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花溪公园旅游资源调查报告

2020-03-02 12:12:01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贵州大学

旅游资源调查报告

学院:林学院

专业: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 组员:颜兴奎 学号:0909030020 指导老师:祝小科

2012年10月12日

- 133333334444444555555666666前言

一、调查时间

2012年10月10日至2012年10月12日

二、调查地点

贵阳花溪区花溪公园

三、调查人员

实习小组成员

四、旅游资源调查任务的来源

本次旅游资源调查是我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专业选修科目《森林旅游学》的一个调查实习。

五、旅游资源调查目的

1、通过本次旅游资源调查,使我们了解和掌握了填写《旅游资源单体调查表》的目的意义,及其要点及方法。

2、通过进行旅游资源调查,使我们了解掌握旅游资源共有因子综合评价系统及如何对旅游资源单体进行综合评价的方法。

六、旅游资源调查要求

1、熟悉我国《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标准。

2、根据《中国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GB/T 18005-1999)》中规定的评价体系及计分方法 ,森林风景资源采用打分、分级评价方法进行评价。

2、下载《旅游资源单体调查表》表格。

3、选定贵阳花溪地公园调查的旅游资源单体进行调查。

4、以贵阳花溪公园调查的旅游资源单体为对象,逐项填写《旅游资源单体调查表》调查内容。

5、采用国家标准规定的旅游资源评价体系,对所调查的旅游资源单体赋分、评价。

七、调查区位置、行政区划与归属、范围、面积

花溪区地处东经106°27′-106°52′,北纬26°11′-26°34′,北临南明区、乌当区,东与龙里县相邻,南接长顺县、惠水县,西与清镇市、平坝县接壤,距贵阳市中心17公里。全区地貌以山地和丘陵为主,土地总面积957.6平方公里(含小碧乡)。花溪区辖贵筑街道办事处、清溪街道办事处、溪北街道办事处、青岩镇、石板镇、久安乡、麦坪乡、燕楼乡、党武乡、高坡苗族乡、湖潮苗族布依族乡、孟关苗族布依族乡、黔陶布依族苗族乡、马铃布依族苗族乡、小碧布依族苗族乡共15个街道办事处或乡镇,165个行政村,1044个村民组,19个社区居委会。2007年底,全区总人口329659人,有苗、汉、布依等38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34%。

第一 调查区旅游环境

1、自然地理特征

花溪区有由水、森林、气候构成的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花溪区处于长江、珠江分水岭和南明河上游,有大小河流55条、总长390公里,松柏山水库、花溪水库两座中型水库总库容达7140万立方米,阿哈水库、红枫湖、百花湖的重要流域也在花溪区。全区森林面积54万亩,森林覆盖率为36.03%,生物多样性比较丰富。常年气温温差不大,年平均气温为15.3℃,年极端最高温度为35.1℃,年极端最低温度为-7.3℃,年平均降雨量1100~1200mm, 工业污染很小,大气质量很好。

2、交通状况

调查区内交通条件优越。贵昆、湘黔铁路贯通区内,北有贵阳西站及货场,西有湖潮站和磊庄机场,东北部有贵阳龙洞堡机场,花溪大道直通贵阳市中心区,312国道和101省道贯穿全境,建设不久的贵阳环城高速公路南环线、花溪二道、国宾大道和正在进行的贵阳铁路枢纽改扩建工程,将使花溪的交通转换实现质的飞跃。

3、社会经济概况

2006年,全区生产总值完成43.4970亿元,同比增长15.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5.9750亿元,同比增长8.7%;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16.7755亿元,同比增长19.2%;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20.7465亿元,同比增长14.6%。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3.74:38.57:47.69。人均生产总值13330元,同比增长14.8%。财政总收入完成4.0755亿元,同比增长16.54%;地方财政收入完成2.2445亿元,同比增长18.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2.69亿元,同比增长32%。招商引资实际到位区外资金11.0529亿元,同比增长11.2%。其中,实际到位市外资金8.5421亿元,同比增长31.4%。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9.4680亿元,同比增长15.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0432元,同比增长12.6%;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564元,同比增长10.7%。金融机构年末银行存款余额42.2668亿元,同比增长11.05%;金融机构贷款余额24.7038亿元,同比增长?7.53%。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81‰以内。

