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讲话稿

2021-02-28 来源:发言稿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法治讲话稿

在全县法治建设培训班上的发言

通过本次法治建设培训班的学习,特别是县委余书记讲话、专家法律知识讲授,使我深刻认识到依法治县的重要性,接受了一次法治教育洗礼,现结合孔垄实际,就如何推进法治建设工作表态如下:

一、不拘一格抓引导,提升法治意识

一是抓宣传。通过印发普法宣传手册、举办普法橱窗、宣传栏、出动普法宣传车、举办普法知识讲座、竞赛、送戏下乡等方式,多途径多渠道地开展普法宣传活动,逐步提升人们法治意识。

二是善引导。结合矛盾纠纷调处、土地流转承包、村级公路扩宽等农村工作实践,适时指导和引导广大农民知法守法,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增强广大群众用法的自觉性。

二、坚持“六抓”促实效,推进法治进程

一是抓普法队伍建设。在干部队伍中甄选一支普法宣讲队,通过各种不同层次会议或进村巡回宣讲,结合农村工作实践,广泛宣传《土地法》、《物权法》、《婚姻法》、《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法》、《计划生育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等关乎百姓切身利益的法律法规,让广大群众知法懂法和守法用法。

二是抓法律援助服务。以镇司法所为平台,为社会和群众提供法律咨询和援助服务,引导广大群众用法律思维解决矛盾纠纷,维护自身权益。

三是抓法治体系建设。党政班子成员带头学法用法,用法治思维指引党委政府工作决策,把法治建设与政治纪律、政治规矩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有效提高各级干部依法行政、遵规守纪的理念和能力,做好决策的风险评估。逐步学会运用法律手段化解矛盾、解决问题、规避风险的法治工作能力,做法治建设的忠实执行者。

四是抓法治环境建设。通过推进法治教育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活动,广泛提高全民守法用法意识,让全社会尊崇法律、敬畏法律,把法治意识融入人们的知行之中。

五是抓法治监督机制建设。通过健全完善村规民约,推进村民自治;通过完善村级预决算制度,推进村务公开,政务公开;通过组织“两代表一委员”巡察活动,完善依法行政监督机制。广泛接受社会和干部群众的监督,形成良好的不愿违法、不能违法、不敢违法的法治建设环境。

六是抓法治常态化建设。结合“六五”普法和依法治国的工作要求,建立法治建设常态化工作理念,把法治建设纳入镇村干部科学发展考核内容,坚持法治建设长抓不懈、有序推进,为强力推进法治黄梅作出应有的贡献。

推荐第2篇:法治进校园讲话稿

法治进校园讲话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很荣幸能有机会和大家共同探讨中小学生应了解的法律常识和预防违法犯罪。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对法律应该感到很熟悉了,法律是人类历史的缩影,它与我们同在,从摇篮到坟墓。每年的12月4日是我国的国家宪法日,我国宪法第24条规定,国家要“普及理想教育,道德教育,文化教育,纪律和法制教育。”青少年要健康成长,就要遵守社会公德,知法、学法、懂法、守法,自觉地用道德、纪律、法律规范自己的行为。所以同学们在努力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不能忽略学习法律知识。

首先我们来看一个案例,并请大家思考两个问题: ① 初中生甲失手致伤乙,算不算违法? ② 如果甲的行为违法,违反了什么法?

一个周末,某市的一个小区内,三位初中生在小区的绿化广场上嬉戏,甲失手将乙推到地上,重重地摔了下去。当时乙的脸色铁青,血从鼻孔、耳孔直往外淌。后来,乙被急救车拖走。

那么,在这个事件中,乙的行为到底违法了没有呢?

答案是肯定的。首先,甲的行为造成了乙身体受到伤害,侵害了乙的健康,是一种民事侵权行为,他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包括乙住院期间的医疗费、护理费、伙食费、照顾乙的人员的误工费、交通费,如果乙经过司法鉴定构成了伤残,甲还要承担乙的人身损害赔偿金和适当的精神抚慰金,甲是一名未成年人,由他的监护人来承担赔偿责任。

1 其次,如果司法鉴定机构确定乙为重伤,甲的行为还触犯了《刑法》第四章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犯罪第二百三十五条的规定:过失伤害他人致人重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

中小学生年龄基本在6至16岁之间,这个年龄正是心理成长变化最快的阶段,容易冲动,进而给他人,给自己带来伤害。为了他人,也为了自己的健康成长,我们有必要掌握一些法律知识。

18周岁以下均为未成年人,作为未成年人,我们首先应当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从而知道当我们受到伤害时应寻求哪些保护。 法律规定

十八周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十六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

不满十周岁的未成年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动。

《刑法》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岁不满十六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其家长或监护人加以

2 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了未成年的基本权利如下:

1、生命健康权。未成年人享有生命健康的权利。

2、人身自由权。未成年人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拘禁、剥夺或限制未成年人的人身自由和非法搜身。

3、姓名权。未成年人享有姓名权,有权决定、使用和依照规定改变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滥用和假冒。

4、肖像权。未成年人享有肖像权,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其肖像。

5、名誉权。未成年人享有名誉权,其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未成年人的名誉。

6、荣誉权。未成年人享有荣誉权,禁止非法剥夺其荣誉称号。

7、财产所有权。国家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收入、储蓄、房屋和其他合法财产的所有权。禁止任何组织或个人侵占、哄抢、破坏或者非法查卦、扣押、冻结、没收。

8、财产继承权。未成年人享有合法财产的继承权,并受法律保护。

9、著作权。未成年人享有著作权(版权),依法有署名、发表、出版,获得报酬等权利。

10、专利权。未成年人对其获得批准的专利享有专利权,并依法得到保护。

11、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权。未成年人对国家各项工作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批评、建议、申诉、控告和检举的权利。

3

12、取得国家赔偿权。未成年人依法有取得国产赔偿的权利。

13、宗教信仰自由权。未成年人有宗教信仰的自由。

14、民族风俗习惯自由权。未成年人的民族风俗习惯依法受到保护。

15、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权。对未成年人的信件,除因追查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或检察机关依法进行检查,或对无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10岁以下)的信件,由其父母或其他监护人代拆外,未经未成年人本人同意,任何组织和个人(包括家长和老师)不得私拆、截留、隐匿、毁弃。

16、受教育权。未成年人享有受教育的权利。

17、法律规定的其他的权利。

那么什么是违法行为呢?简单的说,违法行为就是指违反法律,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要受到法律制裁的行为。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并非一朝一夕的事,而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积累、渐变过程此间必然会出现诸多前兆与信号。一些青少年违法犯罪就是由于他们长期养成了不良行为,放任自己而又没有及时有利的得到矫正而发展形成的,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列出了九种不良行为:

旷课、夜不归宿;带管制道具;打架斗殴、辱骂他人;

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偷窃、故意毁坏财物;参与赌博或变相赌博; 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等;出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营业性歌舞厅等场所;其它严重违背社会公德的不良行为

对具有以上所列不良行为的青少年如果不及时教育、其不良行为得不到有力的尽快的矫正,那不良行为的进一步发展就会导致违法犯罪,前兆就变成违法犯罪事实

面对青少年违法犯罪的行为逐年攀升的情况,学校、家庭和个人该怎样预防呢?

1.学校预防。学校要真正做到育人,要面向全体学生,对问题学生要正确引导,给他们鼓励,防止滑向犯罪的边缘。

2.社会预防。优化社会文化环境,预防和减少不良文化对中小学生的影响,为学生提供健康、有益于身心发展的活动场所。 3.家庭预防。家长要杜绝对孩子百依百顺的错误做法,做到爱要得当,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功能。

4.作为一名学生应有基本的是非观念,面对校内外的不良诱惑要有辨别能力,自觉抵制不良诱惑。在我们受到侵害时应主动告知家长、老师,必要时可以走法律途径。

我们的法治安全讲座到这里就要和大家说再见了。法者,天下之准绳也,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能做到心中有法 行不逾矩,同时能够提醒家长和学生依法办事,那么我们的学习目的就达到了,谢谢大家!

推荐第3篇:法治教育讲话稿

附:法制教育大会讲话材料

剑阁县元山小学学生法制教育讲座 政教处主任——董英君

各位老师、同学们,你们好!

今天我在这里和大家探讨如何进一步提高法制观念,保护自身合法权益,做一名遵纪守法的好学生,希望对同学们在学法、知法、守法、护法上有所帮助。今天,通过一些真实案例,来讲讲小学生如何《知法、懂法、守法和保护自己合法权益》。

一、中小学生应懂得哪些法律常识

我先和大家谈谈什么是违法与犯罪。同学们不要把违法与犯罪理解成同一个意思。首先,违法是指违反法律、法规禁止做及不允许做的或者是应当去做的而不去做的行为。犯罪是指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严重危害社会,依照《刑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行为,通俗讲就是要坐牢。

首先,给大家讲一下刑事责任年龄。我们小学的同学大多是6周岁至14周岁左右吧?大家知道未满18周岁都属于未成年人,未成年人对所犯罪行有的承担责任,有的不承担责任,也有法定的从轻处罚的情形。有的同学可能要问:对我们这么大的学生来说,如果触犯了法律会不会受到刑事处罚呢?那么我国法律对未成年人的处罚都有哪些规定呢?我国刑法规定,对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那有些同学可能要说,我们是好孩子,不会去做坏事,那我们是不是就不需要进行法制教育了呢?我们之所以给同学们进行法制教育,目的之一,是为了让你们从小就增强法律观念,知道怎样才能预防青少年犯罪,做一个守法的好学生,目的之二,是要教会你们增强自己的保护意识,学会如何远离社会危害,保护自身安全。

其次,就是关于女生的自我保护,部分女生正直青春期阶段,属于未成年,《刑法》专门规定了强制猥亵妇女罪和强奸罪队女性特殊性进行保护。强制猥亵妇女罪是指以暴力方、胁迫方法强制猥亵妇女或者侮辱妇女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女性有保护自己性自由的权利,不受任何人侵犯,强奸罪是指违背妇女意志,强行与其发生性关系,将处以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有些女生碍于面子,或者由于性格的原因,当自己的合法权益收到侵害时,采取忍气吞声的方法,这样是不行的,这样的做法只能使犯罪分子逍遥法外,对其他人,对社会造成更严重的威胁,使犯罪分子逍遥法外,所以,女中学生要敢于拿起法律的武器勇敢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下面从一些学习、活中的习惯、案例来讲一下在生活中常见的几类犯罪,具体有盗窃、强奸、杀人、聚众斗殴,抢劫等。

第一,随意旷课和夜不归宿是一种很不好的习惯

为什么这样说呢?随意旷课和夜不归宿不仅仅会影响你们的学习,而且也不利于家长和老师对你们的监管。你们是不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在学校期间你们的学习和安全都是由老师负责管理的。放学回家后,你的学习、生活和安全是由你的家长负责管理。这样你的学习、生活情况都在家长和老师的掌握之中,而一旦学生旷课或是夜不归宿,不仅家长很难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学校也不知学生的去向,这样,学生就脱离了学校和家长的管束,非常容易成为犯罪分子侵害的对象。我们中学生社会经验少,平时又都是生活在温暖的花室里,所以很少看到社会上一些丑恶的、血腥的事件发生,所以防犯意识很弱,想象不到各种危险的存在,很容易在无知的情况下受到罪犯的侵害。我们在坐的同学可以回想一下自己,有没有这样的情况:放学后不告诉家长自己去哪了,玩到很晚才回家,有的甚至是住到同学或朋友家里。可能你是很幸运的,没有受到什么伤害,可是有的人就没那么幸运了。有这样一起案件,被告人张某是不满十四周岁的女学生,一次到网吧上网,因为和在网吧玩游戏的另一个女孩用了同一个网名,两人都叫“蓝宝”,而遭到那个女孩的谩骂,她很生气就约来自己的网友,想教训一下那个女孩子,结果网友赶到时那个女孩已经离开了。她就和网友一起吃了饭,喝了些酒,因不胜酒力,就有点迷胡了,他的网友带着她及另外几个男孩一起到了网友住处,她没有告诉自己的父母或家里人自己的去向。睡到半夜时,该女孩被网友及另外两名男青年轮奸。尽管几名被告人因此而受到了法律的制裁,但是这次伤害对这个女孩来说也一定是一个刻骨铭心的教训吧。通过这个案例主要是告诉同学们,应该加强自我保护意识,不要随意在不熟的人家留置太久,特别是朋友的朋友家这样的陌生人家搞聚会、过生日啊,过节之类的,去之前要和父母提前打好招呼,和自己的家长保持联系,以免受到意外的伤害。

有的男同学可能会觉得,我是男生,没关系的,其实男生也有可能成为犯罪分子作案的目标的,比如绑架、非法拘禁,抢劫,聚众斗殴等犯罪。

第二,有些学生喜欢随身携带管制刀具,这种习惯容易诱发各种暴力犯罪,如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等等,这两种犯罪也是我们青少年中多发的两种犯罪类型 这种情况大多发生在男孩子身上,大多数的男孩子从小都喜欢刀啊枪啊之类的。有这样一起故意伤害案件,被告人马某是某中学男生,平时性格内向,不善言谈,在班级里也是大家公认的老实人。因在校园内曾遇到过几位高年级的学生向其索要钱财和一些学习用品,在以后上学的时候,他经常在书包里放上一把尖刀用来防身。一天课间休息的时候,几位同学在教室里打闹,其中一名男生张某对马某进行辱骂和挑衅。这个张某在班里被同学称为老大,因马某系农村转来的学生,平时经常受到他的欺负和嘲笑。马某对张某的辱骂忍无可忍,一时气愤,掏出书包内的尖刀突然刺向张某,张某因没有防备被刺中心脏,经抢救无效后死亡。这是一起典型的校园暴力案件。试想,马某要是不随身携带刀具,也不会一时气愤拿刀伤人。马某和张某本是花季的年龄,张某却早早的离开了人世,而马某也因故意伤害致人死亡而被判处有期徒刑七年,开始了漫长的牢狱生活。他的父母也因为他是不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与马某连带赔偿被害人的死亡赔偿金、丧葬费等近三十余万元。马某的行为不但给别人的家庭造成了无法弥补的损失,同时也给自己和家人带来了无尽的痛苦,害人又害己啊!

第三、以大欺小,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这种习惯在往前发展一步,那就非常容易构成抢劫罪

以大欺小、以强凌弱的行为在校园里时有发生,主要的表现就是:有的同学在学校里向低年级的同学索要学习文具,索要好吃的,好玩的东西,后来慢慢发展到向低年级的同学要钱,当遭到反抗时,还会进行辱骂,甚至是拳脚相加。如果这种行为不及时矫正,非常容易走上犯罪的道路。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当欲望越发膨胀时,人的胆量也就随之增大,就有可能铤而走险。当从同学那索要的钱财不能满足需要时,就很有可能发展成为抢劫犯罪,甚至给被害人造成一定的伤害后果。例如这样一起抢劫案件,两名在校的学生为了满足个人的虚荣心,多次在校园里向低年级的同学索要钱财和学习用品,不给就拳脚相加,小同学都对他们敢怒而不敢言,大有校园雄霸之势头。后来天长日久,胆子也越来越大,最终因犯抢劫罪被判刑,受到了刑法的惩罚。更可悲的是,有的青少年在犯了罪后,还不知道自己的行为已经构成了犯罪,因为学生身上一般也不带多少钱,都是家长给了一些午饭钱,或是零花钱。所以每次抢劫学生时,有时只抢到几元钱。有些抢劫案发生了,自己还无任何意识,三名被告人看到两个中学生在路上走,就上前跟两个学生要钱,在遭到反抗时,又用砖头和拳脚对被害人进行殴打,被害人害怕了,赶紧将身上的七元钱给了三名被告。三名被告拿钱到游戏厅,又拿一元钱买了游戏币,开始玩游戏。被公安机关抓到时,三名被告也承认自己的行为是不对的,但是还不知道自己的行为已经构成了抢劫罪。我国法律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以暴力、胁迫或是其他方法强行抢劫公私财物的,就构成了抢劫罪。哪怕是抢了一元钱,只要是符合了抢劫罪的构成要件,那么都要按抢劫罪定罪处罚。法律的无知带给他们的将是法律的严惩,他们将为此付出大好的青春时光作为代价。所以,不健康的心理和行为一定要从小杜绝。

第四、顺手牵羊的小偷小摸行为也是一种很不好的习惯,容易引发盗窃罪,而盗窃罪在青少年中更是多发的犯罪类型

社会发展了,同学们骑行的电动车、用的手机,电脑,ipaid等贵重财物,在校园里有的同学羡慕别人,会一时心动,趁同学不注意顺手牵羊,随手拿走,据为已有。我国法律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或者多次秘密窃取公私财物的行为就构成了盗窃罪。在我们审理的盗窃案件中,有些未成年人因为攀比心理或者虚荣心最终导致犯罪。我们每年起诉被判刑的未成年人盗窃手机、电动车也不再少数,大家啊一定引以为戒。 第

五、同学之间因琐事或者所谓的黑社会、大哥等性质的强势群体欺负弱者的校园暴力案件也成为现在校园不安定因素之一。

打架斗殴是一种扰乱社会治安极其严重的不良行为,属于暴力性犯罪的初期阶段。同学们一定要认识到这种行为的严重危害性。现在的家庭大多是独生子女,孩子没有兄弟姐妹,在家有父母和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的多方宠爱,处事时多半是以自我为中心,很少能学到宽容、忍让和理解。而正是这种缺乏宽容的心态,使一些学生在处理一些矛盾时容易走极端。有这样一起校园群殴事件,两名同班同学因发生了一点小矛盾,双方都纠集了几名要好的同学进行较量,结果在群殴中造成了一死一重伤的严重后果。还有的学生因受同学欺负,就到社会上勾结一些社会闲散人员,即大家所说的什么黑社会啊,大哥之类的群体,拿棍棒等冲到校园里,对同学进行伤害,这些血的事实告诉我们,那种“哥们义气、两肋插刀”的感情用事、义气用事、不计后果的行为是不可取的。

07年的一起校园暴力案件,被告人王某系高中二年级的一名学生,平时学习成绩非常好,在班级里名列第二,又是班里的班长。他和同学葛某平时是很要好的朋友,因为一次琐事而发生争执,后用一把尖刀连续刺向葛某几刀,葛某倒地后流血很多。同学们慌忙将葛某送往医院,但还是因为尖刀刺中了心脏,抢救无效死亡了。王某的梦想是考取北京外国语学院,他的学习成绩很好,本来是很有希望考取的。可是现在,当他的同学正在紧张的迎接高考,准备向自己的理想发起挑战的时候,他却在法庭上接受审判,这是一个多么鲜明的对比啊!我们也很为他惋惜。他还说,当他想起死去的好朋友时,内心也是非常的愧疚,因为他的冲动,葛某失去了宝贵而又年轻的生命,也给葛某的家庭和亲人也带来了巨大的伤害。不但父母因此承担了巨额的经济赔偿,自己也以故意杀人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二年,更与自己的理想失之交臂。宣判后,王某深深的忏悔了自己的行为,可是一切都太晚了,年轻的生命再也无法挽回,王某也必须为自己的行为付出沉重的代价。这个案件对我的感触特别深,因为王某的不冷静,改变了两个花季少年的命运,甚至是两个家庭的命运。试想一下,如果在王某和葛某发生矛盾的时候,王某能多宽容一点,再冷静一些,或是换另外一种方式解决这个问题,可能这个悲剧就不会发生。刚才我讲过的马某用随身携带的尖刀将同学刺死的案例同样也是一起典型的校园暴力案件。同学们,听到这些案例,你们是不是也很有感触,因为这些案件都发生在校园里,也随时有可能发生在我们的身边。同窗数载,同学之间难免会发生各种各样的矛盾,但终归都是一些琐事,彼此没有什么深仇大恨,道个歉也就心平气和了,如果非要逞一时的口舌之快,往往会使矛盾激化,造成不必要的伤害。被害人可能会因此家破人亡,被告人也可能因此失去人身自由,受到法律的严惩,这对双方来说都是一种损失,谈不上谁赢谁输,谁胜谁负。当你们走上工作岗位,回忆起上学时的时光,这份同学之间的友情是非常可贵的。我们一定要珍惜这份友谊。

第六、学生因观看、收听色情、淫秽、枪战、黑社会打砸抢等方面的音像制品,因此诱发强奸罪、故意杀人罪的也不在少数,已经引起了我们的重视 中学生的心理发育不成熟,自控能力不强,辨别是非能力相对较差,好奇心又强,喜欢模仿,容易受这些不健康的文化制品的腐蚀而诱发犯罪。在发生的案件中不乏有这样的案例。被告人金某才刚满十五周岁,平时经常去他舅舅家里帮忙干一些杂活。他舅舅家里有很多有关色情方面的淫秽碟片,还有一些有关港台黑社会的暴力片录相带,他经常趁大人不在时自己偷偷看。受黄色录相的影响,他就想找个小女孩强奸。有一天,他在舅舅家附近看到有一个十

一、二岁左右的小女孩经过,他就上前拽住这个小女孩,想强行带到舅舅家进行奸淫,正巧被这个女孩的一个亲属看到,这个女孩才幸免遇难。之后,他又寻机作案。几天后,他在舅爷家门前,看到门前有一个九岁的小女孩经过,他打开门将毫无防备的小女孩拉进来,将小女孩强奸后,害怕暴露罪行用尼龙绳将小女孩杀人灭口,并准备毁尸灭迹,后来被当地公安机关抓获。是不是很难想象?一个不满十六周岁的孩子能用这么残忍的手段将一个小女孩强奸、杀害。这都是因为青少年效仿不健康的音像制品中的一些作案手段和情节,使一个没有杀过人的青少年,在作案的时候表现出非常的成熟和老道。录相片里面那些表现黑社会打砸抢的的打斗场面,以及通过盗窃、抢劫时的不劳而获,而又整天过着花天酒地的生活,这些对青少年来说似乎是一种巨大的诱惑,让青少年深陷其中,不能自拔。所以我们中学生一定要引以为戒,远离这些不健康的东西。 第

七、出入不健康的娱乐场所

目前来说对青少年最具有诱惑力的不健康娱乐场所就是游戏厅和网吧等。在这些娱乐场所空气污浊,人员复杂,有着大量的不健康的娱乐项目,对未成年人生理和心理造成了大量的负面影响和消极影响。不仅使青少年受到伤害,也使一些青少年误入歧途。我们并不是反对青少年上网,并不反对他们利用网络来寻求知识,但是在这里我要强调一点的是,网络一是面双刃剑,要学会正确的使用,千万不要痴迷于网络游戏。因为过多的沉迷于网络游戏,不但会影响你们的学习,更重要的是你们将自身处于一个不安全的环境里,随时都有可能受到侵害,而且还有可能因此引发犯罪。

