1.教学目的不同 2.教学对象不同 3.学习基础不同 4.认知模式有别 5.出现偏误不同不 6.选择教学内容的依据不同 7.教学周期长短不同 1.教学性质不同 2.教学手段不同 3.学习基础不同 4.认知模式有别 5.出现偏误不同不 6.选择教学内容的依据不同 7.教学周期长短不同 1.教学性质不同 2.教学对象不同 3.学习方法不同 4.认知模式有别 5.出现偏误不同不 6.选择教学内容的依据不同 7.教学周期长短不同 1.教学性质不同 2.教学对象不同 3.学习基础不同 4.认知模式有别 5.出现偏误不同不 6.选择教学内容的依据不同 7.教学周期长短不同

(四)常见的对外汉字教学法是:__________

A、古文字介入法、画图法、体态语教学法、偏旁部首带字法、语音摹拟法、部件分合法

B、音译法、古文字介入法、画图法、体态语教学法、偏旁部首带字法、语音摹拟法、部件分合法、笔顺展示法、韵语教学法、信息化教学法

C、翻译法、古文字介入法、画图法、体态语教学法、偏旁部首带字法、语音摹拟法、部件分合法、笔顺展示法、韵语教学法、信息化教学法 D、翻译法、古文字介入法、画图法、声音模拟教学法、偏旁部首带字法、语音摹拟法、部件分合法、笔顺展示法、韵语教学法、信息化教学法 ") (五)在对外汉字教学中,必须注意的问题是:__________

A、杜绝简单化、杜绝喧染汉字神秘难学、正刺激与负刺激 B、杜绝幼稚化、杜绝喧染汉字神秘难学、正刺激与负刺激 C、杜绝复杂化、杜绝喧染汉字神秘难学、正刺激与负刺激 D、杜绝幼稚化、杜绝喧染汉字神秘难学、尊重他国的风俗习惯

(六)我们研究的汉字教学方法是:__________

A、方法化、艺术化与信息化 B、科学化、规律化与信息化 科学化、艺术化与理论化 科学化、艺术化与信息化

(七)识字教学的科学化艺术化与信息化的基本目标,就是使汉字教学做到教师一语道破,学生终生不忘,基本方法是:__________

A、形象展示法、字理讲析法、音义归纳法 B、形象展示法、字理讲析法、系统归纳法 C、字型展示法、字理讲析法、系统归纳法 D、形象展示法、拼音讲析法、系统归纳法

(八)课程标准与以往的教学大纲相比,在识字写字方面的特点是:__________

1.突出了识字的政治教育功能。2.在“量”和“质”两方面都有了明确的标准。3.在知识和能力方面最明显的不同,就是提高了对写字的要求。 1.突出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作用,把识字与写字教学与民族文化传统和审美价值的熏陶结合起来。2.在“量”和“质”两方面都有了不做明确的要求。3.在知识和能力方面最明显的不同,就是提高了对写字的要求。 1.突出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作用,把识字与写字教学与民族文化传统和审美价值的熏陶结合起来。2.在“量”和“质”两方面都有了明确的标准。3.在知识和能力方面最明显的不同,就是提高了对写字的要求。 1.突出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作用,把识字与写字教学与民族文化传统和审美价值的熏陶结合起来。2.在“量”和“质”两方面都有了明确的标准。3.在知识和能力方面最明显的不同,就是提高了对识字的要求。

(九)识字与写字教学的目标在7-9年级的要求是:__________

A、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首先强调情感态度。2.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会写。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也有情感态度的因素。4.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5.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6.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能用音序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学习独立识字。

B、1.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2.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其中2000个左右会写。3.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4.能使用硬币熟练地书写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5.有条件的地方,可学习使用键盘输入汉字。

C、1.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累计认识汉字3000个,其中2500个会写。2.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3.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

D、1.能熟练的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会用多种检字方法。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其中3000个左右会写。2.在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的基础上,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提高书写的速度。3.临摹名家书法,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

