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学法教案模板

2020-04-18 来源:教案模板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教案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教案]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教案 教学课题:拉丁美洲音乐之巴西音乐 教学班级:高一年级三班 教学课时:45分钟

教学目标:

1、通过拉美音乐中最具有拉丁节奏及风格的代表——

“桑巴”的学习,了解拉美音乐对节奏的重视,同时丰富同学们对节奏的了解和把握,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教案。

2、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合作,让学生亲身参与到音乐表演活动当中,在“玩”的过程中享受音乐表现的乐趣,陶冶情操。同时开发学生的创作能力,培养学生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材分析:拉丁音乐是一种以节奏为中心的流行音乐,它的节奏所具有的不仅仅是简单的强弱规律,而是作为一种音乐的灵魂使其上升到主导地位。因此,在了解拉丁音乐的过程中,首先需要了解的就是它的节奏。今天我们着重介绍一种具有代表性的拉丁节奏及风格——桑巴。桑巴是拉丁美洲最具代表性的舞蹈之一。它源于巴西,是以黑人所具有的美洲节奏为基础,大量的融进欧洲旋律二产生的舞蹈音乐形式。其音乐特征是2/4拍,音符短促地滚动节奏,节奏感很强。

教学重点:

1、利用拉丁美洲最具代表性的舞蹈之一----桑巴,使学生把握拉美音乐的节奏特点,教案《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教案》。

2、在教学过程中,切实体现“学生亲身参与”的理念。

教学难点:

1、通过对拉丁美洲最具代表性的舞蹈之一——桑巴的认识,分析它的音乐特点,把握拉美音乐的节奏特点。

2、注意学生的参与性,创造性。

教学媒体:多媒体,小鼓(或者其他可用于击打的物品),身体乐器 教学过程:

1、

导入:请同学们看一段视频。(文根英《舞者的纯情》)

2、这段视频中的音乐是“桑巴”舞蹈中一段常常会听到的音乐,是很著名的一段“桑巴”配乐。(桑巴源于巴西,它是以黑人所具有的美洲节奏为基础,大量地溶进欧洲旋律而产生的舞蹈音乐形式。传统桑巴可分为农村桑巴和城市桑巴两种。现代欧美所流行的桑巴,于1920年左右形成于巴西的里约热内卢。)其特征就是2/4拍,音符短促地滚动节奏,可以说是拉美音乐的代表之一。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桑巴”的典型节奏型。

2、带领同学们一起做几个简单的节奏练习。(小鼓) (1)(2)(3)

3、通过刚才的练习,使同学们发现有大量的切分音出现。

再通过另一段反应“桑巴”节奏的视频(九拍小鼓手演奏的桑巴节奏),归纳出该视频最突出的节奏型:切分。

从而了解到桑巴中最常见的节奏型就是切分节奏,它能很好的融入桑巴的舞步当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4、让同学们四人一组进行节奏的创编,使它既能突出2/4的特点,有能让每个人都用不同的节奏型来敲击,重点是突出切分的节奏感,体验桑巴的节奏特点。

5、在经过了同学们的分组讨论和练习,请几组同学来表演一下他们的成果。并且请其他同学来说明一下他们的节奏特点。

6、除了切分音,同学们还能创作出什么样的节奏型? (进行分组练习)

7、请几组同学来表演一下他们的创作成果。

课堂小结:通过今天这节课,我们对拉美音乐的节奏特点有了大致的了解,同时丰富了我们对其他不同节奏型的编组与创作,使我们对节奏的把握也更加准确。拓展了我们的创作能力。 课后作业:在掌握了巴西音乐的节奏特点以后,了解阿根廷音乐的有关知识,为下节课的学习做准备。

推荐第2篇:音乐教学法

一、五种音乐教学法: 1,美国的综合音乐感教学法:螺旋形上升素质培养大纲.强调学生是主角;内容:听赏,演唱,指挥,创造,分析,评估.2,德国的奥尔夫教学法.核心理念:一切从儿童的本性出发,让儿童通过亲身实践,主动学习音乐;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实践内容:朗诵入手,结合动作,乐器教学,听觉训练.3,匈牙利的柯达伊教学法:基本观点:a,最有效的音乐必须从幼儿开始

b,歌唱是培养音乐素质最好的方式

c,教学中只能采用具有最高艺术价值的民间的和创作的乐曲

d,音乐应当成为学校重要的课程

e,教材和教学顺序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和特点

f,非常重视音乐教师的选择,强调学校的教育作用。教学手段:首调唱名法,柯尔文手势,节奏唱名

4,日本的铃木教学法:强调音乐教育潜移默化的作用;认为掌握某一领域最高能力的人,也可以在其他领域达到同样高度;兴趣是能力的源泉;教学环境很重要。方式:母语教学法

5,瑞士的达尔克罗兹教学法:培养学生感知和反应音乐的能力;发展学生内在的音乐感觉;即内在的听觉和肌肉感;发展学生耳,眼,身体和脑之间进行迅速交流的能力;培养学生大量的储存听觉和动觉的能力。方法:体坛律动,视唱练耳,即兴。

二、奥尔夫教学法的原本性理念:

强调学生不是作为听众,而是作为演奏者参与其中的。 大致可分为一下几点:

1、综合性:音乐是综合的艺术,是结合动作、舞蹈、语言的整体。

2、创造性(或即兴性)创造性是人类的本性,是散发性灵的本能反应。

3、亲自参与,诉诸感性,回归人本

4、从本土文化出发。

5、自生命开端的,音乐是人与生俱来的一种智能,音乐是人人需要的。

三、语言朗诵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和意义

1、培养敏锐的音乐感知能力

2、增强音乐记忆力

3、提高视唱(奏)的读谱能力

4、发展音乐感---更加精致与丰富的感觉力与表现力

5、发展音乐表演技能的基础

四、什么是奥尔夫教学法的体态律动

所谓体态律动音乐教学,原来是指由音乐伴奏,以身体动作做出反应,从而训练音乐节奏感的教学方法。

五、在音乐课中,如何实施动作教学

1)节奏训练a,准备练习

b,节奏模仿

c,节奏接龙

d,节奏造句游戏

e,四拍子的游戏

f,乐理(强弱规律)

g,十六字格节奏训练

h,二对三的练习

2)用声势伴奏---固定音型

3)为奏乐(音条乐器,键盘乐器)的准备---拍腿游戏 4)为学习曲式结构的练习

六、介绍达尔克罗兹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

1、教学思想:人是通过自身的运动将内心的情绪转译为音乐的,人体本身就是乐器。因此,要进行音乐训练,只训练耳朵、嗓音、手指等是不够的,必须练好人的体态,姿势及各种形体动作。单教儿童用手指弹奏乐器是不够的,首先必须启发他们进入产生乐曲的激情中去,把乐曲的感情化为具体的动作,节奏和声音,以达到唤醒天生的本能,培养对人体极为重要的节奏感,建立身心的和谐,使感情更加细腻敏锐,使儿童更加健康活泼,激发想象力,促进各方面学习之能力。

2.,教学方法:体态律动、视唱练耳和即兴音乐活动

推荐第3篇:音乐教学法

一、大司乐

西周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庞大的宫廷音乐结构——大司乐。它是我国古代第一所音乐学校,其目的是配合礼乐制度,维护周王朝的最高统治。

二、乐府

秦汉时期建立的音乐机构“乐府”。乐府是具有表演创作、教育、体察民情、保存史料等多功能的综合性官府附属机构,也是西汉最重要的教育研究机构。

三、学堂乐歌 学堂乐歌,是指清末民初新式学堂所开设的乐歌课上唱歌所用的歌曲。学堂乐歌使音乐成为学校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而且成为青少年必修的科目之一,它对中国音乐教育的普及和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具有积极地推动作用。

四、音乐课程的价值

1.审美体验价值2.创造性发展价值3.社会交往价值4.文化传承价值

五、音乐课程基本理念

1.以音乐审美为核心

2.以兴趣爱好为动力

3.面向全体学生

4.注重个性发展5重视音乐实践

6.鼓励音乐创造

7.提倡学科综合

8.弘扬民族音乐

9.理解多元文化

10.完善评价机制

六、音乐课程总目标的改革 ——总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

七、音乐课程内容标准的改革

1.感受与鉴赏2.表现3.创造4.音乐与相关文化

八、新课程教学法

1.趣味—愉快教学法

2.生成—情景教学法

3.合作—和谐教学法4.探究—发现教学法

5.创作—创新教学法

九、微格教学(名词解释)

微格教学是借助现代的视听工具,以若干小组的学生为教学对象,旨在培训师范生或在职教师掌握课堂教学技能的一种小规模教学活动。 反馈评价的方式有:组内评价,异组评价和大班评价。

十、说课的过程

1.说教材(引出教学目标)

2说学生

3.说教法和手段 4.说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进行—小结) 十

一、音乐感受与鉴赏的教学过程

1.初步感受音乐作品阶段

2鉴赏分析音乐作品阶段

3细心品味,巩固欣赏阶

4深化拓展阶段 十

二、范唱的作用 教师声情并茂的范唱,可以给学生树立最直观的艺术形象,也容易拉近师生间的距离。也许教师的范唱并不完美,但对于学生来说却是非常的亲切和真实,而教师富有感染力的表演让学生感受到真实的歌唱学习的范例,激发学生的歌唱欲望。

十三、几种教学法 1.达尔克罗兹教学法

(一)节奏训练的体态律动

(二)歌唱视听训练

(三)即兴创作与演奏 体态律动(名词解释):是训练身体对音乐作出反应的练习。具体地说,它是训练学生在听音乐、感受音乐的同时,根据音乐的速度、力度、分句、情绪变化等,有节奏地做出各种幅度和力度的动作,表达出音乐的情感。

2.柯达伊教学法

(一)以歌唱作为音乐教育的基础

(二)丰富、高质量的音乐材料

(三)教学工具(1.首调唱名法2.柯尔文手势3.节奏时值读法4.字母标记)

(四)系统的音乐读写、听觉、视唱训练 柯尔文手势(名词解释)是用手的不同动作在空间中把音级高低关系具体表现出来。这种手势包括七种不同的姿势,通过在空间中所处的位置高低不同,各自代表着音阶中的一个唱名,显示出音阶中各音的高低关系。 3.奥尔夫教学法

(一)噪音造型

(二)动作造型

(三)声音造型

(四)教材

奥尔夫教学法在我国中小学课堂中的运用

1.将“语言”训练引入音乐课堂(节奏朗诵)

2.将“动作” 训练引入音乐课堂(1.声势2.身体动作) 3.将“器乐” 训练引入音乐课堂

1美国综合音乐感教育法 ○2 日本十

四、各种教育法:○

3卡巴列夫斯基教学法--“音乐教育不是培铃木镇一教学法“才能教育法”

○养音乐家,首先是培养人”

十五、音乐教师的职业道德(论述题)音乐教师职业道德是指音乐教师在其教学活动中,调节和处理与他人、与社会、与集体、与工作的关系所应遵守的行为规范或行为准则,以及在此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观念意识和行为品质。音乐教师应1热爱祖国,热爱教育事业 ○2热爱学生,教书育人 ○3音乐该具有的职业道德:○教师职业道德的内容还包括职业理想、职业态度、职业责任、职业技能、职业规4音乐教师职业道德功能的多样性,它范、职业良心、职业作风、职业情操等 ○包括职业工作的精神动力、人际关系跟利益关系的调节、言行示范的自觉性等。 音乐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教师个人道德不断发展完善的需要。音乐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基本原则是“两统一,三结合”,即坚持知和行的统一,坚持动机和效果的统一;坚持自律和他律的结合,坚持个人和社会的结合,坚持继承和创新的结合。因此,提高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要做到:加强理论学习,注意“内省”和“慎独”;要勇于在实践中经受磨炼,增强情感体验;要虚心向他人学习,自觉与他人交流;要确立可行目标,不懈努力。

十六、教案的写法

年级—课题—教材分析—教学目标(知识,能力,情感)—教学重难点—课型—课时安排—教具准备—教学过程(1导入2新课进行(初步感受,鉴赏,细心品味))—巩固练习—课堂小结

推荐第4篇:音乐教学法

1, 传统音乐教学法的特征:教学目的单向,教学活动单边,教学过程单一,教学交流单纯 2, 新课程音乐教学的特征:教学目的综合,教学活动多边,教学过程关键,教学交流广泛 3, 中小学课堂最为提倡的歌唱呼吸方法为:歌唱的姿势,歌唱的呼吸,歌唱的咬字吐字,歌唱的发声

4, 音乐表演教学:表演教学是学生参与音乐活动的基本途径(歌唱表演教学,器乐表演教学,综合表演教学),表演教学是培养学生音乐能力和审美能力的主要手段之一,表演教学是满足学生的表现愿望,培养学生自信心的有效途径 5, 音乐欣赏教学一般分为哪两种:参与式和渗透式 6, 综合性表演教学的特征:多元性和交叉性 7, 达尔克罗兹是 (瑞士) 个国家的音乐教育家

8, 音乐本为原则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自始至终以音乐为本 9, 音乐教育的目的 10, 艺术创造原则:指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充分重视音乐所具有的特征,遵循音乐课程教学自身的规律,突出音乐学科的艺术特色与创造特征。 11, 卡巴列夫斯基的音乐教育主张:借助音乐培养思想道德,创设教学氛围诱发学习兴趣,将音乐教育与日常生活相结合,弘扬民族音乐增强民族意识,音乐与文学相结合,将流行元素引入音乐教学 12, 提出的提出、遐想、推理、验证 13, 教学范性作为教学规律·········体现为:整合性,特定性,开放性,活动性 14, 审美体验性教学的特征:丰富情感体验,塑造音乐形象,产生情绪愉悦 15, 柯达伊音乐教学体系的主要内容:母语音乐教学,多声部音乐教学,首调视唱教学 16, 奥尔夫是德国音乐教育家 17, 器乐表演教学的内容:打击乐器的学习,旋律乐器的学习,自制简易乐器 18, “德”作为教师的职业道德形式及标准体现出来:敬业与奉献、修养与言行 19, 课堂导入的基本原则有哪些(1)针对性(2)启发性(3)趣味性(4)简洁性 20, 新教学大纲中将小学的音乐教育内容分为

21, 基本乐理的教学方法(1)形象(2)游戏

22, 新课程音乐教学法: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为核心,以诱发兴趣为动力,以培养创新意识为前提,已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音乐能力为目的,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根据特定音乐内容,师生共同进行一系列活动的方式、方法、手段、步骤和技术的总称 23, 创造性教学的目的是: 24, 在体现参与感悟型的音乐课上,通过

的教学过程 25, 音乐课堂的结束应当注意:(1)教学目标要明确(2)针对性要强(3)总结评价(4)具有趣味性和激励性.

26, 器乐表演教学的特征:实践性,反复性,主体性 27, 教学原则在教学目标中体现:

28,器乐表演教学的方法:器乐技能模仿法,音乐主题演奏法,课堂歌曲伴奏法,音乐要素体验法

29,确立音乐教学目标时,行为主体必须是:学生而非老师.30,常用的综合表演教学方法有:模仿表演法,自主创做法

31,音乐欣赏教学一般分为:参与式和渗透式 名词解释

1, 课程的概念:广义,指学生在学校获得的全部经验,包括有目的有计划的学科设置,教学活动,教学进程,课外活动以及学校环境和氛围的影响。侠义,只各级各类学校为了实现培养目标而开设的学科及其目的,内容,范围,活动,进程等的组合

2, 个性发展原则:指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注意学生个体之间存在的差异,重视并允许学生对音乐的个性化理解,不对音乐做“标准化”定解,一切音乐教学活动应遵循学生的个性发展特点,以及个性发展规律来安排,让学生在音乐学习过程中个性化的理解音乐并掌握音乐 3, 音乐教学原则:是根据音乐学科的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遵循音乐教学规律而制定的,用以指导音乐教学实践和对课堂教学提出的基本要求,是音乐教学原理的具体化,也是音乐教学经验的理论性概括

4, 音乐表演教学:指学校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采用多种灵活的教学方法,通过情感的创设,基本技能的训练,使学生在理解歌曲、乐曲内涵的基础上,将音乐的情感自然、真切的抒发出来,达到有表情的歌唱、演奏和进行综合性艺术表演的活动过程

5, 持续发展原则:指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应把握现代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在学习音乐知识与技能的同时,注重学生学习能力、人际协调与合作能力的培养从而保证并促进学生进一步的可持续发展,具备进一步发展的潜力

6, 新课程音乐教学法: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为核心,以诱发兴趣为动力,以培养创新意识为前提,已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音乐能力为目的,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根据特定音乐内容,师生共同进行一系列活动的方式、方法、手段、步骤和技术的总称。

7, 音乐教学法: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为核心,以诱发兴趣为动力,以培养创新意识为前提,已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音乐能力为目的。

简答题

1, 音乐课堂教学艺术的特征有哪些:实践性,创造性,表演性,审美性,愉悦性,情感性(分别具体说明)

2, 现代音乐教学技术对于现代音乐教学的影响有哪些:(利、弊)没有技巧的交响乐就像一堆没有修饰过的多切起来的音符,没有任何的吸引力,更不用提教育、欣赏、愉悦的作用了。使得音乐教学呈现多样化,综合化,个人知识获得个性化,音乐教育全面化等等。体现了现代音乐教育的理念,它促使音乐教育的所原话发展,适应终身教育的要求,实现了教育的智能化学习的自主化,课程的多样化促进了个性化教育的发展 3, 音乐的基本特性有哪些: (1)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 (2) 音乐是时间的艺术。 (3) 音乐是表现的艺术。 (4) 音乐史情感的艺术。 (5) 音乐是弥漫生活的艺术。

4,音乐课堂教学内容的扩展艺术有哪些? (1) 感人至深的感染 (2) 循序渐进的引导 (3) 妙趣横生的活动

(4) 形象直观的演示 (5) 逐步深入的探究

论述题

1, 试论述新世纪音乐教师的素质要求

一,正确的教育观念1教师角色观2学生主体观3个性发展观4创造教育观

二,独特的教学品格1爱是成功教育的基础2的是成功教育的目标3发展是成功教育的方向

三,优秀的教学技能1音乐教学专业技能2音乐课堂教学技能

灵活的教学方式1丰富的教学形式2多样的教学方法3现代的教学手段 四,良好的教学心理1主导与主体2情境与暗示3愉悦与情感

五,活跃的教学研究1教学研究的现状2教学研究的意义3教学研究的方法4教学研究的发展趋势

2, 作为教师,你认为应该如何鼓励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创新行为

(1)共同参与—创新型模。(2),鼓励接纳—具大师胸怀。(3)平等互尊—创宽松环境,(4)发散收敛—求最佳效果,(5)自我发现—呼个性发展,(6)情境创设—树环境意识,(7)研究思考—育创新能力,(8)实践操作—重情感体验,(9)兴趣愉悦—还人类本性(个人观点)兴趣是一切学习的内在动力,寓教于乐

推荐第5篇:音乐教学法

A

9、奥尔夫教学法的主要内容与特点

内容:1:节奏训练(节奏声势)2:形体和乐动作

3:打击乐器合奏 4:即兴创作,培养创造力 特点(优点):

1、教育原则以教育人、培养人为目的。

2、教学对象以儿童为主,一切从儿童心理特征出发。

3、教学思想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

4、教学方式以音乐实践活动为主,重视听觉训练,重视节奏、旋律、速度、力度、曲式、调式等音乐表现手段。

5、重视引导探索,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6、强调高标准的师资力量。

C

10、常用的音乐教学法有哪些?

