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成年智障朋友

2020-03-03 19:12:36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成年智障人士是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充分认识对成年智障人士康复训练服务工作意义十分重要。本文介绍了北京市成年智障人士康复训练服务背景,成年智障人士康复训练服务概念、工作思路、基本工作方法及主要服务模式。展望了成年智障人士康复训练服务发展趋势与实施可能性分析并提出建议:做出试点工作,总结以往经验,进一步推动关注理解,支持成年智障人士康复训练服务工作等。 关键词 成年智障人士 康复训练服务

全国1200万智障人士中有537万成年智障人士,而且比例呈上升趋势。如今人们生活条件好,寿命长,持残疾证的人数越来越多,如果成年智障人士不具备独立生活能力、简单劳动能力和社会生活能力,他们怎样生存呢?他们个人生活不开心,父母的负担也会越来越重,社会也将面对不容回避的现实问题。

对成年智障人士康复训练服务不仅是对一个人、一个家庭的服务,而是改变智障人士生活状况,动员全社会关心、支持智障人士,影响未来整个社会文明工程的全局性大事。这项工作不仅需要政府出台政策,还需要组织建立社会化工作方式,使卫生、医疗、教育、就业、维权、社会保障、社区建设等方面都改变观念,通力合作创设减少歧视增加关怀的社会环境。社会应有接纳智障人士就业的模式,建立支持系统,提供有效的支持服务,使智障人士获得生存发展空间、生存的能力,享受康复服务的权利,提高生活质量。

做好成年智障人士康复训练不仅可以改变本人和家庭的命运,也会对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做出新的探索和贡献。做好成年智障人士康复训练会涉及到很多认识上、技术上的问题,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多学科,通过多方面的专业合作,开展综合性研究,这将对人类发展做出贡献。

l 成年智障人士的康复训练服务的背景

北京市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开始启动弱智儿童教育。进人九十年代,培智学校的毕业生就业无门成了突出问题,广大家长为智障子女出路问题焦虑、奔波。生怕孩子毕业回到家中,已学过的知识淡忘,已掌握的技能退化,基础教育前功尽弃。因此很多学校开设职业教育、职业技能培训、社区就业辅助等项目,千方百计为学生搭起职业培训、就业的桥梁。有些民营机构吸收培训毕业生或闲散在家中的成年智障人士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开辟了家政服务、酒店服务、泥工、计算机、种植等项目,但这些远远不能满足成年智障人士的就业需要,许多家长为智障子女的出路问题仍在四处奔波、求助,其结果仍是无奈。

进人“十五”期间,北京市接受中残联关于开展成年智障人士康复训练服务试点工作任务,选定朝阳区、丰台区、海淀区、房山区作为试点区,制定了试点工作方案及实施办法,组织试点区进行了培训,组织各试点区主管领导赴香港参观“扶康会”及成年智障人士服务机构,学习先进的经验及工作模式。随后为推动试点工作,还结合试点区工作实际,聘请了香港、台湾专家来京指导讲学。为满足广大社区康复员及家长需要,组织编写《成年智障人士的康复训练服务》教材,使大家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提高服务技能,共同摸索对康复训练服务工作的规律和经验,促进成年智障人士健康发展,努力实现“人人享受康复服务”目标。 2 成年智障人士的康复训练服务的概述

首先,应当明确成年智障人士的康复训练服务的概念。智障人士由于智力和适应技能受到限制,因而出现生存能力障碍,表现出特定的状态。这种状态并非病态,而是常态,这种状态的康复不是通过看病、吃药、打针就能痊愈的概念,而要经过有效的康复训练,使其学会或掌握一定的生活技能,帮助他们恢复或补偿功能,改善生存状态,从而提高生活质量,增强社会参与能力。也就是说成年智障人士康复训练的目标是提高生存能力,提升生活质量,适应社会生活。

其次,应当知道康复训练的内容方法。我们要用正常人的生活方式来思考规划成年智障人士的生活,不要低估他们所具有的潜力和内在期望,这是必须确立的关键性的观点。因此,训练内容要以成年人需要的生存能力为核心,主要包括生活自理能力、职业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结合每位成年智障人士生活的家庭、社区、工作单位的生态环境,每个环境中需要哪些能力才能适应在这个环境中生活、工作的需要,来确定训练内容。例如:在厨房做菜,要知道如何择菜、放垃圾的位置,洗菜使用哪些用具,会开关水龙头,知道切菜用的菜刀和菜板,炒菜用的灶台、炒锅、铲子及油、盐等等,还要掌握炒菜的顺序和步骤。

训练方法应当把握由易到难,由浅人深,逐步训练的原则。康复训练可采用四段训练法(说明一示范一辅导一独立);情境训练法(在日常生活情景中,根据当时的具体活动进行训练,例如就餐时训练吃饭的技能);沟通训练法(利用各种机会和形式与成年智障人士沟通):任务分析法(将一个复杂的行为技能分解成若干个小目标,在逐步进行训练);融合训练法(创造与正常人共同活动的机会,让他们自然地向正常人学习)等几种常用方法进行。