前一段时间电视上报道了一起学生因痴迷网络游戏,过于投入引发了幻想,把自己想象成游戏中的人物,盲目的崇拜游戏中虚拟的人物形象,模仿游戏中主人公的形象,从高楼往下飞,跳楼自杀的事件,给我们敲响了一次警钟。同学们的心理还不成熟,容易模糊虚拟世界和现实生活的差异,这对我们同学的身心健康是极为不利的。同时因网络诱发的犯罪事件也屡见不鲜。中学生胡某在网吧玩一种用刀捅人的暴力游戏,也就是我们常听到的网络用词PK,由于技术欠佳,每次都被别人捅倒,在一旁的一名少年也在玩同一种游戏,忍不住对其冷嘲热讽。在网络上杀红了眼的胡某当即火冒三丈,抽出随身携带的半尺长的尖刀捅向少年的胸口,导致该少年当场死亡。而胡某仍旧沉浸在暴力游戏中,真到警方赶到才如梦初醒。惊呼:“我是不是杀了人了,我会不会坐牢?”从这个案例不难看出,胡某已沉浸在暴力游戏中失去理智,分不清虚拟网络和现实世界了。有些玩过游戏的同学可能知道,在游戏中的人物一般都有好几条命,死了之后还可以重新活过来。这些错误的引导使沉迷于网络游戏的青少年往往并不理解生命的可贵性。我们要知道,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人一旦死了,即便你有多后悔自己的行为,生命都是不能复生的,所以同学们一定要处事冷静,珍惜我们自己的生命,同时也珍惜他人的生命。

另外,学生经常出入网吧容易对网络游戏产生依赖性,也就是说有瘾。开始是课余时间上网玩,后来就发展到旷课、逃学、夜不归宿、甚至辍学等。使一些孩子过早的进入了社会,更多的接触了社会上的不良影响。可以说,没有哪一位家长会专门给孩子上网玩游戏的费用,而有的学生不吃中午饭省下钱去网吧上网,有的借口学校收费骗取家长的钱,有的甚至偷家中大人的钱。对游戏依赖性越大就越觉得钱不够花,因而有的人开始铤而走险,依靠不正当的手段来获取金钱。有学生因将自己交学费的钱玩游戏花掉了,无法和家长、老师交待,而产生抢劫之念,在实施了一起抢劫犯罪之后被判刑。又如,有两名中学生为了搞到钱去打游戏,竟然绑架了同班同学,并用刀将同学杀死。近几年,因上网无钱,抢劫、绑架等暴力案件数量大增,发人深省。

网吧的环境恶劣,秩序混乱,因此在网吧发生的伤害案件也越来越多,如在这样一起故意伤害案件中,被告人刘某和被害人孙某原系朋友关系,后来疏远。二人经常到网吧上网。案发当天,被告人刘某到某网吧上网。聊天中,刘某与孙某在网上对骂,并互相告诉自己所在的网吧。后孙某来到刘某所在的网吧,刘某因其个子小怕打不过孙某,便掏出随身携带的尖刀刺中了孙某的胸部,导致孙某失血过多死亡。刘某被公安机关抓获归案。因他当时不满十六周岁被判处有期徒刑八年。另外还有一起网吧殴斗案件,多名青少年在文化宫游戏厅玩游戏时发生口角,后来发展到动手发生撕打,结果造成一人死亡的严重后果。其中有三名被告被判处有期徒刑。这些血的事件会带给我们更多的反思。

近几年来,利用网络实施犯罪的案件也屡见不鲜。我市有一起强奸案,被告人马某与被害人徐某系网友关系,两人一直在网上聊天。一次,马某约徐某出去玩,徐某欣然答应,马某去接徐某,一路上马某和徐某说自己家在南方开了一个洗浴中心,在那里养了很多小姐,他负责往南方运送一些小姐。徐某听了很害怕,后悔不该跟他一起来,但又不敢说。到了富锦,马某带徐某去了一家旅店,在房间内马某将徐某奸淫。后徐某趁马某不注意,偷偷用手机给母亲发短信求救,及时赶到的公安人员将马某抓获,徐某才得以解救。另外,还有一些犯罪分子利用网络,在网络上以女孩约网友见面为诱饵,由女孩将网友骗至偏僻处,由埋伏在这里的男青年实施抢劫或者强奸,案例告诫同学们,应该增强警惕性,加强自我保护意识,不要随意出入类似的不健康的娱乐场所,不要贪图小便宜,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的哄骗,更不要随意的会见网友,遇到异常情况要及时和家长、老师沟通解决,尽量的减少被伤害的可能。 在学生中还有一些其他的不良习惯,比如,喝酒、抽烟,无照驾驶摩托车等等。喝酒虽然不能直接导致犯罪,但是人在喝完酒后,大脑受酒精的麻醉,神志不清醒,易冲动,容易间接的引发某些犯罪的发生。我们审理的很多案件都是被告人在醉酒后,在酒精的刺激下引发的杀人、伤害等暴力犯罪。而我国法律规定,醉酒后实施的行为构成犯罪的,应当受到刑法的处罚。法律是无情的,不会因为你喝多了酒而对你手下留情。吸烟有害健康,这是众所周知的,无需我在此多讲,青少年的身心还没有发育完整,吸烟对于正在发育的青少年来说,更是危害严重。更重要的是在歌厅、卡拉OK厅等人员复杂的环境里,抽烟行为也有可能会被犯罪分子利用,成为引诱被害人吸毒的手段等等。目前因未成年人无照驾驶摩托车将人撞死、撞伤的案件也不在少数,有的甚至也搭进了自己的性命,害人又害已。杜绝以上几种不良行为能使青少年远离犯罪的泥潭,同时也能有效的防止罪犯的侵害。我们在座在同学们有没有类似的习惯呢?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吧。 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充满了各种各样的诱惑,面对社会上随时可能发生的各种诱惑,我们青少年如何把握自己,如何选择正确的道路,这是一个考验意志的过程,是一个磨炼性格的过程,也是一个认识自我的过程,更是一个塑造人生的过程。我相信,在我们聪明的孩子们面前,没有什么诱惑是不能抵制的,没有什么弱点是不能克服的,没有什么习惯是不能改变的。 同学们,你们正在成长,有很多事情需要你们去学习,愿同学们都能把握好自己,把握好前进的方向,等待你们是会是更美好的前程。 最后,祝同学们都能够健康成长,学业有成! 谢谢大家。

2013年12月4日

增强法制观念,创建平安校园 ——在12.4法制宣传日的讲话 金仙小学校副校长陈豪

今天是2013年12月4日即全国第13个法制宣传日。今年是实施“六五”普法规划的第三年,现行宪法颁布实施31周年。为做好今年“12·4”全国法制宣传日系列宣传活动,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近日联合发出通知,要求各单位以“大力弘扬法治精神,共筑伟大中国梦”为主题开展系列法制宣传教育活动。深入贯彻落实“六五”普法规划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决议,使广大人民群众的法制观念普遍提高,做到“知法、守法、懂法”,能够积极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国家各级领导干部的法律意识明显增强,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管理的能力逐步提高,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随着普法教育的深入,依法治理工作全面展开,为推进依法治国进程,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都发挥了积极重要的作用。常言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国无法不治,民无法不立。全校同学应一起学法,守法,用法,宣传法。

一.学法。我们广大的青少年只有学习了法制知识,才能知道什么是合法,什么是违法,学会分辨是非,识别善恶,从小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

二.守法。21世纪的中国将是一个法制更加完备的社会,而我们每一个公民必须具备较高的法律素质。广大的青少年只有懂法守法,才能依法办事,远离犯罪。

三.用法。法制法规无处不在。它像是我们身旁的骑士,时刻保护着我们,我们应该合理的运用法律知识来保护我们应该享有的权利和义务。

四.宣传法。不仅我们中学生需要用法制的知识武装头脑,还要用法制的意识武装中国。我们应该鼓励我们身边的人,让他们一起学习和掌握法制知识。唯有如此,才能使我国实现依法治国的法制目标。

作为21世纪的中小学生,学习、掌握必要的法制知识,是我们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法制教育不仅影响着我们的学生时代,更影响着我们的终生。

国有国法,校有校规。学校里的法律既包括国家的各种法令法规,也包括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纪律条令。有的同学对校纪校规视而不见,忽视学校对学生仪容仪表、待人接物、行为言语等方面的要求,不爱护公物、乱扔垃圾、抽烟、沉迷网络、索要同学钱物、为一点小事结伙打架等等„„这些违反学校规章制度的不文明行为严重破坏了我们美丽的校园的和谐氛围。这些同学并没有认识到事态的严重性:一个人的行为久而久之会成为一种习惯,一种习惯久而久之会形成一种性格,一种性格久而久之会成就一种命运。如若以善小而不为,以恶小而为之,积小恶成大恶,最终必然自食恶果。希望同学们在校内严格遵守校纪校规,在校外严格遵守法纪法规!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以法为鉴,可以晓规则。”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做起,做一个新时代的学法、守法、守纪的合格的学生,建设平安和谐的校园。 和谐校园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安全。在增强法制意识的同时,我们还要提高自己的安全防范意识,学会自我保护,特别提醒以下几点:(1)注意食品安全,不吃卫生不合格的食品;(2)注意消防安全,要提高防火的安全意识;(3)注意交通安全。同学们一定要从频繁的交通事故中吸取教训,上下学、穿越马路一定要遵守交通规则,注意来往车辆;上下楼梯靠右行走,不要拥挤;教学楼内严禁喧闹、追逐(4)注意运动安全。注意运动前做好准备活动,运动中量力而行,防止运动创伤。(5)注意冬季雨雪天的路途防滑安全,不走结冰路面,不在路面上滑冰滑雪,不去池塘、湖泊结冰面滑冰。与结冰天气不用水拖走到和楼梯。 最后祝全体老师和同学们安全、健康、快乐度过每一天! 谢谢大家!

推荐第4篇:法治副校长讲话稿

法治副校长讲话稿

米东区检察院 赵永红

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好!

很高兴有机会在这里和大家共同学习法律知识。今天作为板桥中学的法制副校长与同学们学习探讨两个方面的法律知识。一是分析一下目前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现状;二是针对校园里经常发生的一些不良现象,提出相应的处臵办法。

首先讨论一下我国青少年违法犯罪现状。21世纪以来,青少年犯罪是各国共同面临的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青少年犯罪占全国刑事立案比例一直较高,约为75%,处于居高不下的局面。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14—18岁的少年发案率上升较快,成为违法犯罪的高发年龄阶段,并以侵犯财产型犯罪与性犯罪居多,团伙作案数量剧增。“人之初,性本善”,这些少年,曾经天真无邪,如同一张白纸,他们的人生座标为什么变得如此扭曲?人生最初暗淡的一笔来自哪里呢?究其青少年犯罪的原因,既有主观因素又有客观因素,更是主、客观因素相互作用所致。

(一)从犯罪性质看,盗窃犯罪最为突出。许多青少年贪图吃、喝、玩、乐等物质享受,又想不劳而获,从小偷、小摸走向盗窃犯罪;其次是抢夺、抢劫、寻衅滋事等犯罪人数众多;再有者,就是模仿电影电视中的主人翁做案手法,“逞英雄”,无所顾忌,不故后果挥刀作案,以致犯故意杀人或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等严重罪行。

(二)、从犯罪形式看,两人以上共同犯罪人数增多。一些青少 1 年由于过早辍学,无所事事,浪迹街头,便

三、五成群,拉帮结伙,经常聚集在一起吸烟、酗酒滋事、交流作案经验。有的模仿影视片中的黑社会组织,成立帮派或团伙。值得重视的是,有的少年深受黄色、淫秽音像制品的毒害而不能自拔,为了寻求精神刺激,而持刀、持械拦截少女实施暴力。

(三)从犯罪年段年看,作案手段残忍,犯罪后果严重。某市一起少年犯杀人案中,该少年看着手表杀人,计算杀一个人需多长时间,杀完以后还准备杀第二个人。有的少年犯罪手段已经达到智能化、成熟化。作案前周密策划,多次踩点,选择时机,准备作案工具;作案时分工明确,注意配合;有的已会运用反侦察手段;有的一人就犯有数罪,而且情节都比较为严重。

(四)从犯罪年龄看,逐渐趋向低龄化。在受到刑事处罚的未成年人当中已满14岁不满16岁的人数逐渐增多,因为不满16岁不予刑事处罚和不满14岁不负刑事责任的人数也占相当大的比例。有些少年从10—13岁就开始走上犯罪道路。

(五)从犯罪身份看,辍学少年人数居多。

从这些犯罪行为来看,主要的原因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不良动机是产生犯罪的一个重要原因。凡违背禁止性规范的动机均为不良动机,它可以诱发很多犯罪,成为犯罪人实施犯罪的内在动力,如经不住金钱诱惑的拜金主义会产生贪污、贿赂等犯罪,不劳而获、不思进取、贪图享受的享乐主义可以诱惑青少年去盗窃、抢劫,同态复仇的报复心理可以导致去杀害、伤害别人,不良气习如赌

2 博、吸毒等均可以引发大量刑事案件的发生。

2、青少年自身素质不高,抵御能力差。由于文化素质较低,分辨事非能力较差,其涉世的无知性、盲目性就很难应付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影响,经不起诱惑,很容易被别人拉拢、利用,或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义气用事,不计后果等,从而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3、文化糟粕的影响。一些“黄色”书刊的毒害,一些新闻媒体播放的暴力等影视制品的影响,也使得一些青少年效仿而犯罪。

4、婚姻、家庭的影响。一些青少年因早恋行为的影响,造成双方反目成仇,进行凶杀强奸等报复,有一些因父母感情不好或离异造成性格孤癖、内向、不好交往、憎恨男性或女性等不正常心态导致犯罪,还有的因父母溺爱,不良影响(如赌博、吸毒等)造成失足犯罪。

5、学校教育的漏洞。当前,有些学校对青少年学生的思想和法制教育不够,导致许多青少年学生缺乏正确的理想信念,不知什么是违法,什么是犯罪,缺乏普通的法律常识,头脑中没有辨别是非的标准,不懂法、不知法,也就谈不上遵纪守法,这是导致青少年犯罪的又一个重要原因。

6、社会影响也是诱发青少年犯罪的一个原因。目前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很容易产生高消费意识,追求物质金钱的欲望及腐朽思想严重侵蚀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一时间拜金主义、享乐主义重新抬头,经济收入的差距加大,造成了青少年心理上的不平衡,诱发青少年向往金钱物质,使得一些青少年为获不义之财疯狂作案。 从这些原因来看,我们要健康成长,就必须学习法律知识,提

3 高法律意识。

下面,针对校园里经常发生的一些不良现象及处臵办法讲个意见。

《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十四条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和学校应当教育未成年人不得有下列不良行为:

(一)旷课、夜不归宿; (二)携带管制刀具; (三)打架斗殴、辱骂他人;(四)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 (五)偷窃、故意毁坏财物; (六)参与赌博或者变相赌博; (七)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等;(八)进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营业性歌舞厅等场所;(九)其他严重违背社会公德的不良行为。

针对校园里经常发生的这些不良现象,我们应该如何处臵

1)不要抽烟喝酒打牌。一些高年级的学生勾结刚刚辍学的社会青年,经常抽烟喝酒打牌,没有钱,就要想办法搞钱,利用对校园和校园周围环境比较熟悉,向那些低年级或身材矮小的学生要钱,要饭票,以言语相威胁,如果不给就拳脚相加,甚至用烟头烙,皮带抽。如果没有钱就限令什么什么时间带多少多少钱来,还让这些受到侵害的同学带着去抢其它同学的钱,这些同学出于害怕又成了别人的帮凶。近年来在中学校园里这种案件呈上升趋势,他们抢走的财物很少,多是三元两元,但对校园的危害却是很严重的,扰乱了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导致部分学生因恐惧而不想上学,影响学习成绩,甚至心灵上造成一定的阴影。这种现象在我们辖区及我们学校均有所发生。针对这种现象,作为中学生我们应当自觉抵制)

4 2)不接触外面不良社会青年,俗话说的好“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跟那些人接触的多了会扭曲我们对社会观的认识,从而走向犯罪道路。

3)不要上网打游戏赌博聊天等。经常上网打游戏对我们中学生的危害是特别多的,首先从健康方面来讲长时间坐在电脑前大脑高度集中,会导致一些疾病的发生,也会导致脑子的呆滞,经过科学家研究,辐射电磁波对人体的八大伤害,

1、细胞癌化促进作用,

2、荷尔蒙不正常,

3、钙离子激烈流失,

4、痴呆症的引发,

5、异常妊娠异常生产,

6、高血压心脏病,

7、电磁波过敏症,

8、自杀者的增加。我们经常在电视中或在新闻中看到哪个哪个学生由于长时间上网死在网吧里,死在路上这样的消息这都是很好的见证。其次上网聊天打游戏会影响我们的智力,耽误学习时间,而影响我们的学习成绩,过去的时间总是不会回转的,把时间用在有意义的事情上才会抓住机遇,试想我们上网聊天打游戏又有什么意义呢。再次经常上网聊天脑子会局限于网络这个空间中而认识不到社会上存在的一些形形色色的现象,从而导致被骗。现在上网的人多了,同学们在休息日可能在家里、网吧会经常上网,上网可以开阔你们的视野,可以促 进你们的对外交流和学业,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上网千万别上瘾,不然耽误你们的学业不说,还可能因为浏览一些不良网站、网页而诱发违法犯罪行为,因为里面的色情、迷信、赌博、暴力、恐怖等内容会严重损害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一些少年犯坦率地说:我们作案的念头是看了黄色录像后产生的,我们的作案方法是从非法出版物里学来的。当

5 然现今是网络的时代信息的时代,通过互联网我们可以更快更多更方便的获取最新知识,有利于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我们应当更好的利用网络来为我们的未来服务,而不要一味的沉湎于游戏、聊天、赌博。所以上网一定要有一个度,要有所选择,做到心中有数,正确处理,这样才会有益于你们的身心健康。

4)不要观看、收听色情、淫秽,暴力的音像制品、读物等;必竟我们都还是未成年人心理不够成熟,观看这些不健康的东西,会误导我们的思想,一些人看了后会产生一些追求刺激,不计后果的想法,从而走上犯罪道路。今年上半年在107国道上有一些男女学生伙同在一起,学电视中暴力片的情节,多次到国道上抢劫一些过路行人。他们整天不务正业,游手好闲,没钱了就抢,然后就吃喝,鬼混自认为过的是最赶潮流最刺激的生活,最终他们都一个个的被判了有期徒刑,陪伴他们的是牢狱生活,他们给他人带来了伤害,自己的父母带来的伤害,毁了自己的前途。在此,我想,各位同学,你们正处于成长发育阶段,生理、心理都不十分成熟,加上社会阅历浅,所以是非观念较差,容易去模仿从事违法犯罪活动,也容易被人利用。现在电视节目一定非常精彩,但愿精彩后面不要出现无奈。首先不能整日沉湎于电视,要有选择地观看一些有意义的节目,其次要吸取电视节目中的经验教训,绝对不能象有些人那样铤而走险,去以身试法。

5)具备一个良好的稳定的心态,我们这个年龄阶段易猜疑,走极端,任性,特别是那些性格内向的学生容易作出一些过激的行为。因此不要认为我们已经长大,已经对社会有了一定的认知,必竟社会

6 上还存在一些丑恶的社会现象是我们必须面对的,我们的身心还不够成熟,一定要用一颗平衡的心来对待自己和他人。学校如果发现学生有情绪不稳等现象要多和家长勾通多和学生勾通而不能臵之不理。 6)不要打架斗殴,要善待他人,和同学和睦相处,不要用优越感去刺激他人。

校园里还有一类高发案件就是殴打他人、故意伤害、故意杀人。这类案件的诱因有几种:一种是年青人讲义气,帮助哥们出气;再一种是报复,因为某件小事自认为吃了亏,而找事打架。再一种是别人的优越感对那些性格内向具有某种弱势学生的内心伤害。心理素质教育也是我们中学生必须开展的一项教育,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贫富差距越来越大,一些条件好的家庭的孩子的优越感对条件差的孩子来说无疑是很大的伤害,在我们校园里还有成绩好的学生对成绩差的学生的嘲笑也是对他们很大的伤害,这些心理因素也成为校园杀人案的高发原因,学生不仅要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更要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在这个时期,一旦周围的环境发生变化就不能够很好的去适应新环境、敏感、多疑成了这个时期的典型症状。一些内向的学生时常会把别人一些无意识的伤害看成了对自己的贬低,也因此会将仇恨记在心里,而不是通过正面的沟通来消除矛盾。中学生应该有自我教育的一面,不应该以强调自我尊严为原则,最终以暴力的方式解决问题。其实沟通,能让我们更快乐。尤其是那些家庭条件艰苦的同学,对于这些人她们的优越感是不是一把尖利的刀呢?对于敏感期的学生我认为心理教育也是很有必要的,学生要和老师家长多沟通,不要钻牛脚

7 尖,有条件的学校应当开设心理咨询医生来解决学生的心理疾病。 7)不要携带管制刀具,一些学生为了逞威风,或威胁别人,身上经常装上一把匕首,刀具等,《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非法制造贩卖携带匕首、三棱刀、弹簧刀等其他管制刀具的处15日以下拘留、200元以下罚款或警告。

8)不要偷窃,故意损坏财物。一些学生没有钱了就偷,对别人恨了就损坏其财物这些现象都是要不得的,偷窃,故意损坏公私财物,数额大了是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数额较小也会受到治安处罚。俗话说:“小时偷针长大偷金”。一次两次的侥幸会助长我们犯罪的欲望,最终会毁了我们自己。

9)不要早恋。目前校园里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流行着学生早恋现象,这种早恋行为既耽误了学习,又有害身心健康。有些平时表现较好的学生,成绩也非常优秀,但是由于早恋的影响,最后荒废了学业,耽误了前程。希望同学们一定要听老师和家长的话,坚决拒绝早恋现象的发生。校园里还有一类高发案件也是值得我们注意的,那就是强奸案。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年级较大点的男学生蠢蠢欲动对女学生的不法侵害;再一种是校外不法青年对女学生的侵害。针对这些情况,作为学校应当对学生进行一定的性知识教育,让学生对性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女孩子处于身体上的弱势地位,要对自己加强自身保护。比如遇到不法侵害,如果周围有人要大声呼救,如果周围没有人要巧妙地与犯罪分子周旋想法逃走,如已经受到了侵害要注意保存证据,及时告诉学校和家长及时报案。俗话说:做贼心虚,犯罪

8 分子作案时的心理会比受害者更恐惧,受害者的恐惧只会助长犯罪分子的胆量,帮助犯罪分子继续作案。

同学们,你们学校也向我们政法机关反映过,一些社会不良青年经常扰乱学校秩序,对此我们党委政府非常重视,司法所和派出所安排了专人到学校附近巡逻守护,针对那些不法青年,我们的态度是坚决予以打击,决不心慈手软。同时,针对学校附近的游戏厅、网吧,我们也进行了集中整治行动。

同学们,以上我给大家分析了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现象,并针对校园里经常发生的一些不良现象,提出了相应的处臵办法。我所讲的只是给同学们起个抛砖引玉的作用,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同学们一定要认真学习《宪法》、《义务教育法》、《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民法》等一些与同学们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自觉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共道德规范,树立自尊、自律、自强意识,增强辨别是非和自我保护的能力,自觉抵制各种不良行为及违法犯罪行为的引诱和侵害,真正做到远离违法犯罪,健康成长,做一名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谢谢大家!