演示法、讲授法、欣赏法、情境法、发现法、练习法、谈话法、讨论法。

演示法、讲授法、欣赏法、情境法、发现法、练习法的基本要求

演示法:

1、在演示前要有明确的目的与要求,并作充分的准备。

2、用以演示的材料,要能够突出显示所学内容的主要特征。

3、在展示实物、图片、幻灯等过程中,教师可配以讲授、谈话指导学生观察、思考、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思维力。

4、演示既要适时、也要适当。

讲授法:

1、讲授的内容要注意艺术性与思想性相结合,科学性、系统性与趣味性的相结合。

2、在运用教授法时,要贯彻启发式教学思想,促进学生的思维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教师的言语要简洁、准确、生动而形象、易于让学生接受。

4、重视板书的运用。

欣赏法:

1、激发学生的欣赏兴趣。

2、引起学生强烈的情感反应。

3、指导学生的音乐实践活动。

4、培养学生的欣赏和鉴别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

5、欣赏法常与讲授法、谈话法、演示法、练习法、讨论法等相结合。

情境法:

1、创设图画再现情境。

2、扮演角色体现情境。

3、语言描绘情境。

4、音乐渲染情境等等。

发现法:

1、要给学生提供充分的能解决提出问题的相关材料。

2、运用发现法探索的问题,难易要适合学生的认识水平,能够引起学生探索的兴趣。

3、帮助学生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案,但不要包办代替。

4、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探索、思索。

5、发现法常与其他教学方法相结合运用。

练习法:

1、使学生明确联系的目的和要求。

2、掌握正确的练习方法。

3、在练习时要注意系统性、经常性、循序渐进、逐步提高。

4、练习的次数与时间分配要适当。

5、练习的形式要多样化。

6、要有反馈。

G

5、国民音乐教育的目标与基本任务

目标:

1、主要目标:指音乐教育作为审美教育本身必须达到的、其他学科教育不可替

代的目标,即培养学生音乐审美鉴赏能力、音乐审美表现能力、音乐审美创造力等。

2、协同目标:指达到审美教育目标的同时,也有助于培养他们的人格品质、行

为、发展智力,增强体质等促进身心的全面发展目标。

基本任务:

1、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吸收学生参与音乐生活,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与爱好。

2、培养学生参与音乐的基本能力,即音乐审美能力、音乐表现能力与音乐的创造能力,使学生掌握一定的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3、继承民族优秀的音乐文化以及世界各国优秀的音乐文化,使学生逐步了解本民族的音乐,热爱祖国音乐艺术,激发爱国热情,接触世界各历史时期、各文化背景的优秀音乐作品,开阔音乐视野。

4、通过音乐教学,启迪学生智慧,陶冶高尚情操和优良品格,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独立的人格和集体主义精神,使之成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人才。

26、国民音乐教育与专业音乐教育的区别

1、教育对象不同:

国民音乐教育——对象是整个社会,在学校中是全体学生。 专业音乐教育——对象是少数音乐人士。

2、教育性质与目标不同:

国民音乐教育——提高每一个公民的音乐审美修养,是属于全面发展教育中的素质教育,

音乐技能只是培养基本素质的必要手段。

专业音乐教育——主要是培养职业音乐人才的音乐技能(主要包含表演、创作等方面),

是特殊人才的专门教育,音乐技能是衡量音乐人才专业水平的重要标准。

3、教育手段与方式不同:

国民音乐教育——通过精心设计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更多参与音乐生活。主要教育方式是集体授课以及集体音乐活动。

专业音乐教育——通过大量强化的技能训练,并通过淘汰大多数人选择少数音乐人

才。其主要教学方式是一对一的个别授课。

4、教育评价标准不同:

国民音乐教育—— 一是让更多的人参与音乐生活,接受音乐熏陶;

二是通过音乐教育,促进受教育者自身的全面发展,成为具有高度创造性的各类人才。

专业音乐教育——评价始终局限在少数人才及其音乐才能方面,通常是通过各种竞

赛、音乐表演活动来体现。音乐厅、广播、电视台是音乐人才作用于社会的主要场所。

K 20、课外音乐活动的意义以及如何组织课外音乐活动?

意义:

1、提高和发展学生的音乐潜能,使学生更加热爱音乐,对音乐学习更积极主动。

2、培养学生间的互相配合、团结友爱的集体主义思想。

3、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

如何组织:

1、合唱队的组织与训练。

2、乐队的组织与训练。

3、舞蹈队的组织与训练。

4、定期举办音乐活动。

5、音乐学习小组。

P

28、评价的基本原则?如何通过评价来促进学生的发展?

原则:

1、导向性原则

2、科学性原则

3、整体性原则

4、可操作性原则

如何促进:

一、方法、方式:

1、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2、定性述评与定量测评相结合

3、自评、互评及他评相结合。

二、建立综合评价机制:

1、评价对象包括:学生,教师和课程管理三个层次;

2、采取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自评、互评与他评相结合的形式;

3、着眼于评价的教育激励与改善功能、淡化和摒弃,排序与筛选等做法;

4、强调学生评价重点放在自我发展的纵向比较上,保护和发展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与爱好,帮助学生建立自信,促进学生感知,表现和创造等能力的提高。

(参考:《有效教学》里——如何通过评价来促进学生的学习?1.借助介质性评价,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2.利用及时性评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3.采用延时性评价,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探究的意识。总之,评价是课堂教学中的一种重要手段,只有合理运用各种评价才能增强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才能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和谐发展。) 如何促进:现代教育理论指出,评价方式应该体现着这样一个原则——“以人为本”,让评价促进学生发展。要从观念上真正“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心理、认知发展水平的观察与研究,积累切实可行的评价方案,使评价能准确、公正、科学,使评价真正能促进学生的发展。我们应该怎样进行评价才能真正促进学生发展呢?我们的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公民思想品德、科学文化、身体、心理、劳动技能四方面的素质,培养能力,发展个性为目的的教育,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下面,结合实际谈谈学生素质综合评价工作中的一些具体做法。

(一)、思想品德素质评价。小学生思想品德评价,是小学生素质综合评价的首要内容,对促进小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加强与改善学校德育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主要途径是上好思想品德评价课,在评价课上,进行形成性评价,诊断性与综合性评价,这是学生参与评价的重要阶段,也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总结鉴定的重要一环。班主任教师与思想品德课教师都注意学生参评意识,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学生,同时引导学生用辨证的观点和实事求是的态度认识自己看待同学,并且通过导评,学生自评与互评达到激励目的,其基本结构是:教师导言——学习评价内容和标准——典型自评、互评——分组自评与小组互评——教师总结评价。

(二)、科学文化素质评价。对于上级规定开设的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都根据学科特点在教学中进行形成性评。教师根据学生平时成绩、期末成绩、期末考查,进行学期总评。针对学生学习态度学习习惯方面,语文、数学每学期评价两次,其它学科评价一次,教师从上课、听课及提问、发言情况、带齐学具、预习复习、作业完成情况及作业质量、坐姿、课外阅读、学习的努力程度、学习节奏等方面全面考查,给予综合评定。

(三)、身体素质与劳动技能素质评价。身体心理素质包括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两个方面,而身体素质又分体育、卫生习惯和体育运动成绩两个方面。对学生心理素质的评定,坚持平等与发展性原则,在肯定学生外在行为的基础上,把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加以概括、升华,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形成和发展。 劳动技能的评价,主要评价学生的劳动态度与习惯及劳动技能的初步掌握情况,劳动课成绩,由劳动课教师随堂进行三次评定,期末得出成绩。 综上所述,对学生学习的评价,应当始终坚持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心理、认知发展水平的观察与研究,积累切实可行的评价方案,使评价能准确、公正,科学,使评价真正能促进学生的发展。

18、音乐评论信息的反馈原则与方式。

评价信息的反馈要以激励、增值为原则。反馈方式有:

1、集中反馈方式;

2、个别反馈方式;

3、其它方式:(1)集体与个别相结合(2)直接反馈和间接反馈(3)全部反馈和部分反馈(4)及时反馈和延迟反馈(5)书面反馈和口头反馈等。

R

33、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1.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培养学生多提问,多想问题的习惯2.诱发创造兴趣,启发创造想象,打破定势,培养思维的多向性3.注重学生创造性的心理品质,培养学生的思维4.创设良好的氛围,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时代在前进,科学在发展,作为服务于现代建设需要的教育,理应跟上时代的步伐,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为国家培养更多、更好的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在新的课程改革的形式下,必须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整个民族素质,素质教育占据很重要的地位,其中创造思维的培养尤其重要,因此就要更新教育思想,诱发创造兴趣,注重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心理品质,创设良好的氛围,不断促进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 就此,我们要做到以下几:1.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培养学生多提问,多想问题的习惯 要从改变已有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模式,改变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被动地位,使其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切实采取各种教学方法启发学生的思维。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其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知识,发展能力。要激发学生发出疑问,提出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引导其次浓厚的学习兴趣,在教学活动中设计和安排要有弹性,充分考虑学生心理和接受能力,难易适当,还要让学生有时间去考虑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允许学生运用多种多样的学习方法,让学生主动地掌握知识。

2.诱发创造兴趣,启发创造想象,打破定势,培养思维的多向性 学生在学习中产生一种迫切探求新知识的欲望,他们的创造能力才能得以发挥。创造兴趣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形式和发展有启动、导向功能,因此,教师应利用一切可能的条件不失时机地激发学生的创造兴趣,同时,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大胆去猜想,哪怕是想入非非,异想天开,也要支持,这对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平时应引导学生多走出课堂,对自然界、人类社会的各种现象给予关注,并在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大胆想象。其次,还可利用教学环节启发学生创造性想象。在教学中注意运用心理定势的积极作用,限制其消极作用,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想象。

3.注重学生创造性的心理品质,培养学生的思维 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维力的训练,能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激发学生创造性活动的满腔热情,让学生保持轻松愉快的学习心情。可见,思维训练对于启迪学生的创造智慧,培养良好的学习心理,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发散思维训练,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和创新精神,有利于学生智力的发展。因此,教师和家长应注意发现和及时引导学生的好奇心,鼓励他们积极地去发现去探索,培养他们良好的创造性品质和思维方式。

4.创设良好的氛围,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与教师自身思维的灵活性和丰富性密切相关。因此,教师自身的思维也应具有创造性,并以创造者的身份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创造性氛围,为学生提供敢想善思的创造性良好情境。其次,建立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根本。实践证明,师生处在一种民主、和谐的气氛中围绕教学目标进行思想上的交流和感情上的沟通,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点燃学生智慧火花,优化课堂教学效果。在融洽的气氛中进行交流,更利于学生接受老师的某些观点。所以说,要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保持一种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很重要。比如,对学生的质疑,教师的态度应该是鼓励引导,通过鼓励使出学生从不敢提问到“敢于”提问,通过引导,使出学生逐步做到“善于”提问。要学生“敢问”,关键在于教师要爱护扶持他们的热情,对于学生提出的每一个问题,要努力做到认真善意的对待,绝不因为学生提出了没有意义不好回答的问题而表现出不高兴,不耐烦。教师要不断提高质疑、问难的质量,认真研究学生的思路,善于发现和捕捉好的提问和答问,同时,要引导学生自行释疑。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安排丰富多彩的学科活动和课外活动课来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这样,通过采取一系列方法去营造良好的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环境,从而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X

19、现代音乐教学技术的作用

1.增强音乐教学的直观性:使学生易于观察、理解,便于认识和记忆。

2、提高音乐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合理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可为学生制造出形象生动的教学情景,促使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提高,有效地弥补传统教学中的不足。

3、方便了教学资源的收集。

4、促进了师生互补开放式教学模式的形成。

5、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2、新课程的四个领域及所包含的内容

领域一:感受与欣赏,包含音乐表现要素、音乐情绪与情感、音乐体裁与形式、

音乐风格与流派;

领域二:表现,包含演唱、演奏、综合性艺术表演、识读乐谱;

领域三:创造,包含探索音响与音乐、即兴编创、创作实践;

领域四:音乐与相关文化,包含音乐与社会生活、音乐与姊妹艺术、音乐与艺

术之外的其他学科。

Y

1、音乐能力心理结构有哪些方面?

1、音乐感受能力:(核心)。

2、音乐的感知能力:一般包括听觉表象和调式感。

3、音乐运动觉能力:包括节奏感和机能控制。

4、音乐记忆能力:音乐表象储存病再现音乐形象的能力。

5、音乐的想象能力:音乐想象力是高层次的音乐能力

总结:各种音乐能力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

2、音乐教育功能。

1、审美功能

2、德育功能(教育功能)

3、智育功能(认识功能)

4、健康功能(娱乐功能)

3.音乐课程主要价值。

1.审美体验价值2.创造性发展价值3.社会交往价值4.文化传承价值

4、音乐教育主要特征。

1、音乐教育是诱发的,而非强制的。

2、音乐教育寓于具体形象、具体情感之中。

3、音乐教育寓于娱乐、欣赏之中。

4、音乐教育是主动的创造性的,而非被动的灌输性的

6、音乐教学的基本原则。

1、审美教育与德育渗透相结合的原则。

2、感性入手与理性指导相结合的原则。

3、情感、形象与技能、技巧相结合的原则。

4、大面积提高音乐基本素养与因材施教发展个性特长相结合的原则。音乐教学的四个基本原则是一个整体,它们之间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7、音乐新课程教学基本理念。

1、以音乐审美为核心。

2、以兴趣爱好为动力。

3、重视音乐实践。

4、鼓励音乐创造。

5、突出音乐特点。

6、提倡学科综合。

7、弘扬民族音乐。

8、理解多元文化。

9、面向全体学生。

10、注重个性发展。

17、音乐新课程各种学段的共性目标。

1-2年级:激发和培养对音乐的兴趣。开发音乐的感知力,体验音乐的美感。能自然地,有表情的演唱,参与其他音乐表现和即兴编创活动。培养乐观的态度和友爱精神。

3-6年级:保持对音乐的兴趣。培养音乐感觉与欣赏的能力,初步养成良好的音乐欣赏习惯。能自信地,有表情的演唱,乐于参与演奏及其他音乐表现,创造活动。培养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乐观的态度有友爱精神,增强集体意识,培养合作能力。

7-9年级:增进对音乐的兴趣。提高音乐感受与评价欣赏的能力,养成良好的音乐欣赏习惯。能自信地,有感情地演唱,积极参与演奏及创造活动,发展表现音乐的能力。丰富和提高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丰富的生活情趣和乐观的态度,增强集体意识,锻炼合作与协调能力。

8、音乐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

1、感知阶段

2、理解阶段(中心环节)

3、巩固阶段

4、运用阶段

(教学过程的四个基本阶段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各自又有特定任务相对独立性。)

13、音乐创造教学必须遵循的原则。

1、在引发学生音乐创造过程中,要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发展兴趣与爱好。

2、在诱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时,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

3、重视音乐创造的教学过程,增强创造意识的培养。

4、在创造教学中要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

5、在音乐创造中要体现多样化,提供选择性。

14、音乐课堂教学时间的设计策略。

1、把握好整体时间:一学期、一学年教学总时间的分配。

2、保证学生实际学 习时间。

3、科学规划单元时间。

4、尽可能增加学生专注学习时间。

15、音乐教师备课要做好哪些?

1、钻研音乐教学大纲与教材;

2、了解学生及班级情况;

3、确定教学目标和要求,组织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

4、编写教学工作计划。

16、音乐教师必须具备哪些基本教学能力。

1、全面掌握和运用音乐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能力。

2、分析运用和组织教材的能力。

3、激发学生相应的情感体验的能力

4、语言和文字的表达能力,以及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

5、组织音乐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的能力

6、了解学生的个性以及情况、因材施教的能力

7、独立思考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机智)

8、估计教育后果的能力

9、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能力

10、进行音乐教育研究的能力

28、音乐教学过程的基本矛盾与解决方法。

基本矛盾:

1、教师与学生的矛盾;

2、教师与教材的矛盾;

3、学生与教材的矛盾;

4、教学要求与教学条件的矛盾。

解决方法:(1)重视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习兴趣。

(2)了解和关爱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3)更新观念,建立终身学习观念,不断提升教师的知识水平。 (4)认真钻研教材,科学合理地利用教材。 (5)因地制宜,充分发挥教学条件的作用。 (6)要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教师、学生、教材三个基本要素的作用,使教学取得应用的质量与效益。

32、音乐教师应具备哪些文化修养?

一、文化修养与音乐教师的关系:音乐教师不是培养音乐家,而是培养“终身热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的人。教师是教育的引导者,要有广博深厚的文化修养,如果没有足够的文化修养,就不能称为知识的源泉。因此教师要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和丰富自己的头脑。

二、音乐教师的文化修养包括:

1、一般文化修养:非艺术类的文化知识,一些基础性的学科

2、姊妹艺术文化修养:非音乐类的艺术文化修养

3、音乐文化修养:有关音乐的文化知识,音乐学方面的理论知识,音乐创作方面的理论知识,以及演奏、演唱理论等。总之,音乐课程综合化的该歌趋势,要求教师具有更为丰富的综合文化修养。

23、音乐教师应该如何迎接全球化带来的挑战?

全球化对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在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等方面引发了一系列改革,从教育手段和方式的变化创新到知识经济社会,到网络信息技术,再到全球化时代,都要求音乐教师有对本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对多元文化的理解与包容和终身学习的理念与能力。

音乐教师在音乐教育上,要积极推行民族音乐文化教育,不仅应在中西、古今上保持一定比例,还应在政策上对传统音乐给予一定的倾斜。在面对全球化挑战时应该建立一套适应中国社会走向现代化的文化体系,包括及时了解最新的国内外的音乐信息,同时包括向西方学习。在培养人才时,一方面要突出民族化,另一方面要注意突出广泛性,时刻跟上时代的脚步,熟知全球各个地域的最新音乐文化,更新自己的观念,避免自己在日新月异的时代变迁中落伍。教育信息化促使教师思想的现代化、加速教师角色的转变、促使教师基本功和技能技巧的现代化、促使教师教学方法的现代化。

24、影响音乐能力的因素?如何更好的培养学生学习能力?

因素:遗传因素(天赋)、环境因素(外因)、教育因素(外因)、主观能动因素(内因)音乐能力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来进行培养:

一、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

1、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尊重学生情感体验,注重音乐实践

2、在感知音乐的基础上产生联想和想象

3、对音乐的理性分析,来增强审美能力。

二、音乐感受力的培养

1、节奏、力度和速度是音乐的生命源泉

2、旋律、和声是音乐艺术升华的添加剂

3、色彩、和声、调式是创造形象思维的基础。

三、音乐鉴赏力的培养

1、通过对歌曲的介绍、分析处理来培养鉴赏力

2、通过对音乐的联想与想像能力来加强鉴赏力。

四、音乐表现力的培养

1、以教师的范唱、范奏来培养学生的表现力

2、以欣赏教学来磨砺学生表现力

3、以综合性艺术表演崭露表现力

4、在渐进的评价中培养表现力。

五、音乐创造力的培养

1、创建良好的课堂气氛发挥学生想像

2、创设良好的音乐情景激发求知欲望

3、设计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4、采用多元的激励评价,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5、引导学生想象培养创造能力

如何培养:培养学生的学习的能力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人的全面发展和21世纪的需要。培养学习的能力不仅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学习,而且能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所以,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成为必然。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应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转变观念,增强学生自主意识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树立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为目标的素质教育观念。加强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习者不能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必须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这也就是说学生要学到扎实的知识,首先要有主动参与的意识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优化课堂教学 1.创造课堂环境让学生有良好的学习氛围 2.教师要学会鼓励学生,增加学生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3.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 教师应该具备良好的教育水平和素质,能帮助学生学习,启发并做出正确的指导。

我们教师要始终把培养学生的习惯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放在第一位,不断提升自身的水平,那么我们的教育就会向校园外延伸,我们的学生也定会受益终生。

34、音乐与相关文化对音乐学习目标提出新要求,如何更好地开展音乐与相关文化的教学

1教师应该有较深厚的文化底蕴 2教师应注重平常的积累与不断学习

3教师备课时要挖掘音乐与相关文化的联系

4教师在授课时要启发学生了解音乐与相关文化的联系

5教师要理解“音乐与相关文化”这一领域教学目标的实现,以及如何通过具体音乐作品音乐实践来完成 在设计、选择和制作现在教学媒体时,要根据实际,因地制宜,巧用电教传媒。

1、使用:要避免盲目、流于形式,主题不明;

2、正确:在科学性、思维型、艺术性上必须准确;

3、美观:图画构图要清晰匀称,建明生动,声画同步,配合得当;

4、创新:在表现手法上,不能单纯模仿,要有所创新。

Z

12、怎样创设良好的音乐教学环境。

1、屋里环境:空气清新,温度适宜,光线明亮,没有噪音和刺鼻的气味等;

2、教学设施要完整、齐全、不陈旧;

3、社会信息要及时、准确;

