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治县讲话稿

2020-09-02 来源:发言稿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依法治县会议讲话稿

一、深入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和省委、市委全会精神,加快推进依法治县进程 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都深刻阐述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极端重要性。省委九届十次全会、市委九届十二次全会对深入贯彻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省、依法治市作出了安排部署,各级各部门要认真学习领会,切实抓好落实。

一要加强组织领导。推进依法治县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加强党的领导,把坚持党的领导贯穿到依法治县全过程,县委将成立全面推进依法治县领导小组,研究出台具体实施意见。县人大及其常委会要研究切实可行的法治实现途径,建立常态化工作推进机制。各乡镇、各部门要把法治建设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党政主要负责人要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及时解决法治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县委政法委要把握政治方向,协调各方职能,统筹政法工作,督促依法履职,创造公正的司法环境。各级各部门要把推进依法治县作为份内之事、应尽之责,切实承担各自任务,形成推进法治**建设的强大合力。

二要坚持领导带头。各级领导干部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县中肩负着重要责任。要以身作则、以上率下,切实把依法依规办事作为一种自觉行动,努力成为依法治县的组织者、推动者、实践者。要敢于担当,勇于负责,带头抓好各项任务的落实,做到法治建设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重要任务亲自督办,真正以严和实的作风,把依法治县各项要求落到实处。

三要狠抓任务落实。各相关部门要紧扣省委全会通过的依法治省意见和市里即将出台的意见要求,结合实际,认真研究,尽快制定我县具体的实施意见。要把握依法行政这个重点,加快推行权力清单、责任清单、涉企收费清单、负面清单制度,努力做到行政权力进清单、清单之外无权力;加快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构建权责统

一、权威高效的行政执法体系。要守住公正司法这个防线,严格规范司法行为,稳步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加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让群众在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要抓好队伍建设这个关键,创新法治人才培养机制,加强监督管理,强化正风肃纪,建设一支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法治工作队伍。

四要营造法治氛围。要把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切实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要加强法治教育,加大“六五”普法力度,提高普法工作实效。要强化法治宣传,全面解读推进依法治县的政策措施,突出宣传法治**建设的新举措、新进展、新成效,努力形成推进法治建设的浓厚氛围。

二、科学研判形势,充分认识和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

科学分析形势,主动顺应大势,是谋划思路、推动工作的重要前提。前不久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深刻阐释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大规律、大思路;刚刚召开的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对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在新常态下推进全省经济稳中求进发展作出了具体安排部署,这些都为我们做好明年经济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各级各部门要认真学习领会,抓好贯彻落实,切实把思想行动统一到中央、省委对经济形势的分析判断和决策部署上来。

一方面,要深入学习研究,充分认识新常态。能否自觉认识新常态,决定了能否积极应对新常态。关于新常态,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从九个方面深入分析了新常态下的趋势性变化,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牢牢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下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三个基本特征。对此,我们的理解是新常态之“新”,意味着不同以往;新常态之“常”,意味着相对平稳,就具体特征来说: 一是“中高速”,就是经济发展速度正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大家应该看到,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绩,但30多年近10%的高速增长之后,也积累了产能过剩、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减弱等很多问题,潜在增长率下降已成必然趋势,经济不可能再维持此前的高速增长,今后,7%左右的增速将成为常态合理增长区间。 二是“转方式”,就是经济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在新常态下,过去那种以投资和资本扩张为主导、低要素成本驱动的粗放型增长模式已难以为继,经济增长方式将从主要依靠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转向更多依靠深化改革、科技进步和人力资本“三大发动机”,从而推动经济发展提质增效升级。 三是“优结构”,就是经济结构正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产业重心正逐步由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目前全国服务业已成为第一大产业,今年前3个季度,服务业增加值占比46.7%,继续超过工业;传统产业正加速向中高端迈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将越来越明显,经济结构调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迫切。 四是“新动力”,就是经济发展动力正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新常态下,经济增长动力将更为多元,新的经济增长点正在加速涌现。如在产业领域,高技术产业和高端装备制造业已成为重点;在消费领域,网络消费、电子商务等新业态扑面而来;在投资领域,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将成为主流,这些新的增长点潜力将会加速释放,并分化孕育成更多新增长点。 五是“多挑战”,就是伴随着经济增速下调,各类隐性风险逐步显性化。当前,在融资平台、房地产、产能过剩行业和影子银行等领域的风险已经显现,虽然风险总体可控,但化解这些以高杠杆和泡沫化为主要特征的各类风险将持续一段时间,未来随着经济结构的深度调整,还会出现新的风险,我们必须坚持底线思维,把困难和挑战估计的更充分一些。 由此可见,新常态不仅仅是速度的变化,更有结构的优化、动力的转换,是发展的更高要求、更高境界,这种调整也绝不是一年两年的短期行为,而是一种长期性、全方位的调整。面对新常态,各级各部门必须坚持发展、主动作为,努力做到在观念上适应、认识上到位、方法上对路、工作上得力。

另一方面,要善于顺势而为,主动适应新常态。在新常态下,经济发展不可避免会面临众多新的挑战,但也会迎来许多新的机遇;新常态是各地都面临的共同形势,但反映在每个地方又有自己的个性化趋势和特征,关键就要在顺应发展大势的基础上,深入思考分析,找准和吃透这些个性化的东西,不能人云亦云,从而牢牢把握发展的主动权。对我县来说:

从面临的机遇和有利因素看:一是宏观经济总体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虽然当前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经明确指出,明年将继续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促进“三驾马车”更均衡地拉动增长,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这将为我们提供稳定的预期,创造有利的宏观环境。同时,国家将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把长江经济带作为“三大战略”之一重点实施,省、市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实施方案也即将出台,这将为我县发展带来新的历史性机遇。

二是产业发展整体上保持平稳。在今年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形势下,我县传统产业发展实现了“两平稳两提升”。“两平稳”,即首位电缆产业发展保持平稳,全年实现产值预计达到485亿元,同比增长6%,这是在今年铜价持续走低、融资十分困难的不利情况下实现的,很不容易;农业经济发展保持平稳,主要粮食作物和养殖业产效双增,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稳步推进。“两提升”,即羽毛羽绒产业发展加快提速,今年预计产值增长12.5%,上交税金增长44.2%,实现了逆势上扬,同时华谊、磊达等企业的产值和税收也都保持了较快增长;房地产业和建筑业发展稳中有升,全县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长了67%,建筑业上交税金2.3亿元,对地方税收贡献加大。这些都为我们明年发展巩固了“稳”的基础,增添了“进”的信心。 三是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形成。首先是商贸服务业,随着今年一批商贸服务业大项目陆续开工,明年将是这些项目的集中建设和见效期,必将促进我县服务业发展实现大的提升,有力地拉动消费增长;其次是新能源产业,今年我县新能源产业发展实现了突破,华电风力发电、信义光伏发电、丰原生物质发电等一批大项目相继落地、建设、见效,明年将迎来一个大发展的时期;第三是伴随着改革红利的释放和简政放权力度的加大,民营经济发展更加活跃,今年我县新登记注册市场主体5141户,新增公司制企业数较去年增长了22%。这些都表明,我县经济增长的动力更加多元,多点支撑的发展格局正在加速形成。

四是发展的空间格局已经拉开。近年来,我们以无城和高沟滨江新城“两城”为主战场,以**经济开发区城东工业园、高沟经济开发区“两区”为主攻点,拉开了城市和园区发展的框架,为未来一段时期的发展打下了基础、留足了空间。也就是说,今后几年我们的发展不再需要铺新的“摊子”了,在当前宏观形势趋紧的情况下,建设投入和瓶颈制约的压力将会有所减轻,下一步的关键就是要在做好“填空题”上下功夫,在推进“内涵式”发展上做文章。 五是“高铁高速时代”已经到来。我认为,这是我县下一步发展最现实的机遇。京福高铁明年4月份试运营,6月份正式开通;庐铜铁路已全面开工建设,预计2016年正式开通;芜铜高速明年将建成通车,北沿江高速**段、芜湖长江二桥连接线预计将在2017年建成通车,可以说,**高铁高速时代的梦想已经成真,高铁高速开通带来的“虹吸效应”将会加速资源要素的流动和聚集,使我们与“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等重要经济圈的联系更加紧密,为我们吸引大企业大项目入驻、提升承接产业转移水平、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步伐带来了重大利好。

从挑战的角度来看:一是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预计今年全国经济增长在7.4%左右,全省在9%左右,全市在10%左右,我县经济增长也首次进入了个位数时代,预计在8.5%左右。明年,这种趋势仍将持续,今年11月份PMI回落至50.3%,抵近荣枯临界线;PPI同比环比降幅有加速放大势头,宏观经济依然存在着较大的下行压力,保持全县经济平稳增长的压力仍然很大,对此我们要有足够的思想准备。

二是企业生产经营困难较多。受宏观环境影响,企业目前生产经营面临的困难仍然较多,对我县来说,企业面临的最大困难是融资难,导致流动资金十分紧缺,同时生产经营成本也在不断上升。特别是在新常态下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企业正面临着新一轮市场“洗牌”,一些不适应市场需求的企业被淘汰将难以避免。因此,我们必须要把扶持企业发展继续紧紧抓在手上,与企业同舟共济、共度难关。

三是结构深度调整带来阵痛。新常态意味着传统产业将进入深度调整期,而新兴产业的培育还需要一个较长时期,这样原有的预期、平衡被打破,必将带来发展的“阵痛”。对我县来说,今年电缆产业税收持续下降,占全县财政收入的比重已降至29.6%,虽然我县一些新的经济增长点正在成长,但还不足以弥补因首位产业下降而形成的差距,导致今年财政收入增长不快。大家要充分认识到,这种“阵痛”是“成长的烦恼”,是今后一段时期必然要经历的。 四是要素瓶颈制约在继续收紧。在新常态下,及时发现并化解各类隐性风险是一项重要任务,近期,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文件,进一步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清理规范税收等优惠政策,省里也正在制定落实意见,这给我们带来的是既有的融资平台将不能承担政府融资功能,今后也不得自行制定税收优惠政策,可以说,政府“大融资”的时代、招商引资靠“拼政策”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同时在当前的新常态下,土地高收益也难以回归,必然对我们的即期增长带来一些困难。

五是干部能力水平还不相适应。当前,我们有一些党员干部对经济发展新常态认识不足、研究不深,甚至有的干部认为新常态就是不要发展速度了,存在不思进取、顺势而下的思想倾向;对作风建设、党的建设新常态下要求严了、规矩多了适应不了、敏锐性不强,甚至有的干脆抱着“只要不出事,宁愿不干事”的思想,不敢担当,为官不为。我们每一位党员干部都要深刻认识到,新常态绝不是不要发展速度,遵守规矩也不是无所作为,“为官不易”决不能“为官不为”。

以上分析,就是希望全县各级各部门对新常态要有清醒的、自觉的认识,既要看到面临的挑战,更要看到有利的因素,要以正确的态度、对路的方法,积极引领新常态,奋力开创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要解放思想、更新理念,切实转变过去那种看重速度、粗放发展的惯性思维,把发展的着力点凝聚到转方式、调结构、促升级上来,牢固树立早转早主动、快转抢先机的思想,努力实现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发展。要坚持发展、主动作为,当前,发展不足、不优、不平衡仍是我县最大的县情,越是新常态,越要坚持发展不动摇,决不能以速度换档为由听任发展滑坡,防止不思进取、顺势而下的倾向,要以强烈的使命担当,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创新举措,迎难而上,乘势而为,努力做到调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要吃透县情、扬长避短,全面把握**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以更宽的视野思考问题,从更深的层面研究发展,善于“谋势”和“借势”,把优势发挥到最大,把“短板”尽快补齐,做到趋利避害,该稳的稳住,该进的进足,为促进经济稳中有进发展增添新的动力。要扭住关键、精准施策,强化问题导向,树立底线思维,实施更加灵活、更有针对性的举措,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着力解决发展中的难点问题,有效防范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既增强“稳”的定力、又增强“进”的动力、更增强“优”的活力,千方百计保持持续健康发展的势头。

三、突出稳中求进,努力在新常态下实现经济社会新发展 明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经过前期的调研、思考和讨论,我们初步考虑明年发展的总体思路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及中央、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把“稳中求进”作为首要任务,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并举、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并举、城市功能完善和品质提升并举,推进改革攻坚和创新驱动同步深化、民生保障和社会治理水平同步提高、党的建设和作风建设同步加强,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努力完成“十二五”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为实现“十三五”更高质量、更好效益、更可持续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根据新常态下的新形势,我们初步考虑,明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为8.5%左右。需要强调的是,这一预期目标是就全县而言的,不是对各地的约束性指标,各乡镇要结合实际,认真调研,敢于争先,积极提出明年的发展目标;各部门也要拉高标杆抓谋划,确定好明年的各项工作目标。

关于明年的工作,要突出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突出工业经济提质增效升级,努力保持经济稳定增长

县域经济转型发展的核心是产业提质增效升级。我县传统优势产业块头大、比重高,仍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调结构首要任务就是要把传统优势产业调优调强。要聚焦首位产业,加快实施电缆“千亿产业”发展计划,着力在新型电缆项目推进、技术进步、管理创新、市场开拓等方面提升转型效果。要围绕特色产业,加快规划建设羽毛羽绒产业园,努力在羽毛羽绒产业集群发展、延伸产业链、打造品牌等方面下功夫,推动产业向中高端迈进。

在当前宏观环境下,稳增长关键是稳企业。要认真落实各级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密切关注企业运行中的困难,有针对性地调整和完善县里各项扶持措施,坚持“一企一组一策”,继续帮助企业解困。重点要解决好企业融资难问题,政府将继续加强政策性担保体系建设,搭建好平台,营造好环境;金融机构要强化与企业共度难关的意识,尽最大努力满足企业合理的资金需求;企业要多渠道进行融资,特别要抓住国家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机遇,加快股改上市步伐,在直接融资上求突破。 新常态下,市场竞争更加激烈,要主动适应形势变化,利用市场的倒逼机制,抓住有利时机,发挥引导作用,敢于引进央企、上市公司、知名民企等战略投资者,采取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等多种形式,加快推进电线电缆企业兼并重组,更好地整合资源,促进优势互补,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实现做大做强。

虽然目前进入了新常态,但对我们来说,扩大有效投入仍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动力。明年,要结合“十三五”规划编制,深入研究推进长江经济带、皖江经济带建设等政策,切实加强项目谋划和跟踪对接,力争我县有更多项目挤进上级盘子;要进一步完善重大项目调度推进机制,重点推进一批在建项目尽快投产,推进一批工业技改项目早日见效。各园区、各乡镇要尽快排出明年项目工作计划,一开年就要加强调度,确保早投入、早见效。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必须让创新成为驱动发展的新引擎。要以产业化创新为重点,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加快创新平台建设,推动产学研深度结合,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要发挥企业主体作用,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努力在专利发明、标准建设、品牌打造等方面取得突破。要多层次集聚创新人才,加快推进院士工作站和博士后工作站建设,以人才引领创新发展。这里需要强调,明年我县将迎来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县和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考核验收,并将申报国家和全省“知识产权强县工程示范县”,相关部门要把工作做实,确保顺利验收,努力申报成功。 第二,积极培育新的增长点,构建多点支撑的发展格局

目前,我县存在不少新的经济增长点,发展潜力很大,一定要深度挖潜,努力将潜在优势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要加快发展以新能源产业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充分发挥我县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资源丰富的优势,尽快编制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加快推进华电风力发电

二、三期和丰原生物质发电项目建设,力争信义、振发光伏发电等项目及早开工,做大产业规模,延伸产业链条,努力打造新能源产业示范基地,积极创建国家绿色能源示范县。同时,要紧紧围绕核心企业、核心技术、核心产品,加大招引力度,集聚高端项目,促进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其他新兴产业发展取得新进展。

要着力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只有加快发展服务业,才能充分发挥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基础作用。要推进国购蓝鼎商业中心等一批在建商贸服务业项目建成运营,激活我县巨大的消费潜力,促进消费提档升级;要顺应“指尖消费”趋势,出台鼓励电商发展的扶持政策,搭建电商服务平台,加快培育龙头电商企业,推进电子商务和传统商业融合发展;要适应“大众消费”需求,加快旅游、养老、家政、信息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发展,不断优化服务业发展结构。

要做大做强现代农业,我县现代农业发展有很好基础,但目前还大而不强,在新常态下发展现代农业正当其时。要坚持用市场化理念和工业化办法,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深入实施农业产业化“322”发展规划,加快开城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和食品工业园建设,统筹推进生态、休闲、观光、都市农业发展,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把现代农业打造成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点。 第三,加快转变招商理念,更加有效地承接产业转移 新常态也好,旧常态也罢,招商引资是永远不变的状态。要进一步强化机遇意识、进取意识、责任意识,创新招商理念,提高招商实效,做到“两转变一并重”。全面出击要向精准招商转变,要抢抓长江经济带、皖江经济带建设特别是我县进入“高铁高速时代”的历史性机遇,围绕特色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主攻高铁沿线城市的央企、上市公司、知名民企,突出抓好产业链招商,尽快将机遇转化为实实在在的项目。拼政策要向优环境转变,积极适应国家清理和规范税收优惠政策的新形势,逐步改变过去依靠优惠政策招商的意识和方式,更多依靠好的环境和服务来招商。

推荐第2篇:依法治县

依法治县汇报材料

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从而对依法治国的大纲和精神要旨的作了具体的阐述,同时是自建党建国历次全会以来中央首次以依法治国为主题的一次全会,体现了我党执政理念的重大转变。作为县级单位,如何推进依法治县,确保中央精神落到实处、收到实效,现作以下汇报

一、现阶段我县的法治情况

(一)依法行政(执政)方面,我县在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工作方面呈现出“领导重视、部门齐抓”的良好态势。一是落实领导责任,把依法行政纳入政府、部门年度目标责任考核,细化依法行政考核的内容、标准,以考核为抓手促进法治政府建设持续推进。二是树立法治理念,领导干部法治观念和法律素质明显提高,充分发挥了带头示范作用,进一步提高依法执政、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管理的能力和水平,努力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职权法定原则得到了很好的贯彻。)。三是完善重大行政决策机制,执行民主科学决策(三是完善决策机制,坚持科学民主决策,健全完善体现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决策机制,严把法律关口,确保政府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公信度、执行力和满意率明显提高)。四是建立健全了规范文件制定审查机制,严把文件的合法性,同时在深化体制改革创新和社会稳定取得一定成效。 (二)公正司法方面,司法公正是司法能够取得公信力的基础,法治建设是否取得成功,其中一个重要指标就是司法是否公正,公信力是否足够。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我县的法院开展了“三-三制”审判工作模式,该模式在审判工作中显示出其可操作性和优越性,化解了大量矛盾纠纷和棘手案件,真正做到了“调解、案结、事了、人和”;检察部门能够独立的行使自己的检察权。

(三)法制宣传方面,为了加大普法工作力度,推进法制建设进程,县委成立了普法依法治县工作领导小组,县委书记任组长,设办公室挂靠在司法局,明确其工作职责之一就是负责检查、指导、督促全县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推动法制建设进程,全面实施普法依法治县工作。目前我县普法办有兼职工作人员5人,承担着县法律普及宣传和法律考试工作政法机关和司法部门开展了农村的普法教育,在一些典型的行政村建立了法制文化广场,如十里铺管家湾村和石沟柳家洼村,同时培养了一批农村普法骨干,积极开展“送法下乡”活动以及组织宣传法制文艺节目下乡演,营造基层法治文化气氛,对提高村民法制素养有一定的提升。

(四)全民的守法意识方面,由于普法工作脚步扎实、依法行政快速推进、执法工作逐步规范、司法公正充分彰显、全民守法意识不断增强,民事、行政、刑事违法案件均有较大幅度的下降,社会治安环境持续良好,初步形成人们“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

二、今后全面推行依法治县的措施

(一)坚持党的领导和加强党的建设。没有党的坚强领导,我们国家就会是一盘散沙,现阶段我国还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与坚持党的领导相结合(这是句原话应该这么说)。在推进法治建设过程中,必须旗帜鲜明地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依法治县全过程,充分发挥县委在依法治县过程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人大、政府、政协、司法机关各司其职,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的法治建设推进机制和工作合力。(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必须,是确保依法治县政治方向的需要,是治国先治党的内在要求,是党员在依法治县中发挥表率作用的需要。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确保依法治国方向正确,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证。)(这段重点论述党的领导的重要性)

(二)推行全方位的依法行政。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关键。推进依法治县工作,关键是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认识,切实转变观念,坚决消除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行政机关是实施法律法规的重要主体,必须带头严格执法,以建设法治政府为目标,建立行政机关内部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把合法性的审查作为决策的首要条件,严格把关,做到依法决策、科学决策;建立重大决策终身追究和责任倒查机制,对决策不当和履职不尽责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严格追责,增加违法成本;严格规范公正文明的执法体系。

(三)切实提高司法部门的公信力。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推进依法治县,必须按照中央及省、市部署,完善司法管理体制和司法权力运行机制,推进独立司法、阳光司法、为民司法。县委、县政府要旗帜鲜明地支持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司法权,建立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登记、报告、通报和责任追究制度,保证司法公正独立。加大对司法活动的监督力度,规范司法机关自由裁量权行使,落实司法人员办案质量终身负责制和错案责任倒查问责制,确保严格司法。

(四)要加大法制宣传教育的力度。现在和西方一些国家相比,我们的文明程度还有不足,主要原因是人的法律意识不强。因此,要加大法律宣传力度,充分借助电脑网络、微信、微博等各类媒介,不断深化法律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活动,加强法治公园、法治广场、法治长廊、法治板报等阵地建设,增强普法宣传教育的实效性,使法治精神真正进入人心,在全社会形成知法遵法用法的氛围,不断夯实全民守法的基础。

(五)加强基层和社会各领域依法治理的能力。群众是依法治县的最主要的参与主体,必须把维护和保障群众权益作为最高标准,发挥好人民群众在法治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对县、乡、村每一个层面都要赋予明确职责,纵向是每一个层面,横向是社会各领域各方面,建立起纵横交织的依法治理体系。完善群防群治机制,在社区、美丽村庄推行网络化管理,建立群众性安全防范网络。要充分动员全社会力量,自觉遵法守法,依法办事。

(六)加强法治队伍建设。法治强不强,队伍是根本。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法治队伍是推进依法治县的核心力量。按照政治过硬、责任过硬、业务过硬、纪律过硬、作风过硬的要求,抓好法治队伍建设,制定教育培训计划,探索建立执法教育效果评估机制,全面提升司法干部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坚持秉公执法,杜绝法外施恩,坚决杜绝办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

推荐第3篇:依法治企

坚持依法从严治企

努力保障公司又好又快发展

2008年,在集团公司的正确领导下,供电公司紧紧围绕建设“一强三优”现代公司战略目标,以法律风险防范为工作主线,建立健全法律风险预警机制,创新普法形式,规范制度建设,严格案件管理,促进了公司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现将我公司依法治企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超前预警,增强企业防范法律风险能力

公司充分认识到强化依法治企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高度重视法律风险的防范和控制,把法律风险防范长效机制建设作为重点,突出强调,大力推动。立足于事前预警和防范,在法律风险管理方面做到了“三个坚持”:

坚持有计划地开展法律风险防范。凡事预则立。每年年初,认真研究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密切关注与企业发展相关的法律法规颁布实施情况,深入剖析企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法律风险,科学梳理,统筹计划,制定年度法律风险防范工作要点,引导公司全面开展法律风险防范活动。在超前分析各种复杂情况和问题的基础上,制定了2008年《法律风险防范工作要点》,在电费回收、停电、触电、劳动用工等六个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了36项防范措施,指导基层单位结合实际,逐项落实,风险化解能力得到加强。在上述方面,没有因公司责任而引发诉讼纠纷案件。

坚持有重点地开展法律风险预警。紧密结合企业中心工作,超前分析各阶段影响公司生产经营的重大问题或潜在风险,及时发布法律风险预警报告,防患于未然,维护公司安全稳定大局。《劳动合同法》颁布后,针对劳动用工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规范劳工用工的法律意见书》、《农电工定员定编中存在问题的法律意见书》,组织开展了清查劳动合同、规范劳动关系工作,制定完善劳动用工、农电工、外聘工管理办法,重新修订了劳动合同文本,并根据专业和岗位划分,重新签订了中、长、短期劳动合同,健全了劳动用工管理体系。6月,针对迎峰度夏、奥运保电等艰巨任务,下发了《奥运期间法律风险预警》,指导干部员工慎重做好有序供电、电网迎峰度夏安全、网络档案信息安全等工作。12月,下发了《春节前后法律风险预警》,涉及劳动用工、电费回收、农村安全用电、电力设施保护等多方面内容,及时提醒广大员工增强风险敏感性,依法开展各项工作,有效防范了风险。

坚持开展案件风险月度预测。建立案件月度报告制,每月下发一期《案情分析报告》,对新发涉电纠纷案件进行认真分析,研究剖析存在的问题,预测风险,吸取教训,制定整改方案,明确防范措施,落实责任,堵塞管理漏洞,把问题整改的过程作为全面提升经营管理水平的过程。同时举一反三,开展警示教育,纠正工作中不规范行为,降低了责任事故发生率,有效防范、化解了风险,避免和减少了损失。

二、创新普法形式,强化全员法律意识

深入贯彻落实集团公司“五五”普法规划,认真抓好法制宣传教育,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普法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干部员工依法办事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强化了全员法律意识,促进公司健康稳定发展。 结合“法律六进”活动,广泛开展普法宣传。制定分类普法工作方案,扎实开展“法律进机关、进车间、进班组、进家庭”活动。开展“法律进机关”活动,重点加强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坚持和完善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法制度、领导干部法制讲座制度、法律培训制度、考试考核制度,促进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常态化。开展“法律进车间”活动,把学法用法情况纳入车间管理、经营效益考核的内容,按年度进行量化考核,积极引导车间加强法制宣传教育阵地建设,开辟学法园地,定期开展紧密结合生产实际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 开展“法律进班组”活动,针对各班组的职能特点,落实学法组织机构,制订学法计划,发放学法资料和读物,聘请授课教师,定期开展学法考核。开展“法律进家庭”活动,结合员工生活区实际,加强维护生活区安全稳定的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深入开展依法治区活动,积极构建企业、小区、家庭“三位一体”的法制教育网络。过有广泛深入的“法律六进”活动,强化了广大干部员工的法律意识、风险意识,提高了遵纪守法、依法办事的自觉性,对促进公司各项工作依法有序开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创新普法形式,增强全员法律意识。丰富网络普法内容。积极探索推进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充分发挥网络普法阵地作用,丰富公司“法律在线”信息网站内容,及时添加国内知名专家对《物权法》、《劳动合同法》、《反垄断法》等与公司发展密切相关的新法

律法规视频讲座。新创《每周说法》、《案情报告》法制宣传栏目,刊登与公司生产经营及员工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热点、难点问题,贴近实际,寓教于乐,增强了知识性、可读性和趣味性,提高了广大员工学法用法的积极性。分类普法,注重实效。认真研究不同对象对法制宣传教育的不同需求,调查实际工作中可能遇到的法律问题,区分对象,重点培训,提高普法针对性。2008年,举办“供电所长法律实务讲座”、“基建人员法律实务讲座”等5期法律专题讲座,培训员工276名,取得了较好效果。

三、严格管理,提高企业法制化管理水平

思想上、行动上和集团公司保持高度一致,苦练内功,在强化严格管理上狠下功夫,扎实推进依法从严治企工作,把依法治企的各项要求和措施不折不扣地落到实处。

严格规范制度管理。成立了“制度管理工作委员会”,制定下发了《日照供电公司制度管理委员会工作管理办法》、《日照供电公司制度管理办法》,明确归口管理部门,落实管理职责,规范规章制度立、改、废等工作流程。开展制度清理,分生产、经营、政工、综合四个专业,对293项制度和执行情况进行全面梳理,明确了有效制度目录,修订和废止清单,确保制度的合法性、统一性和时效性。抓好有效制度的学习贯彻,增强干部员工按章办事的自觉性,避免制度束之高阁、形同虚设,维护制度的严肃性,提高制度执行力。对需新制定、修订的制度,明确工作计划和要求,督促加快进度,尽快完善制度体系。

依法妥善处理纠纷案件。重视每起案件的处理,组织涉案单位有关人员召开案情分析会,认真研究最佳解决方案,充分做好举证和诉讼准备。加大和司法机关的沟通协调力度,努力争取理解和支持,依法维护企业合法权益。针对基层员工法律责任意识、依法维权意识不强、诉讼案件处理较为被动的状况,建立诉讼案件责任考核制度,对于由于工作不到位、责任心不强、管理有漏洞、隐瞒不报等问题造成不利诉讼后果的,严肃追究相关部门和人员责任,按情节轻重分别给予通报批评、经济考核等处罚。深入开展典型案件分析,把握案发规律,积累处理经验。9月份,华北区域法律纠纷典型案件研讨交流会在我公司召开,国家电网公司、华北电网公司及其直属单位的30余名法律专家参加会议,对近年来诉讼案件管理工作和典型案例进行经验交流和点评,为公司进一步提升依法维权水平,提高防范法律风险能力起到了较好的促进和指导作用。