推荐第5篇:依法治县会议讲话稿

一、深入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和省委、市委全会精神,加快推进依法治县进程 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都深刻阐述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极端重要性。省委九届十次全会、市委九届十二次全会对深入贯彻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省、依法治市作出了安排部署,各级各部门要认真学习领会,切实抓好落实。

一要加强组织领导。推进依法治县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加强党的领导,把坚持党的领导贯穿到依法治县全过程,县委将成立全面推进依法治县领导小组,研究出台具体实施意见。县人大及其常委会要研究切实可行的法治实现途径,建立常态化工作推进机制。各乡镇、各部门要把法治建设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党政主要负责人要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及时解决法治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县委政法委要把握政治方向,协调各方职能,统筹政法工作,督促依法履职,创造公正的司法环境。各级各部门要把推进依法治县作为份内之事、应尽之责,切实承担各自任务,形成推进法治**建设的强大合力。

二要坚持领导带头。各级领导干部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县中肩负着重要责任。要以身作则、以上率下,切实把依法依规办事作为一种自觉行动,努力成为依法治县的组织者、推动者、实践者。要敢于担当,勇于负责,带头抓好各项任务的落实,做到法治建设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重要任务亲自督办,真正以严和实的作风,把依法治县各项要求落到实处。

三要狠抓任务落实。各相关部门要紧扣省委全会通过的依法治省意见和市里即将出台的意见要求,结合实际,认真研究,尽快制定我县具体的实施意见。要把握依法行政这个重点,加快推行权力清单、责任清单、涉企收费清单、负面清单制度,努力做到行政权力进清单、清单之外无权力;加快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构建权责统

一、权威高效的行政执法体系。要守住公正司法这个防线,严格规范司法行为,稳步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加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让群众在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要抓好队伍建设这个关键,创新法治人才培养机制,加强监督管理,强化正风肃纪,建设一支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法治工作队伍。

四要营造法治氛围。要把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切实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要加强法治教育,加大“六五”普法力度,提高普法工作实效。要强化法治宣传,全面解读推进依法治县的政策措施,突出宣传法治**建设的新举措、新进展、新成效,努力形成推进法治建设的浓厚氛围。

二、科学研判形势,充分认识和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

科学分析形势,主动顺应大势,是谋划思路、推动工作的重要前提。前不久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深刻阐释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大规律、大思路;刚刚召开的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对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在新常态下推进全省经济稳中求进发展作出了具体安排部署,这些都为我们做好明年经济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各级各部门要认真学习领会,抓好贯彻落实,切实把思想行动统一到中央、省委对经济形势的分析判断和决策部署上来。

一方面,要深入学习研究,充分认识新常态。能否自觉认识新常态,决定了能否积极应对新常态。关于新常态,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从九个方面深入分析了新常态下的趋势性变化,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牢牢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下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三个基本特征。对此,我们的理解是新常态之“新”,意味着不同以往;新常态之“常”,意味着相对平稳,就具体特征来说: 一是“中高速”,就是经济发展速度正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大家应该看到,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绩,但30多年近10%的高速增长之后,也积累了产能过剩、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减弱等很多问题,潜在增长率下降已成必然趋势,经济不可能再维持此前的高速增长,今后,7%左右的增速将成为常态合理增长区间。 二是“转方式”,就是经济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在新常态下,过去那种以投资和资本扩张为主导、低要素成本驱动的粗放型增长模式已难以为继,经济增长方式将从主要依靠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转向更多依靠深化改革、科技进步和人力资本“三大发动机”,从而推动经济发展提质增效升级。 三是“优结构”,就是经济结构正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产业重心正逐步由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目前全国服务业已成为第一大产业,今年前3个季度,服务业增加值占比46.7%,继续超过工业;传统产业正加速向中高端迈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将越来越明显,经济结构调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迫切。 四是“新动力”,就是经济发展动力正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新常态下,经济增长动力将更为多元,新的经济增长点正在加速涌现。如在产业领域,高技术产业和高端装备制造业已成为重点;在消费领域,网络消费、电子商务等新业态扑面而来;在投资领域,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将成为主流,这些新的增长点潜力将会加速释放,并分化孕育成更多新增长点。 五是“多挑战”,就是伴随着经济增速下调,各类隐性风险逐步显性化。当前,在融资平台、房地产、产能过剩行业和影子银行等领域的风险已经显现,虽然风险总体可控,但化解这些以高杠杆和泡沫化为主要特征的各类风险将持续一段时间,未来随着经济结构的深度调整,还会出现新的风险,我们必须坚持底线思维,把困难和挑战估计的更充分一些。 由此可见,新常态不仅仅是速度的变化,更有结构的优化、动力的转换,是发展的更高要求、更高境界,这种调整也绝不是一年两年的短期行为,而是一种长期性、全方位的调整。面对新常态,各级各部门必须坚持发展、主动作为,努力做到在观念上适应、认识上到位、方法上对路、工作上得力。

另一方面,要善于顺势而为,主动适应新常态。在新常态下,经济发展不可避免会面临众多新的挑战,但也会迎来许多新的机遇;新常态是各地都面临的共同形势,但反映在每个地方又有自己的个性化趋势和特征,关键就要在顺应发展大势的基础上,深入思考分析,找准和吃透这些个性化的东西,不能人云亦云,从而牢牢把握发展的主动权。对我县来说:

从面临的机遇和有利因素看:一是宏观经济总体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虽然当前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经明确指出,明年将继续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促进“三驾马车”更均衡地拉动增长,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这将为我们提供稳定的预期,创造有利的宏观环境。同时,国家将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把长江经济带作为“三大战略”之一重点实施,省、市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实施方案也即将出台,这将为我县发展带来新的历史性机遇。

二是产业发展整体上保持平稳。在今年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形势下,我县传统产业发展实现了“两平稳两提升”。“两平稳”,即首位电缆产业发展保持平稳,全年实现产值预计达到485亿元,同比增长6%,这是在今年铜价持续走低、融资十分困难的不利情况下实现的,很不容易;农业经济发展保持平稳,主要粮食作物和养殖业产效双增,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稳步推进。“两提升”,即羽毛羽绒产业发展加快提速,今年预计产值增长12.5%,上交税金增长44.2%,实现了逆势上扬,同时华谊、磊达等企业的产值和税收也都保持了较快增长;房地产业和建筑业发展稳中有升,全县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长了67%,建筑业上交税金2.3亿元,对地方税收贡献加大。这些都为我们明年发展巩固了“稳”的基础,增添了“进”的信心。 三是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形成。首先是商贸服务业,随着今年一批商贸服务业大项目陆续开工,明年将是这些项目的集中建设和见效期,必将促进我县服务业发展实现大的提升,有力地拉动消费增长;其次是新能源产业,今年我县新能源产业发展实现了突破,华电风力发电、信义光伏发电、丰原生物质发电等一批大项目相继落地、建设、见效,明年将迎来一个大发展的时期;第三是伴随着改革红利的释放和简政放权力度的加大,民营经济发展更加活跃,今年我县新登记注册市场主体5141户,新增公司制企业数较去年增长了22%。这些都表明,我县经济增长的动力更加多元,多点支撑的发展格局正在加速形成。

四是发展的空间格局已经拉开。近年来,我们以无城和高沟滨江新城“两城”为主战场,以**经济开发区城东工业园、高沟经济开发区“两区”为主攻点,拉开了城市和园区发展的框架,为未来一段时期的发展打下了基础、留足了空间。也就是说,今后几年我们的发展不再需要铺新的“摊子”了,在当前宏观形势趋紧的情况下,建设投入和瓶颈制约的压力将会有所减轻,下一步的关键就是要在做好“填空题”上下功夫,在推进“内涵式”发展上做文章。 五是“高铁高速时代”已经到来。我认为,这是我县下一步发展最现实的机遇。京福高铁明年4月份试运营,6月份正式开通;庐铜铁路已全面开工建设,预计2016年正式开通;芜铜高速明年将建成通车,北沿江高速**段、芜湖长江二桥连接线预计将在2017年建成通车,可以说,**高铁高速时代的梦想已经成真,高铁高速开通带来的“虹吸效应”将会加速资源要素的流动和聚集,使我们与“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等重要经济圈的联系更加紧密,为我们吸引大企业大项目入驻、提升承接产业转移水平、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步伐带来了重大利好。

从挑战的角度来看:一是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预计今年全国经济增长在7.4%左右,全省在9%左右,全市在10%左右,我县经济增长也首次进入了个位数时代,预计在8.5%左右。明年,这种趋势仍将持续,今年11月份PMI回落至50.3%,抵近荣枯临界线;PPI同比环比降幅有加速放大势头,宏观经济依然存在着较大的下行压力,保持全县经济平稳增长的压力仍然很大,对此我们要有足够的思想准备。

二是企业生产经营困难较多。受宏观环境影响,企业目前生产经营面临的困难仍然较多,对我县来说,企业面临的最大困难是融资难,导致流动资金十分紧缺,同时生产经营成本也在不断上升。特别是在新常态下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企业正面临着新一轮市场“洗牌”,一些不适应市场需求的企业被淘汰将难以避免。因此,我们必须要把扶持企业发展继续紧紧抓在手上,与企业同舟共济、共度难关。

三是结构深度调整带来阵痛。新常态意味着传统产业将进入深度调整期,而新兴产业的培育还需要一个较长时期,这样原有的预期、平衡被打破,必将带来发展的“阵痛”。对我县来说,今年电缆产业税收持续下降,占全县财政收入的比重已降至29.6%,虽然我县一些新的经济增长点正在成长,但还不足以弥补因首位产业下降而形成的差距,导致今年财政收入增长不快。大家要充分认识到,这种“阵痛”是“成长的烦恼”,是今后一段时期必然要经历的。 四是要素瓶颈制约在继续收紧。在新常态下,及时发现并化解各类隐性风险是一项重要任务,近期,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文件,进一步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清理规范税收等优惠政策,省里也正在制定落实意见,这给我们带来的是既有的融资平台将不能承担政府融资功能,今后也不得自行制定税收优惠政策,可以说,政府“大融资”的时代、招商引资靠“拼政策”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同时在当前的新常态下,土地高收益也难以回归,必然对我们的即期增长带来一些困难。

五是干部能力水平还不相适应。当前,我们有一些党员干部对经济发展新常态认识不足、研究不深,甚至有的干部认为新常态就是不要发展速度了,存在不思进取、顺势而下的思想倾向;对作风建设、党的建设新常态下要求严了、规矩多了适应不了、敏锐性不强,甚至有的干脆抱着“只要不出事,宁愿不干事”的思想,不敢担当,为官不为。我们每一位党员干部都要深刻认识到,新常态绝不是不要发展速度,遵守规矩也不是无所作为,“为官不易”决不能“为官不为”。

以上分析,就是希望全县各级各部门对新常态要有清醒的、自觉的认识,既要看到面临的挑战,更要看到有利的因素,要以正确的态度、对路的方法,积极引领新常态,奋力开创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要解放思想、更新理念,切实转变过去那种看重速度、粗放发展的惯性思维,把发展的着力点凝聚到转方式、调结构、促升级上来,牢固树立早转早主动、快转抢先机的思想,努力实现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发展。要坚持发展、主动作为,当前,发展不足、不优、不平衡仍是我县最大的县情,越是新常态,越要坚持发展不动摇,决不能以速度换档为由听任发展滑坡,防止不思进取、顺势而下的倾向,要以强烈的使命担当,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创新举措,迎难而上,乘势而为,努力做到调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要吃透县情、扬长避短,全面把握**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以更宽的视野思考问题,从更深的层面研究发展,善于“谋势”和“借势”,把优势发挥到最大,把“短板”尽快补齐,做到趋利避害,该稳的稳住,该进的进足,为促进经济稳中有进发展增添新的动力。要扭住关键、精准施策,强化问题导向,树立底线思维,实施更加灵活、更有针对性的举措,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着力解决发展中的难点问题,有效防范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既增强“稳”的定力、又增强“进”的动力、更增强“优”的活力,千方百计保持持续健康发展的势头。

三、突出稳中求进,努力在新常态下实现经济社会新发展 明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经过前期的调研、思考和讨论,我们初步考虑明年发展的总体思路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及中央、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把“稳中求进”作为首要任务,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并举、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并举、城市功能完善和品质提升并举,推进改革攻坚和创新驱动同步深化、民生保障和社会治理水平同步提高、党的建设和作风建设同步加强,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努力完成“十二五”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为实现“十三五”更高质量、更好效益、更可持续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根据新常态下的新形势,我们初步考虑,明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为8.5%左右。需要强调的是,这一预期目标是就全县而言的,不是对各地的约束性指标,各乡镇要结合实际,认真调研,敢于争先,积极提出明年的发展目标;各部门也要拉高标杆抓谋划,确定好明年的各项工作目标。

关于明年的工作,要突出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突出工业经济提质增效升级,努力保持经济稳定增长

县域经济转型发展的核心是产业提质增效升级。我县传统优势产业块头大、比重高,仍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调结构首要任务就是要把传统优势产业调优调强。要聚焦首位产业,加快实施电缆“千亿产业”发展计划,着力在新型电缆项目推进、技术进步、管理创新、市场开拓等方面提升转型效果。要围绕特色产业,加快规划建设羽毛羽绒产业园,努力在羽毛羽绒产业集群发展、延伸产业链、打造品牌等方面下功夫,推动产业向中高端迈进。

在当前宏观环境下,稳增长关键是稳企业。要认真落实各级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密切关注企业运行中的困难,有针对性地调整和完善县里各项扶持措施,坚持“一企一组一策”,继续帮助企业解困。重点要解决好企业融资难问题,政府将继续加强政策性担保体系建设,搭建好平台,营造好环境;金融机构要强化与企业共度难关的意识,尽最大努力满足企业合理的资金需求;企业要多渠道进行融资,特别要抓住国家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机遇,加快股改上市步伐,在直接融资上求突破。 新常态下,市场竞争更加激烈,要主动适应形势变化,利用市场的倒逼机制,抓住有利时机,发挥引导作用,敢于引进央企、上市公司、知名民企等战略投资者,采取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等多种形式,加快推进电线电缆企业兼并重组,更好地整合资源,促进优势互补,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实现做大做强。

虽然目前进入了新常态,但对我们来说,扩大有效投入仍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动力。明年,要结合“十三五”规划编制,深入研究推进长江经济带、皖江经济带建设等政策,切实加强项目谋划和跟踪对接,力争我县有更多项目挤进上级盘子;要进一步完善重大项目调度推进机制,重点推进一批在建项目尽快投产,推进一批工业技改项目早日见效。各园区、各乡镇要尽快排出明年项目工作计划,一开年就要加强调度,确保早投入、早见效。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必须让创新成为驱动发展的新引擎。要以产业化创新为重点,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加快创新平台建设,推动产学研深度结合,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要发挥企业主体作用,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努力在专利发明、标准建设、品牌打造等方面取得突破。要多层次集聚创新人才,加快推进院士工作站和博士后工作站建设,以人才引领创新发展。这里需要强调,明年我县将迎来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县和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考核验收,并将申报国家和全省“知识产权强县工程示范县”,相关部门要把工作做实,确保顺利验收,努力申报成功。 第二,积极培育新的增长点,构建多点支撑的发展格局

目前,我县存在不少新的经济增长点,发展潜力很大,一定要深度挖潜,努力将潜在优势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要加快发展以新能源产业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充分发挥我县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资源丰富的优势,尽快编制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加快推进华电风力发电

二、三期和丰原生物质发电项目建设,力争信义、振发光伏发电等项目及早开工,做大产业规模,延伸产业链条,努力打造新能源产业示范基地,积极创建国家绿色能源示范县。同时,要紧紧围绕核心企业、核心技术、核心产品,加大招引力度,集聚高端项目,促进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其他新兴产业发展取得新进展。

要着力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只有加快发展服务业,才能充分发挥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基础作用。要推进国购蓝鼎商业中心等一批在建商贸服务业项目建成运营,激活我县巨大的消费潜力,促进消费提档升级;要顺应“指尖消费”趋势,出台鼓励电商发展的扶持政策,搭建电商服务平台,加快培育龙头电商企业,推进电子商务和传统商业融合发展;要适应“大众消费”需求,加快旅游、养老、家政、信息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发展,不断优化服务业发展结构。

要做大做强现代农业,我县现代农业发展有很好基础,但目前还大而不强,在新常态下发展现代农业正当其时。要坚持用市场化理念和工业化办法,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深入实施农业产业化“322”发展规划,加快开城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和食品工业园建设,统筹推进生态、休闲、观光、都市农业发展,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把现代农业打造成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点。 第三,加快转变招商理念,更加有效地承接产业转移 新常态也好,旧常态也罢,招商引资是永远不变的状态。要进一步强化机遇意识、进取意识、责任意识,创新招商理念,提高招商实效,做到“两转变一并重”。全面出击要向精准招商转变,要抢抓长江经济带、皖江经济带建设特别是我县进入“高铁高速时代”的历史性机遇,围绕特色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主攻高铁沿线城市的央企、上市公司、知名民企,突出抓好产业链招商,尽快将机遇转化为实实在在的项目。拼政策要向优环境转变,积极适应国家清理和规范税收优惠政策的新形势,逐步改变过去依靠优惠政策招商的意识和方式,更多依靠好的环境和服务来招商。

推荐第6篇:法治教育大会讲话稿[定稿]

法治教育大会讲话稿

武威第十八中学法制副校长

赵文辉

积极推进法制宣传教育,既是学校加强依法治校,全面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学校法制宣传教育在法制副校长的直接领导和指导下,通过建章立制、课内渗透与课外延伸、校内宣传与校外实践相结合等方式,法制教育工作成为学校德育教育的常规工作。一年来,学生的法律意识有了明显提高,学生中没有出现严重的违纪事件,学校周边社会治安环境持续稳定,学校法制教育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本学年,学校聘请我担任学校的法制副校长。一年来在武威第十八中学校长和各位副校长的协作配合下,武威第十八中学的法制教育工作取得可喜的成绩。具体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认真贯彻执行有关综合治理的方针政策

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有关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方针政策,研究制定学校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意见,每学期牵头召开一次校园综合治理例会,学习传达上级有关精神,布置每学期综治工作的重点,讨论解决综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不安全的隐患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并抓好落实。

二、积极参与制定学校法制教育的计划

积极参与制订学校法制教育规划和计划,协助学校开设法制教育课程,做到教学计划、教材、课时、师资“四落实”。认真参加学校每学期一次校园综合治理专项工作例会。根据治安形势变化,认真研究布置学校每个阶段综合治理工作的重点。根据学生特点,积极指导学校开展法制教育、安全教育、禁毒等方面的教育,弘扬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方略,在校园民主与法制建设中起积极作用。

三、协助学校建立健全的校园安全和保卫制度

本学年法制副校长派干警多次到我校指导制定有关校园安全工作制度,并具体指导保安人员如何做好校园的安全保卫工作,参与学校每学期的安全检查工作,善于发现学校存在的安全隐患并及时向学校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并制定相关措施,使学校人防、物防和技防措施得到有效落实,杜绝火灾和其他各种安全事故的发生,保证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四、积极指导学校开展普法宣传教育活动

1、充分利用校园广播、学校宣传栏、黑板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提高全体师生的法制意识,增强法制观念。

2、举办 “普法手抄报”比赛,在学校法制宣传月期间,法制副校长专门来校指导学生开展“普法手抄报”比赛,从内容采集、撰写、排版到评比等工作,都能全程参与,通过比赛,既使学生了解相关的法律知识,又充分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3、开设法制教育课,法制副校长每学期安排派出所干警来校开设法制教育课,系统讲授《未成年人保护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和《预防未成年犯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等法律法规。同时又热心指导各学科教师结合各学科特点,渗透普法教育,让学生较系统地掌握相关法律法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4、通过黑板报、主题班队会、法制讲座等形式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在本学年的两学期中,都落实干警来校举行禁毒方面的知识讲座,张贴《珍惜生命、远离毒品》等宣传资料,参与学校“珍惜生命、远离毒品”主题班会活动,使我校学生毒品知晓率达100﹪。

5、每学期还来校举办法律知识讲座,主讲内容除了法律常识外,重点选择青少年犯罪的案例,以案说法,以案讲法。通过讲座,使广大学生知法、懂法,并自觉地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教育学生从小学法、守法用法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才能成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合格人才。

五、联合交警、派出所等相关部门整顿学校周边环境

一是参与校园周边环境的治理工作,指导学校建立校园及周边治安状况定期排查机制度。针对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学生年龄小,容易受骗的特点,对学生进行恐吓,骗取钱物等情况,法制副校长不定期组织派出所干警依法开展校园周边环境的专项整治活动,严厉打击侵害学生人身安全、财产安全和危害校园秩序的违法犯罪分子,确保学生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条件。二是协助学校门口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学校门口过往车辆较多,学生上放学的时间充满了不安全因素。针对这种情况,法制副校长都特别重视对学生交通安全知识的教育。邀请交警来校做交通安全知识专题讲座,同时协助学校举行“交通安全在我心中”演讲赛,通过讲座和演讲赛,使学生全面了解交通法规和相关交通安全知识,提高了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同时积极协调交警做好学生上放学时段校园周边交通秩序的管理,疏通学校门口道路交通。热心指导教师巡防队在学校日常安全管理和安全防范方面的工作重点,努力维持校园及周边环境的安全。