4、座位编排方式要根据课堂需要安排得合理得当,尽量顾及每一位同学。

二、论述题

F

27、分析《放牛班的春天》,谈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应具备那些素质。

电影《放牛班的春天》中的老师马修,没有得到过别人的肯定,只是一个很平凡的教师。但就是这样一个人,使得这个放牛班的孩子们学会了学习,感受到了学习的快乐,找到了自己人生的道路。他没有干出什么大事业,但是我们可以从一些小的事情中看出他是一位好老师。当他的学生犯错时,并没有像校长那样惩罚学生,而是让他们知道自己的错误,如何来弥补,使他知道自己的行为会给人带来这样的痛苦和不便。当学生在黑板上画他的漫画时,他并不象其他老师那样训斥惩罚,而是用幽默的漫画来回答。他首先宽容了学生,也使得他们在这当中了解了很多道理。最重要的是他找到了学生的“闪光点”。他是一位音乐教师,为了学生,他自己写歌,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合唱团中,不落下一个人。他还能根据学生不同的特点来分配任务。他真的是把他所有的一切都给了学生,用他的爱心去教育了每个学生。对任何事物的了解,理解,问题的解决,最重要的是找到切入点,而支持这个切入点的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他无私的爱。教师不仅要具备一个现代人的共同素质,更要具有优秀的思想政治素质,高超的科学文化素质,深刻的教育理论素质,教育能力素质,健康的身体心理素质,要忠诚热爱教育事业,和学生以及其他教师团结协作,为人师表,依法治教等等。

总结:音乐课程综合化的改革趋势,要求教师具有更为丰富的综合文化修养。音乐教师的素质应该具备:

1、高尚的职业理想

2、现代的教育理念

3、良好的知识技能

4、创造性的教学能力

5、健康的心理和人格。

J

31、结合实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对一个人所从事的活动起着支持、推动和促进作用,如果教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在课堂上,学生就会主动发表意见,说明自己的看法,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要从以下几点出发:

一、创造环境,感染兴趣。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教学中,一节课如能开个好头,给学生创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就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设计问题,激发兴趣。

二、形式多样,诱发兴趣,组织合理的课堂活动结构;

三、多关心,多表扬少批评,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四、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精神鼓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 R

21、如何理解“亲其师而信其道”这句话,谈谈应如何做一名优秀的音乐教师。

理解:学生只有和老师亲近了,才会信任老师,相信老师所说的,接受老师的教育。一语道破良好的师生关系对于当前教育形式下构建高效课堂的重要性。在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如何构建平等,宽容,相互尊重,相互配合的课堂环境就显的尤为重要。而这样的前提恰恰又需要把“亲其师,信其道”放在第一位---如何让学生亲近老师,亲近课堂。

如何做: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一、热爱自己的专业;敢于创新,灵活教学;树立终身学习观念;

二、师生之间建立平等的关系;宽容对待学生;对学生一视同仁

25、如何理解“教学有法而无定法”这句话、谈谈你的理解与看法。

人们常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前一个“法”是“规律”的意思,后一个“法”是“方式、方法”的意思。

所谓“教学有法”,是指教学有规律可循,学习一定的内容,面对一定的学生,为了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都有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模式、教学路径和教学步骤。即使学科不同,教学方法也具有普遍性,如讲授法、谈话法、演示法、实验探究法、指导法、参观法、发现法、情景教学法、以及新课程所倡导的任务型教学法等等,这可以说是教学有法。所以我们教学时不但要钻研教材,还要注意教法,既要学习有关教学法的理论,还要通过实践、探索,掌握其规律,遵循教学规律。

所谓“教无定法”,是指在具体的教学中并不存在固定不变的方法,也就是说在进行某一阶段的教学或针对某一对象进行教学时,我们应当综合考虑各个因素,寻找适合而又可行的教学方法。每一堂课的教学都是具体而又随机的,教学方法的采用往往带有教师个性化特点,是教师智慧的体现。教学中最根本的因素是“人”,即学生,我们要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因而教学要从实际出发,要因人、因时而异,不能拘泥于某种教法,墨守陈规,即教无定法。所以教师在备课时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的年龄特点、接受能力以及自己的教学风格等因素,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音乐课教学也同其他课教学一样,方法不是一成不变的,只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充分考虑学科特点,教材内容和学生等实际情况,认真分析,巧妙设计,选择更为方便有效的教学方法,就会顺利实现我们的教学木得。

30、如何理解“凡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这句话,谈如何培养学生鉴赏能力。

理解:练习一千支乐曲之后才能懂得音乐,观察过一千柄剑之后才知道如何识别剑器。意为要学会一种技艺,不是容易的事,要多观察实物,纸上谈兵是不行的。做任何事情,没有一定的经验积累,就不会有很高的造诣。 如何培养:音乐鉴赏是指以具体音乐作品为对象通过聆听的方式和其他辅助手段来充分体验和领悟音乐的审美实践活动,它对提高和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以下几点分析如何培养孩子的鉴赏能力: 一:激发孩子对音乐的兴趣 1.为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音乐环境2.要多方面的启发诱导。3.要帮助孩子理解音乐。4.通过充满情趣的音乐活动,提高孩子的兴趣。5.注意循序渐进,不可急于求成。

二:引导孩子多听 多听是一个必须的工具。让孩子去感受和辨别。比如,在培养孩子的节奏感,就是让孩子多听节奏感强的东西。在听音乐的过程中,带领孩子拍手、跳舞,让孩子分辨、体验重拍和弱拍的关系。让孩子多接触音乐,多听音乐,慢慢积累。因此,加强“听音乐”的力度,已经成为为孩子奠定良好音乐感知能力行之有效的方法。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让学生多实践发挥他们的想象李和创造力。能够实现自己独立欣赏作品并能够评价作品。老师在其中只是起着引导的作用。

三:通过即兴创编和表演的途径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在音乐鉴赏中,可以让学生采用节奏、律动、线条、色彩、绘画等方式表达对音乐的理解。通过自填歌词、创编故事、自构画面、自编律动等丰富多彩的创造实践,引导学生有意识的进行创造性尝试。

推荐第6篇:音乐教学法

音乐教学法

1、【音乐教育的含义】

指教育者以音乐艺术作为主要内容,对受教者实施影响的一种实践活动

2、【音乐教育的分类】

普通音乐教育:学校音乐教育,社会音乐教育 专业音乐教育:师范音乐教育,专业音乐教育

在传统的概念中,分为专业音乐教育、师范音乐教育、学校音乐教育、社会音乐教育

3、【音乐与美术共同的性质特征】

教育—五育—美育—音乐教育

4、【音乐教育的特点】

1、潜移默化

2、以情感人

3、寓教于乐

4、主动创造

5、【普通音乐教育的目的】

将音乐作为审美和文化教育的一种手段,通过音乐教育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陶冶情操,传承文化,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全面和谐发展,

6、【专业音乐教育的目的】

学习音乐的专门技巧,从事音乐的各项理论研究,培养音乐表演、创造、理论、教育等方面的专业人才。

7、【音乐教育的主要目标】

1、美育目标: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2、文化目标:传承本民族的优秀音乐艺术

3、学科目标:培养技能,培养素质。

8、【审美体验】

是审美主体对审美个体的感性领悟,是主体的精神与对象相互交融达到“物我同一”的审美境界的心里体验。

9、【现当代中国通用的美术范畴】

优美、壮美、崇高美、欢乐美、喜剧美、悲剧美

10、【审美形态】

是对音乐美的外部样式和内在性格所做的划分

11、【西方音乐心理学流派】

构造主义心理学、行为主义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精神分析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动机心理学。

12、【音乐心里能力的结构】

音乐感受能力(核心)、音乐感知能力、音乐运动觉能力、音乐记忆能力、音乐想象能力。

13、【音乐能力的培养】

情感体验、聆听音乐、体态律动、听音与视唱、演唱,演奏、音乐创作

14、【中小学音乐课的类型】

唱歌教学、唱游教学、器乐教学、音乐欣赏教学、识谱与视、听教学

15、【音乐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

感知阶段、理解阶段、巩固阶段、运用阶段、评价阶段

16、【常用的音乐教学法】

讲授法、演示法、练习法、提问法、讨论法、欣赏法、发现法、情境法

17、【讲授法】

1、又称“口述教学法”他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想学生传授知识的教学方法,包括讲述和讲解两种

2、优点:教师有较充分的主动权,是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教学的较系统的知识和技巧

3、缺点:如果不注意与其他教学方法相结合,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很容易受到压抑,甚至形成一讲到底的“满堂灌”

18、【唱歌基本技能教学】

姿势、呼吸、发音、吐字咬字、不良嗓音的纠正

19、【音乐欣赏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可分为】

课内音乐欣赏、课外音乐欣赏 20、【音乐欣赏教学过程】

1、整体性教学阶段:即初听阶段,是指欣赏作品进行相对完整的首次聆听,低年级:集中注意力(谈话、故事、图画、趣味、介绍主要内容提示想象范围)高年级:启发想象力(介绍背景、内容、作家生平、创作特点、少细节、讲解)

2、分析性教学阶段:是指初步熟悉作品后,根据教学要求对作品做重点,分段的反复欣赏,以能分辨作品的体裁、题材、风格、表演形式等特点,使学生了解塑造音乐形象的主要表现手段最终提高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情感交流能力。提问在这一阶段十分重要,具体方法:(

1、听与视相结合、

2、听与动相结合、

3、听与想象相结合)

3、综合性教学阶段:是指学生把分析所得的感性、理性知识综合起来,在再一次完整的欣赏作品时,感受到一个更加清晰的音乐形象,从而风深刻的理解作品的阶段 21【唱歌教学的内容和要求】

1、揭示歌曲的思想性、艺术性、启发学生有感情的唱歌,受到歌曲艺术形象的感染教育

2、学习正确的歌唱姿势和呼吸方法,自然圆润的发音,清晰的吐字,咬字,重视中音区的发音练习

3、注意音高节奏准确

4、保护儿童嗓子,防止喊唱和用嗓过度

22、【达尔克罗兹教学法】

1、由瑞士音乐家、教育家达尔克罗兹创建的一整套音乐教学体系,是世界三大音乐教育体系之一。包括:体态律动、视唱、节奏性视唱、即兴

2、教法要点:(人体的基本节奏、身体各部位的配合、头脑和身体间的协调与动作的控制盒反映、时间和空间、紧张与放松)

23、【奥尔夫教学法】

1、基本特点:(1)、元素性:是指音乐的原始状态

(2)、综合性:是指音乐的原始状态总是与舞蹈、语言自然紧密结合的

(3)、创造性:是指人们作为表演者参与音乐的创造

2、教学要点:(1)、结合语言、动作、舞蹈进行音乐教学

(2)、注重培养节奏感

(3)、乐器与多声结合

(4)、注重培养创造能力

推荐第7篇:音乐教学法

1.中学音乐课的内容包括唱歌、音乐知识与技能训练、欣赏三个部分,主要是内容是唱歌。2.教学原则:艺术性与思想性统一的原则;科学性、系统性的原则;启发性与自觉性、积极性相结合的原则;直观性原则;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巩固性原则;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的原则。

3.欣赏教学的主要任务:是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发展形象思维能力和智力,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提高学生感受和理解音乐的欣赏分析能力。

4.欣赏教学的方法:调查研究法、讲授法、范唱和范奏法、启发式教学法、欣赏分析法、复习巩固法。

5.中学音乐课外活动的组织与训练:普及性音乐课外活动(目的侧重于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提高音乐基本素养和综合素养)提高性音乐课外活动(目的侧重培养发展学生的音乐特长)

6.音乐教育评价意义:音乐教育改革、促进教师提高、促进学生发展、促进学校音乐教育管理。

7.新课程中学音乐教师角色:从专业看中学音乐教师是教育家、音乐家;从师生关系看中学音乐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从课程看中学音乐教师是课程的创新者;从教师自身看中学音乐教师是终身学习者、研究者;从教师与他人关系看中学音乐教师应是人际关系艺术家。 8.奥尔夫教学法特点:以元素性音乐作为教学的基础和内容;强调从节奏入手进行音乐教育;编写有多部声部结构的简单和声教材;教学形式生动活波充满乐趣;鼓励儿童即兴演奏、编曲、伴奏培养儿童的创造力和集体感;制作音色优美、节奏性强、易于演奏便于即兴发挥的乐器用于教学。

9.柯达伊教学法的特点:按照“儿童自然发展法”进行教学;使用首调唱名;节奏简记法及节奏读法;使用字母(速记法);运用手势音符。 10.课程性质:人文性、审美性、实践性。

11.课程价值:审美体验价值;创造性发展价值;社会交往价值;文化传承价值。

12.基本概念:以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鼓励音乐创造;提高学科综合;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完善评价机制。

推荐第8篇:《新课程音乐教学法2》教案

第一周 音乐课堂导入

(一)教学目的:

1、要求学生理解课堂导入的概念和作用;

2、掌握音乐课堂导入的常用方法,并能随着课堂内容的不同灵活掌握不同的导入方法,从而对课堂导入环节有全面的认识。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音乐课堂导入环节的不同方法的区别与掌握

2.难点:

(三)教学方法、手段:教师讲授,多媒体教学,提问式教学。相关教学内容 【学生自学部分】

一、导入概述

1、导入概念:

可分别理解为“引导”和“进入”,即“教师引导”和“学生进入”,也就是说,教师引导学生进入教学情境。进入新课时,教师需要建立情境来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习兴趣,形成学习动机与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导入技能是音乐课堂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必备的基本技能。

2、导入的作用

(1)集中注意:提示学生有意注意,进入学习准备状态 (2)明确目的:明确教学目标任务,形成学生学习期待 (3)引起兴趣:引起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望 (4)激发思维:点燃学生思维火花,增强独立思考能力

(5)进入课题:创设愉悦的教学氛围,为课题内容的学习做铺垫 (这一部分是学生在课堂上先阅读书本P117-120的内容进行自学,然后教师提问,从而检测学生的自学效果)

【教师讲解部分】

二、导入的常用类型

一节课如何开头,没有固定的方式,教学对象不同、内容不同,导入方式也不同。

1、直接导入法

即教师概述新课堂的主要内容及教学程序,明确学习目标和要求引起学生思想重视并产生认识需要,做到“课伊始,意亦明”。 [视频举例]高中音乐课《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艺术歌曲》导入部分 小结:直接导入过于笼统概括,缺乏更深层次的感召力,不易激起学生音乐学习兴趣和振奋精神,所以不适用于低年级 ,最好用于高年级。

2、习旧导新法

这是一种由旧知识推求新知识的导入方法,把旧知识作为新知识的“引燃点”,由复习旧知识入手导入新课,是课堂常用的方法。

[视频举例]小学音乐课《聂耳、冼星海在上海》导入部分

小结:这种导入是建立在教师对教材的宏观把握及对学生原有知识结构比较了解的基础上,找准与新课相联系的旧知识点是该法的关键。

3、设疑导入法

思维从疑问开始,引发思考。教师设计具有启发性、探索性和趣味性的疑难问题,问题准确、设疑得当,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视频举例]小学音乐课《打字机》导入部分

小结:运用设疑、悬念导入,要求教师要吃透教材、了解学生,问题应围绕教学的重难点、衔接点、相近知识的易混点,问题新颖并具有启发性。

4、经验导入

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为出发点,通过讲解、提问,引起学生对已有生活经验的回忆,引导学生从中发现问题,产生探究的兴趣。

[视频举例]小学音乐课《动物狂欢节》导入部分

5、节奏律动导入

音乐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艺术,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活动,在节奏或者律动中感受音乐艺术的巨大魅力,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视频举例]小学音乐课《白鸽》导入部分

6、跨科渐入

利用学科之间的知识联系,也可以作为课堂导入的突破口,同时也能展示音乐课堂中的学科综合特点。

[视频举例]初中音乐课《风雅颂——中国舞蹈欣赏》导入部分

7、比较欣赏导入

比较是很好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在不同乐曲的比较欣赏中,更深入地了解相关音乐知识。

[视频举例]高中音乐课《爵士音乐》导入部分

8、创设情境法 根据音乐教育的目标和学生的身心特点创设特定的教育情境,激发学生音乐学习兴趣,目的是让学生获得积极的学习体验,主动参与音乐学习活动。

[视频举例]小学音乐课《柳姑树娘》导入部分

9、谜语游戏导入法

用猜谜语、讲故事、做游戏的方式抓住学生好奇的心理,从学生最喜欢玩的游戏入手,既紧扣了课题,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为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

[视频举例]小学音乐课《数蛤蟆》导入部分

10、演示导入法

通过教师或学生的表演进行导入,帮助学生联系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更好的领悟新知识。

[视频举例]高中音乐课《弗兰门戈》导入部分

总结:导入方法在每节课中不是孤立的,是可以相互融合、交叉使用的。

三、课堂导入技能的要求:

1、导入要有艺术性和趣味性

2、导入要有启发性和创新意识

3、导入有明确的目的性,与音乐学习内容结合紧密

4、导入能够自然流畅地过渡到新的音乐教学内容和学习情境

5、导入适合学生的年龄层次、知识结构、认知水平

6、导入能及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主动积极地参与音乐实践活动

7、导入要面向全体学生

五、作业:

每组选择一节中小学音乐课,为该节课设计一个5分钟以内的导入部分,下节课在课堂上向全班展示。

第二周 音乐课堂结束与板书技能

(一)教学目的:

1、要求学生理解课堂结束的概念和作用;

2、掌握音乐课堂结束的常用方法,并能随着课堂内容的不同灵活掌握不同的结束方法,从而对课堂结束环节有全面的认识。

3、理解并掌握音乐课堂板书的类型和作用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音乐课堂结束环节的不同方法的区别与掌握

2.难点:板书的设计

(三)教学方法、手段:教师讲授,多媒体教学,提问式教学。相关教学内容 【学生自学部分】

一、结束概述

1、导入概念:

可分别理解为“引导”和“进入”,即“教师引导”和“学生进入”,也就是说,教师引导学生进入教学情境。进入新课时,教师需要建立情境来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习兴趣,形成学习动机与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导入技能是音乐课堂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必备的基本技能。

2、导入的作用

(1)集中注意:提示学生有意注意,进入学习准备状态 (2)明确目的:明确教学目标任务,形成学生学习期待 (3)引起兴趣:引起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望 (4)激发思维:点燃学生思维火花,增强独立思考能力

(5)进入课题:创设愉悦的教学氛围,为课题内容的学习做铺垫 (这一部分是学生在课堂上先阅读书本P117-120的内容进行自学,然后教师提问,从而检测学生的自学效果)

【教师讲解部分】

二、结束技能的目的:

1、巩固知识

每节课的知识内容都包含了一定的信息量。这些信息不是孤立的,而是由一定联系的,是按照一定的逻辑组合而成的。运用结束技能对一节课或一单元所学知识信息进行及时的系统化总结、巩固和应用,是学生对新的知识更加清晰,能理顺一条逻辑结构主线,进过这种及时的小结、复习,可以将知识信息从原来的瞬间性记忆转化为短时记忆或长时记忆,起到复习巩固的作用。

2、及时反馈

运用结束技能可以及时反馈教与学的各种信息。当教师按照原先备好的教学计划完成了教学任务后,可以利用最后一段时间,通过完成各种类型的作业、练习、操作问答、小结、判断评价等活动方式,检查教的效果及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为下一步的调整改进及时提供了反馈。

3、承前启后

知识往往是前后连贯的,既有纵向的联系,又有横向的关系。好的结束有利于为以后的知识学习做好准备,为讲授以后的新知识提前创设教学情景,起到课与课之间、知识与知识之间的承前启后作用。

4、促进思维

教师通过课的结束,可以留下悬念、买下伏笔,促进学生的思维活动深入开展,进一步诱发学生继续学习的积极性,也便于学生在课后有针对性的复习。

三、结束技能的类型:

1、系统归纳式

用准确简练的语言,提纲挈领地将整节课的主要内容加以总结概括,给学生以系统、完整的印象,促使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培养其综合概括能力。课堂总结可以由老师来做,也可以先启发学生做,老师再加以补充、修正。这样可以及时强化重点,明确问题的关键,做到眉目清晰、记忆牢固。

[视频举例]小学音乐课《青春舞曲》的结束部分

2、分析比较式

教师引导学生比较分析新学到的知识、技能与原有的知识技能,或比较分析两种关系比较密切而又不易区分的知识、技能,从中找出知识或技能的本质特征和基本属性、内在联系与区别,从而更准确、清楚、深入地理解、掌握所学知识和技能。

比较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有:直接比较和间接比较,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同类比较和相异比较等。 [视频举例]初中音乐课《唱响红歌》的结束部分