最后,应当强调服务是对成年智障人士支持的重点。支持性就业服务是把智障人士安置在正常人群中,相信他们有能力与正常人一样可以从事工作,只是需要适当的指导和恰当的鼓励,以及必要的辅助帮助其完成工作任务。服务于家庭是指导家人为智障人士提供自然支持;服务于社区是帮助社区干部、邻里或专业人士为智障人士提供自然支持或社会支持;服务于机构是提高专业人士的专业素质为智障人士提供更好的专业技术服务。只要是成年智障人士需要我们的服务,那么,我们就要根据它们不同的需求提供不同力度、不同程度的支持(全面的、广泛的、有限的。间歇的)。

总之,对成年智障人士提供的支持性服务是多方面的,如:健康、教育、医疗、康复、社会保障、维权、就业,等等。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加人世贸组织,经济地位不断提升,智障人士的需求服务会更多,服务的形态也会有变化。每个人对自己期望值也会增加,希望自己的生活更好,生活质量提高,这是一种挑战,是对智障人士服务必须面对的挑战,我们服务的重点应该放在对环境的改变,因为改变环境比改变人更有效,使智障人士能从环境的改变中获得支持。怎样改变环境?怎样给智障人士提供更多的机会?什么样的环境更能使智障人士获得成功?这都是我们创造新服务的思考基础,也是服务发展的方向。 3 成年智障人士的康复训练服务的思路 3.l 成年智障人士的康复训练服务要个别化

成年智障人士的康复训练服务要从专业评估入手,通过在真实情景中对案主的自然表现及表现出的能力,评估其各种能力水平。从现有的功能状态、能力水平进行个案研讨,分析其优势与不足,找出可以开发的潜能和应当发展的能力,制定个别化康复训练计划,实施有针对性的康复训练。

我中心曾接待一名21岁某培智学校的毕业生,因其父母退休,个人原工作单位破产,失业后心情不好,出现意志消沉的现象,父母十分着急,希望得到我们的帮助。我们为其评估后,分析案主有爱动脑筋、很热心帮助他人的做事的优点,并且有与人沟通的能力,因此一边为其设计相应的康复训练计划,一边为其联系工作,最后在京京肉食厂领导的帮助下,实行先安置、后训练的方式,直到其适应工作,现已成为正式工,每个月有440元的收人,并享受医疗保险。本人和家长都很满意。 3.2 成年智障人士的康复训练服务要专业化

对成年智障人士的康复训练是一门科学,要客观地认识。智能障碍是一种由智力和适应能力受到限制所造成的一种特定状态,而这种特定状态是从功能训练的角度来分析的,其功能状态与其个人能力有特别的相关性,与其个人生活、学习、娱乐、工作、社交的环境有互动关系,要想提高他们的能力,必须通过功能训练,必须有康复服务。而康复服务一定要有专业人士的科学指导。专业人士可以从观念上、技术上提供服务,而目前我们从事智障康复的专业人士很少,就需要培训家长,使他们掌握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通过日常生活的观察,发现和挖掘他们的潜能,并进行有效的支持服务,不断使智障人士获得进步。 3.3 成年智障人士的康复训练服务要社区化

成年智障人士的安置应当以回到社区,与正常人一道生活、工作,并获得合理的待遇为目标。

在安置过程中,任何隔离或庇护性训练安置都是暂时措施,而不是最佳的安置目标,要在社区内研究社区就业安置的模式方法,要对其生理、心理。康复需求、职业能力需求与社区环境进行综合评估,为个案提供整体性训练计划。

例如:在北京海淀某社区,有一女性24岁患有唐氏综合症,因为她在培智学校毕业后在工作单位都学习过扫地、擦桌子的技能,因此在从原单位下岗后小区安排她负责打扫七个单元的楼道卫生,她工作认真,任务完成很好,不仅本人和家长都很满意,也获得了小区住户的认可。

我们呼吁各社区为智障人士建档,依其生涯各阶段进人幼儿园、学校,在就业安置中,通过生态环境的评量,而不是消极的判断他们符合不符合某项工作的资格。正确做法应是积极地了解和确认在特定的工作情境中,该成年智障人士的工作表现特征及需要训练和辅助的程度。社区要根据评估结果,要经过培训的职务教练(退休或下岗人员)具体安排对本社区成年智障人士的支持性服务。

4 成年智障人士的康复训练服务的模式 4.1 家庭康复服务模式

家庭康复是指在现有的家庭条件下,以家庭成员(如父母)为主进行康复训练。

家庭成员在成年智障人士所处的社会生活中给予他们心灵的慰籍,在家庭成员的亲密互动中,训练其基本能力,为其适应社会做准备。然而,家庭康复在专业性、计划性和统筹性方面还是不够完善。