以上是我公司在依法治企、依法经营工作中的一些粗浅的尝试和体会。我们的工作与集团公司的要求相比,与兄弟单位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和不足,依法治企工作任重道远。我们将认真贯彻本次会议精神,全面落实集团公司依法治企活动的部署和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明确重点,采取有力措施,全面提高依法治企工作水平,营造良好内外部发展环境,推动公司又好又快发展。

推荐第4篇:依法治企

【提要】

依法行政是法治的关键和核心,其目的在于合理配置行政权力,有效规范行政权力的运作,从而为公民权利的行使提供充分保障,实现公平、正义、自由、秩序等价值目标。二十世纪以来,行政权在很多国家的权力结构中极度扩张,使对行政权力的制约成为国家权力制约的重中之重。早在党的十五大,党中央确定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党的十六大全面贯彻\"三个代表\"思想,进一步把建设法治国家、建设文明政治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提到全党面前。而建设文明的现代法治国家,各级政府依法行政是首要前提。2004年国务院发布的《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和7月1日正式实施的《行政许可法》,对依法行政在法律上进一步加以规范。从工作层面上看,政府工作无论是宏观调控、市场监管,公共管理还是社会服务,它涉及社会各领域、各层面,涉及到每一个公民、法人和其它组织的权利义务,事关国家、民族的进退兴衰。而行政权力运作总是主动的、单向的,是以国家强制力做后盾的。如果不能全面依法行政,这种权力就可能被滥用,就可能出现盲目,专断、腐败,给事业造成严重危害。从法制层面看,经过近二十年,特别是党的十五大以后,我国立法步伐加快、立法质量提高。到目前,已经基本形成了较完备的法律、法规和规章体系,无法可依的问题基本解决。党的十六大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新形势均对依法行政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适应这些要求,积极推进依法行政,并在推进中实现自身由形式主义向实质主义的转型,是今后开展依法行政工作的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本文从依法行政的重要意义入手,分析了我国依法行政的发展现状、取得的主要成就和经验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提出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三点对策。第一部分论述了依法行政的重要意义。依法行政体现了执政为民宗旨,是实现行政管理统一性、连续性和稳定性的重要保证,是提高行政管理水平和效率的根本途径,是规范行政监督的有效手段。第二部分对我国依法行政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我国依法行政取得的主要成就是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不断增强,制度建设逐步加强,依法行政的制度框架基本形成;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行政执法监督不断加强,行政执法水平和效率不断有所提高。我国依法行政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依法行政意识不强,公务员法律素质参差不齐;决策程序不完善,政令不够畅通问题比较突出;依法行政体制不顺,监督机制不完善。最后总结了我国依法行政取得的6条经验。第三部分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几点对策。一是树立依法行政理念,二是认真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三是加强对依法行政的监督。

【正文】

依法行政是现代社会法治国家所奉行的普遍准则,是依法治国的前提和基础,是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法行政就是行政机关行使行政职责、管理公共事务必须由法律授权并依法律规定。在我国,依法行政的提出到实践虽然时间还不长,但已取得了较大成效,同时也还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仍需进行坚持不懈的努力。

一、依法行政的重要意义

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努力建设法治政府,对于象我国这样缺乏法制传统的国家,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一)依法行政体现了执政为民宗旨。依法行政保证行政管理为人民服务的目标,体现了执政为民的宗旨,是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本质要求。人民通过权力机关制定法律,表达意志,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就将保证行政管理遵循为人民服务的目标,使行政管理不致偏离航道。一切为了人民是政府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有利于促进各级政府依法履行职责,规范和约束行政权力,保障人民群众依法享有各项权利和自由;有利于人民群众对政府的监督,使政府工作人员摆正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全心全意履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克服官僚主义和杜绝腐败现象,真正做到执政为民。

(二)依法行政是实现行政管理统一性、连续性和稳定性的重要保证。法治国家的最重要的特点是国家一切活动的统一性、连续性和稳定性,这同时也是依法行政给行政管理带来的保障。政府工作涉及到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可以说是千头万绪,错综复杂,特别是实行市场经济体制之后,对政府的领导能力、工作标准要求更高了。而多年来行政管理水平不高的问题一直在困扰着我们。要解决好这些问题,保证形成良好的管理秩序,最重要的是要确立相对稳定的规则并且严格执行。管理国家的权威不是依赖于特定的人,而在于非人格化的法律,是一个国家政局稳定、社会安定、经济发展的最基本条件。依法管理、依法办事,才能保证行政管理的统一性、连续性和稳定性,从根本上提高效率,保证行政管理实现科学性、权威性、有效性的统一。依法行政,已经成为发达国家政府普遍奉行的基本行为准则,成为衡量行政管理是不是文明进步的主要标志,成为现代社会法制建设发展的大趋势。

(三)依法行政是提高行政管理水平和效率的根本途径。依法行政是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提高行政管理水平和行政效率的根本途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政府工作任务十分艰巨。要不负人民重托,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我们的各项职责,至关重要的是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提高行政管理水平和行政效率。建设法治政府,可以促进各级政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全面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提高行政管理效能;可以增强各级政府工作人员依法行政的能力,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维护国家利益和公共利益。依法行政,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决策,依照法律规定执法,以保证行政管理符合国家和人民的要求,避免不公、错误和违法,减少纠纷和矛盾。按法律规定的程序办事,遵守法定的操作规则,将大大提高行政效率,这也一再为我国历史所证明。

(四)依法行政是规范行政监督的有效手段。行政权是国家权力的组成部分,是政府的专属权力。行政权在运行过程中,对整个社会来说是一种支配权,有强制力做保障,容易和获取私利相连系。正确行使,能给民众带来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满足维护公共利益和公共秩序的需要。但同时,权力对某些人又有极大的诱惑力,在分配社会价值和资源过程中,很容易利用手中的权力谋取利益。在这种情况下,特别需要对行政权的运用加以控制、规范和监督。要使监督取得成效,必须要有监督的标准和程序。依法行政,正是防止行政权滥用的良药妙方。只有遵循法定程序进行监督,才能保障监督顺利、有效、正确地进行。

二、我国依法行政的发展现状

我国依法行政的基本现状是:成绩与问题并存、紧迫性与长期性并存、动力与阻力并存、机遇与挑战并存〔注①〕。

(一)我国依法行政取得的主要成就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依法行政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依法行政已取得了较大的成就。政府法制建设得到加强,立法工作步伐加快,质量不断提高;行政执法体系逐步健全,执法力度加大,保证了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稳步推进,政府职能和管理方式逐步转变,行政监督制度不断完善;各级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依法行政意识增强,依法行政能力有所提高。

1.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不断增强,制度建设逐步加强,依法行政的制度框架基本形成。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逐渐转型和各个领域的行政管理工作越来越多地纳入法制轨道,依法行政的口号开始提出。这一口号的首次法律表述见著于1995年2月全国人大第三次修订的地方组织法。为了适应依法行政的需要,近些年来,各级政府法制机构和行政执法部门结合全民普法的重点向行政执法人员转移,对各级各类行政执法人员进行了法律知识培训。通过依法治国方略的深入贯彻和法制宣传培训,行政执法队伍的法律素质有了较大的提高,依法行政的观念不断增强。依法行政,法律制度建设是前提和基础。在制度建设方面,有三个显著变化:一是坚持立法决策与改革发展决策相适应,用法律手段引导、推进、保障改革和建设事业的发展。二是增强立法工作的民主性和透明度。三是注重政府规则与国际惯例的接轨。行政诉讼法律制度的建立,是我国依法行政法律制度开始确立的开创性的标志。我国建立了法规规章备案审查制度。自《法规规章备案条例》颁布以来,我国法规规章实现100%备案。

2.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行政执法监督不断加强,行政执法水平和效率有所提高。我国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的目标就是要逐步建立与WTO规则相适应的统

一、规范、高效的行政执法体制,建设廉洁公正、作风优良、业务精通、素质过硬的行政执法队伍。为了克服我国多年来形成的制约依法行政工作向纵深推进的体制性弊端,由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启动了几个方面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一是从2000年开始对省直各单位的行政审批事项进行了两次大规模的清理,为转变政府职能,建设廉洁高效政府和优良经济发展环境创造了条件。二是1998年以来,根据行政处罚法关于“一个行政机关行使有关行政机关的行政处罚权”的规定,先后在城市管理领域开展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对解决部门林立、职能交叉、重复处罚、执法扰民等行政执法体制中存在的问题产生了突出的效果。三是在连续几轮精简机构的基础上,根据国家有关要求,确定了综合执法试点城市,这方面的深入探索正在积极进行。推行依法行政以来,我国已形成了纵横交织的行政监督网络,行政执法监督制度逐步建立和落实。从上到下建立起一系列层级监督工作制度,如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制度、行政执法矛盾协调制度、行政执法责任制度和行政处罚统计、重大行政处罚决定备案、一般行政处罚案件卷宗的调阅抽查等制度。既有以综合监督、职能监督、主管监督、行政监察等主要形式构成的国家行政机关的内部监督,又有中国共产党的监督、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司法机关的监督、人民群众的监督、社会团体的监督、舆论的监督等形式多样、范围广泛的外部监督〔注②〕。近些年来,各级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全面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大力清理整顿行政执法主体和行政执法队伍,积极开展综合执法改革试点工作,把秉公执法、文明执法和改革执法体制、机制作为转变政府职能、转变机关作风、建设服务型政府、改善投资软环境的硬着子,努力营造最优效率环境、最佳执法环境和最好服务环境,促进了依法行政,执法效率和执法质量有所改善。

(二)我国依法行政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的依法行政状况总体上已大为改观,并在逐步向良性化方向发展。但是,目前我国的依法行政还处于初步阶段,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依法行政意识不强,公务员法律素质参差不齐。部分行政机关领导和工作人员的法治观念还远远不适应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需要。例如,对“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认识仅停留在口头上,并未变成自觉行动,或者把法单纯看作是治理老百姓的工具;对法采取实用主义的态度,当法被用来管理经济和社会时能想起法的重要,当法被用来规范自身的决策和执行行为时又认为法束缚手脚;在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中还保留较深的“人治”观念,习惯于以言代法甚至以权压法。个别行政机关执法人员素质底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不强,唯上是从,唯利是从;“重实体,轻程序”,不告知、不听取相对人的陈述申辩,甚至对相对人争辩,认为态度不好而加重处罚;业务知识欠缺,赶不上时代步伐;依法行政意识不强,执法手段简单、粗暴,为民服务思想淡薄。有些行政机关执法人员工作作风不扎实,不按法律规定的程序严格执法。有的随意扩张权利,越位执法,执法不公,滥用查封扣押权、强制执行权。在行政管理活动中,有些执法人员不是本着管理、服务的目的,而是抱着挑毛病、耍特权、多罚款的心态,把法律赋予的权利,变成了罚款、谋私的工具。行政执法人员素质不高,是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既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原因:既有体制原则,也有制度原因;既有行政执法人员自身的原因,也有行政机关的原因,还有社会的原因。

2.决策程序不完善,政令不够畅通问题比较突出。一是决策制度不完善。一方面,人民群众对重大决策、重要干部的任用事项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落实不到位。另一方面,一些党委、政府的决策程序不完善,民主集中制形同虚设,少数人决定重大事项;科学论证不够,凭经验、凭好恶盲目决策;决策监督不到位,干部对决策的失误很少承担责任。二是对行政决策的合法性、民主性和科学性重视不够,决策程序不完善,决策责任追究制度不健全,导致决策失误频频发生,给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权益造成重大损害。河南邓州市几家执法部门曾召开会议,对向城区护城河倒垃圾的多家饭店下达了“关门搬迁”的通知,结果造成饭店效益受损,差点引起行政诉讼。本应该有更好的办法解决这一问题,但决策失误却使政府部门变主动为被动,教训很深。政令畅通也是政府提高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有的地方,上级政府部门的决策,到了下级就得不到执行,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进程的加快和依法行政工作的全面推进,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所属工作部门运用行政执法手段,在统筹、指导、监督、协调经济社会事务中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由于一些执法机构和执法人员执法为民的观念不强、执法水平不高,在行政执法工作中,仍有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问题存在,仍有政令不畅通、职责不到位的现象存在,仍有不接受监督、不倾听群众意见、不廉洁行政的行为存在,使得行政执法不作为和乱作为的现象时有发生,损害了国家利益、公共利益和公民、法人、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损害了政府形象。 3.依法行政体制不顺,监督机制不完善。我国现行的执法体制存在不顺的问题,既有政企不分(行政管理部门办企业),政事不分(一些事业单位行使行政职能)的问题,又有行政执法部门纵向集权,条块分割,部门壁垒,缺乏协作的问题,还有部门管理交叉过多,职责不消,甚至“利益型”(即为本部门、本单位的小团体利益)执法的问题。行政越轨,主要表现为越权执法,不作为违法、滥用行政权,乱施处罚,以及“权权交易”、“权钱交易”、“权色交易”等等。行政越轨,损害党群、干群关系,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对党的建设、政权建设、行政机关建设都是极其有害的。我国现阶段已形成行政监督网络,但是绝大多数监督主体的监督软弱乏力,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实际运用很不够,所发生的实际效力极为有限;民主党派的监督流于形式,作用尚未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监督名不符实,实际效力极低;司法机关困惑较多,实施自满荆棘不少;舆论监督受制较多,难于放手发挥作用;行政机关的职能监督、行政监察等内部监督由于受复杂情况和关系等因素的影响,虽然能够发挥一定的作用,但力度不够。例如,作为行政系统内的专门监督的行政监察,由于它与行政机关有着行政隶属关系,使得这种监督在实践中很难真正履行其监督职责,以致弱监、虚监、失监现象相当严重。还有,行政复议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有些同志怕麻烦、推诿等不愿受理行政复议申请的情况还在相当程度上存在,在行政复议决定上,还存在该撤销或者变更而维持的情况,上下级之间“官官相护”的问题尚未彻底解决,等等〔注③〕。

(三)我国依法行政取得的经验

经过多年来的实践,我国依法行政积累了许多丰富的经验,主要是:

1.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必须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把反映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遵循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体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依法行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2.依法行政必须坚持宪法原则。宪法所确立的基本原则、国家根本制度和公民基本权利义务的规定,体现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意志和根本利益,是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社会团体的根本活动准则,也是依法行政的基础和依据。一切推进依法行政的制度和措施,都必须符合宪法的规定。

3.始终坚持把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改革,维护稳定,作为依法行政的根本任务。推进依法行政必须始终围绕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保持依法行政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

4.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分类推进依法行政。目前,我国经济体制还在转轨过程中,各地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因此,推进依法行政要结合不同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确定切实可行的目标、任务和措施,有计划、有步骤地分类进行。 5.把勇于探索、不断创新作为推进依法行政的动力。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对外开放和社会全面进步的要求,依法行政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体制、机制、制度和方法。

6.依法行政的推进必须与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观念转变和法律素质提高形成良性互动。应当加强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依法行政素质的培育,不断提高其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使依法行政真正成为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自学的行动。

三、解决问题的几点对策

(一)树立依法行政理念

1.树立法律至上理念。法律至上,是指法律取代其他社会规范成为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主宰,具有最高的权威和效力。当前树立法律至上理念也是我国推进依法行政工作的前提条件。很难想象,在一个法律并不具备最高权威和效力的国度能真正实现依法行政,此时的依法行政只不过是权力的一个好看的摆设而已。我们要推进依法行政,首先就必须培养起人们对法律的信仰,因为没有被信仰的法律只是一个没有灵魂的躯壳,并不能真正规范权力,而要使法律被信仰,一条重要的路径就是使法律(尤其是宪法)在行政中真正树立起至高无上的地位。法律至上不仅要求法律具有秩序意义上的最高权威和效力,而且还要求法律作为一种价值追求而不是一种工具存在并发挥作用。当前,受制于长期的封建专制统治,人治传统、法律工具论思想在人们的心目和行为方式中具有极为浓厚的影响,现实中权大于法、情大于法等现象普遍,法律缺乏权威,得不到贯彻或被任意违反,其根源即在于法律缺乏价值属性而导致不被信仰,法律现实中没有在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确立至上的地位,这反过来更强化了法律工具论、人治的意识和相应行为,形成了一种“怪圈”。要扭转这种局面,出路在于树立法律至上的权威和地位,使法律真正作为一个规则运行并发挥作用,分配权力、义务,实现自由、公平和正义,在自我完善的基础上形成与社会的良性互动关系,最终实现人治文化向法治文化的转型,实现依法行政。 2.树立权利本位理念。当前我国行政现状中,权利得不到应有的保护与重视是较为突出的问题,行政立法上主要问题是对不同权利主体设定了种种区别待遇,重管理轻服务,重义务轻权利,具有义务本位、管理本位的倾向;行政执法上主要问题是粗暴执法、野蛮执法,任意侵犯相对人的权利。衡量良法与恶法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看是否符合权利本位要求,良法才能得到普遍的服从。树立权利本位思想,要求政府在立法中,要制定有利于符合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良法,在执法中要以保护相对人的合法权益为目的,实现公共利益和个体利益的平衡,最大限度地提高法律的权威和执法的成效,使依法行政与市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相协调。

3.树立社会和市场自治理念。正确处理政府(国家)与社会、市场的关系,明确政府职能和权力的界限,是规范行政权力、促进依法行政的前提。树立社会、市场自治理念,是指对待社会和经济事务,应当优先由社会和市场自主进行处理,政府仅在社会、市场无法解决时起到“拾遗补阙”的补充作用,政府不能代替社会、市场的作用,不得任意干涉社会和市场的自由。20余年来,伴随着经济上市场经济的逐步确立以及经济、政治领域改革逐步深入,政府取代市场、国家包办社会的一元化格局正在趋于解体,市场取代政府计划成为资源配置的主要方式,社会主体的经济自由和社会自由得到了极大的扩展,国家逐步弱化对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的控制,正在实现由一个经营者向公共管理者、服务者的角色转变,市场经济经济体制和一个相对于国家的市民社会已初步形成。然而我们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完全过渡并未最终完成,一方面市场经济体制初步确立,另一方面一些阻碍市场经济的因素尚未被清除,现实中仍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国家过分干预社会、包办社会的局面,影响了社会自治能力的培养。要扭转上述局面,树立市场、社会自治理念,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科学地界定政府职能和权力的范围、政府的作用,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政府政治文明的建设。 4.树立程序法治理念。程序法治是法治的本质特征。树立程序实体并重理念符合现代行政的发展趋势〔注④〕。当前我国尚缺乏一部完整的行政程序法法典,仅有行政程序规定散见于各个法律、法规、规章中,只有少数几个执法领域有较为完善的程序规定如行政处罚领域,程序的缺乏除了理论研究的不成熟以外,最主要原因还是程序意识的谈化,过分强调实体的法治,忽视程序的法治。程序的缺位是目前法律实施状况差的主要原因,而推进依法行政最有效、最直接、阻力最小的途径莫过于通过程序公正实现实体公正,制定《行政程序法》,通过程序的公正透明最大程度地消解直至纠正实体中存在的问题,实现行政由传统行政向现代行政的转型,保障依法行政各项实体目标的实现,提供多元化主体利益的反映和协调机制,使依法行政更贴近利益多元化的现实社会,最终使依法行政事业获得最大限度的社会支持,形成社会合力,为法治和宪政达下良好基础。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利益分化、价值多元且正处于转型期的国家来说,程序能够保证我们的依法行政获得最大的开放性、包容性、正当性,在吸引社会参与的过程中稳妥地、和平地实现相互对立的各种利益之间、实体目标和价值、理想与现实的博弈,以最小的转型成本获得最大的社会效益。

(二)认真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

行政许可法是一部规范政府行为的重要法律,它的颁布实施是我国行政管理体制的一次根本性变革。应以实施这部规范政府行为的大法为突破口,按照“公开、透明、程序、规范”原则,加强依法行政,推动法治政府建设上一个新台阶,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取得实质性突破,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服务、为市场主体服务,从法制、制度上切实保护好人民群众和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

1.依照法定权限设定行政许可,加快政府职能转变。行政许可法严格限制设定行政许可的事项范围,严格限定了行政许可的设定权限,规定了什么事项可以设定行政许可,什么事项不可以设定行政许可。在政府管理与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自主决定的关系上,确立了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自主决定优先的原则;在政府管理与市场竞争的关系上,确立了市场优先的原则;在政府管理与社会自律的关系上,确立了社会自律优先的原则。这些制度和原则对防止公权力对社会经济生活和公民个人生活的过度干预,培育社会自律机制,发挥行业组织、中介机构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促进政府职能切实转变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上来,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权限,自觉维护法制统一,确保政令畅通,消除市场分割、地区保护和行业垄断。 2.坚持行政许可原则,加快管理方式创新。行政许可法所确立的原则和建立的一系列法律制度,对行政机关产生的深远影响,首先是观念的冲击和更新,将促使行政机关树立现代的行政管理理念。行政机关的权力来自人民的授权,来自法律的授予。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许可,不是对相对人的“恩赐”,而是对申请人行使权利是否符合法定条件的一种核实和认可。行政许可法对需要由多个内设机构办理的行政许可,应当确定一个机构统一办理,实现“一个窗口对外”,规定了统一办理、联合办理、集中办理行政许可的内容〔注⑤〕。这就要求行政机关必须树立服务意识,加快政府信用建设,通过制度创新促使行为规范,办事效率提高,方便群众办事。要加快行政体制改革,推进政务中心建设,合理配置行政权力,克服官僚主义和拖拉扯皮。按照行政许可法的要求,行政机关要将事前行政许可与事后严格监管、直接管理与间接管理、动态管理与静态管理、加强管理与提高服务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利用间接管理手段、动态管理机制和事后监督检查,加强对经济和社会事务的管理,提高服务水平和效率。

3.严格行政许可法定程序,规范行政执法行为。行使行政权要权责统一,不能只要权力,不负责任,不受监督,违法行政要承担法律责任。行使行政权既要遵守法律的实体规定,又要遵守法定程序,忽视法定程序,就难以保证实体的公正,也是一种违法〔注⑥〕。这些行政管理理念的确立,对于提高行政执法水平,保证行政权的正确行使将发挥重要作用。许可法规定的一系列方便申请人申请行政许可的制度和程序,以及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一个窗口对外,统一办理、联合办理或者集中办理制度,对行政机关树立服务意识、改进作风有着重要的作用。严格公正执法,确保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合法、合理。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行为时,要坚决克服重实体、轻程序的倾向,在执法过程中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方式、时限、步骤、形式、顺序作出行政行为,依法保障行政管理相对人、利害关系人的知情权、参与权、救济权。违反法定程序作出具体行政行为,就是违法行政行为,得不到复议机关及审判机关的支持。各行政机关要结合实际,对本机关实施的执法程序按简易程序、一般程序和听证程序进行分类细化,确保按程序作出行政决定。

(三)加强对依法行政的监督

1.健全监督工作网络。必须健全监督工作网络,做到上下联动、左右配合,形成合力。通过党内监督、人大监督、行政机关内部监督、社会群众监督、新闻舆论监督和司法监督等全方位的工作监督网络,置所有行政活动于监督之下,达到规范执法行为的目的。

2.完善自我约束机制。执法单位要把法律的、行政的、群众的、社会的、舆论的监督机制,综合性地加以运用,建立起监督的工作秩序,从源头和制度上预防、治理违规执法现象〔注⑦〕。要继续健全完善行政执法责任制,制定行为规范,完善自我约束机制。以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为契机,抓好行政系统行政许可、行政审批、行政处罚、行政收费等行政管理行为的规范化,建立执法责任体系、目标任务体系和评议考核机制,彻底克服行政执法的随机性、任意性,统一制定履行各执法项目时的法定程序,规范标准要求,建立制约机制,减少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败诉率。

3.落实错案追究制度。要坚持重证据、有错必究的原则,实行行政监督与群众监督相结合,责任追究与改进工作相结合,惩处与教育相结合。依据现行法律法规,在理顺行政执法主体关系,规范行政执法程序的基础上,全面推行行政执法错案责任追究制度,促进行政机关严格执法,减少和防止行政执法过错,保证法律法规的正确贯彻执行。对冤假错案,要本着实事求是,有错必纠的精神,依法予以纠正。对以权谋私、徇私枉法的腐败行为,决不姑息养奸。坚决纠正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在查办案件中,既要坚决,又要慎重,严格区分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的界限。在打击犯罪的同时,必须注重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4.强化政府法制监督。强化政府法制监督,确保政令畅通,促进工作落实;积极探索政府法制工作的新思路,推进制度创新和工作机制的创新,促进政府法制工作再上新台阶,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为建设法治政府而努力奋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法制保障。主要是采取规范性文件备案、重大行政处罚备案、常规性的执法检查、执法责任制和错案追究制等手段强化政府法制监督。严格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加大政府法制监督力度。建立完善行政执法配套制度并严格按制度执行,是行政执法合法有效的保障。要把行政执法职责进行层层分解,做到职责明确,岗位明确,责任到人。要完善公开、公平、公正的执法评议考核制和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将行政执法责任追究落实到每个岗位和个人,杜绝只纠正错案不惩戒责任者、只考核不奖惩或者只奖优不罚劣。政府法制办要认真履行职责,积极探索行政执法的绩效评估和奖惩办法,强化政府法制监督,努力推进依法行政。要定期或不定期开展行政执法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责令被检查单位限期整改,对贯彻行政执法责任制不力的,要进行责任追究。

总而言之,重视并全面推进依法行政,是社会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只有大力实施依法行政,才能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最终取得辉煌的成就,实现我国进入经济强国的最终目标。只要在依法行政中尽快挣脱由自身缺陷带来的阻碍,在严格依法行政的基础上,进一步更新观念,勇于创新,就一定会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并成为保障和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巨大动力。

推荐第5篇:依法治镇

一、法治宣传教育方面

1.建立健全五项制度。制定加强全镇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工作实施意见。建立健全五项制度:一是党委中心组学法制度,党委中心组学法要做到年度学法计划、学习内容、时间、教材、笔记“五落实”,每年进行1次以上法治专题集中学习,中心组成员年底结合年终述职专题汇报;二是建立健全会议会前学法制度,每季度定期会前学法1次以上,强化法治意识,提高依法执政、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三是建立领导干部任前法律知识水平考试制度,对拟提拔的干部、拟任命的干部,坚持任前法律知识考试;四是建立公职人员学法用法考核制度及任期内依法行政情况考查制度。

2.加强执法司法公职人员法治能力培训。建立执法司法公职人员法治能力培训制度,成立执法司法公职人员法治能力培训中心,组建由专兼职人员组成的培训团队。对所有的执法司法公职人员进行1次集中轮训和考核,提高依法治理的能力和水平。

3.开展全民学法知法懂法守法活动。以“法律八进”、“送法进基层”、“法制赶场”、“五月综治宣传月”、“12·4”全国法制宣传日等为载体,编制印发与群众生产生活直接相关的通俗法律宣传资料,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的法律普及活动,把“六五”普法落到实处。镇属各单位、村(居)要设立法制宣传专栏,每年4期以上;加强农村普法工作,每户培养1名“法律明白人”,通过各种方式,引导群众自觉遵法守法,依法理性表达诉求、依法维护权益、履行法定义务。

二、依法执政方面

4.建立法律顾问制度。组建全镇法律顾问人才库,各村(居)、镇属各单位要聘请法律顾问,司法所、法律服务所积极协助镇政府做好法律服务工作;积极推进村(居)法律顾问工作,把调查研究、征求意见、法律咨询和集体讨论

作为决策的必经程序,确保法律顾问在重大决策和重要政策等方面发挥好法律把关的重要作用。

5.完善领导干部依法办事制度机制。强化法律的刚性约束和制度约束,增强党政机关依法执政、依法行政能力。加强和改进对主要领导干部行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加强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

6.完善和落实党务公开制度。除涉及党和国家秘密或依照有关规定不宜公开的以外,党委的决策事务都应公开,党内事务应当通过党内会议、文件、简报等方式及时向党员公开,涉及到经济社会发展和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权利义务的要通过网站、报刊、电视等便于群众知晓的方式公开。

三、依法行政方面

7.实行政府依法决策制度。完善行政决策程序和机制,将决策行为置于法治框架内。实行行政决策公众参与、合法性审查、风险评估和集体讨论决策机制,制定重大事项行政决策实施后评估评价制度,促进行政决策科学合法。

8.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强政务服务体系建设和标准化建设,实现提速增效。

9.完善公共资源交易服务平台。依托现有政务服务平台,完善统一规范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实行一体化管理。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土地使用权和矿业出让、国有产权交易、政府采购等公共资源交易全部纳入交易服务平台。

10.深入推进行政权力依法规范公开运行系统建设。推行政府及其工作部门行政职权动态调整制度,依法公开权力清单和运行流程。全面完成行政权力清理规范工作,实施行政权力事项公开、行政权力运行透明、行政监管实时到位。

11.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整合执法主体,开展相对集中执法权工作,推进综合执法,下沉执法重心,提高基层执法效能,切实解决权责交叉、多头执法、多层执法和不执法、

乱执法问题。完善行政执法争议协调机制,有效解决各行政执法主体在履职过程中产生的争议。健全行政执法人员资格管理、行政执法职权核准公告等制度。

12.规范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按照以最全规范、最优标准、最小自由裁量、最大公开和最严监督要求优化落实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避免执法随意性和不公正。