3、集中小结式

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归纳总结所学知识的规律、构成,明确知识点之间的相互关系、主线和强化的重点,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种方法的结束多用对知识点进行的画龙点睛的总结,音乐基础知识教学或技能激发教学中经常运用。

[视频举例]初中音乐课《青春舞曲与王洛宾》的结束部分

4、巩固练习式

教师通过提问或小测验,让学生以口头或书面以及操作的形式练习所学知识,从而理解、巩固、消化知识,把知识转化为技能。

[视频举例]高中音乐课《非洲音乐》的结束部分

5、拓展延伸式

教师总结归纳所学知识时要联系其他学科的相关内容或即将接触的学习内容或生活实际。帮助学生扩展延伸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研究新知识的兴趣,或者把前后知识串联起来,使所学知识系统化。

[视频举例]初中音乐课《青春舞曲》的结束部分

四、课堂板书技能:

1、概述

板书技能是指教师在黑板上书写文字、符号或绘图,展示教学内容、分析认识过程,使知识概括化和系统化,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并增强记忆,提高教学效率。板书有两个基本组成部分——主题板书和辅助板书。

(1)主题板书要在备课中要精心准备好,可以提纲挈领地反映教学内容,也可以是讲授要点、层次分析、论点论据、概括总结,一般出现在黑板的左半部和中部,在整节课应该保留。

(2)辅助板书,主要为了引起学生的注意或解释学生难以理解的问题,例如专业术语、关键词等。一般出现在黑板右侧,不需要保持太长时间,可随即擦掉。

2、板书的作用:

(1)强化知识脉略,便于理解记忆 (2)提供思维材料,进行思维导向 (3)提供正确示范,培养运用能力 (4)培养审美观念,激发创造能力

(板书的作用较易理解,教师不做深入讲解,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提问,教师有针对性的解答)

3、板书的构成要素: (1)书写和绘图

在音乐教学中,板书主要是文字、音乐用语的书写和一些简图、图像。书写文字和音乐用语要正确、工整、笔画清晰、笔顺规范、大小适当,要规范使用音乐用语。

(2)内容的编排

板书要科学、系统、概括地反映教学内容的知识结构。教师应当从板书标题的确定、表现形式、各部分内容的出现顺序、相互之间的呼应和联系、文字详略等方面设计编排好板书的内容。

(3)版面的布局

板书可以分为两种:正板书与副板书。(即:主题板书与辅助板书) 另外板书布局还要合理安排板书与教学挂图、屏幕投影的位置,以利于学生听课、观看和记录。

(4)时间的掌握

板书必须与讲解统一,与其他教学活动相配合。板书的书写、画图都要把握好时机,力求顺理成章,尽量迅速,避免随意性。

4、板书类型:

1、提纲式板书

把教学内容和讲解顺序,用简明扼要的文字提纲挈领地反映出来的板书。其特点是高度概括地揭示授课内容、结构,给人以强烈的整体印象。这种形式的板书条理清楚、突出重点、反映知识结构,是最常用的板书形式。

[举例]《京剧》欣赏课板书

2、表格式板书 是把有关内容分门别类列入表格。这类板书的有点是类目清楚、井然有序,便于学生分类归纳,进行对比。常用语音乐基础知识的教学之中。

[举例]《京剧》欣赏课板书

3、图示式板书

顾名思义就是用图画、线条、符号、框图等方法表现教学内容的板书,是教学中的难点通过图书形象化,从而化难为易,这类板书具有形象直观、生动趣味的特点。

[举例]三段体结构

4、综合式板书

是把文字性的音乐术语以及音乐知识内容和各种特定的音乐符号相结合运用的板书。这类板书的特点是能清晰、简明地反映音乐知识内在的关系,便于学生理解比较复杂的内容,是音乐课常用的板书形式。

[举例]节奏:X X0 | X 0 | X – ‖

节拍:● ○ ● ○ ● ○

五、作业:

各组选定一节中小学音乐课作为,准备该节课的导入部分(5-8分钟)以及结束部分(3-5分钟)。

第三周 实践课

实践要求:全班分为5组,每组按照要求准备一节中小学音乐课的导入部分(5-8分钟)以及结束部分(3-5分钟)。

展示流程:

1、每组派一名同学作为代表,展示本组的作业完成情况。

2、本组代表展示完毕,组内两名同学对该代表的实践情况进行点评,指出优缺点。

3、班上其他同学对该代表的实践情况进行讨论和评价。

4、老师对该代表的表现进行总结评价,并给与相应的分数

第四周 音乐课堂讲解技能

(一)教学目的:

1、要求学生理解课堂讲解技能的概念和作用;

2、掌握音乐课堂讲解的常用方法,并能随着课堂内容的不同灵活掌握不同的结束方法,从而对课堂讲解环节有全面的认识。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音乐课堂讲解环节的不同方法的区别与掌握

2.难点:讲解技能的构成要素

(三)教学方法、手段:教师讲授,多媒体教学,提问式教学。相关教学内容: 【学生自学部分】

一、讲解技能的概念:

教学讲解是一项课堂综合技能,以使用语言为主,辅以各种教学媒体,渗透提问、演示、导入、总结、板书、强化、变化、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等多项技能。

在音乐课堂教学中,讲解技能的优势在于既可用于阐述音乐知识,分析音乐现象和结构,说明音乐内容,解释音乐特点,又可用于引导学生音乐思维,分析音乐教学中的疑难问题,概括音乐学习方法,总结音乐学习规律等。它是音乐教学中使用最多的教学技能。

二、讲解技能的功能

1、对突破教学难点、突出教学重点有着重要的意义

2、节省时间,提高课堂效率

3、生动形象,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有利于掌握知识结构,培养能力

5、有利于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教师讲解部分】

三、讲解技能的构成要素

1、形成讲解的结构框架

音乐教师在上课的时候,要将教材的知识结构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清晰地展现出来。这个结构框架,是教材的知识结构、学生的认知结构以及教学方法的组织结构三者有机地结合,其中教材的知识结构是核心。

(1)精心设计提出问题

讲解是以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为线索实现的,问题可以明确讲解的中心,可以激发学生的认知矛盾冲突,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在每学习一个新内容时都提出一个关键问题让学生思考,以此为线索展开教学。问题通过讲解获得解决的同时,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2)辅以板书进行讲解

清晰的、结构化的板书可以强化讲解的结构框架,板书具有简明、直观的作用,能将讲解的主要内容概括地写在黑板上,表明事物之间的各种关系,更能突出和明确讲解的结构框架。

(3)转承衔接与分析综合

清晰的讲解要求讲清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因此在内容转换之处一定要做好转承和衔接。

讲解是个不断分析综合的过程。紧密结合学生认知水平,教师进行准确清晰的分析与适时精辟的综合,可以帮助学生梳理和提炼知识结构。

[视频举例]初中音乐课《春节序曲》片段

2、突出重点的讲解

音乐教学中,教师处理好重点和一般的关系,解决好重点问题,是讲好课的关键。突出重点,是指讲师在讲课时,要将学生的注意力放在重要和基本的信息上,集中时间和精力于重点问题的解决,让学生明白什么是重点。

可以采用以下的做法:

(1)在时间分配、讲解深度广度、使用教学手段上的体现 (2)声音洪亮、语言简洁、语气加重、吐字清晰并富于逻辑 (3)及时强化重点问题,做必要的巩固和练习、变换情境

(4)一般问题要少讲、略讲或指导学生自学,腾出时间来突出重点问题的讲解。

3、突破难点的讲解

教学的难点是指学生不易理解与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如果不及时解决,会给以后的学习带来困难。因此教师要根据难点的具体特点,针对学生的问题所在,采取相应的解决办法。

(1)对于抽象的难以理解的知识,讲解时可以多联系学生所熟悉的实际或形象的比喻,或通过板书、图片、录像能直观手段进行讲解,以增强学生从感性到理性的转化创造条件。

(2)对于缺乏基础知识而难易理解的知识,可以先复习相关的旧知识或基础知识,以旧带新,层层递进,逐渐引导学生掌握难点。

(3)对于错综复杂的难点,则可分散成若干个小问题,引导学生由简而繁地加深认识,最终理解复杂的问题。

[教案举例] 音乐欣赏课《电闪雷鸣波尔卡》 [视频举例] 小学音乐课《柳树姑娘》片段

4、使用例证的讲解

例证是学生进行学习迁移的重要手段,能将事实或学生的经验与新知识、新概念联系起来。在音乐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理解音乐知识,光靠老师讲道理,单纯的进行推理是不行的。这样讲课空洞枯燥,学生听起来会感到乏味,对问题也不好理解。例证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纽带。

举例应该通俗、形象、直观,利于引起学生的兴趣。例证有正反之说,有时举正面的例子后再使用一个相反的例子,可以从对比中说明问题。

[视频举例] 初中音乐课《歌剧音乐》片段

四、讲解技能的类型:

1、描述、叙述性讲解

以直述的方式描述、叙述人、事物和动作技术过程,有利于建立表象,发展形象思维,表达教学内容的思想情感和动作技术过程。

[视频举例] 初中音乐课《歌剧音乐》片段

2、说明、解释性讲解

对教学任务、教学目的、教学内容以及背景知识、音乐术语、音乐知识内容以及音乐情感表现等方面给予必要的解释、说明、补充和强调。这种说明、解释侧重在内容和方法上,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的概念、知识、技能技巧和方法,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减少学习的盲目性,在音乐课中尤为重要。

[视频举例] 初中音乐课《歌剧音乐》片段

3、对比性讲解

主要是对比相应的两个方面或几个方面,指出正误、优劣、差异等区别。音乐教学中时常要对比音色、音高、音量、速度、节奏、强弱等,对比讲解反衬性大,形象更具体,感觉更明显,有利于加深理解,有较好的启发性。

[教案举例] 音乐欣赏课《京剧》教学设计(片段)

五、讲解技能的应用要点

1、准备充分

2、了解学生

3、组织有条理

4、讲解简练、精炼

5、与其他教学技能相结合

6、注意反馈和控制

六、布置作业:

根据上次实践课选定的音乐课题,设计在导入环节之后,不少于10分钟的新课讲解环节,分组展示并评价。

第五周、第六周学生外出采风

第七周 实践课

实践要求:全班分为5组,每组根据上节课选定的音乐课题,准备在导入环节之后的新课讲解部分(不少于10分钟)。

展示流程:

1、每组派一名同学作为代表,展示本组的作业完成情况。

2、本组代表展示完毕,组内两名同学对该代表的实践情况进行点评,指出优缺点。

3、班上其他同学对该代表的实践情况进行讨论和评价。

4、老师对该代表的表现进行总结评价,并给与相应的分数

第八周 音乐唱歌教学

(一)教学目的:

1、要求学生理解音乐唱歌教学模式设计;

2、通过观看课例,随着课堂内容的不同灵活掌握常用教学方法,从而对唱歌课有全面的认识。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掌握音乐唱歌教学的设计模式与常用方法。

2.难点: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灵活运用

(三)教学方法、手段:教师讲授,多媒体教学,提问式教学。相关教学内容: 【教师讲解部分】

一、唱歌教学的模式设计

第一阶段 进入歌曲情境——激趣

第二阶段 审美感受歌曲——铺垫

第三阶段 尝试表现歌曲——掌握

第四阶段 审美表现歌曲——巩固

第五阶段 拓展延伸展示——创造

第六阶段 进入教学尾声——结课

[思考]与我们之前讲的音乐课教学过程有什么不同?区别大不大? [总结]与音乐教学过程其实是一样的,先让学生唱会基本的旋律、节奏、歌词,再从情感处理等方面将歌曲唱好。

二、唱歌课的常用方法

1.观看完整的初中音乐视频《青春舞曲》(45分钟)

2、根据视频讲解常用方法 (1)发声练习:

为什么要进行发声训练,其目的主要是通过训练,让孩子们能打开口腔,并对歌唱呼吸和发声的共鸣位置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并能运用到歌唱实践中去。

不同的歌唱教学内容需要我们运用不同的歌唱技巧与方法,一般来说我们可以根据歌曲的性质,把练声方法分为三类:

A、用柔吐音唱抒情优美的歌曲 B、用硬吐音唱坚定有力的歌曲 C、用弹吐音唱轻快活泼的歌曲 (2)音准练习:

常用音阶“搭桥“的方式,具体例子见教学视频《青春舞曲》。 (3)歌唱重复的问题:

注意每一边重复演唱歌曲之前,教师都要提出不同的要求;每次演唱结束之后,教师都应该进行评价并提出新的希望,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唱歌教学对教师的基本要求

1.教师应该努力挖掘每首歌曲的独特韵味,认真练习范唱,努力把这些韵味表达出来;

2.教师应该知道使歌曲具有独特韵味的音乐要素特征

3.教师应该运用口传心授式的教学方法, 使学生通过“模仿”的过程,学习歌曲的韵味;

4.教师应该让学生了解和把握使歌曲具有独特韵味的音乐要素的特征和变化规律,并能够学会通过进步演唱技巧来表现歌曲韵味。

四、布置作业:

根据上次实践课选定的音乐课题,设计在新课教学环节之后,不少于10分钟的巩固练习环节,分组展示并评价。

第九周 实践课

实践要求:全班分为5组,每组根据上节课选定的音乐课题,准备在巩固练习环节(不少于10分钟)。

展示流程:

1、每组派一名同学作为代表,展示本组的作业完成情况。

2、本组代表展示完毕,组内两名同学对该代表的实践情况进行点评,指出优缺点。

3、班上其他同学对该代表的实践情况进行讨论和评价。

4、老师对该代表的表现进行总结评价,并给与相应的分数

第十周 音乐欣赏教学

(一)教学目的:

1、要求学生理解音乐欣赏教学的不同模式设计;

2、通过观看课例,随着课堂内容的不同灵活掌握常用教学方法,从而对欣赏课有全面的认识。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掌握音乐欣赏教学的设计模式与常用方法。

2.难点: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灵活运用

(三)教学方法、手段:教师讲授,多媒体教学,提问式教学。相关教学内容: 【教师讲解部分】

一、欣赏音乐的心理反应过程:

感知外部音响(听) 开展想象联想(想) 得到情感共鸣(赏) 理解深化认识(识)

[讨论]结合自己欣赏一首新的音乐作品的过程,谈谈对欣赏音乐的感受

二、音乐欣赏教学的分类及模式设计:

(一)声乐作品:

1、内容包括:民歌、戏曲、艺术歌曲等。

2、音乐特点:篇幅短小,旋律简单易辨别,易于演唱。

3、模式设计:

(1)学唱或学奏主旋律,直观感悟作品。

(2)通过作品的曲调、旋律、节奏等音乐要素的分析,归纳相对应概念范畴(民族、作曲家或音乐流派)的音乐共同特点。

(3)根据声乐作品,设计音乐创编(节奏、旋律、歌词、动作„„),并往往设计知识拓展环节。

[课例回顾]高中音乐欣赏课《京剧大师梅兰芳》

(二)小型器乐作品:

1、内容包括:舞曲、序曲、进行曲等。

2、音乐特点:结构相对于声乐作品要复杂,各乐段之间的旋律和情绪变化较大。

3、模式设计:

(1)器乐作品应分段欣赏,每一段欣赏的手法尽量不同(唱、奏、动、画等)。 (2)在分段欣赏后,归纳总结乐曲的曲式结构特点(三段体、回旋曲等)或者体裁 风格特征(舞曲、组曲、进行曲等)。

(3)可以适当的进行知识拓展。 [课例回顾]初中音乐欣赏课《春节序曲》

(二)大型器乐作品:

1、内容包括:奏鸣曲、协奏曲、交响曲等。

2、音乐特点:结构庞大且复杂,乐段往往较多,旋律的歌唱性较少。

3、模式设计:

(1)一定要详细分析主题乐段,从演唱主旋律、听辨乐器、律动等方面加深音乐体会。

(2)还可以挑选其他具有代表性的、或与主题乐段对比非常明显的乐段,从音乐要素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3)因为结构庞大,课堂时间有限,一般不进行知识拓展。

[观看课例]初中音乐欣赏课《老顽童和他的九十四交响曲》(45分钟)

三、音乐欣赏课中要注意的问题主要有:

1、教师担心学生不能很好理解音乐的含义,往往用过多的语言来解释音乐,结果学生记住了老师的解释,而对所欣赏的音乐本身却知之甚少。

2、老师往往无意识的强行让学生按照同一个思路去欣赏音乐,却忽略了学生在欣赏音乐过程中的主动性。

3、老师对乐曲的结构、特色认识不够,未能掌握教学重点,本身也未表现出积极的欣赏。

4、缺乏有效、有趣的教学方法:一般所见的欣赏教学是老师播放音乐,完整听,分段听,学生正襟危坐,一节课从头听到尾。

四、布置作业:

根据上次实践课选定的音乐课题,设计在巩固练习环节之后,8- 10分钟的拓展环节,分组展示并评价。

第十一周 实践课

实践要求:全班分为5组,每组根据上节课选定的音乐课题,准备拓展环节(8-10分钟)。

展示流程:

1、每组派一名同学作为代表,展示本组的作业完成情况。

2、本组代表展示完毕,组内两名同学对该代表的实践情况进行点评,指出优缺点。

3、班上其他同学对该代表的实践情况进行讨论和评价。

4、老师对该代表的表现进行总结评价,并给与相应的分数

第×章 ×××

(一)教学目的:(供参考)要求学生理解„„,掌握„„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获得„„能力,达到„„目的,应用„„方面,解决„„问题等等。

(二)教学重、难点:(供参考)表述以下方面 1.重点; 2.难点;

(三)教学方法、手段:(供参考)教师讲授( ),课堂讨论(当堂测验( ),提问式教学( ),实验( )„„。

第×节 ×××

相关教学内容

),多媒体教学( ),

推荐第9篇:铃木音乐教学法

铃木音乐教学法

五十年前日本铃木镇一教授惊奇地注意到无论一种语言的发音结构多么复杂,全世界的孩子都容易地学会。父母愈是疼爱地鼓励、并经常耐心地坚持让他重复那些字和音时,孩子就学得愈快。并能充分利用他新学会的技能。铃木(或“祖国语言”)教学法适用于各种形式的教育,但以非常成功地教授很小的孩子学小提琴、大提琴、钢琴和长笛称著。

铃木教学法是在缓慢和非常关心的教学基础上教会非常年幼的孩子在小提琴上奏出非常纯净而饱满的声音的。通过经常听指定曲目的录音和反复练习以及复习学会了的作品,孩子会对有表情的句法和清楚的发声作出反应并模仿它们。学习用的曲子是经过精心挑选的,每一首都引进或巩固某一技术,这种技术是进行下面的曲子之前必须掌握的。 铃木教学法有若干重要特点:

1、鞠躬:每个孩子在开始上课或进行练习训练时,要对教师行鞠躬礼。这是互相尊重的表现,也表示从现在起开始进行工作,并继续到孩子再向教师鞠躬时才表示下课。

2、脚的位置:为帮助孩子掌握正确姿势,在一片纸板上划好演奏时的位置,他(或她)可以站在上面。

3、拿琴:教师先训练孩子颈部肌肉,使肩和颏之间可以夹住东西。以后才允许孩子在肩、颏和左手之间找到平衡以支持住一把小提琴。

4、拉弓:为了使持弓松驰,拇指先放在弓根箱的下面,后来拇指才放在传统的位置上。

5、准备:在最初阶段,先教孩子把弓子停下来,准备好换弓,并在继续拉弓之前放好左手手指。

6、弓法:开始时,让孩子把手臂弯成四方形,拉短弓。用纸条贴在弓子上标明用多长的弓子,鼓励孩子们拉出结实的声音,每一个音的开始和收音都要很清楚。然后教孩子在一个乐句结尾时放慢弓子,拉出表情,并且在拉较响的音时把弓子拉得快些,在拉轻的音质时放慢弓子。再过一阶段,教孩子轻巧地下弓。 孩子们能相当准确地模仿父母,所以如果父母也在学习,孩子就会更容易掌握这种乐器。因此家长需要通过下列方式来参与:

—学会小提琴演奏的基本技巧。让家长演奏某些精心选择的材料以便向他们介绍基本原则。

—出席每堂课,并旁听其他孩子的课。

—参加每天在家的练习,并以极大的爱护、耐心和鼓励进行课程中提出的要点。 —每天放听正在学习的音乐录音。 —阅读铃木教学法文件。

—不要急于求成以阻碍孩子的进程。

铃木说过:“„祖国语言‟方法通过反复的刺激引导着孩子,发展他的能力,使它成为他自己的东西。”