近年,家庭康复模式有了新的突破,比如几位成年智障者的家长相约,把孩子集中在一个家庭中,出一位“妈妈”(家长或聘请专业人员)带他(她)们一起生活,料理家务,清洁个人卫生或环境卫生,买菜做饭,等等,孩子们有走读的,有寄宿的,进行适应生活训练。在“家庭”中有平等、参与、共享的氛围,有利于发现并发展成年智障人士的潜能,促进生活自理能力和交往能力的提高,并使一部分家长的压力得到缓解。 4.2 机构康复服务模式

机构康复是指将成年智障人士安置在残疾人康复服务机构或特殊教育学校、福利院等机构,为成年智障人士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康复训练和养护服务。这里有政府投资,有专业人员支持,有规范的管理,使成年智障人士享受科学、系统、专业的服务,但与社会交流的机会相对减少。

特教学校的服务重点是学龄期,不可能长期为成年智障人士服务。民办机构需要提高服务质量,而福利院属于终生收养,吸纳人员有限,因此,目前机构康复能力还远远不能满足广大成年智障人士的需要。

为更好地解决成年智障人士的出路问题,建议政府鼓励公办、民办或民办公助开办日间服务中心、寄宿服务中心、暂住中心、展能中心、就业指导站、庇护工厂、福利工厂等多种形式的服务机构,由智障人士依个人能力条件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机构接受服务。 4.3 社区服务模式

社区服务模式是指社区中有专人负责残疾人工作,管理残疾人档案,妥善安置智障人士,为智障人士提供相关服务。

社区中可培训职务教练,由教练为智障人士做支持性服务,使智障人士在教练和家人支持下维持就业。社区还可以适时组织本社区成年智障人士开展文体、美工、参观、游览等活动,促进彼此交流,互相学习,在活动中获得自信、自尊。

社区能够整合资源,动员公众关心、理解、帮助智障人士走出家庭,融人社区,创建残健融合的好社区。我们发现社区里有退休的医生为智障人士义务诊疗,下岗工人主动陪智障人士练习清扫楼道卫生等等,这些都是十分可喜的现象。 5 成年障人士的康复训练服务的发展趋势

随着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残疾人事业也将有更好的发展。纵观国际先进地区的发展,我国智障人士的康复训练服务工作应有以下发展趋势:

5.1 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为成年智障人士的就医、养老、就业等出台优惠政策,保证有生产力的智障人士能够就业安置,保障无生产力的智障人士生活有保障。

5.2 进一步对卫生、康复、教育、劳动、社会福利、立法等相关部门及专业人员进行整合,建立专业队伍,提供对成年智障人士整体而持续性的个别化服务。

5.3 依托社区建立智障人士康复服务相应机构,完善工作流程:社区建档安置一市、区康复站进行能力评估十指导训练一社区负责转衔到就业系统十依个体需要及就业形态,先安置,再做支持性就业训练,使其适应工作岗位十都不适合留在工作岗位的,由专职教练负责下一阶段转衔服务十多方征求意见再安置。

智障人士能否得到适当的就业安置,关键在于就业服务人员是否有能力和经验训练其有正确的就业能力。就业服务专业人员(即专职教练)应该做到既能认识智障人士的特点与就业需求的困难,又熟悉本社区相关就业服务的资源,具备就业服务的经验和能力,以及整合专业辅导,利用资源的能力。

目前,我们一方面开发社区就业渠道和利用资源,开拓思路,另一方面要研究培训专职教练具体工作。这样可以挖掘退休人员的潜能,也可以解决下岗职工再就业的问题,走出一条残健融合的社区建设新路。

5.4 培训康复专业人员,切实保证做好社区内的个案服务

康复部门有能力也有责任开展社区康复员、家长的培训,逐步建立培训上岗制度,上岗考核制度及专业资格认定制度,使康复服务工作专业化、规范化,不断提高服务质量。

以各社区的康复员为核心,充分利用本社区人力、物力,建设具有整合度的合作团队,有效地组织各方面力量达成共识与互信,利用社区行政体系支持,运作康复训练服务工作。 5.5 重视宣传动员广大公众了解、理解、关注智障人士,建设减少歧视的良好社会环境提高社会文明水平,促进社会进步。 5.6 千方百计地把康复概念、知识及技能普及到智障人士家庭中,鼓励家长多学习康复知识,多掌握康复技能,勇敢地迎接各种挑战,利用日常生活实践进行训练,力求智障子女获得康复最佳效果。

5.7 丰富相关学科的建设。目前关于智障康复的学科建设还很不完善,智障康复需要更多的有专业、有研究水平的后续力量,而这些力量的培养,需要有关部门(如特教学院)发展新的学科领域。

成年智障人士的康复训练服务工作刚刚起步并有了明确的方向,这是一个涉及面广,研究层面多的艰巨任务,工作具有挑战性、创造性、开拓性,又讲求科学性。我们应做好试点工作,做好试点工作的过程,也是提升康复服务能力的过程,也是智障人士走出封闭,走进社区,走向社会的过程。

貌似成年

导游词成年版本

成年生日说说

成年改名字申请书

14届书信大赛给智障朋友的一份信

智障儿童

智障论文

智障儿童教育

中国股市成年记:

成年意味着什么美文

《有关成年智障朋友.doc》
有关成年智障朋友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