4、人文环境

花溪区有优越的文化资源。全区景区面积222平方公里,占全区面积的23%。有景物景观81个。其中,自然景观56个,人文景观25个。花溪区有国家级特等景观4个,国内一等景观18个,国内二等景观32个,国内三等景观27个。景区中以花溪风景、天河潭、镇山民族文化村、青岩古镇、高坡民族风情游最为有名。周恩来、朱德、邓小平、贺龙、陈毅、聂荣臻、罗荣桓等老一辈革命家和胡锦涛、江泽民、吴邦国、温家宝、习近平、*、李鹏、乔石、朱镕基、李瑞环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都先后到过花溪。陈毅元帅曾赋诗称赞花溪:“真山真水到处是,花溪布局更天然。十里河滩明如镜,几步花圃几农田”。

第二 旅游资源开发历史和现状

1、旅游资源开发历史

明崇祯十一年(1638年),徐霞客由贵阳前往长顺,在《黔游日记》中对花溪曾有五次记载。据传到了清代嘉庆、道光年间,当地柏杨寨塾师周奎家,65年中接连有5人科举高中。周家喜地方灵秀,于是先后在麟山建楼,龟山筑阁,

- 4到公园的人都会被这些长势良好的花草树木所吸引,更会被她那清澈见底而又婀娜多姿的河水迷住。

4、人文资源的评价

花溪公园不仅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而且具有浓厚的人文旅游资源。例如巴金夫妇、周恩来夫妇等人,曾到花溪公园游玩居住。并且其知名度在贵阳市内影响较高,得到了很多人的赞赏,是很多游人及当地居民休闲游憩的胜地。在艺术价值上,园内具有典型的文化艺术,例如人头狮子身的雕塑;在历史文化价值上,曾作为贵州第一位举人的府第;在环境效益上,改园空气清新,环境优美,加上适宜的气候,真可谓人间仙境。

5、总体评价

在如此幽美的地方同时也存在许多不足,很多人文旅游资源渐渐的消失。巴金和周总理曾住过的东、西舍现在很少有游人去参观,建筑也很久没有修缮了。有些自然旅游资源开发过渡,竹莲池中的水本来很清澈,但游人过多污染严重,现在水质很差很浑浊,让人产生不良感受。一些旅游景点中的设施滞后显得落败,让人感觉物是人非的感觉。从某种角度而言:花溪公园具有较大的旅游发展潜力。

第五 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建议

1、开发指导思想

运用原生态理念,坚持“重在保护、生态优先、合理利用、良性发展”的原则,严格保护管理,维护好湿地生态系统的生态特性、基本功能和生态平衡,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把景区规划建设成为生态保护、科普教育、自然野趣和消闲游览为主要内容的高品质公园。

2、开发步骤

A、对水系因子、植被因子、道路因子、人类活动因子的生态敏感性进行了研究,划定生态核心区、生态缓冲区、湿地游览展示区、管理服务区;

B、对现有的建筑采取保留整治、搬迁、改变使用性质等方式进行规划,保持本色,因地制宜进行适当的整治,建设具有民族和地域的特色;

C、划定河道蓝线及保护绿线,对现有河堤进行改造,建设体现生态特色的步道;

D、加强公园内各座山的保护工作,建设登山步道,供市民登山健身、休闲娱乐;

E、对公园交通、给排水、服务用房等提出规划措施。

3、保障措施 1)、制止烧烤等污染空气的活动在景区内进行; 2)、做好污水排放处理,以发展观光旅游为主,尽可能减少人类活动,严格控制面源污染,实行截污沟工程,把污染切断在上游综合治理; 3)、公园内不得任意新建住宿、餐饮等设施,避免破坏生态环境;

4)、增加停车场,并认真研究人流、车流,避免交通拥挤和事故; 5)、添置垃圾桶、公园座椅和移动式环保公厕,为游人提供方便; 6)、加强对公园管理工作人员的培训,增强业务知识,以便能更好的管理和维护公园花溪公园在管理上还有很多问题,管理的力度不够。花溪公园不管是当地居民还是外地游客都收取6块钱的门票,但部分人不愿意花门票进去观光。很多当地居民都走“后门”,“后门”堵了又被打开,开了堵上,这样周而复始。虽然设有门口收门票,但很多人都不买,要么走后门,要么在工作人员下班时间进

- 67 -

贵阳花溪城市湿地公园旅游资源调查报告

贵阳市花溪公园

浣花溪公园调查报告(定稿)

花溪湿地公园

成都浣花溪公园调查报告(优秀)

花溪湿地公园地形分析报告

贵阳黔灵公园

旅游资源调查报告

旅游资源调查报告

旅游资源调查报告

《贵阳花溪公园旅游资源调查报告.doc》
贵阳花溪公园旅游资源调查报告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