每个孩子每周上课两次,由孩子、家长和教师共同来发展孩子的天赋,并使之充分发挥。第一次是个别课,第二次是集体课,后者通过要求快速动作和反应的音乐及记忆游戏以及一起演奏音乐以发展学生的一般音乐能力。就象孩子们在学会读书之前学会讲话一样,一个三岁的孩子第一次拿起小提琴时就学会谛听和模仿了。当他获得了听觉和手指技巧后,才教他识谱,这是作为全面音乐修养教学中的一个部分来进行的。一般在孩子学习识字的阶段来进行。 每过一段时间,就定期组织音乐会,每个孩子都独奏和集体演出。这样,铃木方法在使孩子们在音乐上能自由表现自己的同时又使他们作为集体的一员获得信心和训练。

推荐第10篇:柯达伊音乐教学法

柯达伊音乐教学法的主要理念

柯达伊并未写出教学的方法,他祇是强烈地提出有关匈牙利音乐教育的哲学理念和未来发展方向。

他的主要教学理念

如下:

(一)音乐教育是完整的人所需要的发展。

(二)音乐是每一个小孩与生俱来的权利,而不是某些音乐天才的特权。

(三)人声是最好的教学工具,因为它是自由而且可以接近的。

(四)小孩子从他们的经验中理解是最好的,因此,参与是学习音乐最好的途径。

(五)「祇有最好的,才是适合小孩子,」他的意思是最高品质的音乐素材是用母语演唱的民谣。

(六)唱歌必须是无伴奏的,就像传统的民谣演唱。

(七)儿童的音乐教育依赖于他们的指导者,因此,他们必需是最好的音乐家、教育家。

(八)用好的方法在学校教音乐和唱歌,对孩子而言,是一种享受,而不是折磨,将渴望得到更好的音乐的热诚注入他们的心灵,这个热诚将延续至他们的一生。

(九)去开启千万人的耳朵和心灵接触庄严的音乐是一件伟大的事情。

(十)孩子们在这里所学的(学校),将永远不会忘记,这个将成为他们生命中的光和血。

「孩子纯洁的灵魂应被视为神圣的,我们必须在他们的心灵种植最好的品质;如果移入任何坏的东西,他们的灵魂将被污染」。

在匈牙利所发展的教学方法基本上是根据柯达伊的教育理念。

音乐教学实施的三种方法

(一)相对音高或首调唱名法,在英国合唱的传统训练中被充分的发 展,因为它可以指出音调和和声的功能。

(二)匈牙利的民谣绝大多数为五声音阶,因此,早期的音乐训练皆 采用五声音阶。

(三)对于小心安排的音乐理念和材料,不是从知识方面,而是从对小孩子的意义而来的。

工具

手语

(一)手语(handsign),1986年在英国由JohnCurwen所建立的。

(二)节奏语言,基本上由法国而来的。

总而言之,柯达伊音乐教育的主要理念是使学生把学习音乐当作一种享受,而不是折磨,并且将喜好音乐的渴望注入他们的生命中。

柯达伊音乐教学法内容概述

根据柯达伊的看法,他认为人声是最好的教学工具。唱歌必须是无伴奏的,就像传统的民谣演唱一样。由这个观点来看,音乐教学的实施,祇要具备接受良好训练的师资和完整的教材,则无论在都市乡镇,甚或最偏远的地区,都可以实施;而且它的教学对象由二岁的幼儿至成年人,都可以透过歌唱的方式来学习音乐。

可以训练听唱读写能力

在柯达伊音乐教学法中,主要是以歌唱的方式进行教学,它将所有的音乐知识与常识.以及音乐上的听唱读写能力完全融入一般的教室活动,现举一些简单的例子说明如何训练听唱读写的能力。

1.在柯达伊教学法中,儿童最早接触的是听老师唱歌;在幼儿还不懂什么是旋律,什么是节奏时,已储备了许多音乐能力。例如老师用 s m s s m ( | | ㄇ |)来唱「早安小朋友」,虽然学生不懂它是sol,mi或是 |,ㄇ,但在无意识中已将它输入脑海。另外,老师常常用「lu」来哼唱一个简短的曲调,让学生用唱名来回答;学生在还未学会看谱之前已先接受音感训练,对于将来的视谱有极大的帮助。

2.柯达伊音乐教学法主要是以歌唱教学为主,从简单的单声部旋律到加入顽固伴奏,轮唱、合唱,都是以清唱的方式来实施教学,而且不依赖任何乐器的伴奏。另外,在乐理教学上如大、小调、儿童不但在「唱」的当中学会呼吸、歌唱的技巧,更重要的是各种音乐的知识和常识也由「唱」的方式中来学习(音乐是一种听觉的艺术儿童必须在声音中去学「音乐」)。

柯达伊教学中采用的符号

3.由前述两点,学生已经由歌唱中学会「听」、「唱」的能力, 对于视唱、读谱就不会发生困难,很多人看了乐谱而不会读谱,就好像一位文盲翻阅报纸,因为不懂文字而无法阅读。儿童既然接受了音感训练,学会节奏的名称和拍打节奏的能力,就如同具有「识字」的能力一样,对于「视唱」、「读谱」就毫无困难。

4.柯达伊音乐教学法中,很早就训练儿童的「写谱」能力,它的最早「写谱」训练是用符干记谱(stick notation)的方法,如「两只老虎」,它的记谱如下:(略)学生不但学会这种的读谱方式,更学会它的写法,等移到五线谱时,学生因为具有音程、大小调、节奏……等各种「音乐知识和能力」,通常在记谱时也不会发生很大的困难。

第11篇:音乐教学法复习题

1、音乐教学法研究的是音乐学科教学方法,着眼于音乐教学活动的研究与音乐教学方法的运用,是学校音乐教育的实际操作理论部分。

2、1897年,清政府创办了南洋公学师范院,首开“教授法”课程。

3、1922年,采纳了陶行知先生以“教学法”代替“教授法”的主张,说明学科教育研究注意到了“教”与“学”的双边关系,是学科教育的一大进步。

4、1939年教育部颁发了《师范学院分系必修及选修科目施行要点》,正式将课程定名为“分科教材及教法研究”,目的在于纠正师范教育中只重视教法研究而忽视教材研究的问题。

5、1957年教育部在修订教学计划时,将“教学法”课程恢复定名为“教材教法”课。

6、1986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将“教材教法研究”更名为“学科教学论”。

7、音乐教育是以音乐艺术为媒介,以审美为核心的一种教育形式。

8、音乐教育的对象和范围是很广泛的,既包括学校的音乐教育,也包括了社会音乐教育;学校音乐教育又可分为专业音乐教育和普通音乐教育。它们的目的、任务、内容和方法都有很大的不同。

9、音乐是凭借声波振动而存在、在时间中展现、通过人类的听觉器官而引起的各种情绪反应和情感体验的艺术门类。

10、音乐教育的特征:形象性、情感性、愉悦性、主体性。

11、音乐教育的社会功能包括:

一、音乐的审美功能,其体现在:

1、美化心灵的作用。

2、调节情感的作用。

3、提高审美能力和情趣的作用。

二、音乐的认识功能,其体现在:

1、超越现实的作用。

2、振奋精神的作用。

3、信号象征的作用。

三、音乐的教育功能,其体现在:

1、健全大脑的作用。

2、健康心理的作用。

3、人际关和谐化的作用。

四、音乐的娱乐功能,其体现在:

1、愉悦养性作用。

2、怡情健身作用。

3、参与自娱作用。

音乐教育的协同教育功能——协同效应包括:辅德、益智、健体。 《论语》中:“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 说明音乐教育的主体效应是它的审美教育功能。 音乐教育具有传递、选择、整理、发展文化的作用。 儿童期心理发展的年龄阶段

儿童期通常指一个人从出生到青年时期,其身心发展经历了六个较大的阶段。 乳儿期:出生到一岁 婴儿期:一岁到三岁 幼儿期(学龄前期):三岁到六七岁 童年期(学龄初期):六七岁到十一二岁 少年期(学龄中期):十一二岁到十四五岁 青年初期(学龄晚期):十四五岁到十七八岁

16、舒特-戴森和加布里埃尔1981年关于各年龄阶段音乐发展主要特征归纳,作为简要的概括。音乐发展主要特征

0—1岁 对声音作出各种反应。

1—2岁 自发地、本能地“创作”并唱歌。 2—3岁 开始能把听到的歌曲片断模仿唱出。

3—4岁 能感知旋律轮廓。如此时开始学习某种乐器的演奏,可以培养绝对音高感。 4—5岁 能识别音高、音区能重复简单的节奏。

5—6岁 能理解分辩响亮之声与柔和之声。能从一些简单的旋律或节奏模仿中辨认出相同的部分。 6—7岁 在歌唱得音高方面已较为准确。明白有调性的音乐比不成调音的堆砌好听。 7—8岁 有鉴赏协和、不协和音的能力。

8—9岁 节奏、旋律的记忆改善了,逐步具有旋律感。能感知两声部旋律。

10—11岁 和声观念建立,对音乐的优美特征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感知和判断能力。 12—17岁 欣赏、认识和感情反应能力均逐年提高。

17、叶朗主编的《现代美学体系》一书揭示了审美发展心理的某些带有普遍性的现象。关于儿童的审美态度,书中作了如下的表述:4-7岁的儿童一般都尚未形成审美态度,他们往往是以实用而不是审美的

态度来对待客体,在审美与非审美之间不能做出正确的区分。7-9岁的儿童处在“写实阶段”的高峰,他们对任何艺术作品都以像和不像的刻板标准来评价,“在作品作为‘照相式’再现才是成功的程度上来评价作品”。而到9-13岁,他们才能逐步学会以审美的态度来对待艺术作品,并形成对风格、表现性等审美特征的知觉敏感性。

18、音乐审美能力包括了音乐感觉和知觉、音乐记忆和音乐想象、音乐动作和智慧、音乐表现等多种能力。

19、音乐审美趣味主要表现为个体的审美偏爱、审美标准和审美理想。

20、影响中小学生音乐心理发展的因素:遗传素质因素为心理发展提供了基础;环境因素对心理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教育因素在心理发展上起主导作用;主观能动因素是心理发展的内部动力。

21、因学生音乐心理发展施教,必须做到:有序施教、有导施教、有乐施教、有别施教。

22、音乐教学基本原则包括:音乐本体原则、情感体验原则、个性发展原则、艺术创造原则、健康和谐原则、民主互尊原则、持续发展原则。

23、以中小学为主要对象常用音乐教学方法有不同的分类方法和标准,我们根据音乐教学过程中,学生获得信息来源及主要活动方式,对当前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大致归纳如下:

一、体验性音乐教学方法:(1)音乐欣赏法(2)演示法(3)参观法

二、实践性音乐教学方法:1练习法2.律动教学法3.创作教学法4.游戏教学法

三、语言性音乐教学方法:(1)教授法(2)谈话法(3)讨论法(4)读书指导法

四、探究性音乐教学方法

24、音乐教学方法的选择依据:符合音乐学科的教学规律和教学原则;依据教学目标与教学任务;依据教学内容;依据学生的实际状况和年龄特征。

25、音乐现代教学媒体的作用:1.提高学生审美能力。2.提高教学效率。3.提高了信息增值率。

26、常见的音乐教学媒体:电声类媒体;光学投影媒体;影视类媒体;计算机媒体

27、运用音乐教学媒体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正确处理人与工具的关系,态度积极。

1.在新的形势下,作为教师必须持积极的态度迎接挑战,重塑自我,努力学习现代教学理论,超越技术因素,提高使用现代教学媒体的能力和水平,进入教学艺术境界。

2.现代教学媒体,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工具,只要积极主动地去学习,人就能够掌握工具,但并不能使教学机器替代教师的工作。

二.正确处理主与辅的关系,讲求实效。 1.做好教学设计。 2.精心准备。

3.引导、启发学生,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必须研究的对象上去。4.教学媒体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

三.正确处理优势与局限的关系,整体优化。 1.注意媒体的组合,发挥教学媒体的整体优势。 2.合理选择教学媒体。

3.鼓励学生自己制作学具、教具。30、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的教学原则

(1)体态律动不是舞蹈,它比舞蹈更符合音乐艺术自身的规律。因此,不要求动作整齐划一,不以训练有美感的姿态为目的,而是以身体为乐器,训练学生有效的利用听觉去感受和体验音乐,通过身体动作,由外及内的帮助学生理解音乐,从而培养学生的整体音乐素质。

(2)培养普通人的音乐听觉能力,是音乐教育的最终目的,以听音乐为主要任务,以身体乐器使自己理解的音乐震荡于空间,从而训练学生敏锐的听觉能力。

(3)体态律动不是音乐技巧,他是以身体诠释音乐的肌肉运动。因此,训练时要使用大腿、手臂、躯干等大肌肉,追求大肌肉的高度协调动作,挥舞、奔跑、跳跃、迈步等运动训练,提高肢体展现音乐的自由和协调性。

(4)动作必须是自发的,源自音乐的。要让自己暂时生活在音乐里,让音乐带着自己走,让音乐告诉自己应该做什么。排除一切抑制、害羞心理与音乐 融为一体。

(5)体态律动表现的是音乐基本要素,而不是歌曲中的文学形象。特别是要注意,不要把体态律动搞成普通意义上的歌表演,不要把文学形象误认为音乐形象。

(6)体态律动主要训练的是人体对音乐的反应。这种反应包括节拍、节奏、乐局、乐段、调式、调性、旋律、复调、速度、情绪等等音乐中所包含的内容。因此,教师要不断调整内容,改变方法,不断出新,不断提高自身水平。

31、达尔克罗兹,1865年生于维也纳一个普通瑞士人家庭。著名作曲家、音乐教育家;中外音乐教师普遍熟知的体态律动创始人,1910年是他事业发展的顶点,1913年在伦敦开办了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学校,第二年在日内瓦建立了“达尔克罗兹学院”。他创立了20世纪最早的音乐教育体系,是后来相继涌现出来的种类繁多的音乐教育思想、方法和体系的重要基石和引导。

32、柯达伊音乐教育体系的主要特点

以本民族音乐作为音乐教育的立足点,这是柯达伊教育思想的突出特点。

柯达伊反复的强调,既使是最好的个人创作也不能代替传统,传统的民间歌曲中保存着人民数百年、数千年的民族感情。这种指导思想在柯达伊的音乐教材中有充分的体现,柯达伊对大量的民歌进行改编并编入教材,还根据内容设计为对唱、表演唱等形式,加以传统的动作配合,加快儿童对民族音乐的感受、理解。

柯达伊认为:儿童都是首先使用母语学习讲话,也应该首先使用音乐的母语歌唱。孩子们的灵魂应该用民族音乐的乳汁来喂养,才会逐渐建立和巩固匈牙利的音乐思维方式。就好像一个“多语系”的孩子“无法对任何语言掌握的很好,同样,一个靠混合音乐喂养的孩子在任何音种都不会觉得亲切自在,他将找不到根茎,而本国的音乐却可能成为‘最外国的’、‘最陌生的’音乐。” 以唱歌作为音乐教育的手段。处处合唱,水平较高。

儿童只有积极参加艺术实践活动,才有可能获得真正的体验,获得真正的音乐文化。 歌唱是最容易表达思想感情的音乐形式,给予人的音乐感受是最直接深入人心的,乐器毕竟是少数人接近的,只有人声-这个人们生而有之的最优美的乐器才是使音乐属于每个人的沃土。 歌唱本身有着丰富的学习内容,可以通过最自然的学习形式,使学生掌握音准、节奏、速度、艺术表现、情感处理、音乐分析、多声部合唱能力等等音乐技能知识。

合唱显示整个国家、整个社会的社会精神,具社会作用。由于群众参与的形式,合唱那种忘我投入的和谐之美,可以造就集体感和友谊,使群体精神产生升华。 以首调唱名作为音乐能力培养的手段;

首调唱名法的应用像是一条贯穿于各种教学内容和活动的主线。首调唱名法是音阶调式中每一个声音都有的一个名字。在唱出唱名时也就确立了它在调式中的作用。 以全民教育作为音乐教育的目标。 音乐应该属于每一个人.丰富、高质量的教材;

柯达伊一生除了编写大量的儿童合唱作品以外,还专门编写了各种不同程度的教材。丰富的教材是柯达伊教育思想得以实施的重要保证之一。柯达伊一再强调,只有最好的才是最适合儿童的。另外,柯达伊的教材牢牢的建立在本民族以及与匈牙利文化有着密切关系的各民族民间音乐的传统基础之上,并广泛吸收了文艺复兴时期的帕莱斯特里那直到巴赫的复调艺术精髓,使这些教材既保留了民族音乐有特色的风格,又突出旋律线条交织的复调多声部音乐形成,丰富和发展了民族音乐的表现力。 匈牙利教材的编写具有严格的标准,出版之前要经过科学院的音乐理论研究专家审定。 好的教师。

匈牙利普通学校中,教师都有较高的音乐技能,包括演唱、指挥等,整体音乐素质都较高。

33、奥尔夫乐器分类 打击乐器

皮革类(鼓类);木质类(竹木制作);金属类(金属制作);散响类(金属、竹木制作)。

音条乐器

钟琴;金属琴;木琴。

34、卡尔·奥尔夫,德国著名作曲家、音乐教育家。

35、中小学音乐课堂中,结课设计可以分为很多种,有设疑式结课、余音萦绕式结课、归纳总结式结课、采访式结课等。

课程性质:1.人文性2.审美性3实践性

课程基本理念:1.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2.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3.突出音乐特点,关注学科综合4.弘扬民族音乐,理解音乐文化多样性5.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

课程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1.丰富情感体验,培养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2.培养音乐兴趣,树立终身学习的愿望3.提高音乐审美能力,陶冶高尚情操4.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培养集体主义精神5.尊重艺术,理解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过程与方法:1.体验2.模仿3.探究4.合作5.综合.知识与技能:1.音乐基础知识2.音乐基本技能3.音乐历史与相关文化知识.实施建议: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遵循听觉艺术的感知规律,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2.重视教学目标的设计与整合3.注重音乐教学各领域之间的有机联系4.正确处理教学中的各种关系5.积极引导学生进行音乐实践活动6.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7.因地制宜地实施本标准

评价的方式与方法:1.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2.定性述评与定量测评相结合3.自评、互评及他评相结合.卡巴列夫斯基主要音乐教育主张:1.借助音乐培养思想道德2.创设教学氛围诱发学习兴趣3.将音乐教育与日常生活相结合4.弘扬民族音乐增强民族意识5音乐与文学相结合6.将流行因素引入音乐教育.铃木音乐教育体系的主要观点:基本的才能教育和母语教学法.1.注重母语教育2.注重早期培养3.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4.重复训练与兴趣相结合5.父母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6.善于激发和赞扬儿童.

第12篇:柯达伊音乐教学法

第一课 理想中的我

个人备课 教学内容:P7—11。 教学目标:

1.通过让学生比较一年级与现在六年级的差别,发现自己在 哪些方面取得了进步,树立成长的信心。

2.通过谈自己对理想毕业生的认识,树立自己远大的理想, 明确以后发展的目标。 教学过程:

一.玩一玩——找像片。

每个同学各拿出一张小学一年级的照片和今年的照片,在四人 小组内混合,找出对应的照片。 二.比一比——发现变化。

从身高.体重.胆量.兴趣.知识.学习能力等方向进行对比。 让学生谈谈自己的发展过程,有何感受。 三.说一说——合格+特长。

让学生在小组里说说对合格+特长的认识,你要求的合格+特长 是怎样的?对“理想中的我”还存在什么困惑?

四.师生共同探讨实现理想的方法和手段,要注意的地方。 五.老师总结。

第二课 我和大家

个人备课 教学内容:P12—18。

教学目标:明确生活中自己受到别人的关爱,树立处处关心 别人的良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二.学习内容:

1.提问:现实生活中你受到哪些人的关爱?(妈妈.老师.同学.解放军……)

2.读一读:互相关心表明心理健康,互相帮助表明道德高尚。3.玩一玩:盲人过桥。

4.读一读:特别的礼物。读后回答。 5.议一议:

1)

约翰的订户为什么送自行车给约翰? 2)

约翰为什么感到幸福,你从中悟出什么? 6.记一记:

我为人人,人人为我,是心理健康的人应有的品德。 △

尽自己的努力,为大家服务,大家也会努力为你服务。 △

只有让自己家互相了解和帮助时,你才会感到方便和快乐 大家也会感到方便和快乐。

第三课 认识社会 真善美和假恶丑

个人备课 教学内容:P19—25。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日常生活中一些现象的对比,让学生了解哪些

真善美,哪些是假恶丑。

2.培养学生追求真善美,远离假恶丑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 一.演一演。

各小组自选内容表演,其他同学辨析哪些现象是真善美? 哪些现象是假恶丑? 二.说一说。

让学生说一说,日常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真善美或假恶 丑的现象?心里有什么感受?