总之,一年来在校长的领导和指导下,学校在法制教育工作方面已趋于规范,学生的法律意识有了明显提高,学生中没有出现严重的违纪事件,学校周边社会治安环境持续稳定。

在学校领导和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校在法制教育、综合治理等方面取得可喜的成绩,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发扬优良作风,为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和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推荐第7篇:某镇法治创建工作会议讲话稿

XX镇法治创建工作会议讲话稿

各位同志们:

今天,XX镇委、镇政府在这里组织召开依法治镇工作会议,是XX镇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依法治镇,深化平安建设,构建法治和谐XX的新形式、新举措,我表示坚决拥护和支持。XX镇在依法治镇在维护稳定、调处纠纷、打击犯罪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效果都非常好。今天的动员会后,我们要更加认真学法,做到懂法、守法、依法。我们政法部门将坚持严打方针不动摇,继续依法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切实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努力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为XX镇文明建设提供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依法协调利益关系,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良好的社会秩序和治安环境,是一个地区法治化程度的重要标志。在实际工作中,政法部门将切实依照法律的规定,解决好经济发展中的矛盾和利益冲突,坚持用法律、政策来协调人民内部矛盾,用公平公正来保障群众的合法权益,坚持把解决社会矛盾纠纷引入法治轨道,进一步完善人 民调解、行政调解、诉讼调解和信访接待等相结合的“大调解”机制,教育引导群众理性、合法地反映诉求、解决问题。对于群众合理的诉求按政策应当解决的问题,我们将想方设法予以解决;对少数违法上访、缠访闹访、无理取闹、危害社会秩序又拒不执行法院裁判的人员,特别是幕后牵头组织人员,我们将坚决依法严肃相处。

二、实施大稳定战略,为建设和谐社会提供坚强保障 建设和谐社会需要安定团结的社会政治局面和健康有序的经济发展环境。政法部门将以服务经济发展为中心,努力创建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以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重点,进一步加强打击“黄、赌、毒,两抢一盗”等违法犯罪的力度,加大对乡镇重点地段巡防力度,严厉打击刑事犯罪活动,重点打击严重暴力犯罪、团伙犯罪以及圩霸、村霸等涉恶涉黑犯罪,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合法权益。高度重视农村社会稳定。依法打击各种影响农村稳定、侵害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危害社会发展的犯罪活动。对各类严重刑事犯罪,政法部门要加大力度,快侦、快破、快捕、快诉、快判,从重、从快、予以打击。

三、坚决打击故意干扰和阻碍政府依法行政违法行为,确保依法治镇工作顺利开展。当前有些法律意识薄弱、法制观念不强的人,对政府依法行政工作不理解,甚至不讲法律,不讲政策,不讲程序,不讲事实和道理,阻挠和对抗政府依法行政。在此,我们严肃告诫那些试图干扰和阻碍政府依法行政行为的人们,要进一步提高认识,清醒头脑,要充分认识故意干扰阻碍政府依法行政是违法行为,必将受到法律制裁。我们政法机关将一如既往全力支持政府依法行政工作,严厉打击各种违法行为,为政府顺利开展各项工作保驾护航。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为社会稳定和谐保驾护航。

推荐第8篇:法治建设暨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会议讲话稿

2015年度法治建设暨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会议讲话稿

2015年度法治建设暨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会议讲话稿

“六五”普法规划实施已到了中期阶段,法治xx建设纲要实施也进入了第三年,在这个攻坚克难、发展提升的关键时期,省厅和依法治省办组织召开这次工作会议十分必要,既是近两年来法治建设和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总结会,也是“六五”中期督查以及后两年多工作的部署会,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法治xx建设快速发展的动员会。刚才,国安副厅长总结了去年以来我省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部署了下一阶段的任务,我完全赞同。借此机会,讲四点意见,供同志们参考。

一、科学把握新形势新要求,进一步增强做好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改革开放以来,我省法治建设经历了三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以“一五”普法为起点,我省连续开展了27年的以普及法律知识为重点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法治建设在此阶段正式起步并快速发展。第二阶段以党的十五大提出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为起点,我省开始实施依法治省工作,将法治建设从普及法律知识向法治创建、依法治理等深层次延伸。第三阶段以2011年省委印发《法治xx建设纲要》为起点,全面部署了今后一个时期法治建设的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全面开启我省法治建设的新阶段。回顾这三个阶段,全省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系统积极组织,在座各位参与其中,艰辛努力永记史册。党的十八大报告站在我国法治进程的新起点上,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对于具体从事法制宣传教育和法治建设的同志们来说,既是我们做好这项工作的难得历史机遇,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我们要深刻把握党的十八大的要求,从实现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战略部署的高度,切实增强加快法治xx建设和深入推进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一是各级领导的高度关注,需要我们抢抓工作新机遇。党的十八大提出了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作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战略部署。十八大以来,中央领导同志在纪念现行宪法颁布施行三十周年大会、中央政治局第四次集体学习、国务院机构职能转变工作会议以及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等重要会议上都较为全面地强调了法治建设,身体力行地将法治贯穿到治国理政的全过程。省委书记张宝顺在我省纪念现行宪法颁布施行三十周年纪念大会以及省委中心组理论学习会议上就全省的法治建设也作出了强调,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各级领导的高度关注,既是多年来法治建设工作者不懈努力的结果,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加快推进法治建设,实施依法治国成为基本国策和国家战略,不仅为我们指明了方向,也为做好法治xx建设和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我们务必抢抓工作新机遇,推进工作大发展。

二是工作重点的更加突出,需要我们探索工作新路径。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法律实施的任务更加凸显,广大人民群众的法治需求不断增强,这对普法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不能满足于单纯地通过普及法律知识,把法律交给广大人民群众的要求,而是要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广泛社会教育行为,将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和法治理念根植于人们心中,使法律所确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深入人心,使知法守法成为全民的自觉行为,全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得到进一步提高。为此,我们要围绕重点工作任务,积极探索普法教育工作的新路径,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

三是工作难点的客观存在,需要我们破解工作的新难题。刚才国安副厅长在讲话中,对当前的形势做了深刻的分析,对阻碍法治建设和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矛盾和问题也做了剖析。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工作方向的更加明确,既给我们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也带来了压力和挑战。从宏观要求向具体政策转变有一个过程,从领导讲话向制度落实也有一个过程。政策的争取,制度的落地,创造性的抓好落实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重要而迫切,尤其是在日常工作中各地各部门依然存在的重视不够、办法不多、手段不新,发展不平衡等问题,都极大地制约了工作的深入开展。这需要我们以满腔的工作热情和高度负责的态度,以敢于担当的勇气和改革创新的锐气,进一步加大攻坚克难的力度,破解工作中的难题,推进工作快速发展。

二、充分发挥先导性作用,进一步开创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新局面

法制宣传教育是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重要环节,发挥着重要的先导性作用,承担着传授法律知识、培育法律文化、弘扬法治精神和树立法治理念的重要任务。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增强全社会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识。”司法行政机关、普法依法治理机构承担着法制宣传、法律服务和法治保障三项基本职能,既是推动法治实践的重要部门,也是推进法治建设的重要力量,在全面推动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中处于先导性、建设性、基础性地位。为此,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和普法依法治理机构要在法治xx建设的伟大实践中,继续发挥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先导性作用,努力推进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新突破。 一要突出重中之重,抓好重点对象的学法用法。党的十八大强调,要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这表明,法治能力将成为领导干部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的重要内容,事关依法治国方略的全面落实,事关国家的长治久安。各级领导干部是推进法治建设的“关键少数”,只有全省各级领导干部自觉强化法治思维,自觉运用法治方式,方能在全社会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场效应”。“六五”普法规划将领导干部和青少年列为普法工作对象的重中之重,作为法制宣传教育的组织实施部门,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和省直各普法依法治理机构应充分履行职能,在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能力上发挥更加积极作用。一是要以求实效为前提。下大力气改变目前存在的重过程、轻结果,重形式、轻实效的弊端,努力形成以效果为导向的工作方式,真正做到措施以务实为本,成效以实践检验为根,工作以群众满意为准。二是要以宣传宪法为核心。重点要以近期即将出台的“领导干部宪法知识年度测试实施意见”为契机,通过明确测试内容、测试对象、测试形式和测试结果的使用,进一步推进宪法基本原理的学习教育,增强领导干部的宪法意识,进而引导其理解和认识法治的目的和本质特征,奠定领导干部提升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能力的坚实基础。三是要以强化工作合力为保障。司法行政机关要加强与组织人事部门的联动,健全并落实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制度,探索将依法决策、依法管理、依法办事等考核结果作为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的内容,运用纪律和组织等手段督促领导干部“真学、善用、坚守”。

二要突出重点方向,抓实重点领域的宣传教育。不久前,方春明副省长到司法厅调研时强调,全省司法行政系统要紧紧围绕建设法治xx、把xx建成为全国最和谐稳定的省份之一的战略目标,做好法律服务、法治保障等各项工作,为打造“三个强省”、建设美好xx,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提供保障,选准主攻方向是关键,找准重点领域是前提。法制宣传工作就是要主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在服务中明确方向,在大局中检验成效。一是做到关口前移。针对我省在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过程中,各种社会问题交织复杂,热点、难点和突发事件增多的客观实际,法制宣传要注重研究社会群体思想、行为发展变化的新规律,强化信息获取能力,不断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前瞻性,努力使法制宣传教育更加贴近人民群众的需求,贴近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二是做到主动适应。要着眼于群众的实际法律需求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在法制宣传中服务群众,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要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宣传,在实施基本法律宣传的基础上,要更加突出针对性和有效性,将公民不易获取的行政、司法、立法机关内部的规章制度以及能够对公民的法律权益构成影响的规范性文件,纳入普法的视野,适应广大群众对普法工作的深层次需要。三是做到普法惠民。要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工作的切入点,大力宣传规范公权运行、尊重和保障公民权利的法律法规,突出有关劳动就业、社会保障、住房改善、环境卫生、食品安全、医患纠纷、城市拆迁等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不断彰显法制宣传工作以人为本,让人民群众在法律的护佑下安居乐业。

三要突出主要问题,强化重点工作的推进举措。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四次集体学习时强调: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科学地指明了“共同推进”和“一体建设”是法治建设的具体措施和实现路径。全省法治建设和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必须要按照“共同推进”和“一体建设”的路径要求,加速创新发展,实现重点突破。首先要建立健全工作制度。用制度明确目标责任,保障和增强法制宣传教育的实效性。当前重点是加快推进《xx省法制宣传教育条例》立法修订前调研论证工作,将在实践中遇到的新问题、新要求上升到立法层面,最大限度地增强条例的时效性和科学性,为法治xx建设与法制宣传工作提供法制保障。要健全完善各级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制度、培训制度,在制度中明确中心组集中学法数量要求、内容要求、效果要求,落实各类重点对象的学法用法制度,细化学法内容、任务重点、实践要求、效果目标,通过详细具体可操作的制度保障学法用法任务的落实。第二要建好各种阵地载体。法制宣传阵地是承载法制宣传教育的有效平台,要继续按照物态化发展、实体化展示的思路固化各类宣传载体,最有效地将法律条文、法治精神物化为生动活泼的各类实体。要坚持把传统手段与现代传媒结合起来,在通俗化、形象化、大众化上下功夫。第三要实现考核工作全覆盖。严格的考核是推进法治xx建设和做好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有力保障。省依法治省办确立了“三步走”战略,分别是推进法治建设和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纳入政府目标责任考核、纳入机关效能考核和纳入领导干部政绩评价考核。纳入政府目标责任考核去年已经成功实现,下阶段要在做好市县全纳入和完善考核内容的基础上,积极争取增加考核权重,逐步实现所占比例与法治建设在“五位一体”建设中的地位相匹配,与发挥的基础性作用相适应。同时,今年要重点推动机关效能考核的纳入,这既是《规划》和《纲要》的明确要求,也是落实“谁执法谁普法”原则的必然需要,更是完善考评体系的关键环节,不考核省直部门,仅以各市政府相关法治建设工作来评价法治xx建设是不全面的,依法治省办要加强与相关省直部门的沟通协调,共同努力争取年内纳入,各地也要主动作为,争取率先纳入本级效能考核之中。在实现这两项考核的基础上,要根据依法治国重点是依法行政,关键是领导干部的明确要求,继续推进将行业和区域法治状况与党政领导干部的政绩评价有效挂钩,加强考核结果的运用,强化各级责任,形成工作合力。

四要突出开拓创新,做好薄弱环节的改进提升。社会的发展是动态的,包括法制宣传教育在内的法治建设也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过程。落实“增强全社会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识要求”,关键在于创新。一方面要始终保持思想认识上的清醒。思想认识上的清醒是创新提升的前提。要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和省委关于法治建设、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新要求,认真学习法制宣传教育和法治建设的基本理论,深刻把握法治建设和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在新一轮经济体制改革中的重要任务。6月13日,《人民日报》刊载了相关专家的理论文章《新一轮改革的突破口》,明确提出了新一轮改革应以加强法律制度建设为突破口或重点任务,建议同志们好好的读一读。去年以来,各地司法行政机关的领导班子发生了较大的调整,分管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同志也有了新旧交替,不少同志是第一次接触到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要切实从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高度来理解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推进法治建设的重要性,从而不断改善薄弱环节,创新工作形式,提升工作成效。另一方面要始终抓好机制创新。制度和机制更具有根本性。要进一步健全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实施、各部门齐抓共管、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认真总结近年来,法制宣传基本经验,逐步完善基本工作制度,加速制度体系建设,牵引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向更高层次发展。

三、充分发挥保障性作用,进一步加快法治xx建设新进程 法治xx建设在美好xx建设大格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保障作用。2011年以来,省厅和依法治省办加大了制度顶层设计的力度,基本构建起法治xx建设和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制度框架,但法治建设是一项接地气、连世情、通民意的系统工程,制度是否科学,成效如何还需要在实践中检验,在抓落实中完善。 一要进一步强化法治创建。法治创建涉及社会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是走“一体建设”法治道路的重要引擎,也是“共同推进”的着力点,进一步强化法治创建工作是当前面临的一项十分紧迫的法治课题和历史任务。一是要深入推进法治城市建设。从各级依法治理机构办公室职能来说,在推进法治城市建设中首先要抓好量化管理,在设定政府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和政府机关效能考核内容时将法治城市建设的工作要求和具体标准纳入其中,形成刚性的指标体系。要适时深化法治行业创建活动,协调抓好各类法治单位创建,重点在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执法部门、医院、学校等系统、行业和窗口单位开展依法行政示范单位、诚信守法企业、依法治理示范校等创建活动。充分发挥法治创建先进典型的引领示范作用,进一步带动全社会共同营造尊法守法的浓厚氛围,汇聚法治城市建设的正能量。二是要加速推进基层民主法治建设。为主动适应社会发展要求,丰富美好乡村建设内涵,增加基层法治创建工作抓手,今年我们提出了,努力实现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与省重点培育的中心村建设同步推进,与省治理改造的自然村建设统筹推进。上半年以来,宣城、广德等地积极抓住政策机遇,主动与政府相关部门沟通协调,共同出台了此项工作的实施意见,民主法治示范村的相关工作要求纳入了中心村建设之中,实现了同频共振,共同发展。其他各地也要加快工作进度,加强政策研究,加大攻关力度,抓紧抓早,争取主动,不断提升基层法治建设的社会效应。三是要着力推进法治社会建设。实现“在更高起点上全面推进平安中国建设,努力建设领域更广、人民群众更满意、实效性更强的平安中国”,必须要不断加强法治保障,推进法治社会建设,坚持把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作为首要价值追求,把切实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作为法治建设的根本任务,组织引导法律服务队伍,开展民生法律服务维权行动。通过开展人民调解、法律援助、法律服务等活动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把开展工作的过程作为向群众进行法制宣传教育的过程,使群众从亲身经历中学习法律知识,增强法律意识。 二要进一步推进法治文化建设。推进法治文化建设是提升法制宣传教育水平的必然要求,也是法治xx建设的重要内容。早在2006年“五五”普法启动之际,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发表文章强调要通过传播法治理念、培育法治精神,进一步弘扬法治文化、树立法治权威。去年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共同印发《关于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意见》,明确将法治文化建设作为文化强省建设的重要内容,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部署、纳入党委、政府考核评价体系,纳入省“861”行动计划。为贯彻省委、省政府的工作要求,今年省依法治省办正在联合省委宣传部等十部门共同制定落实该文件的实施意见,以进一步细化部门责任、明确资金渠道。全省各地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将法治文化建设作为今后一个阶段我省法治建设和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摆上重要位置,尤其是省直相关部门要根据省委、省政府的既定部署,主动发挥部门优势,加强协调配合,加速形成推动法治文化建设的合力。在具体实践中,要坚持贴近中心、贴近需求、贴近群众,鼓励创作体现时代性、富有创新性、突出群众性的法治文化作品,使法制宣传教育活动更加生动活泼、效果更加深入持久。

四、切实强化组织领导,进一步提高整体工作的水平和实效

近年来,省厅和依法治省办在加强对法治xx建设和法制宣传教育的组织领导方面下了很大功夫,但距离形成上下联动、有序推进的工作机制和齐抓共管、协同发展的工作合力尚有距离,四月份,国安同志带领依法治省办对全省国家级和省级的普法依法治理联系点进行了一次全面的调研,形成了调研报告,可以看出,尽管这几年全省法治建设取得了很多成绩,但是存在的问题也不能小视,尤其是在组织领导机制建设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一要深入调查研究。不断把握法治建设的新特点新规律,进一步增强解决各种问题的前瞻性和主动性。调查研究的目的是发现问题并着重解决问题。如是体制机制造成的问题,我们就要充分发挥聪明才智,搞好完善制度设计。如是责任心不强,则是工作努力不够。各级都要加强调查研究,找准解决问题的关节点,细化解决问题的时间表,制定解决问题的路线图,确保法治xx建设在解决问题中不断发展进步。

二要增强工作实效。工作实效是法治xx建设和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生命力所在。随着各级党委政府对法治xx建设工作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检查考核的层次越来越高,容易导致个别地方忽视基础工作,而专注于做好面子工程,往往会变成形式主义,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损害了法治xx建设的科学发展。因此,在工作中,我们要踏踏实实的做好每项工作,用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带来“真金白银”的工作成效,让人民群众得到实惠。

三要加强沟通协作。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和依法治理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积极协调并组织各成员单位,按照任务分解和工作职责要求抓好文件制度的落实。要善于与各行业主管部门加强协调,积极建立工作信息共享渠道,搭建联动互动平台。省直各部门也要加强法治机构建设,保证有人干事、有经费干事。 四要做到持之以恒。法治xx建设和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是一项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事业,每一项成绩的取得难以用量化的指标来衡量,每一次付出以后也难以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工作起步易,功到“半坡”难。学会坚守,懂得坚持,是做好工作的前提。要有足够的定力和静气,镇定执着于我们所从事的事业,要有“千磨万击还坚劲”的功夫,矢志不渝的走下去,也要有不散的合力,才能持续发力,实现法治建设的中国梦。

同志们,面对新的形势和繁重的工作任务,全省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和普法依法治理机构又一次站在新的起点上,我们要紧紧围绕法治xx建设和法制宣传教育的目标任务,紧密结合工作实际,着力开拓创新,注重扎实推进,为建设美好xx、实现法治建设的中国梦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推荐第9篇:法治

当下的中国,法治为何会成为老百姓的口头禅,就是因为法治已成了百姓的真需求,我们需要法治来改变拆迁或城管制度;需要政府把政府权力清单挂在阳光底下;需要政府减少许可审批给市场主体更多自由;需要法治保障投资风险的减少;需要法治来保证每人都不会吃到有毒食物;需要法治保障教育与就业机会的公平;需要法治保障个人意见有正常畅通的渠道和方式得以表达;需要法治来保证自己的官司受到法院公平对待;需要法治来保证自己不被侦查机关任意监控和关押

新一届领导人是在这种背景下,认认真真琢磨法治问题,提出一些新思路,比如上任伊始就强调“宪法高于一切”,“坚决纠正违宪违法行为”,“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重大改革都要“于法有据”、各级领导干部要掌握“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牢笼”,“法无授权无权力”,“法无禁止即自由”,“司法权是判断权,司法权是中央事权”,等等,这些提法都是很内行、很纯正的法治思想。

可见新一届领导不仅把握了法治的重要意义,而且理解了法治的内在精髓。这些提法也都反映了中国经济社会和各阶层民众对法治的真实需求,也体现了中国新一代政治家对现实社会需求的准确把握。

总之,大家意识到推进法治不只是律师和法官们的事,还是企业家、知识人、政治家等社会各界的事,更是事关老百姓人权与民生的事,推行法治成为中国人的真实需求。

第一,法治与国家治理现代化。要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就是要确立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共产党自身的需求会强调执政方式的转变,强调国家治理方式的转变。

这个议题中最急需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在法治的框架下进行改革,如何体现改革于法有据,如何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来推进改革、规范发展、促进矛盾化解,如何普遍建立法律顾问制度。

第二,维护宪法权威与违宪监督机制。重申宪法具有最高权威,虽不会对宪政作出定论,但会明确提出依宪治国、依宪执政是依法治国的核心,要进一步健全宪法实施监督机制和程序。

这个议题中最急需解决的问题是:是否取消禁令,宣布各级司法机关可以在裁判文书中引用宪法?如何启动宪法实施监督制度?如何增加有地方立法权的城市的数量?

第三,顺应市场化需要,建设法治政府。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减少权力、公布清单。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

这个议题中最急需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整合执法主体,相对集中执法权?如何理顺城管执法体制?如何完善行政执法程序,规范执法自由裁量权,加强对行政执法的监督?

第四,法治与司法改革,如果说法治是政治改革的突破口,那么司法改革是首选的突破口。中央已经确立司法改革的思路,消除司法权的行政化、地方化、大众化。为了确保“独立公正”,一是实行省以下统一的司法管理体制,脱离地方政府管理,二是实行职业化人员管理制度。

这个议题中最急需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处理好党的领导与司法独立的关系,能否把党对法治建设的领导与党对司法的领导区分开来;党不能以领导政府那样的方式来领导司法,能否不干预具体个案。

还有就是,如何改革政法委,省以下政法委的建制是存是废;如何总结近十年政法工作的教训;如何健全司法权力运行机制和人权司法保障制度?