13.集中清理和处理积案。统一建立积案台账,严格依法执行案件时限规定,逐案落实责任单位,限期办结。建立健全执行联动机制,加快建设“点对点”网络执行查控系统,强化执行征信建设,提高执行工作质效。

22.落实问责制度。在全镇国家工作人员中全面推行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坚持权责统

一、有错必究。强化问责监督,严格执行问责后免职人员重新任职条件和程序有关规定。

推荐第6篇:依法治企

依法治企,创行业一流

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进步,企业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国家为营造良好、稳定、和谐的企业经营环境,不断健全和完善各项法律法规。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以“依法治国”为主题,吹响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军号,为企业指明了“依法治企”的方向,也为企业发展创造了稳定的发展环境。企业既是法律法规的重要实施者,也是法治社会的重要建设者,依法治企是推行依法治国的基础。

神华宁煤集团大武口洗煤厂是西北最大规模“主焦煤”加工基地,为了能够在新形势下不断寻求新的发展战略,提升企业文化,强化企业管理,壮大企业规模,必须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正确处理企业经营管理的问题,步入依法治企、科学发展的快车道,为“打造成为国内一流焦精煤洗选加工基地”做好扎实有效的工作。

作为一个大企业,做好依法治企,应该对“依法治企”有全新的认识。

首先,“依法治企”是企业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企业要想健康、科学、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坚持“依法治企”,并且应该是企业自产生到消亡都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企业的任何生产经营活动,发生的任何经济业务,都必须“依法”进行,违背法律法规及内部规章制度,就应该受到严惩。

其次,“依法治企”是企业维护权益的根本保障。企业只有在法律、规章规范的框架内从事各项生产经营活动才能受到法律的保护,脱离法律的约束就不会得到保障。企业从事生产经营的目的是利润最大化,但是,如果其获得利润最大化不是在法律法规约定的范围内,如非法集资、贩卖毒品等取得,就不会得到法律的保护,相反还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其三,“依法治企”是企业发展的首要前提。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必须坚持“依法治企”,违背“依法治企”,如不正当竞争,损害社会或公众利益,企业就很难发展下去。“三鹿”集团就是很好的例子,它从奶业大王到破产,就是没有做好“依法治企”,对社会及公众利益造成了巨大的伤害。

神宁大武口洗煤厂对“依法治企”有了全新的认识,组织全厂员工学习新的《安全生产法》和《环境保护法》,让每位员工都懂法,知道依法治企的意义;“依法治企”在于人,只要将各项法律法规推广到每一位员工,才能让企业更好的发展下去,所以“依法治企”应做到以下各方面内容。

首先是“法律意识,提高依法办事能力”

企业的员工,尤其是企业的领导和管理人员,必须讲究法制化,在工作过程中,必须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及内部规章制度办事,不能违背法律的规定,不能无视内部的规章制度。领导在进行重大决策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民主,必须在赋予的权限内进行决策,不能越权行事。2003年,中航油新加坡公司总裁在集团公司授权的油品套期保值业务后,无视证监会及国务院有关规定,擅自扩大业务范围,从事石油衍生品期权交易,由于错误估计,造成中航油巨亏。该事件的发生就是领导法律意识淡薄,无视法制,越权行事所造成的。

其次是“加强法制建设,提升经营管理水平”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任何一个企业如果没有健全和完善的规章制度体系,就会无规章可循、无制度可依,管理必然会出现混乱,甚至会濒临绝境。因此,企业要规范各项生产经营活动,必须建立健全适应企业内部和市场需求的规章制度。制定规章制度时,首先要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不能与之相冲突或矛盾,否则规章制度将无效。目前,有些企业的规定,不但自相矛盾,而且与法律原则不相符,还有的规定不够规范。其次要维护企业和员工的合法权益,既不能只考虑企业的利益,不顾及员工的合法权益,也不能只强调员工的利益而损害企业的合法权益,否则就会失去约束力。最后要保证规章制度的执行力,规章制度不是摆设,必须符合实际情况,必须进行贯彻和实施。通过建立规章制度,使企业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依法建立科学、规范的经营决策机制,构筑起依法治企的防护屏障。

三是“加强普法教育宣传,营造良好管理环境”

一要加大法律法规及企业内部规章制度的教育宣传力度。法律法规的教育宣传不能局限于领导和有关人员,应进行全方位的教育和宣传。应对广大员工进行宣传教育。2014年12月新的《安全生产法》和《环境保护法》在厂内以各种形式对职工进行培训学习,如漫画、图文等方式,使员工自觉接受和维护各项法律规章。同时,对于企业内部各项管理制度,也要全方位进行宣传和教育,领导带头遵守,普通员工才能认真服从。

二要坚持常抓不懈。法律法规及内部规章制度教育宣传不能一蹴而就,要坚持常态机制,不能“一股风”式宣传教育。只有实行常态机制,领导和员工们才能从不知到略知,再到熟知,在熟知的情况下,领导和员工才能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才能提高自我约束能力,减少或避免违法行为的发生,才能自觉加入到“依法治企”的队伍中来。

三要将宣传教育与考核相结合。为保证宣传教育的效果,要建立考核奖惩机制,对每次教育结果进行总结,对遵章守纪的人员进行奖励,对违章违纪人员进行处罚,保证考核奖惩机制的公平、公正。只有不懈努力,做到人人都知法、人人都遵章、人人都守纪,才能保证法律法规及制度的执行力,才能使“依法治企”深入有效地贯彻落实。

“依法治企”成为企业文化有机组成,不断丰富和提升企业文化的品质。日本企业界流行一句警语:“能取得优异成绩的公司,必定是企业文化水准高的公司”。企业文化是企业生产经营的“上层建筑”,起到主导作用,它是企业内部逐渐形成的价值取向、理想信念、管理理念、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等在内的综合反映。神宁大武口洗煤厂是有着45年历史的老企业,也是历经风雨、历经坎坷,在困难中坚持前行,也在坚持中逐步形成了一套独特的企业文化,“精心打造焦精煤品牌优势,是我厂一惯坚持的经营理念之一”。得到全体员工的衷心拥护,是我们要长期坚持的。

没有强大的企业文化,再高明的经营战略也无法成功,其核心就是管理理念的正确调整。因此, “依法治企”就是要应对这种新变化、新挑战,争取主动调整,谋求企业的长远、可持续发展。要通过逐步的推行,使之成为我们优秀企业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用企业文化去凝聚力量,去规范行为,去解决问题。

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神宁大武口洗煤厂将坚持“依法治企”,从领导到每位员工,从工作中点点滴滴做起。 团结一心,共同努力,全面树立“依法治企”的工作理念,为按照行业一流、国内领先的目标,不断做大做强,为打造“国内一流焦精煤洗选加工基地”而不懈努力。

推荐第7篇:依法治镇工作总结

**镇2015年依法治镇工作总结

2015年以来,我镇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届四中全会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战略部署,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和县司法行政机关的指导下,紧紧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开拓创新,扎实推进,为促进全镇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推进依法治镇以及名酒名镇名新村建设进程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按照县委县政府有关依法治县的工作要求,不断加大依法治镇工作力度,全力推进依法治镇工作上新的台阶。现将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制度先行,确保普法工作有效运行

(一)将依法治镇工作列入全镇工作计划中,与全镇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及时研究解决依法治理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年初下发了《**2015年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为我镇各部门、企事业单位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全面开展和有序推进提供了标准和依据。 (二)落实领导干部集体学法讲座制度。认真组织党委中心组学法活动,做到学习有记录,极大地提高领导干部的法治思维。

(三)及时调整充实依法治镇工作领导组。为推进全镇依法治镇工作的深入开展,根据人事变动,及时调整和充实了依法治镇领导组。

二、健全法制教育宣传机制,深入开展“法律七进” 今年是“六五”普法的最后一年,一年来,我镇能够按照上级的要求和“六五”普法规划,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普法教育工作。在全镇范围内广泛深入地开展普法宣传教育活动,利用多种形式进行法制宣传教育,出动宣传车4辆次,悬挂横额20条,张贴标语50多条,在全镇营造了公民学法、用法、守法的良好氛围。

一是领导干部带头学法,我镇把领导干部学法情况作为年终考核的重要依据之一,健全并落实党委中心组学法、会前学法等学法制度;建立完善科级领导干部、执法司法人员法治档案。今年理论学习中心组举办了2次学法培训,主要学习了《行政许可证》、《城乡规划法》和 “六五”普法学习资料,领导干部依法行政水平不断提高。

二是重视农村基层普法工作,扎实开展农村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在依法治镇宣传月、安全生产宣传月、国土宣传日和禁毒宣传日活动期间,结合农民生活习惯和劳作时间的特殊性,在赶集日“送法进社区”,设立集中宣传点,开展法律咨询,发放法律书籍和资料。对于交通不便的偏远户,则组织普法小分队进村入户单独讲法,特别是针对老上访户、安置帮教和社区矫正人员等特殊群体,逐一走访,宣传法律政策。利用“一村一栏”、宣传车等送法下乡,对农村干部进行普法,大力宣传《农村土地承包法》、《国土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等,通过普法,增强了干部群众学法、守法的自觉性。

三是加强经济部门和企业管理人员的普法工作。根据经济部门和企业管理人员的工作性质,重点学习《企业人员法律知识读本》,从而增强他们预防经济犯罪的意识和守法的自觉性。

四是开展外来务工人员法律教育活动。对本镇外来务工人员实行全面的法制教育活动,重点学习了新《劳动法》采用以点带面的形式进行,请法律教师到**厂等外来务工人员较多的工厂去讲课。并发放录像和图片等法制宣传资料,使外来务工人员更好地守法和懂法。

五、落实一村(社区)一顾问制度,继续发挥律师和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的作用。组织二郎法律服务所的相关同志,与联系村社签订法律服务合同,并举办了相关的法制讲座11场次,着重讲解《山林土地权属纠纷》、《婚姻家庭继承法》、《人民调解法》等法律法规。

今年以来,我镇共集中开展三月依法治县宣传月活动、“禁毒”日宣传活动、“安全生产月”和法制宣传日等各类法制宣传活动4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近万份,走访群众2000余户,发放法律服务联系卡300余份,落实法律明白人130人,受到了广大群众的好评。

三、进一步加强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将党风廉政与法治建设有机结合

根据我镇实际,我镇把实行行政执法责任制与廉政建设结合起来,从加强和改进镇机关行政管理工作出发,进一步加强依法行政、依法管理力度。为加大宣传力度,我镇认真制定行政执法的各种规章制度,按照“两务公开”的要求,每月张贴在公开栏上,便于干部、群众监督,使领导干部和行政执法人员自觉学法,秉公执法。狠抓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落实。完善责任体系,厘清责任界限,创新载体抓手,构建党风廉政建设权责对等的任务分解体系和科学规范的责任落实机制,严格责任追究。深入推进“积极预防,系统治理”工作,加大廉政风险防控,完善“三早三卡”预警机制,探索建立季度重点对象提示制度。持续正风肃纪,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严肃惩治“四风”突出问题,切实救助“五类”现象和“四不”问题。深化村(社区)监委建设,充分发挥村(社区)监委在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中的监督作用。

四、全力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和开展青少年教育工作 开展治安专项治理行动,重点整治“恶拐枪”、“盗抢骗”、“毒赌黄”、“摩患”顽症,提高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深化网格化管理,将安全、维稳、信访、调解纠纷、“打非治违”、重点人员管控纳入网格化服务管理,健全处置、上报、交办、回访运行机制。狠抓平安创建,推进三期“平安守护网”工程建设,开展平安和谐网络、平安和谐村(社区)、平安和谐乡镇“三级联创”活动,全面落实创建规划、验收和命名。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方针,大力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取得良好成绩,确保了社会稳定。一是加强领导,把“严打”整治斗争纳入到镇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精心组织,周密部署。二是结合实际,制定方案,确立重点,集中时间,集中力量,重拳出击,重点治乱,迅速在全镇掀起“严打”整治斗争高潮。三是明确责任,抓好落实,镇综治办与各部门、各村委负责人签订了社会治安工作责任书。四是加大宣传力度,营造了强大的“严打”声势,对一些依法严惩的犯罪分子在广播电视宣传栏上进行曝光。使“严打”工作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违治犯罪活动。

抓好青少年普法教育,提高学法守法意识。配齐配强了法制副校长、法制辅导员,严格落实法制副校长、法制辅导员工作考核制度。组织开展了预防青少年犯罪的一系列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在各中小学举办专题法制讲座,在6月26日国际禁毒日,**中学组织举办禁毒图片展览,并邀请派出所、司法所等领导向学生上法制课并向广大师生发放禁毒知识手册等资料,通过宣传教育,提高了青少年的法律意识,在复陶小学等学校设置了法治黑板报。继续抓法制教育教材、师资、课时、经费、考试“五落实”,并积极筹建**镇中小学法制宣传文艺表演队伍。

五、强化镇人大的职能作用。

我镇人大积极履行职责,依法行使监督职权。一年来,为了推进依法治镇工作,镇人大认真落实镇委关于依法治镇的工作部署,加强了法制宣传教育,抓好执法责任制的落实,把依法治镇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把依法治镇工作落实到基层,同时 强化监督职能,促进严格执法,从而有计划、有步骤地推动了我镇依法治镇工作的开展。

六、存在的问题

依法治县工作,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我镇认真开展了今年的相关工作,但还是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一是还需进一步提高对依法治镇工作的认识。有的干部职工对依法治镇工作相关会议和文件精神没有理解透彻,存在对工作一知半解的情况,这些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作的开展。二是学法还需进一步深入。工作力度还不够,学法活动形式单一,对学习的知识巩固的不够好,还没有把学法工作摆到重要位置。三是普法宣传面不够广,尤其是面向农民群众宣传的少,深入基层开展法律法规宣传的次数还需要增加。四是执法人员的执法水平和法治意识还需进一步提高,普法手段还需进一步创新。

七、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继续大力开展普法教育工作,深入推进“法律七进”。重点对象是青少年、农民、及行政执法人员,进一步提高全镇人民的法律素质。 二是加强“两务公开”工作,增强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能力。三是加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力度,维护社会稳定。

推荐第8篇:依法治乡申报材料

为深入推进依法治县工作,按照、4号和《县推进“法律七进”工作实施方案》、文件要求。自深入推进依法治县工作以来,我乡结合“六五”普法和依法治乡工作,在县委、县政府和乡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县普法依法治县办公室的具体指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八大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制,把学习法律知识构建和谐作为执政能力建设的第一要务,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全面落实规划,严格实施《县“六五”普法目标管理责任书》取得新的成效,较好地组织了法制宣传教育和依法治乡的各项工作,为促进全乡发展、构建和谐做了积极的努力。

一、基本情况

2009年搬迁安置水电站移民近450户1100余人,全乡现有农户4190户、人口13530人,农民人均纯收入7021.56元,主要盛产名、特、优水果和蔬菜蒜苔,是著名的水果之乡。近年来,乡依法治乡工作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工作态势,紧紧围绕全乡“一轴两带,一三互动,产村相融”农业发展工作大局,即:以县道九宜公路为轴线,九宜公路以下打造流沙河现代农业(有机蔬菜)示范带,九宜公路以上二半山生态果业观光体验带。有力地促进了我乡经济社会健康持续的快速发展。

二、工作方式

依法治乡工作是创新社会管理,实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与民主法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大力推进依法治理进程,建设和谐、民主、文明、富裕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乡党委政府对依法治乡工作高度重视,将其列入党政重要议事日程,进行专题研究,并突出“三个到位”,确保依法治乡工作落到实处。一是组织到位。专门成立了由党委书记黄勇刚任组长,乡长张江、副乡长李广学任副组长、各联系村党政负责人为成员的依法治乡工作领导小组,并设立了依法治乡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司法所长曹平担任,具体负责工作的实施;在各村、社区、各驻乡单位成立了依法治乡工作网络。二是措施到位。制订了《乡开展创建市级依法治乡示范乡实施方案》,并以文件形式下发到各村各单位,进一步明确各自工作职责;组建依法治乡工作办公室,落实工作人员,建立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依法治乡示范创建工作全覆盖。组织乡村组干部、机关、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学习领会依法治乡的基本要求和相关内容,邀请县依法治县办公室领导为乡、村、两级干部举办依法治乡培训班2期,通过法制培训使干部依法行政和依法办事的能力得到了大幅提高;健全了奖惩机制,将依法治乡工作与各村、社区、各单位的目标考核挂钩,年终实行打分排名制,奖优罚劣。三是创建到位。为确保行依法治乡工作落到实处。

三、主要做法

(一)以强化组织机构为抓手,为依法治乡工作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1.建立健全“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实施、普法办统一协调、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乡党委、人大、政府将普法教育和依法治乡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乡党委批转了“六五”普法依法治乡的规划和2014年普法依法治乡工作要点,作出了决定;乡人大主席团作出了实施“六五”普法依法治理规划的决议;乡人民政府制定了实施意见,各年度都有总结与下年度的工作意见及工作要点;全乡各村、单位建立健全了领导机构及其办公室;相应出台了决议,撰写了规划、实施意见;加强了“宪法”的宣传,开展了“法律七进”活动,不断增强全乡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弘扬法治精神,提高普法依法治乡的实效性,为普法依法治乡提供强有力的组织纪律保障。

2.积极征订普法教材,制定法制宣传教育的规范性文件,各项工作制度健全。全乡在职在编干部职工、企业经营管理人员人手有一册“六五”普法教材;6个村53个村民小组,统一发放了组均1本“六五”普法读本《农民法律知识读本》和《农村法律知识手册》,企业一般职工也相应有普法学习的材料,为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以法律法规培训为基础,明确任务、落实责任,打牢全乡干部职工、企事业管理人员的法律法规知识根基

1.区别不同对象,开展法制宣传教育骨干培训,坚持法制宣传教育骨干培训与工作实际相结合;坚持专门培训与以会代训相结合的原则,并有针对性地组织村、组、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负责人参加培训;今年共组织法律知识骨干培训2次,其中:人民调解组织调解员培训1次48人,普法骨干队伍1次68人,以会代训3次,参加培训的人员有全体干部职工、村“两委”领导、村民小组长、各单位负责人、企业主管人员和机关、单位、学校负责人共246人次。

2.强化责任落实,确保普法依法治乡工作的正常开展

层层签订普法依法治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稳定暨创建“平安乡”、安全生产等责任书,形成层层抓落实,人人有责任的工作格局。乡人民政府把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做到实报实销。其他所属单位相应安排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经费,保证了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正常开展。

(三)以领导学法为龙头,干部职工普法教育为重点,不断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

乡党委坚持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法制度,积极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在年度制定学习计划时将学习法律知识与政治理论学习有机结合起来。在每周五的学习日集中学习或自学的方式学习“六五”普法全国统编教材,学习国家新颁布的法律法规,先后组织干部职工学习了《物权法》、《劳动合同法》、《禁毒法》、《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道路交通安全法》、信访条例等法律法规,全乡干部职工增强了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意识。

(四)以基层党建为载体,积极服务“三农”,坚持分类指导,不断推进“法律七进”活动,依法治乡工作覆盖全乡,促进了全民整体素质的提高

1、深入开展“法律进机关”活动,不断提升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法制宣传是行政机关的重要职责之一,党委政府是开展全乡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主管机关,落实“普法依法”规划,推进依法治乡进程,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

2、加强党政机关干部学法用法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加强基层党建为载体,积极创建干部职工法律学习的平台,开展学法研讨和法制宣传教育活动。“法律进机关”活动的开展,提高了公务员尤其是领导干部的法律素质,增强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高。

3、深入开展“法律进单位”活动,各单位参加普法依法治理的自觉性得到增强。

乡党委政府和乡普法依法治乡办公室,始终把各单位的普法依法治理、综治维稳暨平安创建工作摆到重要议事日程,根据不同单位的工作特点,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参与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发挥了桥梁纽带作用,组织单位干部职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和道德教育,加强了行业管理,提高了行业自律水平。全乡干部各单位依法治理的自觉性进一步增强,依法管理和服务社会的水平逐步提高。

4、深入开展“法律进乡村”活动,为建设稳定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保障以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为抓手,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全面贯彻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为先导,认真领会“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的内涵,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开展“法律进乡村”活动。

5、深入开展“法律进学校”活动

在学校开展以保护青少年重点的普法教育,推荐优秀干部、司法助理员担任学校法制副校长和法制辅导员,建立完善工作考核制度。坚持毎季度上一次法制教育课,时间不少于2小时,同时加强学校周边治安环境综合治整理,确保学校教育质量,学生学习环境。

6、积极开展法律“进旅游景点”活动

近年来,随着我乡旅游景点和旅游环线开发打造,本地和外地游客不断增加。为了维护好游客旅游环境,提升我乡新堰槿上梨花、流沙河现代观光农业知名度。乡党委政府高度视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由乡普法办牵头在新堰社区“槿上梨花”专门设制人民调解、法律咨询工作室,设立了法制宣传专栏。利用重大节假日,举办各类文艺汇演,采取编排普法民问文艺节目向过往游客宣传法律知识。

四、工作成效

乡通过依法治乡和依法行政示范创建工作,使全乡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灾后重建工作顺利完成。也使全乡干部群众得到实惠。我们还结合实际,鼓励群众自主创业,为他们提供技术支持、政策扶持、法律服务,想方设法增加群众收入。目前,全乡新发展标准樱桃园1个320亩,优质苹果园2个450亩;新发展规模鸡养殖厂1个,新建2个藕塘35亩;建成了胜利、建设水果示范基地2000余亩,并成立了乡产业结构调整办公室和名优特水果农民合作社,建成了木林流沙河现代农业有机蔬菜示范核心园区260亩;初步探索土地流转(公司十合作社十农户)入股分红模式。向阳村发展大棚蔬菜200亩,规模流转土地150亩,示范带动片区土地经营多种模式并重发展。全乡各类水果、特色小果等经济林种植面积达到25000亩,占全乡有效耕地面积的80%;一个以经济林种植为主体,蒜苔蔬菜为辅的新型农业增收结构逐步呈现,在打破三小畸形产业链的同时,为发展现代观光、旅游开发黄金资源转型,优化产业结构明晰了思路,找到了出路。2012年以来,新堰区依托“五十百千环境优美示范工程”坚持产村相融、产村一体理念投入资金2500余万元,围绕改善农村生产、公共服务、居住环境,改造农房296户15万多平方米,建成新形社区活动室1个,展现一个“田园风情梨花生态旅游村庄”建设。截止目前,新堰社区被省人民政府授予“环境优美示范村”,木林村被省市列为新农村建设“环境优美示范村”,新中村灾后重建聚集点安置23户77人,建成了环境、文化、观光为一体新农村聚集点。这些都成为了带动经济飞速发展的新产业、科学晋档的新载体、农民增收的新途径。去年以来,全乡共争取各类资金投入1646.57万元,新建村级公路21.518公里,整治33.756公里,一个观光旅游环线初见形成,建成了一个高标准村文化广场,投资52万元。通过一系列项目的实施和拉动,都为全乡新农村建设、乡域经济壮大注入了新的活力。

总之,乡把依法治乡工作融入到平安创建中。根据《省外来人口管理条例》和《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以户籍管理、计划生育、环保等方面的法律知识为主,加强企业、外来人口的法制宣传教育,维护了辖区的社会和谐稳定。目前建成了平安村社区4个,建设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1个,图书书屋4个,法制宣传标4个。刷写固定标语15条、发放致全乡群众的公开信4900余封,并公开向群众做出十项承诺,累计举办各类法制讲座56余场,出动宣传车50余次,张贴标语1000余张,悬挂横幅50多条,制作温馨提示牌75块,为青少年上法制课8次,受教育面达13500余人次,在全乡营造了浓厚的平安创建氛围。我乡近年来治安形势持续稳定,没有发生一起重大刑事案件和治安案件,也没有发生一起恶性事件与群体性事件;2012年被市级评为信访和维护社会稳定先进单位。

五、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加强领导,确保形成合力。继续坚持和完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形成统一规划部署,各部门齐抓共管、密切配合、各负其责的工作格局。要把法制宣传教育纳入我乡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与其他工作同部署、同安排。及时调整充实法制宣传教育领导小组。健全普法依法治理领导机构,建立健全协调配合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长效机制。

(二)完善制度,推进法制教育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在认真总结法制宣传教育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要善于把经过实践检验的成功做法上升为各类重点对象的学法制度,做到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用制度推动普法工作;加大学法、用法的力度。特别加强对征地拆迁法律法规政策的宣传,确保旅游环线重点工程项目顺利进展。

(三)巩固阵地创新载体,扩大法制教育的覆盖面。认真总结法制宣传教育的宝贵经验,在继承一切有效传统形式的同时,适应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趋势,不断创新形式、创新手段,努力使法制宣传教育更好地体现时代特点,满足人民群众的法律需求。大力开展“法律七进”活动,加强各类法制宣传阵地建设。

(四)在依法治乡工作中,全乡上下各级干部、群众的积极参与,确保顺利完成年度普法目标任务,要进一步提高干部群众的法律素质,使依法治乡工作取得实质进展。

依法治乡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全面提高村民的法律素养,实现法治社会任重道远。我乡将继续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在县依法治县办公室的具体指导下,继续开展好下一步的依法治乡工作,为构建和谐幸福美丽新而努力奋斗。

推荐第9篇:依法治村讲稿

增强法治观念

严格依法办事

推进依法治州

(依法治村讲稿)

各位村干部,大家好!根据州委农工委的统一安排部署,今天由我为大家做一个关于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的讲座。借这个机会和大家一起交流探讨。我讲座的题目是——增强法治观念 严格依法办事 推进法治创建。

1997年中共十五大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确认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在1999年3月15号将其写入宪法,标志着我国法治建设进入到一个蓬勃发展的新阶段。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法治中国,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

省委按照中央的部署,投入重要力量及时调研,于2013年12月31日出台了《四川省依法治省纲要》,州委高度重视,专门召开会议学习贯彻《纲要》,对推进依法治州工作进行部署,成立了依法治州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组织专门人员根据我州实际撰写《阿坝州依法治州实施意见》。3月27日州委书记刘作明又对建设法治阿坝作了非常精辟、精彩的讲座。

中央、省委、州委的决策,主要是要给大家一个明确的信号: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建设法治中国、法治四川、法治阿坝已然成为我们重要的战略目标。因此,我今天的报告主要围绕三个方面展开。一是法和法治的概念及内 1 涵,二是依法治村的必要性及重要性,三是大力推进依法治村工作(依法治村的途径和基本要求)。(这三个问题的逻辑就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关系)

一、法和法治的概念及内涵

(一)法的概念

法的概念的问题就是“什么是法”或“如何理解法”的问题。汉字“法”的古体为“灋”。据《说文解字》解释:“灋,刑也,平之如水(正义公平),从水;廌(标准),所以触不直者去之,从去(惩罚)”。据说廌是一种独角兽,也叫獬豸。古书记载,一说像养、一说像牛、一说像鹿,其说不一,但都认为它是能“治狱”、“别曲直”的神兽,王充《论衡》有廌“性知有罪,有罪触,无罪则不触”之语。这是古代的一种“神兽裁判”的思想,这种思想甚至影响到后代法官的服饰(如知府断案时穿的有神兽图案的官袍)。程树德《说文稽古篇》说:“前清凡执法者,犹用獬豸为补服”。可见从词源看,汉字“法”确有“平”、“正”、“直”和“公平裁判”的含义。

与“法”字密切联系的另一个字是“律”。据《说文解字》的解释,“律,均布也”。段玉裁注:“律者,所以范天下之不一而归于一,故曰均布也。”所谓“均布”,是古代调音律的工具,把律比作均布,说明律有规范人们行为的作用,是普遍的人人必须遵守的规范。

可见,“法”是一种判断平、正、直的标准,而“律”则主要强调的是人人必须遵守的东西。把“法”与“律”连用,顾名思义,法律就是一种人人必须遵守的判断平、正、

2 直的标准的一种东西。严格意义上的法律专指国家立法机关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二)法治的概念及其内涵

法制与法治的关系。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二者的联系在于法制是法治的基础和前提,要实行法治必须具有完备的法制;法治是法制的立足点和归宿,法制的发展前途必然是实现法治。二者的区别主要表现在:1.内涵的差异。法治表现的是法律运行的状态、方式、程序和过程,包含法律的至上权威,法律的公正性、普遍性、公开性等基本要求,以及法律制约公共权力与保障人权等基本原则;法制只是“法律”和“制度”的简称。2.价值取向的差异。法治强调人民主权(民主精神)、法律平等、权力制约和人权保障;法制则不预设价值取向。3.与人治的关系上,法治明确地与人治相对立,有人治无法治;而法制可以与人治共存,可以有“人治下的法制”。4.在配套环境方面,法治需要市场经济、民主政治等环境,法制则可以在各种政治、文化体制中存在。可以说法治是具有特别价值内涵的法制,即以自由、民主、平等、人权为精神的法制秩序。

从两者的对比中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法治即法的统治,强调法律作为一种社会治理工具在社会生活中的至上地位,并且关切民主、人权、自由等价值目标。

从历史上看,法治“rule of law”一词形成于13世纪的英国,在著名法官柯克与国王查理二世的争论中,柯克提出“法律是国王”的论断,这在实质上触及了现代法治的基本内涵,即法律至上。 “法治”一词在其他西方国家表达