让学生谈谈自己的发展过程,有何感受。 三.读一读。

社会上,人们的举止言行都不相同。真善美的言行举止会 受到众人的赞扬和传颂;假恶丑的言行举止往往受到大家 的批评,使人厌恶。

要善于分清人们言行举止的真善美或假恶丑。 四.议一议。 让学生讨论完反馈。 五.师生总结。

第四课 学会创造

奇思异想

个人备课 教学内容:P33—37。

教学目标:通过启发与诱导,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为学生 的思维提供无限想象空间,埋下创造的种子。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观看一段《西游记》中孙悟空的飞天遁地.七十二变的 电视录像。启发:孙悟空这个人物现实中存在吗? 2.讨论:实际上这全是小说作者想象臆造出来的。 3.议一议:想像的重要性。小说作者的这些奇思异想现在 变成现实了吗?

4.你有哪些奇思异想?这些奇思异想有可能实现吗? 二.开动脑筋,发挥想象。

1.读一读:《奇思异想与创造潜能》。2.想一想:

1)看到长江流域武汉一带正在连降暴雨,洪水泛滥成灾 而黄河流域郑州一带却久旱成灾,人们喝水都很困难,你会 怎么想?

2)看到机场大雾弥漫,飞机不能起飞,你会怎么想? 3)

看到许多电池只能用一段时间就不能用了,废电池到处 乱

扔会污染环境,你会怎么想?

4)

看到不少人放在口袋或钱包里的钱被偷走了还一点都没 觉察到,你会怎么想?

5)

看到纸张被水沾湿就烂了,被火点燃就烧了,你会怎么想? 3.做一做。

收集你所知道的奇思异想变成科学技术的信息,编成小报展示。

第五课 学会创造 大千世界启示多

个人备课 教学内容:P38—43。

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大千世界无奇不有,许多 发明创造应从它得到启示,从小应沿着好奇——探究—— 发现——发明(创造)这条路前进。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让学生说说人类的许多发明创造都受大千世界的哪些启 发发明创造的。

2.读一读:通过书上的4个例子,你读懂了什么? 3.议一议:

1)

看了这些例子,你对发明者的创造力有什么感受?同桌 或前后桌互相讨论。

2)

你能举出一些受大千世界千奇百怪现象的启示而创造出 产品的例子吗?

二.要培养对大千世界的好奇心。 1.读一读课文,你读懂了什么?

培养对大千世界爱心的同时,培养好奇心,并在好奇中去观察 探究.思考,想像从中培养自己的创造精神。 2.议一议:

如何沿着这条路前进(好奇→探究→发现→发明) 3.记一记:让学生谈谈读了这一课,你受到了什么启示?

第六课 学会创造 超越自己也是创造

个人备课 教学内容:P44—49。

教学目标:通过给学生讲名人故事,使学生明白:超越自己 也是创造,超越自己要有信心,还要从小事做起。 教学过程:

一.让学生说说自己所认识的名人及他们对社会所做的贡献。 二.给学生讲讲牛顿做风车的故事,让学生讨论你佩服牛顿 的什么精神?

三.让学生读一读P46-47的内容,再分别请学生复述奥斯 特落夫斯基.吴运铎.张海迪等残疾人奋发图强的故事,让 学生明白:超越自己,也是创造。激励青少年在人生的道路 上不管有多大困难和挫折,也不应该自卑.自甘落后,要以 敢于“超越自己”的坚定信念去努力,去探索,去创造并在 努力探索和追求中进一步增强自信心,不断有所突破,去创 造自己辉煌的人生。

四.学生互相交流还知道哪些科学科小时候认真探究的故事。 五.情景练习。

遇到下列的这些小事,你会想怎样做到“超越自己”,来表现 “我能行”?

1.字写得很难看,我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普通话讲不准,我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朗读课文表情不到位,我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画不好,我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咨询台。

平时你在努力“超越自己”时遇到哪些困难,有过哪些困惑? 请讲出来让大家帮助你。

第七课 学会竞争----竞争有规则

个人备课 教学内容:P50—52。

教学目标: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学生明白积极竞争是正确 但竞争也要遵守一定的规则。 教学过程:

一.进行“军事演习”的游戏。 1.讲明游戏的玩法。

2.大家讨论,共同规定胜负标准。3.玩完游戏后让学生谈谈自己的体会。 二.议一议。

这场“军事演习”有哪些规则?没有规则能玩下去吗?会 出现什么问题? 三.读一读。

读一读P51的内容,让全班同学讨论交流读后的感想。 四.咨询台。

有的同学认为参加竞争,各种手段都可以用,有了规定限制 就没有什么好竞争了,请大家帮助疏导这一困惑。 五.试一试。

在学校日常生活中,你与同桌选几个项目开展竞争,并通过 协商制定竞争规则,保证公平竞争.诚信竞争。一学期后回 顾一下竞争效果,看看双方都取得哪些进步。

第八课 情感红灯

个人备课

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怎样调整自己的情绪,找到合理的 抒发渠道,提高自我调控能力。

教学重.难点:帮助学生找到适合的抒发情绪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学生汇报结果。

在繁忙的十字路口,每当红灯亮起的时候,会是一幅怎样 的情景呢?请到街口去看看,把即繁忙的情景描述出来。 二.全班学生默读“读一读”的内容,各自说说自己对此 的看法。

三.1.让每个学生找出自己所遭遇过的烦恼,并把它写在 “小妖怪”下面的横线上。

2.遇到这些烦人的“小妖怪”,该怎样消灭它们呢?想想你 平时是怎样处理的?小组内讨论,汇报。 3.老师向学生介绍几种“降伏小妖怪”的方法。 1)

一个人往窗外或宽阔地带凝视。 2)

对着镜子中的自己大声发泄一会儿。 3)

听音乐。

4)

自己安慰自己,鼓励自己振作起来。 5)

向父母.老师.好友诉说。 4.学生补充其他的方法。 四.画手掌图。

1.准备一张白纸,将左手手掌压在纸上用铅笔沿着手掌描一 个轮廓。

2.将手掌轮廓描粗,画出指甲线,把自己的内心感受写在指 甲盖上,把具体事例写在手指上,把如何消除不良情绪写在手 背上。 五.结语。

第13篇:音乐四大教学法

一、达尔克洛兹教学法: 内容概述:

“达克罗士音乐教学法”为世界四大音乐教学法之一,其特色为教师以钢琴即兴方式教学,学生则以身体律动来体验对音乐的感受。达克罗士教学法是瑞士集音乐家、教育家、作曲家、指挥家、舞蹈家及诗人于一身的艾弥尔.杰克-达克罗士(Emile Jaques - Dalcroze , 1865-1950)于1905年在日内瓦音乐院实验成功而公诸于世旳教学法。其教学方式有:1.律动教学 2.听音训练 3.即兴创作。 1.律动教学:这是藉着身替肢体最自然的律动,表达对音乐节奏的反应。这种教学模式常用在我们幼稚园、国小低年级的韵律、唱游„。它经常以肢体的动作:如走步、跑步、弯腰动作来代表拍子;或藉着拍手、脚踏来分辨不同的音符;或藉着游戏的规律节奏来激发学生对节奏的反应能力„这种以肢体的节奏感,导引学习音乐基本能力的潜能发挥可说是最府合认知、思考的一种音乐教学。2.听音训练: 达克罗士认为以首调唱名来训练歌曲教唱,对于音乐欣赏的听音或记忆较有助益于能力的发挥,尤其音程间的认知,简单歌曲的仿唱,一定要配合身体的律动以达到「内在听觉感受能力」的音乐薰陶。 3.即兴创作 藉着任何乐器的弹奏,学生可以自由发挥创意性的舞蹈动作来揣测音乐的动机及意境。另ㄧ方面达克罗士也鼓励对旋律与和声方面的创作与尝试,他认为节奏、韵律的配合是不能疏忽的。

达克罗氏教学法教学特性:

1.重视以儿童之体律动的节奏配合音乐教学。2.舞蹈与律动为音乐教学的主要活动。

3.教材应取之于自然界中的节奏素材,是儿童音乐学习最自然的感受。4.非常重视儿童对「视觉」、「听觉」感受能力的培养。 5.即兴的舞蹈表演动作可促进儿童的表达能力。 6.音乐教学应以节奏教学做为基础。

二、柯达伊教学法: 内容概述:

根据高大宜的看法,他认为人声是最好的教学工具。唱歌必须是无伴奏的,就像传统的民谣演唱一样。由这个观点来看,音乐教学的实施,祇要具备接受良好训练的师资和完整的教材,则无论在都市乡镇,甚或最偏远的地区,都可以实施;而且它的教学对象由二岁的幼儿至成年人,都可以透过歌唱的方式来学习音乐,可说是最理想的全民音乐教育。

高大宜的教学法可以用歌唱教学法做为其教学宗旨其主张所有音乐活动有:1.歌唱教学、2.节奏的配合教学、3.视唱与歌曲练习、4.手语教学。 1.歌唱教学

幼儿时期的歌唱以听唱仿唱为主开始已『念』歌方式,用童谣民歌与生活之谚语做为题材,从小三度音程开始教唱,并以五声音阶的音域为主,选择适当的教材配合实施教学,采渐进的教学方式,由两小节到四小节,再扩大为八至十二小节的乐句,每次上课以20分钟为原则。 2.节奏的配合教学

(1)先以感觉节奏的快、慢开始,聆听老师的节奏示范再加上以自己模仿,以拍手或踏步方式实施。

(2)采用节奏音节念法实施节奏教学。 (3)以歌曲配合游戏动作,尤其让儿童有创造设计的机会以配合唱歌的舞蹈动作。

3.视唱与歌曲练习

高大宜的歌曲与视唱有一系列的教本,大部份取之于民谣,视学生程度而给予适当的教材。视唱训练多以首调唱名法唱谱练习;歌曲练习则以二声部合唱为主,多为民谣,采用五声音阶的调式,节奏较难,适合程度较高的能力者视唱及歌曲演练。

4.手语教学

高大宜的应用John S Curwen的手语以辅助视唱的教学法,主要的特点是利用视觉,加上身手配合的手语动作,来加深儿童聊解音阶中,各音之间的音程高低的距离关系并使儿童能感受儿童歌唱时曲调所表达起伏的那种音乐性。 高大宜教学法教学特性: 1.以歌唱为主的教学法。

2.以传统民谣、儿歌做为主要教材。

3.运用首调唱名及移动Do唱法,实施视谱教育。4.以五声音阶作为基础。

5.引用英国John S Curwen手势教学法,辅助视唱教学,辨识音与音之间的高低观念。

6.使用节奏音节念法帮助节奏的认知等。7.让儿童接触到世界上着名的作品。

8.使用条线的独谱方式导入五线谱的训练。9.注重用心听音乐的静默听音练习。

三、奥尔夫学法

内容概述:“诉诸感性,回归人本”

奥福对于儿童音乐教学法的基本理念在「感觉」优于「理解」。在幼童的生长过程中,他们在最自然环境中,透过本能的活动如:模仿、触觉、味觉、肢体的活动,经过慢慢的成长,使一些潜意识的经验成为具体的行动,加上语言日见成熟的表达去学习音乐基本能力。也就是由感觉→具体概念→语言表达→读写→到创作的阶段。

(一)节奏教学

奥福教学以节奏为音乐学习活动的重点,从简单的弹指、踏脚、拍膝、舌头声或双手击拍动作,以单拍子的一拍一拍开始,从自然的律动速度,再渐进到快速节奏,并导入要学习的节奏模式。

(二)唱游活动教学

节奏语言是进入曲调的基本教学活动之一,儿童藉着生活中所接触耳熟能详的说白、童谣、游戏、吟诵„作为歌唱的教材,由单字到词汇甚至到句子,由模仿,一再重复练习让学生体会音乐的感受,进而了解音乐的基本要素,包括规律性的节奏、变化节奏、音成高低的观念以及轮唱模式的练习,经由乐器的伴奏而有初步的合弦概念。

歌曲的教唱先由节奏语言的带动,依字汇顺着节奏,延伸到乐句的练习,加上肢体的韵律,创作出舞蹈的动作,充分表达对音乐的感受与陶冶。

(三)节奏乐器的教学 为提高儿童学习的兴趣,教学者必须设计一套节奏乐器给学生练习,教材内容应取自本国民谣。

节奏乐器的练习,是以顽固低音为伴奏,形式采用五度合音伴奏,也就是用一个曲调的主音与属音为伴奏的模式,可按调性的不同而移动,常用的乐器有木琴、铁琴、直笛、吉他等„。而即兴创作也是教学重点之一,刚开始教学者弹奏顽固低音,学生可自由创作配合同调性之曲调,由简单的曲调,采用卡农轮唱的方式。加上敲击伴奏,使学生学的快乐且学的有成就感。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教法特性 1.以各国民谣作为教材。

2.以「节奏」与「即兴创作」作为教学基础

3.以说白语言节奏、熟悉的儿歌、民谣、游戏配合节奏乐器所设计的一种综合性的教学模式

4.藉持续低音、卡农及顽固低音作初步合声的介绍与练习。5.注重模仿演唱及模仿演奏的教学模式。 6.运用拍手的功能作为节奏的基本练习。 7.以乐句为单位作为节奏的即兴练习。

四、铃木教学法 内容概述

铃木教学法可说是一种母语教学法,从小即着重儿童潜力的发挥。

当孩童生下来两三岁间,家里就开始塑造音乐情境,常放一些优雅的歌曲,刺激孩子对音乐的感受能力。在那时母亲扮演很重要的角色,时常带着孩子仿唱,或以音乐的节奏做简单的拍手或身体摇摆的游戏。三岁时则让孩子观摩融入音乐的游戏课程,母亲则要指导孩子,安排孩子规律性的练习时间,并布置很好的练习环境。四岁时则正式接触乐器,铃木教学法以小提琴为教学乐器最主,主要训练孩子专心程度的培养以及敏锐的听力训练。每阶段的练习都要不断的反覆、熟记谱子。每周除了固定上个别课外,每一周或两周还要上ㄧ次合奏课,彼此互相观摩,互相学习。主要要给孩子有成就感,并增加孩子的信心与上进心,而父母要不断的鼓励与欣赏孩子的练习,建立良好的家庭气氛。

这样持续性的练习、观摩、表演一直到青少年以至成人,虽然不ㄧ定每一个人都是音乐家,但每一个人却都能发挥其潜能且都具有专业的水准。 铃木镇一教学法教学特色

1.创造学习音乐的环境,并从中培养良好的音乐感 2.强调模仿和反覆练习的重要性 3.注重父母与孩子的互动 4.注重音色的品质 5.要求弹奏的正确性 6.注重表演或演出

7.重视自我评量和同侪观摩的自学能力 8.鼓励背谱弹奏 9.掌握上课时间

10.团体课与个别课并重.以上四大教教学法是目前常被采用的,不难发现是以儿童为中心的潜能教学法,激发儿童的想像力、创造力与专专注力。

第14篇:奥尔夫音乐教学法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

要学生“动”起来,“综合式、即兴式”学习音乐,这是奥尔夫特别强调的又一个重要原则。 然而,这和我国音乐教学的所谓“综合课”完全是两种概念。卡尔·奥尔夫指出:学生在学习中必须动脑、动手、动脚,全身心地感受和表现音乐。于是他发明了一套“元素性”的奥尔夫乐器(注),是一组很容易掌握的打击乐器。同时,他还充分运用人体各部位可能发出的声音参与演奏,并冠以“人体乐器”的美称。音乐教师都会有这种体验,学生在课堂上一“动”起来,气氛就活跃多了。学生在课堂上在教师的引导下作音乐性的“动”,必然沉浸在一种游戏般的欢快之中,他们在不知不觉地接受着音高、节奏、听辨、协调统一等等综合音乐能力的训练。应该指出,这种综合能力的培养,也是完全符合我国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的方针的,对改变我过教育长期以来以知识传授为主要属性的落后面貌也是大有裨益的。

奥尔夫音乐的最大特点是关注对孩子内心世界的开发,在这样的学习中,孩子不会把学音乐当成一种负担或功利,而会全心身地投入到音乐世界中来,用他们肢体、语言、乐器自由地演绎,以独特的方式抒发内心世界。当音乐成为孩子自身的需求,孩子对乐理、乐感、表演、演奏以及语言文化的掌握自然轻松快速,而且根深蒂固。同时强调创造精神的塑造,在课堂上,孩子用蛙鸣筒摩仿秋夜的蛙声,用腕铃描绘春江细雨,用语言与拍打肢体来演绎节奏,尤其一群孩子一起表演不同声部时,一部悦耳动人的交响乐就在孩子们中诞生了。奥尔夫音乐给孩子发展个性提供了无限的空间,也在集体表演中给了孩子集体意识与合作精神,华夏爱婴还让家长参与课程,父母与孩子一道学习、表演,让课程更有乐趣和意义。 华夏爱婴通过多年的研究与实践实现了奥尔夫音乐教育真正的“本土化”。让学员在充分理解奥尔夫教育理念的基础上,真正掌握亲子教育的实质内涵。在掌握教育实质的基础上,思考婴幼儿的本质、教师本身的要求、如何进行亲子教育环境布置及其课程设置、开发等问题,并通过“练课”的方式进行实际操作。

第15篇:奥尔夫音乐教学法

浅谈奥尔夫音乐教学法

110108199410154540 李静琳

近年来,随着艺术教育在我国幼儿教育中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家长在孩子小小的年纪就想把他们领进艺术的大门。通常情况下家长会让孩子进行一种或多种乐器的学习,但在孩子学习的过程中,往往会产生厌烦的情绪,甚至抵触的情绪,就是这种负面情绪的产生反而耽误了孩子的艺术教育,而并没有让孩子进入艺术的大门,而成为过客。那么作为教育者,我们到底为什么要进行音乐教育?应当如何进行音乐教育?随着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传入中国,越来越多的老师从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中找到了答案,越来越多的孩子能够主动积极的越快的从中获得相关的艺术经验。

卡尔·奥尔夫——德国作曲家、杰出的音乐教育家,受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和现代舞蹈的启迪,二十世纪 三十年代出版《音乐教程》一书,力图“引导人民走向音乐的原本力量和原本形式”。同时,考虑把教学经验用于儿童音乐教育实验。在奥尔夫音乐课程中要求幼儿“动”起来,用“综合式、即兴式”的方法学习音乐,幼儿在学习中必须动脑、动手、动脚,全身心地感受和表现音乐。在不知不觉地接受着音高、节奏、听辨、协调统一等等综合音乐能力的训练。

我认为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之所以能够广为流传,从根本上来看,他是符合幼儿的年龄发展特的,幼儿在学龄前时期只具抽象逻辑思维还没有发育完全,无论是感知、记忆、想象能力很低,兴趣爱好和特长也不明显,对事物的判断能力和应变能力较低,日常幼儿在课堂中表现出非常好动,喜欢游戏的特点,所以要求教师为幼儿传射的学习环境必须要符合幼儿的心理年龄特点。

举例来说,针对幼儿园刚入园的小班幼儿来说,入园困难是幼儿、家长与教师最头痛的问题,为了缓解幼儿的分离焦虑,帮助幼儿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就可以运用奥尔夫教学法中的方法与幼儿进行音乐互动,以《小松鼠上学校》的故事带入,进行主题式的音乐活动。

结合幼儿的年龄发展特点,小班幼儿还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第一节活动应当在进行音乐游戏前还需要通过故事带入。在幼儿进入请静候,教师可播放音乐带着幼儿一起进行律动,让幼儿在律动的过程中体验固定节拍,教师在律动的过程中可加入方向性的动作,引导幼儿感知方向。第二节活动应在第一节活动的基础上,由单人的方向性律动变为双人甚至班内幼儿一同进行的律动,如教师可引导“让我们一起和小松鼠坐小火车去上学吧!”,除了方向的感知外,同时用拍手或其他身体动作的方式感知乐句。第三节可通过不同小动物的模仿(利用纱巾来变换)让幼儿感应曲式,将AB段的动作变换固定,比如A段模仿小动物,B段模仿该小动物走路;再A段模仿另一种小动物„„如此循环,让幼儿感受AB段曲式的变换等等„„