第五,法治与反腐败。总结反腐败的经验教训,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推行地方各级政府及其工作部门权力清单制度,依法公开权力运行流程。现在我们往往是以纪委查腐和检法惩腐为主,以群众举报、网民人肉、媒体挖粪甚至民间戏言所谓的“小三反腐”,等等,都可归纳为“人工反腐”。

这个议题中最急需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克服张五常所说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带来的“制度化腐败”?如何在法治系统中通过制度来防止腐败而不是单一的反腐,也就是说,我们如何从现在的“人工反腐”转变为“制度防腐”。

第六,全面系统阐述“法治中国”理论。不仅用“法治中国”概念涵盖上述所有的重点议题,还在“依法治国”思想上有新内容和有新举措。

这个议题中最急需解决的问题是:需要阐明“法治中国”的内涵与外延,使内部各方面关系在法理上更加协调。法治国家与法治社会的关系怎么表述;在政府法治之外如何强调行业法治;建立什么样的法治建设指标体系和考核标准;法治建设的步骤以及与小康目标的关系。

2020年实现小康时,法治达到什么水平都需要加以更明确详细的阐述,2049年建国一百周年时,法治达到什么水平。

既是对我们党法治思想、法治实践的总结,更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担当起时代赋予的使命,从“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理念”到“提高立法科学化、民主化水平”,从“法律要随着实践发展而发展”到“凡属重大改革都要于法有据”,从“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到“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一系列重大思想重要论断,一系列关键部署核心举措,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指明了方向,为党治国理政提供了根本遵循。

在这一总布局的架构下,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一系列理论阐述,不断丰富和完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思想—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关键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把法治建设和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把他律和自律紧密结合起来,做到法治和德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程中,既有理论层面的深邃思考,又有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方面的具体部署,展现出系统推进、重点突破的态势。

“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不断开创依法治国新局面。”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吹响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如何处理深化改革所必需的“破”与法律规定上“立”之间的关系,成为检验执政者依法执政、依法治国的一个风向标。

2014年2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上强调,凡属重大改革都要于法有据。在整个改革过程中,都要高度重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发挥法治的引领和推动作用,加强对相关立法工作的协调,确保在法治轨道上推进改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以后,国家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总体上已经有法可依。“全面深化改革,首先要求坚持依法办事,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各项改革举措。”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阚珂说。

根据党中央的统一部署,立法机关集中开展对法律的“立改废”工作,既释放了依法治国的强烈信号,也为全面深化改革能够按照“施工图”蹄疾步稳地向前推进提供了法律保障。

这体现出中国领导人意识到法治建设对保持经济发展、建设廉洁政府、维护社会公正以及保护环境等目标的达成至关重要,这是一个积极的信号。

十八届四中全会首次以全会形式,专题研究部署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这次四中全会,把“依法治国”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事实上,2012年,中共十八大已明确提出,到2020年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时要实现的法治目标——“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不断提高,人权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 要实现十八大提出的“法治中国”目标,这次十八届四中全会,以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作为主题来研究,并且将以全会决议的形式做出有关决定,这在党的历史上确实是第一次。具体的说,它自从1997年十五大确立“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以来这是第一次。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社会主义法制以来是第一次。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是第一次。从1921年,我们建党以来也是第一次。所以这次全会能够以这个主题来做专门的研究,我们有一种期待,我认为这次全会对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法制的理论与实践,都会有一个全面的推进。表明执政党和国家会更加重视依法治国的议题。这是执政党基于社会各种形势的变化和社会期待的一种判断,也是执政党保持自身优势的举措。执政党不是国家机关,但在中国社会具有特殊地位,执政党把依法治国作为中央全会的主题,这个行动本身就具有高度的象征意义。中国的法治发展将迎来一个新的契机。

由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多个层次的法律规范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国家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各个方面实现有法可依。 十八大以来,“依法治国”就不断被强调。“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等等,这样的内容,在不同的场合被中央经常提起。

从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发展的进程来看的话,法治应该是发挥治国理政基本方式的这样一个重要作用。从一个国家制度文明的建设要求看的话,也应该高度重视法治在治国理政方面的重要作用,尤其是在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公民合法权益,维护国家的安全稳定方面看,也应该高度重视法治,也反应出了一种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候对法制的强烈的需求。

习近平在多次场合下讲到改革必须要有法治方式和法治思维,必须在法治的框架内进行,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利益更加多元,社会矛盾交织,要求处理好改革与法治的关系,依法治国自然而然成为改革的路径选择。十八大之后采取了高频度、高强度的反腐措施,这些举措赢得了社会的高度认可,但是这种反腐方式难以治本,没有配套的制度建设,反腐将会出现前腐后继的现象,这也就要求进行法治国家的建设,打造好制度的笼子。

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到推进法治中国建设

在十八大报告中,对于十五大报告提出的“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分别加上了“全面”和“加快”的要求。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将“推进法治中国建设”作为重要内容,其中提到,建设法治中国,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 2013年2月23日,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不断开创依法治国新局面。

在现阶段,不仅要强调依法治国,“更要强调依宪治国”。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宪法是保证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的根本法,具有最高权威。要进一步健全宪法实施监督机制和程序,把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应该考虑怎样通过法律制度更好保护人民的权益,应该让法律成为人们进行权利保护以及处理争议纠纷的根本方式,让法律成为人民一种生活习惯。其次,“依法治国”不能仅仅是保护人们免受不公平不合理的对待措施,还应该提供更多制度性的保障措施,让人民有能力有意愿去做一些事情。如果把这两方面结合好,我国的“依法治国”体系应该会有极大的提高。此外,“依法治国”还是立法、司法和执法三者的有机结合,相信这次全会会让老百姓获得更多实惠成果。”

。这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共首次以“依法治国”为主题的中央全会。据中国新闻网消息,从中共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基本方略,至今已经17年。这17年间,中国在法治国家建设上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但是当前,中国法制法规体系还存在漏洞缺失,社会法治观念还较淡薄,官员权力滥用、国人道德失范现象时有发生。

民众对依法治国的5个期待

金秋十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即将召开,研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值得注意的是,这是党的中央委员会全会首次将法治作为主题。

依法治国关乎改革全局,关乎国人福祉,关乎民族前途命运,关乎国家长治久安。在中国法治进程新的重大突破进入倒计时之际,亿万人民群众有着怎样的期许与热望?

法律至上公民权利得到更充分保障

“现在食品安全问题很严峻,希望法律更严厉一些,让那些造假者假一赔十,再也不敢害人。”来自吉林的打工者柴莉莉期待。“空气污染这么严重,可是还有那么多污染企业关了又开,法律上有没有办法管一管?”家住北京海淀区的侯萍说,如果雾霾继续这样严重下去,她只能把年迈的父母送回福建老家了。“电视里老看到野蛮拆迁的新闻,不知道政府能不能保护我们这些小老百姓?”河北石家庄出租车司机张明义的老屋快拆迁了,他说,无比希望征地依法规范、补偿合理到位,这样自己心里才有底。

法治,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本标志,也是公民权利的根本保障。教育、住房、养老等社会领域的权利获得更充分保护,食品药品、医疗卫生、环境保护等直接关系生命健康的权利能够更充分实现,决定每一个人生命、自由和财产安全的司法公正得以更充分彰显„„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召开在即,在利益诉求多元化、改革进入深水区的当下,如何确保国家治理的一切原则都以法律为依据,保障人民平等、幸福、有尊严地生活,百姓期待破题。

依法治“官”制度成为反腐持久动力

在全国反腐“风暴眼”之一的山西,太原市小店区居民李月说,反腐带来的最直观变化,就是汾河边上的高端会所明显少了,社会风气开始好了。“我们对反腐当然拍手叫好,就是不知道这阵风能刮多久。”李月说,这是她的疑虑,也是她的期待。

出台“八项规定”、加强中央巡视、严打贪官外逃„„当前的反腐风暴已为“治本”拓展了可能的空间。但腐败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种种迹象和问题表明,在反腐高压态势下,部分官员仍存在侥幸心理,从“明腐”转为“暗腐”。

让制度反腐迈出关键一步,真正把权力关进“笼子”,正是外界对本次全会的重要预期之一。专家指出,只有建立令官员从“不敢腐”到“不能腐”“不愿腐”的制约监督机制,形成科学的选人用人体制,才能让反腐抓铁有痕、玉汝于成。

依法行政政府部门法无授权不可为

这“是政府自我革命的大动作,要让不必要的审批成为历史”。9月11日,李克强总理来到天津滨海新区行政审批局办事大厅,当他得知审批专用章由过去109个变成现在的1个时,如是赞许。

总理的话道出了许多百姓的心声。新一届政府大刀阔斧简政放权,一年多来已下放600多项行政审批事项。

看到这一数字,北京的自由职业者李林深有感触,“吃拿卡要的环节少了,办事确实方便了。”“我觉得政府还应该更放开手脚,市场的归市场,政府的归政府,市场的活力更充分地发挥出来。”李林说。

持同样观点的,还有在湖北武汉办科研公司的王春宏。他说,当前,“拍脑门、拍胸脯、拍屁股”工程还在一些地方出现,政府在一些领域管得过多、过细、过滥,侵犯了企业和群众利益。希望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召开后,依法行政的更多重要环节和领域能取得进一步突破,政府部门想问题、做决策以法律为准绳,真正让改革红利惠及普通百姓。

公正司法每个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

调解、开庭、再开庭„„四川成都的私企老板王剑已经为一起合同纠纷案“耗”了两年多。“说实话,结果已经不是我最看重的了,只要依法判下来,哪怕官司输了我也服气。” 王剑说,他特别关注这次全会怎样推动加快司法体制改革的步伐。“作为一个老百姓,看到法律公正了,打官司更容易了,就会觉得改革有了实际效果,这也是我的期待。”

如今,司法体制改革已进入攻坚阶段—如何破除司法地方化藩篱?如何向司法行政化开刀?如何破除“信访不信法”痼疾?如何纠正和防范冤假错案?如何以司法公开保障司法公正,让正义以人们看得见的方式实现„„“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习近平总书记对政法机关提出的努力目标和明确要求,也是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殷殷期盼。

法入人心信法守法成为社会新风尚

“看看街上还有多少‘中国式过马路’,就会明白我们离真正的法治还有多远。”安徽合肥市民程明铭的期待是,全社会都树立起法治意识,让法律条文落实到位,法治真正成为人们的行为准则。

谈起“信法”和“守法”,湖南省郴州市的退休干部李生桃打开了话匣子。“一些人天天把法律挂在嘴上,转过身就大搞‘潜规则’;一些不法经营的人赚了大钱,老实守法的人却吃了亏„„这些现象背后的问题不解决,法在百姓心里面就立不牢。”

江苏苏州的检察官王勇说,法治信仰的建立,实质是进行灵魂深处的革命,真正服法、敬法、遵法。首先是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要带头,提升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把法治精神渗透到处理每一个事件、审判每一起案件的过程中,让老百姓感受到法治的力量。

“希望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的精神得到全面深入的贯彻落实,成为一个新起点,开启一个新阶段,使法治逐渐成为我们共同的信念和准则。”王勇说。

“任重道远,也还要只争朝夕。”诚如网友“朝九晚五”所言,理想状态虽尚难至,但仍应努力前行,朝着法治信仰的灯塔,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希望。

调研手记

权力进入法治轨道有多难

依法治国的重要任务是依法治权或依法行权。记者在调研中发现,把各种权力,尤其是行政权力扎到法治的笼子里,仍然十分艰巨。大量的违法案件表明,不受法治约束的权力必然导致动作变形,甚至是腐败,而这成为全面实施依法治国进程中必须跨越的障碍。

调研中有这样4个镜头始终在眼前挥之不去:

镜头一:在跟随一位市委书记调研时,这位书记在车上对记者大谈加强法治的紧迫性,尤其是领导干部带头守法的重要性,而下车后,他在指挥拆迁时,大手一挥,把这个拆了,把那个拆了,很难感觉到他的法治思维在哪里,可谓是“谈法治时滔滔不绝,做决策时权力滔滔”。

镜头二:一位在基层做过书记的领导干部不无忧虑地说,在当市委书记时,有人想让他干预一起法院审理的案件,他回复说,法院独立审案子,自己无权干预,结果这位请托人拍着桌子吼道,“全市都归你管,法院还能不听你的?!”这位干部说,自己当时后背发凉,“你说要搞法治,但别人却不信。” 镜头三:一位刚结束出庭应诉的国土局局长头上冒着汗珠,他坦率地对记者说,坐在被告席上,感觉就像一个没有完成作业的学生,接受严格的拷问,甚至近于苛刻的质问,根本不可能有自己代表行政机关的自豪感或者优越感。另外,坐在被告席上,真切地感受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神圣,感受到群众与司法权力对行政权力的监督和制约。

镜头四:接受采访时,一位当基层政府法律顾问的律师正在写辞职报告,他道出了其中原委,即当地领导在做决策时一遇到法律红线,就要求他这个当法律顾问的想办法突破,甚至是做假文书来对付监督,他实在受不了这样的煎熬,于是决定辞去法律顾问一职。

这些在调研中捕捉到的镜头,并非是孤立的,一个共性的现象就是行政权力难入法治轨道。事实上,行政权力在行使过程中是否规范、是否合法,既取决于公职人员的法治意识高低,还取决于社会环境、文化的影响,同时,也取决于监督力量的强弱。这些“镜头”从各个侧面反映了权力与法治在一些领域、一些方面的激烈较量,也反映了实施依法行政的紧迫性和艰巨性。

一组数据同样印证了 “镜头”背后的现实:作为13亿人口的大国,我国每年的行政诉讼案件只有10万件,民告官难,仍是一个普遍的现象;我国的法律90%以上由行政机关组织实施,在一些领域,行政执法不严、执法不公等问题仍多发;在各类腐败案件中,“一把手”腐败案件占到了70%以上,从披露的案情看,绝大多数都是“权力型腐败”„„

究竟如何给权力套上法治的龙套呢?调研中,社会对目前正在进行的权力清单制度很支持,认为首先要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其次是给权力的运行定一个规矩,减少权力的“朦胧美”和“变戏法”。当然,有权必受监督,是让权力入法治轨道的重要外部条件。约束权力的法律虽然具有强制力,但要得到执行光靠自觉还不行,还要靠强力推进,靠有效监督,才能保证落实。

法律是对现实的回应,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行政权力接受法律监督的另一个重要体现就是《行政诉讼法》的实施,我国现行的《行政诉讼法》1990年10月1日正式实施,而在24年后的今天,这部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的法律终于进入重大修订程序,这被外界看成是我国法治建设进程中强化监督公权力的一件重大事件。

有理由期待,随着全面实施依法治国,把权力真正关到法治笼子里的那一天一定能够早日到来!

】四中全会对法治建设的部署,与经济改革和民生事业息息相关。它释放出的改革红利,将推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进而提高民众生活水平。

四中全会要重点研究建立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可以想见,法治反腐和建立健全权力运行的制约监督机制,将成为四中全会的关键议题。与前一阶段有所不同的是,法治将成为今后反腐的主要方式。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在北京开幕。此次全会将研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大问题,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到今年“依法治国”首次作为党的中央全会议题,传递着中央用法律和制度来治理国家的重要信息。为了传达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会议精神,汇聚社会各界力量,澧县社会各界人士通过无形的网络,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学习领会四中全会精神。

澧县检察院副检察长、党外知识分子刘登殿说,依法治国,贵在树立法治理念,追求法律至上、公平正义、尊重程序、保障人权的法治精神;培育法治精神,重在形成法治信仰,使法治变成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召开为新起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必将带领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开创全新法治中国。

常德市人大代表、澧县中武乡中学教师、党外知识分子毛小萍说,“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依法治国是对其现代化、科学化的解读。作为一名教师,既要加强对法律法规的学习和解读,增强法律意识,更要遵守校规校纪,以身作则,把他律和自律相结合,成为学生的好榜样,自觉为构建法治社会贡献力量。

澧县澧浦街道羊古社区居委会党支部书记任峰说,十八届四中全会开幕,将“依法治国”定为主题。依法治国也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希望这个美好的愿景,在以后的发展中,能让百姓权益得到法律的保障,并让所有公民享有宪法框架内的一切权力,并能够在任何条件下实现法制的公平与公正性!

推荐第10篇:县委副书记全县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会议讲话稿

县委副书记2017年全县法治政府建设工作

会议讲话稿

2 县委副书记2017年全县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会议讲话稿 同志们:

今天召开全县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学习贯彻省州法治政府建设电视电话会议精神,认真总结去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研究部署今年重点工作。刚才,县法制办对2018年全县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进行了总结,对今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作出了具体安排;县人民政府与阿坝镇、县交通运输局签订了法治政府建设责任书。下面,就如何抓好今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讲三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快法治政府建设面临的形势

近年来,县政府高度重视法治政府建设,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州和县委的决策部署,扎实推动依法行政、规范权力运行、切实抓好“放管服”改革,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取得积极进展。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法治政府建设与群众期待还有很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个别单位对法治政府建设工作重视不够,第一责任人责任落实不到位,工作责任心不强,执行不力,统筹推进不到位;个别党员干部在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上能力不足;行政决策程序不严格、规范性文件管理不到位、行政执法行为不规范等问题依然存在。对于这些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切实加以改进。

党的十八大把全面依法治国作为四个全面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提出了到2020年依法治国方略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基本建成的奋斗目标。距离目标完成,我们仅有四年时间,可以说任务重、时间紧、要求高。4月10日,在全省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会议上,尹力省长就今年法治政府建设提出了的新的要求。4月16日,克宁州长在全州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要加快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不断开创法治政府建设新局面。对此,全县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深化加快法治政府建设的认识,切实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把法治政府建设作为依法治县中具有示范性和带动性的关键环节持续推进,努力确保到2020年基本建成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正公开、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

二、突出抓好法治政府建设重点工作

今年3月份,县委县政府下发了《阿坝县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方案(2017-2020年)》,明确了法治政府建设的总体思路、工作任务、责任分工和工作要求,落实了牵头单位、责任单位,分解细化了125项工作。明确提出今年各级各部门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明显提升,法治政府建设制度基本健全的目标任务。对此,各乡(镇)场、各部门要高度重视,狠抓落实,统筹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在这里,我就今年法治政府建设重点工作进行一个强调。

第一,要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要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全面清理行政审批事项,加快推进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建设。要分晰政府权责,认真落实《阿坝州权责清单动态调整管理办法和监管细则》,实现行政审批、行政服务事项网上运行;切实抓好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清理;推进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优化机构设置,理顺职责关系;建立健全行政执法机关各项工作制度,实现全覆盖;要全面实施“五证合一”“一照一码”。要推进“诚信阿坝”建设,大力推进政务诚信、个人诚信、司法公信等建设,不断增强全社会诚信意识。要完善社会管理,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网格化建设,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和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制度。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全面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制度。

第二,要推进依法科学民主决策。要健全行政决策机制,认真执行《四川省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办法》《阿坝州重大行政决策专家论证办法》和《阿坝州人民政府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规定》,全面落实《阿坝县党委法律顾问工作制度》《阿坝县人民政府法律顾问团管理办法》,建立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目录,落实重大行政决策公众参与制度。要健全并严格实施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及责任倒查机制。要加强规范性文件监督管理,落实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备案审查制度,健全公民、法人和其它组织对规范性文件的建议审查制度,规范性文件要做到动态管理、定期清理,清理结果要及时向社会公布。 第三,要严格规范行政执法行为。要改革行政执法体制,探索推进林业综合执法体制改革。要加强市场监管、环境保护、安全生产、道路交通、公共卫生、民族宗教、旅游、扶贫等重点领域行政执法。要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严格确定执法责任,建立健全常态化责任追究机制。要加大法治队伍、执法队伍的培训力度,切实提升行政执法人员水平和能力。要加强行政执法监督工作,坚决杜绝随意执法、执法程序违法、执法证据不全等现象发生。要落实“两法”衔接机制,坚决杜绝有案不移、有案难移和以罚代刑等现象。要加强财政资金、国有资产、政府投资、工程建设等重点领域监督。要切实加强行政复议,规范行政调解,扎实推进信访工作,建立仲裁委员会,依法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对于行政执法责任的落实,各行政执法部门要做到权责关系清楚,坚决纠正权责不清楚、责任不到位的现象,不得出现执法空档和管理空档。

第四,要强化行政权力制约监督。自觉接受党内监督、人大监督、民主监督和司法监督,要坚持党委领导,认真执行向县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制度,定期向县政协通报情况,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支持配合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对行政违法行为依法进行监督。要加强行政监督和审计监督,完善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机制,建立常态化、长效化的监督制度。要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建立完善政府新闻发言人、突发事件信息发布等制度,加强舆论引导,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切实提高政务公开信息化、集中化水平。

第五,要加强依法行政能力建设。要全面落实党员干部学法制度和政府常务会会前学法制度。要通过举办法治专题培训班、法治专题讲座等形式,着力提升党员干部依法行政能力。要切实推进依法行政示范单位创建,深入开展法治事件和法治人物评选活动,充分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着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参与法治政府建设的良好社会氛围。

三、切实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组织领导 法治政府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任务重、工作量大、涉及面广。各乡(镇)场、各部门要切实加强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落实“一把手”负总责,分管同志具体抓、具体管的工作责任体系。各责任单位要密切配合,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主动对接沟通,统筹推进工作,形成工作合力。要建立完善工作推进机制,制定细化措施,建立工作台账;要建立联席会议制度,适时通报工作进展情况,协调解决法治政府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要加强督促检查,强化考核评估,加大问责力度,着力推动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部署要求不折不扣落实到位。

同志们,法治政府建设责任在政府,关键在领导,根本在落实。各级各部门要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州和县委关于法治政府建设的部署要求,坚持问题导向,突出工作重点,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使命感狠抓落实,确保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见到实效,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和省第十一次党代会胜利召开。 2

第11篇: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演讲稿、讲话稿、发言稿、学习体会、实施方案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学习心得体会一依法治税,构建和谐社会演讲稿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心得体会(十)

四五普法依法治理活动实施方案

会主义法治理念学习心得体会之四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演讲稿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心得体会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学习心得体会三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演讲稿、讲话稿、发言稿、学习体会、实施方案

法治理念心得体会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学习心得体会二

基层法院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心得体会

检察干警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心得体会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学习心得体会

(一)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学习心得体会一

公安法治理念心得体会

农业局普法依法治理总结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第一阶段小结

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心得体会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学习心得体会

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小结

在各市依法治市办公室主任会议上的讲话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学习体会二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心得体会(十五)

区普法及依法治理工作半年总结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心得体会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学习的心得体会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学习演讲稿

法治理念教育演讲稿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心得体会(十一)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心得体会范文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心得体会(八)

依法治种科技兴种推进我省林木种苗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司法为民--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演讲稿

医院“四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总结

政法干警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体会

学习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体会心得

法院学习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心得体会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心得体会(十三)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心得体会(六)

法治理念演讲稿

(三)

2004年度司法行政和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总结

检察院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论文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学习体会