(十)识字与写字教学的任务,《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评价建议”中提出:__________ A、1.突出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作用,把识字与写字教学与民族文化传统和审美价值的熏陶结合起来。2.评价识字要考察学生认清字形、读准字音、掌握汉字基本意义的情况,以及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运用汉字的能力,借助字典、词典等工具书识字的能力。3.关注学生日常识字的兴趣,关注学生写字的姿势与习惯,重视书写的正确、端正、整洁,激发学生识字写字的积极性,不能简单的用罚抄的方式来达到纠正错别字的目的。 B、1.汉语拼音能力的评价,重在考察学生认读和频度的能力,以及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纠正地方音的情况。2.评价识字要考察学生认清字形、读准字音、掌握汉字基本意义的情况,以及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运用汉字的能力,借助字典、词典等工具书识字的能力。3.关注学生日常识字的兴趣,关注学生写字的姿势与习惯,重视书写的正确、端正、整洁,激发学生识字写字的积极性,不能简单的用罚抄的方式来达到纠正错别字的目的。 C、1.汉语拼音能力的评价,重在考察学生认读和频度的能力,以及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纠正地方音的情况。2.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交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3.关注学生日常识字的兴趣,关注学生写字的姿势与习惯,重视书写的正确、端正、整洁,激发学生识字写字的积极性,不能简单的用罚抄的方式来达到纠正错别字的目的。

D、1.汉语拼音能力的评价,重在考察学生认读和频度的能力,以及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纠正地方音的情况。2.评价识字要考察学生认清字形、读准字音、掌握汉字基本意义的情况,以及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运用汉字的能力,借助字典、词典等工具书识字的能力。3.写字教学要重视对学生写字姿势的指导,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阅读部分:

(一)阅读教学的中心环节:__________

A、对文章形式的理解 B、对文章的内容和形式的研读过程 C、对文章思想的领悟

(二)从阅读的途径上看,阅读可分为:__________

A、课上阅读和课下阅读 B、书面阅读和浏览阅读 C、直接阅读和间接阅读 D、书面阅读、屏幕阅读和网上阅读

(三)良好的阅读习惯包括:__________

A、1.多读好书的习惯 2.健康读书的习惯 3.边读边思边动笔的习惯 4.质疑问难的习惯 5.使用工具书的习惯

B、1.勤于读书的习惯 2.深入读书的习惯 3.边读边思边动笔的习惯 4.质疑问难的习惯 5.使用工具书的习惯 C、1.勤于读书的习惯 2.健康读书的习惯 3.反复读书的习惯 4.质疑问难的习惯 5.使用工具书的习惯

D、1.勤于读书的习惯 2.健康读书的习惯 3.边读边思边动笔的习惯 4.质疑问难的习惯 5.使用工具书的习惯

(四)在阅读教学中培养阅读兴趣需注意以下几点:__________

A、1.明确阅读的方法 2.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 3.追求阅读教学的审美境界 B、1.明确阅读的目标和意义 2.鼓励学生精读阅读材料 3.追求阅读教学的审美境界

C、1.明确阅读的目标和意义 2.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 3.追求阅读教学的审美境界

D、1.明确阅读的目标和意义 2.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 3.追求阅读教学的美育境界