我认为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十分适合作幼儿,既能帮助幼儿在艺术技能上有所习得,更重要的是能激发幼儿对音乐的情感激发和体验,培养幼儿在艺术学习中的主体性、主动性、个性和创造性。不追求结果而更加注重过程的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使我们得到许多有益的启示。

第16篇:奥尔夫音乐教学法

奥尔夫音乐教法

奥尔夫音乐教法的内容很多,这里简要说出了其中的要点,有兴趣的同行可以看看: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当今世界影响最大的音乐教育体系之一,特别是它充分体现了我们所推行的素质教育中“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发展”和“让学生主动发展”的三个基本要素,强调对学生“创造力的开发”。因此,探讨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系统研究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借鉴其精华,促进我们音乐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深化素质教育,显然是很有必要的。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不是一种具体的方法,而是一种思想。一种对待音乐教育的态度。奥尔夫的音乐教育思想形成于本世纪30年代,在深入研究世界各国的音乐教学法、取众家之长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独到的教育思想观念和教育体系。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不但证明了它的科学性,而且逐渐得以发展、成熟和完善。其教育体系包括它的音乐教育思想理论、元素性音乐教育观点、音乐教学育人目的等。

一、节奏为先导

节奏本身能独立地表现一定的音乐意义,又是音乐、舞蹈和语言共同的基因,从节奏入手,可以通向三者中的任何一方,也可以把三者贯通起来,溶为一体。“节奏先导”不是一条原则或一个公式,而是一种具体的方法。对于基础音乐教育,节奏训练显然占有着许多独特的优势,节奏活动与孩子们的生理、心理节律有着直接的联系,它比较单纯,直感强,可以不借助于任何器具,仅用“肢体活动”来表现,易于着手,易于被感受和领会。使孩子们参与音乐活动的技术难度降至最低的限度。节奏为先导,具体在每节音乐课,常以节奏开始,其内容大都是儿歌(如:“小老鼠,上灯台……”、“小白兔,去赶集,买个萝卜当鸭梨……”等),或与该课主要内容相一致的节奏内容,作为其后教学的前引。一般先是进行朗读与拍手同节奏的类型,进一步发展为朗读与拍手,朗读与踏脚,拍手与踏脚节奏互补的二重声部节奏类型,最后可再发展为朗读、拍手与踏脚的三重声部节奏类型。节奏的训练,很少用谱,让学生直接随教师一起做声势动作,再配合接近人体的乐器(打击乐器)的使用,让学生在多次反复中记住它。同时为了培养合作协调等“非音乐”的素质,或是为了使教学气氛轻松活泼,也使用一些不是直接为本课的后续教学作引导的节奏内容。

二、边玩边学

按照奥尔夫元素性音乐教育的观点,音乐教育首先是“育人”,要求在音乐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的素质,教材中的内容不仅是简易的、易被孩子们所接受的,并且最好带游戏性,不能用成人性的,专业的尺度去要求和衡量。根据这一特点,结合现行教材,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奥尔夫体系中大量的与培养音乐素质有关的游戏,如:“我是 集体的一部分”(进行包括空间感、协调性和听觉的多项训练)、“声音的传递” (由最初的声音模仿到多声部和声的合唱训练,以及高度的思想专注、反应敏捷性和集体协作等多项训练)、“老子与儿子散步”(通过左右手拍击不同的节奏,进行双手平衡、相互协调和二重节奏的多项训练)等,(具体的游戏内容和方法可参看秦德祥所著的《元素性音乐教育》一书),使音乐教学不限于音乐学科本身,也不限于只是智力因素的开发,而是注重于想象力、创造力、空间感、结构感、美感、敏感反应能力、注意力的集中与合理分散能力、平衡能力、记忆能力、协调合作能力等非智力因素的能力训练,特别明显的是由于把教材内容载入游戏之中进行教学,将教学内容进行分解,降低了难度,使学生在兴趣浓厚的游戏中边玩边学,大大提高了学生在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增强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自信。

三、课内器乐教学

在音乐课堂教学中进行大量的简单乐器的器乐活动,是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显著区别其它教学法的特点。

1、注重多声部的音乐:常以卡农,分组合奏,大合奏等形式,尽量不搞大齐奏,尤其要重视分组的练习和演奏。总体的演奏效果比较丰富和复杂,但其中每人的演奏都是比较简易的,这样去培养学生互相合作、配合协调的习惯,同时掌握了常用的歌曲伴奏形式以及较复杂的打击乐合奏形式。

2、简而不陋:简单的乐器,简便的演奏,简朴的乐曲,但是,乐曲的结构,演奏的表现力等诸因素都得到了十分鲜明的体现。

3、由浅入深,融合贯通:由于奥尔夫器乐课堂教学是从最简单的肢体活动开始,逐步引伸到接近人体的乐器,再发展为竖笛吹奏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在开始器乐学习时,接触的是最易感受和领会的形式,完全消除了学生的各种学习心理压力和心理负担,并且保证在其后所进行的每一项加深内容的学习,都是在学生完全熟练掌握前一项的基础上发展延续的,使学生的学习始终处在力所能及的状况之下,使学生的参与面达到百分之一百。目前,学生无论在校内或校外,音乐的学习都已成为他们生活中的乐趣之一。

四、创造能力的培养

音乐教学中创造能力的培养,除了在一般教学形式(舞、奏、唱、律动、游戏)中的情感创造外,主要应用于音乐创作练习,借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创造能力、个性发展和增强自尊、自强、自信精神。同时,使孩子们对音乐艺术的特性,基本表现手 法和基本结构原则,形成一定的感性认识。在音乐创作练习中,教师对学生的创作成果多加鼓励,关键是要孩子们去“做”,至于“做”的怎样则是无关紧要的。先是由 朗读入手,让学生选出名词类二字词组、三字词组、四字词组和五字词组为节奏原形, 进行各种节奏创作练习,逐步加进小节、节拍、音调、旋律的创作练习,可以是标准的记谱法,也可以是学生自己创新的记谱形式。在音乐创作教学中,为了使学生的创作有明确的出发点,教师应先提出若干的限制和要求。例如:“小节搬家” 的练习, 其中各方面的因素都是规定了的,只要求在小节调换这一点上去展开创造。这样,给创造留下了天地,这种创作余地的大小,对教学的成败是至关重要的。艺术本身是灵活多样的,这正是创造能力自由翱翔的天地,在确定方向、任务、要求的情况下,要强调个性化,多样化,要学生各走各的路。避免传统教学中单一的“顺向”和“单向集中性”思维,注意培养和启动学生的“逆向”和“多向发散性”思维。比如:学生一旦明白了记谱法只是记录声音的一种符号后,便创造出了许多具有各自特点的音乐记谱形式,他们用自己创造的乐谱形式,记下了生活中所听到的自己所喜欢的歌曲或音乐。

第17篇:奥尔夫音乐教学法

奥尔夫音乐教法的内容很多,这里简要说出了其中的要点,有兴趣的同行可以看看: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当今世界影响最大的音乐教育体系之一,特别是它充分体现了我们所推行的素质教育中“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发展”和“让学生主动发展”的三个基本要素,强调对学生“创造力的开发”。因此,探讨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系统研究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借鉴其精华,促进我们音乐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深化素质教育,显然是很有必要的。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不是一种具体的方法,而是一种思想。一种对待音乐教育的态度。奥尔夫的音乐教育思想形成于本世纪30年代,在深入研究世界各国的音乐教学法、取众家之长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独到的教育思想观念和教育体系。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不但证明了它的科学性,而且逐渐得以发展、成熟和完善。其教育体系包括它的音乐教育思想理论、元素性音乐教育观点、音乐教学育人目的等。

一、节奏为先导 节奏本身能独立地表现一定的音乐意义,又是音乐、舞蹈和语言共同的基因,从节奏入手,可以通向三者中的任何一方,也可以把三者贯通起来,溶为一体。“节奏先导”不是一条原则或一个公式,而是一种具体的方法。对于基础音乐教育,节奏训练显然占有着许多独特的优势,节奏活动与孩子们的生理、心理节律有着直接的联系,它比较单纯,直感强,可以不借助于任何器具,仅用“肢体活动”来表现,易于着手,易于被感受和领会。使孩子们参与音乐活动的技术难度降至最低的限度。节奏为先导,具体在每节音乐课,常以节奏开始,其内容大都是儿歌(如:“小老鼠,上灯台„„”、“小白兔,去赶集,买个萝卜当鸭梨„„”等),或与该课主要内容相一致的节奏内容,作为其后教学的前引。一般先是进行朗读与拍手同节奏的类型,进一步发展为朗读与拍手,朗读与踏脚,拍手与踏脚节奏互补的二重声部节奏类型,最后可再发展为朗读、拍手与踏脚的三重声部节奏类型。节奏的训练,很少用谱,让学生直接随教师一起做声势动作,再配合接近人体的乐器(打击乐器)的使用,让学生在多次反复中记住它。同时为了培养合作协调等“非音乐”的素质,或是为了使教学气氛轻松活泼,也使用一些不是直接为本课的后续教学作引导的节奏内容。

第18篇:奥尔夫音乐教学法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

这是一个独创的音乐教育体系。它赋予音乐教育以全新的反传统的观念和方法,它赋予音乐教育以全新的反传统的观念和方法,已经对许多国家和地区的音乐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奥尔夫认为:表达思想和情绪,是人类的本能欲望,并通过语言、歌唱(含乐器演奏)、舞蹈等形式自然地流露,自古如此。这是人原本固有的能力。音乐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不断地启发和提升这种本能的表现力,而表现得好不好则不是追求的最终目标。而我们传统的音乐教育认识却不是这样,我们的课程一直是把通过学习歌唱和乐理以及相关的音乐技巧和能力作为美育的手段和目标,目光集中在如何学得好上。

其实,学生在音乐学习中,本能的唱、奏、舞蹈并不是很难的,甚至可以表现出一定的水平。因为出于本能的唱、奏、舞蹈是符合人的天性的,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没有担心“学不会”而挨训或丢面子的精神负担,因而都会得到各种不同程度的满足感。这种自然流露的形式还有助于促进学生即兴发挥的创造力的萌发。由于这种创造力的萌发和得到激励,所以造就了学生学习各种音乐技巧和能力的最佳状态,教师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必然成了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诱导者和参与者。愉悦身心、学习艺 术,二者相得益彰。这正是奥尔夫教学法的重要特点之一。

奥尔夫音乐教育

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是当今世界最著名、影响最广泛的三大音乐教育体系之一。奥尔夫音乐教育理念,即原本性的音乐教育。原本性音乐不只是音乐本身,它是以节奏为纽带,把动作、舞蹈、语言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它是一种由人们自己参与、创造的音乐,也就是人们不是作为听众,而是作为合奏者参与到音乐中去。原本性的音乐是接近自然的、源于生活的、能为每个人学会和体验的,非常适合于儿童的。原本性音乐形式简洁,不用什么大型的形式和结构,是小型的序列形式、固定音型和小型的回旋曲形式。

奥尔夫原本性音乐教育的理念,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点:

1、综合性

音乐是综合的艺术,音乐不是以单一形式存在的,不仅仅是用嘴唱或用耳朵听,它是结合动作、舞蹈、语言的有机整体;这恰恰又是人与生俱来的本能,是源于生命开端的,是接近土壤的,是心灵最自然的表露。

2、创造性(或称即兴性)

即兴创造是每个人具有的本性,是散发心灵的本能反应。当6岁以前儿童听到音乐时能随乐而舞,边舞边哼唱;当看到一幅画时,他们可以按自己的理解用语言表达出来,并可通过简单的打击乐器,即兴演奏、即兴表演;没有乐器时,他们主动地去创造、发挥想像,用手、脚等或用其它物品代替进行表演。

3、亲自参与,诉诸感性,回归人本

人类认知是感性到理性,奥尔夫音乐教育就是通过感觉(即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去协调、发动各个方面的能力,让儿童主动参与到游戏活动中,去体验、去唱、去跳、去抒发与宣泄。因此获得这个经验过程是人类学习的最主要途径,是培养情商最重要的手段,是奠定智力的基石。

4、从本土文化出发

奥尔夫教学法不是一种固定的、封闭性的“条条框框”,他的整体内容和方法都鼓励和启发人们自己去创造和安排,他自身也在不断地吸收新的东西,不断地发展、前进。因而奥尔夫教育思想和教学法是充满开放性的、充满活力的。

5、自生命开端的

音乐是人与生俱来的一种智能,音乐是人人需要的。奥尔夫音乐教育是在挖掘人人俱有的音乐潜能,是在开发和培养、发展这个天性,使孩子健康成长,去感受和体验音乐语言、节奏、韵律。 很多爸爸妈妈都了解对孩子进行音乐启蒙的重要性,可是怎么样对孩子进行音乐启蒙却是一个让人迷惑的事情,于是,把孩子交给专业的早教机构,(比如带孩子上音乐亲子课)是一个很好的方法。现在的音乐早教领域有很多针对孩子的音乐教材,很多老师在介绍的时候,总是会说这么一句话:“奥尔夫音乐教育法”,而在做具体讲解的时候则是众说纷纭,云山雾罩。作为家长,很多人大概只知道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目前国内最为流行的音乐教学法,而对其他,可能一无所知,或者一知半解。实际上,因为我们重视孩子的音乐启蒙,我们才更应该弄清楚这种教学法的理念,以及它为什么比较适合孩子,孩子能从中得到什么益处等等。

奥尔夫教学法特点

1、节奏„.奥尔夫认为儿童音乐才能的发展,应从其自然趋势出发。如四分音符为走步,八分音符是跑步的节奏等。他还认为音乐构成的第一要素是节奏,不是旋律。节奏可以脱离旋律单独存在。应当说奥尔夫强调节奏是音乐的生命,是音乐生命力的源泉。因此,奥尔夫强调从节奏入手进行音乐教育。并且同时要结合语言节奏,动作的节奏来训练和培养儿童的节奏感。因此在一开始上课时就要安排一些有节奏的语言朗诵练习。如:

小 老 鼠∣ 上 灯 台 ∣偷 油 吃∣ 下 不 来∣ 喵 喵 喵∣ ∣ 猫 来 了∣叽 里 咕 噜 叽 里 咕 噜∣ 滚 下 来‖

就这么一个小儿歌,你可以把他变成各种节奏来朗诵,然后再结合一定动作 或舞蹈去加强节奏,使孩子在边朗诵边跳或边拍掌,跺脚等过程中。培养对 节奏的敏感.这种基本节奏练习,应在儿童学习的过程中,不断穿插着进行。

2、奥尔夫教学第二个重要特点就是打击乐器。在奥尔夫的教学中一般不用钢琴,小提琴等这种乐器,而采用精制的打击乐器。有固定音高能奏出旋律的,和无固定音高而起节奏作用的两类。如三角铁,木质音条琴,鼓等等。利用打击乐器有一些目的性.因为打击乐器最易奏出节奏,这迎合奥尔夫以节奏为第一的目的。其次打击乐器音色鲜明,富于幻想性,这很适合小孩子的好奇心,再者打击乐器容易掌握,避免演奏者的技术负担。尤其对于孩子可以使它们尽心的演奏。打击乐器的运用非常广泛,他可以排练已经编好的歌曲和器乐曲,在排练过程中,可让孩子们交换乐器,以便他们能够掌握各种打击乐器的使用。在打击乐器的运用中常与朗诵,表演,舞蹈相结合起来运用。

3、在奥尔夫教学法中即兴演奏也是他的一大特点。由于打击乐器的演奏技术简易,和声思维单纯,而且伴奏的各个声部均以固定的节奏型为基础,因此完全可以让孩子一开始就作自由即兴性演奏。这对培养孩子奏乐的灵活性,创造性以及合作能力都极其有益,即兴演奏可以让儿童直接参与到音乐活动中。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些正好符合奥尔夫要求孩子“动”、“注重培养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要求孩子自己创造音乐,发展个性和创造性的精神。 奥尔夫教学法正在以其独特、新颖,富于创造性的特点一步一步走进中国。让中国的儿童在早期的音乐教育中有了更好的教材和方法,也让我们这些从事音乐教育的人们受到很大的启发,开阔了我们的视野,为我们今后的工作开辟了新天地。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五大优势

一、有宽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让孩子们自由、自主地活动,不仅能缓解心理的紧张压力,促进个性的健康成长,真正获得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而且能很大程度地减少幼儿的习惯性模仿和从众。

二、有多种幼儿喜闻乐见的表现形式。

1、动作

奥尔夫教学法之所以有这样得天独厚的优势,正是抓住了孩子生性好动,精力充沛这一年龄特点。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用的最多的就是身势动作,他的教学法理念是开发学生原本性的教育,它的目的是激发每个幼儿的生命活力,每个学生和老师一起参与,以节奏为基础,结合身体律动,将动作、舞蹈、语言联系起来。这也是孩子天生的表现形式。

2、游戏

如游戏“布谷鸟”,准备:地上到处撒落着乒乓球。音乐:布谷鸟。老师不需要任何的语言,示范玩一次游戏,孩子们就能自己总结出游戏规则:听到布谷鸟叫的时候就从地上捡一个乒乓球。非常简单的规则,非常简单的规则,非常简单的准备过程,却深爱孩子们的喜爱。

3、其他

在接受培训的过程中,老师像变魔术一样变换着各种形式,带我们在音乐的圣殿中遨游,让人叹为观止。时而是跟随打击乐器有节奏地念歌词或儿歌,时而是自己即兴创编简单的音乐,跟随音乐做动作表演,有乐器、可唱歌,可舞蹈,也可情境表演。

三、注重合作,注重各尽其能。

幼儿合作能力的培养一直很受重视,而在传统的音乐教学法中,这一点恰恰是非常欠缺的。从开始的两两合作,摆一些简单的造型,做一些简单的游戏,到后来非常多且越来越复杂的小组活动证明,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中,非常注重幼儿之间的相互合作。

四、把一些古老的童谣、民歌作为奥尔夫音乐的基本素材。如童谣《摇呀摇,摇到外婆桥》,绕口令《高高山上一根藤》,儿歌《小白兔》,《排排坐,分果果》,歌曲《小燕子》,谚语“一根筷子容易折,一把筷子折不断”等等,它们来源于生活,具有很浓的地方特色,由代代人口耳相传,成为老少皆知、雅俗共赏的经典。

五、注重幼儿创新能力的培养。

1、动作

即兴性奥尔夫音乐的一大原则。即兴注重的不是结果,而是过程。让幼儿在“做”的过程中主动地学习,在“做”的过程中发挥想象力和独创性。

2、声音

如:先让幼儿模仿小动物的声音,然后模仿火车开动的声音,慢慢让幼儿模仿想像中的声音,如:“云飘动的声音是怎样的?”从模仿简单的声音开始,到模仿比较复杂的声音,再到创造性地模仿声音。这对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也是极其有益的。

奥尔夫认为:在音乐教育中,音乐只是手段,教育人、培养人才是目的。通过音乐教育发展人的感官功能;培养人对音乐艺术的情感、态度、审美判断能力;培养高深的品德、美好的心灵;促进认知能力的发展;提高运用音乐艺术形式进行表达、交流的能力;发展想象力、创造性等。尤其是对孩子们进行早期的培养,对他们的毕生都具有很大作用。这个在本世纪初就出现的音乐教学法,竟能如此恰如其分地诠释如此先进的教育理念,不能不说是一种奇迹。

第19篇:《送别》音乐教学法

【教材分析 】

歌曲《送别》是我国20世纪初 的一首学堂乐歌,歌曲选自美国作曲家奥德维的作品 《梦见家和母亲》,由著名艺术家李叔同填词。这首歌曲清新而 略带哀愁。歌词以长短句结构写成,语言精练,感情真挚,意境深邃。歌曲为单三部曲式结构,每个乐段由两个乐句构成。第