3 中有所不同,如德国、法国均表述为“法治国”,但意蕴大致相当。与此相比,中国古代也有“以法治国”、“使法择人”、“使法量功”等法制表述,如法家强调“以法为本”、“法不阿贵、绳不绕曲”,但正如沈家本先生在其《新译法规大全序》中所指出的,这种法治与西方法治只是形式相似,无法掩盖二者在“宗旨”,即精神内核方面的区别。法家所说的法制,其实是专制主义统治的工具,正如黄宗羲所说:“然则其所谓法者,一家之法,而非天下之法也。”(《明夷待访录》)。因此,中国传统中并不存在实质意义上的法治,更没有以法律至上、权利本位为精髓的“良法”,有的只是形式上合理的法律,其与现代意义上的法治存在本质区别。故而,严格地说,现代法治理念主要还是来源于西方(最早触及法治思想的是古希腊的思想家亚里士多德。他认为法治应包含两重意义:已制定的法律应获得普遍的服从;而人们所遵从的法律本身应该是成文的和良好的。也就是说,法在全社会应该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社会的治理应该遵从良好的法律)。虽如此,一个国家选择的法治发展模式、发展道路必须与其国情相适应。中国与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制度不同、基本国情不同、历史文化传统不同,法治的本质、模式和实现法治的方式也不同。社会主义法治与资本主义法治最根本的区别在于彻底的人民性。首先,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前提和基础。社会主义民主是一种新型的、为绝大多数人享有的民主,这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为资本家少数人享有的民主有着本质的区别。其次,社会主义法治体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社会主义法治必须以确认、保障和促

4 进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以维护、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为根本任务和历史使命。这与资本主义法治主要维护和保障资产阶级私有制有着根本的不同。第三,社会主义法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而西方资本主义法治是以唯心主义及其指导下的历史观为指导。第四,社会主义法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而西方资本主义法治则坚持在多党制环境下的所谓“政治中立”。总而言之,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是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的有机统一,它反映和体现人民的意志,确认和保障人民的权利,在中国共产党坚强有力的领导下有序推进。这正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特点和优势所在。

综上所述,现代意义上法治的基本内涵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一是法律至上。这是法治的首要内容,即法律应是社会治理的最高准则,任何个人和组织都不享有法律之外的特权,公权力来源于宪法和法律的授权,而宪法和法律应高于公权力。 二是良法之治。我国的法律反映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反映了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以及社会生活的基本需要,这就体现了良法的特点。三是人权保障。人权一般指人在社会、国家中的地位。在我国,人权作为人最基本的权利集合,体现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因而保障人权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任务。构建法治社会的终极目的是为了实现个人的福祉,因而法治也必然要以保护人权作为其重要内容,而人权的保障状况也成为在现代社会中区别法治国家和非法治国家的重要标志。四是司法公正。法治不仅意味着法律的至高无上和依靠良法治理,还应经由公正

5 的司法活动来贯彻实施。司法公正需要有司法的独立和权威为保障,此外还需程序公正,即司法必须在法律程序内运作,必须展示出一套法定的、公开的、公正的解决社会各种利益冲突的程序。五是依法行政。要求行政权的行使要获得法律的授权,受到法律的限制,并遵循法定的程序。六是权力制约。以法律规范权力,以法律约束权力,最终实现在法律统治下的以权力约束权力,达到权力的规范与制衡。

二、依法治村的必要性及重要性

古往今来,国强民富、社会和谐、地区发展皆重在法治,国无法不治,民无法不立,法治在整个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中处于核心地位、具有重要作用,是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志。党的十八大作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决策和战略部署,强调“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我国三分之二人口在农村。依法治村是重点,也是基础。 没有依法治村,便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依法治县、依法治州。

我州的基层民主法治建设经过各级各部门的努力,取得了一定成效,为依法治村奠定了坚实基础。一是树立法治理念,依法治村思想基础得到夯实。经过近三十年的普法宣传教育,全州学法、守法、用法的意识有了明显增强。群众的法律意识也在不断增强,能够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在履行义务方面能按法律规定办事,广大群众由过去的遇事找政府,向现在的遇事找法律转变,依法维权的意识和能力不断增强。二是法律服务领域、方式及功能进一步向农村拓展。全州法律服务机构和法律服务人员都能紧紧围

6 绕民生工作开展法律服务(法律援助、村级法律顾问)。三是推动法治实践,村级组织法治化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五五”普法以来,共创建国家级民主法治示范村3个,州级民主法治示范村132个。

虽然我们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取得了一些成效,但距离州委《依法治州实施意见》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还有一定差距。村两委干部滥用权力、徇私枉法严重损害国家法制权威;村干部和村民的宪法意识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目前,我州正在全力推进法治阿坝建设,刘作明书记明确指出基层法治创建是建设法治阿坝的重要载体,依法治村工作关乎全局,显得格外紧迫和重要。因此我们要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环境,不断把依法治村工作推进到新水平和新阶段。

三、大力推进依法治村(依法治村的途径和基本要求)

(一)依法治村的含义和内容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村是依法治国方略在基层贯彻落实的重要内容之一,依法治村就是要大力加强农村法制宣传教育,增强农村干部群众的法制观念和依法办事能力;把农村的各项事务纳入法治化的轨道,不断提高农村的法治化管理水平。依法治村的实质和核心是村民自治,其主要内容是: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和依法决策、依法管理、依法办事。

(二)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是依法治村的重要途径

1.创建类别。县级、州级、省级、国家级“民主法治示

7 范村”

2.创建标准。为了进一步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努力提高基层组织的法治化管理水平,根据省司法厅、省民政厅的要求,2010年州司法局、州民政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活动的通知》(阿州司发„2010‟68号)文件,对创建工作作出了要求。这也是目前我州通用的一个标准。依法治州实施意见出台后可能要做一些修改,大体上包含以下一些内容。组织建设有力、民主选举规范有序、民主决策科学规范、民主管理扎实有效、民主监督切实有效、法制宣传、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七个大项,69个小项(对工作的具体要求)还有相应的分值。

3.考评方法。检查验收工作主要采取听汇报、现场查看、查阅资料、问卷调查等方式进行。 (可能还要修改,更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一定要把此项工作做实、落地生根,不能搞形式主义、应付检查,这是没有意义的、劳民伤财的(举例:普法依法治理检查过程中学法笔记)。下一步我们要建立相应的制度机制来保障、确保创建工作落到实处。但我们要在思想上展开一个全新的认识,通过创建活动促进依法治村、依法治州。创建中每一项工作都可能花费很长的时间、很大的精力,但是我们一定要做实。例如:创建标准中要求:村委会成员每年集中学法不少于6次,并有专门的学法登记,参学率达100%(3分);组织村民学法每年不少于2次,参学率达应学人员的90%以上(3分)。学了也是对自己有好处的!干嘛

8 不把他做得更好呢?

(三)依法治村的基本要求

在提升依法治村的过程中,要继续把法制宣传教育作为开展依法治村的前提和基础,把民主决策和民主管理作为推进依法治村的关键环节,把民主监督作为深化依法治村工作的重要保障。

1.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农村基层干部要认真学习国家的宪法法律,特别是要下功夫学习与工作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比如我们涉及建设征迁土地方面,就要加强对《土地管理法》的学习;工作中涉及较多的是计划生育、民政救济等,也要加强计划生育、民政救济等与群众密切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群众遇到一些问题,受主观思想影响,一时冲动就去上访,我们也要加强对《信访条例》的学习、宣传,引导群众通过合法法渠道表达诉求、解决问题,不然就会导致群众的上访请求不被受理,情节严重的还会受到法律的制裁,不但问题不能及时解决,还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同时,还要认真学习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真正弄清作为农村基层干部应该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应该怎样做,不能怎样做。我们只有学好学透法律,并带头遵守执行,严格依法办事,坚持用法律来规范自己的言行,将自己所有行为都臵身法律的监督之下,群众才能信服。要坚持依法治村,就要掌握与农村工作和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白什么事能做,什么事不能做;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必须符合政策法律规定,不能草率、鲁莽、意气用事;要善于用法律的手段,解决问题、化解矛盾、推动工作。如果我们的基层干

9 部都不了解、不知道这些法律法规和党的方针政策,说话办事没有法律、政策依据,群众对你就不信任,不佩服,时间长了,就不会听你的招呼。同时基层干部还要组织村民学习法律法规,如果自己都不懂怎么去教别人呢?

哪种人的学习兴趣很高呢?触犯刑法被羁押的人,在看守所里主动学法

(举例:民法 饲养的动物伤害了他人,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员要承担民事责任。

根据《民法通则》,这种情况入情入理后应当按原因不同分别对待,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员应当承担饲养的动物造成他人的损害责任,但损害如果是由于受害人的过错造成的,饲养人或者管理人不承担责任。如果是由于第三人的过错造成的损害,第三人应当承担民事责任。养狗挑逗

举例:不当得利 如张三的苹果树伸入到了李四的围墙内,树上结满了苹果,桃子的所有权属张三所有,如苹果成熟以后,落到了李四的园内,通常大家觉得应该属于李四所有,根据法律的规定李四是没有所有权的,他院子里的苹果仍然是张三的。但是李四可以向张三提出将伸入围墙内的树枝砍伐,树叶落地的清扫费用可要求张三承担。

还有大家都喜欢摊小便宜,不懂法、不小心就可能违法犯罪哦!比如我们持卡到银行取款机上取款,取1000元机子送出了2000元,这多出的1000元属于不当得利,如利用机子的故障恶意透支取款,这构成犯罪,是信用卡诈骗罪,要被判刑的。又如持卡到提款机取钱,发现前面一个人的卡 10 放在里面忘了取走,借机把他卡上的几千块取走了,对不起,你就有犯罪了,犯了盗窃罪,又会被判刑的。

举例:土地承包法 张长云案例。)

注意学习的方式方法,不是每部法都去学,那学不完的,法律法规、政府规章、地方性法规,还有司法解释成千上万,而且还在不断的修订,记不住,条文太多,谁能记得住刑法第三百四十五条第一款规定的是什么呢,(有没有学法的),但是我记住了,是关于盗伐林木罪的规定。我为什能记住呢?是因为我前不久刚办理了一个法律援助案件,我刚查的。现在通讯网络很发达随时都可以查,关键是大家要知道这种行为是违法犯罪就可以了,他知道了就不会去做了。

要有法律的逻辑和思维,领会要义,领会法律的精神,要有法治的意识。(举例法律逻辑学二难推理

1、美国前总统林肯曾经当过律师。他在一次揭穿伪证时,就用了法律逻辑学中的二难推理。被收买的假证人福尔逊一口咬定小阿姆斯特朗是杀人凶手,他说在10月18日晚11点左右他亲眼看见被告人开枪击毙被害人,那天晚上月光很亮,他看清了小阿姆斯特朗的脸孔。林肯当庭揭穿了福尔逊的谎言。林肯指出:如果被告人的脸朝着月亮,那么站在被告东边距离三十米远的证人就只能看到被告人的后脑勺,而不能看到被告的脸孔,如果被告人的脸背着月亮那证人也不能看清被告人的脸,因为这时的月光只能照到被告人的后脑勺;不管被告当时向着月光或是背着月光,证人都不能看清被告人的脸孔。这就揭穿了福尔逊的伪证,辨明了被告人的冤枉。

2、半费 11 之诉:据说古希腊有一个叫欧提勒士的人,向著名的辩者普罗塔哥拉(智者学派的创始人) 学习法律。两人曾定有合同,其中规定的条件是:在欧提勒士毕业时付一半学费给普罗塔哥拉,另一半学费等欧提勒士头一次官司打赢时付给。但毕业后欧提勒士并不执行律师业务。普罗塔哥拉等得不耐烦,于是向法庭告了 欧提勒士,并提出如下的推理。

如果欧提勒士这次官司打赢,那么按合同的条件,他应该给我另一半学费;

如果欧提勒士这次官司打败,那么按法庭的判决,他也应该给我另一半的学费;

所以他这次官司或者打胜或者打败,他都应该给我另一半学费。

欧提勒士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针对他老师的推理,提出了一个完全相反的推理。

如果我这次官司打胜,那么按法庭的判决,我不应付给普罗塔哥拉另一半学费;

如果我这次官司打败,那么按合同的条件,我也不应该付给他另一半学费;

我这场官司或者打胜或者打败,我都不应付给他另一半学费)。二者在前提中都采用了不同的标准,一为法庭的判决,一为合同条件。因此无法保证结论的正确。

以上两个推理形式上都是正确的,但前提都是错误的,因为

12 法制宣传另一个方面 也不能片面理解,只看对自己有利的。(举例:如前动物伤人案,自己挑逗狗受伤,就还要求赔偿,只看前半部分,不看但文。)

可以请法律专业人员为大家讲解,中央电视台12台以案说法、普法栏目剧等栏目等是很好的学习渠道。

开展法制宣传教育还要全面,不能只宣讲义务,成天你这个不能做、那个不能做,听着就很烦!还要宣讲权利,你有权这样、你也有权那样,听着就舒服!当然权利义务要统一。

2.切实落实“四民主”

实行民主选举——建设村民满意的“两委会”班子 乡镇党委、政府与村干部要认真总结了过去的经济教训,深切地感到:村委会作为基层群众性的自治组织,必须走依法治村的道路。要下决心从落实民主选举开始,切实开展以“四个民主”为核心的依法治村活动。为保证民主选举公开、公平、公正,防止个别村民搞派性或借助宗族势力拉选票,妨碍民主选举,要组织村民反复学习《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向村民讲解民主选举的意义,同时和村民们一道分析了村里的各项事业搞不上去的原因,使广大村民们认识到,“全村要想富,首先要有好干部”。在选举期间,要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使选举工作顺利进行,并达到了预期的目标。经过民主选举,使当选的村干部切实地感到肩上担子的份量,从而关心村民,爱护村民,同全体村民一条心,时时刻刻把村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实行民主决策——保障村民真正当家作主

13 要使村支两委班子从过去决策失误教训中认识到村里重大事务,如果不实行民主决策,无论村干部的水平有多高,能力有多强,都难免出现差错。只有建立健全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才能确保决策的正确,避免或减少失误。为此,要根据《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中有关“村委会遇有重大问题应召开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大会表决”的规定,成立了村民议事小组和参事小组,并明确了两个小组的组成方式、工作职责和工作程序。议事小组由非党村民组成,候选人由村民自主推荐,经全体村民投票,按照得票多少确定最后人选。其主要职责:一是讨论、审议村内大事,提出建议;二是及时向“两委会”反映村民的意见和要求;三是监督村委会的各项决策是否正确;四是带头执行“两委会”的决定和下达的各项任务;五是参加一年一度对村干部的评议工作。参事小组由党内选举产生。主要职责有七项:其中第一至第五项与议事小组相同,第六项是向党总支汇报,反映基层党员的思想、工作和生活情况;第七项是协助党总支搞好调查研究,为党总支作出正确决策提供依据。两个小组分别向村民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每个小组可设组长1名,副组长2名,成员若干名,任期一年,可连选连任,无任何报酬。村里凡是关系到全体村民利益的重大事项,都要提请全体村民大会或召开参事小组、议事小组会审议。村每年要召开2次以上全体村民大会,4次以上参事小组会议和议事小组会议,使村民参政议政的积极性越来越高,决策的科学性越来越强。

实行民主管理——用制度规范约束全体村干部和村民的行为

14 “依法建制,以制治村,民主管理”,是依法治村的突出特点。要制定了以《村民自治章程》为核心内容的村务管理制度。《章程》应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关于村级组织管理方面的内容,形成了党支部、村委会、妇代会、团支部、民兵连、党员教育管理、民主政治建设及议事小组、参事小组、监督小组等工作制度;二是关于经济管理方面的内容,形成了村农业承包费的收取、土地管理、义务工和基建工的管理及财务管理制度等;三是关于社会秩序管理方面的内容,形成了社会治安、村风民俗、乡邻关系、婚姻家庭、计划生育制度等。《章程》应经全体村民广泛讨论,反复修改,并由全体村民大会审议通过后,印成小册子,发到村民手中。使村民们感到《章程》是大家举手同意的,既有义务,又有权利,应坚决执行;使村干部感到,有了《章程》,尽管要求更高了,但村里的事务好管了,干部也好当了。《章程》不仅是自己作为行使民主权利和保护合法权益的依据,同时也是用来约束和规范自己的行为准则。(村规民约不能与法律法规相抵触。举例我州某县有一个村制定了一个村规民约,在征求意见时,我看了一下这里面有一条说村民要重视道德品质的修养不能有通奸的现象,发现第一次罚款2000元,发现第二次罚款5000元,如果使女方怀孕的罚款8000元。就这一条就很有问题,首先是谁赋予你罚款的权利,而且是相对较高的罚款,行政处罚中罚款必须要有法律的明确授权,且程序合法。村委会组织法好像没有赋予村委会有罚款的权利吧。其次,把道德层面的东西写入规范里面合不合适。这些规范性的东西,包括法律是人们的基本、最低行为

15 准则,是底线,做什么事情你不能逾越底线,否则就要受到法律的处罚。道德是较高的要求和行为准则,你不能要求每个人都能达到这种修养啊。通奸这个词不好把握,我们只能提倡大家提高道德品质修养,尽量避免有通奸现象,对吧!)

实行民主监督——做到“让村民明白,干部清白” 为了完善民主监督机制,在建立参事小组和议事小组的同时,还应成立监督小组。这个小组也应是由民主选举产生的,设组长1人,副组长2人。监督小组行使的职责:一是审议村委会财务预算、决算。二是审查财务收支原始票据及村干部报销单据,要求一张支出报销条子,必须经领款人、经手人、村民组长、监督委员、村财经主任、监督小组组长、书记、镇经管站站长审查盖章后方可报销。三是接待村民上访。为了把知情权亮给群众,议事权交给群众,监督权赋予群众,疏通民主监督渠道,村支两委还应建立监督小组组长列席“两委会”工作制度,完善了村务公开制度,确立公开主要内容和公开方式。即公开集体财务收支情况明细表;公开村干部报酬;公开村内招待费;公开村办企业承包情况;公开计划生育指标;公开困难户补助;公开土地征占数目;公开“两委会”决议及工作情况;公开山林砍伐数目;公开上级政策。公开的几种方式:一是在村委会外设立“公开版”,将村民所关心的问题进行公布,每月更换一次;二是每月向村民印发一期“两委会”工作通讯,通报两委决议及贯彻执行情况。三是每年召开2次民主对话会,由“两委会”全体班子成员面对面现场解答村民提出的各种问题,直到村民满意、没有异议为止。对出现的个别突发问题,则随时举行专

16 题民主对话会及时予以解决。四是设立举报箱,拓宽监督渠道。五是实行民主评议,以无记名投票方式每年开展评选若干名优秀党员、优秀村民代表、好党员干部、好组长活动,并对他们予以相应的奖励。同时,还要评出不合格的党员,然后由组织出面对不合格党员进行戒勉谈话。不断完善监督机制,促进村干部的廉洁自律。

各位!依法治村、依法治州是一项长期的、循序渐进的工程,是一个不断实践、不断探索的过程,贵在求真务实,贵在坚持不懈。相信,只要上下齐心协力、不懈奋斗,依法治村工作必将为我州加快建成川西北生态经济示范区、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法治保障! 今天的课题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

推荐第10篇:依法治镇文档

右所镇依法治镇工作情况汇报

右所镇镇始终坚持以依法执政为核心,以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为重点,全面实施“依法治镇”方略,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全镇上下形成了良好的法治氛围,呈现出社会稳定、经济持续发展的良好局面。

一、加强领导 积极推进依法行政

我镇在推进发展中认识到,要发展镇区经济、构建和谐社会,依法治镇是基础。为此,该镇把依法治镇工作摆上党政重要议事日程,制订了完善的工作计划,健全各项工作制度,落实依法治镇工作责任制。把《年度依法治镇工作要点》文件的形式下发到各村、机关、学校等企事业单位,通过镇党政班子成员挂点包村的工作责任制,进一步明确依法治镇工作的目标、任务、职责,从而使依法治镇工作形成领导到位、责任落实、级级有人抓、层层有人管、上下贯通的依法治镇领导网络,确保了全镇依法治理工作顺利有效进行。

二、学法懂法 扎实开展普法教育

我镇积极发挥镇普法办的核心作用,认真制定法制宣传计划,多形式、多层次、有针对性地大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使全民法制观念和法制意识明显提高。在做好干部、职工和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学法的同时,还组织对全镇各村(社区)支部书记、主任进行普法培训,并采用 1 以考试考核的办法来检验每个人的学法情况,有效提高干部依法行政水平和带头学法守法的自觉性。同时,针对青少年学生的实际,组织镇内学校开展普法教育。

多年来,右所镇镇不断深入开展“送法下乡”、“法律进万家”、“法律进社区”等普法宣传活动,充分利用有线电视、广播、标语、横联、农村放映电影等形式,大张旗鼓进行有关法律法规宣传,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并履行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三、落实责任 ,工作到位

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是依法行政的主要内容之一。按照从严治政,建设廉洁、勤政、务实、高效政府这一根本要求,右所镇建立、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修订镇机关各职能部门办事程序、服务承诺和岗位职责,明确规定办事的有关手续,大大提高了办事的透明度、可信度,使镇机关自身的各项工作实现规范化、有效化的管理机制。

为方便群众,我镇还把政务公开作为群众直接参与政务活动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过设立政务公开栏、政务信息专刊,对我镇的重大决策,特别是涉及广大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事务都适时公开。并也要求各村(社区)、有关单位依法做好各项公开工作,提高群众的知情权,增强群众的监督权。

四、开展综治活动, 创和谐稳定镇

为给群众创造了一个安全、稳定的生活生产环境,真正实现和谐社会,右所镇在综治维稳上注入了大量的心血。

近年来,我镇按照市、县关于整治社会治安的工作部署,成立右所镇综治信访维稳中心,认真研究制订工作措施,建立健全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工作机制。通过加强信访维稳工作,深入排查化解人民内部矛盾和纠纷,积极发挥人民调解、司法调解的作用,突出抓好群众性事件的预防和依法处理工作。自该中心建立以来,定期邀请各级人大代表上门“做客”,为党委工作“挑刺”,做政府的“参谋”,及时听取他们的宝贵意见和建议。发放测评暨征求意见表,征询我镇各部门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及意见,及时作出处理,避免出现群众多次上访却得不到解决而导致越级上访等事件发生。实践证明,对于来自人民群众的各方面信息,做到及时接收、及时分析、及时处理、及时汇报,改进不足,纠正失误,借助这一民情“晴雨表”是推进依法行政,执政为民的有效方法。

五、贯彻落实义务教育

多年来,我镇教育工作在县委政府的领带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落实《义务教育法》,把对该法的学习、宣传、落实工作纳入重要日程,实施“以德兴镇”、“以德立教”战略,建立“一把手”抓德育工作的领导机制,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网络,狠抓学校主渠道教育。

1、在整合教育资源,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深化教育改革、实施素质教育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和投入,促进了我镇义务教育的健康、均衡、持续发展,基础教育总水平得到了全面提升,使我镇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有了长足的进步,得到了家长和社会的普遍认可。

2、为保证适龄残疾、困难儿童顺利完成学业,我镇实施了关注特困生、低保户和家庭困难学生的扶贫助学工程,使他们能够享受平等、优质的教育,并保证他们进的来、留得住、学得好。

3、针对校舍、消防、交通,食品安全,传染病预防、校园周边环境治理等热点问题,进行安全教育、检查整治。并与县级相关部门加强联系,在全镇中小学集中开展交通安全、森林防火安全、传染病预防、治安综合治理等方面的教育和预演,在全镇上下形成了上下联动、分工明确、职责清晰的安全管理网络。

4、在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推进我镇教育工作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制约我镇教育发展的因素。

① 教育投入有待进一步增加。由于经费紧张,部分学校教学仪器、门窗、线路老化;图书、消防设备不足;现代化多媒体教学设施等严重切乏。 ② 教师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部分教师教育观念陈旧,教学手段落后,学识水平和运用现代教学手段的能力及教材整合的能力不足,不能很好地适应当前教育形式的发展,制约了素质教育的发展。

4 ③ 素质教育有待进一步加强。当前,受社会就业、教育自身等因素的影响,教育工作中还存在着学生在校时间长、课业负担重等问题。部分初中学生厌学情绪严重,网吧等娱乐场所对他们的健康成长极为不利。

六、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努力开创禁毒防艾工作新局面

毒品和艾滋病问题是刑事犯罪也是社会治安问题,是关系社会稳定、国家安危和民族兴衰的重大政治问题。我镇采取最有力的举措,切实做到组织领导到位、工作部署到位、协调配合到位、宣传教育到位、保障措施到位、检查督促到位,全力抓好禁毒防艾工作,努力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① 开展以青少年和高危人群为主要对象,以学校、公共娱乐场所、社区、农村、厂矿企业为重点的禁毒防艾宣传教育工作,在全镇营造浓厚的禁毒防艾氛围,把防范新型毒品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禁毒防艾宣传教育融入到文明社区、文明村组和文明家庭的创建工作中去,切实增强群众的识毒、防毒、拒毒、反毒意识和防治艾滋病知识,提高群众的禁绝毒品和预防艾滋病意识。

② 结合各村组实际,坚持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建设齐推进,整合各部门优势,把禁吸戒毒和防治艾滋病工作与发展生产、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发展科教文卫事业、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把“无毒社区”建设与平安创建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防范 5 体系建设,丰富创建内涵,落实创建责任,巩固创建成果,实现禁毒防艾工作与“平安”创建的双赢。

③ 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方针,营造“拒绝毒品,防治艾滋”的良好氛围,提高群众的对毒品和预防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率,积极做好艾滋病感染者、艾滋病病人及艾滋病困难家庭关爱和救助工作。

④ 进一步明确责任,把禁毒防艾工作责任落实到各级组织、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党员身上。村组干部、党员、联防队员、积极分子签订责任书,建立健全禁吸戒毒帮教工作的长效机制,落实好帮教奖惩办法。

⑤ 各级组织、各部门要站在讲政治的高度,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有力的措施、更为迅速的行动,动员,再动员、部署,再部署、落实,再落实,为彻底禁绝毒品,遏制艾滋,夺取新一轮禁毒防艾人民战争的胜利,实现我镇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而努力奋斗!

七、下一步的做法

我镇虽然在依法行政、依法治镇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上级的要求还存在着不少差距。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坚持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引下,紧紧围绕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党的执政能力,构建和谐社会等主题,进一步完善依法治镇组织机构建设,健全工作制度,落实工作责任。采取抓干部促群众、抓形式促实效、抓重

6 点促治理等方法,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力量,深入实施依法治镇战略,全面推进依法治镇工作,做到学用结合、讲求实效,确保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农村工作纷繁复杂,以依法行政、依法治镇为核心的民主法制建设又是一个广泛而深刻的社会系统工程,涉及党政形象,维系百姓利益,关乎政权基础,因此我们将一如既往,以更加严谨认真的态度,从讲政治的高度出发,按照“三个代表”要求,更加深入扎实地搞好依法行政、依法治镇,把我镇民主法制建设推向更高水平,为开创我镇规范有序、和谐稳定、繁荣发展的良好局面,做出新的贡献!