(五)阅读方法:__________ A、朗读、快读、精读、略读 B、朗读、默读、精读、略读 C、朗读、默读、反复读、略读

D、默读、精读、略读

(六)精读训练要注意以下几点:__________ A、1.把握重点,深入研究 2.咬文嚼字,融会贯通 3.读思结合,边读边记 4.灵活运用多种精读方法

B、1.全面理解,逐次研读 2.理解大意,粗略阅读 3.读思结合,边读边记 4.灵活运用多种精读方法

C、1.全面理解,逐次研读 2.咬文嚼字,融会贯通 3.读思结合,边读边记4.灵活运用一种精读方法

D、1.全面理解,逐次研读

2.咬文嚼字,融会贯通 3.读思结合,边读边记 4.灵活运用多种精读方法

(七)几种常用的阅读教学方法有:__________

A、评点法、讲述法、讲解法、导读法、练习法、读议讲练法、情境教学法 B、评点法、谈话法、讨论法、导读法、练习法、读议讲练法、情境教学法

C、评点法、问答法、疑问法、讨论法、导读法、练习法 D、评点法、谈话法、讨论法、导读法

(八)网络阅读的优势表现在:__________

A、1.阅读资源的丰富性 2.阅读方式的便捷性 3.阅读活动的主体性

B、1.阅读资源的单一性 2.阅读方式的便捷性 3.阅读活动的主体性 4.阅读过程的互动性 5.阅读环境的开放性 C、1.阅读资源的丰富性 2.阅读方式的便捷性 3.阅读活动的主体性 4.阅读过程的互动性 5.阅读环境的开放性 D、1.阅读资源的丰富性 2.阅读方式的便捷性 3.阅读活动的主体性 4.阅读过程的双向性 5.阅读环境的开放性

(九)网络阅读的弊端:__________

A、1.对象的单一性 2.内容的随意性 3.技术的依赖性 4.费用的制约性 5.注意力的散乱性 B、1.对象的芜杂性 2.内容的随意性 3.技术的依赖性 4.费用的制约性 5.注意力的干扰性

C、1.对象的芜杂性 2.内容的过多性 3.技术的依赖性 4.费用的制约性 5.注意力的散乱性 D、1.对象的芜杂性 2.内容的随意性 3.技术的依赖性 4.费用的制约性 5.注意力的散乱性

(十)网络阅读的形式有:__________ A、1.主题性网络阅读 2.延伸性网络阅读 3.定向阅读 4.交互性网络阅读 5.随意性网络阅读

B、1.主题性网络阅读 2.延伸性网络阅读 3.创造性网络阅读 4.交互性网络阅读 5.随意性网络阅读

C、1.主题性网络阅读 2.延伸性网络阅读 3.创造性网络阅读

D、1.主题性网络阅读 2.延伸性网络阅读 3.创造性网络阅读 4.消遣性阅读 5.随意性网络阅读

第七章 写作、口语交际教学与综合性学习选择题: 写作部分:

(1)学生写作积累材料的基本途径是:__________

A、听别人介绍 B、细心观察生活 C、用心感受生活 D、广泛涉猎各类读物 (2)写作训练的任务有:__________

A、育人训练、积累训练、知识训练、语言训练、技能训练 B、育人训练、积累训练、思维训练、语言训练、实践训练 C、技巧训练、积累训练、思维训练、语言训练 育人训练、积累训练、思维训练、语言训练、技能训练

(3)用语要适应语言环境,写作时候考虑具体的时间、地点、场合、上下文的精神,考虑到不同的目的和对象,考虑到文章体裁的特点等因素指的是:__________ A、准确 B、简明 C、得体

(4)作文批改的几点要求是:__________

A、有针对性,讲求实效;少批少改;内容兼顾形式 B、有针对性,讲求实效;多批少改;内容为主,形式为辅 C、多赞扬,少批评;多批少改;内容兼顾形式 D、有针对性,讲求实效;多批少改;内容兼顾形式

(5)立意要努力达到的要求是:__________

A、鲜明、深刻、新颖 B、正确、深刻、新颖 C、正确、有说服力、新颖 D、正确、深刻、求异

(6)选取重点材料应注意的几点是:__________

A、多样、典型、新颖 B、真实、典型、有说服力 C、真实、典型、新颖 D、真实、求异、新颖

(7)写好作文批语的要求是:__________

A、运用夸张性语言进行表扬、运用幽默的语言进行批评、选择恰当的句式写评语 B、运用激励性语言进行表扬、运用含蓄的语言进行批评、选择恰当的句式写评语 C、运用激励性语言进行表扬、运用幽默的语言进行批评、选择恰当的句式写评语 D、运用激励性语言进行表扬、运用幽默的语言进行批评、选择随意的句式写评语

(8)想象作文训练的方法是:__________

A、关联式想象作文、联想式想象作文、假想式想象作文、寓意式想象作文、科幻式想象作文 B、关联式想象作文、深入式想象作文、假想式想象作文、寓意式想象作文、科幻式想象作文 C、关联式想象作文、扩展式想象作文、假想式想象作文、寓意式想象作文、科幻式想象作文 D、关联式想象作文、扩展式想象作文、假想式想象作文、寓言式想象作文、科幻式想象作文