(五)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心得体会(九)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专题辅导会上的讲话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心得体会之十七

治理念论文

公安局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工作方案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学习心得体会

(四)

检察院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发言稿

公安机关学习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心得体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学习体会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心得体会(十七)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学习心得体会(公安)

司法系统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演讲稿--让法律援助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中闪光

司法局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开展情况总结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心得体会(七)

检察官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演讲稿

法院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学习阶段总结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心得体会(十七)

水管站在创建普法依法治理先进单位经验交流会上的发言

法治理念中心组学习发言

市检察院反贪局开展法治理念教育学习活动小结

在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学习教育活动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法治理念教育活动动员部署阶段工作总结

司法行政系统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动员讲话

全市司法行政系统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实施方案

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演讲稿

律师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演讲稿

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深化专项整改活动实施方案

集中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培训实施方案

政法系统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心得体会

司法局系统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动员讲话

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坚持依法治国体会

区教育局“四五”普法和依法治理工作总结

从科学发展观谈我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学习体会

关于在全区司法行政系统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的实施方案

某县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第一阶段小结

教育局“四五”普法和依法治理工作总结

法治理念演讲稿

(二)

普通警察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演讲稿

检察院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总结

法治理念论文-如何树立社会主义法制理念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学习体会(二十一)

2006年依法治区工作总结

检察机关学习法治理念体会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学习体会(二十二)

2006年度全区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总结

法院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心得体会

关于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实施方案及配档表

上半年普法依法治县工作总结

县政法委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学习教育方案

在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学习活动上的讲话

人民检察院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实施方案

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实施方案

上半年普法依法治县工作总结

公证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学习演讲稿

XX区人大常委会机关“四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总结

公证员法治理念教育演讲稿

更多关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演讲稿、讲话稿、发言稿、学习体会、实施方案

第12篇:法治政府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推进法治中国建设

法治中国与中国梦

简单地说,法治中国,既是中国梦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途径和保障。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中国梦”的战略口号,他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中国梦聚焦于“民族复兴”,那么何谓复兴呢,怎样就说明了中华民族实现了这种梦想呢?习近平总书记做了一个解释,他说,“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这实际上是一个很全面的界定,它不仅仅着眼于某一个具体的目标,比如,并不是说我们GDP的总值达到了世界第一我们就实现了这个“中国梦”。中国梦聚焦于民族复兴,而何谓复兴?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三者概括而言之,实为文明之复兴。我把“中国梦”的实现、民族的复兴理解成为“文明的复兴”。我们知道文明是有多方面的意义,它既包括了物质的文明,也包括了精神文明,还包括了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制度文明,而制度文明中最重要、最基本的制度就是法律法治。

从世界各个国家文明的兴衰更替来看,我们基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判断——伟大的民族离不开伟大的法治。比如在中国的古代,特别是汉唐时期,是中国古代文明最重要的时期。以唐律为代表的唐代基本律法制度便是我们国家唐代文明的重要代表之一。所以从唐代开始,周边的各个国家受中国立法的影响形成了我们法学界所说的中华法系,朝鲜、越南、日本等都受到唐律的影响,学习唐律建立起自己的法学制度。我们要实现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便一定包含了、并且离不开法治文明的复兴,离不开我们所建设的伟大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

法治又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保障。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的深水期、社会转型的关键期,各种利益冲突频繁、社会矛盾凸显,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学者们把中国面临的问题总结为一个个的陷阱——现代化的陷阱、工业化的陷阱等,能不能越过这些陷阱,靠什么越过?回答这样的问题,我想也离不开世界性的视野。美国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所遭遇的问题和现在中国遭遇的问题是极其相似的,因为美国在19世纪中后期也经历了一个大概30年的快速发展。在南北战争之前,美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其实是一般化的,但是南北战争之后它实现了统一,经济的发展也驶入了快车道,经济的产值已经成为世界第一了。但这并不表明它没有面临问题,美国历史学院把这段时间叫做“镀金时代”,是说这个时代很多的数据金光闪闪,就像一层金子,但是在镀金之下却掩盖着很多问题,比如环境恶化、食品安全卫生、腐败、社会贫富差距拉大等问题,这些问题都非常突出。而西奥多·罗斯福成功地带领美国实现了现代化的转型,走出了这些陷阱。在其执政时期,美国掀起了“进步主义运动”,是用法律手段解决美国当时面临的最突出问题,比如说垄断的问题。正是通过这样一系列法律手段,美国当时所面临的很多棘手问题才得到了良好地化解。我们中国要实现这样的转型,要成功渡过这样一个个陷阱,同样离不开法治的力量,我想这也是第为什么习总书记在强调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时候特别提出了法治的重要性。

全方位全覆盖的法治概念

习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命题: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不断开创依法治国新局面。在我们国家提出法治以来,强调得特别多的是“法治国家”和“法治政府”这两个概念。这两个概念主要针对的是,在处理公共权力、国家权力、政府权力与法治的关系上应当遵循法治的方针。我们现在提出“法治社会”,是强调要将三个概念一体推进,离开哪一个都不行。

怎么去理解“法治社会”这一概念?理解“法治社会”要从三重含义去理解才是比较全面的。第一重含义是,法治社会意味着我们对社会的治理、管理需要法治化,要创新社会治理的方式,要善于运用法治精神引领社会治理与法治方式破解社会治理的难题,提升社会治理的法治化水平。第二重含义是,法治社会意味着社会自身的法治化,不仅国家要法治化、权力要法治化、政府要法治化,还有社会本身也要法治化。在法治社会当中,社会的各个成员、社会的各种组织都要依法行动,要依法行使权力、履行义务。第三重含义是,法治社会意味着法治建设的社会动力机制。我们原有的法治建设的主导模式是“政府主导型”,法治的推动动力是由政府提供的,但是这种动力模式是存在局限的,因为法律原本是约束政府权力的。因此法治建设的动力机制需要转型,从“政府主导型”转变成为“政府与社会互动型”的法治模式,从一种自上而下的模式变为一种上下并进的模式,以此来发挥社会的参与作用,体现人民的主体作用。

树立和维护宪法法律权威

树立和维护宪法法律权威是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首要环节。习总书记在讲话中谈到:“宪法与国家前途、人民命运息息相关。维护宪法权威,就是维护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权威。捍卫宪法尊严,就是捍卫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尊严。”这里把党的权威、人民共同意志的权威与宪法的权威性一致起来了,它们不是矛盾、不是冲突的。习总书记还说了这样一段语重心长的话:“只要我们切实尊重和有效实施宪法,人民当家作主就有保证,党和国家事业就能顺利发展。反之,如果宪法受到漠视、削弱甚至破坏,人民权利和自由就无法保证,党和国家事业就会遭受挫折。这些从长期实践中得出的宝贵启示,必须倍加珍惜。”在我们党和国家的历史当中,不是没有犯过这样的错误,比如“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之后,我们做了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就是重新来修改宪法、制定新的宪法,所以1982年便制定了新的宪法。北京大学教授龚祥瑞先生曾说过:“宪法拥有权威的关键不在于公民是否服从它,恰恰在于政府自身是否服从它。”因此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中有这样一句话:“宪法是保证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的根本法,具有最高权威。要进一步健全宪法实施监督机制和程序,把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建立健全全社会忠于、遵守、维护、运用宪法法律的制度。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一切违反宪法法律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这段话中最重要的便是“要进一步健全宪法实施监督机制和程序”这句话。 司法是维护宪法法律权威的一个重要方面。老百姓判断一个国家的法律有没有权威首先是看国家的司法有没有权威、法院有没有权威。那么我们国家的司法权威如何呢?判断这个问题有一个直观的方式,就是看法院的判决是否能够得到执行。通过观察发现,法院的判决执行确实存在很多困难的地方。困难的原因有很多,有当事人的原因,有法院的原因,还有政府的原因,有很多政府对于法院的判决没有给予充分的尊重。判决得不到执行,它的权威性地位在老百姓心目当中就会一落千丈,所以老百姓就容易不屑于司法,还会做出一些极端的举动。

司法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之一

在司法权限不足的情况下,司法改革必定成为这次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习总书记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后的说明中讲到,司法改革是这次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之一。习总书记还说:“司法体制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是要更好坚持党的领导、更好发挥我国司法制度的特色、更好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为什么这么说呢,我想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司法工作与社会公平正义的联系是最密切的。习总书记说:“从一定意义上说,公平正义是政法工作的生命线,司法机关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这意味着对于司法与社会公平正义的关系定位,他的判断是非常清晰的。司法太重要了,一旦司法失守,社会公平正义再也无法在制度的渠道之内获得救济,一旦老百姓在制度之内寻求不到对于社会公平的救济,便会采取在制度之外寻求,而在制度之外寻求,很多时候便是违法的、暴力的,社会代价是巨大的。因此,总书记提出了这样的要求:“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这是对司法非常高的要求。这句话可以分为几个层次,他要求让人民群众感到公平正义、要让司法能够实现公平正义、还要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还要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这是很不容易做到的。

在过去的司法实践当中,曾经出现过一些冤案错案。这些冤案错案对于老百姓对社会公平的信心的打击是我们无法想象的,对于政府和执政党的公信力、执政基础的削弱和破坏是要引起我们极大重视的。因此,我们必须要进行司法改革,要对现行的司法体系做“大手术”。在这样的情况下,十八大报告就提出了一个总的要求:进一步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确保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而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又对这一要求进行了细化,提出深化司法体制和权力运行机制改革。这一系列的改革大致可以分为下面四块内容,其一是改革司法管理体制,破除司法地方化。司法权受地方的掌控在中国由来已久,甚至到了这样的程度:曾经有一个地方的中级法院在十年内所判案件没有一例是判当地的人、当地的企业败诉,是不是因为这个地方的人和企业如此守法?显然不是,司法的地方保护主义是最根本的原因。所以十八届三中全会进行了一系列部署,提出的一个改革的办法,即省以下法院、检察院的人财物的统一管理。其二是健全司法权力运行机制,消除司法行政化。与司法的地方化相比,司法行政化的危害甚至是更大的。我们的司法权为何与立法权、行政权不同,单列出来作为不同的权力?因为它在性质上是不一样的,司法权严格说是一种审判权,所以在作出裁判前必须要经历“审”。但是在我们的司法审判当中,司法权力的运行机制很多时候与这一原理相违背,存在很多不审而判的现象。我们的很多案子在审理过程中存在请示汇报制度,如果说请示的上级并没有参与到案件的庭审过程当中,他们就没有权力来对这个案子的判决施加影响。这是原理上、逻辑上的一种背反,但在现实生活中却大量地存在。因此这一方面需要改革。司法的行政化还体现在人员的管理上,我们的司法人员完全是一种行政化的管理方法。我国的公务员法将法官列入公务员行列,而公务员具有服从上级命令的义务,但法官判案依据的是国家的法律。显然,公务员的义务与法官行使权力的方式是存在冲突的。因此,十八届三中全会也对此提出了改革,提出探索实行符合司法职业人员特点的司法人员管理制度。其三是健全错案预防纠正机制,实现司法公平正义。从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上看,解决这个问题的主要办法就是完善司法的责任制。要裁判者作决定,让作决定者负责任,并且这种责任是终生的。其四是废止劳动教养制度,加强人权的司法保障。

概括来看,这次司法改革总的路线图是先易后难,先内后外。从这次司法改革的设计来看,主要还是从司法机关内部先改起,我是非常赞同这一思路的,这样可以深化司法公开,提高司法透明度,以公开促公正,树立司法公信力。

改革和完善党的执政方式,坚持依法执政

党的依法执政是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最为关键的环节。习总书记对“依法执政”这一概念做出了很好的阐释,就是“三个善于,一个支持”:善于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善于使党组织推荐的人选成为国家政权机关的领导人员,善于通过国家政权机关实施党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支持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照宪法和法律独立负责、协调一致地开展工作。

我们可以简单地把依法执政在政法工作上的体现作为例子来说明如何做到依法执政。怎样处理党和司法机关的关系?其实习总书记在今年的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当中对这个问题作出了很好的阐释:“要正确处理坚持党的领导和确保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职权的关系。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要支持政法系统各单位依照宪法法律独立负责、协调一致开展工作。党委政法委要明确职能定位,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领导政法工作,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发挥重要作用。”

党委政法委如何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领导政法工作呢?这便涉及到了职能定位的问题。一开始党委政法委并没有协调案件的职能,后来我们强调维稳、稳定时,党委政法委又逐渐把这个职能承担起来了。承担这样的职能对于党委政法委来讲其实是很重、很危险的,因为党是领导机构,并不处理很具体的问题,但是去协调案件就意味着要冲到第一线;同时,不可能在处理过程中作出的所有决定都是正确的,有时难免会作出一些错误的决定。所以协调案件的职能必须要被很好地定位。2013年中央政法委《关于切实防止冤假错案的规定》中重新对其进行了定位:“各级党委政法委应当支持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支持政法各单位依照宪法和法律独立负责、协调一致地开展工作。对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案件,不予协调;协调案件时,一般不对案件定性和实体处理提出具体意见。”这样的定位相对来讲更加符合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要求。

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

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是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重要命题,这个命题提出后受到了社会广泛的关注。 2012年12月4日习总书记在《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说:“各级领导干部要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努力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在法治轨道上推动各项工作。”习总书记用这种带有鲜明风格的语言解释了什么是法治思维,就是要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

从学理的角度去理解法治思维的概念,也可以作出一些解释。法治思维从性质上讲不同于其他的思维形式。第一,法治思维具有本体意义上的逻辑性或者理性,是说法治思维是一种讲道理的思维,要以理服人。第二,法治思维具有描述意义上的确定性,是说法治思维追求一种确定的结论,而不是模糊的。第三,法治思维具有认识意义上的程序性,法治思维是指要靠程序来解决问题,这是法治思维最大的特点,程序就是法治的灵魂。第四,法治思维具有功能意义上的建设性,是说法治思维是一种建设性思维,不是一种破坏性思维,不是革命性思维,它是要形成一种稳定的秩序。第五,法治思维具有价值意义上的正义性,在法治思维看来,正义在价值序列当中永远是排得最高的。

法治思维还是一种分层的思维,它对于不同的群体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对于老百姓,认识判断的层次便足够了,大家根据法治的尝试和原理来可以判断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事情不能做。对于法律职业者,他们需要达到更高一级的逻辑推理层次,要运用法治的原则、规范、条文推导出事件的法律后果、责任。在逻辑推理之上是综合决策的思维层次,在认识判断和逻辑推理的基础之上还要依照法治对很多复杂的事物做出决策,这是对领导干部的要求。还有一个层次是制度建构,要求不但要对经常出现的问题提出当时的解决方案,还要提出长远的规划,就是要上升到制度。所以,对于不同的领导干部来讲,他们应有的法治思维的要求和标准是不一样的。

法治思维对法治建设至关重要,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法治思维能不能形成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法治的成败。对于领导干部而言,当下最重要的就是树立法治的底线思维,要带头守法,维护宪法与法律的权威。

第13篇:法治简报

南丰镇积极探索化解群体性纠纷新路子

作为中心镇的南丰镇,征地拆迁和开发建设正紧张进行,矛盾纠纷凸显,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政策的变化,群体性利益分配产生差距,引发群体性纠纷,这些群体之间的矛盾往往表现得十分尖锐、激烈,且对抗性倾向明显,往往出现围堵机关、堵塞交通要道、阻碍项目施工等过激行为,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南丰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的工作思路,一手抓稳定,一手抓建设,积极探讨新时期群体性事件发生的特点、成因,研究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的对策和措施,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确保平安和发展。

一是一把手亲自牵头,面对群众,绝不回避矛盾

群众的意见构成了群体性事件的总诉求,在处置群体性事件时只有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才能准确把握群体性事件的性质,理清事件的脉络,找准事件的矛盾争执的焦点所在,才能为确定解决方案、制定解决措施奠定坚实的基础。击破镇党委书记率领导班子一班人,身先士卒,做到了群体性纠纷由党委书记或镇长亲自参与,亲自面对群众,亲自处置。由于群体性纠纷涉及群众自身利益,加之一部分人的不良心态,在发表意见时语言偏激,领导们总是耐心倾听,耐心解释,并一一记录,平息群众情绪,了解群众意愿,寻求解决方案。

二是坚持疏导为主,书面回复的原则,走村入户,分头做工作

群体性事件基本上是利益纠纷而起,属于人民内部矛盾。因此,在处置过程中,南丰镇党委政府尽量坚持疏导教育为主的原则,多做说服教育工作。群众的诉求有些合理,有些不合理,有些合法,有些不合法,对合法的给予支持,解决群众提出的合理要求,不合法的给予否定,及时给以答复。南丰镇党委政府率领机关干部,变上访为下访,深入到群众中去,面对面地做工作,做好教育疏导,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增强工作效果,争取群众理解和支持。

三是周密部署,多管齐下,果断处置

坚持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部门通力协作,综合整治,充分发挥综治,信访,公安,司法等部门的职能作用,并积极依托县法治办,国土所,认真调查,摸准缘由,制定应急处置方案,防止简单从事,激化矛盾。应看到,群体性事件真正起带头作用的只是少数,绝大多数带有很大的盲从性和随意性,因此在处置过程中,必须坚持可散不可聚,可顺不可激的原则,在开展有关法规、政策宣传教育和说服劝解工作的同时,准确把握处置时机。

四是加强普法教育,引导群众通过合法途径解决矛盾

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不断加强普法工作,增强人民群众的法制意识。强化普法宣传教育,用社会主义的思想和法制观念教育广大干部和群众遵纪守法,引导群众正确处理好各种关系,提高其思想道德水平和法律意识,教育群众克制自己的言行,自觉地把自己的行为纳入社会主义法制轨道,通过复议和诉讼等合法的程序解决各种社会生活中的矛盾及利益冲突。

五是教育与惩治相结合的原则,切实维护社会稳定

对那些参与人数较多,群众情绪激烈,极易发生越轨行为的事件,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组织派出所、司法所、综治办、信访办和相关部门迅速赶赴现场,利用各种有效的形式做宣传教育工作,讲明真相,讲明政策法律,分化闹事人群,孤立少数为首的闹事者。以口头宣传、散发宣传资料等形式开展法制宣传,重点宣传《信访条例》、《治安管理处罚法》和矛盾所涉及的相关政策和法律,告诫群众采取正当途径解决问题,防止过激行为,否则,将会受到法律制裁。对于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违法分子,绝不姑息迁就,由公安机关给予治安处罚或追究刑事责任。

尽管南丰建设中矛盾纠纷错综复杂,但由于南丰镇党委政府工作得力,措施到位,群体性纠纷被控制化解在基层,做到了矛盾纠纷不上交,有效地维护了社会稳定,确保了南丰镇经济的快速发展。

南丰法治办 2010年5月10日 南丰镇积极开展“关爱老人,构建和谐”敬老月法律宣传咨询系列活动

重阳节期间,南丰镇积极开展“关爱老人,构建和谐”敬老月法律宣传咨询系列活动,大力弘扬中华民族敬老、爱老、为老的传统美德,在全市营造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

司法所积极发挥法治宣传、法律服务职能作用,组织司法干部走进村社、走向广场,大力开展关爱空巢老人法律援助活动和《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法治宣传活动。一是相继于10月15日和16日,组织干警分别走进向峨乡棋盘村和都江堰广场,通过设立法律服务宣传咨询点,为空巢老人开展义务法制宣传和法律服务活动。通过广泛宣传《老年人权益保护法》、《法律援助条例》、《民法通则》、《婚姻法》、《继承法》、《土地管理法》、《人民调解法》、《五五普法手册》等与老年人权益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提高老年人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引导他们充分利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二是充分利用“148”法律咨询热线,为空巢老人提供便捷高效的法律咨询和法律援助服务。三是对现场申请法律援助的老年人,审查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进行现场受理;对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实行预约受理和上门法律援助服务;四是创新法律援助工作机制,简化援助工作程序,对涉老法律援助申请实行优先受理、优先审查、优先指派的“三优先”工作制,确保涉老法援案件及时受理、切实受助、妥善办结,为老年人及时有效地提供法律援助。重阳节活动期间,司法干部共散发各类法制宣传资料1000余份,为老年人义务解答有关赡养、抚养、婚姻、继承、房产、农房联建、安居房置换、土地承包等法律咨询30余人次,受到广大老年人一致好评。

南丰法治办

2010年10月20日

创新宣传方式 巩固青少年法治教育成果

南丰镇在开展创建全国法治市(县、区)活动中,将青少年法治教育作为工作重点,深入校园,贴近学生,创新方式,不断扩大青少年普法教育成果。

我们在去年开展的“未成年人维权行动月”法治漫画创作评奖活动基础之上, 今年为了扩大宣传效应,推广宣传成果,将获奖的漫画作品创新编印成《南丰镇中小学生法治漫画册》,于9月开学时陆续发放到各中小学校,作为直观生动的法制教材,供广大学生学习。15000册《漫画册》分发到学校后,受到广大师生的喜爱,特别是小作者们看到自己的获奖作品作为教材被传阅学习,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同时,也令他们更加坚定学习法律、创作普法作品的决心。那些没有获奖或没有参与此次活动的小朋友也卯足了劲认真学习法律知识,争取下一次创作出属于自己的普法小作品。由此,争相学法、守法、用法之风在各学校校园中蔚然形成。

法治宣传教育方式的创新,丰富了我市法治宣传载体,深化了青少年法治教育成果,为“五五”普法营造了浓厚的宣传氛围。

南丰镇法治创建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0年10月8日

南丰镇持之以恒开展“机关普法大课堂”活动

随着“五五”普法的不断深入,南丰镇按照“五五”普法规划要求,突出机关干部这一普法重点对象,几年来持之以恒开展“机关普法大课堂”活动,不断提高机关干部法律素质,提升其履行职务的能力和水平。

南丰镇每年专门制定年度法律知识学习计划,坚持每半月左右举办一堂法制讲座,组织机关全体干部和部分镇人大代表集中学习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分别邀请市级和县相关部门富有某方面法律知识专长的专家以及本市级相关部门的业务骨干主讲,每年组织学法约20堂次。

南丰镇法治办

2010年9月3日

南丰镇“百姓评村官”开辟民主监督新途径

筑牢两委换届基础

为深入贯彻市纪委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有关精神,深入推进统筹城乡,加快现代田园城市建设工作,南丰镇于9月14日、16日、17日在附城村、南丰社区、渡头村开展“百姓评村官”工作。镇纪委全程进行监督指导。