2012年3月13日

第11篇:依法治县工作计划

依法治县工作计划

依法治县是根据七五普法工作总结出来的工作,下面还是依法治县工作计划,欢迎阅读! 依法治县工作计划(一) 20XX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也是“六五”普法的收官之年。大姚县委办公室将与全县依法治县和普法工作的基本思路和总体要求为依法治县和普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紧紧围绕县委政府的工作中心,以服务和推动全县经济社会跨越发展为工作重点,全面落实“六五”普法工作任务,大力推进社会矛盾化解,以“三服务”为抓手,努力在创新上下功夫、在服务上做文章,切实发挥法律法规在服务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中的促进作用。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六五”普法规划的总体安排,广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积极推进依法治县和普法工作进程,不断提高干部职工的法律素质和依法行政水平,为维护社会稳定,推进全县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二、工作重点

l.领导干部做学法用法尊法守法模范。利用职工会“微讲堂”组织开展法律法规专题讲座,每次轮流由一名科级领导结合办公室工作实际,领学与工作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充分发挥领导干部在宣传学习宪法法律中的模范带头作用。(责任领导:李彪,责任股室:各股室、归口管理部门,完成时限:每季度至少1次)

2.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开展国家安全法、国家保密法、信访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学习,并根据学习情况,组织干部职工举行学法用法考试。(责任领导:张军,责任股室:综合股,时限:年内完成)

3.结合党风廉政建设,开展“学习宪法尊法守法”主题活动。通过邀请法律专家学者有针对性的举行法治专题讲座、法治专题培训、法治警示教育等活动,推动领导干部学习宪法、尊法守法,不断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责任领导:苗少华,责任股室:党总支办,时限:年内完成)

4.充分利用9月法制宣传月、“”国家宪法日暨全国法制宣传日和各项法律法规颁布实施纪念日,组织开展宪法、国家保密法等法律法规知识宣传活动。(责任领导:谭俊,责任股室:保密局、信息综合室,时限:年内完成)

5.利用到挂点联系村委会开展工作之机,采取组织法律知识讲座、发放法制宣传资料、赠送法律法规书籍等形式,开展农村土地流转和管理、森林、社会保障、教育、安全生产、道路交通及消防法等法律法规宣传,提高挂点联系村委会村三职干部尊法守法意识和依法办事能力,并全力支持挂点村委会创建“民主法治村”。(责任领导:张军,责任股室:综合股,时限:年内完成)

6.结合“文明单位”创建工作,把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情况作为精神文明创建的重要内容,组织开展依法行政、依法执政、依法办事为核心的专项治理活动,争创“法治文明机关”。(责任领导:紫学武,责任股室:各股室、归口管理部门,时限:年内完成)

7.在图书阅览室增设一个法律法规书籍、法治刊物专区,通过干部职工捐赠,办公室统一订阅的形式,努力将阅览室建成“法治文化图书室”。(责任领导:苗少华,责任股室:综合调研一股,时限:年内完成)

8.充分利用县委办公室信息综合室信息汇总平台,将我县在依法治县和普法工作中一些好的经验做法、取得的成效以及遇到的困难问题,通过信息的形式及时准确上报州委办公室和省委办公厅;充分利用《大姚县信息》《百草岭》《大姚通讯》及广播电视、手机快讯等平台,加强对依法治县和普法工作的宣传。(责任领导:谭俊,责任股室:信息综合室,时限:年内完成)

三、工作措施

一是加强领导,确保普法宣传教育和依法治理工作落到实处。坚持把依法治县和普法工作作为提高干部法律意识和执政能力的重要手段,做到依法治县和普法工作制度化和系统化。将依法治县和普法工作纳入重要的议事日程,紧密抓好结合,将其融入工作各项业务工作之中,做到依法治县和普法工作机构健全、人员到位、职责明确、保障有力。加强对各科室依法治县和普法工作的指导、督促和检查,做到普法工作与业务工作同安排、同落实、同检查,构建起了上下联动、整体促动、全面覆盖的工作运行机制。

二是抓好学习培训,确保普法教育不走过场。根据依法治县办的要求,将法律知识列入干部职工集中学习的重要内容,认真学习《宪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加大《公务员法》《保密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工作力度,进一步提高办公室干部职工特别是领导干部的依法治理能力和决策水平,进一步提高干部职工运用法律手段管理事务的自觉性,做学法、守法、懂法的模范。

三是充分发挥工作优势,积极做好全县依法治县工作的协调服务工作。认真履行“三服务”职能,在服务中学习法制知识,在参与中提高依法办事能力,不断提高办公室“三服务”水平,为建设“法治大姚”作出积极贡献。 依法治县工作计划(二) 20XX年以来,宁津县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实施《宁津县XX-XX年依法治县规划》,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依法执政、依法决策的能力显著增强,依法行政工作全面推进,法治政府建设逐步加强,公正司法水平和公信力不断提升,法制宣传教育全面深化,依法治理整体推进,法律服务质量稳步提高,法律监督工作更加强化,各项事业管理基本纳入法治化轨道,促进了全县经济和社会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XX年至XX年,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深入开展依法治县工作,加快和谐宁津建设,对于维护全县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确保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目标的实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适应新形势下对依法治县工作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根据宪法和法律,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紧紧围绕建设“三城一基地”的总体要求,通过加强依法执政能力建设、深化依法行政、推进公正司法、健全法律监督、强化法制宣传、拓展法律服务,不断深化依法治县,建设法治宁津,努力提高全社会法治化水平,为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建设幸福宁津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把握工作方向和进程,研究决定重大问题,及时部署总结工作,确保依法治县规划顺利实施。

2、坚持宪法和法律至上。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树立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的观念,树立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观念,尊重法律,崇尚法律,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3、坚持服务中心。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部署落实阶段性工作任务,服务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服务和谐宁津建设。

4、坚持以人为本。立足于人的全面发展,充分尊重和保障人权,依法维护公民的人身权利和民主权利,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有尊严、更加幸福。

5、坚持突出重点。以提高全民法律素质为基础,以依法执政为核心,以依法行政、公正司法为重点,以法治创建为载体,以解决执法、司法中存在的问题为突破口,整体推进法治宁津建设工作。

二、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

(一)总体目标

1、各级党组织依法执政能力显著增强,依法决策水平不断提高。

2、依法行政整体推进,行政行为及其监督更加规范,行政执法责任制全面推行,公正廉洁执法能力普遍增强,政务公开各项措施有效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取得新的成效。

3、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职权,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稳步推进,社会公平正义得到有效维护。

4、法治创建工作不断深化,基层民主法治建设深入开展,法治宁津建设稳步推进,全社会法治化水平进一步提升。

5、法律服务体系完备,服务领域进一步扩大,服务质量明显提高。

6、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更加健全,权力运行程序化和公开透明积极推进。

7、法制宣传教育不断深化,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深入人心,公民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不断增强,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浓厚,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得到尊重和保障。

(二)主要任务

1、加强依法执政能力建设。领导干部要带头学法守法用法,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坚持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自觉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严格依法办事,从法律和制度上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落实,做遵守宪法和法律的模范。改革和完善决策机制,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增强决策透明度,提高依法决策水平。督促、支持和保证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依法行使职权,推动各项工作开展,保障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权益。

2、全面推进依法行政。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和《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着力转变政府职能,依法界定和规范政府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努力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依法规范行政决策程序,实行重大决策听证制度,完善行政决策风险评估机制,加强重大决策跟踪反馈和责任追究。依法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合理设置执法机构,优化执法人员结构,严格行政执法程序,强化行政行为监督,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和执法责任追究制。加大政府信息公开力度,重点推进财政预算、公共资源配置、重大建设项目批准和实施、社会公益事业建设等领域的信息公开。全面推行办事公开,提供高效便民服务。

3、深入推进公正司法。积极稳妥地推进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努力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增强司法工作的公信力、权威性和人民群众的满意度。提高司法队伍素质,规范司法行为,提高办案质量和效率。完善诉讼程序,建立简便高效的诉讼机制。推行刑罚执行制度改革,开展社区矫正。逐步推行检察改革,强化监督职能,依法监督司法活动,确保严格执法、文明办案。完善司法责任制、评议考核制和错案责任追究制,进一步推进审判公开和检务公开、警务公开,保障人民群众对司法活动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4、不断深化依法治理。深入开展法治宁津创建活动,坚持以人为本、从实际出发、着眼长远、立足当前,有重点、有步骤、积极稳妥地推进。广泛开展“民主法治村”创建活动,健全完善村民自治章程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制度,落实村务、财务公开各项措施,尊重和保障农民群众参与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的权利。加强社区群众自治组织建设,全面开展“民主法治社区”创建活动,推进管理有序、文明祥和的新型社区建设。到XX年,“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达到80%以上。继续深化依法治校工作,坚持依法施教、依法育人,开展“法治学校”创建活动,加强学校及周边环境整治,依法维护师生合法权益。坚持和完善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制度,深入开展企事业单位依法治理工作,完善法律顾问制度,全面推行厂务公开,保障职工依法行使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权利。

5、拓展和规范法律服务。完善律师、公证、法律援助、基层法律服务、司法鉴定等法律服务工作体系,加强法律服务队伍建设;拓展法律服务领域,提高法律服务质量,推动法律服务更好地促进经济发展,服务人民群众,维护社会稳定。进一步加强法律援助工作,努力形成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法律援助工作格局。加强法律服务行业自律组织建设,整顿和规范法律服务市场,推动法律服务健康发展。

6、加强权力制约与监督。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相互制约、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切实履行职责,提高依法监督的能力和水平,促进法律法规的正确有效实施,保证和推动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健康发展。加强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的内部监督,发挥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的作用,保障人民群众知情权、监督权的有效行使,保障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利。

7、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全力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建立健全维护群众权益机制、预防化解矛盾机制,进一步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衔接联动工作体系,把各种不稳定因素化解在基层和未萌状态。坚持重心下移,强化基层基础,健全覆盖城乡、打防控一体化的社会治安管理体系,增强公共安全和社会治安保障能力;围绕影响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突出治安问题,加大防范、打击、整治力度;围绕解决改革发展稳定中的热点、难点问题,集中开展专项治理。加强安全生产,健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系,提高预防预警和处置能力。深化基层平安创建工作,推进和谐宁津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8、深化法制宣传教育。认真按照《关于在全县公民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六个五年规划》的要求,深入学习宣传宪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与促进经济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社会管理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加强反腐倡廉法制宣传教育,加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推进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深入开展“法律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主题活动。加强重点对象的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全县公民特别是领导干部、公务员、青少年、企事业经营管理人员和农民的法律素质。坚持把日常宣传与集中教育结合起来,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形式多样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形成人人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社会氛围。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党委领导,政府和法院、检察院实施,人大依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各部门、各群众团体齐抓共管的领导体制,把依法治理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切实加强对依法治理工作的领导,健全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党委统一领导依法治县工作,县全民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对依法治县工作进行组织协调、督促检查和总结考核,办公室设在县司法局。各乡镇、县直各部门要把依法治理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安排专职人员负责此项工作,切实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

(二)健全工作机制

落实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工作职责,完善联席会议、重大问题请示汇报、信息反馈等制度。完善依法治理责任机制,把依法治理工作纳入领导干部的任期目标管理责任制,将依法治理各项目标任务分解到系统、部门、单位,把学法、用法、执法情况作为考察、考核和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内容。健全激励机制,及时总结推广典型经验,表彰先进。健全经费保障机制,按照上级要求,参照兄弟县市情况,将普法依法治理经费列入政府财政预算予以保障,并随经济社会发展逐步提高,确保依法治县工作顺利开展。加强依法治理工作队伍建设,加大教育培训力度,提高业务素质和工作水平。

(三)加强督促检查

各乡镇、县直各单位要按照党委的统一部署认真实施本规划。人大及其常委会要充分运用执法检查、听取和审议工作报告以及组织代表视察、专题调研等形式,加强对本规划实施的监督检查。政协要加强民主监督,推动本规划的落实。县人民政府、县人民法院和县人民检察院要根据本规划,分别制定实施意见。县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规划要求制定年度实施意见。各乡镇,县直各单位根据本规划,结合实际,制定相应规划,加强督促检查,确保规划实施。

第12篇:依法治区工作总结

南山区人事局开展依法治区工作总结

今年来,我局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工作大局,在区依法治区办公室的指导下,认真按照《南山区2007年依法治区工作任务承担表》要求及“五五”普法工作重点,积极建立机构,制定方案,明确责任,落实措施,较好地完成了确定的目标和任务。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健全机构,落实责任

1、领导高度重视。为搞好依法治区和“五五”普法工作,确保依法治区和“五五”普法工作取得实效,我局坚持把依法治区和开展“五五”普法工作摆上了重要议事日程,认真制定工作计划,精心做好安排部署,保障普法经费到位。局领导还经常利用会议强调该项工作的重要性和布置有关工作,并将依法治区和“五五”普法目标和任务纳入目标管理和年度考核,做到年初有部署,年中有内容,年底有总结。

2、机构健全,齐抓共管。我局成立了依法治区和“五五”普法工作领导小组,由局长罗汉明任组长,副局长邵侃彦、胡芸为副组长,各职能科室负责人为成员,具体负责依法治区和“五五”普法的组织实施和宣传教育工作。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科室领导共同抓,全局人员齐抓共管的格局。

3、落实责任,全员参与。按照《南山区2007年依法治区工作任务承担表》,将涉及人事编制工作的各项法律法规进行了清理分类,并将执法责任制印发各科室,把职责任务落到实处,促进依法行政工作全面开展,并使依法治区和普法工作与业务同安排、同落实、同检查,保证了相关工作的具体落实。

二、加大宣传,抓好学习,强化培训

1、注重搞好宣传。按照依法治区和“五五”普法规划的要求,我们通过“上网、上墙、上桌、上媒体”等方式,积极宣传人事法制法规。 “上网”:通过南山信息网等网站发布有关消息。“上墙”:各科室的工作职责、工作人员行为准则等都挂在各自办公室的墙上,一目了然。“上桌”:人事局的每一位工作人员的办公桌上都摆放着“工作牌”,便于接受监督。“上媒体”:通过报纸、电视等媒介发布重大事项,让群众明白办事,办明白事。据统计,今年我局在依法治区和“五五”普法工作中,共印发了宣传资料1500余份,悬挂横幅13幅,张贴宣传标语15张。

2、坚持抓好学习。我们坚持把依法治区和普法宣传教育与政治理论教育、业务工作相结合,认真学习宣传省、市“五五”普法依法治理规划。同时,进一步深入学习《公务员法》、《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行政诉讼法》、《国家赔偿法》等法律、法规、规章,以及《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坚持学法和用法、普法和治理相结合,增强法制学习的实效性,提高干部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管理的能力。

3、不断强化培训。一是开展岗前培训。先后分组织24名名新录用公务人员进行岗前培训,使其掌握录用职位所必须的行为规范、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二是进行任职前培训。组织42名聘任事业单位负责人进行相应的任职培训,进一步提高政治素质,增强依法行政、依法管理能力。则时,按照市人事局要求,组织全区580名政府机关公务员参加了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培训,通过不同内容的培训,使不同层次的人员获得了相应的法律知识,有效的提高了全体公务员的业务素质和法纪意识。

三、突出重点,精心组织,依法行政

1、稳步推进街道综合执法工作。根据市里统一部署,及时在我区全面推进街道综合执法工作,实现街道办事处各执法队伍的整合,综合执法编制向街道和基层充实和倾斜。在继续实行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管理体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各项管理机制,建立公安协同保障机制,充分利用数字化城管信息平台,实行网格化管理,不断整合、理顺综合执法与综合协管的关系。。

2、进一步加强服务承诺制建设。制定下发《关于进一步深化我区服务承诺制建设的意见》,组织开展“服务承诺宣传日”活动,不断加大培训力度,邀请香港专家先后对800多名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进行学习培训。同时,进一步完善服务承诺评价机制、奖惩监督机制,利用现有资源和平台优化服务流程,加强公职人员的服务意识,全面提升行政效能。

3、完善调控机制,不断加强机构编制人员规范化管理。按照市里统一部署,从三个渠道对我区的行政事务机构和编制进行了调整,将30个行政事务机构(含机关内设机构)划转行政序列,共置换行政编制1 1 7 名;将8家行政事务机构纳入执法机构管理,共置换行政执法专项编制297名;将32家行政事务机构统一纳入我区首次申报事业单位参照公务员管理名单上报省里审批。制定下发了18个政府工作部门和8个街道办事处的“三定”规定。根据职能调整与工作量变化,先后对区发展和改革局、贸易工业局等16个机构的职能、名称以及10个部门的内设机构设置及人员配备作出相应调整,进一步理顺了各部门之间、职能部门与街道办事处之间的事权关系。

4、依法做好民生问题专项治理。根据南山区20大民生问题专项治理工作会议精神,积极做好民生问题专项治理工作。特别是对黄秀梅上访案、原联合医院职工上访要求改变自筹编制的问题,落实局领导包案制度,做到逐项、逐人、逐案核实情况建立台帐,已基本达成解决意向。积极办理人大代表议案、政协委员提案,共办理议案、提案16件,满意率达到100%。积极配合市人才市场管理办公室做好我区内人才市场的监督管理、上访信访工作。共接受群众投诉人才中介机构案件26宗,返还不合法收费13030元,有效整治了人才中介机构的经营环境,较好地维护了求职人员的合法权益,有效地维护了人才市场正规经营秩序。

四、存在的主要不足

今年来,虽然我局在贯彻实施工作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工作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是:个别同志对开展依法治区和“五五”普法工作的意义认识还不十分到位;对普法工作的舆论宣传力度不够,普法宣传的形式还需进一步改进等。

我局将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努力,不断增强法制观念,进一步加强领导,加大工作力度,制定相应的针对性措施,努力推动我局依法治区和普法工作取得新的更大的发展。

二○○七年十二月十一日

第13篇:依法治市工作总结

珠法治组[2012]1号

珠海市2011年依法治市工作总结

2011年,我市依法治市工作在市委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常委会主导下,在依法治省办指导下,围绕经济发展、社会管理、保障民生三大主题,大力推进以“公开、公平、公正”为主要内容的依法治市工作,扎实开展民主法制建设,促进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深入开展普法工作,为率先转型升级,建设幸福珠海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一、市委高度重视依法执政能力建设

(一)用党代会的形式确立我市法治建设的基本目标。市第七次党代会报告提出了今后五年强化民主法治,建设法治珠海的目标。强调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积极探索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有效实现形式,全面推进依法治市。党代会的报告为我市的法治建

1 设向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方向迈进提供了重要保障。

(二)用市委全会的形式贯彻落实党的中心工作。市委六届十次全会通过关于创新社会管理,加强社会建设的意见,提出了未来十年我市创新社会管理,加强社会建设的目标。要求全面提高我市社会建设和管理的科学化水平,为率先转型升级,建设幸福珠海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三)用市委常委会的形式部署依法治市工作。《法治广东建设五年规划(2011—2015)》经省委十届八次全会通过后,市委高度重视,市委常委会专门听取市依法治市办贯彻落实的专题汇报。2011年5月,向全市印发了《关于贯彻落实的实施意见》,对贯彻实施法治广东建设五年规划,进一步加快法治珠海建设做出部署。

(四)用指导意见的形式促进我市经济发展。2011年11月,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加快建设法制化国际化营商环境的意见》,《意见》深化了加快建设法制化国际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意义,明确了指导原则和工作目标,从加强法治建设、优化行政管理体制等方面提出加快建设法制化国际化营商环境的具体举措,通过法制手段促进我市更好地借鉴港澳经验,打造与国际接轨的营商环境。

二、市人大常委会主导全市法治建设工作

(一)创新立法机制,突出立法重点,提高立法质量。根据市委关于创新立法机制,发挥立法的引领和保障作用,为横琴新区发展注入强劲动力的决策,市人大常委会成立立法领导小组牵头起草《横琴新区条例》,这在珠海的地方立法史上尚属首次。市人大常委会在深入调研、广泛征求意见、借鉴国内外立法经验的基础上,制定并通过《横琴新区条例》。《条例》体现了大胆创新、锐意改革的精神。一是首创“三会”管理体制即设立横琴新区发展决策委员会、管理委员会、发展咨询委员会,形成高效科学的决策、执行和监督机制。二是赋予横琴新区独立的“人、财、物”管理权。三是实行符合国际惯例的企业工商登记制度。四是打造与港澳法制互通互融的法治之区。

(二)以保障民生为重点开展监督工作。

市人大常委会以增强监督实效为重点,紧紧围绕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依法开展监督工作。2011年,市人大常委会听取和审议社保基金使用情况和保障性住房建设情况的报告,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一批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难点问题得到或逐步得到解决。开展广东省城市垃圾管理条例、珠海经济特区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的执法检查,支持和督促政府解决执法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擦亮生态环境品牌。

(三)圆满完成我市各级人大换届选举工作。

3 一是调研先行,勇于改革。市人大常委会成立调研组就调整优化市八届人大代表结构等专题开展广泛深入调研。在调研的基础上撰写的关于增加市八届人大代表及常委会组成人员名额的请示得到省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经省人大常委会批准我市八届人大代表名额增至310名,常委会组成人员名额增至39名。中央、省委关于“两升一降两保证”的要求得到贯彻落实,同时,增加了横琴新区和科技、教育等类别的常委会组成人员,新一届市人大代表和常委会组成人员的素质与结构得到进一步提高与优化。

二是上下协调、市区互动。本次换届选举是选举法修改后首次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市人大常委会提出关于做好市区镇三级人大换届选举工作的意见并报市委批准后执行,成立换届选举办公室,召开全市三级人大换届选举工作会议,及时部署换届选举工作,在推荐连任代表等方面市人大常委会注重与各区协调沟通并及时通报有关信息。在推荐代表候选人等环节,市、区、镇三级人大密切配合,形成合力促进全市人大换届选举工作圆满完成。整个换届选举过程风清气正,实现了零违纪、零上访、零投诉的预期目标。

(四)完善依法治市工作体制机制。

为进一步发挥依法治市办公机构的能动作用,市人大常委会向市委提出建议,对依法治市办公室机构设置及运行机

4 制做出创新调整,加挂珠海市人大常委会依法治市工作委员会的牌子,整合资源,理顺关系,形成合力,从机制上保障了依法治市工作的有效开展,此举得到了省人大常委会领导和省依法治省办的充分肯定。

三、市政府加强依法行政,切实提高行政效能

(一)加强制度建设。

一是加强政府运作规程体系建设。2011年底,市政府常务会议原则通过《关于进一步优化政府运作规程提高行政效能的若干意见》,对市政府现行工作规则做了调整、完善和优化,建立健全“分工负责、团结协作、运作协调”的工作机制,加快建设效能型机关、服务型政府。

二是加强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2011年,市政府常务会议通过《“十二五”期间珠海市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从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办事机构、经费保障制度、考评体系四方面对加强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做出全面部署,从制度上为我市全面提高各类突发事件预防、应对能力,保障公共安全奠定坚实基础。

三是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2011年,市政府常务会议原则通过《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意见》,明确了加强信用体系建设对于“率先转型升级、建设幸福珠海”的重要意义,并且从突出工作重点、加强组织领导等方面做出部署,为我市全面形成社会信用体系基本框架和运行

5 机制奠定制度基础。

四是完善民生保障体系建设。2011年,市民政局推动出台《珠海市困难群众医疗救助实施办法》,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推动出台《珠海市社会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文件,进一步完善保障民生的制度,有效促进依法行政,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二)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

一是推进政务信息公开。相关职能部门通过门户网站、公开受理窗口、官方微博等多种形式推进政务信息公开,提高政府透明度。目前,我市已有市公安局等26个机关事业单位在新浪网等国内主要门户网站开通了官方微博。根据中国社科院发布的《中国政府透明度年度报告(2010)》,我市位居全国较大市和国务院部门实施政府信息公开情况测评榜第五位,我市的政务信息公开工作得到上级领导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二是深化行政审批改革,巩固大部制改革成果。我市进一步规范机构设置,合理界定政府部门职能和权限,完善部门间协调配合机制。通过第四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我市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减少52%,依法下放和改变管理方式的行政审批事项54项。有效规范了行政审批制度,促进提高行政效能。

三是理顺市区两级城市管理体制,提高城管执法效能。

6 2011年,市城管局起草《关于明确重大行政处罚案件管辖主体的报告》并及时上报市政府,从制度上明确市区两级城市监督管理部门及行政执法部门对案件的管辖范围,理顺市区两级城市管理内部体制,实现“市区两级”执法业务有机衔接,提高城管执法效能。

四是转变政府职能,创新管理手段。市卫生局和市司法局共同推动成立“市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发挥其第三方调解组织所独具的优势,将人民调解与行政调解相结合,促使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维护。

五是探索构建基层社会治理与服务新体系。市民政局选择香洲区为试点,理顺街居关系,构建社会治理与服务新体系。将社区现行承担的工作划分为社区居委会依法完成、社区居委会依法协助完成、镇街职能部门依法完成、实行政府购买或委托管理四类,建立行政工作社区准入审批制度,减轻居委会行政负担,使居委会有序高效承接政府公共服务,专心做好社区服务工作,实现政府依法行政与居民依法自治有效衔接。

(三)加强行政机关内部监督。

一是加强行政执法监督。2011年,我市围绕增强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政的观念、能力和水平的主题,从深化执法监督制度建设、坚持执法资格准入制度、开展日常执法监督三方面全面加强行政执法监督。目前,市政府和各行

7 政执法部门均设立行政执法投诉电话和网络投诉专栏,指派专人负责投诉处理。去年,市法制局直接办理的涉及行政执法投诉案件76件,信访案件36件,行政执法协调事务21件。

二是围绕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开展监督。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通过设立24小时劳动保障咨询、投诉、举报热线等多种途径加大对拖欠农民工工资企业的执法督办力度,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市审计局坚持为民审计的职责,加强对民生资金的审计。针对我市门诊特殊病种支出过快的情况,加强了对医保基金的审计,针对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尽快完善相关政策,加强门诊特殊病种管理力度,遏制门诊特殊病种支出过快的审计建议。

(四)以培养法治文化为主要内容的普法工作取得新成效。

2011年,市委、市政府批转《市委宣传部、市依法治市办、市司法局关于在全市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六个五年规划》,从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工作原则等六个方面对我市“六五”普法工作做出了全面部署。标志着我市普法工作上了一个新台阶。我市普法部门因“五五”期间普法工作出色获得4项全国先进称号。普法工作呈现出以下新特点:

一是政府各部门结合行政管理开展专项普法工作。市教育局把针对中小学生的普法宣传工作融入到学校日常的教

8 学管理之中,力求使广大师生都能做到知法、守法、依法办事。市公安局成立道路交通安全教育基地,通过图片、实物展览、道路交通安全体验等方式开展生动、深刻的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通过精心印制发放各种政策法规宣传材料、举办政策咨询及讲座等多种形式开展普法宣传教育,增强人民群众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的了解和支持。

二是普法形式日益多样,媒体成为普法工作的主要载体。我市普法工作形式日益多样,全方位多角度普法宣传格局初步形成。大众传播媒体和新兴媒体分别以其普适面广、即时性、互动性强的优势成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普法宣传主要载体。市公安局、市检察院、市中级人民法院、市监察局通过网络、电视新闻媒体开设“珠海检察网”、《廉政纵横》等普法宣传专栏;市司法局等部门利用LED联播网、微博、手机平台等新兴媒体传播法律文化产品。

三是普法工作向深层次迈进。我市普法工作正在从单一的法条宣讲向培养人民群众与现代法治社会规范相适应的言行习惯转变,把法律传播与文化艺术、法律服务有机结合,推动普法工作向深层次迈进,使人民群众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形成对法律的信仰,让法治精神融入市民的言行之中,渗透到社会各个方面,成为珠海的城市气质和文明风尚。

四、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力促司法公正,为

9 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一)市中级人民法院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为目标力促司法公正。

一是着力化解社会矛盾。完善诉前联调机制,通过在基 层法院设立诉前联调办公室等举措,进一步完善诉前联调机制,大力发挥诉前联调在化解基层矛盾方面的作用,成功化解了横琴新区土地行政处理系列案等一批复杂行政案件。

二是推进社会管理创新。为了保护家庭暴力受害人及其子女和特定亲属的人身安全,我市法院发出人身安全保护令,有效保护率达到100%;在审判工作中积极关注社会管理问题,就规范旧村改造等问题发出司法建议158份,得到了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高度重视。逐步建立刑事被害人、特困申请执行人和涉诉信访人三项救助制度,最大限度减少不利于社会和谐稳定的因素。

三是完善便民利民措施。积极争取在平沙、三灶设立人民法庭,已获上级法院批准,同时设立巡回法庭,积极开展巡回审判,最大程度方便人民群众诉讼需求。

四是打造涉澳审判品牌。针对我市涉澳民商案件数量多、审判难度大的特点,我市法院在涉澳审判实践中,多措并举,力争将审判难点变成亮点,通过平等保护境内外当事人,优化外商投资环境、推出涉澳精品案件、加强涉澳审判调研等举措,倾力打造涉澳审判优质品牌。

10 五是加强审判管理与创新。积极推进量刑规范化改革,通过在实体方面明确量刑的方法和步骤,确立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量刑方法;在程序方面引入量刑建议,将量刑纳入法庭审理程序,建立完善相对独立的量刑程序,进一步规范法官的自由裁量权,确保量刑公平公正。2011年,全省法院人民群众满意度调查中,我市中级人民法院排名全省第一。斗门区人民法院被评为全国模范法院。

(二)市人民检察院全面履行法律监督职能,力促司法公正。

一是认真执行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减少不和谐因素。在 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的同时,积极推进刑事和解、检调对接机制建设和量刑建议制度改革。针对社会危害性小的、轻微刑事案件,依法予以从宽处理,做到宽严相济,促进社会和谐。

二是深入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工作,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积极开展重大项目同步预防,为港珠澳大桥珠海连接线等重大项目提供法律咨询,帮助完善监督管理制度;积极开展换届选举职务犯罪专项预防,配合纪检、组织部门做好法治宣传和警示教育等工作,维护风清气正的换届环境;积极开展食品安全监管环节职务犯罪专项预防,督促相关职能部门强化监督、密切配合,形成食品安全监管合力,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

11 三是强化行政执法监督,保障公平正义。在市委政法委积极推动下,构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信息共享平台。所有行政处罚案件均置于市检察系统的全程监督之下,有效防止“以罚代刑”、“有案不移”等情况出现,维护法律严肃性。

四是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创新,服务社会建设。市检察院出台《珠海市检察机关服务社会管理创新加强社会建设的意见》,在信用卡监管等重点方面及时向有关单位提出建章立制、加强管理的检察建议230多件,促进形成社会建设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向全市镇街派驻“检察官社会建设和管理工作室”,将法律监督触角向基层延伸,人民群众的法律问题不出镇街便可获得帮助。

五是深化“阳光检务”,增强执法公信力。通过召开新闻发布会、开通官方微博等多种形式,通报执法办案情况,推动检务公开,确保检察权在阳光下运行;推行刑事申诉案件公开审查和听证制度,举行全省首例不服法院生效判决申诉案件公开听证会,以公开促公正,促进办案质量提高。