(9)自主作文训练包括:__________

A、教师拟题作文、课外自由写作、网络写作 B、自由拟题作文、课内写作、网络写作 C、自由拟题作文、课外自由写作、网络写作 D、相互拟题作文、课外自由写作、网络写作

(10)写作教学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是:__________

A、教师引导,学生命题;教师指导,学生写作;教师批改,学生参与;交流评改,互相沟通 B、教师引导,学生定向;教师指导,学生立意;教师批改,学生参与;交流评改,互相沟通 C、教师引导,学生定向;教师指导,学生写作;教师批改,学生参与;交流评改,互相沟通 D、教师引导,学生定向;教师指导,学生写作;教师指导,学生自改;交流评改,互相沟通

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部分:

(一)口语交际训练的目标有:__________

A、规范口头语音、规范口语交际的语义、规范口语交际的语法 B、规范口头语言、规范口语交际的语义、规范口语交际的语法 C、规范口头语言、规范口语交际的行为、规范口语交际的语法

(二)良好的口语交际的态度是一个人文明素养的表现,主要表现有:__________

A、一心两用的倾听、自信负责的表达、语音辨识力、话语记忆力、话语理解力、话语评判力、口语表达能力 B、耐心专注的倾听、随意的表达、语音辨识力、话语记忆力、话语理解力、话语评判力、口语表达能力 C、耐心专注的倾听、自信负责的表达、语音辨识力、话语理解力、话语评判力 D、耐心专注的倾听、自信负责的表达、语音辨识力、话语记忆力、话语理解力、话语评判力、口语表达能力

(三)口语表达能力包括:__________

A、组织语言能力、语言编码能力、定向发码能力,将思维转化为有声语言 B、内部组码能力、语言输出能力、定向发码能力,将思维转化为有声语言 C、内部组码能力、语言编码能力、定向发码能力,将思维转化为有声语言

(四)口语交际教学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

A、创造性、互动性、综合性 B、情境性、单一性、综合性 C、情境性、互动性、复杂性 D、情境性、互动性、综合性

(五)综合性学习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

A、综合性、自主性、开放性 B、整体性、自主性、开放性 C、整体性、随意性、开放性 D、整体性、自主性、交互性

(六) 综合性学习的基本方式是:__________

A、课外实践活动课 B、科研性学习C、探究性学习D、课本知识学习

(七)综合性学习一般有三种形式:__________

A、1.综合语文课程中部分相关内容的综合。2.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有机整合。3.学校与家庭与社会的广泛联系。

B、1.综合语文课程的各个领域,包括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2.语文课程与文科的有机整合。3.学校与家庭与社会的广泛联系。

C、1.综合语文课程的各个领域,包括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2.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有机整合。3.加强社会实践。

D、1.综合语文课程的各个领域,包括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2.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有机整合。3.学校与家庭与社会的广泛联系。

(八)教师在综合性学习中应该避免两种倾向:__________ A、一是教师对不关心综合性学习认是可有可无的。二是教师把自己定位为一个旁观者,彻底放手,基本不给学生提供建设性意见,不指出学生的偏差和错误,不控制活动的发展节奏,放弃了自己的责任。 B、一是教师对学生的活动不放心,不敢放手,过多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替学生选择课题, 替学生分组,替学生拟订方案等等,做了大多不属于自己应该做的工作。二是教师选择的内容脱离学生实际。

C、一是教师对学生的活动不放心,不敢放手,过多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替学生选择课题, 替学生分组,替学生拟订方案等等,做了大多不属于自己应该做的工作。二是教师把自己定位为一个旁观者,彻底放手,基本不给学生提供建设性意见,不指出学生的偏差和错误,不控制活动的发展节奏,放弃了自己的责任。

D、一是教师不知道什么是综合性学习。二是教师把自己定位为一个旁观者,彻底放手,基本不给学生提供建设性意见,不指出学生的偏差和错误,不控制活动的发展节奏,放弃了自己的责任。