在评议会上,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文书、妇女主任相继登台,向群众报告了三年来履职情况和个人自身勤廉情况,现场接受村民代表的质询和评议。由村民代表、党代表、两级人大代表、社会各阶层代表等组成的“特殊考官”,根据平时了解掌握的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质询,涉及的问题包括村组财务收支、公共社会事业建设、扶贫帮困、计划生育、干部作风、廉洁自律等方面。代表们通过填写书面评议票的形式,对村干部德、能、勤、绩、廉等五方面表现进行现场评议。评议工作由镇党委考评组组织实施,评议结果在第一时间向村党总支部、村委会和村民代表大会进行了通报,并在村务公开栏上予以公布。

“百姓评村官”,让百姓由评价村干部的“旁观者”变成了直接“参与者”,扩大了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让村官感到自己肩上的担子和压力,增强了他们的亲民意识、为民意识和廉洁意识,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有力地促进了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有序推进。目前,该镇3个村的10多名村干部进行了民主评议,优秀率达70%。

南丰镇司法所采取三项措施送法进企业

近日,由南丰司法所、南镇综治办工作人员组成的普法小分队深入镇内各中小企业开展普法宣传活动,为企业送去法制宣传画及《企业普法读本》,并开展法律专题讲座,积极宣传《劳动合同法》。

一是深入农民工较集中的中小企业开展法制宣传教育。通过发放法制宣传资料、开展法律咨询、举办法制讲座等形式,宣传与农民工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劳动合同法》、《工伤保险条例》等法律法规,发放《公民法律服务指南》、《农民工法律服务手册》等法律书籍200余册,提高企业依法用工的法律意识。

二是在南丰镇农民工较集中的企业、商铺处设点宣传,针对农民工详细讲解《劳动法》等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使他们了解、掌握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法律知识和救济途径,主动帮助农民工提供维权服务。

三是通过走访镇内农民工集中的房屋出租区和劳动用工企业,及时了解、掌握农民工的生产生活情况,排查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或突发事件的纠纷隐患和苗头,妥善化解各类矛盾纠纷

此次送法进企业活动,内容涉及劳动法、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安全生产法等内容,为企业宣传法律知识的同时,增强了企业经营者及其员工的法制观念,营造人人“学法、懂法、守法”的良好氛围。

第14篇:科技法治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要达到这一目标,必须贯彻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组织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既可能给社会进步带来源源不竭的动力,也可能给人类生活带来巨大的困惑及灾难。因此,有必要以法律手段对科技活动及其成果应用进行科学和合理的规范。如何使科学技术与法制这两个推动和保证社会进步的齿轮和谐地咬合运行,使其更有效地发挥合力作用,是我们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应认真思考的重大课题。

思考之一:科学技术对法律的影响

现代技术的飞速发展,其辐射性、渗透性影响着人类法律生活的各个方面,从立法内容到立法体制,从法的调整范围到法的表现形式,从普法到执法,几乎无一不在科学技术影响的范围内。这种全方位的影响既为法的进步和发展创造新的机遇和前提,又对法、立法、司法和法学理论研究提出新的挑战和问题。

1、科学技术的发展影响着立法的内容,成为法律规定的重要的依据。当今之世,科技进步所形成的新的科学知识,已不断被运用到法律领域,成为立法的科学依据。如《传染病防治法》、《放射性污染防治法》等,即是以传染病学、遗传学及现代生物学、物理学的科学原理为其立法的依据的。克隆技术的发展,使临床医学发生了一场深刻的革命,将极大地影响卫生医疗防治的法律制定和运作。而有些技术的发展更可以给人类生活带来本质的改变,例如作为新材料技术前沿的纳米技术,就对人类的微观工程学、医学和军事学带来了革命性的冲击。人们普遍认为,包括纳米技术、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在内的二十一世纪三大关键技术,在对社会经济、生态安全、国家政治、国防安全甚至是道德伦理等领域产生巨大和深远影响的同时,也将影响传统法律的内容。

2、科学技术影响法的表现形式和传播方式,使法的表现形式更科学合理,法的信息传播更便利、公开、快捷、准确和充分。一般而言,将法条在形式上表现得更加科学的图谋是会受到时代技术条件限制的。在法产生的早期阶段,习惯法是法的主要表现形式,与之相应的信息传递方式是口头传播或直接行为影响。后来向成文法的转变则是与文字的产生和印刷术、造纸业的发展形影相随的。而20世纪以来的信息技术革命,以及目前正在开发的光子计算机、生物计算机、量子计算机和可视通讯、联网功能、智能化等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将广泛而深刻地影响法的文字表现形式和信息存储形式,促成法的信息传递方式的变革,使人们得以在更广泛的空间和更短的时间内,便利、快捷、准确、充分地了解和掌握法的信息。毫无疑问,这就为人们认同、接受和遵行法律,提供了更多的便利和条件。

3、科学技术影响法的调整范围,将会导致新的法律部门的出现。今天,科技进步突飞猛进,高新技术日益深入渗透到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使人们的工作方式、行为方式发生深刻变化,产生一些新的法律调整对象。如,现代生物学发展最引人注目之处是控制生命,其所涉及的伦理问题,需要法律来规范。同样,科技发展带来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展以及对地球、空间和海洋资源开发和利用能力的增强,也使维持人与自然统一生态系统平衡的问题提升为法律议题,从而导致环境保护法、宇宙利用法、海洋法的产生。此外,通信法、新材料法、原子能法、生物工程与科学技术法等,也都与现代科技的创造和应用直接相关。特别是随着当代科技在知识经济中的相对独立价值的日益凸显,使得调整科技创造、应用和推广的一系列法律关系更趋复杂、丰富、完备和独立化,这必将会导致新的独立的科技法部门的产生。

4、科学技术影响立法体系、程序和方法,促进立法的专门化、民主化、科学化和高效化,使得法律更具操作性。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及其对社会生活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使得专业性、技术性立法成为必要与可能。这种专业性、技术性立法的科学性强,立法机关难以独立胜任,因而必须建立专业机构和技术人员的“授权立法”体制。不仅如此,现代科技提供的先进、快捷、准确的信息传递和沟通手段,也为立法的公开性和民主化的实现创造了物质前提。如公众可利用因特网为主的现代信息传播手段直接参与、监督和影响国家的立法活动和过程,从而使立法更充分地体现民意成为可能。此外,电子计算机和其他先进科技手段在立法领域的应用,也使立法预测、立法规划、法律草案拟定、法律议案表决、法规清理、法规汇编、法典编纂乃至法律信息反馈中的资料处理等技术操作性,发生了革命性变化,极大地促进了立法的科学化和高效率。

5、科学技术影响法律技术和法律调整机制及其执法,促进法律调整机制和执法手段的科学化、公正化、合理化和高效化。法律调整的专业性、技术性程度与社会文明进步的水平成正比。现代科技的突破性进步,将使法律的调整过程更具科学性、合理性和高效率。电子信息系统、现代通讯设施、自动监控手段广泛用于执法、司法和法律监督,其结果是对违法犯罪的防范、监控、发现和惩治变得更为便利、准确、及时。例如电脑鉴别微量物证、基因破解密码技术等的应用,可使刑事侦破和法医鉴定更具客观性、准确性;同样,法律信息库及法律专家系统的建立,也使认定事实、辨别和选择法律乃至适用法律的规范增添了更多的便利。

6、科学技术影响法学教育、法制宣传和法学研究的方式和内容,促进法学教育、法制宣传和法学研究方法与内容的更新和发展,增强公民守法的自觉性。计算机技术、现代交通、通讯技术和现代传媒手段使信息交换速度加快,时空阻隔减少,加强了法律文化信息沟通、交流,这将有力地促使法的某些固有观念和传统的法律价值观发生变革,从而使人们对权利更加尊重,对法更加信仰,对正义、自由、平等、效率、秩序等价值更加尊崇,对政治民主化、公开性和透明度的要求更加期待。这些都将大大提高公民守法的自觉性。同时,法律信息库和法律信息传播网络为法学教育、法制宣传和法学研究提供了新的物质手段,使人们对法律信息、知识和理论的了解更为迅速、准确、全面、充分。此外,不断增加的科学信息、不断发现的科学定律、不断创新的科学探索方法,也促使法学研究在方法论上不断注意吸收科技新成果。如现代信息论、现代控制论、拓扑学、系统工程学以及概率论、模糊学等的广泛应用,就已使法学研究的方法论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当然,如前所述,科学技术在推动和促进立法、法律观念、法学教育、法学研究发展的同时,也给法律实践和法学研究带来一系列困惑、挑战和新的问题。诸如高科技犯罪的预防和控制,科技研制过程中风险与危害的负担与控制,科技服务于社会的宗旨与技术专有属性之间的矛盾等,均是法律实践和法学研究必须面对的新课题。

思考之二:法律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

近代以前,科学和技术活动基本上是法所很少过问的领域。古代法律所调整和规范的主要是国家的政治、经济安全和社会秩序等领域的行为。近代工业革命的兴起使科技活动普遍化、复杂化,不仅引发了一系列利益冲突,而且对公众和个人的权利、生态环境、国家安全和道德伦理等方面也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如果不对科技活动本身进行直接管理,就不能有效规范那些深受其影响的领域。例如,互联网的发展不但对政治、经济和国家安全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而且迅速地改变着人们的行为和观念,对社会秩序、商业秩序和道德秩序带来了巨大冲击,同时也为犯罪提供了更加先进的工具。

在现代社会,法对科技活动的反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法组织和协调科技活动,为科技活动和科技管理提供民主、科学的规则和秩序。现代科技活动的普遍化、复杂化,要求它是一种高度组织化、规则化和程序化的活动,是一种排除更多偶然性、任意性和专断性的活动。在这方面,法律可以满足这种要求:(1)法确认和保证科技发展在国家社会生活中的优先地位。一些国家制定了科技基本法,一些国家以立法确定科研经费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例。我国的《科技进步法》和《科技成果转化法》等即是明显例子。(2)法确定国家科技发展战略,确定科技发展的合理布局和人、财、物力资源的合理分配。(3)法确立科技管理体制和科技运行机制,组织、协调和管理科技活动。以美国为例,在二战期间诸如原子弹、雷达与声纳、卫星定位系统、青霉素等研究的重大科技项目,都是通过企业、大学、国家实验室等有关部门合作进行的。到上世纪七十年代,美国政府进而把促进科研部门与产业界的合作作为基本方针,在科学基金、设备和人员配置、产业政策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科技法规,如《科学基金会法》、《原子能法》、《宇宙资源开发法》、《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商业利用法》等。

2、法律利用激励原理促进科技发展。虽然大多数法律条款都是用惩戒手段对社会和个体行为进行规范的,但近代科技立法却更多地运用奖励的方式来鼓励科学研究和发明创造。这是因为任何科研活动和发明创造都要大量使用脑力,而通过建立适当的奖励机制有助于激发脑力的创造性思维。我国在1984年制订了第一部专利法之后又先后制订了《技术合同法》、《商标法》、《著作权法》、《科学技术进步法》等一系列相关法律,有力地推动了科技工作的发展。

3、法调节科技成果应用中产生的利益关系,保证和促进科技成果的合理使用和推广。科技成果只有得到合理的使用和推广,才有可能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然而这在某种程度上面临着科技服务于社会与发明者享有成果专有权均具合理性的两难选择。要妥善解决此难题,仅靠个人权力或道德手段都难以胜任,而法律却可以其关于权利和义务设置的权威使之迎刃而解。只要法将科技成果以权利形式赋以法律上的财产属性和人身属性,并由此确立科技成果应用中技术转让和技术合作的法律关系,就可以使科技成果应用中产生的利益关系,转化为合理而有法律上保障的权利义务关系,保证和促进科技成果的使用和推广。

4、法确认和保障科技活动主体科学研究、发明创造的自由,为科技活动创造自由、宽松、安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正如科技发展为法的进步创造了条件一样,法也为科技发展准备了条件。这不仅意味着法通过合理分配权利义务、解决纠纷、打击违法犯罪,为科技活动提供安全的社会秩序;而且意味着法通过奖励科技发明创造,制裁破坏正常科技活动秩序的行为,维护科技活动秩序,为科技进步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更意味着法通过对思想自由、表达自由、科学研究和发明创造自由的确认和保障,通过防范和控制滥用权利,可以排除一切包括来自权力对上述自由的非法干涉和侵害,从而为科技进步营造了一个自由、宽松的政治环境和社会氛围。

5、法协调科学技术与人的各种关系,保证科学技术为人类福祉服务的正确方向。为使科技造福于人类的一方面发挥到极致,将不利于人类的一方面控制到最小限度,就必须通过法律来调整和规范科技与人的关系,减少和化解彼此冲突所带来的紧张状态和负效应。在这方面,科技经济法、技术标准化法、劳动安全保护法、环境保护法、人口和社会保障立法以及和平利用原子能、防止核辐射的监督、管理及损害赔偿方面的立法、严禁基因工程技术的误用和滥用方面的立法等,在解决科技的巨额投入与人们当前实际生活水平的矛盾、科技迅猛发展与人们适应能力、承受能力的矛盾、科技的巨大能量与人类有限控制能力的矛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6、推动国际间科学技术合作,促进科学技术的全球共享和高效能运用。现代科技活动规模的扩大,所导致的不只是科技活动的非个人化(即群体化、国家化)、而且是科技活动的非国别化(即国际化)。当今世界上,国际科技合作和国际科技贸易已成为科技发展的重要趋势,而这种合作关系和贸易活动往往是凭借制度化的方式实现的。作为国际法、国际司法和国际经济法重要内容的国际科技合作制度和国际科技贸易制度,使科学技术的全球共享和高效能运用获得了制度上的保障。

思考之三:应加快现代科技的立法步伐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科学技术空前广泛地深入到社会的各个领域,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各国为了保证高技术战略的顺利实施,相应制定了一系列的发展法、促进法、开发法、振兴法,以引导高新技术产业的优先发展。然而,由于其立法的战略动因在于抓住新技术革命的机遇,着重于激励各门类的高技术开发和利用,而对于高技术发展及其滥用的副作用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和重视,因而在某种程度上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环境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鉴此,在制定与科技活动相关的法律时,必须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对科技活动可能对经济利益关系、国防安全、社会稳定和生态环境这四个方面所产生的深远影响进行综合评估,以更加全面和长远的观点来分析和确定立法准则,以便通过法律杠杆的调整和规范,为国家的长治久安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服务。具体而言,应确立如下几条基本原则:

1、生态安全原则

古人有云:“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覆巢之下无完卵”。一旦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失去生存条件的不仅将是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民,而且将危及整个人类。所以,生态安全原则要求以科技立法来控制和规范科技活动,主张通过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科学技术与整个生态环境的关系,突出保护生态环境的原则和有害物质向无害物质转换的原则,对现行法律予以调整。

2、造福人类原则

世界各国对科技所产生的经济利益的过分重视,有可能使科技在造福人类上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发达国家治疗爱滋病药物的专利制度使发展中国家的广大患者因无力承担高昂的医疗费用而在死亡线上挣扎。同样,作为现代科技进步产物的克隆技术,也引发了法律、伦理与科学学界的激烈争议。对于人类生殖性克隆必须予以制止,国际上的呼声是一致的,因为它践踏了人类的尊严,同时也是对人类生存的一种操纵。各国政府应该而且也必须遵循1997年通过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人类基因组与人权宣言》来制定本国的相关立法。对“治疗性克隆”则有许多人认为应当予以支持。因为这种技术一旦发展成熟,就会给人类疾病的治疗手段带来革命性变化。不过,该项技术在多大范围内、以什么样性质适用,应由法律予以界定。

3、可持续发展原则

邦国委员长曾指出,提高立法的质量,更好地贯彻依法治国,归根到底是我们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客观要求。在人大立法工作中,我们应当认真领会邦国委员长的这一科学论断,自觉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要随着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积极转变观念,立法工作既要着眼对社会关系的调整,也要考虑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要高度重视人口、资源、环境以及公共事业等领域的立法工作,加快环境建设、防止污染、保障卫生等方面立法的速度,使得社会事业与经济和谐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

1993年7月2日 主席令第4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1996年5月15日 主席令第68号

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

1985年3月13日 中发[1985]6号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

1995年5月6日 中发11995]8号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

1999年8月20日 中发11999114号

推动科技进步 保护知识产权 促进成果转化 鼓励科技创新 促进科学技术普及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关于国家科研计划项目研究成果知识产权管理的若干规定》 国家科技奖励奖

第15篇:法治总结

法治演讲比赛活动总结

为了增强学生的法治观念,营造学生的学法、用法、守法的良好氛围,我校于4月27日下午在五楼会议室举办了以“法在我心中”为主题的演讲比赛活动。三至六年级每班选送的选手用抑扬顿挫的语言,慷慨激昂地讲述着自己身边看到、听到的法律案例,宣讲着遵纪守法的重要性。参赛选手还积极倡议: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自觉遵守校规校纪,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在人生道路上做到“学法、用法、守法”,用“法”武装自己,文明守信,保持身心健康,快快乐乐成长。

此次演讲比赛由评委现场从演讲内容、语言表达、形象风度、综合印象等四个方面对选手进行评分。最终选出了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两名,三等奖三名。

通过演讲比赛,同学们建立更多对法的了解,自愿维护法律尊严,做到学法、用法、守法,营造良好的校园法治氛围。

宁江区第七小学

2017年4月31日

— 1 —

第16篇:法治演讲稿

法治演讲稿

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把它交到警察叔叔手里边,叔叔拿着钱,对我把头点,我高兴的说了声,叔叔再见。 我特意查了一下,这首歌写于1963年,这是一首我们很多人从小就会唱的儿歌。

我再给大家念一段法律条文,中国在《物权法》第一百零九条规定 拾得遗失物,应当返还权利人。拾得人应当及时通知权利人领取,或者送交公安等有关部门。

在这首儿歌当中的“我”知道,这不是我的东西,这是别人的东西,不是我的东西就不能拿

给大家念的这两段文字。全歌只有短短的48字,虽然内容很简单,语言也很平实,但是这首48字的儿歌已经包含了我们这次法治文化节的全部内容“学法、守法、用法”。

既然是讲法,在这里,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法律是什么?法律是全体国民意志的体现,国家统治工具。由享有立法权的立法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依照法定程序制定并颁布,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规范总称。

讲完了,真长,现场有谁能马上复述一遍吗?恐怕很少有一部分

也许就是这种官方的、拗口的回答,让很多人都觉得,法律其实离我们很遥远,的的确确是有点。

在单位之中,我发现一个现象,可能大家也发现了,除了那些职务犯,大部分的犯人不是小学就是初中的学历,这些人学历低,没什么文化知识,就更别说法律了,根本就不懂法律,对法律没有丝毫的敬畏。他们不学法,也不用法,自然就更不会守法。

但其实不仅仅是这些触犯法律的人,绝大多数中国人,包括我的一些同学,一些受过大学高等教育的同学,对法律的理解甚至仅仅停留在那八个字“杀人偿命、欠债还钱”,中国的普法教育搞了很多年,去年党的十八大也提出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怎样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习近平同志指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高度重视法治问题,采取有力措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法治中国。

他们真的不知道有法律吗,不,他们是不想去学。因为有人就会说了,你跟我说这些干啥,我又不当律师,不靠这个吃饭,我一个普通老百姓安分守己、不偷不抢不就完了么?什么法治社会跟我有什么关系? 然而,事实真的是这样的吗?

我想,法律离我们是很近的。我想如果我们的开发商,都学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那么我们每天就能睡个安稳觉了,那些楼脆脆,房歪歪的就不会出现了;我想,如果我们的物业管理公司,都学过《特种设备安全法》,每年都按照规定给我们居住的小区进行年检,进行维护,那么我们就不会一出家门就被电梯困了;我想,如果如果每一个开车人,都真正地学习过驾考时科目一,而不是仅仅地应付考试,那么可能就不会有那些李刚、王刚、张刚的存在;如果做餐饮的老板们都学过《食品安全法》,不去为了节省成本使用地沟油,我们可能就都能吃一顿放心的团圆饭;

每个人从摇篮到坟墓,时时刻刻都离不开法律。 在当今世界的经济上,好像没有一个国家能给我们绝对的压制。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全世界第一,然而中国法制建设的增长速度呢?1986年,我们的9年义务制教育法通过,搞了这么多年,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消除了多少文盲,可是大家也不要忘了,我们的普法教育推广也是从1986年开始的,称为一五普法,同样是一年开始的,为什么差距就有这么大呢?我想,仅仅有一定的文化知识就算消除了文盲吗?文盲很可怕,但法盲更恐怖。

法国思想家卢梭曾说,一切法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的内心里。小到文明行走,大到依法治国,法治的根基在于公民发自内心的拥护,法治的伟力源于公民出自真诚的信仰。

2013年,一系列冤假错案被陆续平反。3月,服刑近10年的张辉、张高平叔侄被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依法再审宣告无罪;张高平出狱后,表达了这样的心迹:我这十年吃尽了苦头,流干了眼泪,但是我的心没死,我始终坚信法律是公正的。正是这些普通公民对法律的敬畏、坚持和信仰,汇聚成我们建设法治中国最可贵的民意资源。

弘扬法治精神,传播法律精神,让老百姓懂得如何运用法律。这是我们的法治中国梦所需要的

建设一个法治国家,绝不仅仅是律师、法官、检察官的职责,而是我们每一个手持中华人民共和国身份证的中国人,更是我们这群头顶国徽,穿着制服的中国司法的执法者所必须履行的义务。

的确,中国很大,中国的问题,都很复杂,一个人的问题乘以13亿,都会是天文数字。但是没关系,我们慢慢来。梦想虽远,蜗行牛步也总能抵达。

套用一句流行的话用作结尾:法治中国也许来得晚些,但是我们,等得到。

第17篇:法治环保

法制环保,伴我成长

平山县北冶中学

八年级学生:赵锋峰

小草是装点大地的美丽饰品;小花,是向我们微笑的天使;大树,是我们乘凉的避所;蓝天、白云是我们每一个人的梦想。

在我小的时候,爸爸经常带我去小河边捕鱼,看着那碧绿的水,好像里面的石头也因此而上了色彩,显得那么好看,向一块价值连城的碧玉,那的水好静哦!仿佛可以听到石头和鱼儿的对话;那的水好清哦!一眼就可以看到里面的沙砾;那的水好绿哦!每块石头都像碧玉一样耀眼、璀璨。

后来,因为越来越发达,农村人也不甘示弱,家家想奔小康,于是,大地的“饰品”没了,微笑的“天使”没了,乘凉的“好避所”没了,就连我们的好住所也没了。

现在,大家每天所能想到的只有2字:挣钱!我看到过一个故事,在这里想和大家分享一下:

从前,在一片荒漠中住着几户人家,每天都要忍受沙漠的吞噬,后来,有一对夫妇,向村委会承包了500亩沙漠,于是,他们每天不辞辛苦,买树苗,浇水,每天累得几乎快要放弃,但他们却以过人的毅力坚持了下来,可是,灾难却还是降临在他们身上,他们种的树苗全死了,这对夫妇临近崩溃,后来,乡政府送来了关心与帮助,虽然东西没有多少,但让他们的信心却重新点燃,由于他们没有多余的时间去照顾孩子,只好把孩子也带到沙漠上,挖一个坑,把孩子放到土坑里·,便各自忙去了,在他们干完一天的活后,才想起孩子,于是,便去寻找孩子,在妻子抱起孩子时,脸上不禁流露出难过的神情,后来他们终于成功了,可是欠下的债也已经数不胜数,于是他们又养了几百头羊,可是有一天,发现羊丢了十几只,男人找了近五天才找到,原来是放牧人搞的,原因是他们不让放牧人的牲畜去吃树苗,所以他们才想出这么卑鄙的手段,后来这个女人崩溃了,他不明白为什么这些放牧人要这么做?