五、市依法治市办组织实施法治惠民实事工程,推进基层民主法治试点工作

根据省依法治省办深入推进“阳光法治 法治惠民”主题实践活动的精神,市依法治市办大力实施法治惠民实事工程,协调各区抓好依法治市基层试点创建工作。在全市各区确定7个试点单位(5村2社区)组织开展依法治市基层试

12 点创建活动,划拨专项经费给予支持,积极探索基层依法治理先进经验。目前,试点创建工作已取得初步成效。

香洲区把创建法治城区工作考评纳入全区岗位目标责任制考核范围,着力抓好拱北街道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示范点创建工作,促进基层依法治理工作深入开展。

金湾区认真推进三灶镇中心村阳光村务试点工作,探索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的先进经验,健全完善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加强农村基层民主建设。

斗门区建立完善党群连心联络员制度。斗门区斗门镇南门村作为民主法治示范村建设试点,通过建立党群连心联络员制度,及时掌握社情民意,并通过联络员协助做好村务工作,党的基层组织得到巩固,有力促进基层社会和谐稳定。

横琴新区全力抓好荷塘社区试点工作。通过健全管理体制、开展普法宣传、增强居民自治积极性多角度探索基层依法治理先进经验,促进社区各项社会事务和谐健康发展。

高新区完善半小时法律服务圈。以综治信访维稳中心为依托构建半小时法律服务圈,在中心、服务窗口、社区均设置法律服务工作站,配备法律服务人员,有效便利地为企业和群众提供法律服务。

高栏港经济区把平沙镇美平社区作为法治社区建设试点单位,通过加强组织领导、落实经费保障、加强综合治理等工作促进社区环境明显改善,社会治安稳定有序,居民法

13 治素养逐步提升。

万山区坚持从严治理的方针,有力打击非法电鱼、炸鱼等活动,监控保护稀有树木,加强对重点人员、重点单位、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的管控,有效维护海岛和谐平安。

总体来看,我市依法治市工作不断推进,依法执政、地方立法、依法行政、公正司法、基层民主法治建设等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但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在今后的工作中要进一步加强研究探索,创新体制机制、加强沟通协调,形成工作合力,推动法治珠海建设再上新台阶。

报: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省依法治省办公室、市依法治市工作领导小组成员

送:市委办、市人大办、市府办、市政协办、市中级法院、市人民检察院、珠海警备区、中央及省驻珠有关单位、市委,市政府直属各部门、市人大各工委

发:各区人大常委会、各经济功能区人大办、各区依法治区办 珠海市依法治市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2年3月29日印发 (共印100份)

第14篇:依法治市工作总结

登封市市场发展局 2011年依法治市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我局在市委、市政府及依法治市领导小组的领导下,以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提高我局依法决策、依法管理和服务水平,把市场管理纳入规范化、法制化轨道,为我市构建和谐登封,营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现结对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目标完成情况

1、加强领导,健全机构,落实责任。为切实做好依法治市工作,我局将依法治市工作纳入了全局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列入全年的目标考核,将干部学法引入用人机制,坚持推行局党组“中心组”学习制度,完善领导干部学习和干部职工学习制度,并建立了学习考勤档案。我局的依法治理工作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分管领导具体抓落实,确保了我局的依法治理工作有领导、有组织地进行。

2、今年是“六五”的第一年,为此,我局制定了《登封市市场发展局法制宣传教育和依法治市工作第六个五年规划(2011-2015)》,使全局“六五”普法、依法治市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

3、建立健全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目标管理网络,进一步明确依法治市主要工作任务和措施,不断提高一级组织依法管理

1 市场的观念和能力,完善依法行政工作保障机制。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纳入了年度工作目标,层层分解责任,落实到人。

二、开展多种形式的普法宣传

今年以来,为了进一步推动依法治市工作,规范农贸市场环境,针对我局工作实际,深入开展了依法治市“三个重点”进局机关、进市场、进入到各个商户生活当中的宣传教育活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一是开展了法制教育进机关活动,局领导带头学法,认真组织职工学法,做到学法有记录、有笔记、有体会。同时局机关坚持每周五下午学习制度,采取集中学习与自学相结合的办法,组织全体人员学法律、学政策、学业务知识等方面内容,并将学习情况列入个人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局机关参考率100%,总评成绩86.5分。二是认真做好市场内法律知识宣传教育工作。首先是做好市场管理人员的宣传教育工作。组织市场管理人员法律知识小测试两次,参加测试率98%,优秀率80%,使每名同志争取都成为法律的宣传员。其次是在市场内进行广泛宣传,共印发材料1200余份,悬挂横幅20余条,对各市场广大商户进行法制宣传教育,增强商户及消费者的法制意识。三是开展了法律大讨论和工作人员到市场同商户交流法律知识等活动。5月份以来,局机关、市场集体组织讨论3次,对讨论出的问题和不懂之处,局里邀请法律工作者认真进行跟踪处理和解答,有效地扩展了广大职工的法律知识面,保证了工作人员依法工作,使我单位各项工作走上法制轨道。

2 今年的法制教育:一是坚持局领导“中心组”学习制度,推进领导干部学法用法;二是健全了干部学法用法机制,坚持每周组织机关干部职工集中学习半天,学习内容为相关行政法律法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时事政治和十七大精神等,不断提高干部职工的法制意识和依法行政的能力。

三、优化环境,提升形象

今年以来,我们思想上重视,行动上积极,认真开展此项工作,紧紧围绕“为纳税人服务”活动,以“恪守道德、转变作风、树立形象、优化环境”为主题,制定了行风评议工作实施方案,指导优化工作的开展,共印发“征求意见表”5000余份,征求意见和建议19条,组织召开商户会议20余次,虚心听取意见,改进工作作风,党组主要领导每月至少4次到全市各市场巡查经营情况,及时解决热点和难点问题,充分保障广大商户的切身利益不受损失。

四、加强内部管理,提高整体素质

一是积极贯彻执行市综治办的若干规定,加强内部的防范工作,杜绝一切案件的发生。二是开展普法教育模范单位和平安单位建设活动,有效地控制了治安和刑事案件的发生。三是加强消防宣传,落实了消防措施,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消防安全责任制,有效地保障了市场的经营秩序。

五、抓好信访工作,确保单位稳定

一年来,我们坚持“一手抓市场管理,一手抓单位稳定”的原则,认真抓好稳定工作。一是制定工作目标,落实信访工

3 作制度,专门制定了工作目标和任务。二是进一步完善了信访工作制度。三是认真处理每期信访案件,全年共处理商户上访事件11期,上访批示案件2件,这些案件都已解决到位,达到了市领导及其商户的满意。

总之,过去一年里,我们在依法治市工作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距市依法治市领导小组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主要有法律宣传不是很到位;工作人员学法热情不高等等,今后我们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依法治市工作,确保依法治市目标任务全面完成,为我市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

二〇一一年十二月十六日

第15篇:依法治乡实施方案

2010年是我乡贯彻实施“十一五”规划和“五五”普法规划检查验收的一年,为进一步构建和谐平滩,结合工作实际,特制定2010年普法依法治乡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1.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围绕构建和谐平滩的目标和要求,以化解社会矛盾为主线,进一步强化法制宣传教育和依法治理工作,大力弘扬法治精神,着力提升全乡公民的法律素养和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为促进我乡“十一五”规划的顺利实施,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为实现平滩跨越式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2.主要目标:通过多种形式深入扎实地开展法制宣传教育、依法治理和“法律六进”工作,努力实现全乡公民法律素质法制观念、公务员依法行政水平、全乡各单位和部门依法管理和服务社会水平提高,并做好今年普法验收的准备工作。

二、加强普法教育工作的组织领导及重点学习内容

1.健全完善普法依法治理领导和办事机构,配备有相应的工作人员和必要的办公设备。领导小组明确工作职责,健全工作制度,年初有安排部署,年内有检查,年度有总结,每年召开领导小组会议,2010年在全乡公民中深入学习重点法律法规:《宪法》、《行政处罚法》、《公务员法》、《物权法》、《突发事件应对法》、《安全生产法》、《治安管理处罚法》、《农村土地承包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信访条例》、《人民调解条例》

2.抓好公务员、站(所)工作人员、青少年、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法制宣传教育,坚持机关、单位工作人员和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学习日制度;坚持法制教育从基础抓起,培养遵纪守法新人。突出加强乡领导干部的法制宣传教育,坚持领导干部法制讲座、理论中心组学法制度。

3.以农村“两委”干部和农民为重点扎实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和培训工作,依托司法所和法律服务所,将法制宣传职能与人民调解、法律援助等职能履行相融合,不拘形式,因地制宜的在乡、村、社区中开展法制宣传,加强农民学法、守法、懂法、用法。

三、“法律六进”工作

1.认真贯彻执行达委发〔2009〕26号文件精神,健全完善“法律六进”工作机制、工作制度,使“六进”深入到社会各个层面、各类群体。

2.以乡司法干部为主体,积极配合县“五五”普法讲师在我乡开展法制讲座。有针对性的开展普法工作。

(1)法律进机关:以学习深化《公务员法》、《行政处罚法》、《行政许可法》、《突发事件应对法》等为主要内容,在全乡各单位开展普法宣传。

(2)法律进村:以学习深化《突发事件应对法》、《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法律援助条例》和外出务工人员维权法律知识为主要内容。

(3)法律进社区:以《物权法》、《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突发事件应对法》为主要内容。

(4)法律进学校:以向广大青少年学生宣传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义务教育法》、《治安管理处罚法》为主要内容。

(5)法律进企业:以学习《劳动合同法》、《安全生产法》、《社会保险费征收暂行条例》、《合同法》为主要内容。

(6)法律进单位:以学习《宪法》、《行政处罚法》、《行政许可法》、《安全生产法》、《劳动合同法》、《合同法》及有关适应本行业的专业法律法规为主要内容。

四、依法治乡工作 1.继续深化依法治理。深入开展农村、社区、学校、企业、单位等依法治理,开展“民主法治村”、“民主法治社区”、“依法行政示范单位”、“诚信守法企业”等创建活动,推进基层民主法治建设。

2.党委政府建立法律顾问,实行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管理,认真贯彻《全面推进法律行政实施纲要》,不断完善依法行政体制和机制,健全依法行政制度,推进政务公开,信息公开,促进法治政府建设。

3.扎实开展专项依法治理。积极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土地资源、安全生产、食品卫生、医药管理、道路交通安全、学校周边安全工作等专项依法治理活动。

4.完善信访制度、强化调解功能。在群众中广泛宣传调解组织职能及调解工作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功用。增强基层预防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提高全乡法制化管理水平。

五、建立工作标准,强化检查督查,全面推进工作开展

1.加强领导、加大投入,配齐配强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人员,定期研究和解决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中的重大问题,保证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

2.邀请乡人大对“五五”普法的工作开展、规划实施情况进行中期视察和调研。通过接受视察、实地调研,进一步发现、培育、宣传、推广各领域、各层次普法依法治理的先进典型,总结经验,改进不足,完善制度,推动工作。 锦江乡2009年依法治乡实施方案

各村(社区)党支部、村(居)委会、企事业单位:

随着“依法治国”的战略方针的进一步深入,推动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法制化进程,为保稳定促发展,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顺利进行,结合我乡实际,制定我乡依法治乡实施方案,望认真贯彻执行。

依法治乡工作的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按照“五五”普法规划的总体要求,推进普法依法治理的新发展,为促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实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搞好“三农”服务,推进农村民主法制建设,为实现崇州“一年提速,两年升位,三年争先”目标,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法治环境。

一、加强领导机构建设

成立以杨勇(乡党委书记)为组长,周艳琼(乡长)、侯炳旭(副乡长)为副组长,王艳梅、王敏、李伟、羊珍为成员的依法治乡领导小组,负责对全乡依法治理工作进行指导、监督。由王敏负责日常事务,将此项工作列入议事日程,每项工作都有主管领导、主管人员,谁主管谁负责,落实负责制,围绕党委政府工作重心并与市政府的目标挂钩,纳入乡政府的目标考核,加强依法治乡工作的领导。

二、依法治乡的任务和目标

1、坚持依法行政,提高工作效率。

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创新行政管理机制和服务方式,贯彻行政许可法减少行政审批,加强公共服务,依法行政,努力实现政府工作法制化,树立以民为本的政府服务理念,提高行政效率,加大力度完善以政务环境为中心的投资软环境,着力构建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要求的政府职能框架,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将政府职能转换到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

坚持依法决策,乡政府聘请一名司法所干部为常年法律顾问,强化政务公开形式,扩大政务公开范围,完善政务公开及审批、许可、处理的程序,严格依法行政,切实纠正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损害全局和公共利益的行为。 加强乡政府机关干部建设和执法环境建设,加大思想素质、业务素质和法律素质培训,并广泛开展“民主监督、民主评议”等活动,建立严格的绩效考核体系。促进乡、村干部工作作风的转变和工作效率的提高,确保党委、政府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

2、深入开展“五五”普法各项工作

我们要更加深入开展“五五”普法工作,继续抓好领导干部、公务员、青少年、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农民的法制宣传教育。要进一步落实领导干部、公务员、青少年、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学法用法制度,并结合“五五”普法的新的要求,不断进行探索完善,根据对象的不同特点进行宣传教育。对领导干部要侧重提高依法决策意识,对公务员要提高依法行政、公正司法意识,对青少年要进行遵纪守法和法律素养的培育,对企业经营管理人员要提高依法经营管理能力,对农民要提高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和依法维权的能力。要加强学习《宪法》、《行政许可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法律知识》,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依法运用权力、制约权力、廉洁公正、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实现领导方式和管理方式的转变。对乡、村、组干部和企事业单位的各级领导参学率为100%,在校师生的学法活动中首先抓好教师的带头学法,增强教师队伍的法律素质,将法制教育与各项教学活动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法制副校长和法制辅导员的作用,保证普及法律知识的工作在九年义务教育期间完成,在校学生受教育面达100%。要充分发挥各村、组的基层组织作用,密切协调和配合妇联、共青团等群团组织,齐抓共管,进一步加强社会青少年的法制教育。

围绕建设社会主义的政治文明,认真学习《宪法》,树立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观念,利用白马场逢场天,法制宣传月和法制宣传日,张贴标语、办板报、发宣传单和出动宣传车等多种形式,重点加大对土地管理、环境保护、计划生育一法三规、税法和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继续做好“12.4”全国法制宣传日等宣传活动,使法律知识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为推进依法治乡创造有利环境。

3、做好推进农村法制化进程。

加强以村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配套建设,学习和贯彻《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深入开展乡、村、组的依法治理工作,发挥村民自治,推动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抓好财务公开土地承包,土地流转,农技培训,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等群众实际关心的问题,努力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

4、落实综合治理治安秩序,配合公安机关开展好综合治理,对于刑事、治安案件的多发地要开展定期专项整治活动和不定期的排查,配合司法部门做好刑释解教人员和违青帮教的安帮工作,并保证各类人员的法律知识教育面,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进一步完善以整体联动防范工程为主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预防和减少犯罪,完善调解网络和信息反馈系统。建立标准化调委会,大力开展矛盾纠纷的排查工作,认真解决好群众反映的各种问题和建议,防止事态扩大,杜绝因调解不及时造成的集体上访和群体性械斗等恶性事件,保证全乡受理率为100%,调解成功率98%以上,结合我乡实际,为群众解决热难点问题。合力维护社会稳定,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的方针,继续深化同“法轮功”等邪教组织的斗争,对全乡范围内的“法轮功”人员继续落实包保责任制,对他们实行严密监控,做好他们的教育转化工作,进一步巩固转化成果。

根据《中共德化县委关于实施依法治县工作的意见》的部署,2008年至2012年为我县第三个依法治县实施阶段。为保证新一轮依法治县目标的有效实施,结合中央、省、市、县“五五”普法规划,根据桂阳的实际,特制定《桂阳乡2008—2012年依法治乡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遵循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发展规律。坚持培育和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扎实推进依法治理;大力加强公民意识教育,弘扬法治精神;深入推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落实,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切实尊重和保障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确保各项事业纳入社会主义法制轨道,为构建生态和谐新桂阳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二、主要目标

围绕“解放思想、持续运作、特色引路、基地支撑,推进生态桂阳科学发展”的战略思路,进一步发动和依靠全乡人民,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继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弘扬法治精神,形成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通过5年的努力,使全乡公民特别是单位领导干部、行政执法人员和司法人员的法律素质有较大提高,依法办事的能力和水平明显增强,法律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有较大提升,法治监督作用进一步发挥,基层依法治理取得明显成效,现代化法治文明的氛围基本形成。

三、工作原则

1.坚持党的领导。乡党委对依法治乡工作实施统一领导,各党支部对本辖区本单位的依法治理工作实施具体领导,确保依法治乡各个阶段任务的全面落实。 2.坚持服务大局。以服务党委和政府的中心工作为重点,安排和落实普法依法治理各项任务,充分发挥民主法治建设在推进改革开放、促进科学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方面的促进和保障作用,为构建资源生态强乡服务。

3.坚持服务民主。切实把普法依法治理与解决群众关注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结合起来,开展多层次、多领域的依法治理工作,不断提高全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良好的法治环境。

4.坚持务实创新。深入探索普法依法治理新路子,进一步转变工作理念,创新工作形式。要在取得实效上下功夫,注重把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与本单位本职业务或行业性工作结合起来,努力提高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成效。

5.坚持突出重点。各单位要抓住新一轮依法治乡工作的重点,提出阶段性工作目标和要求,统筹规划、分段实施,稳妥推进。要注重培育先进典型,总结推广先进经验,推动全局工作。要加强调查研究,提高工作指导水平,推动依法治理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四、基本任务

(一)开展全民普法教育,提高全民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

1.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抓好抓实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按照十七大对普法工作的要求,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把十七大精神落实在普法依法治理的各方面、全过程。要切实加强宪法和重点法律法规宣传。紧紧围绕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促进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广泛宣传有关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以及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深入宣传有关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等相关法律法规,积极宣传新颁布法律法规。宣传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加强公民意识教育,弘扬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律文化。

2.以“法律六进”活动为载体,全面实施“五五”普法规划。要抓好中宣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关于开展“法律六进”活动的通知》的贯彻落实,建立和完善“法律六进”工作机制和工作制度。通过开展活动,教育广大干部群众自觉学法律、讲权利、讲义务、讲责任,进一步增强公民的宪法意识和法制理念,引导广大机关、乡村、学校、企业和单位依法管理、依法办事,进一步提高全乡法制管理水平。同时,要注意培养和树立先进典型,以典型示范带动“法律六进”活动的深入开展。

3.以提高依法执政意识为重点,推进领导干部的法制宣传教育。认真落实中组部、中宣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关于进一步加强领导干部学法用法提高依法执政能力的意见》,丰富领导干部学法内容,坚持和完善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法、领导干部法制讲座、党校培训学法等制度,重在提高领导干部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能力;模范遵守宪法和法律法规;探索领导干部学法网校等方便、实效的法制教育方式,提高领导干部的法律素质和执政水平。

4.以增强引导性、参与性和趣味性为重点,加强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认真落实中宣部、教育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中小学法制教育指导纲要》,坚持发挥学校法制教育主阵地作用,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体系,充分发挥综治副校长、法制辅导员、交通辅导员和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的作用;适应青少年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的法制宣传。同时,加强网络法制宣传,开展青少年法律知识竞赛活动,增强青少年法制教育的参与度。

5.以推进依法诚信经营为重点,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法制宣传教育。全面落实中宣部、国资委、司法部、全国普法办《关于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学法用法工作的若干意见》,通过法制宣传,切实使企业做到依法管理、依法办事、依法经营;通过法制宣传教育,提高企业经营管理人员与职工的权利义务意识,从业人员依法办事、管理人员依法管理、全体员工诚信守法的执业道德和水平,构建和谐劳务关系。

6.以农村“两委”干部和农民工为重点,加强农民法制宣传教育。落实好中宣部、司法部、民政部、农业部、全国普法办《关于加强农民学法用法工作的意见》,加强农村“两委”干部的培训,提高民主管理、依法管理农村事务的能力;明确职责,抓好农民法制教育,提高农民自觉守法、依法维权能力。继续加强外来务工人员和社会弱势群体的法制宣传教育,帮助他们树立依法办事、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观念。

(二)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

1.建立健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完善行政决策程序,健全政府重大事项和行政机关内部决策程序规定,建立健全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和政府决定相结合的行政决策机制。落实重大事项的决策前论证制、决策中票决制、决策后责任制,完善重大决策调研、专家咨询、公众参与和合法性评价制度。建立决策跟踪评估和责任追究制度。

2.继续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以建设服务型、法治型、效能型和廉洁型政府为目标,着力转变政府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效能,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

3.推进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过错责任追究制,科学设定执法岗位,实行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加强规范行政处罚、行政许可、行政检查、行政强制、行政收费等主要行政执法行为的程序,严格履行告知程序和回避制度,建立健全执法听证、取证、案卷评查制度和自由裁量权标准化、行政处罚告诫、罚缴分离以及重大行政处罚决定集体讨论和备案等规则制度。

(三)构建阳光运行机制,强化对公共权力的监督和制约

1.加强监督体制建设。充分运用法律监督、行政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民主监督及党内各种监督手段,加强权力制约,确保公共权力置于严密的监督之下。

2.有效发挥监督职能。加强党的监督,充分发挥纪委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的职能作用,加大对党组织、执法部门及党员、执法人员的监督力度;加强人大监督,进一步健乡人大对派出所、司法所的评议制度,支持和督促法律法规的正确实施;加强政府机关的内部监督,及时纠正、严肃查处各种违法行政行为,确保依法行政。加强各民主党派和人民团体的监督,健全举报制度,加强信访工作,进一步畅通群众监督渠道,发挥社会公众和新闻舆论的监督作用。

(四)加强经济法治建设,规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

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依法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行为,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依法加强市场监管,严肃查处商业贿赂;提高物权保护水平,完善投资保护措施;健全安全生产、环境保护、节能降耗、劳动用工、税费收缴等监管体制,完善市场诚信体系,促进各类企业依法经营、诚信经营。

(五)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全面推进基层依法治理工作

1.完善村民自治机制,促使村党组织充满活力。认真贯彻实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广泛开展“民主法治村”创建活动,健全和完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制度,切实尊重和保障农民群众参与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的权利。继续抓好村务公开和财务公开,建立民主评议村干部制度,以“四民主两公开”为载体,扎实推进基层民主法制建设,妥善处理村民委员会与村党支部及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关系,提高村党支部的领导能力,使党的方针政策在村一级得到更好的贯彻落实,保证基层自治的健康发展。

2.完善企事业民主管理制度,依法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坚持法制教育与诚信教育相结合,加强对广大职工进行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会及民主管理方面的法制教育,建立企业干部职工学法用法制度。坚持和完善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民主管理制度,落实好单位事务公开制度,保障职工通过职工代表大会制度行使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权利,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要通过“依法执业示范单位”和“诚信守法企业”创建活动,推动行业管理规范化、法制化,促进各项工作法治化。 3.围绕热点难点问题,深入开展专项治理活动。抓住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特别是社会治安、交通安全、拆迁安置、环境污染、药品与食品市场监管等问题,组织和依靠广大人民群众,依法开展各种专项治理活动,切实解决好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把基层依法治理工作落到实处。

五、步骤和方法

新一轮依法治乡从2008年开始实施,至2012年结束。共分三个阶段: 1.宣传发动阶段。时间:2008年。主要任务:(1)制订新一轮依法治乡实施方案。(2)召开实施依法治乡中期目标工作总结暨新一轮依法治乡工作动员大会,总结依法治乡中期工作,进行新一轮实施依法治乡工作的动员部署。(3)调整充实、建立健全各级普法依法治理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4)组织新一轮依法治乡工作骨干培训。(5)组织开展新一轮依法治乡工作启动宣传月活动。(6)结合年终综治检查,对全乡启动新一轮依法治县工作进行一次督查。 2.全面实施阶段。时间:2009年至2012年上半年。主要任务:各单位根据本实施方案确定的目标、任务和要求,制定年度计划,细化工作内容,采取相应措施,认真组织实施。2010年,结合全国“五五”普法总结验收工作,对新一轮依法治乡实施情况进行督导检查。 3.检查验收阶段。时间:2012年下半年。总结新一轮依法治乡工作情况;根据德化县检查验收方案及标准,组织做好考核、验收和总结工作。

六、领导和保障

1.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完善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实施的领导机制。党委、政府要把依法治乡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健全机构,明确分工,规划部署,监督检查。各单位的主要负责人要切实担负起贯彻执行实施方案第一责任人的责任,一级抓一级,逐级抓落实。 2.建立健全长效机制。逐步建立健全职责明确、奖惩结合的依法治乡工作责任制,把依法治乡工作列入领导干部任期目标责任制,量化标准,实行目标管理。健全依法治乡领导小组议事规则和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工作职责,制定依法治乡工作日常检查与年度考核相结合的考评方法,建立科学的考评标准,注重实际效果。

3.落实普法经费保障。乡财政根据县里要求安排普法依法治理专项经费,并根据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需求和经济发展状况,逐年提高经费保障水平,保证工作正常开展。

4.狠抓督查确保落实。各村各单位要根据本实施方案,结合本村本部门实际,分别制定相应的实施意见,精心组织实施。乡效能办要对照依法治乡工作规划、目标要求和工作进度,抓好督促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人大要通过视察、检查活动,推动依法治乡规划的落实。依法治乡工作领导小组要认真履行职责,做好具体指导、协调、督促、检查工作。 感德镇2008—2012年依法治镇实施方案

根据中共安溪县委《安溪县2008—2012年依法治县实施方案》的部署,2008年至2012年为我镇第三个依法治镇实施阶段。为保证新一轮依法治镇目标的全面、有效实施,结合中央、省、市、县、镇“五五”普法规划,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遵循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发展规律,坚持培育和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把维护法律权威和社会公平正义与促进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紧密结合,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扎实推进依法治理;大力加强公民意识教育,弘扬法治精神;深入推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落实,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切实尊重和保障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确保各项事业纳入社会主义法制轨道,为促进我镇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建设现代山水茶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二、主要目标

按照中共安溪县委《安溪县2008—2012年依法治县实施方案》的总体部署,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先行先试”的工作目标,在镇党委的统一领导下,进一步发动和依靠全镇人民,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继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弘扬法治精神,形成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通过五年的努力,使全镇公民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行政执法人员和司法人员的法律素质有较大提高;适应感德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相关制度进一步配套完善,做到依法建制、有章可循;党政机关、司法机关、各社会团体、各自治组织和各企事业单位依其职能分别做到依法决策、依法行政、公正司法、依法管理、依法办事和依法经营;公职人员依法办事的能力和水平明显提高,行政执法机关、司法机关在执法过程中的违法违纪现象明显减少;法律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有较大提高,法律服务事业进一步发展;法治监督机制健全有效,监督作用进一步发挥;地方、行业、基层依法治理取得明显成效。

三、工作原则

1、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实施依法治镇工作的根本保证。党委对全镇依法治镇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各党支部对本部门、本单位的依法治理工作实施具体领导,确保依法治镇各个阶段任务的全面落实。

2、坚持服务大局。紧紧围绕“十一五”、“十二五”规划总体目标,以服务党委和政府的中心工作为重点,安排和落实普法依法治理各项任务,充分发挥民主法治建设在推进改革开放、促进科学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方面的促进和保障作用,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现代山水茶乡、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服务。

3、坚持服务民生。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始终是普法依法治县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切实把普法依法治理与解决群众关注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结合起来,开展多层次、多领域的依法治理工作,不断提高全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效的法治保障。

4、坚持务实创新。要研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现代山水茶乡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新任务,把握全镇对普法依法治镇工作的根本需求,探索内在规律,进一步转变工作理念,创新工作形式。要在取得实效上下功夫,注重把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与各地各部门各单位本职业务或行业性工作结合起来,努力提高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成效。

5、坚持突出重点。各村各单位要抓住新一轮依法治镇工作的重点,提出阶段性工作目标和要求,统筹规划、分段实施,稳妥推进。要注重培育先进典型,总结推广先进经验,推动全局工作。要加强调查研究,深入探索切实可行的普法依法治理新路子,提高工作指导水平,推动依法治理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四、基本任务

(一)致力提高全民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全面推进普法宣传教育 普法宣传教育的主要内容是:⑴把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作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首要政治任务,落实在普法依法治理的各方面、全过程。⑵突出学习宣传宪法,牢固树立宪法意识,维护宪法权威。⑶切实加强重点法律法规宣传,紧紧围绕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促进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广泛宣传有关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以及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深入宣传有关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等相关法律法规,积极宣传新颁布法律法规。⑷宣传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加强公民意识教育,弘扬法治精神,努力推进社会主义法律文化建设。 不断创新“法律六进”活动宣传载体,面向全民开展普法宣传教育,推进“五五”普法宣传。重点加强领导干部、公务员、青少年、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农民的宣传教育。围绕宣传内容,做好“五项工作”:

1、对领导干部的法制宣传教育:突出提高依法执政意识。认真落实中组部、中宣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关于进一步加强领导干部学法用法提高依法执政能力的意见》,丰富领导干部学法内容,坚持和完善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法、领导干部法制讲座、党校培训学法、法律知识考试考核制度,重在提高领导干部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能力;模范遵守宪法和法律法规,坚持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继续推进干部任职前法律知识考试制度,完善考试内容和形式;探索领导干部学法网校等方便、实效的法制教育方式。