(九)复述可分为哪三种形式:__________ A、详细复述、省略复述和创造性复述 B、详细复述、简要复述和陈述性复述 C、详细复述、简要复述和创造性复述 D、简单复述、简要复述和创造性复述

(十)综合性学习对教师素质的要求是:__________

A、1.具有扎实本专业知识。 2.掌握一定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3.放手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除了必要的指导外教师不要过多地干涉学生,要相信学生的能力,相信学生依靠自己的能力可以解决所遇到的问题。4.加强计划性。5.现代教育技术运用能力。

B、1.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广博的相关学科知识。 2.掌握一定的其他学科知识。3.放手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除了必要的指导外教师不要过多地干涉学生,要相信学生的能力,相信学生依靠自己的能力可以解决所遇到的问题。4.加强计划性。5.现代教育技术运用能力。 C、1.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广博的相关学科知识。 2.掌握一定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3.放手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除了必要的指导外教师不要过多地干涉学生,要相信学生的能力,相信学生依靠自己的能力可以解决所遇到的问题。4.加强计划性。5.现代教育技术运用能力。 D、1.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广博的相关学科知识。 2.掌握一定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3.放手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对他们的活动不闻不问。4.加强计划性。5.现代教育技术运用能力。

第八章 语文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主体性的发展

选择题:

(1)过去经验在头脑中的反映,叫做:__________ A、思维 B、记忆 C、观察

(2)当人和外界发生关系时所产生的使各种智力因素活动起来的心理力量,叫做:__________ A、意志 B、情感 C、兴趣 D、动机

(3)记忆分为:__________

A、长久记忆和瞬时记忆 B、直接记忆和间接记忆 C、有意记忆和无意记忆

(4)语文教学中学生非智力因素有:__________

A、动机、思维、感情、意志 B、记忆、兴趣、感情、意志 C、动机、兴趣、感情、观察

D、动机、兴趣、感情、意志 (5)学生学习语文的动机,一般都要经历哪几个阶段:__________

A、个人兴趣产生的动机、个人发展需要产生的动机、社会发展需要产生的动机 B、外力冲击产生的动机、个人体验产生的动机、社会发展需要产生的动机 C、外力冲击产生的动机、个人发展需要产生的动机、社会发展需要产生的动机 D、外力冲击产生的动机、个人发展需要产生的动机、时代需要产生的动机

(6)动机教育的主要方法:__________

A、通过学校教育培养良好动机;通过树立远期的和近期的学习目标激发动机;通过正确的评价,强化动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的相互结合和相互转化。 B、通过人生观和世界观教育培养良好动机;通过树立远期的和近期的学习目标激发动机;通过正确的评价,强化动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的相互结合和相互转化。 C、通过人生观和世界观教育培养良好动机;通过教师指导激发动机;通过正确的评价,强化动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的相互结合和相互转化。 D、通过人生观和世界观教育培养良好动机;通过树立远期的和近期的学习目标激发动机;通过家长的协助强化动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的相互结合和相互转化。

(7)语文教学中培养和训练想象力的主要方法有:__________

A、口语训练、设置场景、设置悬念 B、语言描述、加强引导、设置悬念 C、语言描述、设置场景、提高兴趣 D、语言描述、设置场景、设置悬念

(8)“为学生服务”的三项要求是:__________

A、要求教师具有法制意识和民主意识、要求教师精心培育每一个学生、要求教师工作适应和满足考试的需要 B、要求教师具有法制意识和民主意识、要求教师精心培育少数精英学生、要求教师工作适应和满足学生的成长需求 C、要求教师要尊重每一个学生、要求教师精心培育每一个学生、要求教师工作适应和满足学生的成长需求 D、要求教师具有法制意识和民主意识、要求教师精心培育每一个学生、要求教师工作适应和满足学生的成长需求

(9)教学语言的特点:__________

A、严谨性、科学性、艺术性、和谐性、交流性 B、规范性、流畅性、艺术性、和谐性、交流性 C、规范性、科学性、艺术性、和谐性、交流性 D、规范性、科学性、思想性、和谐性、交流性

(10)智力的核心:__________

A、创造能力 B、思维能力 C、观察能力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练习题.doc》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练习题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