这个故事中的放牧人难道不是我们吗?我们每天去砍伐树木,只为了挣钱却无视这些生命,难道钱可以买来一切么?人类为了挣钱,残忍的杀害了树木,是造成水土流失,让我们陷入万劫不复之地,如果有一天沙尘暴来了,我们的“卫士”没有了,我们挣再多的钱有什么用?没有什么可以在保护我们了,我们照样会被沙尘暴卷走。

人类啊!不要再贪心了,大树、小草、小花、蓝天、白云都是我们的亲人,难道你忍心杀害你的亲人么?最后送大家一句话:灾害是无情的,但我们是有情的,愿大家保护环境,多植树,让我们的家园更美好。

第18篇:法治讲稿

宪法日暨法制宣传日讲稿

史开元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保持国家统

一、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长治久安的法律基础,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制保证。依法治国,依宪治国,依法执政,最根本的是依宪执政,这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问题,学习和贯彻实施宪法,对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坚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树立科学发展观,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落实依法治国、依法治省、依法治市、依法治县的基本方略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下面,我与大家共同学习《宪法》有关知识。

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

一、公民的基本权利

(一)平等权

现行宪法第33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这既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制的一项重要原则,也是我国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其涵议是指:

⑴我国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一律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并平等地承担相应的义务。

(2) 国家不允许任何组织和个人有超越宪法和法律之上的特权,不论是普遍公民还是国家工作人员,不管他们的职务多高,功劳多大,都必须毫不例外地严格遵守国家的宪法和法律,一切违法行为必须受到追究和制裁。

⑶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包括民族平等和男女平等。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禁止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都有宗教信仰自由。此外,妇女在政治上、经济上、文化教育上、社会生活上均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权利。

⑷司法机关的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司法机关对我国所有公民的合法权益,都一律平等地加以保护,对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都一律平等地加以追究。

(二)宗教信仰自由

现行宪法第36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的自由”。这一规定包括以下几方面的涵义:

1、每个公民既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

2、有信仰这种宗教的自由,也有信仰那种宗教的自由。

3、在同一各宗教中,有信仰这个教派的自由,也有信仰那个教派的自由。

4、有过去不信教而现在信教的自由,也有过去信教而现在不信教的自由。

尊重和保护宗教信仰自由,是我们党和国家长期的基本政策,宗教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但在实践中,我们应当注意划清宗教信仰问题与政治问题,宗教团体与反动会道门邪教,正常的宗教活动与利用宗教进行破坏活动,宗教活动与封建迷信活动的界线,以保障宗教信仰自由,取缔借宗教信仰自由之名从事封建迷信之实的活动。

(三)人身自由

人身自由有广义、狭义之分。狭义的人身自由是指公民的身体自由不受侵犯,又称为身体自由。广义的人身自由则除身体自由不受侵犯外还包括与人身紧密联系的人格尊严和公民住宅不受侵犯以及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1、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现行宪法第37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公民的人身自由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和享受其他自由权利的前提和基础。是公民最重要、最基本的一项权利。

为了保障公民人身自由权的实现,我国现行宪法和继续确认前三部宪法关于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的原则的基础上,作了补充规定。即“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禁止非法拘留和以其他方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这就意味着:

其他任何组织和个人不能行使对公民进行逮捕的决定权。

(1)逮捕公民的决定权只能由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行使。

(2)逮捕公民的执行权只能由公安机关行使。

(3)任何组织对公民实施拘禁、剥夺或限制人身自由的行为都必须遵守宪法或法律规定的条件和程序,否则应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现行宪法第38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

所谓人格在法律上是指公民能够作为权利义务主体的独立的资格亦即作人的资格,是依附于人本身、与人身密不可分的名誉、姓名、肖像、荣誉等的总称。从道德上讲,人格是指人的自尊心和自爱心,就是指作为一个正直的人,他的品德不容他人侮辱和诽谤,应当受到他人的尊重。人格受到尊重,是公民生活中最起码的一项权利。

人格尊严既为公民作人的起码资格,理应受到法律保护,但在我国的前三部宪法中对此却未给予确认和规定。现行宪法总结了文化大革命的惨痛教训 和参照外国宪法有关内容的基础上,第一次对这项基本权利进行了确认,它表明我国重视对公民的人格权的尊重,因而不失为对我国公民基本权利的重要补充和发展。”

(四)遵纪守法和尊重社会公德的义务

现行宪法第53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概括起来,就是遵纪守法和尊重社会公德。

1、遵守宪法和法律

我国的宪法和法律是工人阶级领导的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意志的充分体现。是维护我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在经济上和政治上的统治地位的基本准则。实践证明,只有遵守宪法和法律,国家生活才能趋于正常化,才能实现建设小康生活的目标。因此,每个公民都必须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

2、保守国家秘密

国家秘密是指涉及国家的安全和利益,尚未公开或不准公开的各种文件、资料、数字等信息。泄密行为直接危害国家安全和人民的根本利益,每个公民都应当加强保密观念,自觉保守国家秘密。

3、爱护公共财产

公共财产包括全民所有制财产和集体所有制财产。它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不断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以及保障公民权利得以实现的物质基础和源泉,因此每个公民均有爱护公共财产的责任。

4、遵守劳动纪律

劳动纪律是指劳动者在共同劳动中必须遵守的劳动秩序和劳动规则,它是保证生产和工作顺利进行的必要手段,也是提高劳动生产效率的重要条件。因此,从建国初期的《共同纲领》开始至1982年宪法,到现在修改完善的2004年宪法,都将遵守劳动纪律列为公民的基本义务之一加以规定。

5、遵守公共秩序

公共秩序也叫社会秩序,是指公共场所的生活与行为规范。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必须遵守共同的生活规范。这种规范在不同的场所有着不同的要求。主要分为社会秩序、工作秩序、生产秩序、教育科研秩序和生活秩序五种,这些秩序是由法律或社会团体、企事业组织的规章制度或者道德习惯等规范所确定的。遵守公共秩序是维护人们共同生活的起码要求,也是保证生产、工作、科研和学习能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

6、尊重社会公德

社会公德指的是社会的公共道德。它是由人们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形成并由统治阶级所倡导的行为规范。它是评价人们行为的是非曲直的标准之一。但与法律规范不同,它是依靠社会舆论、习惯和教育等方法来实施的。然而,它毕竟与法律规范有相似的地方,即都起着规范人们行为的作用。在任何一个国度里,法律规范只能调整该国家生活中的某些较为重要的方面。而其他领域则需通过首先规范进行约束。所以,我国宪法在规定公民有遵守宪法、法律义务的同时,还规定公民有尊重社会公德的义务,这是十分必要的。

(三)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

现行宪法第54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不得有危害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行为。”因为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直接关系到每一个公民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形象和地位,所以我国公民负有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这一义务就要求我们在对外交往中,既要反对闭关自守,盲目排外的思想和行为,又要反对奴颜婢膝、卑躬屈节的思想和行为。

其他义务

包括公民有劳动的义务;受教育的义务;夫妻双方有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父母有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以及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等。

自觉遵守宪法,做守法公民

在享受宪法给予的权利的同时,要全面履行好自己应尽的义务。使自己作一个守法的好公民,自己的家庭成为遵纪守法家庭户。

1、学了宪法,必须进一步了解国家大事,关心国家大事。既要通过人代会、村民大会等途径和形式,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又要服从政府各种依法进行的管理。不能把自己看成一个与国家无关的人,甚至与政府对立的人。

2、学了宪法,必须深刻理解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一是权利和义务本是互相依存的,权利和义务本身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例如:宪法规定“父母有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二是某些权利和义务带有双重性质。例如:依法服兵役,这是一项光荣义务,同时依照兵役法的规定被依法剥夺政治权利的公民则不能服兵役,这实则意味着服兵役又是一种权利。三是权利和义务相互促进、相辅相成。比如:农村中有的群众,有了自己的承包地,承包山林,有了劳动权和获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但必须履行向国家纳税的义务,要如实缴纳农业税。那种享受了集体耕地,山体的权利,又不履行缴纳税收的义务,这是违背宪法的。违反宪法是最大的违法,也就是人民在享受权利和履行义务时,权利可以放弃,但是义务必须履行。学习宪法以后,大家进一步懂了法律,应该迅速、自觉地纠正违法行为。中共党的组织、国家机关、基层自治组织都有义务和责任帮助有违法行为的人纠正。

第19篇:法治心得体会

法治心得体会

俗话说得好,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如果这个世界上没有法律,那我们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啊?所以学习法律对我们很有必要。

成人要遵守国家的法律制度,而我们小学生也要遵守《小学生守则》。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也提到了法治,可见法律对我们有多么重要啊!

作为青少年,我们不仅要遵守小学生守则,还要遵循国家的法律制度,不进网吧,12岁前不骑车上路……而想要知道这些法律知识,就要加强对法律的学习。

我们是青少年,我们正处在学习法律的阶段,此时的我们最容易被带坏。要想不沾染社会上的不良风气,我们应该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

1、能否更好地遵守法律,最大的原因取决于我们自身,只有我们懂法知法,才不会犯法,这其中也很大程度取决于我们的自制力。

2、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间课堂,如果你的父母法律知识深厚,那么你就会更懂法律。

3、在学校我们更应该学习法律,如果我们在学校学好了法律,那对我们将来步入社会有很大的帮助。

我们一定要学好法律,学会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在法律的阳光下,我们一定能茁壮成长。

昌吉市第三小学

四年级(5)班

第20篇:农村法治

选择判断题50分,简答论述案例分析50分。

1.农村法治建设的基本原则(简答)

① 法制统一原则; ② 公平原则;

③ 国家适度干预原则; ④ 可持续发展原则。

2.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方略的时间(判断)

1997年10月召开党的十五大,第一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宏伟目标。

3.中国农村法治现状与成因P28—30 现状:

① 农民已初具现代法治意识,但具体的法律知识仍相当贫乏; ② 传统的纠纷方式仍是农村纠纷解决的主流,但也有了寻求法律救济的趋势;村民自治已为多数农民所认同;

③ 农村的法律服务与支持系统缺乏。 原因:

① 经济发展滞后是造成农村地区法治建设滞后的基本原因; ② 落后的历史和封建习俗是致使农村法治水平滞后的历史渊源; ③ 农村地区的立法及执法跟不上,也是制约其法治建设的重要因素。

4.农业法的现实意义(简答):

① 以立法的形式确认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并明确规定‘国家把农业放在发展国民经济的首位’,是农业发展的基本法;

② 为以工促农战略的进行,提供了法律依据和实现突进; ③ 保证国家对农业的适度干预。

5.1933年7月2日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农业法,2003年实行修改后的,共13章99条

最早具有现代意义的农业立法是美国1933年的《农业调整法》

6.1980年2月,我国第一个由农民自己民主选举产生的村民委员会在广西壮族自治州宜 山县三岔公社合寨村诞生,开始了我国农村基层民主管理体制的尝试。

7.1998年11月4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修订后的《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8.村民委员会的选举,由村民选举委员会主持。村民选举委员会成员由村民会议或者各 村民小组推选产生。

9.《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修订后第十六条:本村五分之一以上有选举权的村民或者三分 之一以上的村民代表联名,可以提出罢免村民委员会成员的要求,并说明要求罢免的理 由,被提出罢免的村委会成员有权提出申辩意见。

10.三品一标(无公害产品,绿色产品,有机食品,农产品地理标志) 无公害产品向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申请,使用期限为三年。

绿色产品向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及其所在省绿色食品办公室、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申请。 有机食品向中绿华夏有机食品认证中心申请。

11.营业性歌舞娱乐场所不得接待18岁以下未成年人,不得出售酒精含量超过38度的饮 料。不得转包经营。(选择题)

12.公路分类:

按行政等级划分六个等级。

① 国家道路; ② 省级道路;

③ 县级公路(县道); ④ 乡道; ⑤ 专用公路; ⑥ 村道。

3.4.5.6均属于农村公路。

13.机动车驾驶人初次申领机动车驾驶证后的12个月为实习期,在实习期内违法记6分以 上的,实习期延长一年。

14.军队的律师不准接受地方当事人的委托,提供法律服务。企事业单位的法律顾问室 (处)工作人员只为本单位提供法律服务,不得接受其他公民、法人的委托从事法律服 务活动。

15.公证的法律效力:

① 证据效力; ② 执行效力;

③ 法律行为成立要件效力; ④ 域外效力。

16.下列纠纷不能仲裁:婚姻、收养、监护、扶养、继承纠纷。

17.《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对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人,公安机关传唤后应当及时询 问查证,询问查证的时间不不得超过8小时;情况复杂,依照本法规定可能适用行政拘 留处罚的,询问查证的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行政拘留最长不超过20天;孕妇不能行政拘留,对处罚不服的可上诉

18.信访人走访行政机关的要求:集体走访时,应当推选代表提出,代表人数不得超过5 人。

信访工作的原则:实事求是原则、坚持思想疏导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按政策法律法规处理原则;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原则。 16岁以下人员查询时监护人必须在场。 19.士官原则上不得在部队驻地或本部队内部找对象结婚。(判断题)

20.C

3、C4为三轮摩托车、四轮农用运输车、三轮农用运输车车型等准驾小型货车。

补充:

1.农村法治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① 农民法律意识落后; ② 农村法律制度不健全;

③ 农村执法混乱、司法监督救济不力,司法不公正现象仍存在; ④ 村民自治制度在实践中存在缺陷。

2.法制与法治的区别:

① 法制的法主要指静态的法的规则及其体系,法治的法除此之外还包括动态的立法、司法、行政执法以及守法等活动。

② 法制的法律制度既可以是好的。民主的法律制度,也可以是不好的,专制的法律制度,而法制治讲的法律制度单指良好的、民主的、能使法得以正确使用和普通遵守的法律制度。

③ 法制社会中的法与民主的关系既可以是与民众的意志相统

一、体现了民众意志法,也可以是与民众相对立、是统治者统治民众的工具的法,而在法治社会中法完全体现的是主权在民、政治民主。

3.以下情形的费用不属于救助范围:

新农合药品诊疗目录范围外的费用:打架。斗殴、酗酒、自伤、自残自杀吸毒戒毒交通 事故医疗事故车祸整容整形保健康复费用,涉及他人责任和相关商业保险赔付的事故, 非生产性农药中毒、各类有责任方的意外伤害以及违法乱纪等引发的医疗费;工伤、职 业病、计划生育、因第三者造成的参保人员的伤害所支付的医疗费用等。 未办理相关手续,非定点医院就诊。

4.新政策:

老保险的全覆盖: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年龄从22-60岁提前到16-60岁。

5.军队提倡和鼓励晚婚:双方晚婚的,除享受国家规定的三天婚假外,各另增加晚婚假7天。在奖励期间,工资照发。

6.律师与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的区别

① 律师是指依法取得律师执业证书,为社会提供法律服务的执业人员,一般具有律师资格或律职业资格,并在一个律师事务所执业。依据是《律师法》。

② (基层)法律工作者是指符合司法部基层法律工作者管理办法规定的执业条件,经批准执业登记,领取《法律服工作者执业证》,并在一个(基层)法律服务所中执业,为社会提供法律服务的人员。依据是《基层法律服务所管理办法》和《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管理办立法》。

7.刑法与治安管理处罚法的根本区别: ① 《刑法》是刑事法律,《治安管理处罚法》属于行政法。

② 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行为都是危害性较轻的行为,如果该行为严重了就要由刑法来处罚。部分达不到刑事处罚的行为就需要治安处罚来处理。

③ 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行为叫违法行为,违反《刑法》的行为叫犯罪行为。 ④ 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行为由公安机关直接作出处罚,而违反《刑法》的则要由公检法三家按程序一步一步进行,最终由法院判决才生效。

案例:

P88 秦守华是枣庄市台儿庄区泥沟镇小官庄村农民。1999 年经过村民选举担任村委会主 任,任期3 年。2001 年9 月9 日一大早,按照镇党委、政府的通知要求,秦守华和村支书 丁德山赶往镇政府参加全镇干部会议。会上,他和丁德山被镇党委、政府以工作不力为由, 撤销了村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职务,而且村委会公章也当场被镇政府收回。镇里撤销秦守 华村委会主任职务的理由主要有:一是‚三提五统‛征收没按期完成,还有20 户7600 元提 留款没交上;二是农业结构调整种植桑园不积极。镇党委、政府很快就任命了新的支部书记 和代理村委会主任,并通过村高音喇叭向全体村民宣布:小官庄村换领导班子了,支书、主 任都换了。秦守华被停职后,决定对泥沟镇政府撤销其村委会主任职务的行为提起行政诉讼。 问题:依照我国行政诉讼法的有关规定,你认为人民法院是否会受理该案?理由是什么?

答:行政诉讼法规定,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人 身权、财产权的,可依法提起诉讼。本案中,村委会主任是一项政治权利而非人身权、财产 权。但是行政诉讼法也没有完全排除涉及政治权利而不予以受理。事实上,枣庄中院在得到省高院的明确指示后,受理了此案。本案无论在起诉理由、法院受理、诉讼结果等方面都堪 称‚典型‛行政案例,值得人们深思。

乡政府是否违法?为什么?

乡政府的行为违反《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1990.10.11施行的《行政诉讼法》总则第二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有权依照本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P155伍君是四川省某农村青年,父亲早亡,与母亲刘某相依为命。1998 年,伍君高中毕 业后应征入伍,在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重庆某部队服兵役。2000 年是伍君的大喜之年:第一, 他顺利转为士官,开始从部队领工资服兵役,同时开始给体弱多病、在农村孤身一人的母亲 寄生活费;第二,被所在部队派到一电子科技高校接受信息方面的高级培训;第三,伍君攻 克了信息战的一个技术难题,在部队荣立二等功;第四,经人介绍,伍君与同村姑娘赵某订 婚。2002 年,伍君与赵某结婚。2003 年,伍君在退伍前,认真为自己拟定了退伍后的人身 目标:回到农村,举办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培训学校,培养出一批又一批人才,利用现代信息 技术,促进家乡迅速发展。 但是,命运捉弄人,正当伍君设计自己宏伟蓝图的时候,坏事接二连三地发生:首先, 母亲刘某不慎摔伤,下身完全瘫痪;其次,妻子赵某起诉离婚,因伍君不同意离婚而败诉后 公然与另一男人同居;第三,复员在即,对于如何举办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培训学校,伍君不 知如何下手工作;第四,伍君所在村民委员会以伍君入伍为由,将伍君的承包田收走,承包 给了同村会计黄某;第五,伍君父亲的坟墓原设在伍君承包的耕地中,该承包耕地后被村民 委员会收走,发包给黄某后,黄某举报,被当地民政局将坟头铲平。下身瘫痪,卧床不起的 伍君母亲刘某因此气愤难当,拒不吃喝,全靠伍君的姑姑强制喂食。 试从一个法律工作者或者社会工作者的立场出发,为士官伍君设计化解坏事的方案和成 就理想的方案。

1.答:首先伍君服现役期间,其母亲可以从当地人民政府获得不低于当地平均生活水平的优待金或者其他优待;伍君复员后,其母亲可以获得医疗优待。其次,伍君可以依法追究 妻子赵某和第三者破坏军婚罪的法律责任。第三,伍君复员后,可以依法举办民办培训学校, 按照民办非企业单位的设立条件和设立程序举办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培训学校。第四,义务兵 和初级士官入伍前的承包地(山、林)等,应当保留;服现役期间,除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和 承包合同的约定缴纳有关税费外,免除其他负担。伍君可以通过协商或者诉讼方式要回自己 的承包田,并可以要求责任人赔偿侵权损失。最后,是否保留坟头,应对照殡葬管理制度办理。

P177△某设区的市农业局在执法检查中,怀疑该市某蔬菜批发公司批发的4 种蔬菜不符合国 家制定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于是派出两名工作人员在对现场进行检查并制作笔录后,分 别从这四种蔬菜中各抽出1 公斤送到某食品加工企业下设的实验室检测,该实验室尚未获得 任何认证。经该实验室检测,发现这四种蔬菜均符合国家制定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事隔 一周后,该市政府发起‚打假‛活动,该市下辖的某区农业局又对该蔬菜批发公司的上述同 样进货来源的四种蔬菜进行检查。蔬菜批发公司提出这四种蔬菜已经经过市农业局检查,结 果为合格,不应再检查了。区农业局工作人员说:‚这次‘打假’活动是全市性的,各个厂 家都要接受检查,上次的检查可能不准确。既然是合格产品,就不怕再检查一次。‛ 同时, 区农业局要求该公司交纳8%的检验费用。本案中的市农业局和区农业局的做法有何不妥? 为什么?

答:是违法行为。

本案中,市农业局对抽查的四种蔬菜各抽取了1公斤,显然超出了合理的抽取样品的数量,违反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第三十四条的规定。

市农业局将蔬菜样品送到未经认证合格的检测机构对样品进行检测,又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第三十五条的规定。

区农业局在上级农业局已抽查的情况下,对同一品种同一来源的农产品进行抽查,违反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第三十四条‚下级农业主管部门不得另行重复抽查‛的规定。

区农业局要求该公司交纳8%的检验费用的做法又违反了不得向被抽查人收取费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第三十四条‚不得向被抽查人收取费用‛的规定。

P36

1、该村委会是否违法,违反什么法? 答:违法。违反,>和>

2、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答:下位法服从上位法

晚婚:男25周岁,女23周岁(晚育24周岁)

《法治讲话稿.doc》
法治讲话稿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演讲稿主持词代表发言庆典致辞民主生活会发言表态发言专题发言对照检查材料开场白感言大全发言稿欢迎词台词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