2、对公务员的法制宣传教育:突出提高依法办事能力。全镇各系统要组织开展专业法学习培训,进一步落实公务员学法考试考核制度,定期对全镇公务员进行法律培训,规范行业执法程序和行为,服务行政体制改革,推进依法行政和法治政府建设。

3、对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突出参与性、趣味性和实效性。坚持“法制宣传教育从娃娃抓起”的原则,充分发挥学校法制教育主阵地作用,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体系;拓宽青少年法制教育渠道,探索适应青少年特点、寓教于乐的法制教育方式,增强趣味性和实效性;加强网络法制宣传,开展青少年网络法律知识竞赛活动,增强青少年法制教育的参与度。

4、对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法制宣传教育:突出依法诚信经营。全面落实中宣部、国资委、司法部、全国普法办《关于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学法用法工作的若干意见》,促进企业规范化管理,提升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提高企业经营管理人员与职工的权利义务意识,构建和谐劳务关系。

5、对农民(以农村“两委”干部和农民工为主)的法制宣传教育:突出提高村自管理能力和守法、维权意识。落实好中宣部、司法部、民政部、农业部、全国普法办《关于加强农民学法用法工作的意见》,加强农村“两委”干部的培训,提高民主管理、依法管理农村事务的能力;明确职责,抓好农民工输出地、输入地法制教育,提高农民工自觉守法、依法维权能力。继续加强外来务工人员和社会弱势群体的法制宣传教育,帮助他们树立依法办事、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观念。

(二)致力建设法治政府,全面推进依法行政

1、推进科学民主决策。完善行政决策程序,健全政府重大事项和行政机关内部决策程序规定,建立健全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和政府决定相结合的行政决策机制。落实重大事项的决策前论证制、决策中票决制、决策后责任制,完善重大决策调研、专家咨询、公众参与和合法性评价制度。建立决策跟踪评估和责任追究制度。

2、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以建设服务型、法治型、效能型和廉洁型政府为目标,着力转变政府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效能,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加快推进政企分开、政事分开、政资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实行行政权力与责任紧密挂钩、与行政权力主体利益彻底脱钩,积极稳妥地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按照精简、统

一、效能的原则和决策、执行、监督相协调的要求,科学合理设置政府机构,核定人员编制,实现政府职责、机构和编制法定化。进一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

3、推进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深入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过错责任追究制,依法界定执法职责,科学设定执法岗位,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评议考核制度。实行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加强规范行政处罚、行政许可、行政检查、行政强制、行政收费等主要行政执法行为的程序,严格履行告知程序和回避制度,建立健全执法听证、取证、案卷评查制度和自由裁量权标准化、行政处罚告诫、罚缴分离以及重大行政处罚决定集体讨论和备案等规则制度。

4、推进经济法治建设进程。加强市场监管,依法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侵犯知识产权、虚假信息诈骗、盗取商业秘密、商业贿赂等经济犯罪行为,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提高物权保护水平,完善投资保护措施;健全安全生产、环境保护、节能降耗、劳动用工、税费收缴等监管体制,完善市场诚信体系,促进各类企业依法经营、诚信经营,保证市场主体公平竞争,竞相发展,从而促进我镇经济发展水平的整体提高。

(三)致力提高司法服务和保障水平,全面推进司法制度改革和机制建设

1、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深化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切实增强建设、捍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用正确的法治理念指导司法工作实践,自觉贯彻落实“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坚持打防结合、权利保护、平等保护,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加强侦察、公诉、审判、执行等执法能力建设,强化执法指导和管理,切实提高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能力,运用法律手段化解社会矛盾的能力,服务经济建设和促进改革发展的能力。

2、加强审判能力和机制建设。继续深化审判机制和审判组织改革,努力建立起符合形势任务需要、确保司法公正与效率的审判运行机制,积极推进执行体制、干部人事制度、司法政务工作改革,提升创新发展水平。强化刑事、民事、行政审判工作,大力运用调解方法解决纠纷、化解矛盾。充分调动各方力量,强化国情、社情、民情意识,合力解决“执行难”问题。加强宏观决策调研和司法建议工作,强化审判的辐射功能。

3、规范法律服务行为,提升法律服务水平。拓展法律服务领域,提高法律服务质量,推动法律服务更好地服务于人民群众,服务经济和社会发展,扎实推进政府法律援助制度建设,扩大法律援助覆盖面;规范法律服务市场,加强法律服务行业自律组织建设和法律服务队伍建设,促进法律服务健康发展。

(四)致力构建公共权力的监督机制,全面推进权力阳光工程

1、强化监督体制建设。以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监督为重点,构建全方位的监督网络。充分运用法律监督、行政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民主监督及党内各种监督手段,加强权力制约,确保公共权力置于严密的监督之下。

2、强化党委、人大、政府、司法的监督职能。加强党的监督,充分发挥纪委惩治和预防腐败的职能作用,加大对党组织、执法部门及党员、执法人员的监督力度;加强人大监督,进一步健全人大主席团对执法机关和司法机关的评议制度,支持和督促法律法规的正确实施;加强政府机关的内部监督和层级监督,及时纠正、严肃查处各种违法行政行为,确保依法行政。

3、强化社会监督职能。健全举报制度,加强信访工作,进一步畅通群众监督渠道,发挥社会公众和新闻舆论的监督作用,确保监督的广泛性和有效性。

(五)致力基层民主法制建设,全面推进基层依法治理工作

1、完善村民自治,形成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认真贯彻实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广泛开展“民主法治村”创建活动,健全和完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制度,切实尊重和保障农民群众参与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的权利。妥善处理村民委员会与村党支部及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关系,提高村党支部的领导能力,使党的方针政策在村一级得到更好的贯彻落实,保证基层自治的健康发展。

2、完善企事业民主管理制度,依法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坚持法制教育与诚信教育相结合,加强对广大职工进行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会及民主管理方面的法制教育,建立企业干部职工学法用法制度。坚持和完善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民主管理制度,落实好单位事务公开制度,保障职工通过职工代表大会制度行使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权利,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要通过“依法执业示范单位”和“诚信守法企业”创建活动,推动行业管理规范化、法制化,促进各项工作法治化。

3、完善基层依法治理工作,切实解决群众反映突出的热点、难点问题。抓住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特别是社会治安、交通安全、拆迁安置、环境污染、药品与食品市场监管等问题,组织和依靠广大人民群众,依法开展各种专项治理活动,切实解决好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把基层依法治理工作落到实处。

五、步骤和方法

新一轮依法治镇从2008年开始实施,至2012年结束。共分三个阶段:

1、宣传发动阶段。时间:2008年。主要任务:(1)制订新一轮依法治镇实施方案,提交镇党委审议印发。(2)召开全镇实施依法治镇中期目标工作总结暨新一轮依法治镇工作动员大会,总结依法治镇中期工作,进行新一轮实施依法治镇工作的动员部署。(3)调整充实、建立健全各级普法依法治理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4)组织新一轮依法治镇工作骨干培训。(5)组织开展新一轮依法治镇工作启动宣传月活动。(6)各村及各单位参照全镇的组织工作,分别制定新一轮依法治理工作规划,召开总结动员会议,启动新一轮依法治理工作。

2、全面实施阶段。时间:2009年至2012年上半年。主要任务:各地、各部门、各行业根据本实施方案确定的目标、任务和要求,制定年度计划,细化工作内容,采取相应措施,认真组织实施。2010年,结合全国“五五”普法总结验收工作,对新一轮依法治镇实施情况进行督导检查。

3、检查验收阶段。时间:2012年下半年。镇普法依法治镇领导小组办公室按照新一轮依法治镇实施方案确定的目标、任务和要求,总结新一轮依法治镇工作情况;制定全镇检查验收方案及标准,并进行考核、验收和总结。

六、组织领导和保障

1、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完善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实施的领导机制。镇党委对依法治镇工作实行全面领导,把握依法治镇的方向和进程,研究和决定重大问题。各村各单位要把依法治镇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健全机构,明确分工,规划部署,监督检查。各级各部门的主要负责同志要切实担负起贯彻执行实施方案第一责任人的责任,一级抓一级,逐级抓落实。

2、建立健全依法治镇工作长效机制。逐步建立健全职责明确、奖惩结合的依法治镇工作责任制,把依法治镇工作列入领导干部任期目标责任制,量化标准,实行目标管理。健全依法治镇领导小组议事规则和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工作职责,建立健全依法治镇成员单位联席会议、重大问题请示汇报、信息反馈等制度。要制定依法治镇工作日常检查与年度考核相结合的考评方法,建立科学的考评标准,注重实际效果。

3、落实普法依法治理经费保障。镇村两级财政要按照镇党委政府下发的《关于在全镇公民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五个五年规划》规定的普法依法治理经费标准,给予拨付,并根据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需求和经济发展状况,逐年提高经费保障水平;各村各单位都要安排普法依法治理专项经费,保证工作正常开展。

4、狠抓督查落实。各地各部门要根据本实施方案,结合本地本部门实际,分别制定相应的实施意见,精心组织实施。各村各单位要对照依法治镇工作规划、目标要求和工作进度,抓好督促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镇村两级依法治理机构要认真履行职责,做好具体指导、协调、督促、检查工作。

各村(社区)、果园场,各有关单位:

2009年是我镇围绕沿江开发、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一年,我镇的依法治理工作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省、市关于依法治理工作的统一部署,以建成法治合格镇为目标,以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为宗旨,以创建“法治江都合格镇”和“民主法治村(社区)”活动为载体,力争到2009年底,所有的村和社区建成“民主法治村(社区)”,为沿江开发的快速推进和我镇实现“争当苏中第一镇、建设滨江科技城”的目标以及把我镇建设成城市副中心、滨江重镇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和公正高效的法治环境。

一、完善机制,健全领导体系

加强依法治理工作,是推进我镇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是提高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能力,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维护和落实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重要保障。镇及时调整了依法治理领导小组及办公室成员,成立了以政府主要负责人为组长,分管镇长为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新的依法治镇领导小组,同时明确政法委专职副书记任办公室主任,从而进一步理顺领导体制,完善工作网络,配强工作人员。各基层单位也要按照要求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并把依法治理工作列入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单位一把手作为第一责任人要负总责,要定期召开会议,研究推进法治建设工作的重大事项,安排部署阶段性工作,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重大问题。镇依法治理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切实履行职责,认真抓好情况掌握、工作协调、检查指导、考核验收等工作,确保依法治理工作扎实有效开展。

二、突出重点,提升运行质态 按照镇依法治理工作的目标,把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作为工作的两个重点,下大力气集中解决人民群众对依法行政、公正司法方面最为关注的突出问题。一要以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服务型法治政府为目标,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强化行政行为监督,大力推进政务公开,并对教育、医疗、环保、安全、拆迁、拆违等群众关心、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组织开展专项检查整治,通过集中整治,着力解决行政不作为、乱作为等问题。二要紧密结合“规范执法行为、促进执法公正”专项整改活动,以规范为主线,以执法一线、热点岗位、领导干部为重点,通过落实整改措施,强化执法检查,加强制度建设,着力解决执法不公正、不规范、不作为、不文明等问题。要让人民群众真真切切地看到依法治理工作取得的进展,实实在在地享受依法治理工作取得的成果。

三、围绕规范,促进依法管理

以民主规范为要求,不断加大基层社会事务管理的力度。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一步深化基层民主法治示范创建活动,使40个村和社区“民主法治村(社区)”,创建率达100%。推进基层民主自治事务公开,不断完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制度,全面增强基层自治组织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职能,提高村(居)民自治水平。完善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职工民主管理制度,落实职工对企事业管理的民主参与、民主协商、民主监督,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深入开展法治大桥建设活动,落实综合治理各项措施,努力实现社会治安形势的进一步好转。加强对流动人口的服务和管理,保障各项平等权利。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强化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不发生严重危害公民健康、生产财产安全或者公共财产安全的恶性事件。健全公共安全防范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提高防灾救灾能力。

四、学法用法,开展法制教育

以学法用法、学以致用为总体要求,不断深入普法教育,着力营造“法治”氛围。继续推进“五五”普法,深入开展以宪法和国家基本法律、市场经济法律法规、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与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建设法治江都实施纲要》为主要内容的普法宣传。采取多种形式组织广大公民,重点是党政领导干部、司法人员、行政执法人员、青少年、企业经营管理人员认真学法、切实守法、自觉用法,着力提高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理念。全面落实领导干部、执法人员的学法培训。继续抓好农村村民及外来务工经商等流动人员的法制教育。积极创新教育手段和途径,切实增强法制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五、组织实施,力争建成“法治江都合格镇” 在准确把握当前依法治理工作现状的基础上,从我镇实际出发,以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为重点,精心组织开展好年度“法治江都合格镇”和“民主法治村(社区)”的创建工作,各村(社区)、各单位要把工作着力点放在狠抓落实和增强活动效果上,大力倡导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坚决防止和克服搞形式主义、弄虚作假、做表面文章等行为,确保本年度实现“法治江都合格镇”的目标,使我镇的依法治理工作健康顺利地向前推进。

第16篇:依法治村课件

依 法 治 村

(讲课人:郭金萍)

一、依法治村的含义和内容

依法治村是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之一。1999年3月,“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和奋斗目标被庄严地写入宪法,即形成现行宪法总纲的第五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一)依法治国的概念

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二)依法治村的概念

依法治村是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之一,依法治村就是要大力加强农村法制宣传教育,增强农村干部群众的法制观念和依法办事能力;依法建制,以制治村,把农村的各项事务纳入依法管理的轨道,不断提高农村的法治化管理水平。依法治村的实质和核心是村民自治,其主要内容: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和依法决策、依法管理、依法办事。

二、依法治村的重要意义

目前,随着我国农村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农村经济的发展已开始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有力地促进了全国大市场的形成与发展。但是,农村中大量违法现象的存在扰乱了市场正常秩序,农村社会治安状况的恶化,少数违法、犯罪分子的为非作歹,直接威胁着农村社会的稳定和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发展。市场经济就是法治经济,要建立市场经济就必须依法治国、治省、治县、治乡、治村。而依法治村是发展农村市场经济的当务之急,这是因为:

(一)依法治村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前提条件

当前,由于没有牢固树立市场经济就是法治经济的观念,有些地方出现名义上是搞市场经济,而实际上还是按计划经济的老观念、老办法办事,用行政手段来干预具体经济活动,靠长官意志直接调控市场化经济关系,以土政策、批条子等方法代替法律,随意侵犯群众利益,伤害了群众的积极性。我国宪法明确规定我国搞市场经济就是法治经济。在推行依法治村的进程中,我们要特别注重对村干部和村民进行法制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法制观念,使群众懂得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前提条件就是要搞好依法治村。

(二)依法治村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

由于围绕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环节相应的法律体系尚未完全建立,各项法律法规不配套,加上现有的法律法规没有得到切实贯彻执行,因而市场出现了’持权经商、垄权经商、弄权经商”等商不成商的怪现象,严重阻碍了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当前,依法治村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尽快制订落实以经营自主权为主要内容的法律法规,以维护自愿、公平、等价、实诚为基础的市场秩序方面的法律法规,在此基础上,还要制订以规范政府行为加强宏观调控方面的法律法规;维护社会安定的社会保障方面的法律法规等。在依法治村中,除按照这些法律法规执行外,还必须依照国家宪法、法律、法规及党的有关政策,联系本村实施制订依法自治章程,以便形成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行为规范,从而做到按章规范行为,使村里的生产经营、社会生活步入法治轨道。

(三)依法治村是发展市场经济的重要保证法治,既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又是社会市场经济建立和发展的外界环境条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自愿、公平、等价、诚实的市场秩序。没有公平竞争安定的社会环境,经商者的生命财产就没有保障。我国农村范围广阔,村村都依法治村,个个守法经营,将对我国市场经济的形成和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三、依法治村的几点做法

(一)抓法制教育,增强村民的法律素质

经济的发展,物质生活的富裕,使个别村民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有的不思进取,吃喝享受;有的乱占土地,违法建房;有的不懂依法经营,导致经营失败;还有的沾染不良习气,吃喝嫖赌等等。面对这些问题,村支部、村委会一班人要能认识到,如果只抓经济而不顾法制建设,村民法律意识不加强,法制观念不提高,不仅社会不安定,最终会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村党支部、村委会要以“致富思源、富而思进”为法制教育目标,把抓全村法制教育作为实现全村精神文明建设和经济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

首先,狠抓干部主导因素,提高干部的法律意识。俗话说“打铁需要自身硬”,要提高村民的法律意识,村干部首先要学好,要懂得有关法律的基本知识,才能影响和带领村民学法用法。村党支部要确定每月的某一日为村组干部集中学法日。采取多名干部轮流讲课的方式,如果干部讲不了的课,可以到镇里、区县里请老师来上课。村里重大事项,特别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先征求群众意见,再集体研究决定。在重大问题决策前、先进行法律咨询和科学论证。比如说新建村委会服务楼,村党支部、村委会就可以先拿出方案,然后交村民代表会议审议通过,从图纸设计、材料采购、工程质量监督等都交给村民代表及民主理财小组全程管理实施。

其次,抓村民法制教育,形成学法守法的氛围。各村要加大了法制宣传教育的投入,有条件的可以开设法制夜校。没有条件的可以将《宪法》、《国土法》、《农村土地承包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等法律法规及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印发到全村各户,做到每户一本。另外,可办起一个村法制宣传广播站,每逢周五,向全村进行法制宣传。

再次,围绕热点、难点问题开展法制教育。针对村委换届选举,开展以保障公民权利义务为主要内容的法制宣传教育,防止换届选举中可能出现的问题。针对村民对外经济贸易增多的问题,开展合同法的普及教育,减少和避免经济损失。

(二)抓村民议事会的建立,调动村民参与依法治村的积极性

民主建设是依法治村的一个重要方面,只有紧紧依靠群众,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依法治村工作才能顺利进行。村民议事会是体现村民自治,促进依法治村的有效组织形式,在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建立了村民议事会。为了使议事会规范有序,各村要根据《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制定了《村民议事会章程》,对议事会的职责、权利、义务、议事内容、议事程序和活动形式等都做了原则性的规定。在议事内容上,主要议大事和一些敏感性的事情。在议事程序上,先由议事会采取一人一票的方式表决,多数代表讨论通过的事项,由村“两委”再斟酌决定;半数以上不同意的事项,停办或缓办,比如现在很多村修村水泥路等。

(三)抓办事公开制的完善,为村民依法监督提供条件

推行办事公开制度是实现村民有效监督的重要渠道,也是对基层干部的有效约束。在坚持原有办事公开制度的基础上,把公开的内容、程序、形式、时限进一步作了规范完善,由侧重办事结果公开,向公开办事标准、办事程序和办事结果全过程延伸。在内容上,各村不仅要把群众要求公开的事项全部公开,而且还可以把村“两委“干部的承诺和本人家庭收入都向村民公开,接受全方位的监督。在形式上,设立了一个永久性的公开栏,重大事项通过印刷通知书分发到全村每户或召开村民大会进行公开。在公开的时间上,可以把每季度某个月的某一天定为“村务公开日”。在具体实施上,注重把好两个关键环节,一是确保公开内容的全面真实。二是注重村民意见的反馈。村里要设“村民意见箱”,由村里定期开箱,收到村民意见,认真对照检查,与村民直接见面,及时向村民作出交待。这样,既使村务公开制度落到了实处,又使村务公开成为村民依法监督,促进干部依法办事的重要渠道。

(四)抓财务规范的管理,维护村民合法权益

村财务直接涉及群众的切身利益,最容易诱发矛盾,是村民普遍关注的一个敏感问题。各村要把规范财务管理作为加强村支“两委”工作的一个突出问题来抓,并以此为切入点,依法理顺经济秩序,维护村民的合法权益。实施了“民主理财、定期会帐、按季公开”的办

法,将每月的某一天日定为村“财务会审日”。严格村里所有收支单据的入账程序,节省开支。

(五)抓村规民约的落实,让村民依法自治

村规民约是全村村民根据《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有关规定制定的,是实现村民自治的最基本的行为规范。各村要把完善和落实村规民约作为依法治村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来抓,按照“因村制宜、因事制宜、实际实用、简便易行”的原则,有法律依据的按法律办,无法律依据的按政策办,对村规民约进行修订完善。一是注重让村民广泛参与,每项内容条款,每项奖罚规约,都让村民代表讨论确定,把建章立制的过程变成村民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过程。二是注重既约“民”又约“官”,对村干部和党员的要求更严,标准更高。三是注重进家入户。为了让村民都能熟知自己的“规约”,村里可将其印成农家历,送发到户。组织村民专门学习,以此达到家喻户晓。四是注重运用。对村民的行为,让村民以《村规民约》进行评说,靠舆论力量激励村民积极向上,约束不文明行为,达到了村民自治的效果。

总之,依法治村工作是一项长期任务,消除旧的传统观念和人治影响,树立法制意识,也需要长期的过程,对此,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作长期规划,长远打算,善于从解决具体问题入手,逐步强化人们的法治观念,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在此过程中,我们要注意工作经验的总结和借鉴,不仅要针对本村的依法治村工作中的可取之处和缺陷进行总结,更要加强村与村之间的联系和交流,对其他村的优点进行学习。只有这样方能真正做到依法治村,实现“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和奋斗目标。

第17篇:依法治村工作总结

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法治建设,是促进新农村建设各方面工作开展的必然要求。只有加强农村法治建设,才能推进农村物质文明又好又快发展,丰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强化农村政治文明建设。我村在加强农村法治建设中,时刻把握着以下工作重点:加强农村法制宣传教育,以全面提高农村干部群众的守法意识和用法水平;深入开展依法治村工作,把依法治村工作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健全完善农村民主政治,实现村民自治,民主管理。同时把社会主义新农村法治建设与农村经济建设紧密结合,与农村文化事业建设紧密结合,与农村社会稳定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提高支村两委干群法律意识和法治素质,提高农村整体法治水平,用法治手段解决农村稳定存在的各种问题,以确保农村繁荣稳定,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健康、顺利进行。

在普法教育活动中,着力让农民群众学会运用法律手段解决山林、水利、土地纠纷和民间纠纷等问题,村民的思想观念有很大转变,过去是“你要我办”,现在是“我同意要办”,过去“重经济轻法制”,现在是“既重经济又重法制”,过去依靠行政管理为主,现在是学法、懂法、用法管理社会事务。在此基础上,我村加强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加强了村民委员会组织建设,加强了群众组织建设。从“八公开四民主”制度入手,把依法治村工作推向深入:人事制度公开、财务公开、企业承包公开、工程项目招标公开、计划生育公开、宅基地审批公开、税费收缴公开、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公开。这样更加有利于推行村民委员会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依法建制、依法治村工作,把村民委员会和村民的经济社会活动纳入了法制轨道,使依法治村关键工作落到实处。

为突出依法治村工作,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强化法制宣传教育。支村两委干部村干部采取联片方式,利用农闲季节对村民进行法制教育,通过座谈会、散发资料等形式,对广大农民群众进行法制宣传。落实“四个民主”,推进村民自治,坚持依法建制,以制治村,提高依法治村水平。加大调节力度,消除社会治安隐患,近3年来,该村调解各种矛盾纠纷150余件,成功率达99%以上,全村社会治安稳定,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第18篇:依法治市工作总结

依法治市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按照省和济南市提出的建设“平安山东”、“平安济南”的战略部署,充分发挥我市依法治市的优势,高瞻远瞩地提出了“深化依法治市、建设平安章丘”工作思路。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深化依法治市工作的部署,全市各级各单位以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法律素质、推进全社会法治进程为核心,以“全面深化、整体推进、创新思路、打响品牌”为目标,以依法解决各种热点难点问题、为建设富而美的新章丘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为突破,群策群力,扎实苦干,使依法治市工作在原有的基础上取得了突破性发展,初步形成了普法教育为先导,依法执政、依法行政为重点,公正司法为保障,基层依法治理为基础的全面深化依法治市新格局,在各个工作层面探索和总结了一批适应新形势要求的依法治理新经验,受到了中央政法委、司法部、省司法厅及济南市领导同志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全拾建设平安山东、深化基层依法治理”现场经验交流会定于12月份在我市召开,司法部领导已经口头承诺,明年借总结“四五”、启动“五五”普法教育之机,再在我市召开全国现场经验交流会,重树章丘依法治市工作大旗。

一、主要历程—深化依法治市经过的主要阶段

今年以来的深化依法治市工作,主要历经了三个发展阶段:

1、部署宣传阶段:3月6日,全市召开“深化依法治市,建设平安章丘”动员大会,对深化依法治市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出台了市委、市政府《关于深化全方位依法治市工作的决定》,陈书记作了大会动员,全市市、乡、村三级干部共计1300余人参加了会议,以此次会议为标志,拉开了深化依法治市工作的序幕。为加强对全市深化依法治市工作的领导、指导、协调和组织工作,市委成立了以陈书记任组长、李玉新、时怀江等六名副市级领导同志任副组长、与依法治市工作密切相关的41个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市深化全方位依法治市领导小组,下设深化全方位依法治市办公室,由李玉新同志任主任,时怀江等五名副市级领导任副主任。抽调7名部门工作骨干专职从事办公室工作。市委、市政府为深化依法治市办公室配置了专门的办公场所、办公设备、并划拨了专项办公经费。在此基础上,从各部门抽调工作骨干分别组建了机关、企事业单位、农村三个专题组,对三个大的层面依法治理工作进行专题指导。“一办三组”按照各自的职责分工,分别研究制订了全市和各工作面的工作方案和配档表。各级各部门各单位根据市里的要求,都成立了相应的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明确了深化全方位依法治市的基本要求和主要任务,强化部门领导责任,形成了市、乡、村三级责任明确、机构落实、上下衔接的深化依法治市领导机构和工作体系。

为使深化依法治市工作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动员全社会积极参加,夯实依法治市工作的群众基础,各级各单位都围绕市委的重要部署,大张旗鼓地展开宣传发动工作。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各级先后召开相关会议90多次,与会人员近万多人次;建立永久性宣传牌和灯箱标语300多个,书写永久性标语1000多条,营造了浓厚的深化依法治市工作氛围;市委举办了全市领导干部宪法讲座,请国家行政学院任进教授专题讲解宪法知识;组织领导小组全体成员、22个乡镇书记和分管书记结合工作实际,分别撰写理论文章或心得体会,强化领导干部的责任意识和参与意识。组织了有省委党校副校长李永清、省社科联副主席包心鉴、省政法干部管理学院院长赵喜臣等高层次专家参加的专题理论研讨会,对新形势的深化依法治市工作进行深刻的理论探讨,进一步理清了工作思路。市电台、电视台、《今日章丘》报分别开辟“深化依法治市、建设平安章丘”专栏,对深化依法治市工作进行及时宣传报道。其中市电视台不但及时报道有关重要活动和工作动态,还摄制了专题片,全面、直观地介绍我市深化依法治市工作;《今日章丘》报共刊发专栏文章45期73篇,对这项工作进行了深刻的理论探讨和全面的综合报道。依法治市办公室创办了《工作简报》,及时刊发领导指示、工作动态、典型经验等,共刊发33期,为指导和推动深化依法治市的顺利开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2、典型示范阶段:在广泛宣传发动的基础上,各级各单位按照陈书记提出的“典型带动,总结提炼”的工作要求,从本系统、本单位的实际出发,树标立典,重点突破,利用典型单位的示范、指导作用

,带动整体工作开展。期间,三个专题组中的机关专题组组成了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公正司法三个课题组,把双山街道工委、环保局、法院作为三个课题的试点单位,以《行政许可法》的实施为契机,按照“弱化管理、强化服务、方便基层和群众”的工作思路,指导各试点探索提高执政能力的方式方法。企事业专题组组成了教育、卫生、城建、企业四个课题组,分别确定了市实验中学、中医院、质监站、热电厂等单位作为试点单位;农村专题组把明水、双山、枣园、普集、相公、绣惠、刁镇、宁埠、官庄、埠村等十个乡镇的十一个村作为试点村,围绕落实“四民主、两公开”制度,按照当前农村工作新的形势和任务的要求,制定崭新工作思路。

为保证各试点工作沿着正确的方向健康、顺利开展,市深化依法治市办公室建立了工作例会制度,每周二上午定期召集办公室成员及三个专题组组长开会,听取专题组工作情况汇报,分析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部署下步工作。李玉新、时怀江同志带领办公室成员,先后在普集、埠村、宁家埠、水寨四个乡镇,分片召开督查会议,对全市22个乡镇的工作进行检查、调度,同时多次到法院、环保局、东风煤矿、热电厂、市人民医院等试点单位督促、指导工作,听取各单位情况汇报,对试点工作及时提出明确的指示和要求。各专题组定期召集成员总结、交流工作,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以上措施的落实,使试点单位在较短时间内探索、总结了一批崭新经验,为推动面上工作开展打下了良好基矗