一、三 乐段完全相同,音乐起伏平缓 ,描绘了长亭、古道、夕阳、笛声等晚景,衬托也寂静冷落的气氛。第二乐段第一乐句与前形成鲜明对比,情绪变成激动 ,似为深沉的感叹。第二乐句略有变化地再现了第一乐段的第二乐句 , 恰当地表现 了告别友人 的离愁 情绪。 这些相近甚至 重复的 乐句在歌 曲中并未给人 以繁 琐、絮 叨的印象 ,反而加强 了作品 的完整性和统一性 ,赋 予它一种特 别的美感。 “长亭外 ,古道边 ,芳草 碧连 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 山外山„„”淡淡的笛音吹出 了离愁 ,幽美的歌词 写出了别绪 ,听来让 人百感交集。

【教学 目标 】

1.情感 态度 价值观 :通过 学唱歌 曲与欣赏,开启学生情感的大门 ,获得愉悦的感受 ,培养学生积极 向上 的健康心理状态 。让他们体 会人 世间的真 善美 ,在音乐中获得人生观、价值观的教 育 。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演 唱和对歌曲的艺术处理 ,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运用多媒体 课件辅助教学 ,使学生进一步体会 与理解歌 曲所描 绘的意境及表达 的情感。

3、知识与技能:会演唱 并背 唱歌曲 《送别 》,体会其清新自然、略带哀愁的情绪,并能用自然、柔和的声音演唱歌曲。了解学堂乐歌及李叔同。了解音乐要素对音乐风格的影响 ,并能通过 改变音 乐要 素为音乐片段设计不同的情绪。

【教学准备 】 多媒体,钢琴。 【教学重难点 】

按照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及意境来有感情的背唱歌曲。 【教学方法 】

赏析、视听结合、讲解示范、启发引导、对比分析 【教学过程 】

一、创设情境导入

1、很高兴和大家一起度过今天的音乐课堂。请大家欣赏一首歌曲,体会歌曲的情绪,带给你怎样的感受?播放歌曲《梦见 家和母亲》 。

2、老师介绍 歌曲的内容:这是美国作曲家奥德维创作的《梦见家和母亲》,情绪舒缓而深沉,以梦境的形式表达了对家乡、亲人的深深 的思念之情 。

3、启发式引导:这首歌曲的旋律有没有似曾相识的感觉?请同学们再来欣赏一首歌曲,对比二者的异同。(引发学生听觉的兴趣与热情 ,启发学生的思维 )

4、教师总结 :后者就是李叔同先生根据奥德维的 《梦见家和母亲》而重新填词写成的一首学堂乐歌《送别》。

5、简介学堂乐歌。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首经典的学堂乐歌——《送别》 。

(由 《送别》的原作曲者的原作品导入,使学生加深对于作者的理解及印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为后面更加顺利的听赏学唱歌曲及准确的把握歌曲的情绪做好铺垫)

二、学唱歌曲,把握情绪

1、请同学们闭上眼睛聆听歌曲,体会歌 曲的情绪是怎样的?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引导学生参与音乐的情感体验,增强学生对歌曲旋律的感知、记忆。在听赏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思维特点,大胆的发言,来表述自己对歌曲的理解和认识,为更好的表现歌曲打下基础。)

2、老师总结:长而平缓的旋律把我们带入到离别的场景,长亭、古道、夕阳、笛声等无一不让我们感受到这种忧伤与凄 凉。)

3、老师来演唱这首歌 曲,感受歌 曲的情绪有没有变化?(教师范唱是连接歌曲和学生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使学生在听觉上保持对音乐的热情,通过师生的交流 ,帮助学生进一步完整的感受和理解歌曲,促进学生的思维活动,提高音乐鉴赏力。)

4、带着情绪的变化,随钢琴伴奏轻声用 u哼唱歌 曲。

5、纠正歌唱状态,再次用 u哼唱。

( 运用母音模唱旋律的方法代替了传统的练声,既保持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对于学生运用科学的方法正确 的演唱歌曲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6、带着u感觉,一 起来唱一唱歌词 。

( 歌词咬字的状态,用u的感觉更容易带入,使发声练歌习充分融入并较好的运用到歌 曲中)

7、歌曲高潮部分的艺术处理:老师范唱 B部分,学生感 受。带着这种感受,唱一唱这部分。 (运用示范的力量,对比的方法,使 学生直观感 受与体验,通过感 受来更好的表 现歌曲 )

8、歌曲第一部分与第三部分的对比处理。启发式提问:歌曲的第三部分,是第一部分的完全再现,那他的情绪是否是完全再现?一、三部分应该 分别用怎样的情绪来演唱?请学生小组讨论 。

9、共同总结出:第三部分是第一部分的情感升华与强化,友人早巳远去,却久久不愿离开,加深了魂牵梦绕 的离情别意,使人意犹未尽。

10、带着这种感觉,再次演唱歌曲的

一、三部分。

(运用对比的方法,进一步引导学生来感受歌曲前后情感的不同表达,对于更好的演唱歌曲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

11、完整的演唱歌曲。并引导式提问:歌曲的最后一句,力度和速度上可以做怎样的处理?

(启发学生的主观能动 ,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发掘学生潜能即兴创作改编,激励学生勇敢的参与音乐实践活动。)

12、随音 乐伴奏完整的演唱歌 曲。

13、这首歌曲的背后还有一个故事,我 们一起 来看一段视频。播放李叔同胞作背景的小故事:李叔同有一位好朋友叫许幻园,一个冬天,大雪纷飞,旧上海是一片凄凉。许幻园站在门外喊“叔同兄,我们家破产了,咱们后会有期。”说完挥泪而别,连好友的家门也没有迈进。李叔同望着好友远去的背影在雪里整整站了一个小时,随后转身回屋,含泪写下了这首送别诗。

14、送别之情,当然会从内心生出许 多感慨 !人 生不过数十年 , 知交能有几人?再 见又待何 时?歌曲恰 当地表现了告别 友人的离愁情绪,以及深深的无奈。带着这种情感再次随伴奏演唱 。

(增强了对于歌曲情感的理解,并能够尝试以作者的心情来演唱歌曲,用更深情、忧伤歌声来表现歌曲)

三、巩固歌曲、情感延伸

《送别 》的广泛流传与传唱,与一部电影是密切相关的。老师出示《城南旧事》,请学生尝试介绍 电影的剧情20年代末,小女孩林英子跟随着家人来到北京,住在城南的一条胡 同里。结识了很多的好朋友,都曾和英子玩耍过、谈笑过、一同生活过,他们的音容笑貌犹在,却又都一一悄然离去。那一缕淡淡的哀愁,那一抹沉沉的相思 ,深深地印在她童稚的记忆里。

1、歌曲在影片中多次出现,贯穿始终,思考:歌曲在不同的场景出现,情绪及在影片中的作用会相同吗?

2、通过几段影片场景的欣赏,来对比、分析,进一步的感 受歌 曲在影片中的运用 及作用 。 a.欣赏电影的片头部 分,表现形式、速度、情绪是怎样的? 共同总结:片头音乐,奠定整部影片的基调 。

b.欣赏第二段视频,描述的是怎样的场景?表现形式、速度、情绪是怎样的? 共同总结:能更好的渲染气氛,衬托场景,这就是早期的学堂乐歌。

c.欣赏第三段音乐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表现形式、速度、旋律、情绪又是怎样的? 得出结论:同样的音乐在不 同的场景下,音乐要素发生变化,表 现的情绪也是 不同的。

(用对比、分析等方法,既巩固了歌曲,又进一步了运解歌曲的意境,同时分析出:音乐要素对于歌曲的情绪和在影片中的作 用的影 响)

3、影片结束的时候,小英子趴在马车后坐上含着泪花无限依恋地挥别了她的童年。让我们唱起这首歌,一同为电影拉下完美的帷幕 。

( 学以致用,运用之前的感知,进行歌曲的再次演唱,使学生更进一步的把握好歌曲的情感。)

四、小结

从大家的演唱中,老师感受到了同学们同感于小英子的苦楚与忧伤,同时也深深的感受到了同学们对于小英 子今后美好生活的一种期许与愿望。

一首经典的歌曲会给人留下深刻而美好的印象。发自肺腑的、用心的演绎同样也会给人留下无 限的回忆。同学们深情的歌声已经深深的印在老师的心中。相聚的时光总是很短暂的,转眼间也到了我们离别的时刻,最后就让我们一起用真诚的歌声来互相送别。

师生共 同演 唱 《送别 》下课。

第20篇:《音乐教学法》复习资料

1、初中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

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2)情绪、情感日益丰富,但有波动性。(3)意志品质不断得到发展,自觉性有明显的增强。(4)个性正在初步形成,但发展是不稳定的。

2、高中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1)、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急剧增强。(2)、情感更加丰富多变,逐渐趋向深刻而稳定(3)、自我意识逐渐成熟(4)、青少年初期是人的世界观与人生观逐渐形成的重要时期。

3、各年龄阶段儿童的音乐审4-7岁的儿童:对音乐的审美态度是以好玩、新鲜、有趣为出发点的,他们很难用审美的标准对音乐作品的优劣做出选择。7-9岁的儿童:对音乐审美态度处在“写实”阶段,他们挑选喜欢与不喜欢的作品的标准是像与不像。

9-13乃至高中学生:逐渐以审美的态度来对待音乐作品,并逐渐形成带有个性的对风格、表现性等审美特性的知觉敏感性。

4、学校音乐教育中的“双基”指的是:音乐基本技能和音乐基础知识。

5、有些教师在教学中开展注意激发学生的情绪,让学生质疑、求异解疑的“麻雀嘴”活动,提倡七嘴八舌,产生良好的群体效应,这一做法体现了中学音乐教学的中的有乐施教原则.

6、音乐的直觉感性力包括音乐领悟、音乐知觉、音乐想象 等多种能力。

7、根据中学生音乐心理的发展施教,需做到有乐施教、有别施教、有导施教、有序施教。

8、音乐教育的基本性质包括:审美性、多元性、工具性。其中审美性是音乐教育最基本的性质。

9、演示法:是指教师通过范唱、范奏,或运用先进的教学设备、直观教具使学生获得感性知识的一种方法。

讲授法:是指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并结合板书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它包括讲解、讲述、讲读、讲演等形式。

发现法: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主动感知、体验音乐或独立的思考、探索并掌握音乐知识技能的一种教学方法。

10、中学音乐课分为单一课与综合课。

单一课:是指在一节课中主要进行某一种教学内容,完成一项主要的教学任务的音乐课。

综合课:是指在一节课中有多种教学内容,完成多种教学任务的音乐课。综合课是中学音乐课堂教学的基本类型。

11、中学音乐课教学计划分为:学期或学年、课时计划。

课时计划: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教案,它是教师备课的文字记录,是进行音乐教学的主要依据。

学期(年)计划:是对全学期(年)音乐教学内容、教学要求、教学进度的整体安排。

12、音乐课堂的组织和导入方法有:以新导入、以静导入、以情导入。

13、中学课堂问题处理及偶发事件的应变的处理方法有: “冷处理”、“温处理”、“热处理”。

14、在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导地位,学生处于主体地位。

15、中学合唱排练中,对于初级的合唱教学来说最适用的方法是先分后合。

16、根据新《标准》的课程内容,初中音乐教学领域包括音乐创造、音乐表现 感受与欣赏、音乐与相关文化。

17、音乐课堂中创作教学包括:音乐或音响的探索、节奏和曲调的即兴创作、简短曲调的创作、简短歌曲的创作。

18、中学音乐教学中主要的电教媒体包括:计算机、幻灯片和投影仪、音响设备、教学电影、电视、录像

19、理解多种欣赏方法:

直接欣赏法:指欣赏者直接欣赏演唱、演奏者的表演。

间接欣赏法:指欣赏者通过录音、看录像和看电影等间接形式欣赏演唱、演奏者的表演。这也是欣赏教学的主要手段。

联想、想象欣赏法:指在欣赏过程中,通过教师的提示、启发,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所见所闻、亲身经历,与自己的审美经验结合起来,从而对作品所表现的意境产生联想和想象。

发现欣赏法:是指在音乐欣赏过程中,让学生先自己感受、体会、然后表达、描述出来。

引导欣赏法:是指在欣赏教学中,通过教师的提问及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听懂并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

20、音乐课堂教学考核的主要方法有:观察法、论文体检测、测验法、演唱、演奏法。

21、奥尔夫教学法中的声势运动,包括捻指、跺脚、拍手、拍腿等几个动作。

22、达尔克罗兹的音乐教育体系包括体态律动、即兴创作、演奏、歌唱、视听训练等几个方面。

23、奥尔夫教学法的关键在于激发儿童的想象力去进行音乐的探索、体验。

24、元素性音乐是奥尔夫音乐教育的核心观念以及突出特点。

25、“音乐与社会生活”的主要内容: (1)礼仪音乐(节日、庆典、活动、婚丧)

(2)实用音乐(劳动号子、摇篮曲、广告、健身、舞蹈、医疗) (3)背景音乐(休闲、餐饮、影视)

26、课堂教学艺术主要体现在:课堂教学的组织、节奏、语言、板书艺术等方面。

二、简答题

1、音乐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基本环节以及特征

教学过程包含三个基本因素: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 音乐教学过程的环节也叫基本阶段,是教学过程展开和发展的基本程序,也是教师组织、调控教学过程的具体步骤。应有如下环节:

(一)运行前的准备阶段;

(二)运行中展开阶段;(三)运行后总结阶段 音乐教学过程的特征:首先:音乐教学过程具有耦合性(也叫双边性)其次:音乐教学过程具有指向性(也叫功能性)再次:音乐教学过程具有多样性。

2、素质教育的涵义?在音乐教育中如何体现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的教育,他所追求的不是分数和升学率,而是育人。这是他和“应试教育”的本质区别。 1)、音乐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2)、音乐教育应以审美为核心 3)、音乐教育应以学生为主体4)、音乐教育应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5)、音乐教育应培养学生的情商6)、音乐教育应体现“减负”的精神

3、初中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进行中学音乐教学要遵循的原则。 初中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1)、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2)、情绪、情感日益丰富,但有波动性。(3)、意志品质不断得到发展,自觉性有明显的增强。(4)、个性正在初步形成,但发展是不稳定的。 中学音乐教学要遵循的原则:

寓教于乐原则、情感体验原则、参与活动原则、启发诱导原则、因材施教原则、创造发展原则、形象直观原则。

4、初中音乐教学领域中的“音乐表现”的教学内容。识谱教学的方法。

音乐表现领域包含了:“演唱”、“演奏”、“综合性艺术表演”、“识读乐谱”四个方面。

识谱教学的方法:(1)、从感知入手,帮助学生认识、掌握常用的各种节奏。 (2)、通过实例分析,帮助学生学习、掌握识谱知识。(3)、用综合、归类的方法帮助学生巩固、记忆识谱知识。(4)、用游戏、竞赛的形式引导学生学习识谱知识。

5、音乐教育的基本特征与基本功能

基本特征:(1)、音乐教育是以情感体验和形象思维作为审美的主要途径 (2)、音乐教育是以技能技巧的传授作为审美的工具 (3)、音乐教育使人在愉悦之中接受教育

基本功能:

1、审美教育功能

2、文化传承功能

3、协同教育功能、

4、社会交往功能

5、娱乐健体功能

6、高中音乐课程的内容结构由哪6个模块组成。歌唱教学有哪些教学建议。 答:高中音乐课程的内容结构由六个模块组成,分别是:音乐鉴赏、歌唱、演奏、创作、音乐与舞蹈、音乐与戏剧表演。 歌唱教学建议:

(1)、演唱歌曲的选择要难度适中(2)、把声乐作品欣赏与演唱实践相结合(3)、让学生体会不同歌唱形式的特点和魅力(4)、给学生提供音乐表演的机会(5)、组织学生进行采风和学唱民歌

7、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教学特点

(1)、以元素性音乐作为教学的基础和内容。 (2)、强调从节奏入手进行音乐教育。

(3)、把由五声音阶组成的民歌、童谣、舞曲作为音乐素材,编写有多声部结构的简单和声教材。

(4)、制作音色优美、节奏性强、易于演奏、便于即兴发挥的乐器用于教学。 5)、鼓励儿童即兴演奏、编曲、伴奏,培养儿童的创造力和集体感。 6)、教学形式生动活泼、充满乐趣。

8、简述新课程中的中学音乐教师角色。

1)、从专业发展的角度看,中学音乐教师是教育家、音乐家 2)、从课程的角度看,中学音乐教师是课程的创新者

3)、从教师自身的角度看,中学音乐教师是终身学习者、研究者 4)、从教师与他人的关系角度看,中学音乐教师应是人际关系艺术家 5)、从师生关系的角度看,中学音乐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三、论述题

1、在初中音乐的感受与欣赏领域教学中应注意哪些方面问题。一)着重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培养音乐欣赏能力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

1、)让学生了解、感知音乐的基本要素

2)、让学生掌握“音乐语言”的特殊性(抽象性、造型性、典型化) 3)、掌握“音乐语言”的基本规律,逐步积累音乐审美经验 4)、让学生学会运用与音乐作品相关的知识来欣赏作品 二)采用多种欣赏方法进行教学

1)、直接欣赏法间接欣赏法联想、想象欣赏法对比欣赏法发现欣赏法引导欣赏法讨论欣赏法

三)注意选材的艺术性、系统性、可接受性性和趣味性。 四)教学中应坚持“精讲多听”的原则

五)善于启发学生进行联想和想象,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2、中学音乐教师应具备的哪些素质结构。

1、开放的生态型知识结构

)、全面的文化基础知识(2)、丰富的教育理论知识

(3)、系统的、综合的音乐学科本体性知识(4)、广泛的姊妹艺术相关知识

(二)、全面的能力结构

1)、自学能力(2)、音乐教学、科研能力:主要体现在“讲、写、唱、奏、演”五个方面。(3)、创造能力

三)、良好的思想素养与健康的心理素质

)、饱满的音乐教育热情(2)、高尚的人格魅力(3)独特的教学风格 (4)、良好的气质风度(5)、崇高的教师威严(6)、积极乐观的健康心理

3、在中学课外音乐活动中合唱队训练的基本步骤。基本步骤:

(1)、基本训练。包括发声练习、力度、速度控制练习等。 (2)、熟悉、体验作品。可采取听合唱录音或教师范唱的形式。

(3)、讨论交流。就作品的情感、风格、特点、作品结构,演唱技能技巧等展开讨论,教师最后作概括性发言。

(4)、声部教唱。将不同声部的队员分开进行教唱。

)、分声部检查。将全体队员集中起来,分声部检查,解决存在的问题和难点,

同时让大家熟悉各个声部旋律,为声部合成打下基础。

)、提出演唱要求。例如,要求各个声部之间做到声音平衡、融合,不要有意突出自己的声音或声部之间相互压制,声部合成的开始阶段要轻声演唱。 )、声部合成。用钢琴慢速带唱,分段合成。 )、解决难点。

9)、作品艺术处理。要启发、引导队员,从音乐语言。文学语言,演唱的力度、速度、演唱技巧等方面,对作品的演唱处理提出意见和建议,教师可挑选几种演唱方案让大家进行演唱,通过比较最后确定一种方案。

10)、激情演唱。要求大家根据对作品的演唱处理方案,用正常速度,激情的、有表情的歌唱,教师用钢琴伴奏。 (11)、小结。

4、论述音乐课的教学设计应包括哪几个部分的内容。1分析研究教材、确定教学目标

要设计好一堂音乐课,必须在学习、理解新《标准》的基础上,对教材的特点、结构、体系等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研究,明确每一单元、每一课时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提出解决难点的方法。 二)根据学生情况,确定教学内容

一般来说,中学音乐课应以综合课为主要授课形式,一节课的教学内容以二至三项为宜,最多不能超过四项,否则会造成教学层次不清楚,教学重点不突出等现象。

(三)练习弹唱及伴奏

弹唱和伴奏是上好音乐课的基础。同时伴奏又是教唱歌曲必不可少的辅助手段。

(四)选择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

1、要符合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及学生的兴趣爱好,要使音乐课充满生气和欢乐。

2、要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3、要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专业特长。

4、要与教学目的、教学内容相适应。

5、要有利于营造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

(五)安排教学时间

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某一个单元或某一课需要用多少课时来完成。二是指某一课时的时间如何安排到各个教学环节上。

(六)设计教学过程

要有全局观念、要明确教学目标。要有教学的中心,要注意教学的层次结构及教学高潮的营造手法和时间。

《音乐教学法教案模板.doc》
音乐教学法教案模板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学校工作总结教学工作总结教师工作总结班主任工作总结教学心得体会师德师风建设教学试卷教案模板教学设计教学计划教学评语教学课件学校管理
下载全文