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美术手工课教学模式

2020-03-03 08:42:38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谈小学美术手工课教学模式

小学美术手工课除了让学生掌握制作方法,还得让学生学会动脑,学会创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发展学生的思维。同时能引导学生团结互助,共同进步,营造了宽松,愉悦的氛围,并提高了教学效率。

一、拆中找“法”

以前上课时,我常常是以“我”为中心,按照常规的教学模式一步一步地教给学生。认为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才能达到传授知识、培养技能的目的。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师对学生是极有帮助的。所谓帮助,主要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引导学生自己去求得知识,也就是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如在教第5册《纸盒家具》一课时,在第一班时,我让学生一步步跟着我做,由于纸盒折叠较为复杂,故而尽管我不停地示范、讲解,仍有半数学生不会做。在教第二班时我改变方式,给每一桌学生发一个做好的纸盒家具,要求他们自己拆,边拆边记,然后再按纸上的折痕自己动手叠成原样。反复几次,学生不仅能叠出纸盒,竟能根据书中的其它家具示意图,叠出其它纸盒家具,甚至设计并制作出书中没有的一些纸盒家具,到底是“实践出真知,”这样学生掌握了纸盒折叠的基本技能,同时学会了一种寻求知识的方法。

二、“做”中增技

在上课中不妨让学生进行合“做”练习,即采用同桌合作,前后四人合作,以及男女合作的形式完成作业。因为我们常常发现这样一种情况:有的同学想象力很丰富,但动手能力较差:有的同学制作精细,但思路狭窄。如让这样的两者有机结合,取长补短,则是最佳的组合了。即便两者水平相当,在合作中也能得到启发,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这样一来,作业的 时间相对缩短,作业的质量也提高了,学生的技能也增长了。何乐而不为呢?况且通过合作,还能促进学生之间情感的交流。一起完成任务,可以让每个学生都认识到对方的重要性,体会到集体智慧的力量。从而无形中培养了学生团结互助的好品德。

三、“玩”中长知

玩是儿童的天性,在玩中获得一片雕艺术的天地,也是一件令人愉悦的事。例如第9册(动物纸雕)一课时,立体的动物形象看起来很难掌握,我就让学生先拼贴一些平面的动物造型,然后让他们几个人合一组进行玩动物大变形游戏,把做好的平面造型故意折叠变形,使平面的纸张产生折痕的起伏的变化,变平面为立体,在玩的过程中,因为随意性大,学生

能逐渐领会立体纸雕的制作奥秘:纸通过折、叠、压、粘等程序逐渐过渡成立体的纸雕造型,再上色绘制,最后就可以得到一个栩栩如生的动物纸雕。从而也能找到不同类型的纸的不同性能,学生就能根据特性选取最佳的制作方法,就能创作出满意的作品,创造出更丰富多彩的画面。

四、“玩”中增趣

孩子最“喜”的莫过于玩了,然而玩自己亲手做的东西就更来劲了。并且在做做玩玩中,他们能明白很多常识呢。在玩中问题发现并解决了,制作起来就愉悦。如此一来怎么能不激起孩子们对学习的兴趣?

五、“赏”中求进 “赏”指欣赏、观摩。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欣赏同学的优秀作业更有价值。只要在课堂中巧妙地安排一些新上,让他们一起讨论、评价、取长补短,是能很好地促进学生进步的。这种欣赏可以是课前的,也可以是课后的,而我更多则是课堂中间组织学生观摩,因为这样可以学习到别人的制作过程和制作技巧,利于学生即时地对自己实践进行调整,从而取百家之长,酿自家特酿。这对拓宽思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是极有益的。同时,组织学生看展出和有关的电影、录像对于培养学生正确审美观,帮助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更大的进步也是有利的。

艺术课程的实施是必须的,大量的教学资源来源于生活,它为我们提供了广阔的驰骋天地,需要我们解放思想,充分发挥“艺术”的想象力、创造力,充分利用新的教学模式,也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学生,教师只要不懈努力,培养、发挥学生的创造能力,我想每个学生都可以成为巧手艺术家。

小学美术手工课教学感想

小学美术手工制作课

小学美术手工制作课教学设计

美术手工课教学反思

美术手工课教学流程

小学美术教学模式

陈宁玉 小学美术手工课教学反思1

浅谈怎样上好小学美术手工课

美术与手工课“教学做”合一

“美术手工课”课程纲要

《谈小学美术手工课教学模式.doc》
谈小学美术手工课教学模式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