3、全面推进阶段:在试点工作顺利推进的基础上,市委本着“经验一旦成熟,就及时总结推广”的原则,从六月中旬开始,先后在市中医院、东风集团、明水街道办事处、环保局等单位,分别召开了依法治医、治企、治村、依法行政现场经验交流会议,总结试点单位经验,对在面上铺开依法治理工作分别进行部署,要求全市各级各单位按照行业特点,创造性地学习、借鉴试点单位的经验做法,紧密结合自身工作实际,迅速展开工作,使依法治理全面开花。会后,全市上下积极行动起来,迅速掀起了依法治理新高潮。各级各单位按照市委的部署和要求,都成立了以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的依法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确定专人靠上做工作,分别制定了本单位依法治理工作计划、工作目标和方法步骤,从实际出发选择突破口,切实把依法治理工作落到实处。市深化依法治市办公室各专题组加强了对面上工作的检查指导,下大力气发现和培养面上的经验做法,拓展依法治理途径,丰富依法治市内容。同时,注重对工作进度的调度和检查,深入基层企事业单位,随时掌握工作进展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研究解决,使面上工作有条不紊,逐步展开。期间,市委常委会专门听取了深化全方位依法治市办公室的工作汇报,陈书记、毕市长先后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李玉新、时怀江等领导同志把相当精力投入到领导和指导这项工作的开展上,定期召开调度会,了解情况,部署任务,并经常深入基层一线,调查研究,协调指导。在市委领导的亲切关怀和指导帮助下,经过全市各级的共同努力,面上工作进展非常顺利,结出累累硕果。中央政法委副秘书长、综治办主任陈冀平,司法部宣传司常务副司长王进义、顾问姚振怀,省司法厅厅长陈明甫、副厅长刘爱卿,济南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李家政,济南市司法局局长龚秋水等领导同志先后多次来我市视察工作,对深化依法治市工作取得的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

二、全面推进—深化依法治市的重点内容

这次深化依法治市工作,重点在以下五个方面全面展开。

实行依法执政,提高领导干部依法执政能力。结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着重围绕全面提高各级党委领导班子法律素质和依法决策水平、提高党的依法执政能力展开工作。一是建立领导干部学法用法长效机制。市委提出建立学习型领导班子的目标,要求各级领导班子“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全市各级领导班子及市直各部门都建立了理论中心组学法制度,确定每月学法日,制定学法计划和学法配档表,建立学法笔记和学法档案,定期组织检查、考试、考评。坚持领导干部法制讲座和法制培训制度,市委党校把法制课程列为各级领导干部必修课进行培训。各级各部门根据法律知识的更新和本系统的执法情况,不断加强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司法行政执法人员进行法律培训依法治市。二是建立领导干部任职前法律资格考试制度。市委出台了《关于实行领导干部任职前法律知识考试的意见》,建立领导干部任职前法律资格考试制度,明确规定凡法律考试不合格者一律不予任命,也不能进入后备干部队伍序列,增强了各级领导干部学法用法的自觉性;三是建立依法决策工作机制,保证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合法性。市委研究制定了市、乡两级《关于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重大问题决策的规定》等四个规范性文件,充分发挥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建立了“一个党委、三个党组”的市级班子工作机制和以“提出预案、形成方案、科学论证、民主决策”为主要内容的市委决策基本程序,保证了决策有章可循、照章办事。在依法民主决策的保障措施上,市乡两级党委坚持聘请常年法律顾问,对即将出台的规范性文件进行法律审查把关,对已经出台的所有规范性文件定期进行清理,保证了市、乡两级重大决策和文件出台的合法性、科学性;在重大问题决策中,通过实行专家咨询、社会公示和听证制度,形成了决策前广泛调查研究,听取群众意见;决策中领导成员认真讨论,听取领导成员意见;决策后认真组织实施,听取各方面反馈意见的“依法决策三步走”做法,做到了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

强化依法行政,建立法治、责任、阳光、服务政府。全市各行政执法部门以《行政许可法》颁布实施为契机,结合贯彻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以建立法治、责任、阳光、服务政府为目标,强化“约官”、“约权”,重点抓了“四个环节”。一是规范行政行为。市政府组织各行政部门按照《行政许可法》的要求,从行政许可主体、行政许可事项、行政许可收费三个方面入手,严格依法界定行政许可事项,去年以来分两次清理不符合《行政许可法》的项目226项,经审查保留475项。二是完善依法行政机制。市政府制定了《规范行政行为、建设法治机关的意见》,进一步完善了执法目标责任制、执法公示承诺制、执法违法责任追究制和执法考核评议制,确保了严格执法、为民执法。三是强化政务公开。各行政执法部门普遍制定了《政务公开实施办法》,明确公开原则、内容、形式和程序,通过建立网站、设置电子屏幕、安装电子政务信息触摸屏等现代科技手段,提高政务公开水平,同时,以市经济发展服务中心为载体,实行行政事项立案、审批全过程、全方位公开,方便了行政相对人监督,提高了工作效率。做到凡涉及城市拆迁、重大建设项目等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一律向社会公开,广泛征求群众意见,防止权力滥用,接受群众监督,切实保证公共权力公共使用。四是狠抓执法监督。市委研究出台了《行政过错行为追究办法》,明确了行政过错行为追究的范围、方式、程序,通过列举方式,对执法人员在实施行政许可、行政征收、行政处罚、采取行政强制措施及履行其他职责过程中违法和不当行为进行界定,根据情节轻重、损害后果和影响大小,分别给予责任追究,对内便于执法人员遵循,对外便于社会监督,增强了行政执法监督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推进公正司法,确保实现公正与效率的司法目标。各司法机关以人民满意不满意作为公正司法的根本标准,围绕“公正与效率”这个主题开展工作。一是加强队伍建设。深入组织开展了“建学习型单位”、“创人民满意单位”、“公正司法树形象”等活动,通过教育整顿、法律培训、岗位练兵、培育“知名法官、优秀检察官”、打造“精品铁案工程”等形式,提高了司法队伍的整体素质;二是深化司法改革。市法院构建用人、管理、监督、服务、后勤保障五大机制,强化“大立案、精审判、重监督、强执行”工作思路,以办公自动化为依托,实现了审判和执行等环节的自动管理和控制,并建立了以审判监督庭为主体的审判质量考核管理机制,实现对法官业绩的科学动态管理。市检察院制定了《实行执法公示承诺的暂行规定》,实行检察长定期接访、当事人点名预约检察长、自觉接受人民监督员监督等制度,扩大了司法监督;三是强化司法服务。司法机关积极实施“阳光工程”,出台了审务、检务十项公开制度,通过设立审务、检务公开大厅,配置电子屏幕、微机自动控制系统,实现了审务、检务、执法活动全过程、全方位公开,增强了司法活动的透明度。通过设立流动法庭、假日法庭、流动办案点,内部局域网站,启动电子印章,配置多媒体示证系统,积极开展“审务、检务进乡村”、送法下乡活动,主动上门为群众服务,方便了当事人诉讼,扩大了司法服务范围,得到了当事人和社会各界的好评。

加强企事业单位依法治理,扩大依法治市成果。一是强化普法宣传教育。积极开展“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学法用法年”活动,市委组建了由法学专家、学者、政法干部、法律工作者组成的普法宣讲团,深入各级各类企业进行宪法、企业法、合同法、劳动法、工会法等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活动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提高了企业依法生产、依法经营和依法抵御经营风险的能力;学校实施“法入课堂”工程,达到“有计划、有课时、有教师、有教材、有笔记”的“五有”标准,并通过拍摄法治专题片、建立法制宣传长廊、举办“模拟法庭”等形式,丰富学习内容,增强了学法的针对性;二是依法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各企业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要求,依法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健全资产监管、法人激励约束和管理运营机制,实现政企分开,保障企业独立行使经营自主权;各事业单位不断规范完善管理机制,强化公开,扩大监督,依法保障单位职工与相对人的合法权益,确保了事业单位依法规范有序运行;三是依法解决热点、难点问题。市卫生系统围绕解决医生执业行为不规范、乱收费等问题,广泛推行医务公开制度,采取药品招标集中采购、单病种限价收费等办法,降低医疗成本,使病人直接受益;市教育系统坚决落实学校收费“一费制”,规范各级各类学校的收费行为,接受社会各界监督,受到广大群众的好评。

深化依法治村,不断完善农村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在继续完善和落实以“四民主、两公开”为主要内容的农村基层民主法治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各村在乡镇和市里工作班子的指导下,主要从三个方面深化依法治村工作。一是深化农村普法教育。市乡两级党校对村“两委”成员进行法律知识培训,并组织普法考试;村“两委”成员坚持重大村务决策前学法制度、聘请法律顾问咨询制度,提高了村“两委”成员依法办事能力。同时,在广大农村继续实施“法律条文送到家、学法用法抓到家、守法责任订到家”三到家工程,通过建设法制宣传一条街等形式,积极开展富有特色的讲案说法活动,广大农民群众自编《普法三字经》、《守法五字歌》,组建农民法

制艺术团,营造了浓厚的法制氛围,农村法制宣传教育走上经常化、制度化轨道;二是以建立农村财务集中记帐服务中心为依托,进一步扩大村务财务公开。在继续坚持公开日、质询日、解答日“三日”制基础上,以乡镇为单位普遍建立起农村会计集中记帐服务中心,在各村资金所有权、审批权、使用权不变的前提下,每月一次对各村收支帐目进行统一审核记帐,每月15日在记帐中心和各村公开栏对上月帐目同时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和查询,形成了严密有效的农村财务监督服务机制,扩大了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促进了村务公开、民主管理;三是以民主法治示范村建设为载体,进一步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法治建设。按照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活动的要求和创建标准,进一步完善了依法治村章程,编印了民主法制建设手册,对村民权利和义务、村级各类组织关系和工作程序以及经济管理、社会治安、矛盾调解、村风民俗、婚姻家庭、计划生育等涉及村级事务的方方面面内容,作出明确规定,确保依法治村健康发展。

肯定深化依法治市工作成绩的同时,更要充分认识到工作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和薄弱环节,如不对此高度重视并认真加以解决,必将影响今后工作的健康开展。一是部分单位领导干部对这项工作重视不够,或认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或得过且过,消极应付,缺乏工作热情和主动性,造成全市工作水平不平衡,影响了全市整体水平。二是部分单位缺乏工作创新,工作中满足于简单重复或照抄照搬,不能形成创造性的工作思路,也很难总结出具有典型示范作用的工作经验。三是少数同志对依法治市的实质和内涵缺乏全面、正确把握,将这项工作独立于全局工作之外,就事论事,重形式轻内容,使工作简单化、表面化,缺乏现实针对性。四是搞依法治市的过程中,普法教育这一基础环节有所弱化,基础工作做得不够稳固,直接影响了依法治市工作的进度和质量等。

三、理性思考—深化依法治市的体会和感受

回顾过去,一年来深化依法治市工作成绩有目共睹,“章丘经验”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新的丰富和升华。成绩的取得是全市上下拼搏奋进、创造性开展工作的结果。经过分析我们认为,成绩的取得主要得益于以下四个方面:第

一、发动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参与,是取得成绩的基矗年初市委作出深化依法治市的战略部署后,广大干部群众在各级各单位的宣传、组织、带领下,响应市委、市政府的号召,积极投身到深化依法治市的工作中去,宣传依法治市,实践依法治市,积极为深化依法治市建言献策,自觉履行自己的职责,从而在全市培育出群众广泛参与的丰厚土壤,促进了依法治市之树的健康、茁壮成长。实践证明,没有广大干部、群众的大力支持,积极参与,任何工作都将是无源之水,行而不远。第二,立足实际解决问题,是取得成绩的动力。工作伊始,市委就把深化依法治市的指导思想定位在“约官、约权、为民服务”上,把开展依法治市的重点定位在解决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上,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规范各级机关、领导干部的执政行为、扎扎实实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上,从市委常委会严格依法执政到完善镇、村财务监管制度,从建立依法、民主决策的工作机制到解决群众上学、就医、打官司难等具体问题,从公开各级的政务、财务状况到拓宽各种便民、利民渠道,各项依法治市的具体措施都是立足解决实际问题而研究制定的。正是在这一动力推动下,深化依法治市工作才得到了群众的大力支持,得以在全市上下全面、顺利展开。第三,各级必要的投入,是取得成绩的前提。没有投入就没有产出,依法治市工作也是如此。为做好这项工作,各级各单位都立足实际,作了大量投入,包括设立工作场所、健全基础设施、完善相关资料、保障经费到位等等。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各级在人力方面作了大量投入。市依法治市领导小组成员涉及到全市41个部门的相关领导,部分部门领导成员以全市大局为重,放下手头的业务工作,全身心的投入其中;各乡镇、各部门也都做到工作所需人力、物力、财力的及时到位,从而使深化依法治市工作得到了来自各方面的支持,所有投入得到了应有的回报。第四,强化各级领导,是取得成绩的关键。深化依法治市取得较好成绩的最重要原因,是各级各单位领导同志对这项工作的高度重视。市委把深化依法治市列为全市六大战略之一和“一把手”工程,专门制定文件进行工作部署,陈书记亲自作大会动员,并带领几大班子领导视察指导工作;市委常委会对依法治市工作进行专题研究,市人大、市政协把这项工作列为专项巡视内容,市政府在资金方面给与了及时、充分的支持;李玉新、时怀江等领导同志更是主要精力靠上抓工作,不但出思路、搞协调,而且经常深入基层搞调研、抓落实。各级各单位在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和感召下,都做到了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健全机构,落实责任,强化措施,真抓实干,从而确保了这项工作在全市轰轰烈烈,扎扎实实的开展。

瞻望未来,深化依法治市工作前景灿烂,推进全市法治化进程任重道远。我们认为,在今后长期的工作中,要牢牢把握以下几点:一是,深化依法治市必须持之以恒,常抓不懈。实施依法治国方略,是推进我国由“人治”向“法治”转变的必由之路,而依法治市是依法治国方略在基层的生动实践,其对治国方略的探索、示范、带动意义十分重大而深远。从中央到地方,各级都一直十分关注基层依法治理,关注作为排头兵的我市工作动态和进展,司法部已有意向,明年在我市召开全国性现场经验交流会;从我市十几年的实践看,依法治市工作对推动我市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文明进步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其在意识形态领域的积极影响更是不可限量。因此,必须始终如一地把依法治市工作抓下去,用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使其真正成为一项牵动全局的重要工作,以与时俱进的精神,以一贯之,坚持不懈。这样,其对经济和社会的巨大助推作用必将日益显现。二是,深化依法治市必须以普法教育为前提。普法教育是依法治理的前提,依法治理是普法教育的发展,二者是一项工作的两个方面。在开展依法治理的同时,必须强化法律宣传教育,决不能使二者成为“两张皮”。如果单纯抓依法治理、忽视普法教育,依法治理必将陷入空洞、苍白、脱离实际的泥潭,缺乏持久生命力。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切实把普法教育放在依法治理基础的地位,适应形势、任务需要,积极探索、创新、总结好的途径和方式方法,使法制宣传教育在我市蓬勃开展,以法律知识的丰富促进全市上下法制素质不断提高,保证依法治市工作深入持久地开展。三是,深化依法治市必须与建设和谐社会有机结合。建设和谐社会,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新时期目标。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方方面面的共同努力。开展依法治市,建立法治、平安社会,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因此,必须把深化依法治市工作自觉融入到建设和谐社会的实践中去,适应形势和任务要求,对其科学定位,战略谋划,精心研究部署,不断发展创新,力争通过深化依法治市,作出一篇建设和谐社会的大文章,使这项工作在现有的层次上再进一步

四是,深化依法治市必须认真服从、服务于全市工作大局。全市工作大局从大的方面来讲,就是发展和稳定。深化依法治市要紧紧围绕这一大局展开:通过深化依法治市,建立市场经济框架下急需的法治环境,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通过深化依法治市,提升全社会的法制素质,提高广大干部群众遵纪守法的自觉性,从源头上减少和预防犯罪的发生。绝不能把深化依法治市工作从全市发展、稳定大局中割裂开来,更不能另起炉灶,自成体系。如果形成这种格局,深化依法治市工作就会因缺乏生命力而失去存在的价值。

20xx年上半年市民政局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市依法治市办公室的具体指导下,紧紧围绕市委依法治市工作要点,全面贯彻落实《四川省依法治省纲要》,结合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实践,认真组织学习了各种法律法规,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全局干部职工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进一步提高,个个相信法律、维护法治,自觉学法、守法、用法,法治观念明显增强,各项事业的依法规范和依法管理进一步增强,为促进全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营造了和谐平安的法制环境。

一、以建设法治机关为目标,把依法治市工作摆上重要日程

组织领导健全。我局领导高度重视依法治市工作,在日常工作中局党组始终把坚持依法治市工作作为带动全局的一项重要工作,由主要领导亲自抓、负总责。根据工作需要,成立了以局党组书记、局长为组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局党组成员、纪检组长为副组长,各股室及下属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依法治市领导小组,各负责其责,全面推进、督促检查依法治理工作。

明确工作任务。我局高度重视依法治市工作,局党组召集班子成员召开依法治市工作会议,制定了《20xx年市民政局依法治市工作要点》、《市民政局开展依法治市集中宣传月活动的工作方案》和《关于在全市开展依法治市主题 宣传月活动的通知》等文件,明确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工作重点。同时,我局把活动作为推进依法治市工作的重要内容并纳入工作考核,与业务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推进普法工作和法制教育的制度化、规范化。

(三)层层落实责任。依法治市工作由局主要领导负责,各相关部门具体落实,形成层层落实,股室联动的机制。局党局要求全局上下高度重视,认真落实责任,增强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责任感,树立为广大群众服务好的理念。严格执行工作人员行为准则,把依法行政,文明执法、公正执法,贯穿于全年工作之中。

二、以加强学习培训为基础,不断提升普法依法治市工作水平

(一) 建立完善的学习制度。一是坚持开展领导集中学法、定期学法;二是做好学习笔记和写好心得体会,保证学习时间和学习效果的落实;三是领导干部在法制教育培训时亲自进行讲授,以身作则,形成了领导干部法制教育经常化、规范化。

开展法制学习。我局组织重点组织学习了《四川省依法治省纲要》、和省委、达州市委有关依法治理的系列会议精神和**市委有关依法治市相关要求,学习了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中华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中国共产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等法律法规。上半年,全局干部职工召开集中法制学习会五次,干部职工参学率达到95%以上,我局通过各种方式的学习培训,使干部职工业务素质明显提高,确保了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为建设一支素质强、效率高、文明执法的人保执法队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开展知识竞赛。按照市依法治市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组织参加依法治省专题知识竞赛的通知》的文件精神和统一安排部署,我局组织全局干部职工参加了四川省“依法治省专题知识竞赛”活动,采取“传统试卷”的模式进行,参赛率100%。

三、以开展法制宣传活动为契机,确保普法依法治市工作取得实效

(一)开展“法律七进”活动。我局以服务加快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立足本职工作,把维护社会稳定,提高机关行政效能,作为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

我局牵头,起草了**市依法治市领导小组办公室、**市民政局《关于印发**市“法律进社区”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法律七进”活动的工作制度和工作机制,深入村、机关等开展民政政策法规宣讲活动,推动“法律七进”活动深入开展。围绕民政重点工作以及社会关注、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组织开展集中的专题性宣传活动。

开展民政部门政策法规宣传活动。一是宣传发动。我局采取大小会议、标语、宣传栏,电子屏幕和门户网站等多种形式开展政策法规宣传活动,我局组织人员到联系村、社区、街道进行广泛教育宣传;同时将局主要业务、办事程序及时限、服务项目、法律依据等内容及时向社会公开。二是深入街道主动宣传。我局先后开展了民政政策法规宣传活动,发放各类宣传单、宣传手册、知识问答、业务经办宣传资料万余份,在全市范围内营造了知法用法、依法维权的良好氛围。

二、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局推进依法治市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不足。需在下半年工作努力改进完善。

三、下一步打算

深入开展依法治市各项活动。一是认真开展防灾减灾主题宣传月活动,组织村、社区开展好应急演练工作。同时配合国土、水务抓好广泛深入地宣传防灾减灾法治知识及相关法律法规,不断提升广大群众法治意识,提高领导干部法治观念,培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二是积极协助指导开展依法治村示范村创建工作。

二)继续加强领导干部法制宣传教育。领导干部要带头学法用法,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提高依法管 理经济和社会事务的能力,规范决策、管理和服务行为。大力推进领导法制教育制度化、规范化,进一步完善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制度,领导干部法制讲座制度。要继续推进干部职工年度法制学习培训工作,大力开展法制教育培训活动,培养干部职工树立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要追究的观念。

大力向社会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充分利用 “”全国法制宣传日等各个纪念日和法律生效日等时机,通过网络、期刊等媒体,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法制宣传活动,积极宣传民政法律知识。

积极拓展法治宣传教育渠道。充分发挥报刊、网络等大众传媒的作用,在运用好原有的普法阵地的基础上广泛运用新闻媒体以及印发普法宣传资料等手段,充分采用网络等新载体,全面宣民政民生法律知识,形成全方位、多角度的立体宣传格局,进一步提高法制宣传教育的实效性。

第19篇:依法治企材料

聚义集团依法治企示范企业事迹材料

一直以来,我公司把依法治企示范企业创建活动作为实现公司跨越式发展、提高服务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抓紧抓好,加强全员的法制观念和民主意识,形成了依法治企的法制氛围。我公司具体开展以下工作:

一、加强企业制度建设

1.修订企业各项规章制度,并严格遵照章程实施公司各项活动。

2.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公司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一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做到有章可循,有规可依,使管理工作在常规化、制度化、规范化下进行。为此,我公司重新修订了《营业员日常管理制度》、《客户经理管理办法》、《员工管理暂行办法》、《员工考核实施办法》等管理制度。这些规章制度都是经过全体员工反复讨论修订后并在例会提交通过后进行实施的,基本上实现了“以人为本”制度化管理。

二、完善管理体制

1.合理设置组织机构,所有机构权利与责任对等,协调一致。

2.工作机制规范。

树立领导班子严格管理、热情服务的新形象。

三、规范业务活动

1.狠抓业务管理。一是严格按照信息产业部文件规定收取费用,无违规多收、错收用户费用现象,所有通话费用均按照国家规定收取。

2.狠抓员工管理工作。加强与员工的沟通,引发《员工日常行为规范》,向员工宣传法制教育理论,明确员工与公司双方责任,共同管好公司及员工,预防员工违法犯罪。

四、加强民主管理,实行政务公开

1.完善员工代表大会制度。进一步健全工会组织制度,根据公司实际设立工会小组,制定了工会工作人员职责和行为规范,建立了重大问题经员工代表大会通过制度,对工会的议事、决策和监督程序进行了规范。

2.坚持公司政务公开。凡是涉及公司的重大事项如基建招标、绩效评定、大宗采购、较大支出等通过政务公开栏及时向员工公布,做到公开、透明。

3.开展“廉政文化进企业”、“领导干部廉洁教育”活动。活动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领导干部廉政工作知道意见》精神,将诚信守法、廉洁奉公的有关内容纳入公司考核体系,认真宣传相关普法知识内容,通过“崇廉憎腐”学习方式,净化员工心灵,使其树立“崇尚廉洁、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的意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成为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开创者。

五、保障员工合法权益

1.我公司制定了依法治企学习计划及实施方案,有计划地组织每位员工工认真学习和贯彻《宪法》、《员工职业道德规范》等,要求员工要有法制观念和法制意识。工会不定期都组织教员工认真撰写学习心得体会,开展先进集体个人的评选活动,并积极组织员工参加“四五“普法知识竞赛活动等,增强了员工的法制观念,为全力推进依法治企奠定了良好基础。

2.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注重情感投入。公司领导班子重视凝聚力工程建设,根据“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的原则,重点启动了员工互助学习活动,增强了公司员工工作和学习的凝聚力,为公司业务的可持续发展,增添了不竭动力。

3.公司内部纠纷申诉和调解机构工作受到好评。公司工会为依法调解员工与员工、员工与领导之间的矛盾,特别设立了公司纠纷申诉和调解委员会。申诉和调解委员会自成立以来,共受理多起小纠纷,经过调解,当事人愉快地达成了和解,促进了良好的企业作风的形成。

4、安全工作是公司工作的重点。本年度,根据公司实际情况起草了《关于开展公司内部消

防安全大检查的实施意见》、《关于建立公司安全工作领导机构报告》等文件,公司多次开会研究部署安全工作。加大了宣传力度,在公司内醒目的地方悬挂横幅、张贴标语,办理了有关安全知识的板报,对员工进行宣传教育。反复排查公司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把不安全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

5、完善员工申诉制度。设立员工申诉箱,每天开箱阅处员工反映的各类问题。接受员工申诉,办公室及时安排有关部门会同年级组调查落实员工申诉情况,查证属实的,对责任人依据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七、加强公司内部法制宣传工作

将法制学习列入公司重要的重要日常工作,以多种形式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利用中心组学习和周例会平台,保证公司领导和员工法制学习制度得到落实。把德才兼备、员工信得过的同志推荐到中层领导岗位上来。在培养和管理等各个环节上都坚持严格要求,严格把关的原则,在法治社会的今天,使每位领导不仅具有较高的政治和业务素养,更应具备正确理解和执行政策法规素养和较强的法律意识,练就了一支带头学法、用法、守法,勇挑重担,作风过硬的优秀中层管理队伍,为公司依法制企工作的推进起到领头雁的作用。

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进一步落实“党的十七大”的重要思想,在上级公司的正确带领下,坚定信心,扎实开展依法治企工作,使我公司员工队伍素质得到提升,以实际行动创建精神文明企业,实现我公司“从优秀到卓越”的企业文化愿景。

第20篇:依法治村工作总结

村2009年依法治村工作总结

依法治村工作是一项长抓不懈的工作,关系到农村社会的持久稳定,关系到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 ,在2009年里,村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两委会,统一思想,加深了对开展依法治村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并狠抓落实,借“十七大”东风,以江泽民“三个代表”为指针,全面贯彻省、市、县社会治安工作会议精神,使我村在今年不仅巩固了依法治村成果,并推进了依法治村进程。

首先总结去年的经验,我村在今年进一步铺开了依法治村“战场”,继续“以点带片,以片带面”的工作思路,做到“横纵结合”,彻底深化依治法村成果。总结今年依法治村工作,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十户三联”,促和谐、保平安、增实效

全村村域广,户数多,居住房屋密集,隔壁邻居以小事起矛盾难以避免。自从启动“十户三联”创建平安工程,“十户联调、十户联保、十户联创”以相邻十户联为一组,明确一名综治小组长,一名德高望重的调解员,一名综治信息员,一名法制宣传员。针对本组十户内的矛盾进行调解、劝服。通过认真落实,效果明显。这样把小矛盾处理在萌芽状态,减少了村干部下组调解的频率,也使群众再没有为一些琐事耽误自家农业生产,自然实现了邻里和谐、农民增收。

二、成立治安巡防队,震慑犯罪,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年初,村成立了以村党支部书记任指导员,村治安主任任队长,十名村里党员、退伍军人、组长、有过保安经验的先进青年任队员的“村治安义务巡防队”。自成立以来,参加黄兴镇平安行动6次,行动过程中,队员们着装整齐,服从指挥,精神饱满,树立了一名合格治安人员的良好形象,赢得了镇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的一致好评。为黄兴镇政法队伍壮大了力量,有效地震慑了在镇域范围的违法犯罪行为。在镇派出所联系干警的指导下,村治安巡防队共组织夜间巡逻、蹲点盘查可疑人员、车辆等行动30余次,对村域范围内易发生偷盗事件的局域进行重点布控10余次,针对被盗时段多发期,坚持不定期夜间巡查,有效地扼制了“入室偷盗”事件的频繁发生,打击了企图在村域范围内实施犯罪的违法行为。队员们经常坚持从晚上十点至凌晨四点进行值班,增强了打防结合,以防为主,以打促防的力度,村连续创下三月无盗窃案件发生。在支村两委和全村老百姓心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三、社区警务室,接警出警,快速打击犯罪行为。

在镇党委、政府、派出所指导安排下,在村村部设臵警务室,大大提高了村域治安犯罪事件的出警速度,使案件的侦破取得实效,维护了正义,威慑了治安犯罪违法行为。

村支村两委通过这些工作的开展与落实,深化了“平安”建设工作;有效应对了全村不稳定不和谐的问题,快速处理问题事件发生的萌芽状态,率先推进了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做到了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保障了全村农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四、村级人民调解工作逐步完善,医患调解效果显著。村人民调解委员会在支村两委的直接指导下,本着以人为本,公平、公正原则,对调解事件及时到达现场,控制双方矛盾产生的过激行为,维护和谐稳定的局面。今年已成功调解医患事件4起,受到了市、县各级综治部门和医患双方的好评。

五、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反邪教工作机构健全,措施得力。在镇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基层工作人员的大力配合下,支村两委统一协调,把握关键环节,大力宣传,落实机构责任人,广泛发动人民群众关爱青少年健康成长,打击邪教组织行为。反邪教观念深入人心。由于具体工作的深入开展,措施得力,社会局面稳定,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群众满意。

村依法治村工作由此而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就目前发展形势,依法治村工作任重道远,村支村两委将和全村老百姓一起共同努力,创建一个平安,实现一个和谐。我们更期待各级党委、政府领导的关怀和支持。

《依法治县讲话稿.doc》
依法治县讲话稿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演讲稿主持词代表发言庆典致辞民主生活会发言表态发言专题发言对照检查材料开场白感言大全发言稿欢迎词台词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